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同名小说,该片讲述了格列佛阴差阳错的来到小人国,从最开始的俘虏,转变成这里英雄人物的故事。
男主格列佛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跑腿送信员,但是他也有他心爱的姑娘,一个漂亮的旅游编辑。
在知道公司里的新人都比自己升职快,男主格列佛便受到了刺激。
不知道在什么的驱使下,他来到了那位漂亮的女编辑的办公室里。
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他声称自己是来申请旅游的。
在这位旅游编辑的鼓励下,格列佛回到家之后硬着头皮填写了这份申请表。
不知什么缘由,他的申请表让他获得了一次旅游的机会。
目的地在百慕大三角,就这样格列佛出发了。
一路忐忑,在一觉醒来,男主格列佛发现百米来高的龙卷风就在自己眼前,很快船就会被卷入风中。
当格列佛再次醒来时,她发现自己来到了小人国。
这里所有的人都对他充满了敌意,生怕他伤害到自己。
他们先是用绳子牢牢拴住了格列佛,无果之后,又建造铁绳子来控制住格列佛。
就这样,格列佛被送往王宫。
国王一直认为他就是敌军派来的间谍,干脆直接把他关押了起来。
在关押的时候,格列佛认识了一位由于给公主写信就被关押在此的年轻人。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装备,格列佛成为了苦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敌军的人也悄悄来到这里,在王宫的脚下放起了火。
他们还试图将美丽的公主绑走。
由于身处小人国,格列佛的优势很是明显,他救下了公主,也将火扑灭。
就这样,格列佛一时间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大救星。
被所有人仰慕成大英雄的格列佛意气风发,这时他也不忘了去救那个陪他一切关在监狱里的男子。
之后的日子里,格列佛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座上客。
他享受着这里一切的特殊待遇,让众人给他建造属于自己舒适的房子。
还让众人为他表演话剧......在格列佛的悉心指导下,那个给公主写信的年轻人也得到了公主的芳心。
为了让格列佛可以回到属于他的国家,众人又帮他找到了失事的船只,以及他的手机。
漂亮的旅游编辑发现了格列佛申请表上的抄袭问题,电话留言便是一顿责怪。
格列佛不想面对现实,想要一直留在小人国里过他自己幸福的生活。
国王封他为将军,之前的将军气急败坏关掉了国家的防御系统,一场灾难就这样来临了。
格列佛又得到了可以变现自己的机会,胜利之后,格列佛彻底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大英雄。
之前的将军不忍这一切事实,跑到了敌国成为了叛徒。
他建议帝国建造了钢铁人,以用来对抗格列佛。
最终,格列佛失败了,他也承认了自己不是什么大英雄。
他被送往了大海。
一阵迷雾之海,格列佛惊恐地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巨人国。
在巨人国里,他被当成了洋娃娃。
旅游编辑寻找格列佛也到了小人国被捆绑起来关押了,格列佛认识的一个年轻人来到巨人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折磨之后,他回到了小人国,并且帮助国王对抗钢铁人。
影片结束,在格列佛的帮助下,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和旅游编辑回到自己的世界后,也收获了爱情
小人国的故事想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格列佛游记也是每个孩子必读的作品。
影片大的框架变化不大,但是细节做了更为夸张的变动,主角变成了一个胆怯的公司小胖职员,无意中闯入小人国,展开有趣的故事。
个人感到特效做的一般,巨人和小人的对比有点不太真实的感觉,比例显得明显不对,有些场景一看就是演员对着大银幕在表演。
虽然剧情比较二,杰克.布莱克也一如既往地二得慌,爱情产生地莫名其妙,结局更是来了段莫名其妙的歌舞,但做为一部纯消遣的爆米花电影,本片中那些无脑的笑点还是挺让人开心的。
小人国星战、泰坦尼克号的话剧蛮有意思的,片中更是恶搞了阿凡达等很多经典影片,尿炮灭火、肥肚导弹等片段虽然恶俗了点,但还是看着蛮欢乐的,大小失调比例也被片中运用到了极致,特别是小人国为格列佛盖房子那段看着有点小感动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首先,它是一个产品,是产品就会有目标群体,这部电影的风格,情节,人设,台词设计,布景,特效等等都是为迎合这个目标群体而设定的。
这明显是一部圣诞节上映的儿童片,你非要带着成年人的视角来评价,固然会因不符合自己的胃口而感到厌烦。
正如我们小时候,被爷爷奶奶拉去陪他们听京剧沙家浜,红灯记而倍感无聊一样,这些戏剧作品深得老年人喜爱,却让年轻人提不起兴趣,如果因为受众群体不符合就去挖苦文艺作品,甚至希望这种类型的作品滚出大荧幕,这显然是个人的文化霸权主义,这对别人是不公平的。
当我们老了,我们喜欢的东西被年轻人嗤之以鼻的时候,你就理解这种不公平所带来的痛苦了。
圣诞节,孩子们走进电影院,看到这部作品笑得很开心,这就足够了,非得拉上原著来贬斥电影而彰显自己的博学和品味的人,希望你们在以后观看西游,三国这种大IP下的无数部影视作品,还能保持这么一份偏执,但愿别累死你们丫的
从电影本身来讲,并没有什么让人大呼过瘾的地方,时长一小时二十四分钟,在近二十年的电影作品里应该也算不上什么大制作。
看改编电影总会将电影和原著做对比,这是改编电影的命运,谁也改变不了,绝大多数无法超越原著,只能无限接近原著,偶尔出现的超越原著的作品,大多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绝大多数人还没看过原著,因为先入为主看了电影或电视剧而被影视作品带了节奏,无法再接受原著,个人认为西游记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第二,编剧进行了二次创作,且二次创作融入了时代因素,符合新时代人们审美及心理需求,这种超越往往是在第一个原因的基础上,如果改编者有真功夫,即使将来人们看了原著也是认可改编者的改编,便产生了新的经典;如果改编者功力欠佳,只是借了人们“文盲”的风,即使一时上了青云,大概也经典不了多久。
此类作品的经典仍然是西游记,看过西游记原著的都懂。
格列佛游记 (2010)6.12010 / 美国 / 喜剧 冒险 / 罗伯·莱特曼 / 杰克·布莱克 艾米莉·布朗特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乘着虚伪的翅膀,我与格列佛一同起航。
序幕:“下次再见到她,我就约她。
”话音刚落坦西便来了,我立刻被拆穿。
正式登场:明明打算去约坦西,可……“对我很擅长写作,喜欢旅行”。
格列佛莫名其妙地给自己揽了活儿,为了不让坦西失望,我登场了——格列佛把抄袭来的高文笔报道拿给坦西交差。
第二次登场:“在我们国家我是至尊酷炫总统”。
再次登场:“坦西是我的女朋友”。
又多次登场:“我参加过秘密救援活动”“在泰坦尼克号上我死了,然后又复活了”。
我叫谎言,影片中我的戏份虽比不上男主,但也算得上半个男二了。
影片中我有很多功劳。
让坦西摩拜于格列佛的文笔,让格列佛体会当大人物的愉悦,让小人们以为坦西就是格列佛的女朋友……我让一切都变得美好,让格列佛的生活变得舒心。
我好像唯有一点做得不好,那就是在被拆穿后,会让他人的信任离我的使用者远去。
对此我感到抱歉,但我不会改变,毕竟我只是个给人带来短暂轻松的谎言,这便是我。
固然我希望受欢迎,可同样发自内心的,我对我的使用者们嗤之以鼻。
他们都是惺惺作态地表示出对我的唾弃,又假装真诚的使用我并自我欺骗地给我冠以善意之名,在人们对他们不再信任,受到比魔鬼更可怕的后果时,他们又不断给自己降低信任的底线,变本加厉地用一个更大的我来弥补上一个我的过失。
他们总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也能像格列佛般轻松拥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实则不然,一步错,步步错,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就算有再不渺小的工作,他们也注定只能成为其中渺小的人。
望天下无我。
我愿牺牲小我,成就大你。
电影中的格列佛是个邮政室小职员,岁数不小却事业,爱情一无所成。
一次阴差阳错的公派任务把他带到了百慕大群岛,不想出海即遭遇到大风暴,风平浪静之后,格列弗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地图上没有的神秘小岛Lilliput,这里住着成百上千小人,他们把格列佛钉在海滩上。
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格列弗从最开始的俘虏变成了这里的英雄人物。
而原著中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随航程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
格列弗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国王很不高兴。
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弗。
格列弗听得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游记》电影与原著有诸多差别。
第一:职业不同。
原著中的格列弗是一名外科医生,而电影中的格列弗是一名小职员。
第二:背景不同。
原著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7世纪的英国,而电影中的故事背景则是21世纪的美国。
第三:故事个数不同。
原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四国的故事,而电影中只有小人国的故事,内容删减较多。
第四:造福小人的故事。
电影保留了原著中格列佛在小人国救急立功的经典故事,此外还增添了其他一些对小人国友谊有趣的故事。
第五:结局不同。
原著中格列弗是为躲避小人国国王和大臣谋害而逃走,电影中则是他击败坏人并促成了两个敌对小人国的和解以及公主与平民青年的恋情,也得到了自己暗恋对象的爱慕,在大团圆的美好结局中幸福离开。
电影和小说的注重点不同,电影注重趣味性,小说注重艺术性,各有千秋。
和《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相比,电影的改动很大。
首先电影的时代背景和书不一样,电影的时代背景选在了现代,这给电影增加了很多笑料,让电影更有趣味性。
其次是人物,在电影中,格列佛成了一个爱说大话的一个收发室小职员,和原著中那个坚强勇敢的格列佛比起来,逊色很多。
改动最大的应该就是主题。
我认为《格列佛游记》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主题,《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方式,通过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和批判,抨击了当时的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一个统治者的殖民政策。
若是没有这样的主题,《格列佛游记》就只是一部很一般的奇幻小说。
但在电影却是记述了叫格列佛的一个收发员的成长历程。
电影中加了很多笑料,使这部电影成了一部没有什么意义的搞笑电影。
如果这部电影不叫《格列佛游记》的话,这应该是一部还算可以的爆米花电影,的它偏偏是《格列佛游记》这样一部巨著的改编,就让人比较失望了。
只是想这个主角真的太弱了,中间一段自己抄袭那么多电影片段英雄都能洗白,最后还抱得美人归,可以说是土肥宅男的究极幻想了。
最后特别想问问主角无才无得无用无貌,也是因为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内存善心吧。
如果普通人真的穿越到小人国,如果小人国没有厉害的科技,巨人不会得到善待巨人也不会存有善心吧。
《格列佛游记》每个人都有一颗英雄的心,每个人一个英雄的梦。
只不过,这个世界不需要太多的英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夜郎自大。
用谎言去欺骗他人,用自吹虚高自己,利用别人的崇拜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但是,谎言终究是谎言。
时间会一点一点的撕开,那厚颜无耻的面纱。
真相最终会告诉你,谎言是要付出什么样代价的。
不要辜负信任你的人,不要欺骗爱你的人。
之前闲暇时间看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觉得很有趣,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网上搜了一下,没想到还真的有。
看完之后感觉也还不错,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有趣的,想看的人可以试试。
然后看很多人说没有还原原著,的确是这样的,电影和原著里面的情节等有些出入,它本身也没有达到原著的讽刺效果但是电影的结局相对于原著来说要暖心得多
這也2過頭了吧……艾米麗布朗特……
cute
这种小人国题材其实还挺好玩的~
非常精彩的改变自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一部同名电影 杰克·布莱克的演绎很精彩 一个极富喜剧天赋的明星 影片很好的运用了科技手法 把剧中演员做成了有大有小 并且很完美的结合起来 不得不佩服现在的电影科技 另外剧情也很有连续性 主角的胆怯 善良并且大无畏的精神贯穿全片
笑点不多
导演你在赶什么啊?最近看了不少赶片儿呢……
不管怎样改变,对于《格列佛游记》这几个字,总是有美好的感觉。
好玩!後面傻氣了點
Roy哈哈哈哈哈,怎么分数这么低!看过小说的一定要看电影阿……蛮好玩的麻!
剧情完全是为了特效的需要而拼凑的,最搞笑的是在大人国内被当成婴儿
只是娱乐大小人那么简单。。。。。。
没什么意思
相当一般,布莱克变大了更显得畸形...(mashall还是那么爱哭...)
马修!!哈哈
后半个小时剧情的脑残程度真是挑战我的极限!
炒冷饭有意思么。。。。烂片
有点搞笑。。。
到最后摘了眼镜才发现,在电影院看的都是些老头老太
1/4的格列佛啊
苏珊大妈银幕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