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还是很会在学生之间搞热度的 要求学生帮忙搞热度。
然后我我就不喜欢给你们这种搞宣传 唉 123456789凑一下140个字吧。。。。。。。。。。。
啊啊啊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阿巴巴巴巴巴巴巴啊巴阿巴巴巴叭叭叭阿巴巴巴叭叭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去
一定会有许多大导演来看这部毫无意义、无可救药的片子,纯为考察邱天的表现,然后大失所望,反而(有可能)记住包上恩。
一张几乎全亚洲没有对手的电影脸,演技被一张网红脸碾压... 所以说这片子恐怕对于邱天来说算是一次极其失败的试镜。
哭戏完成的还说得过去,但演技≠哭戏。
我猜邱天也许借鉴了Kristen Srewart在《不在沉默》中的表演(但没有学到精髓),因为如果我是导演,会让她去向那个片子学习。
哦不,如果我是导演,我应该会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手里剧本几斤几两,干活拿钱走人得了,绝不会cast邱天,毁人家的大好前途...电影如何无关紧要,不值一提,懒得评价。
简言之,第三幕稍微正常一点,好好感谢dp吧,凭一己之力可能会给片子往上拉拉分,涨到5分(5分不是5星),但我观影的厅,只有我坚持到了第三幕还没有离场(那场为数不多的几位观众感觉应该都是导演)。。。
导演、编剧是无药可救的,退圈之作,从此查无此人。
摄影的镜头调度很不错,以后一定找机会合作下!
这片子估计导演全程被DP牵着走,谢天谢地,否则更烂。
dp唯一需要改进的就是,应该把黑柔滤镜偷偷撤掉,或者藏起来,千万不要让导演找到。
美术剪辑声音都是拿钱走人的行活。
邱天接下来的电影事业恐怕需要一位懂表演的导演来抢救,否则以后只能当模特拍广告了。
台词是致命的,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沉不下去。
台词说不好如何带出情绪?
adr更是一塌糊涂。。。
建议找声乐老师练气息,而不是找北电中戏的台词老师,都是割韭菜的混子。
最重要的是观影量要提上去,多看好莱坞和欧洲的当代高分电影,潜移默化中提升对剧作的审美,也有必要多看看b站或者YouTube的编剧课,培养挑剧本的能力,会非常管用!
挑剧本的能力对于演员来说无比重要!
不推荐《救猫咪》,对演员没用,对编剧也过时了,“俗套大乱炖”的反面教材。
推荐看《对白》《我写的故事胜过你写的》《21天搞定电影剧本》,对于演员来说差不多够了,别看多了,看多了编剧书真的容易“误入歧途”,开始自己写剧本了😂在表演上,希望能向Kristen Stewart学习,咱亚洲第一无敌天生电影脸应该去看看人家好莱坞第一无敌天生电影脸,学学人家是如何不用表情把戏演到位的。
(小k的剧本顾问极强!
太会挑剧本!
)(写到这里,自我反省了一下,邱天的表演并不算差,可以说远超国内绝大部分演员。
如此失望,可能只是因为期望值太高了吧,一直期望看到"A super star is born"... 其实还是蛮有前途的,一开窍便打遍天下无敌手。
实在不行去好莱坞发展吧!
内娱专业毁人才。
)反观包上恩的表演就很细腻,成熟。
没听说过的演员,记住了。
她的表演是有情绪,走心的。
邱天的表演更像是在强迫自己走心,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心,但没有入进去。
当你想着要演好的时候,就已经出戏了。
加油!
nail it!
这个电影还是很会在学生之间搞热度的 要求学生帮忙搞热度。
然后我我就不喜欢给你们这种搞宣传 唉 123456789凑一下140个字吧。。。。。。。。。。。
啊啊啊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阿巴巴巴巴巴巴巴啊巴阿巴巴巴叭叭叭阿巴巴巴叭叭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去
朋友是片方牛马,强烈要求我去看,为了女孩子的友谊!
我去看了。
看完我一把年纪哭成狗。
即便有很多恶评,贬低我们曾经喜欢过的青春疼痛文学,有时也羞于承认我们看过很多饶雪漫,但真正的勇士要面对过去,我们喜欢过饶雪漫的作品,这说明里面必定有曾经打动我们的地方。
女孩子的友谊实在是太好了!
很多影评说看到中间害怕有燃冬剧情,但这是恶评不是真的!
三个主角三条线,醒醒和米砂的友谊,只有年轻的时候才每天说永远…醒醒和路理,这是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米砂和路理啊,在满是刀片的电影里品出一丝丝甜…过于戏剧化的冲突让人难以接受,但现实中其实也是麻绳专挑细处啊朋友。
短评里说,让混混和蒋蓝锁死哈哈,想起来当年最怕饶雪漫文里出现姓蒋的女孩,就怕女主角倒霉。
校园霸凌者的道歉,退学嫁给面馆老板混混儿子继续卖面这个结局还是不够爽啊(开面馆招谁惹谁了),当然太爽了变成以恶制恶也不太能过审。
现实中能得到道歉的又有几个呢…艺术作品就是要弥补现实的遗憾啊。
另外,结合最近玫瑰的故事,我想到其实青少年需要正确死亡教育。
我是季如璃,在青春中渐行渐远的女子。
喜欢一个作家,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看她的书。
她是饶雪漫,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女子。
这个乐意被人称作姐姐的女作家说:“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
”她还说:“无论如何,要相信世界上有爱,自己去爱别人,别人才会来爱你。
”很喜欢她的一本书——《沙漏》。
那个叫莫醒醒的女孩像芩一样让人心疼,那个叫米砂的姑娘像我保护芩一样保护莫醒醒,我们曾遇到过一个像路理却又不是路理的男生,她们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如此相似。
最开始,我们的感情与爱情无关,只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好到超出了友情,更像是亲情。
我们三人约定那条线永远也不要越过,我们无比地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辈子有关联。
但是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三人都回不到最初。
事实上,那个患有交替性暴食厌食症的莫醒醒同我一样不爱惜自己,但她有她的米砂心疼。
最终,我选择了做米砂,那个坚强的姑娘,我打心底喜欢她。
当时我所在的小城是买不到全套《沙漏》的,我是在网上和书店东拼西凑看完这个故事的。
后来,去了外地的小友分别给我和芩买了一本《沙漏》的画册。
我真正拥有全套《沙漏》是我现在的男朋友闹闹在2010年送给我的。
今年,是我与芩相识的第九年,《沙漏》要拍成电影了,闹闹也刚向我求婚了。
从十字开头的年纪到现在二字开头的年纪,我们都长大了,突然想和你说说我的青春,我的沙漏。
那一年,还是孩子般的我们相遇在壮志班。
那时Xie常针对我,而芩跟她的关比较要好,芩从她那里听说我是个很糟的人,因此和她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不了解对方。
后来,芩和Crystal成了同桌,刚好那段日子她与男朋友分手了,而Xie欺骗了她。
从Crystal那里得知她很痛苦,常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以及其他。
我突然想到她身边安慰她,希望她能好起来。
我告诉她:“我总是跟自己说,没有人爱没关系,自己爱自己;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你流泪的人不会让你流泪;没有人值得你依靠,除了你自己。
那么,你也要记在心里。
”后来,时间久了,我们开始了解对方,那些误会不攻自破。
懂得了对方是善良的孩子,我们也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
那段时间,芩仍在为那段感情伤心,躲在宿舍喝酒,醉酒后的她来上课。
当我看到她扒在桌子上傻笑时,有了心痛的感觉。
那是我第一次心痛。
之后的某一天,她弄破自己的手,用鲜血书写对那个男生的情感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下定决心保护好她,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在这之前的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一点也不像女生,但我因为她而变得细心。
只有这样,我才能懂得她,才会照顾好她。
后来,她在跟我妈聊天时说道:“阿姨,以前的我是个坏孩子,是娇改变了我。
”说这话时,她快哭了。
我是惊讶着的,我没想到她的改变是因为我。
我从没想过,也不敢想。
我们第一次闹矛盾好像是因为隔壁班的一个男生追她,她明明不喜欢他,还答应他,仅是因为面子。
而那个时候刚好有一个跟我们关系好的男生也喜欢她,她对他也没有感觉,但一直也没果断地拒绝他,还在不经意间给他希望。
我生气了,我知道她在伤害他们的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
所以那天傍晚,我一个人走了。
她在县医院的后花园找到我,我们一直沉默地看着那群踢球的小孩。
“你说,他们以后也会像我们一样忧伤么?
”我问她。
“不会。
因为他们是男生。
”那时的我们有多大呢?
十四岁左右的样子,我们却已经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了。
忘了说,我们都受家庭的影响,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过早地明白一些事,所以不容易快乐。
通过芩,我认识了芩的小学同学小友,她总是跟我说他是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照顾她。
那时的我只是听听而已。
第一次同小友交谈是在芩过生日的那段日子。
那时我写了一篇日志祝芩生日快乐,他在那篇日志下发表评论,我们也因此而认识了。
由于小友在外地求学,我们只能通过手机、网络联系。
那是我初三的最后一学期。
很多个夜晚,我都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他,他总是给予我安慰。
第一次见到小友,是在2009年春末夏初的某个夜晚。
还在在上晚自习的我收到他发来的短信。
他说,他已经回来了,等下会来我们学校看我和芩。
放学后,我和朋友们直奔校门口。
那时的小友和一群人站在街角的树下,从芩口中得知那个又瘦又高的男生是他。
我眼睛近视,再加上是晚上,所以没看清他的五官。
那群人中,我只认得他,而我们一直没面对面交谈过,最终没走上前与他打招呼。
后来收到他的短信,他说他看到我了。
我不信。
他说和芩挨着最近的那个人就是我。
我现在还记得那时的自己是如何骗他,芩旁边那个人不是我。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那条寂寥街,同样是夜。
他与钊哥站在街角。
那时的我头发没扎起,突然跑到他跟前,睁大眼睛看他。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真像鬼。
他亲切地问我:“还要不要站近点?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晚我们各自有事,并没有过多的交谈,就分别了。
再次见面是在几天后的晚上。
我和他以及芩相约在县医院,坐在草坪上聊天。
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说,他们安静地听着。
偶尔芩会说一些打击我的话,小友则笑着看着我们。
后来,我们一起送芩回家。
2009年五一长假结束假期前的一个下午,得知小友又要去外地上学。
我去溜冰场找他,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说了很多很多的话,关于芩,关于我,以及那些青春的伤痕。
那段时间,芩和米线交往了。
有一次,她因米线而与我争执。
只因为我和他分别对她说了不同的话,她选择了相信他。
或许,在爱情面前,友情是那么地苍白无力。
那些好的、坏的、幸福的、痛苦的,随着初中毕业,告一段落。
中考成绩出来了,我跟芩都考得不好。
当她得知成绩后,离开了家。
我害怕她会做傻事,毕竟她寻死的冲动特别严重。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小友出现了。
我们一起出去找她,在那条属于她和米线的秘密小路上找到了她。
我们三人在外面流浪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下午我们的谈话,也不会忘记我们对未来的迷茫,更不会忘记那夜别人家的空调声音。
我从未体会过在外流浪一夜的感觉,当时真的很害怕。
小友说,别怕,有我在。
从此,只要有他在,我就不会害怕。
那晚之后,我们三人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
六月末的一天,小友说要带我去黑宝塔玩。
我是一直想去那里玩,但一直没机会。
我们说好风雨无阻。
那天下午,我刚出门就下雨了,而我又懒得上楼拿伞。
他发来短信问我要不要给我送伞,我说要。
几分钟后,他奔跑的身影进入我的视线里。
那时的他没有撑着伞,但却冒着汗。
在那个暑假,原本从外地回来陪我度过初三的妈妈在我中考以后带着妹妹去了外地工作,一直在我身边的奶奶也去外地。
妈妈走的那天,我特别难过,虽然以前也曾有过一个人在家的日子。
小友来找我,努力地逗我开心。
他利用暑假的时间开了个冷饮店。
我希望高中的自己能够提高成绩,白天他会来我家为我补习,晚上我便去他的冷饮店玩。
他知道我懒,不爱吃早饭,所以早上来我家时会带牛奶和面包给我。
他要求我把它们吃下,那时我比较厌食,不愿吃,于是他就监督我吃。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害怕进厨房。
因为我家的厨房让我觉得孤独。
当他得知我又不吃饭的时候,便来我家替我做饭。
他也会在下雨天为我送伞,我是感动的。
毕竟,十六年以来,下雨天甚少有人给我送过伞。
暑假结束以后,小友选择去外地打拼,尽管我和芩都非常想他留下来和我们上同一所学校。
我们的感情与爱情无关,只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好到超出了友情,更像是亲情。
我们三人约定那条线永远都不要越过,我们无比地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辈子有关联。
高中以后,我和芩依旧在一个学校,但不同班。
刚上高中的我并不快乐,对亲情没有安全感;在新的环境里不愿意与人接触,人际交往很迷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容易喜欢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但那并不是爱情。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看书,那个时期的我更甚。
我看很多书,难过的时候写很多文字。
我知道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有很多的难过。
我想给像我一样的人一个家,一个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家。
即使,我并不是个温暖的人。
于是,我创办了一个名为“祭忆”的文学社,社员主要活跃于QQ空间和QQ群。
在文学社里,我遇到了一个温暖的男生。
他很心疼我,叫我爱哭鬼,而我则叫他闹闹。
他一直都小心地保护着我,将我和我的青春小心珍藏。
他给了我温暖与感动,我开始觉得幸福。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跟他聊天,我说话是带点刺的,并不是刻意这样,只是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说话方式。
但是每次他都巧妙地化解了。
后来,我们每天都在联系,当他得知我容易胃痛又不爱吃饭时,开始不仅是叫我起床,也会提醒我按时吃饭,照顾好自己。
白天我在上课,他在上班。
晚上我会跟他说说我的烦心事,他的生活很简单,可以跟我分享的事情很少,通常是我说话,他听着,偶尔会说一两句见解。
偶尔我熬夜看书、玩手机,他就在另外一个城市陪着我熬夜。
考虑到我们年龄还小,未来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我希望我们的感情比朋友多一点,比恋人少一点。
他同意了。
我没想到的是那年冬天芩和米线分手了,跟另一个她并不了解的人走在了一起。
所有人都说她做错了。
那时,我也特别反对她这样做,我们因这件事吵了好几次。
我从没像小友那般鼓励她,老是批评她,以至于她总在我面前说小友是如何如何地好。
后来,许多人跟我说,我需要做的只是给她提建议不要替她做主。
我能替她做主么?
她从来都是我行我素,我不清楚她有没有顾虑到旁人的感受,但确实有人伤了,而且不止一个人。
我也不清楚,在她决定做一些事时,在她折磨自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感受,知不知道我们有多难过。
在某个普通的傍晚,芩来我所在的班级找我,平静地说:“娇,我又被赶出了家。
”不用说我也知道,她那个脾气古怪的爸又发作了。
她忍不住地蹲下身,失声哭了。
我扶她起身,抱着她:“我还在。
”她特委屈地说:“我以为你也不要我了。
”“我在的,一直都在。
你还可以依靠我,像以前那样。
”她决定不读书了,我不同意。
那晚,她不想上晚自习,我便跷课陪她。
我们走了很久的路,一起去找卖毛线的商店,想要给自己喜欢的人织围巾,但没找到。
那晚我们说了很多话。
后来,我给她爸打了电话。
他正在到处找她,要她第二天回去,而她也不用不读书了。
这些年,她离家出走N次。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家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以前的她,寻死的冲动特别严重。
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要是去自杀,我也会去。
我说到做到。
”稻香村、信合园,这是我们曾经常去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沙漏的爱》,这是我们喜欢的歌,歌里说的故事就像我们。
那首《我们是快乐的好儿童》是我们常唱的歌,尽管我们不快乐,但我们一直都希望自己是个孩子,简单而没有忧愁的孩子。
《沙漏》是我们在很久以前就喜欢的书,因为我们的故事跟《沙漏》的故事很像。
那时的我们都认为,她是我的莫醒醒,我是她的米砂。
所以在她十六岁生日时,我送给了她一个红色的沙漏。
那个沙漏在后来的日子里,被她姐姐不小心打碎了。
现在想来,正如我们的感情一样,在不经意间碎了之后,就很难修补。
即使是修补好了,还是会有伤痕。
这些年,我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
她的忧伤、她的痛苦、她的小快乐、她的无所谓,我全都看到了。
她的自暴自弃、她的痛彻心扉、她对感情的傻傻投入以及感情对她造成的伤害,我全都知道。
我是那么那么心疼她,那么那么希望自己能够保护好她,不让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所有人都说我们很像,我们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伤痕。
所有人都说,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总是一起,总是一起。
一起吵闹,一起落泪,一起痛苦。
这段友情,我们都曾迷茫过,也曾在离开与留下之间徘徊过。
我们从最亲密的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写过很多关于她的文字,她们都清楚那些个她是指谁。
只有她一直都不知道,也从没留意过。
“2009年8月4日。
算了,两两相忘吧。
我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不想解释了。
就这样算了,都忘了我吧。
”“2009年10月23日。
我们终究是俗世生活中两个平凡的人,经不起太多的流年。
曾经,我用尽全力努力地保护你。
如今,我要学会事不关己。
算我不懂得珍惜,也算我不够坚持,我退出了这个本该有我们故事的季节。
”“2009年12月8日。
还好,你还有我可以依靠,在遇到事情时,可以来找我;还好,我还可以让你依靠,在你遇到麻烦时,帮你解决。
”“2009年12月17日。
你们俩合伙演了出戏给我看,最终伤的是谁,你比谁的清楚。
请看清你所选择的路,我一直没忘了提醒你这点。
我没想过左右你的想法,只是想你过得好些。
你总是这样令我心疼,我也总是放心不下你。
”“2009年12月18日。
这不过是一场闹剧,我又何必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
等你闹够了,玩够了,当你发现对的人不在了,你会后悔么?
你们的事,我也不想言语。
这个游戏,已经有人退出了,而且也伤了。
你把我们对你们在乎全都挥霍了。
”“2010年1月4日。
你,从没把我的事放在心上。
你,从来都是因为别人而委屈我。
”你看,我说过那么多次放弃,最终还是没放弃。
这是我最不肯定的一件事。
高一下册分班,我和芩没有分到一个班。
我们商量如何才能在一个班。
她跟当时的班主任很熟,不好意思跟他说转班的事。
最后决定我转去她的班级。
当我得知我分到的班级师资力量很好的时候,我犹豫了。
但芩说如果我不转班,她就不读书了,因为那个班级没有一个她认识的人。
最终,我还是转去她的班上,又跟她成了同学。
我们一起上下学,在班上的座位也是挨着的。
我们没有再闹过矛盾,直到四月份。
2010年4月1日。
愚人节。
当我和芩在课间说到小友时,我们都认为他跟我们都说了暧昧不明的话。
芩为了证明小友多暧昧不明,还把手机短信给我看。
她的手机我不怎么会使用,不小心翻到了她最近的短信。
看到他唤他老婆,对她说爱她。
原来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她不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还一直说着他说了哪些暧昧的话。
我装作不知道,后来她可能察觉到我的异样。
晚上,当小友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没有接,我也不想让他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后来,他发来信息:我还是当初娇的那个依靠,虽然我现在和芩在一起。
他不知道的是,从他去了另一个城市后,我已懂得依靠自己。
那条线她们已越过,而我已是多余的了。
我没有不支持她们,只是无法面对她们而已。
当以前她们暧昧不明时,我便知道她们之间会有事。
那时我还说:“你们要是在一起了,我其实没意见。
”我真的没意见,只是当初芩还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怎么可能会在一起。
在一起后还瞒着我,这就让我有点受伤了。
我无法忍受欺骗与背叛。
或许是因为她们知道我得知了,会难过。
所以才不告诉我。
或许是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所以她们相爱了,我成了她们爱情的牺牲品。
我理解了她们,那么谁来理解我。
以后我们三人又将怎样相处。
小友说,你有你的闹闹,有祭忆,有好多,而她什么都没有。
其实,他的这句话,真的伤了我。
我一直都觉得她有很多,那么多的人关心她,在乎她,只是她从未珍惜。
我们共有的朋友都认为,她更需要爱与关怀。
她们所不知道的是,我也需要。
只是,我一直一直都隐藏地很好。
所有人都以为,没有她们,我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闹闹说:“关于小友他们,过了就别在想吧,我会陪着你。
”那个周末,小友和芩一起来找我。
既然已经在一起了,我还是选择了祝福。
只是一段时间以后,发生了一些事情,我还是没能和芩继续做朋友。
她常常会对我说难听的话,影响我的心情。
偶然间得知她有在小友那里说我的不是。
闹闹跟我说她虽然说话难听,但我做事并不难看。
我们很久都没有说过话,直到那个暑假,她跟小友来我家找我。
我们一起出去玩,她问我我们还可以回到过去吗?
我说回不去了,但我们会过好以后。
小友现在对我而言,只是我好朋友的男朋友罢了。
自他们一起后,我和小友也回不到从前。
每次QQ上线,他都会同我言语,只是我都没怎么理他。
其实我和芩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新学期,我们两个之间还是有很多矛盾。
真的是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看彼此什么都不顺眼。
当我看到她在空间里发心情说我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过。
后来,我们真的一句话也不说,即使在一个班上,即使是前后桌。
她跟班上那群张扬的女生走得很近。
记得最开始我们都很讨厌她们,我们关系不好的时候她也曾为我跟七号吵架。
因为我不愿七号喝我的水,七号就骂我。
她听到后直接大声骂七号,最后演变成她们吵架。
我真的没有想到后来她会跟她们成为朋友。
2011年壮志班暑假同学聚会前,芩加了QQ跟我聊天,她跟我说小友的事情,他们早已分手,我这才知道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分手之后芩才知道他们交往的时候小友就背叛了她和另一个朋友在一起,后来也做出了伤害我们那个朋友的事。
我曾经以为他对我好就是个不错的人,后来才明白人有很多面的。
那个时候的我们太傻太单纯,以为一个人对我们好那个人就真的很好。
他曾经说过他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好,只是我太容易满足,才会觉得他好。
他曾对我的好我会记得,只是不会再同他有关联。
他的QQ我早就删了,他加了很多次,我也删了很多次。
后来也懒得管了,就一直在陌生人这个组里。
偶尔朋友聚会也会见到他,毕竟我们有几个共同的朋友,只是我再也没有同他言语。
芩在经历几段感情与友情之后明白了真正在意她的还是最初的朋友,她找我聊了很多,我们还是朋友。
只是当她每开始一段新生活,又会忘记我们,受伤之后才会想起我们。
我最开始还是会为她的事操心,后来就看淡了。
后来,当我再次看《沙漏》时,好几次落泪。
不只是为米砂和莫醒醒的友情而感动,也因为想起了我们。
我终于发现,其实自己没能像米砂保护莫醒醒一样保护她。
我终究不是米砂,我没她那么坚强,但我却固执地要充当芩生命中的米砂。
青春这件事,是不能坐下来认真回忆的。
就像,如果你走进电影院,看一场关于青春的电影,看的是电影,脑子里过的却是自己。
那段说不清楚,满是情感,容易受伤,又最天真灿烂的时光,终究如流沙,随风散了。
莫醒醒再也没有见过米砂,曾经以为永远会是好朋友的人,没有好好道别,就再也不会见到了。
那种浓烈到可以缝补人生,拯救对方的感情,突然,就结束了。
电影从米砂的视角铺开,用成年的米砂视角讲述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代入感太强了。
一个已经再也不会轻易展露情绪的成年人,怎样看待青春期的自己和故事呢。
莫醒醒酗酒的父亲,被孤立霸凌的处境,如果没有遇到米砂,她又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路理如果没有遇到米砂,会和莫醒醒在一起吗?
米砂呢?
如果没有来过天一中学,她的人生会有变化吗?
但幸好她们的人生有这场相遇,幸好她们一起走过一段时光,幸好在她们那么年轻那么勇敢的时候,她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彼此最坚韧的支撑。
米砂看到了莫醒醒最脆弱的时刻,莫醒醒也看到了米砂心底最深的伤。
这些大人们只会说是孩子太矫情的事儿,在青春期里,是一个人多么难过去的坎儿。
曾经在住宿学校被整个班级女生孤立过的我,真的很像抱一抱醒醒,像米砂一样,告诉她,一起被孤立,就不算被孤立。
只要有一个人愿意站在自己的身边,人生就会有希望。
所以那场雨中决裂的戏,看得我好心疼。
心疼莫醒醒,她明明受伤了,却被爸爸拉着去道歉。
心疼米砂,她明明不想走,却被父亲安排着转学。
心疼曾经淋过雨的朋友,也心疼再也回不去的自己。
都说青春疼痛电影,青春疼痛文学,有没有一种可能,青春期真的蛮疼的,只是我们都忘了。
我一直在想,那个青春期的我们,到底去哪儿了呢?
我还是我,她也还是她,可是我们却再也不是我们。
这种岁月不再,物是人非的割裂感,就像在一个人的青春期和中年时期砌了一堵高墙。
路理变成了路老师,米砂也不再是活泼开朗的米砂,他们的人生都变得沉静,波澜不惊。
唯一露馅儿的是米砂抽烟的手。
电影里的莫醒醒走了,她要求米砂送她回家,她人生的最后时刻还在怀念那段最浓烈也最真诚的友谊。
而活下来的人呢?
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走,还有很多时光需要经历。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吧。
导演用暖黄的主色调讲述了米砂主观回忆里的故事,最后又用找回来的DV来证明回忆原来真的发生过,真的很美好。
这个视角转换非常妙。
邱天和包上恩两位女演员也找得很好,她们从外形和气质上都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但是海边互换服装的那场戏又看到了演员的可塑性。
这个桥段是我想给导演和作者点赞的地方,真的很懂青春期啊!
青春是这样一座花园,远远看,那里鲜花盛放,灿烂无比。
但是走在花园里的人,才知道,那里遍地荆棘。
没有人能毫发无损的走过那座花园,如果有人很你一起走过,请一定不要忘记。
也谢谢你,L,谢谢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很可惜,我们没有一起看这部电影,但这就是人生对吧,我们都在远方,好好活着,这样也很好。
影片由饶雪漫的原著所改编,用倒叙的手法在影片一开头就带着我们穿越来到了几位角色的少年时代,通过演绎他们少年时代经历的点点滴滴,也将观众的思绪拉进到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回忆中去。
影片讲述了几个角色之间的友情,成长经历,家庭,以及彼此间微妙的感情。
最后告诉我们,即使时光流逝,有些人即使再无交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共同经历过的每一个片段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中,它使我们成长,是组成我们整个人生的每一帧瞬间,它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作者之所以取名沙漏,也是为了告诉我们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性,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
因为代表时间的沙漏中的沙粒一粒一粒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每一粒沙都代表着一个过去的时间片段,而已经消逝的时光无法重来,这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刻,让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我们应该要学会感恩和珍惜,把握当下,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让生活充满意义和价值。
沙漏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记录者,它更是一个生命的见证者。
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也见证了时间的无情和美丽。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智慧。
生命是有限而短暂的,但却充满了意义和价值,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度过它。
首先是粉丝,但是不影响我看完以后的感觉,毕竟我对路理的感觉是:他是一扇窗口,米砂和莫醒醒的眼神总是穿过他互相看向对方。
尤其是转学后的米砂和上大学的路理重回天一演蓝色理想的时候,莫醒醒在来的路上因为父亲病重在路口转向,画面交错,戴着面具的“埃拉比索”就是最明显的那扇“窗口”——“他一定不会像我这般丑陋”“我不配做你的朋友”埃拉比索这个可悲的不愿与戏剧主角相认的形象是谁?
米砂想重逢的人是谁?
路理劝解莫醒醒没用为什么用“米砂”的名字去写信就有用呢?
整个影片的镜头语言、美感是我没想到的,镜头想说的“言外之意”非常丰富。
虽然因为是回忆,剪辑非常跳跃非常破碎,好像她们一步到位浓缩了极强烈的情绪反应。
影片回忆开头,醒醒走回家上楼推窗的长镜头大概就是一篇序幕,在那个长镜头里面会看到无数之后剧情的“触发点”。
莫醒醒在非常难过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大的打击在等着她,有时候我也会…口不择言在朋友情绪低谷的时候说出更让她伤心的话,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情绪上的暴击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是米砂,是路理,是他们说的。
所以莫醒醒才会一下下吞下那些巨量的悲伤,包括米砂也是她介意或者说在乎莫醒醒和路理那些额外的“联系”,但是她也不会说出来。
青春期或者说敏感的少年男女其实都很擅长把痛苦咽下去……试图去自我疏解去说服自己并不在意,I don't care很多时候都是“我超在意的”。
不过剧情真的……实在是太极端化了,悲伤之后一定是更大的悲伤,而且有些情节设计和最后一段雨夜的人物反应也很无力理解。
比如路理去找米砂想让她稍微和醒醒交流一下,米砂觉得自己不去打扰更好,醒醒最后靠着路理假借米砂名义写的信重新振作。
这里米砂已经成了醒醒一种类似“信仰”的支持,但是米砂居然真的没去和她交流让我很讶异。
可能醒醒想的有一部分是对的,什么都有的人和什么都没有的人很难走下去,米砂甚至死讯都是……从米砾那里知道的,写到这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难过然后能做出为了让别人振作冒名写信这种事、无论怎么样都很稳定的路理,在雨夜突然那样刺激醒醒。
他在发泄完情绪后又好像“突然清醒”赶紧抓住醒醒抱住她安慰她,但是见到米砂来了他依然没松开手,米砂的误解<醒醒的痛苦,但是前面都那样歇斯底里地表达自己不想,而不是顺着去安慰醒醒,现在又来这样的选择,非常割裂。
可能路理只是那一下,短暂地发泄了一瞬间,意识到自己这样说醒醒真的会崩溃所以选择补救,但是这一刻他确实选择了“责任”而不是他自己认为自己最想要的“自由”。
反派两位蒋蓝阿布,非常凶残非常可恨而且是确实干的很过分,最后他俩归于平淡在面馆然后希望米砂原谅……米砂和醒醒都应该被你两道歉!
米砾路理也是!
偷人家东西八百年以后才还!
自己不说有男朋友!
不揍本人去侮辱人家妹妹!
米砾很好笑,他一撩头发我们就开始笑,前面还因为他喜欢蒋蓝生气后面看他去和阿布打架又好了,后面还拄着拐去找妹妹,算他这个哥哥当的好(虽然我老觉得他是弟弟哈哈)只能说确实是时代性很明显的原著IP但是接下来想说一些非常喜欢的镜头1.暴食症后,路理去找到米砂,两个人回来米砂醒醒超开心拥抱,镜头一切,醒醒后面米砾,米砂后面路理这个镜头实在是太隔墙花了2.米砂抢校领导话筒大喊蒋蓝偷东西霸凌,可能有一点是因为她快转学了(虽然她不愿意)但是那种情绪上的发泄,结合剧情,我真的觉得她跑的非常轻快又快乐校领导追米砂撞到醒醒,我脸上和醒醒同款笑容哈哈(不过马上急转直下真的我服了)3.路理在客车上给醒醒掖完衣服看米砂真的是非常……我真的觉得他很明显并不是把醒醒当做一种责任一种愧疚,这里他下意识地去照顾她然后偷偷拍米砂睡觉,其实就能看出来他是把醒醒当朋友的,更别说后面他非常努力地想让醒醒“醒醒”,所以雨夜我真的很无语4.整段他们去海边玩的镜头非常非常安宁又纯粹的美丽,值得放进巫妖命匣永久保存的记忆,如果是我可能真的会日日夜夜怀念那一小段闪闪发光的快乐日子,如果翻转那枚沙漏真的能回到一个时间点,我相信她们也会选择回到这里——————以及最后的最后,三角这件事,米砂的质问很明显“为什么路理知道你的病?
”(为什么不让我知道?
如果不是我看见是不是你要瞒我一辈子?
)“我在你眼里就这么不可靠?
”(我也可以帮你我也可以带你去医院?
为什么不告诉我?
)很强烈的……女本子既视感,所以最后雨夜对我来说是很强烈的三个人的ooc,可能只是为了刺激醒醒然后让路理救她一次真的再也不欠?
还是觉得很无语但是镜头我真的给满分拍的太好了是剧情的问题,很多特写全景各种视角,都拍的太好了。
回忆里一切都泛着淡淡的微光,朦胧是因为遥远,明亮是因为真的足够灿烂。
“你好,我是米砂”“……莫醒醒”
大概是因为去看电影之前,提前看了一些评论,因此我对电影的初始预期实在是太低了,以至于导致接下来观影的过程中有5分钟左右,我内心冒出了其实是好看的想法。
当然,我说的好看的意思是,如果把青春疼痛文学情节,完全没必要存在的男性剧情,这些部分全部去掉的话(但如果去掉这些内容,还是沙漏和饶雪漫么?
),光看双女主的摄影画面,其实要好看不老少,部分画面还是有一些百合圈的二创价值的。
比如被对方触碰腰部的时候紧绷的脸,在雨中推开窗户一起淋雨的手,表演独角戏的时候凝视的眼等等,非常美丽暧昧内心戏超多,差不多够真·女·同写三篇小作文体量,但全长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戏份。
而与美好的女同戏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部男性角色的剧情,不是针对男主角,是全部男性角色,爸爸哥哥老师校长小混混以及小混混的爹的全部剧情其实都可以删除——这其实是我觉得这个女性主创团队发挥的一个不自知的优点,就是所有男性角色都是非常工具性质的花瓶角色,而且充满着真实但其实不太友好的刻板印象。
当然,我能看出来这不是导演或者编剧有意地安排,就和很多男性主导团队的男性凝视一样,她们真的是非常不小心的,非常自然的就搞成了这样,仅仅只是因为,她们是女人而已。
以及我这边不是有性别偏见,而是允许我脑补一下,这本片子如果黄明昊饰演的角色如果不是男性,而是女性的话,反而会比现在的剧情延伸更有意思。
我不是说现在这样仿佛全男性社会里,仅存的两个女性结伴而行,互相给予彼此不曾拥有过的爱和光的基础结构不好——而是根据我个人青春期的经验,其实三个女生之间没有性观念的纯女三角友谊,其实往往比燃冬或者是沙漏这样的两男一女或两女一男的三角恋未满的关系,精彩且有趣的多。
在国内的影视作品里,其实三角的女性友谊还是一片很原生态的无人区,我脑海里几乎没有什么先例,所以就以本篇电影为例,如果我们把黄明昊饰演的男主角,女化为一个女性角色,把异性恋的那一套观念抛在一边,在没有异性恋的两性相吸的情感之外,把三个人的情感纠葛演化成纯女性友谊向的感情的暧昧、嫉妒、比较、博弈和拉扯,这个故事或许会比现在这样更精彩一些。
当然,剧本改编自小说,这一点动不得,如果真要进行性转,怕要被不少原著粉吐槽。
而且更进一步来说,其实对于剧内两个女主而言,我的理解是:她们真正求而不得的,并不是来自男性角色的情感支持,比如父亲、老师、哥哥,让她们这么疼痛青春的,其实是来自母亲角色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以及在她们认知和理解里母亲角色对她们无爱的抛弃。
所以她们的相互依偎,其实是因为她们太缺乏来自女性情感上的无条件的支持和爱了——而黄明昊饰演的男性角色在这里给予的无论是出于报恩的动机,或者是爱情的原因,其实依然是一种【有价情感投入】。
因为男性的性别在友谊这件事上,就是,不可信任的——换言之,我倒不是觉得黄明昊演技不好,是性别,就是黄明昊饰演的这个角色表达友谊的最大的弊端。
而对于两个女主而言,她们在青春期的当下,最需要的是一个男性角色的爱情,有一个男性像是一棵树一样供她们攀附么?
也不是啊,她们本身就是独立成型的小树,她们需要的可以很单纯,只是一个可以手拉着手一起站在阳光下互相支持的友谊。
当然饶雪漫老师在20多年前能够描写出女性友谊已经实属不易,女性的三角友谊这件事对那个时候的作者来说,可能还是太有概念上的鸿沟了。
以上部分全部为观影时天马流星的内心戏部分,雪漫在选角上没问题,面对这么漂亮的两张女演员的脸也实在做不到提前离场,但请理解,我看剧的时候内心恍惚的时候实在是太多了。
想来说一说饶雪漫的电影《沙漏》,有一说一,这个电影里面的年轻主演除了黄明昊几乎大都不认识,但真心觉得他们每个人演的都特别好,虽然没看过原著,但也get到了饶雪漫笔下的青春,也懂了那句“沙漏记得,我们遗忘的时光”,确实,青春是一场有笑有泪的旅程,时间也真的是个巨大的沙漏,反向的那一刻就再也回不去了,沙漏缓缓流淌,落下的不是沙子,都是时间的痕迹。
电影没有MV式的剪辑,没有过度的柔光滤镜,更没有那些狗血的爱情桥段,虽然是双女主,却没有雌竞那一套,女导演视角下的青春,有伤痛,也有遗憾,电影用最克制的方式,展现了青春的纯粹和真实。
两个女生相互治愈的戏份是我嗑的部分。
莫醒醒的扮演者邱天,看完电影专门搜了下演员,演技真的很让人惊喜,哭戏、暴食戏都演的让人心疼;米砂的扮演者包上恩也特别干净,演技非常之灵动,两位女主的表演完全入戏,让人信服。
而黄明昊演的路理,表现的刚刚好,雨夜的那场戏,让人狠狠感受到青春的破碎和疼痛。
最后提一嘴影片我认为最高光的部分,莫醒醒写给米砂的那封信,几乎是泪腺开关器了,不想多剧透,但是后劲十足。
是啊,人一生中能碰到几个志同道合又真挚勇敢的朋友呢,我也会记得,莫醒醒和米砂,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
原有的这部分群体受众现在已经没有青春了,读完书毕业就进入中年人状态,生活的担子太大了,看一下这部重温一下也挺好
非常的烂,是全方位的烂,两个女生就是不能好好做朋友是吗,就是要误会然后又彼此挂念对方。依然要通过霸凌来展示两人的彼此救赎,那到最后霸凌的人呢,仿佛就是一个毫无缘由的npc一样出场又消失了。
前期还挺不错的,米砂和醒醒二人彼此互相救赎的故事,我一直以为去世的是米砂,后来才发现是醒醒;但演员确实同时拥有着两者不同的气质。没有看过原著,应该省略了不少情节的吧。后期节奏太赶,路理是醒醒妈妈救下的孩子,几句话给我的信息量还挺大的;彼此之间的误会没有及时沟通,互相都留下了不少遗憾,所幸在生命的最后醒醒还是记挂着米砂的,青春的遗憾或许难以缝补,但我们永远是我们。
米砂这个演员看着面熟,原来是新版黄蓉。资源真好啊。。感觉醒醒演的不错。。小说早就忘记了。但看这个剧情,是我那个年代流行的故事。
【1.0+】所有该有不该有的元素一锅乱炖,悬浮空洞又矫揉造作的青春疼痛文学肆意飞舞,台词尴尬,转折生硬,狗血淋头到最后崩的彻底,两个女孩再好看有什么用,这种拍出来就是一无是处啊……
沙漏电影故事真好,非常还原原著的哈,我也想要一个这种男人,夏帆妹子真好看。推荐和重要的人一起看吧
看片子的过程感觉是一边感叹这是啥?一边哭,太好哭了
文艺片都有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这片也是。但剧情简单发展合理,包括中央空调在最后的谜底也解开了。加上配乐不错女主角演技很好颜值在线。本片也许不能算是很“高级”的文艺片,但确实算的上是一部好看的校园文艺电影。
少女的友情来得轰轰烈烈,又消逝得毫无道理,霸凌,车祸,误会,暗恋,一堆狗血元素兜头泼下,三主角还没来得及上演燃冬,所有的关系便戛然而止
我真傻,花了24.5元去看现代化量产大粪
已经是过时青春片里面选角和观感比较好的了,但让人笑出声的过时矫情桥段还是太多了,最后的雨中对峙真是爆笑级别的可怕。
最近十年看过最烂的之一
女孩之间像这样的友情真不多见,只有女编剧、女导演才能捕抓这么细致吧。
演员都不错啊,虽然演技青涩但很符合那时候的高中生形象
海边镜头好浪漫,也想去拍组写真照。
现在看这种电影好老套啊,幸识逻辑跟小孩似的,勉强三星
包上恩的造型、神态略私《蜂鸟》的朴持厚。前段急匆匆建立起来但尚不失三两点灵气的少女亲密情谊在后部扭曲狰狞的剧作下迅速崩解,因此片方在彩蛋大放友情宣言集锦似乎变成了阴阳怪气……
曾经的青春疼痛现在看来怎么那么矫情一般。是不是我长大了变老了。曾经一个讨厌我的女生借给我了三本沙漏,她一直讨厌我。但每次都会耐心给我讲题还会和我聊天。感觉在外人面前和单独和我相处判若两人。这难道就是青春的感觉吗。现在想起来还挺好笑。
这疼痛青春反映的根本不是真正的青春,在开篇还算正常的情况下,逐渐走向矫情和狗血。以成年后故地重游的回望轻车熟路地开启青春往事,两个女孩在治愈和被治愈的过程中心照不宣的默契和亲密,男孩的出现适时撕裂了友情的口子,总有一方或两方在紧要关头翻掉友谊的小船。花了太多的心思在这种庸俗套路的设计上,明显是想复刻《七月与安生》的模式,却见不到任何新意。
电影拍的手法还挺好的,就是剧情不喜欢,明明是原著看过原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