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后天来炒作这部片子,果然是不错的选择,不然的话,我想根本就不可能有好的票房成绩了。
片子总体来说,画面效果做的还是可以的,flood的场景也算宏大了,可就是情节太牵强,或者说,根本没有情节。
唯一感动的地方是在bill被冲走的那一段,zac最后拿着bill的戒指,无助地看着rob的时候,确实有一瞬间的感动,其余时候都没啥特别的感觉。
总之,完全是被这个片名给欺骗了...哎有点失望啊..
看《水啸雾都》是因为喜欢《后天》,那种灾难来袭的危机感和花大把银子做出的真实感让心可以狂跳两个小时。
瞅着宣传画还顺眼,宣传词比较劲爆,就进去看了。
结局是――整个晚上都在后悔我花的那500积分,就这么白糟蹋了!
作为一部烂片,《水啸雾都》从开场两分钟的时候就开始显示其狰狞一面:洪水滔天,一个小房子“轰”的一下,倒了。
然后两个老大妈在聊天,水就从房子的门缝里进来了,然后门“轰”的一下,破了,老大妈A不见了,老大妈B就在观众的注视下貌似被淹死了。
没有对比、没有节奏、没有逻辑……这是我看过的最糟糕的影片开头,偏偏偏这种糟糕的状况居然一直持续到了结尾。
开场10分钟,还是没法辨认出,谁是主角。
因为人物太多了,而且每个人都是出来晃一下,就没了下文。
有个老头向那些科学家要资料,看起来像是民间科技爱好者,真理一向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电影惯例),貌似是主角出现了。
然后,镜头继续晃到一个不相干的人身上。
一个中年花姑娘打电话,叫老头来参加他“孙女”的洗礼,还谈到了不知道是谁的某某,老头怀疑那个某某不会来。
(按照这些词推断,这中年花姑娘是老头的儿媳妇,那个某某估计是她老公。
)然后花姑娘就碰到了一中年帅哥,他就是某某,某某对老头极度不满,原因是自己母亲去世时老头不在……直到洗礼的时候,老头赶来,还说自己是“外公”(明白了,原来不是“孙女”是“外孙女”,翻译台词的人是吃白饭的!
)。
在此期间,洪水就像广告一样,插播了几次。
洗礼完毕,各走各路。
中年帅哥被派到一座大坝去,在那里他碰到一美女。
美女打扮得非常时尚且正式,我之前一度以为她是电视台主持人,没想到,是大坝负责人。
这美女还跟中年帅哥曾经有过一腿,貌似由于老头一直坚持自己的理论而分手。
(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此间,洪水继续插播。
然后老头也来了,美女还帮他联系上了国家最高领导人。
领导人本来一直相信那些著名科学家,对公众说没啥问题,不肯发布预警,突然就相信了老头的话(原来老头也是体制内的主流科学家,只是属于另一个机构)。
帅哥突然也对老头的话相信得死心塌地,两人确定洪水会涨得高过大坝,于是叫美女走,美女叫她手下走,手下却不肯走,于是美女也不肯走,于是老头跟帅哥也不肯走,于是洪水来了的时候他们就上演了一出大逃亡。
最搞笑的是,帅哥说唯一的求生办法是跳进洪水里(那时大坝上的屋子还比洪水高好多哦),然后就拉着美女跳,把老爹一个人留在那里。
然后老头就被政府派直升飞机救走了。
帅哥和美女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洪水中游啊游,游进了伦敦的地下设施,跟两个倒霉的地铁检修工以及若干乘客一起逃啊逃,终于逃到了地面上的一座没有被淹没的房子顶楼。
(这一段的洪水还算能看)然后……令人诧异的是,老头要求政府派飞机把他们也接走了。
帅哥就开始拜托还活着的那个地铁检修工照顾其他人,音乐就响起来煽情,那人就点点头,大家就挥挥手,把帅哥和美女送走了。
老头设计了个方案,要打开大坝让洪水倒流,同时让涌进来的海水跟洪峰对撞,消减去势。
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太相信他,他就说方案由他儿子、儿媳以及他自己去实施,领导人就信了(咋不想想,万一这老头反人类反社会,要用3条命去换几百万条命哩?
)其他科学家这时候就像霜降后的蚱蜢似的,啥也说不出,咋说咋错,后来为首的那个还自杀了。
美女研究了大坝地图,说要去一个密封的房间开一道门,去那里是“跟死神的约会”。
几个人就开始争谁去,帅哥美女开始长达5分钟的儿女情长的时候,老头就自己去了。
这时军队提出来把大坝给炸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就同意了(咋不早点想到呢?
)争分夺秒啊争分夺秒,最终还是没炸就泄洪成功了。
那密封的房间也打开了,老头的尸体也抬出来了,就是老头背上的氧气罐叫人想不通,为啥这么点时间都撑不过去,背个大点的不就不会死了吗?
然后音乐又响起来,又开始煽情……然后,片子就完了。
感觉,前面一半抄的是《后天》,后面一半抄的是《海神号》,而且抄得还很烂。
啥都想说,又啥都没说清楚;想微微讽刺下政府,却又硬生生地把话吞回去了;特技不是不好,只是普通,而且安得不是地方。
最让人郁闷的是,可能是钱不够了吧,那洪峰对撞的特效,导演居然没拍。
灾难片看的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后天》,当年在音像店买碟还发现DVD封面上的名字居然是《明天之后》,当即被雷了一下。
这部《水啸雾都》看之前听说口碑票房都还不错,看过之后直接大呼上当。
首先《水啸雾都》的节奏做的很烂,没有一点灾难片的味,连徐克的《蜀山传》的节奏都赶不上。
其次它作为一部灾难电影给观众带来的思考也寥寥无几,反正我看完了是没有任何想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或冲动,与其说是一部灾难电影倒不如说它是一部灾难片包装下的家庭闹剧。
一直都觉得灾难片要吸引观众靠的是灾难来临前千钧一发的危机感,灾难来临时绝望无助的末世感,对抗灾难时人物的悲壮感。
当然这个标准是相当不科学不严密的,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说的话徐克的《蜀山传》也是一部不错的灾难片,但是这个标准好歹也可以作为一项衡量观影快感的肤浅标准。
《水啸雾都》虽名为一部灾难电影,但在这几段上面张力都不够。
电影开始时一段老太婆被活活淹死在自己家里的场面倒是令人心中一震,但随后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洪水场面却让观众舒缓了下来,危机感就没了大半。
水啸雾都,洪水淹的是英国的首都伦敦,这算是旷世灾难了,但是这么一整观众在电影刚开始就没了压迫感,注定了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洪水来袭之前天才科学家推断出水灾将袭击伦敦,但官方水利学家却不接受,面对事实不知所措的副首相只能在公众面前做出洪水不会影响伦敦的无根据言论,以上种种本来都可做深,用来暗喻现实政治,但是给人的感觉统统是浅尝辄止。
洪水袭击伦敦的戏份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是室内戏,没有多少能纵观水灾全局的大场面。
过多的室内戏本身就消解了电影的洪灾当头的危机感,而且在这些室内逃生的戏中也没有多少人类在死神面前奋力挣扎的意味来。
不是插入的几个水闸状况的镜头虽然有点气势,但还是挺假的。
电影最后部分,经历过灾难后真情涌现、冰释前嫌的一家人要与这场灾难做最后的抗争,作为天才科学家的父亲最后依然牺牲了自己,但是没有传达出任何的悲壮感来,而且也没看明白到底怎么个情况,莫非没有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搞不懂状况?
老科学家的死也不够煽情啊,按说这么悲壮的牺牲应该让人心有所触动才是,但是这么看下来没什么感动的。
虽然《蜀山传》是烂片,但这些方面做的都比《水啸雾都》好,从血魔即将掀起灭天绝地的浩劫开始电影就充满了紧张和压迫的感觉,白眉皓天镜被吸走,丹臣子入魔,双剑合并失败,这些波折都不断增加观众的心理压力。
另外电影中的环境也是以阴暗为主,更加深了灾难来临前的危机感。
血魔发动毁灭蜀山的血云大阵,此时玄天宗和廉刑正在血洞和丹臣子苦战,一切顿时都失去了希望,紫青双剑合并后只是杀死了血魔微不足道的一个元神,末世感油然而生。
而在最后丹臣子要求玄天宗杀死自己的对话也投出了一股悲壮的味道。
一部烂片节奏做的都比《水啸雾都》强,看来往后的灾难大片是不能指望了。
最后,灾难电影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警醒世人,给观众传达一种生存危机感,但《水啸雾都》在关于水灾的来源或者说原因上没做什么介绍,只是为了灾难而灾难。
《后天》之所以受欢迎也在于它放大了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异常现象,而这部电影中水灾的原因却含糊其辞,观众看完电影走进影院后除了视觉震撼外什么也没得到,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灾难电影的初衷。
用“虚有灾难片之表,徒有灾难片之名”来定位这部电影最恰当不过了,相比之下还不如以武侠剑仙电影之名的《蜀山传》有节奏。
与《后天》相比本片倒像是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电影,“明天之后”四个字,《水啸雾都》可谓是当之无愧。
許多人喜歡將這電影和後天比較,但我沒看過後天,所以我不評論後天這電影,而是談談對水啸雾都的感想。
在我看來,電影處理手法還是有一定的特別,就電影本身而言,是虛構的(理論點來說,是抽象主義),但是卻用了現實主義的攝影方法-紀錄片的形式進行拍攝,這樣的處理手法另到電影會造成主角的隱蔽,簡單來說,就是主角的不明顯,哪個人都是主角,但同時因為主角的不明顯,才比較容易引導我們客觀進入電影。
所以我認為,如果有人認為電影刻畫人物不鮮明,這似乎有點欠妥,因為其實許多人物都有鮮明特點,只不過我們不能將以紀錄片形式的電影人物與劇情片的電影人物相比,因為劇情片必須要有鮮明的主角,而紀錄片可以沒有。
而電影本身文本上面,其實是比較簡單易明-讲述的是暴风簇拥着洪水,沿着英国东海岸流进泰晤士河,肆虐英國霧都伦敦。
為英国人們驕傲的防洪大坝卻沒能發揮作用,洪水涌進伦敦,引起了巨大損失,上百万人流离失所,数十万人死亡,然通過眾人努力,在几小时内化解危机,拯救了伦敦。
可惜電影缺少了緊湊性,雖然導演在陳述重要事件時增加了鋪墊,如用飛機炸防洪大坝營造緊張氣氛,但總體來說,部分鋪墊缺乏張力,許多鋪墊都是性質相同-用洪水引起險情,這顯然會令觀眾覺得沉悶,容易造成電影的不流暢,累贅和疏散。
最後,特技處理上面,我不想多加品論,我本身就不愛看特技片,在我看來,最好看的電影是在許多矛盾激發引發思考的電影,而不是靠特技吸引人眼球的電影。
特技只不過是電影的輔助工具
在一次512地震报道会上,一位发言人冗长地让人昏昏欲睡的发言结束后,他忽然变换语气,他说,“我的女儿8岁,地震之前我跟她一起看碟,就是一部灾难片,后来地震那天,她是他们班最勇敢最聪明的孩子。
”于是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多看一点在灾难片。
正是这个时候,flood出来了。
在这样的心情下看灾难片很难说不是报着一点学习和储备的态度,可是flood还是让我失望了。
为了塑造一个英雄而扭曲一个情节。
下闸让水回流直接炸掉大坝就行了嘛,为什么还非得牺牲一个人去人工放闸?
这就是没有实际经验,没有像我们“宝宝”说的那样,要把人放在第一位。
在万达看到一半的时候,忍不住上豆瓣看影评。
结果很欣慰地发现有那么多人和我看法一样。
烂片,几乎没有亮点。
苦了我,拼命调动情绪来迎合那死了“二十万”人的“特大水灾”的灾难气氛;苦了我爸妈,一边打瞌睡一边欣赏这所谓的大片。
以前看后天,看大白鲨,感觉还行,但不知它们为何评价奇高今天我终于理解了灾难片很难拍的。
虽然靠着集体共赴死亡的悲壮可以博些眼泪;但观众早在几年前的灾难大片檗体轰炸下炼就了一颗钢筋铁骨般的心脏。
此片将戏剧冲突都放在防洪闸上可惜,防洪闸毕竟是死物,出不了彩。
在大型灾难片的突破上,我觉得world of wars值得借鉴。
毕竟,灾难片要出彩,依靠群众才是硬道理,光靠美女帅哥也救不了票房。
不管他们是偶像派,还是演技派
今天中秋节,孤独的不行,去UME晃了一圈,以为这是个大片,就去看了。
很不紧凑的剧情,相当拖沓调度中心的电话打来打去,毫无逻辑,毫无终点下达任务毫无魄力煽情音乐我怎么听都想 沙拉·不来慢 唱的 油和米最后轰炸mission abort的桥段真的是老的不行了特技。。。
都是航拍视角的,一点都不震撼音效。。。
sorry,没听到演员。。。
sorry,看完都忘了英式发音真不习惯还牵扯到了很多私情,比如那个调度中心的头头竟然用职务之便派人去搜寻自己的孩子,顺便向她的秘书透露电影剧情哎。。。
差点睡着
3个小时的超长灾难片,伦敦险些在洪水中淹没。
记得去年的大片《2012》中,曾经有过伦敦被淹没的几个镜头。
而本片则像是这几个镜头的扩展完整版。
泰晤士河上的人工大坝,早在建造之初就有人提醒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虽然概率非常小。
影片的情节将这种小概率事件设定为真实发生的灾难。
伦敦的很多著名地标性建筑都在片中亮相,向往去旅游的影迷可以先睹为快。
当然,电脑动画的特技也让这些地标陷入灾难之中。
罗伯特·卡莱尔扮演大坝工程师兼海洋运动专家。
他曾在007《黑日危机》扮演头号反派的东欧恐怖分子。
不过这次他穿衣打扮比较正常,更兼有情有义。
很难把他的形象与先前的恐怖分子联系在一起。
总体来说,本片是一部不错的灾难大片。
恩今天是中秋节首先先祝福一下吧大家中秋节快乐大家圆明天要上班 没的休息早早的回来参加易聚网的免费观影活动谢谢你们的活动^^看了部灾难片 啊哦看完的感受是 没什么特别大的感受感觉有点象<后天>(其实我就看了预告)但是我有哭点在莫里森教授为了挽救上千万的伦敦市民生命挺身而出 献出自己生命那一刻我流泪了我曾经想看了一半就走的冲动到那刻 发现没走 还是值得的这片子其实很一般 里面讲的灾难其实也没有震撼到我比起汶川大地震 缺少了更多的真实虽然里面提到说 遇难的市民有20万 感觉就很虚不过电影归电影 不要太当真我能从影片里感受到那些领导人的无奈和当时的紧急情况真的不能靠我们这些平民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我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这些语言就这样吧如果你们真的很无聊又没什么片子好看那就看下这部感受下也许你们有不同的见解
这样的片子,若不进影院,基本很难看下去。
故事陈旧,类似的前作太多,已经有人开玩笑说,还可以“水啸上海”、“水啸东京”、“水啸巴黎”;诠释平庸,演员们,长的都还不错,但伎俩不够。
然而,投映在大银幕上,声、光、影混合发酵,总是容易让人接受。
也许是今年看多了现实中的灾难,很有些感慨甚至感动。
比较不舒服的是,诸多细节不合情理。
比如,父子隔膜了多年,莫名其妙地就合解了;比如,老爷子深入水底开阀门,怎么就必须得死;比如,女议员的面部表情,怎么无时无刻都像微笑……数不胜数。
最不爽的是,收稍时,竟然不表现一下两股水流的对冲,简直虎头蛇尾。
我的猜测,肯定是特效费不够了。
果然,除了美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适合拍大片...差劲的特效、拖沓的剧情、极度弱智的导演=本片,浪费了本小姐5块大洋.给5星的人要不是枪要不是佛祖
英国的特技和好莱坞差了一大劫.期待的两洪相抗的场面也没做出来
比不上后天,也不差啊
NO14
去电影院看滴 与父母。还是小感动了下。
无事说的好,剧本是电影的灵魂。这是部什么破片子,白白浪费了灾难大片的精神!前面看不明白,后面根本就看不下去了!
现在用真情感人的电影都这么不吃香吗
拍得比较乱
10——2分。本片分了三天三次看完,可知有多烂。
北京下大雨的时候看,太有意境了。。。另外怎么看男主角长得像吴若甫。。。
看这个就是浪费时间
现在看水啸雾都,很应水漫帝都的景儿
8/10
非常失望
简直是锤子!
结局还是挺感人的。虽然整部电影有点扯~
其实在电影院看着还不错
因为有波罗的扮演 大卫苏彻特
还真是没感觉的电影..
出门之前还没有上映 还说回头等上片了看去呢 结果从网上下了才发现这片子爷以前看过了 又叫洪水的 我总觉得副首相是演过波洛的一个呢……可是又查不到的说 按说年代比较久远的说……女主人公PP 我喜欢 好象是演过越狱滴 戒指那段那年轻人比较感人其他基本上还都挺垃圾的 称不上大片儿 离后天也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