在华语世界,都市爱情片似乎只有香港人能拍好。
这部片子竟然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了。
一直对郑秀文的那身红衣印象很深。
她一焦虑就开始打扫卫生,我是一焦虑就开始整理抽屉柜子。
那时候觉得她长得有些怪,长手长脚的瘦子,衣服像布袋一样空荡荡地挂在身上,颧骨突出;这次再看,觉得她真的好可爱,灵气十足。
正宗中环港女,凭一双手讨生活,很有共鸣。
午休时吃牛鞭面,电话中和客户各种勾兑,嫖完会提醒对方房间打扫时间,喝酒必须拼命因为“男人没得选”,刘德华演一位奋力打拼的社会职场男,很真实,但难得的不油腻。
在片中是周围人眼中的“优质潜力股”,因为“事业成功、成熟稳重、有魅力求上进、很帅又有风度、心地不错、有车有楼”,概括一下就是有钱且帅、心地不坏——大约是港女的择偶标准。
华少说,“下个月签不够单,谁会可怜你?
说白了就是认钱不认人。
”Kinki的家人要求她一起供楼,看到一个有钱男人就恨不得打包把她送上门。
所以在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金钱社会里,像kinki前男友那样满嘴“I love you”反而显得不真诚,港男港女们不相信,他们对彼此说“I need you”;所以此间一点真心显得尤为可贵,几轮有来有往的付出,就可以迎来大团圆结局了。
我喜欢这片子的鬼马气和地道港味。
重温港片,就像和老友叙旧,会心。
电影中的女主Kinki平时脑子都比较正常,但有一个死穴,只要遇到感情问题,脑子马上会短路,会为感情问题而失控。
Kinki被男友伤害了,她发疯的方式不是呼天抢地骂街、吼叫或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安静地默不出声地进入不可自拔的清洁模式,把眼前的一切东西擦干净,开启打扫卫生模式,看见厕所刷马桶、坐在车里扯纸巾擦车窗玻璃。
遇到感情问题,她没心情上班,会请假休息不工作,狂购物买衣服买鞋,失魂落魄地从商场买到战利品,回到家提在手里的东西却只剩包装盒,新鞋和新衣服什么时候全部掉在路上了她都不知道。
Kinki的这种失常引起了男主华少的注意,他对Kinki说,“对付你的渣男男友,你对他百依百顺,越迁就他,他就愈觉得你没挑战性,也不稀罕你,女人一定要矜持和自我一点。
”,Kinki听从了华少的话,狠狠地教训了渣男男友。
孤男寡女的华少和Kinki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对彼此产生了好感,一句I need you 让两个人变得完整。
爱情是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原来一个孤男寡女,一句I need you 让两个没有爱情孤独的人变得完整!
——电影《孤男寡女》影评
给这个电影四星完全是看刘郑cp的面子。
老杜十几年换了一下男女主,拍了单身男女真是太鸡贼。
槽点那么多就懒得说了。
只是带给我一个思考,花fit男之所以花fit,是不是只是因为他们内心还是个孩子。
以前对油嘴滑舌的男的都没啥好感,觉得内向不善于表达的才是老实,才有安全感。
但是现在发现不善于表达不代表老实,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和老实没必然联系。
同样,油嘴滑舌,花花fit fit和花心也没有必然联系。
看看孤男寡女的华少,单身男女里面的古天乐,典型的花fit男,但都被能看穿他们内心其实只是个孩子的女主们吃住了。
所以有实力,工作认真,内心个淘气的孩子,这样的花fit男是OK的,我觉得哈。
想起某人在一次早会的自由演讲时,若有所疚,一脸认真地说: 反省自己有时候对异性说些轻佻的话,Google了,原来是男性为了尽可能多地繁衍后代的一种本能云云…当时我是笑得最大声的那个。
确实只是个孩子。
又是一个写字楼办公室恋情的故事,上一部也是杜琪峰持导的《单身男女》。
换汤不换药的介绍双方男女主角的性格,两个人根本不可能会在一起,少不了的也有男二跟女二,让男女主角选择。
经过了种种事件之后,最后终于走在了一起。
女主笨手笨脚、蠢萌蠢萌的,感觉什么事情都做不太顺利。
遇到感情挫折就会莫名其妙的想打扫,而且这种“病”的方式还是会传染的。
男主华少是一个成熟稳重,私生活却不检点。
教女主搞定男票的手段,其实就是别人对他使的那些手段,他自己面对也驾驭不住。
电影大多都是生活日常的描写,对双方的内心变化的描写,都有那种喜欢却说不出口。
剧中的那个幸运符就像《求爱上上签》一样神奇…有意思的是,把《天若有情》里面的华仔,串戏到片尾,简直无敌。
这部片子 的组合神经女组合精英男与连个人之间的故事是比较常见的,老套的,看到这种片子,我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向女主角(包括女配角的女性魅力上),恰如这部片子。
5分15秒时,Kinki说要请假,“我今天要请假”,“大不了辞职,我今天要请假”“我付钱给你,我今天要请假”“我今天要请假”*5,语气一次次的变化,神经质的女人味也一次次的加重,可以让我们清晰的体会到女人式的执着的与受伤后的“不可理喻”,而这种充满女人味的“不可理喻”也灰常吸引我。
第二次出现在26分16秒,高老板邀请Kinki和华少会犯,饭局中,高老板不断邀请Kinki品尝各种“珍品”,而华少一次又一次替Kinki顶,再看Kinki的表情,充满担忧又不知所措的神色26分56秒是的神色又带着兴奋和满足,不管听到华少的舆论怎样,她可以感受到他的关心,还有一个女人被保护时拥有的安全感的满足。
第三次在48分03秒,华少教她怎么吊自己喜欢的男人,在成功吊住自己的男友后,将手中的酱一巴掌拍向他的面部,果断地拒绝了他,而这次拒绝,不是华少安排的,更不是他教的,这次拒绝,源于内心的触动,因为她感激华少,因为她明白了自己的男友不爱他,屡次借工作的名义拒绝她多次后,她又听到熟悉的借口,在她面前真真切切的拒绝了另一个女人,想象中应该梦幻般的爱恋破灭了,内心的世界崩塌了,拒绝呼之而来,而一个懂得了拒绝的女人,更加能挑动男人的心房。
一个是身家百亿、年轻有为Roger,另一个是月薪20万、成熟稳重的销售达人华少,你选哪一个?
女主做出了选择,她呆呆傻傻,有点强迫症,却对爱情有一股执着的冲劲。
她喜欢的不是钱,而是她喜欢的那个人,正如贯穿全局的爱情符上所写的"I need you"。
《孤男寡女》情节不拖沓,节奏很好,虽然掺杂着点奇幻元素,但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不得不说,刘德华与郑秀文搭档真是太好了。
评分7.8
我很喜欢这部片的!
可能因为喜欢Sammi。
Sammi真是太太太太太美了,虽然那时候的Sammi还不信主。。。
其实这部片略带夸张和荒诞的叙事和人物表达方式,真是带我回到本科时第一堂电影导论课,当时尹鸿老师说,“影院真是个做梦的地方。
你,和一方大银幕。
”对,我们所看到的,从这部片,是非常真实而日常的办公室陈设、座椅上的靠背垫、Sammi老家略土的蚊帐和被罩。。
那个香港、那个街道。
但Sammi和华仔的走路姿势、人物台词。。
比如吃牛鞭那个茶餐厅集体帮Sammi找御守那一幕。。
又都那么脱离生活实际。。。
我太喜欢这种只有电影才做得到的事了。
御守这个贯穿全片的object里面,其实也让我看到了一点信主前的自己。
我记得经历了17年那段感情无数次分分合合后,一次间隔最久的重新复合,也是起源于一个我在京都买的御守,那上面说,我的爱情还有转机之类的。
然后我回到东京后,当时的男友就在一个周日下午突然来访,跟我坦白了他破碎的原生家庭,然后答应我从此去哪儿都带我一起。
现在想想,真是比电影里还荒诞了。
电影让我们做梦,让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自己故事的男女主角,自己失恋后擦擦马桶也能博得身边长相还不错的男同事的关注和同情?
但福音告诉我们完全counterreality、完全相反的事:我们不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永远的主角是上帝。
所以如果你真的知道是什么让Sammi在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后得到healing(我不好说治愈,因为她也许还没痊愈),又或者你真的知道到底是什么让她原谅许志安婚内出轨,继续挽救婚姻,你就会觉得那些写她故事的鸡汤文那么寡淡乏味。
生活的痛苦是非常真实的,也许一个chilly的午后,一部这种曾经的“港女”电影可以稍稍给我们点安慰,但失恋、婚内被出轨,那个痛苦,歧视几年几十年可以说得清楚的。
有朝一日我也想写写我自己的恋爱故事,甚至拍成电影。
无论此时上帝在带领我到下一个(maybe是对的?
当然是祂认为对否而不是我自己)人面前,还是婚姻并非我未来人生的一部分,而singleness才是,我都觉得我的故事会成为许多女人的鼓励和祝福。
这部片里的梁艺龄饰演的华仔前女友,Sammi在故事开头和那个画家(?
)的恋爱关系,和华仔本人之前的婚姻和“爱情”生活,很明显告诉我们:即便世界上有御守在,我们还是活不出、相处不出好的恋爱或婚姻关系。
关系中总是有、永远有暴力(华仔前女友在婚姻中所经历的)、操纵(Sammi和画家的关系中画家对女友的予取予求,和Sammi没有底线的忍让和讨好)、背叛(画家和“小糊涂”,以及Sammi提到四次看到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
办公室中,人看人,别人的感情在同事、在社会的眼中也是猥琐见不得人的那种,谣言总是越传越难听。。。
就算小开Roger这样完美:事业上进、和父母的关系和谐、父母也很开明、有钱有颜的男人,对Sammi的求婚仍是极度自私、自我中心的,那份婚前协议(我完全不是反对婚前协议这件事)也完全是试图以钱、以人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谋取”“爱情”。
是,整部电影,虽然结局看似完满,但你其实看不到希望,没有任何一段关系透露出哪怕一丝美好。
御守和白衣男更像是人类做的一场梦,完全counterreality,完全不现实。
就像那时的偶像Sammi,就像她和许志安的婚姻。
所以我们需要福音,我们需要在破碎、在废墟、在深不见底的绝望中,知道唯有上帝能救人。
人无法自救、人无法盼到自己幻想的白衣天使。
在福音里,也不是每一段关系的每个细节都健康,但至少,我们可以一起试试。
看片子的感觉就是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到轮船和片尾更加相信是小时候看过的片。
想起之前也是翻煲《新扎师妹》,记得微博一个短评说“以前的人到底是要多快乐才能拍出这么二百五的片子”,这部《孤男寡女》同理啊。
好看的爱情片都是都市童话,这种突破世俗观念的爱情更是都市神话。
首先刘德华这样二婚的钻石王老五怎么还会再结婚呢?
又怎么愿意为了这么单纯纯良的小职员放弃整片森林?
因为心心念念kinki跟新认识的男人跑了,对送上门的美女前女友的投怀送抱都心不在焉怎么可能呢?
Kinki这样大龄未婚的女青年不要多金初婚的Roger而选择二婚有风流史的上司,这个多金Roger竟然会和普通公司的普通员工Kinki搭上线且爱上?
然后他的富豪爸妈竟然也ok他们结婚?
然后一个电话就觉得要结婚要到处打电话免费通知亲朋好友来婚礼?
听起来都一个比一个扯,但这就是电影啊哈哈哈小时候看觉得波澜不惊,现在长大了才知道电影演的是童话,作为已经工作了六年的社畜,想想周末也就是和朋友吃吃饭喝喝酒,在街上看到不错的男生也只是远观不会亵玩,回到家还没十一点,觉得还有很多能量没有释放但却也找不到去处,找不到人释放。
每天的生活好像都一样,每个周末也没啥好期待。
昨天看了《海街日记》麻酱在里面说“快去找个喜欢的人吧,这样每天都会过的不一样,即便是无聊的工作也能忍受。
”是啊,这就是爱情的力量,也是这种让人患得患失的上瘾,让失去了也让人象丢了魂一样掉了一街的新买的衣服都懒得捡。
但又是这种点亮无聊人生的魔力,让人即便一次次跌倒还是想再坠入河中试试。
都市人太忙了,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哪还有时间谈爱呢。
说玩手机刷视频和朋友聚会更香,说crush是恋爱的平替,但每个晚上孤单和寂寞袭来,生活出现难过的事想找人倾诉,开心想找人分享的时候才知道,哪是不屑谈爱,是不敢谈爱吧。
怕受伤,怕投入很多很多最后却啥都没有。
听说爱情都是难过的,有终成眷属的厌倦,也有未成眷属的懊悔。
但还是那句,等伤好了,又觉得“我又可以了”,就像陈奕迅和张柏芝的《十二夜》。
不断的轮回,受伤后结痂,然后又投入新的恋情。
2022再来刷片,觉得随时飞去日本好奢侈,觉得单天从香港去深圳来回好奢侈,觉得谈个恋爱也好奢侈,苟活着。
蛮搞笑蛮温情的一只爱情小品。
下载到电脑上一浏览,很老香港电影的影像风格,跳看了一些,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就一直放着,今天拿出来随便看了一下发现其实这个电影还是满值得一看的。
呵呵。
这个电影一切细节其实很特意,比如一开始的爱情符(I need you哈哈),以及后面的刘德华的“发作”(不再多透露情节了,虽然是老片。。
),但是这些本身很刻意的情节却被导演处理的很自然!
让我看的意犹未尽。。
推荐情侣一起看看我看了好多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重新翻出来,改善心情
看完《游龙戏凤》,忍不住又将《孤男寡女》找出来看,喜欢这种淡淡隐忍的感情戏,纯情,简单。
傻傻的女主角散发着是一种女人的真性情。
一般。
现在再看似乎没什么意思~~
刘德华指导郑秀文和男朋友约会那段,华少送文回家全家人反应那段最好笑。霸道总裁爱上我那段就比较神经了。
YY新境界,这样的女主角看不出有啥吸引力?
这对银幕情侣真的好搭哦。还挺喜欢郑秀文做演员的,每次她的角色都好可爱,有点神经质。有点社畜的爱情的感觉,放在今天也很适用。roger的部分还是有点玛丽苏,不过也很有趣 哈哈哈哈哈。这部电影才get刘德华的帅
比起I love you,我对你是 I need you
1.杜琪峰把郑秀文拍的绝美,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单纯、有点傻乎乎不自信又渴望美满的爱情。2000年的穿衣搭配到今天看仍然不过时。在她身上有种丑小鸭变天鹅的感觉,上一秒可能还是隐秘在人群中,下一秒便是美艳动人。2.杜sir片中多次自我致敬和搞笑《天若有情》。华仔跨上摩托车的那一刻仿佛回到了华弟,下一个镜头的摩托车写着“学”字。3.本片给人感觉很“港”。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看完一部都市爱情电影 。办公室传八卦消息和相亲那个走路很有型的“帅哥”都让人觉得真实好笑。4.有一点点不理解。郑秀文饰演的明仪作为让刘德华饰演华少很头痛的下属,为啥会一次又一次的帮她处理事情解围,特别关心她呢?5.黄浩然的侧脸很像张国荣。
和这部相比,我还是更喜欢瘦身男女多一些…但是勉强给个四星算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起点吧
似乎看过,若不是有郑秀文,若不是郑秀文和经常和小齐搭配的那个女星颇像。
边做家事边看的,觉得比较没有说服…
杜其峰能文能武,小细节打动人心
难看得要死
爱情片,很完整,无亮点。
刘德华和郑秀文,爱情喜剧,都市男女,最登对。
杜琪峰在电影多次提到自己拍的那个《天若有情》,真是凑表链。其实只值三颗星,加分是看到了千禧年的深圳和香港,罗湖火车站,历山大厦,中环地铁站,尖沙咀半岛酒店,海港城和轮船,场景好熟悉啊,跟现在还是差不多
郑秀文好美!!!!但里面女主全家写的像傻子,也没必要
杜韦联手的爱情喜剧也太可爱了,特别的灵动轻盈,在整个银河序列里如同一曲小调。发现刘华只有在杜蛇镜头下才像普通人,真的爱死了深圳夜晚刘华蹲在地上呕吐后的疲惫感演法,很难见到。茫茫大都市的社畜报团取暖既视感,绝配银幕情侣。又:sammi可爱到我疯狂尖叫,爱上了。
从瘦身男女,龙凤斗到盲探再回到这部。这对是拍了这么多部仍然不会有厌恶感。结尾傻逼逼的,“感情线上”好加分
典型的香港爱情喜剧,之前看过他们合作的瘦身男女,这部是在之前还是之后拍的?反正觉得郑秀文在里面很呱噪,唯一讨喜的设定就是一不开心就刷马桶这个地方了。
因为怀念老港片的薯片味和沙发地毯味看了这部剧 真心欢喜 喜欢这里面的戏剧处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