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是台语版的,配音半台语半国语很有味道。
小时候还一直很迷惑味增汤是啥😂剧情也很符合日常生活,是儿时的记忆。
爸爸严肃,妈妈操持家庭,姐弟间时不时有点小摩擦,平凡家庭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都可以在这部动漫看到。
印象很深刻的是台版片头曲里面那爸爸坐着电车回家的场景,很温暖。
值得重温
看了好几遍了,看似夸张的幽默,其实很现实,生活就是这么琐碎,但透露着愉快...堪比樱桃小丸子的喜爱程度。
第一遍看的时候最喜欢柚子和他班上的那个迟钝的女同学,叫石田,嘿嘿,因为觉得他连长相都像我弟弟。
甚至回忆起十几年前,他收集CD,我向他借巴赫,他回答我说:这是正版,很贵哎,你会给我划了的,不借。
有时我在想等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会不会和花妈一样...哈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吧。
原本以为是轻松快乐的番,但是因为集数太多,刻画的生活细节很细致,所以看的时间长了反而生出一种厌恶这样生活的感觉。
•花太太我真的很难想象妻子的家庭地位为什么要低到这种程度。
上个世纪里贤妻良母主义教育大盛,整个日本社会都处于这种妻子毕恭毕敬侍奉丈夫的氛围,尤其是家庭经济来源只有丈夫一个人的情况下。
薪水并不足以支撑一家人享受生活,所以父母不得不特别抠门——从橘子柚子这样的青春期少年少女的角度来看,就会知道家里的寒酸和夹杂在家计与孩子的非必要需求之中的母亲有多为难。
侍奉花爸到如同奴仆一般的花妈。
我看到她因为胖,脱连衣裙拉不下来拉链,喊花爸来帮忙。
花爸踹了她一脚,看她被衣服卡住然后被踹的为了保持平衡直蹦的样子感到很开心。
我真的深深的震惊了,花爸又踹了她一脚。
橘子听到声音来问你们在干什么,花妈说你快来帮我拉开拉链,花爸当着橘子的面子又踹了花妈一脚,然后花爸和橘子两个人一起像看猴子一样看着花妈为了保持平衡不停的蹦来蹦去,开心的直笑。
我真的难以想象。
花爸在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威,连话都可以不对花妈讲,花妈自己要毕恭毕敬地看花爸脸色伺候他,给他拿掏耳勺,给他拿报纸,泡茶泡咖啡。
功力堪比苏培盛。
不同的是胖橘还要和跟苏培盛说几句话好看看苏培盛怎么揣测圣意,花爸连话都不用说。
她因为要考虑家计,在超市纠结要不要买鱼,正巧遇上半价,四条鱼被别人买走了两条。
她开心的拿下剩下两条鱼——根本就不够四口人吃的,但是只能一条鱼切两半,花家的穷可见一斑。
当她得意洋洋的夸耀自己等了一会就抢下半价两条鱼的战绩的时候,饭桌上吃饭的花爸,橘子和柚子没一个人搭理她。
抢半价鱼做法这种庸俗,低级,穷酸,掉价的事情,投身日本经济建设的花爸和正值青春期无忧无虑不知烦恼的橘子柚子是都不会care的。
她甚至都听不到一句“那真是划算呀”的敷衍。
其实仔细看,两条鱼的鱼头都给了花爸和柚子。
吃过鱼的都知道,鱼头下面那一截肉又多刺又少,相反鱼尾那一截,刺又多肉又少。
就是在这样的小细节里,家里的男人在享用贫瘠的晚餐中最好的部分,而花妈和橘子吃的是差的那一部分。
女性在家里的地位就是这么低,子女明明是妻子生出来的,但是却和丈夫一样骑在母亲头上。
和爸爸站在一起,嘲笑蹦来蹦去的,正在明确散发求助信息的花妈的橘子,未来也是在这样的社会之中嫁给一个男人,过着和花妈一样伏低做小,“被丈夫踹,然后孩子和丈夫站在旁边看猴戏”的生活。
她为什么抠。
因为家里没有钱。
日本适龄女性结婚后退出职场的比例如此之大,以至于当全职家庭主妇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花妈们没有什么主见,没有什么目的,嫁了人就自然而然的辞职,然后全家四口人(甚至六口甚至更多)全指着花爸的工资,不得不过的贫穷。
她甚至可以“一辈子吃不到鱼头那一截”。
橘子说的最多的台词就是原来只有我家是xxx,花妈用竹轮小鱼干炖咖喱,家里总是吃便宜的竹轮。
因为这是动漫所以无人在意,但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花家的饮食水准可以说是很低了,两个孩子长期摄入的都是竹轮,味噌汤,食物样式极其少。
(橘子的午餐便当也总是很寒酸)连吃学校的营养午餐的机会都没有,两个孩子的成长到底会因为饮食跟不上而有多大的落后差距?
在这样的社会里,花妈自然而然地认为家里最重要的是花爸,非要说的话比花爸还重要的是柚子——只买到了三条鱼,剩下一个人吃什么呢,吃汉堡肉排。
橘子问为什么只有柚子可以吃汉堡肉排?
花妈理所当然地回答:他在长身体。
橘子抗议说我也在长身体啊,为什么不能一人一半?
花妈说我也在吃鱼啊。
我都没有吃上好的,你满意了吧,弟弟吃好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不是在和你一样受苦吗。
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
被残害的受害者成为帮凶,莫过于此。
不能理解为什么b站还有那么多人沾沾自喜地说花妈爱柚子橘子都一样。
在这样的社会下,花妈不可能同样的爱橘子和柚子。
我看到现在三百多集,唯一一次花妈偏袒橘子是橘子要报课外补习班,花妈当着橘子的面说没有钱,但暗地里把橘子喊过去,给她看了自己攒的利息,跟她说你去上补习班吧。
这是唯一一次花妈偏袒橘子。
而橘子的对立面却不是柚子,而是“经济紧张的家庭”。
花妈选择偏袒橘子是因为客观问题可以被解决。
如果是橘子和柚子同时要钱去补习班,花妈会圆谁的梦?
想也是柚子啦,因为花妈亲口说“让学习不好的人上大学是浪费钱”,剧里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来橘子学习其实很差。
•橘子其实说实在的,我不喜欢橘子。
因为她身上有我长大后深深讨厌的地方,又有我记忆中清楚记得我也曾有过的地方。
她很自卑。
长得像小学生,别人也总是带着善意的嘲弄“橘子就像小孩子一样”。
家里很贫穷,🍛,味噌汤里加了竹轮,小鱼干和各种快要过期的食材。
天天磨着花妈花爸涨零用钱。
真是蠢死了,知道自己家里穷,怕别人嘲笑就不要跟无脑猴子一样傻呵呵的拦不住嘴叭叭叭了不行吗。
因为我小时候家里也很穷,所以我知道怎么样尽可能的避免这些会让自己难堪的话题。
看到橘子那种缺脑筋的行为更是觉得不上台面。
橘子透着一种人生的愚蠢。
爬上溪里的石头照相结果摔下去,把烤内裤的树枝直接插在炉子上就走了,嘴上说着自己嫌麻烦,买了手机但是不看说明书哦,不知道要给手机充电,也不知道自己的号码是多少,与其说是怕麻烦,不如说那是给自己找的借口,其实就是懒惰,愚蠢,不上进。
我好像说的很严重,但就是这样。
买了流行的手机但是不用!?
花大价钱买的手机却不研究怎么用,放在那再说吧。
这不是懒是什么?
有一集说橘子总是急急忙忙的,出了家门想起来忘记带手机,为了不重新系鞋带就爬进屋子里,出来之后忘记拿小钱包,不想拆鞋带就喊爸爸帮忙拿。
还有上学快迟到了还在着急忙慌的熨今天想穿的绿色格子衬衫。
说真的厌蠢症要犯了。
她自以为聪明的做了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用的。
脑筋怎么会蠢成这样。
她不爱学习,上课的时候经常在想一些乱七八糟没边没沿的事情,不听课也跟不上做笔记,考试之前甚至把握不好节奏进行复习(而是cos了一个小时的爱豆)。
剧里几次提到橘子在学校几乎都是橘子发呆神游被老师点名的剧情,剩下的学习相关部分也都是很差劲的表现。
就是这样一个怎么看都知道学习不好的橘子,还理所当然地认为家里一定会供她成为女子大生。
和花妈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她还说我怎么可以不上大学!
花妈边刷碗边说,学习好还有供你上大学的意义,学习不好干什么要上大学。
不知道花家的房子是不是有房贷的(应该有),家里经济如此拮据,还有一个金贵弟弟的情况下,学习不好的橘子还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会和班上的女同学们一样快乐的迈入大学——怎么想的这么好啊。
我讨厌这样愚蠢的橘子,还不知道吗,人生就是这样的,你的贫穷出身已经限制了很多事情了,还不为自己的人生考虑一下子,努力学习吗?
等到后来你就会知道不光是没有上大学的资格,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会让你和小清,春山这些家庭富足的朋友们越离越远的。
日本年轻ol之间流行mcm之类的低价“名牌”,从日本年轻ol的普遍现状来看,橘子大概是高中毕业就找公司当文员,攒几个月钱买自己喜欢的爱豆同款的衣服,包,首饰,然后娱乐是唱k,联谊,相亲,然后像她妈妈一样辞职,成为家庭主妇。
我上面说一辈子吃不到鱼头的那一截。
在柚子没出生的时候,鱼上半身是爸爸的,因为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
柚子出生后,女儿是要分出去的,只有儿子才是家里的人。
弟弟又年龄小,所以好吃的部分是弟弟的。
结婚之后,丈夫工作的多么辛苦啊,还是给丈夫吃吧。
生了孩子之后,孩子是自己人生的希望,我愿意它多吃几口肉,夹给孩子了。
如果橘子是个自强,有能力的女性,也许她好好学习,毕业之后可以找到好一点的工作,也许她的人生会改写,要么她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以自己吃完整条鱼的人,要么她挣到足够多的钱可以不必再过四人分食两鱼的穷酸生活。
但是偏偏她不是。
她和绝大部分人生茫然不自知,只知道随波逐流按社会要求而活的年轻女性一模一样。
恨她不成钢。
可是我又知道我这样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上如此鄙夷她的无知,本身是不公平的。
橘子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家庭。
有的同学生来就在富豪家庭,妈妈从小只给买名牌,“因为女孩子如果不从小用名牌就感知不到什么叫高雅”。
大部分人都无法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我们过的其实是和橘子差不多的生活,攒钱,买一件好看的衣服,对妈妈撒谎说这个其实很便宜。
因为不想太被人瞧不起所以不爱学习还是要和大家一起报补课班。
暗恋一个人但是根本不能说出口。
想要改造自己的房间。
贪心的要了太多的东西实际上根本吃不下。
嫉妒别人抢走自己的好朋友。
感觉自己和爱豆一样可爱。
制定计划但是不得不为了别人做一些事情导致无法完成计划。
一不小心说出家里的贫穷然后被嘲笑。
觉得这样的妈妈给自己丢脸。
在课上发呆。
有一个style不同但是很要好的朋友。
•川岛和石田爱着冷酷神秘的花柚子的川岛!
还有川岛暗恋的对象花柚子感到不可思议的神秘女生石田!
好几集刻画川岛喜欢柚子,比如不停的往花家打骚扰电话,偷偷潜伏跟踪柚子。
真是奇怪,我竟然完全理解那种感觉,那种暗恋人、为了对得起自己的感情、强化自己的感情很疯魔很珍贵很小心翼翼的少女情怀。
柚子画了川岛的肖像画,大家都觉得很丑,川岛一个人大哭。
柚子道歉后川岛火速原谅了他,继续快乐的漂浮在空中喜欢着柚子。
有一集川岛模仿别人放下头发,涂了唇膏。
其实很明显能看出来川岛并不是一个好看的女生,无论是普通无比的小学生发型,还是涂了唇膏之后的香肠嘴,还有蜜汁小眼睛,都能看出来她是一个长相普通不起眼的女生。
就是这样一个女生,暗恋着柚子,获得好几集专属剧情。
因为这是很青春很美好的故事,对川岛来说,是她一生之中值得回忆的粉紫色闪闪发光的青春回忆。
那样因为莫名的点而执着暗恋柚子的川岛,那样过火而愚蠢的骚扰,那样没有下限的原谅,那样忧郁的假期。
而川岛暗恋的柚子在班级里交际最多的竟然是石田。
石田一开始刻画的完全就是一个脑子缺弦、甚至有一点让人怀疑智商缺陷的样子。
梳着比川岛更土的娃娃头,汤里有虫子也一点不像爱干净的女孩子一样反而继续喝汤,没有朋友,独来独往。
就是这样一个粗糙脱线孤僻不起眼到爆的女生,却能横扫广播电台。
我觉得石田反而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
她和普通意义上的女生不一样,是一个真实的自我娱乐者。
她不需要装模作样的说哎呀有虫子在汤里这么脏可怎么喝呀,不需要讨论暗恋的人和朋友的八卦,不需要把时间花在过得像个普通女生那样。
反而让柚子藤野能和她坦诚地吐槽,看走廊里的同学们就像鱼一样。
她的缺点其实不是缺点,只是在这个社会我们拼命攻击她、声称她那些是缺点。
但是她没有的那些东西恰好让人能没有芥蒂的接触到她这个人的思想。
我之前看《俗女养成记》,最大的感慨就是无论政治、国情、时代如何,小孩子甚至少女们的心思总是惊人的相似。
所以我说这是我们无力而不得不过的生活。
已经出生了,没办法只能忍受这并不完美的世界。
尽力过得好一点,去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
无法改变什么,但是不得不这样活着。
也许比起当时的日本,现在的女性地位要高了一点,但是不会高太多就是了。
东亚几国都是这个德行。
从一部普通的日常动漫就能一窥日本家庭的模样。
就到这里吧,女人当自强。
这真是一部很好的生活剧,你可以说它脑残,也可以说它真实的反应着生活. 个人认为台湾版的配音最好。
花妈的配音真实且完美的展现出了一个三八,精打细算和爱贪小便宜中年妇女,一个唠叨但是体贴的妈妈,一个的很了解丈夫妻子...其精髓就在于“半国语半台语”的设置。
台湾版的主题曲歌词也很贴切,可以说是贱得非常贴切... 相比之下,日文版的声优表现虽然也够夸张,够有张力,但声音太多年轻和纤细,总觉得和“半人鱼”的花妈形象不符... 港版的我看过一集...虽然没留下什么印象,但觉得拿捏得也是很不错的... 总的来说我对台版评价十分的高 ^^'
如同去年这个时候不久后,每天靠《老友记》活着一样,现在每日两餐基本上是《我们这一家》陪伴着吃的。
虽然注意力不在饭食上,这多少有些糟蹋了好吃的东西,但是心情好些应该有助于进食,总比轻度抑郁下很难吃进东西要好。
起初看这个动画片,也许会觉得片子倾向于幼稚,但是越往后看,认同感就越强,于是就越来越喜欢了。
有些集讲述的故事真的很生活化、很搞笑,至今还记得有一集里,花家爸爸喝醉酒穿错了鞋子,将两只颜色不同的左脚鞋穿了回来,一路上只觉得一只脚上的鞋子总是掉。。。
生活中有些情节仿佛曾在梦中见过,生活中有些情节与电视上演的简直一模一样。
这种认同感是电视演出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让人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体察那种情节状况下的人物情感与命运,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得到一种更好的审视和体悟。
真想将其中所有的认同感都记录在案。
不过这看似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现今认同感一直很强烈的一个情节便是:柚子不喜欢下雨天,一到下雨天他就“关上心灵的灯”,无视上学路上的坑坑凹凹,无视周围经过的任何人群。
“关上心灵的灯”,让自己避免被坏天气弄得很沮丧,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吧。
有些令人沮丧与痛苦的念想,以及念想中的人与事,只要“关上心灵的灯”,便很快可以忽略,很快可以逃开。
在这一家里面花妈和桔子出场次数最多,我越看越觉得在很多时候自己和柚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你呢,是桔子还是柚子?
“别怪他,别怪他,别再伤心对吧”或者“凡事每天都变更,谁亦盼望有一些预感”,基本上每集一开头,都是花师奶那重量级体形,摇摆着大屁股,哼唱着吴卓羲的《别怪他》,在厨房间忙忙碌碌。
这个场景就算长时间未看如今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脑海中依旧觉得这幅画面所传递的画面感是有多强烈。
由于对粤语感兴趣,所以选择观看粤语配音版,个人觉得配音非常生动传神,把花师奶这位更年期家庭主妇市井,可爱,搞笑,爱占便宜,唠叨的形象勾勒地惟妙惟肖,把花老爷作为日本父亲一贯不怎么会表达情感偶尔来几句可以震惊四方的话语再加上时而冒出来的“呵呵”诡笑配的也是极其到位。
说说我看了几百集中最有印象的一话一细节——有一集中,花师奶规定读高中的女儿花带柑任何时候都不准超过规定时间回家,有一天女儿和妈妈说好同班级几个女生去唱K,结果女儿唱完歌因为自行车坏了等意外状况超时很久都没回家,平时这时间点睡的像死猪的花师奶,在花老爷和阿桔睡着的时候,拿出家里的藤拍,像真有人在她面前似的打着拍着,嘴里还念叨:呆会阿柑回来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你。
阿柑蹑手蹑脚偷偷回家后,看着花师奶拿着藤拍正襟危坐在椅子上,严肃地盯着自己后浑身颤抖,花师奶站起身,走向阿甘,威武地拿起藤拍在阿柑的身边挥了个空气,然后啥都没多说,就对女儿说一句话:快去睡觉吧只见打着哈欠的花师奶,软绵绵地走向卧室睡大觉去了。
花师奶知道女儿犯错以后,全程言语不多,仅仅通过一些表情和动作就知晓出其实花师奶的藤拍真不会朝自己心爱的女儿身上打去,拿出藤条挥舞几下也只是为了吓吓阿柑,让她下次不要再犯。
我突然被这场戏的细节所打动。
这个场景,可能是和自己情况有所类似,导致印象深刻。
小时候和朋友出去玩回家晚的话,父母总要打个电话或者到路口接我,只要没有到家,父母一方都不会睡的实在,脑海里一直处于焦躁和多虑的状态。
他们不说,但是长大的孩子们,终会了解。
要说《我们这一家》这部动画片,没啥画风,没啥剧情,没啥热血,也没啥深意,故事就是围绕着日本一个普通小家庭的日常生活而展开,之所以让我爱的不得了,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就是每一个千万大众家庭的生活,单纯的不得了,纯粹的不得了,平凡的不得了,可也真实的不得了,温暖的不得了。
每一个点滴和细节,都是任何孩子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能遇到,熟悉和切身体会的。
平淡的生活,处处透露着淡淡的温情和浓浓的亲情。
不足为外人道的家庭琐事,竟能够突破国家,突破文化差异,突破思维隔阂并通过这样的动画形式表达出来而引起强大的共鸣。
除了艺术,那大概就是情感了。
每个人物性格都塑造的很丰满,有血有肉又有趣。
花老爷,花师奶,花带柑,花带桔,家庭每位成员都会在外面的世界中遭受到工作,生活的烦恼和苦楚。
但只要一回到家,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花师奶辛苦做好的饭早就给准备好,还冒着热气(尽管味道有些抽象)。
家,就是这样,等待着迎接每个人的归来。
这一定就是家庭所赋予的幸福感。
去看看这部片子,除了花老爷所代表的日本父亲,和中国父亲的形象相比较之后,在言语举止思维上有所不同外,但总体来说,中日两国在亲情方面的表达方式以及重视程度上并无二致。
还有,那位花师奶,你一定会喜欢她的,因为,在她身上 ,有每个自己母亲的影子。
一开始看我们这一家,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我也是把它当成单纯的搞笑剧,没想却看到了好多让人感动的地方。
其实花妈作为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心里所想,脑子里所思考的都是怎么把这个家打理好,怎么尽量减少家庭的支出,怎么让家庭的关心更加和睦,虽然一开始是冲着花妈的搞笑去看的,却不想看到了好多自己妈妈的影子:妈妈教训我做事情太慢,妈妈乱撕包装袋,妈妈辛苦地打扫却没有人要帮忙,甚至是妈妈为一点点小事大发脾气也是一样。
我想,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为了一个家日日夜夜地操劳,有的时候却得不到理解。
其实从片中不难看出在日本家庭中男权问题,花妈的辛苦老爸是可以一票否决的。
只是看多了会觉得无聊啊。
06年年底开始在tvb播出,那时候我读高三, 播出时间下午四點半刚好是我们的第四节课,讨厌无聊的自习课, 不惜翘课回家,返屋企第一件事就是看《放学ICU》。
刚好响起“We are family,無聊日子,都有意思,很多趣事…”心情即时松晒。
首先被很囧的人物造型吸引,再来就是搞笑又十分平实加贴近生活的剧情,适合阖家观赏。
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琐事.有很多烂gag,很简朴很日常,好像自己家中也会发生。
喜欢这种温情动画多过那种一味热血的。
那时很迷这部动画 有时会不自觉哼起主题歌 ,画阿桔的似颜绘 ,中毒太深了,记得我还把它推荐给同学,结果被说幼稚。
^_^!
各种版本的配音都喜欢个人认为粤语版和台版的配音平分秋色,日语版的配音中规中矩反而不够吸引人。
为数不多的中配配得比日配好的动画。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关系觉得港版翻译的更好,所以这篇评论会以港版为主。
首先说一下花家的两只化骨龙,两姐弟看起來怎么都不像中学生,最初还以为是小学生。
阿柑嘛,很平凡的女高中生,神经大条,经常出糗,缺点一箩筐,最爱啤啤熊。
阿桔 闷骚小正太一个, 对妈妈和姐姐的白痴举动常常想要抓狂。
阿桔实在好鬼得意尤其是弧度嘴巴和一条线的眼睛 他们家好像只有他比较正常。
不过有点希望他可以和川岛一起, 人家川岛暗恋他很久了,一片痴心。
(川岛的日配太萌了,川岛打电话到花家那集太经典了)第三季阿桔把声变了,准确来说是换配音员了,难道考虑到阿桔进入变声期。
印象深刻的片断有很多,有一集阿桔要换发型,花师奶幫他剪了个超劲爆的头,現在想到還是很好笑 偷偷喜欢丸野丸美那集, 阿桔是我最心水的一个角色,地位要超越花师奶。
花老爷 传统的日本男人,话很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基本上没什么个性,怪癖倒有不少。
还发现他长得有点像范伟....花家的灵魂人物就是花师奶啦,花师奶的外形像是鯰魚+恐龙的综合体, 她就跟你我的老妈子一样,唠唠叨叨,精打细算,有很多生活小窍门, 对花老爷倒十分包容温柔, 其实是很传统的日本女人。
印象最深就是片头的锅碗瓢盆打击乐。
台版花妈的特色就是半国语半台语口音。
俗搁有力的欧巴桑。
港版花师奶则有主打歌“别怪他,别怪他别再伤心了吧...”还有“凡事每天都变更” 说真的,两母女个性还真像 。
还有一帮三姑六婆同学仔就不多说了,具体人物介绍还请参考百度百科,比较全面。
片尾曲大爱~画面是一家人在转圈圈 “看那夕阳那么美丽,明天定是个好天气!”以致以后每次听到威风堂堂进行曲就会笑。
篡改交响乐,麦兜的音乐也常这样。
一部能让我找回小时候看动画片那种单纯的快乐的片子。
没有精致的人物,甚至街上的路人甲乙都是一片紫色,沒有华丽的画面 。
别怪它,因为它是《我们这一家》。
这一直是最好的家庭动漫片。
看到新番的时候,想起了捉蟑螂的童年,想起了我一直很想买的一毛钱几个的塑料青蛙,可以那家店一直没开,也没见买过,从此我的青蛙军队的梦想就此存放在我的脑海里。
在打dota的时候,脑子也做不出其他的事情,经常会把母亲说的东西忘掉。
走过老地方回想起童年的时,小时很穷。
难得一家人去公园坐一下都会觉得买一支可乐都很贵。
没住过五星级酒店,没出过省,没去旅游。
我家不同的是,我是大的一个,我是哥哥。
兄妹会因为东西的一个吵翻天,会一点小事打架。
随便动我爸的东西,以后自己的东西被乱动之后就会。
哈罗你好吗~~~~~~~~~~~~~~~
超级爱,无敌爱,花妈妈!!!
配音让我喜欢它
看着很搞笑很想砍人。
台湾版的配音超级可爱....
喜欢台版的配音。。比日本的好。。。喜欢死了!!
翡翠台在放,为什么那么高分
很搞笑。我在看第一集就觉得好搞笑啊啊啊啊啊
继小丸子和麦兜之后,又一部动容之极的家庭动画。“哈罗?你好吗?衷心感谢,珍重再见,期待再相逢。”
冷脸洗内裤,考虑到片名,里面男角色建议删了
@2011-04-07 19:15:19
电视上翡翠台播的,挺搞笑的一家人。花师奶
若果没有花师奶既厨神料理环节。。。大概会逊色些。。。师奶们都好伟大XD
哈哈~ 很欢乐的一家
妈妈 你好搞笑啊
最喜欢看柚子的校园生活部分,到后来都是找标题和柚子有关的看,柚子的好基友藤野太有趣了,柚子的同学也好可爱,你永远不知道她下一秒会说出怎样鬼马的话,做出怎样独特的举止。
我们这一家,妈妈的爱。哈哈哈。(参考爸爸的笑声)
不太喜欢这个画风
就我们这一家~
要看台版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