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片少,同时对印度神话完全不了解,可是我觉得我没看过比这更好的古神话电影了。
从神子开篇,神子来历神秘,在与世隔绝的小村里成长,却不泯然于众人。
(开篇时的太后太帅了。
)经历了一系列冒险之后,通过关键人物,开始讲神祇的故事。
巴霍巴利从小到大,集美德、智慧、与力量于一身,再困难的情况都能扭转乾坤。
如果说在第一部里他只是一个厉害的凡人,到了第二部,这个凡人游历天下,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公主的小国驱除外敌,坚持正法,宠辱不惊。
哪怕被贬为平民,赶出皇宫,对太后也没有半分埋怨,只有思念和敬爱。
直到临死前,也只求叔叔保护母亲。
甚至他的死,不是因为力有未逮,而是因为他的美德。
这些描写落在一个凡人身上,已经不是描写一个凡人的美德、智慧与力量了,而是描写这个凡人身上的神性。
神子(好像叫摩西陀?
)可以说是半神之躯,力量上和他的反派叔叔巴拉差不多,加上与巴霍巴利的对比,大概是巴霍巴利>巴拉(大于或等于)摩西陀。
公主绕行湿婆神三周,摩西陀与巴拉的战场开始变天,这很有神话小说中“打得天地变色”的感觉,此时BGM响起,揭示了巴霍巴利的真正身份,歌词中有“XX神的怒火无法熄灭”一句。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而巴霍巴利本尊也在云中现身,其子携雷霆之力为他复仇。
可能为了让观众先把巴霍巴利当成凡人来看,以加强结尾的效果,我感觉片中的隐喻并不多。
初看时第二部中我反感的天鹅船一段即是一个隐喻。
公主操控海浪,而巴霍巴利让船上天,看完结尾后反过来想想这段,其实已经暗示了巴霍巴利不是凡人。
从情节安排上,大概有从神明降生为王子,到隐瞒身份游历天下,到假扮傻子,到失去皇位,到贬为平民,最后被杀,回归神位这些阶段,十分古神话套路了(褒义)。
再从场面设置来说,让我第一次觉得巴霍巴利应该不是凡人的,其实在于第二部开头,他驯服大象并踩着恭顺大象鼻子骑上大象那一幕。
而第二部末尾,摩西陀与巴拉的战斗,一开始还是凡人间的战斗,随着公主绕行湿婆神的进度条推进,两人的战斗越拍越有史诗感,及至变天后,从色调、身姿等各种方面,已经拍成了非人的战斗。
(虽然我觉得拍得挺古希腊神祇打架的感觉,可我又不知道印度神话中神仙打架是怎么描写,所以我觉得这样已经非常赞了。
)接下来不知道敲什么了,就这样吧。
【20190106补充】重看了一次最终大战,发觉导演对最终大战的安排,渐进做得非常明显,卡时间点也卡得很让人心潮澎湃。
公主绕行湿婆神第三圈时,为了阻止仪式的完成,反派一方将必经路线上的木桥点燃。
此时摩西陀和巴拉的打斗“正好”造成巴拉金像的倒下,金像头颅一路滑到木桥,代替木桥让公主行走。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神眷”阶段。
神灵站在正义且虔诚的一方。
从头开始都是正常的天气,蓝天白云。
巴拉在发现金像被毁后,开始秀肌肉时,风起云卷,开始变天。
我觉得这里已经半明示巴拉其实是邪神了。
在这里,巴拉的神格恢复。
接着半神半人的摩西陀落在下风,直到他摔到了湿婆神的祭台前(那个叫祭台吗),并且以血祭神。
在祭神仪式时,歌词有一段是“头顶神圣光环的湿婆神,化身降临大地摧毁邪恶”。
接着继续开打,后续的歌词讲的是鲁陀罗神,是“仁慈的风暴之神,和平的使者”,还唱道“倾尽七海之水,亦难平息鲁陀罗神的怒火”,此时专门给了天上一个镜头,乌云快速聚集,遮蔽太阳。
歌词继续唱道湿婆神像鲁陀罗神一样跳起了愤怒的舞蹈。
在最后一击前,有着风暴景象的天空中出现了巴霍巴利的巨大身影。
大概在这里,摩西陀身上是两大神明之力加持了?
最后,摩西陀登上王位,第一道命令是“……其头颅将被砍下并弃之于黑暗的深渊。
”接着巴拉的金像头颅被推下城墙落入护城河,在片尾曲中一直往下跌落,先是王冠被撞掉,然后头颅撞散成好几块,最后跌落在摩西陀爬上来之前扛祭台去到的瀑布那里。
这个设置也很有意思,除了彰显湿婆神的神力之外,也许还暗示着这里即是黑暗深渊。
如果这样的话可以有几个方面的解读:一,底层的人民被从黑暗深渊带到王座之下,邪神被放逐到黑暗深渊。
二,在黑暗深渊的虔诚信仰,也能得到湿婆神的回应。
三,王宫为什么有密道直通黑暗深渊???
这部片真的挺浮夸的,但是不会太过,属于“既然是超级英雄电影那浮夸一些也没关系”的程度。
所有的建筑都美如画,而且效果挺真实,基本上看不出来是电脑制作的。
最重要的是真的好好笑啊!
以下是我觉得特别搞笑的4个片段:巴霍巴利(爹):说了很长一段月光下鸟儿们耳鬓斯磨的场面如何浪漫。
Kattappa :我活了这么长时间,最喜欢鸟儿们的时刻,莫过于用调味料腌制后,再慢火烤炙,哎呀呀那可真是美。
巴霍巴利(爹)带公主回家的时候驾驶的飞鸟船,翅膀还能转360度。
Bhallaladeva 驾驶的战车,和我之前用的割草机是一个原理。
攻打城墙的时候,六个人举着盾牌,投射过去,围成一个铁桶,然后再散开。
文字写出来没有那么好笑,但是看的时候我真的快笑炸了。
所有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想一想这其实是个超级英雄电影,也就变得格外合理。
以及电影中兄弟反目成仇,设圈套陷害等等的剧情稍微有些宫斗剧的老套感,但是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看这种坏人陷害好人,然后好人复仇的故事。
我并没有看2015年的第一部《巴霍巴利王》,直接看的这一部,所以发现了一个非常贴心的细节:当 Bhallaladeva派 Kattappa去刺杀巴霍巴利(爹)的时候,我原本以为 Kattappa会拒绝,或者自杀,但他并没有,巴霍巴利(爹)被杀死的时候,剧组为了防止观众们有任何关于他会复活的幻想,让Bhallaladeva再拿斧子砍了十几下,彻底断绝复活的可能性,实在是考虑得太周到了。
不像其他超级英雄电影,动不动就复活,当然Kingsman里的科林叔回归我是双手双脚赞同的。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很精彩。
Anushka Shetty公主剑法一流,因此巴霍巴利(爹)对她一见钟情,公主拒绝与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指定婚姻与千万财富,而她的父母也支持她。
公主敢于公开指出婆婆的错误,并且对非礼女性的男人毫不客气。
巴霍巴利(儿)的恋人Avanthika 也骁勇善战,而且演员真的好美好美好美X10000。
第一部里有更多她的镜头,我明天准备看。
歌很好听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印度电影基本上没有音乐不好听的。
总之这是一部看了很过瘾的电影,不仅剧情杠杠的,画面还非常精致,音乐动人,美人如玉剑如虹,超级英雄电影所需要的元素都具备了,非常推荐。
中国人好扣大帽子,说人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日本人是“变态民族”……好了,印度人呢?
“开挂民族”!
大概就是“街霸”里那个“yoga fire”的形象吧,长手长脚的瑜伽师,就爱不按常理出牌。
印度电影也这样,好好的爱情小品,给你抻个3小时,中间还整个intermission,搁好莱坞,这是史诗电影的待遇。
好好的商业电影,给你动不动来点社会批判,教育啊、宗教啊、性别啊……最作死的是居然还敢批评官府。
种种搞搞震,总之就是两个字——“开挂”。
开挂·王,又称隔壁老王不过这部《巴霍巴利王2:终结》就算放到“开挂”的印度电影里,也是“开挂王”级别的。
看看票房就知道了,本片2017年5月6日在印度上映,迅即在印度30个邦的29个当中夺得了影史票房冠军(仅有喀拉拉邦例外),因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印度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
上映仅10天,全球票房超过100亿卢比,最终在全球收获160亿卢比(约合1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
不仅如此,还在IMDB等国际网站上得到了8.4的高分。
本人去年3月恰巧在南印,亲眼目睹了报纸上连篇累牍关于此片的报道以及民众翘首企盼的热情。
据说上映之后更不得了,印度电影票价一般在150卢比左右,可是本片的黑市票价一度被炒到了3000卢比一张!
这片子更开挂的地方还在于,它根本就不是我们熟悉的“宝莱坞电影”,而是纯正的南印电影工业制作。
片名在泰卢固语中意为“有强壮臂膀的男人”,在泰米尔语中意为“有理智的杀戮者”,总之不是印地语,所以在北方各邦上映的时候是要打字幕的。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换了中国,那就是一部讲粤语或者四川话的电影拿了《战狼2》的票房,听起来是不是略有点匪夷所思?
印度人民对此片的热情,中国人大概很难理解——那就不要理解好了。
宫斗和神话什么的,本来也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作为动作片影迷,专门侃一侃它同样开挂的动作戏就好。
回想起来,印度动作片的动作戏,直到上个世纪还说不上有什么特点可言,制作也很粗糙。
模仿好莱坞的暴力和血腥场面放在一片轻歌曼舞中,感觉颇违和。
真正开挂,是从2006年的《印度超人》开始,而幕后功臣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香港动作导演——程小东。
程导为影片设计的许多动作场面让人想起《倩女幽魂》、《东方不败》等武侠经典,而夸张飘逸的动作风格无疑直接打通了印度影人的脑洞——原来打斗戏还能这么拍!
后面的事情,就完全出乎我们中国人的意料之外了——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开挂民族呢。
2010年的一部《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其实也是南印电影)看得所有人目瞪狗呆。
最后机器人大战警察一场,那恣肆汪洋的想象力,那自命不凡的得瑟劲,加上囧出天际却蜜汁诱人的特效场面,真能让人看完三月不知肉味。
一定要提一句的是,该片幕后的电脑特效团队不是什么国际大牌,是国内参与过《少林足球》等影片制作的“先涛”——活生生被开挂民族点石成金了。
从此以后,印度电影的动作场面真是一日千里,让人刮目相看。
《功夫小蝇》以小博大的奇想,《胜利》中的各种人体风车,《雄狮》中对人类体能的无限夸张……如果说印度动作片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过火”,如果说他们为世界动作电影之林贡献了什么,那就是“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的敢想敢干。
而这种特点在《巴霍巴利王2:终结》中又达到了一个高潮,在我看来,简直可以媲美当年的《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因此毫无悬念第入选了我去年的“金隼奖年度十佳动作场面”。
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表面上看,《巴霍巴利王2:终结》中的战争场面走的是《指环王》风格的沉稳厚重,然而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这种相似只是表面上的。
《指环王》系列即使有再多古怪物种参战,但都严格遵守各自种族的设定,非常讲究战术配合。
例如第二集《双塔奇兵》中的“圣盔谷之战”,简直可以作为战争场面的教科书来看。
而《巴霍巴利王2:终结》中的战斗场面,讲的既不是兵种配合、兵器生克,也不是战略战术的精妙,完全就是一个奇想接着一个奇想,展示出一种比我们的评书和演义更写意的战争奇观。
野战环节的无敌战车,攻城环节的棕榈投射器,决斗环节各种超越人体极限的对抗,都被耗资3亿卢比打造出来的特效场面呈现得栩栩如生。
我觉得主创者抓住了神话史诗改编的一个关键,那就是故事的结局早有注定,因此重要的不是营造悬念,而是为观众献上尽量多的银幕奇观。
最后半小时的决战场面,确实做到了所谓的“密集刺激”和“连续高潮”,看得人惊喜连连。
有种找回了童年时代看《超人》的幸福感。
影片有点遗憾的地方,是第一集里面令人惊艳的女战士在下集中却没有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大概是因为王后的角色过于突出了,毕竟一部电影里不需要两个“铁娘子”。
看印度电影,常常会被他们的“开挂”感动。
有时候觉得,他们比我们更爱电影,更爱琢磨电影的更多可能性,有时候又觉得,大概是我们生活得太压抑了,连在电影里都不敢痛痛快快地梦一场。
现实题材我们拍得不如人家现实,魔幻题材我们又拍得不如人家魔幻。
所以我说“开挂”,其实一点也没有嘲笑印度人的意思。
实话实说,我倒是非常期待我们的电影也有“开挂”的一天。
昨天看了巴霍巴利2,今天补上了1。
这部印度片依旧很有味道,因为是印度神话,自然也有了一些魔幻现实主义在其中。
比如男主开了挂一般无人能敌的强大。
他是神,但是他依旧会失去。
片子虽好,可我实在是不懂印度片这个叙述事情的逻辑。
1开端是太后拼尽性命就下摩哂陀巴霍巴利,这也是2中演了一个半小时后的同一个镜头。
1讲了摩萨德长大,在不知道被囚禁的提婆犀那就是他生母的情况下就下了她,然后就开始了帕叔叔讲故事,后面全是巴霍巴利,也就摩哂陀爸爸怎么当上储君的故事了。
而2呢,是接着这个故事,讲巴霍巴利在加冕前四处游历,爱上了提婆犀那,可却被哥哥的阴谋害的与母亲反目,最终被帕叔叔杀死,此时小摩出生,出现1的开头,然后中间一大段需要观众自己脑补1的前面,再来就是接着这里开始了小摩的复仇之路。
总得来说,故事本是A1+A2+B1+B2,A为巴霍巴利个提婆犀那的故事,B为他们的儿子的故事。
电影却让1是B1+A1,2是A2+B2。
每一部都总结不粗来到底是他还是他爸是主角。
印度导演这个逻辑是我理解不了的。
个人比较喜欢巴霍巴利和提婆犀那的故事,可能是对这种天生的王子和公主更为偏爱吧。
一个是战无不胜,心地善良的王子,一个是做事果敢,母仪天下的公主。
两人互相欣赏,毫不遮掩,大胆相爱,彼此深深地牵引着对方。
令我印象最深的两处:一是一直听母亲的话的巴霍巴利,在母亲下令抓提婆犀那时帅气拔刀,说自己承诺了绝不让她受委屈。
反叛此时添油加醋,说湿婆神都会出错,但太后不会,可巴霍巴利却说,“母亲你错了,未征求女孩子的意见就承诺把她作为别人的妻子,是错的。
”二是一个男的借着自己的职权,在女人去上庙子的时候让她们排成一列,乘机占她们的小便宜,当提婆犀那看见时,直接夺过刀来砍下手指。
在审判庭上,巴霍巴利问清楚之后说得那番话,“是的,提婆犀那你犯罪了,如果他侵犯女人的话,你砍下的不应该是手指,而应该是他的头”,于是帅气转身,加上自带bgm,咔嚓,头颅落地。
这部片子反映了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他们心中有着一股精神,其中体现在提婆犀那的表哥,在巴霍巴利鼓舞了他之后,就从一个懦夫变成了勇士,那便是信仰的力量,他们在这部片子里信仰湿婆神,而巴霍巴利,便是湿婆神的化身。
但神啊,也是会被伤害的。
能伤害他的不是那些持着长矛射着剑的敌人,也不是狡猾的敌人的阴谋诡计,而是最亲的人的背叛。
可这个善良又正义到骨子里的巴霍巴利啊,在被最亲的人伤害后,嘴角都还是笑容。
总结一下,这部片子看完,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持善良与正义,也悟出一个道理,如果想同时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心中的正义,首先得让自己变得强大。
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伤害不了我,我也才有能力不畏惧小人,去帮助他人,去捍卫正义,去守护善良。
真没想到,我和小伙伴们会被三哥的神片如此洗脑。
为什么说是神片,因为足够浮夸,足够虚假,可是却看的人心潮澎湃。
就好像一直传颂的赞歌,这是一个王者如何登向顶峰的艰辛路程,身为观众的我们只有膜拜赞叹。
电影上下部共5个小时,全程无尿点。
优美的画面配上美艳的女郎,再有动听的歌舞嗨起来,怎么不让人心动呢。
(天鹅船那段真是赞了)还有三哥的脑洞也是让我佩服,当看到椰树弹射外加空中抱团360度防御无死角攻城大法后,我忍不住在影院里鼓起掌来,服了服了。
剧情虽说是老套的宫斗故事,但通过上下部的拆开剪切,还有一众演员的卖力表演,还是很精彩的。
巴霍巴利被算计死真是剧情的转折和高潮,整个过程中侍卫长的背叛和救赎演的真好。
而两位男主巴霍巴利和巴拉,角色的定位没有那么大的发挥空间。
一个是光明的太阳,一个是阴冷的月亮。
这里不得不说下主演的人物魅力,男性的阳刚之美是永恒且闪耀的,看看巴霍巴利和巴拉的演员,这就是王者该有的样子。
而咱们这是鲜肉当道,男演员的阴柔之美大过阳刚之美。
我始终觉得男人不必那么精致,应该保留原始的粗狂和野性。
什么是王者,是责任和担当,是勇气和仁爱。
巴霍巴利就像古老故事传颂的一样,完美无瑕。
这虽然很假,但人们不就是向往不切实际的美好吗。
不要老是嘲笑三哥的神奇和开挂了,历史的沉淀总归有他的灿烂和美丽,放眼看世界,值得欣赏的有很多很多……
电影话题社005《巴霍巴利王(上下)》印度最贵的神话史诗超级大片,5个小时的剧情一次看够。
明月松间照,大家好我是明松。
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电影话题社。
如果你也是个电影发烧友请订阅我们的频道,我们一起用学习的态度看电影。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是《巴霍巴利王》,他的第一部是在2016年上映,第二部近期也已经上映了。
因为两部电影时长加起来有五个小时了,一般人是没那么多时间看的,这次我就带大家快速浏览剧情,如果你真的喜欢,约个凉爽的周末下午两部一起看完吧。
本剧的导演是印度著名导演谁谁谁,他的另一部作品《功夫苍蝇》,算是不错的片子。
主演等等的就不介绍了,因为和导演一样反正没有阿米尔汗脸熟。
下面马上进入《巴霍巴利王》的剧情介绍。
先说第一部《巴霍巴利王:开端》。
一个女人怀抱婴儿被兵追杀,等他干掉追杀的士兵后,想要过河,结果脚一滑,竟然滑到河里,水势太大,再加身上的伤势,基本没有力气马上就要挂掉在河里了。
为了保住婴儿她把婴儿高举过头,自己被河水满上来淹死了,等天亮了有人过来,救下了婴儿并且抚养长大了。
长大后的他整天攀爬瀑布(谁让他祖上就是住瀑布上面呢),有一天看见上面漂下来一个面具,深信上面有另外一个世界,开始各种的爬瀑布。
这里的感觉基本上就是花果山水帘洞,猴子上下无所不能。
有仙女指引他一步一步的爬到最高点。
最后一个动作不得不说,这也行。
一箭射穿树木,顺藤而上爬上去了。
这让我想起了汤姆克鲁斯攀岩的一段了。
爬到瀑布上面,确实与众非凡,景色堪比珠穆拉玛峰,瀑布下面是丛林草原,生活的环境还是沟壑部落,瀑布之上就是冰霜雪山了,这瀑布上下的温差有点大呀,话说瀑布有一千米高吗?
正在惊叹这里真没都可以下雪的时候,发现有人在追杀一个女的,然后他跟踪着打算英雄救美。
结果,人家有救兵,自己也牛叉哄哄的自救了。
继续跟踪,原来瀑布飘下来的面具着这个女的他们这个秘密组织的。
他们这个秘密组织在反抗现在的残忍国王。
地图一个转场,不是讲残暴的国王,反而是残暴国王的一个得力大将,他是个奴隶的首领,武功也是高强。
这样以为人品正直的人,怎么会再残暴国王的手下当差。
一直怀疑这段加在这里合适么?
话分两说,这边男主展开了这种调戏美女的手段,先是潜水在水里偷偷给手上画了纹饰,后面有在树上偷偷在肩膀上画了纹饰。
女主最后发现被调戏了,从山下的青草绿树一路追到山上的雪地,这复杂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确实有点蒙比。
两个人打斗过程中,又从雪地滚到了草地,妈蛋这倒是什么地方,环境变化这么不要脸。
打着打着,调情的情绪越来越多,慢慢的,男主就扒了女主的衣服,并且给洗了头,换了发型和衣服。
女主这就被屈服了,然后就滚床单了。
在调情的这几场戏里面,间接的也介绍了国王残暴和力大无穷,这里就不多说了。
反正现在的女主要去城堡里面救人呢。
女主准备独自上路,结果被官兵抓住,后又被男主追来给救了。
男主很强硬的说,你是我的,你的全部都是我的,你的责任也是我的,我替你去救人。
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牵强,怎么滴也得两个人都去吧。
男主去城堡的时候正好赶上,奴隶再树立新的黄金雕像,结果有出事了,马上要砸死人的时候,女主一人力大如牛,一人制服倒塌趋势,救下奴隶。
然而他的面孔偶然间被奴隶看到了,然后就大家莫名其妙的喊着“巴霍巴利”。
这其实是男主老爹的名字,也是上一任圣君在民间拥护性很高。
等到晚上,男主英勇的救了该救的人,成功逃出城堡。
然而在回来的时候,被暴君的儿子偷袭,明显处于下风了,结果还能反败为胜,杀了暴君的儿子,前来救驾的奴隶领袖,在跟男主战斗的过程中,下起了暴雨,因为看到了他的暴雨冲刷后的帅脸,妈蛋直接跪下了,献上了自己最高的尊敬。
原来他也看到了这是巴霍巴利王的样子,男主就是巴霍巴利王的儿子。
大将军直接,弃暗投明,开始给我们讲男主老爹的英勇故事,然而旁边刚刚被救回来的老太婆就是自己的母亲。
故事要从五十年前说起。
巴霍巴利王在快要出生的时候,老国王不幸归西了,然而老妈生他的时候也难产死掉了,留下了婴儿时期的他。
这个时候,老国王不再了,国家动荡,正好的是他的嫂子咖米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临时掌管国家。
咖米自己的孩子也是刚刚诞生,一个母亲同事哺育两个孩子,还要掌管国家大事,确实是个武则天型的人物。
话说回来,老国王有个哥哥,因为先天残疾左手是个小鸡爪,王位出才给了他。
这个王兄因为这个事实也一直怀恨在心,所以对他这个侄儿也是各种的不待见。
两个孩子慢慢长大,巴霍巴利王为人善良,体会百姓疾苦,作战英勇足智多谋深受百姓爱戴。
另一位则是小人奸诈,时刻想着怎么害死巴霍巴利王,自己当国王。
外敌来犯,最后决定采取传说的三叉戟战术,两个王子得到相同兵力,看谁能拿下对方首级,谁就是下一任国王。
然而兵力虽然相同,但是作战武器不同。
巴霍巴利王得到的武器是攻城的投石器,次日的战斗是平地冲杀,武器方面处于弱势。
牛逼的地方,这样的弱势,还是能打出漂亮的仗,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头脑(当然,也许史诗就是这么记载的就另说了)。
战争场面的宏达,确实是史诗级别的,不愧是印度版的指环王。
巴霍巴利王,用投石器连着帆布,帆布上面有油,投到敌区后火箭点燃,用火烧。
这太有创意了。
近身格斗的时候,在巴霍巴利王已经打败敌方首领后,另一位王子过来抢夺的胜利的果实,先一步杀了对方首领,赢得了这场战争。
不得不说道具组给另一位王子做的这个武器相当的牛逼,当时那个年代,链条自动收缩,手柄也还有空间都放进去,到底什么原理。
求理工科的同学普及一下。
当然两位王子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咖米现场宣布巴霍巴利为新一任国王,另一位做大将军。
好日子马上要来了,结果这个时候,讲故事的奴隶将军却说,巴霍巴利王被我杀了!
什么,第一步电影就在这里给挖了个大坑,然后就结束了。
预知后事如何 ,窃听下回分解。
虽然故事嘎然而知了,但是第一部电影的宏达和故事,交代的很清楚,再最后大战的高潮戏份也看的很过瘾,第二部的上映,水准肯定也不会低。
接下来,咱们继续说说《巴霍巴利王2终结》。
故事基本延续上一步的剧情,具体展开巴霍巴利王是怎么死的。
第二部的一开始,片头部分是对第一部的简单回顾,有点类似陶瓷烤旧感觉的场景还原了第一部的主要的故事情节,让没看过的人,来看片头确实有点蒙逼。
不过这样的片头质感,看着这么感觉都像是漫威的大片。
好吧,既然是漫威让这种片头风格火起来的,就给人家打个广告吧。
另外说一句,两部片子标题出现的方式却是都很史诗震撼。
故事紧接上部,马上要当国王了,结果怪兽来了,(怪兽是个什么)按照管理女王需要头顶火盆,中途不能停止的走到雕像面前点火焚烧。
这段戏基本上又是这种表现巴霍巴利王英勇无敌巴拉巴拉。
巴霍巴利这么牛逼,他的那个残疾小鸡爪叔叔当然不能开心了,天天嚷着要杀了他。
为什么现在马上要当国王了,怎么会有怪兽来?
好吧,女王咖米说,应该是民间有疾苦呢,让巴霍巴利下去体验一下民间疾苦吧。
体验着体验者,就发现问题了。
巴霍巴利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公主。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王子追公主的方式竟然是装傻,装乡下人。
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却是有的情愫,这个时候另一个王子知道这个消息了,主动给女王说,他想要去那位公主。
女王因为王位没能给这个王子,所以心里有点委屈他,立刻就同意并且以女王的名义向这个公主的国家下聘礼。
当然,女王这个时候根本不知道,巴霍巴利王也喜欢着这个公主,并且就在这个国家呢。
然而,来下聘礼的人,在公主这边态度蛮横,当然遭到拒绝,回去报告女王后,搞的两边都不开心,马上就要发动兵力两国开战了。
就在当晚,公主国家受到邻国偷袭,一直装疯卖啥的巴霍巴利,开始防御,一人抵千人,并且和公主并肩作战。
敌人虽然来时凶凶,但是巴霍巴利这边联合农民和水牛,利用地理优势,破坏水库,大水冲散敌军,大获全胜。
就在刚刚结束战争,巴霍巴利跟公主表白后,飞鸽传书,估计是个猫头鹰,让押送公主回国给女王一个交代呢。
无奈,两个人就以这样的组合回去了。
乘船回去的这段跳舞基本就是个奇幻漂流,大家也有看个开心就好,别太当回事。
公主这边来到大殿,跟随巴霍巴利,而不是另一位王子,大家一下就蒙逼了,搞了一个大误会。
这个公主和女王一样都是武则天类型的强硬派。
历史上最大的难题出现了,你妈和你媳妇掉水里了,你先救谁。
巴霍巴利说,我不要江山我要美人。
好,老娘就成全你,然后就江山易改了,然而百姓拥戴巴霍巴利的本性还是难移的。
功高盖主,这个王位肯定做不踏实,新上任的国王,想办法,让女王中计,派奴隶将军杀了巴霍巴利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后找媳妇或者做媳妇千万不要和婆婆硬来,不然老公没有好下场。
呵呵。
得知真相的女王,最后带着巴霍巴利王老婆刚生下的孩子逃出了皇宫,最后死在了河里。
好了,男主的身世到现在终于解开了,上一步挖的坑,现在终于填上了。
最后一段基本及时男主报仇雪恨的桥段了。
又是史诗宏伟大战一场。
造反的游击队的武力怎么可能打败正规的军队呢。
在战斗处于弱势的时候,编剧脑洞又是大开,这种反物理规律的空中投掷六人成团也能平安落地?
也许能,谁让,男主这边的士兵都是杂技演员呢。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赵薇的《横冲直撞好莱坞》,反重力的事情也能做到?
老爹那么牛逼,生下来的儿子也不差,打的昏天黑地的,终于干死了坏蛋,这个剧终于完了。
我的天呢,五个小时呢,终于看完了。
如果男主打不死坏蛋,还得出第三部呢,话说也不可能,不然前面铺垫那么多,编剧脑子被门卡住了吗?
好了,基本剧情就扯完了,虽然时间挺长,不过整个故事很激动,看着很爽,这种邪不压正的中规的故事,娓娓道来,对待史诗故事就应该这样,稳得住,慢慢来。
这突然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这样的故事,淳朴的很慢很稳。
一般情况不搞这样的微缩电影,毕竟有个例外不也挺好的嘛。
明月松间照,我是明松。
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电影话题社。
如果你也是个电影发烧友请订阅我们的频道,我们一起用学习的态度看电影。
尽管是第三次看了,而且国内版大银幕画幅比例和片长都做了删减,不过照样看得如醉如痴,影片的故事按照现代标准来说很粗糙,有点像中国戏曲里的人物和故事处理方式,好的坏的都是很彻底,矛盾的人物也会矛盾得前后判若两人。
有些地方甚至威亚线都没擦掉,不过这应该是我自《功夫》之后看的最有动作设计想象力的作品了,整部影片的美术布景加上扎克施耐德的布光和运镜,也让人觉得影片高大上,怎么说呢,感觉有点像张艺谋,但又比张艺谋更有创造性的那种古装大片。
看完第一部后太想知道故事的发展了,于是紧接着看了第二部。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第二部。
在创作手法方面:和几乎所有印度电影一样穿插歌舞、慢镜头、以及特效。
我认为影片中的特效制作比较可以了。
在情节展开方面:影片承接着第一部留下来的问题,采用了倒序的手法,在几乎前两个小时中讲述巴拉德瓦和巴霍巴利兄弟之间的故事,最后二十分钟转回第一部结尾的场面,开始巴霍巴利之子回摩喜施末底复仇之战。
综合整部影片来看,它给我的情感体会比较多。
令我震撼的:巴拉德瓦成功登上摩喜施末底的王位,群众却高声呼喊着“巴霍巴利,巴霍巴利”。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有判断能力,知道巴霍巴利才是正义的化身。
振聋发聩的声音使得大地为之颤动,这,就是无冕之王!
令我愤怒的:巴拉德瓦为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放弃一切,甚至是生养他的母亲。
在希瓦伽米抱着小巴霍巴利逃出王宫的时候,丧心病狂的巴拉德瓦居然毫不留情得像母亲射箭,他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权利在他心中才是至高无上的。
令我感动的:说实话,影片中令我感动之处非常之多。
巴霍巴利爱提婆犀那,所以尊重她的做法和决定,他们彼此之间的理解与陪伴让爱情熠熠生辉。
希瓦伽米在得知巴霍巴利真的不在的时候真心向提婆犀那道歉。
一个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政治家为了她的错误而道歉,虽然听起来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不值得感动的,但在君权至上的年代,这足以表达她的诚挚。
卡塔帕和希瓦伽米被巴拉德瓦包围后依旧奋力保护好巴霍巴利之子。
令我敬佩的:巴霍巴利得知卡塔帕有危险的时候毅然决然去救他,两人默契配合干掉了敌人,这段看着非常的热血,巴霍巴利的英雄气概展现的淋漓尽致。
正因为如此,最终他被卡塔帕因为权利争夺而刺杀显得更为悲壮。
令我捧腹的:与后面巴霍巴利与巴拉德瓦见的斗争不同,前面巴霍巴利追求提婆犀那的片段更为轻松。
比如巴霍巴利帮助提婆犀那表哥狩猎,提婆犀那表哥小骄傲的样子,再如卡塔帕当神助攻,帮助巴霍巴利追求提婆犀那的片段。
总而言之,这部影片有着很多比较奇幻的情节,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英雄气概。
影片中的服化道都非常细致,演员也真的很漂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记录影片中的一句台词“”神明创造生命,医者拯救生命,能够保护生命的才是勇士。
”
在有文化隔阂的情况下,能使别国观众感受到自家史诗的魅力,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很优秀的了。
作为一部讲述史诗的电影,那种最初文明中的天真感把握的是很好的。
如果单纯作为一部战争片或者阴谋片,它是有不符合当下世界逻辑的地方;但作为神话传说,在半神的英雄作为主角的情况下,一切情节是为了英雄而发生,一切逻辑是为了赞颂最原始的善良和真挚。
巴霍巴利是所有美德的集合,是人民心里的理想君主,智慧、勇武、宽容、善良,懂得爱护和尊重别人,所以这样的完美注定被毁灭,这是所有文化共通的一点:完美不会存在,存在即被毁灭。
电影对巴霍巴利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开头跃上大象的一幕,强大而且令人信服,让人可以想象到,神话中的英雄是这样的。
巴霍巴利所有的打斗都不仅是塑造他的英勇,更是说他的智慧。
他的每次胜利都是智慧的力量,导演明显对这个设计也很得意,最后还借卡塔帕之口提醒小巴霍巴利他父亲的作战智慧。
可以说这个电影使神话英雄具象化了,给了神话英雄一个现实存在的可能。
电影中另一个非常大的亮点是女性角色的塑造。
英雄的妻子不再是柔美的公主,而是地位对等的、强大的女英雄;英雄的母亲也不再是苦情母亲,而是一个强大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庇护者。
太后的强大甚至胜过公主,这一点在电影开头就定下了基调。
她在巴霍巴利死后的悔改,是整部电影中最大的勇气:否定自己。
她承认自己,否定自己,最后以生命改正错误,这是最伟大的英雄,她在一片混乱中头顶火盆走向神像的身影,是人类最美的身影之一。
这部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把女性的隐忍、坚韧展现的淋漓尽致,整个神话中的风采,女性占去七成。
但是缺陷也在于此。
导演显然过于注意女性形象塑造这一点了,为了表现公主的坚韧性格——或者说为了展现太后美德以及庄重的作为加冕仪式的延续,把小巴霍巴利反攻的情节加入影片。
结局的加冕仪式呼应了开头,形成一个圆。
可正是这个圆,让故事反而没有那么美了。
不知道是删减的原因还是确实仓促,小巴霍巴利的情节实在过于简单化,好在演员够优秀,给小巴霍巴利演绎了青涩冲动的性格,还算是对简单情节的一个解释。
但如果在巴霍巴利死去的地方停住,应该可以更动人。
没有人想要白骨堆成的文明。
但正是这些白骨,才让文明深厚沉重,动人心弦。
于是所有的史诗,都在说着一句话:记住先辈的美德和光荣,踩着白骨和鲜血,继续走。
但是一定要踩着白骨和鲜血。
我给巴霍巴利王(上)打了4星,对巴霍巴利王(下)只能打3星。
对比上部的惊喜惊艳,下部的嗨点乏善可陈,完全没有满足被上部吊得高高的胃口。
关于剧情上半部的剧情张驰有度,故事线索徐徐展开,到了下半部,节奏却大为崩坏。
巴霍巴利被立为王,人民群众喜大普奔,巴哈拉拉德瓦各种羡慕嫉妒恨,残疾老爹在边上使劲煽风点火,反巴势力暗潮涌动,而太后却浑然不觉,在此背景下,拉开了下部的大幕。
作为一部史诗片,宏大的剧情推进应该是主体部分,然而全片的前三分之一都是讲巴霍巴利如何泡妹子,这就有点本末到置。
爱情戏铺陈过多,直接的影响就是最后的大决战只剩了30分钟,占全剧时长的五分之一还不到,很多人物和线索来不及展开跟收拢,剧情的平衡性很成问题。
比如上部中得到镜头万千宠爱的女主,在下部中居然连几个正脸都没,完全成了路人,还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关于人物下半部推动剧情的核心人物是巴霍巴利的妃子,不过这位妹子可是有点彪啊。
勇而无脑,刚而犯上,贤良淑德为0,政治智慧为0,巴霍巴利之死一半是别人害,一半也是这位妹子作。
巴霍巴利为她放弃了王位,巴哈拉拉德瓦当上国王,太后垂帘听政,这种形势下怎么也得先韬光养晦,徐图大业。
可是妹子居然在大厅广众之下面怼太后,悍然宣称自己老公该当国王,激化了巴霍巴利跟太后的矛盾,激化了本来就不爽的婆媳关系,让巴霍巴利一步步陷入被动。
剧终希瓦复国成功,她当了太后,怎么看都是要变吕后的节奏。
不知这个人设是被导演和演员跑偏了还是本来如此,难道是来拉仇恨的吗?
王妃怼太后关于特技我在上部的影评中喷了半天国产片的种种,不得不说,在特技方面,我国电影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巴霍巴利王》中扣图和CG的痕迹明显,那段火牛阵的场面一下子让我想起了N年前的《无极》。
好在印度人工便宜,特效不行,就用人海战术补,所以大场面里都是乌泱乌泱的人。
近年来我国电影大片的画面基本上能跟国际接轨,比如《寻龙诀》、《长城》、《西游伏魔篇》等,虽然免不了有国外团队的参与,但国内团队的水平也在紧跟,这一点肯定值得国人心慰一下。
关于战争下部的战争戏主要有四场,火牛阵、水淹七军、人间大炮、奥特曼大战哥斯拉。
火牛阵让人想起《无极》;水淹七军基本上就是照抄《指环王》;人间大炮这个有点扯,小兵们也开挂,未免不象话。
奥特曼大战哥斯拉就是正邪两大主角的终级对决,各种打、各种摔,各种撞,搞死大反派,顺手完成违章建筑拆迁工作。
我一直认为,能拍战争片的导演,心里都住着一个英雄,腰膝酸弱的奴才拍不出好看的战争片,他们的片子里没有英雄,只有主子。
皇权时代,容不下英雄,英雄只有两个结局,要么跪下当奴才,要么被已经当了奴才的人搞死。
就象《英雄》中的所谓英雄,被皇权洗脑,自以为胸怀了天下,实则是当了帮凶。
对于国产电影来说,《英雄》之后,再无英雄。
《巴霍巴利王》中的战争场面看似宏大,实际上不怎么讲究,很多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儿戏之作,象上部中的火幕,下部中的人间大炮。
这一点上远不如欧美导演对真实战争技术的考究,比如在《天国王朝》和《指环王》,各种投石车、云梯、冲车(撞门)、楼车、床弩、火油轮番上阵,战争的感觉即真实又残酷。
说起来《长城》也是瞎胡闹,五军的设定根本没表现出什么战术特色,还有个莫名其妙的鹤军,整个就是人肉投喂。
我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真正的战争场面一点都不逊于西方,在攻城和防御战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教科书般的韦孝宽玉璧防御战,不知何年何白能把这一段搬上大银幕影片最后,象征巴哈拉拉德瓦反动统治的黄金巨像轰然倒塌,崩散四方,小山一样大的黄金头像居然顺水漂走了漂走了,这不是黄金,这是泡沫塑料啊!
黄金脑袋漂下大瀑布,注意是“漂”我对上部的影评:《关于《巴霍巴利王》的七点观后》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25615/附:韦孝宽玉璧防御战:“十二年,齐神武倾山东之众,志图西入,以玉壁冲要,先命攻之。
连营数十里,至于城下。
乃于城南起土山,欲乘之以入。
当其山处,城上先有两高楼。
孝宽更缚木接之,令极高峻,多积战具以御之。
齐神武使谓城中曰:“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遂于城南凿地道,又于城北起土山,攻具,昼夜不息。
孝宽复掘长堑,要其地道,仍简战士屯堑。
城外每穿至堑,战土即擒杀之。
又于堑外积柴贮火,敌人有在地道内者,便下柴火,以皮排吹之。
火气一冲,咸即灼烂。
城外又造攻车,车之所及,莫不摧毁,虽有排楯,莫之能抗。
孝宽乃缝布为缦,随其所向则张设之。
布悬于空中,其车竟不能坏。
城外又缚松于竿,灌油加火,规以烧布,并欲焚楼。
孝宽复长作铁钩,利其锋刃,火竿一来,以钩遥豁之,松麻俱落。
外又于城四面穿地,作二十一道,分为四路,于其中各施梁柱。
作讫,以油灌柱,放火烧之,柱折,城并崩坏。
孝宽又随崩处,竖木栅以捍之,敌不得入。
城外尽其攻击之术,孝宽咸拒破之。
引进慢了一年,看过了蓝光,去影院再体验一把!爽歪歪!
虽然没有多好看,但比起同期国产片还不错了,歌舞没有就更好了。
当你只看了一部电影,确领略了黑豹美队雷神闪电侠金刚狼鹰眼哈利波特我爱罗路飞以及鲁智深时,早就值回票价了!刷新了三观!太他娘的好看了!!!让我提前一周看到妇联4!
嗨得很。
哦 他爹是主角 //这一部剧情很丰富,值得三小时的时长。
剧情比较人性 励志
有时稚嫩,有时惊叹,有时可笑,有时讶然,总之很欢乐。
2017年已看206。巴霍巴利没那么帅了。
净化都在上部 但是还是感觉比国内最屌的古装片要厉害
体谅一下吧,作为一个没有历史传承,没有文字传承,又在历史上饱受奴役的民族,能花巨资打造自己本民族的yy神作。难道我们还不能对他们保持谅解吗?
30分。比没神奇力量的《斯巴达克斯:复仇》差了一大截。
原来是讲老爸的故事,怪不得女主换了。。前面爽文的部分还是挺有意思的,后面那些尔虞我诈比起中国历史还是太弱了
太后一边教育孩子要相信正气,哪怕自己也会犯错,一边听信谗言枉顾事实,相信自己即是法律。巴霍巴利一边为国为民杀敌农耕,恪守对妻子的承诺,一边愚忠愚孝,服从一切命令。当一个人的命令变成法律,信奉湿婆不会庇佑,求助圣火无法显灵。胸口护佑厚实的战甲,头顶燃起熊熊的火焰,心敌入侵无济于事。
天降伟人恒河王,水深火热苦行者,斩奸除恶迎光明,印度之光耀万世。
除了不符合物理学的场景,整个电影还是很燃的!这二货加闷骚的属性也是遗传老爸了,孩他妈虽然肉肉的,但年轻时颜还是很美的
一人分饰两角,并且把十分相似的父子二人演出了不同的感觉。大场面拍的十分宏伟,配合着背景音乐,一些打斗场面甚至有很强的仪式感。剧情上有若干硬伤,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完全可以4.5分。
阿三神片,开挂的主角人设,还挺酷炫的。
刚刚在电影院看完这个3个小时的电影,我不得不说这个电影实在是诚意十足! 从一个神话传说故事的角度来讲,这个电影没有糟点,实在是让人看了爽之又爽
万恶的神剪辑啊。
比第一集雷很多,尤其是人体弹弓盾牌那段,笑得我肚子疼。不过还是很好看,别太较真了,看电影就图个开心热闹,画面依然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