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对四大探长和跛豪的那段黑历史,大约是真爱了。
这不,又双叒叕弄了部《追虎擒龙》。
但是豆瓣开分没到6,在这个假期也没真正冒尖。
似乎是观众看多了此类故事有些审美疲劳吧。
没错,的确是新瓶装旧酒,但其实它还是个双重闭环。
一头是《金钱帝国》,另一头则是《追龙1》。
把廉政公署、吕乐和跛豪串起来再玩一遍,反正是娱乐至上。
01较量,角力全港恶势力先来看看这部作品的大致格局吧。
正义感爆棚的陈克,甫一出场便和黑白通吃的大探长徐乐来了个针尖对麦芒,把原本平静的宴会搅了个不欢而散。
这么个狠人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不仅没想到徐乐党羽众多,凭一己之力难以匹敌;更不会想到自己很快会遇到伯乐,也是自己患难与共的好兄弟白松安,并从此跻身廉政公署,开启一段组队勇斗全港恶势力的非凡生涯。
从招兵买马起,陈克和白松安便是另辟蹊径,各正规行业的基层精英几乎捞了个遍,只要有才能还人品好。
犯了众怒被徐乐踢出警队的混子警察,收;觉得留在腌臜警队看不到未来的,收。
开片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招兵买马和徐乐斗智斗勇。
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就是《金钱帝国》里廉政公署和徐乐功角力过程的延伸。
再一看徐乐纸醉金迷不可一世的奢华生活,走哪带哪的收租人猪油仔,雷打不动的四大家族之首跛豪,顿时感觉有内味了。
02狠人,败给失衡的戏份要想能唬人,人设要够狠。
事实上王晶从《金钱帝国》开始一直如此,从《金钱帝国》到本片,王晶翻了三个版本的吕乐。
《金钱帝国》的徐乐功(梁家辉饰)、《追龙1》的雷洛(刘德华饰)、本片的徐乐(吴镇宇饰)。
三个版本的总华探长各不相同,徐乐功是典型的暴发户式豪横,雷洛是黑白通吃,对好兄弟跛豪又有情有义,而徐乐,内敛狠辣且老谋深算。
光把吕乐的人设拔高自然是不够的,在甄子丹把黑道情义玩到极致后,又给梁家辉安排了个阴狠老辣的版本。
盘完各版本的人设思路,乍一看王晶好像还真是动真格的?
实际上到了本作,尽管人设算是升级了,仍旧没撑住。
原因很简单,戏份严重失衡,全员狠人也不行。
全片百分之60-70的戏份是廉政公署和徐乐掰手腕,在这种情况下跛豪几乎是真空状态。
跛豪如何开拓毒品交易渠道?
徐乐说了算,去不去泰国打点关系都是徐乐一句话的事。
如何展现跛豪的心狠手辣?
跛豪的亲信出马,从廉政公署找个内鬼做套,在毒品仓库围堵廉政公署。
表面上看徐乐是明线跛豪为暗线,戏份不均造成了结构上的头重脚轻。
因此本作虽然弄了个全员狠人的格局,实际叙事和人设支撑效果,比起《追龙1》来无疑是倒退。
03败笔,转折生硬导致的降维除了戏份不均的问题,导致这出大戏站不住脚的另一个问题是转折生硬。
讲真,也可以说是典型的后半段毁了前半段。
前半段和徐乐的交锋还算节奏紧凑,廉政公署广泛开展涉黑探长调查,徐乐把被查探长逐一灭口。
廉政公署堵了跛豪的毒品,徐乐立马赶到现场救火。
廉政公署鼓励民众举报贪腐黑警,徐乐就以警队自查为由变相罢工。
大开大合的见招拆招确实让观众过了把瘾,怎么看都比《金钱帝国》相对精简的后半段要到位许多。
可到了影片后半段,愣是来了个智力降维打击。
抄底跛豪的毒品仓库被打得铩羽而归,并且是损兵折将。
陈克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借口请猪油仔回廉政公署喝茶,在猪油仔的打火机里安装窃听器。
猪油仔居然这么大条,都不知道换个打火机或者检查一下。
随后故事变得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全盘推倒。
陈克等人借窃听器了解徐乐的动向,再用拷贝录音带促成跛豪火拼猪油仔。
最要命的是,跛豪这么个阴狠老辣的大毒枭居然还真的起了内讧。
好好的徐乐跛豪覆灭记变成了反派死于智熄的俗套故事。
其实这种大条思路早在《追龙1》的结尾已经颇为明显,从表面上看是王晶太过热衷娱乐的后果,在我看来其实是创作态度问题。
典型的讲故事讲一半不高兴讲系列。
如果我们把《悬崖之上》看作是酿酒大师偶尔酿了瓶啤酒,那么《追虎擒龙》就好比是酿酒师酿一半曰:“我懒癌犯了,不高兴酿了,各位自己对付下吧。
”反正也只是一次娱乐,而不是《无双》这种认真打造的玩。
只不过,四大探长那段历史,是玩一次少一次了。
之前讲述上世纪七十年代蹩豪一手遮天,独当一面,扰乱公共治安秩序的电影王晶导演已经拍过好几部了,比如《追龙》,本片叙述的依旧是非常陈旧的老故事了。
看得出来王晶导演一直热衷于拍摄香港本土的原汁原味的故事,也一直在独自撑起港片最后的辉煌。
本片的大致情节以及结局是很容易预见的,但相比之前几部有着类似情节的电影,把更多的情节用来讲述正义的一方如何想尽一切办法与黑恶势力进行对抗较量,描述正面形象的镜头更多一些。
全片整体的节奏非常快,一些大型动作场面的视觉效果也非常震撼,整体画面也非常丰富,充满着复古感。
片中每一个人物都被塑造得颇具立体感,几位影帝们的精湛演技和精彩演绎也一直都被观众们津津乐道和叹为观止。
我在家看完了《追虎擒龙》,没看别的因为是古天乐主演的,我也是知道他是一个影帝,电影一般都会不错。
但我觉得这个电影稍微逊了点,虎头蛇尾的感觉,电影中抓到黑帮的亲信,就得到证据,有证据直接抓人,但是被抓的人都没有过多的反抗,并好像默认了没有翻身之地,那毕竟你也是黑帮首领,能伸手遮香港的半边天,有了证据一下就被一锅端了。
电影中的演员表演的还是可以的,几个影帝一起同台演,还是很有看头的。
电影告诉我们的就是徐乐和跛豪的被捕,说到底是一个时代结束了,旧秩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大众利益,只能被淘汰。
就这部电影来说,这部以廉政公署为视角的讲述当年香港由乱到治的电影,本应该是一部反黑除恶的正能量片,结果呢,看来看去,我就只看到了其中黑帮片的风格。
特别是其中那场查仓库的情节,就像是黑帮之间的火并。
看得人很尬的。
并且双方打斗时演的比较假,主角光环太明显,没太多意思。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谈不上好电影,但不至于很烂。
电影《追虎擒龙》又是一部老生常谈的电影。
讲的又是当年坡豪的故事。
这次是以廉政公署的视角。
这些年,港片日渐式微,这部电影找来了几位大牌的演员,但是整体的影片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的。
港片的衰败,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港片还是太啃老了,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就这部电影来说,这部以廉政公署为视角的讲述当年香港由乱到治的电影,本应该是一部反黑除恶的正能量片,结果呢,看来看去,我就只看到了其中黑帮片的风格。
特别是其中那场查仓库的情节,就像是黑帮之间的火并。
看得人很尬的。
这部电影叫做《追虎擒龙》,去掉中间的两字,就是《追龙》。
看来这部片子是在致敬前几年那部《追龙》,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还活在那部《追龙》的身影里。
说到底,很多的港人还是生活在所谓的“江湖”之中,而不是时代之中。
他们意识不到时代变了。
或者说他们不想去认识到时代变了。
电影的最后,探长说,时代变了,希望年轻人能有理想。
或许这是对整个香港电影和香港人所要说的。
这部电影,我个人评分6分。
故事老、技法老、演员老…通篇老气横秋,让人完全看不到港片的未来,年过五旬的古校长还在扮演义愤填膺的有为青年,如芒在背,看得真疼,心疼…前脚才建立起港片信心的《拆弹专家2》现看来更像是一首挽歌,夕阳之歌!
王晶可能影史上最守旧的电影人,几十年如一日翻炒冷饭,炒个回锅肉能回十来次锅,好不容易拍出一部回光返照的《追龙》,马上流水线产出《追龙2》,这回还来个《追虎擒龙》,你不知道它到底是《金钱帝国》还是《追龙》的续集?
太不思进取了,靠类似烂片续命,能养活香港电影人多久?
刘德华之后靠古天乐,再往后呢,原定扛大旗的谢霆锋都快成综艺咖了,靠大陆市场来消费情怀又能维持多久?
“不是因为看见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这种质量的坚持就是在消耗希望,侵蚀未来…身为看着港片成长的一代,唯有祈祷🙏🏻 默哀
第一个悲哀:这个题材拍了多少次了?
怎么拍、以什么角度拍都拍不出新意来。
光王晶自己从09到现在都第三次拍这个题材了吧?
炒冷饭没意思。
第二个悲哀:香港影坛没新人了,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面孔,尤其是涉及到警匪题材的。
看看那几个面孔都老成什么样了,还要拍年轻角色,不尴尬吗?!
哎。
最后回到电影本身,太多尬演的桥段了,毫无逻辑。
作为一名法学和新闻学双修,副业玩电影(也有可能是主业)的学生,昨天看完了《追虎擒龙》之后大为失望透顶。
但今天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实际上错误理解这部片子了。
作为一个电影人,咱都知道一部作品是要传达创作者的理念的。
说实话,观影的第一时间我并没有把握这部电影想传达什么,看完即忘完。
直到今天经历了大半天学习了之后才领悟到,结果事实令我大为震撼。
以下是我个人理解:本片对于新闻人传达的意思即为明确。
作为记者,要富有社会责任感,要敢于和黑恶势力作斗争,不能向恶人低头和妥协。
作为记者,应做到报道的即时性和真实性,不能写虚假的新闻报道去迷惑读者。
同时本片也提到了舆论,舆论的导向作用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强调舆论的重要性。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但从正面角度来说,其能充分地实现社会正义,它可以保证执法、司法、守法等各项法律实施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可以避免和纠正执法、司法偏差,起到更好的社会影响。
本片对法律人传达的意思也很明显。
首先传达了法治和法制的重要性,那个时候的香港地区,作为其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其急需的就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强力的法律治理。
只有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民主政治,坚持依法行政,保障公正司法,搞好法律监督,才能把香港地区建设的更加美好。
也指出了应注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养,杜绝行政机关内部腐败,同时应做好行政监督,做到公正司法,文明执法。
正如影片所说:“廉政公署是香港反贪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是不是这部我不太清楚)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片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片,也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影片。
跛豪的原型是吴锡豪,现实中的跛豪并不是什么大佬,只是一个小小的毒品分销商而已。
注意,王晶在回归以前是专门给黑社会拍电影的,妥妥的黑社会宣传委员,他拍的东西不仅仅毫无营养政治不正确,而且是用来引诱年轻人加入黑社会的。
以前的香港可不像现在这么法治。
吴锡豪其人:吴锡豪其人说着一口浓重的潮州口音,说话声音音声细气,身形矮小,完全是一个抠门小老板的形象。
当时香港四大毒品分销商甚至都没有吴锡豪的份。
吴锡豪只是四大分销商之外的一个小分销商。
吴锡豪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当时港英政府决定严厉打击毒品,需要找人开刀,原先的开刀目标是四大分销商之首肥仔超,然而,就在港警收网前肥仔超就因病去世了,四大分销商其他人跑的跑,找关系的找关系。
无奈之下港警唯有对吴锡豪下手。
吴锡豪落网后,港警为了把自己的战绩吹大,硬是把吴锡豪说成是香港最大的毒品分销商,还把他的毒品数额无限虚报,伪造出了一个庞大的毒品帝国假象,而随着各份港英报纸的不断报道渲染,吴锡豪就糊里糊涂地变成了香港史上最大毒枭,这个毒枭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一提起毒品就想起跛豪,还杜撰出很多他和雷洛的段子。
(注:肥仔超这个人在跛豪电影里是必出现的角色,电影里必定是跛豪的死对头。
而现实中肥仔超是香港最大的毒品分销商,也是陈慧敏的老板)而香港真正的毒枭,是大小马、利智和家族、Teddy洪汉义。
大小马:马惜如、马惜珍兄弟,东方日报的创始人。
利智和家族:香港铜锣湾八成的物业都是他们家的,早年垄断香港的鸦片生意。
Teddy洪汉义:14k最财雄势大的大佬,夜场贩毒的创始人。
从小就特喜欢港剧,这次也是非常典型的港剧风格。
由古天乐饰代表廉政公署对抗吴镇宇饰演的徐乐进行激情对抗。
古天乐一直演技在线,无论是内心戏还是打斗戏,尤其是用锤子砸开大门铁链还是在女朋友住院后的内心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完全冲着古天乐来的,果然古仔出演,必出精品,大爱。
很棒,强烈推荐的一部剧非常好。
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这个台词尬到起一身鸡皮~
那个时期真的很残忍,拿人不当人,这种同胞相残,要比它国入侵还要残忍,还要让人恶心,如果任由贪污腐败,黑社会横行,中国就不可能发展了,早晚会覆灭
四大家族和警察贪香港民众的钱四大影帝和王晶贪大陆观众的钱
林家栋不论好人坏人,总是先死的那个人,唉。
《追虎擒龙》里五大演技派排第一的当然是警察专业户姜皓文,他也拿过男配角影帝的!排第二的是社团细威(刘浩龙),他把黑社会那股子狠劲演绎的淋漓尽致!排第三的是老吴吴镇宇,面对铁证和质疑面不改色,不愧是越老越帅的老戏骨!排第四的是肥猫郑则仕,他纯粹是自然表演。排第五的是林家栋,他暗示古仔逃命的那个眼神令人心痛。
出乎意料的好看,剧情很丰富,人物很饱满,可以说是五一档最工整的电影了
梁家辉的鼻子……
一般略过。
《追龙》是跛豪的诞生,《追虎擒龙》则是跛豪的覆灭,流水线生产的犯罪片,质量稳定,但没有惊喜。
出乎意料的好看,人物很饱满,王晶很用心刻画了这些人物的内心戏,虽然是老套路但是好看
一星给卢冠廷的片尾曲
光看主演名单还以为是杜琪峰《黑社会》的续集呢,几个男主的影帝头衔加起来数量真的非常可观。其实这几年林家栋似乎机会越来越多,东莞仔越来越能担纲主角了,所以这部电影反而是他吸引我更多的注意力。至于剧情上,作为球迷还会同最近发生的欧超联事件联系起来,反而有种特别的意思和内涵了。五一看的第二部电影。今年这场混战,谁能最终追虎擒龙呢?
吃我这碗,这碗没有口水3分有点低,4分又高了点
流水账,每场戏都寡淡乏味,道具组也没钱,一点不像70年代
“黑社会”的改写,东莞仔和Jimmy当初没有加入社团,而是去公署当了检察官,联手对付大D和吴妈
一碗精致的蛋炒饭,哪怕炒出了五星级大饭店的水平,还是一碗蛋炒饭,观众已经不爱看香港的那老一套了,但我看得还挺爽的。
仓库打斗的那场戏让我联想到了釜山行。
同样是王晶拍的跛豪与徐乐的故事,但远远没有《追龙》亮眼。与《追龙》所聚焦的两人波澜壮阔的霸权创历史不同的是,《追虎擒龙》所关注的是两位的末日时代,但是作为终结其霸权的廉政公署却没有任何大展拳脚的戏份,突破全靠敌方的内讧,连悲壮都是以牺牲智商(杀人先杀王)为前提的。另一方面两位枭雄的霸业也拍的过于小家子气。只能说句时也势也。影片最后逮捕时两位的表演倒是足够加分。
单单是古天乐也得给五星呐…哈哈哈Btw …愣是没看出来那是梁家辉(真不是我脸盲😌)
王晶誓要榨干四大探长这个题材直至最后一秒钟,别看影片启用了一众影帝大拿,可是呈现效果一样了无新意,就是走一个过程。王晶说想要跑个圈,于是乎大家都陪着王晶下场去跑圈。顺带着让杜宇航、黄浩然这哥儿几个沦为边角配料人肉看板。这种题材这种拍法对于王晶来说根本就是信手拈来,毫无压力。梁家辉一出现,我以为他演的还是继续《金钱帝国》那个角色,没想到那个角色到这里换给吴镇宇了,虽然两人演技气场都强大,但还是有一丝丝别扭在其中。五一档就有两部片子的古天乐,劳模称号继续坐实。好演员没有好本子,是为每一个光影时代的遗憾。
骂王晶早已成了一众自媒体的惯常操作,有自媒体大号说王晶此片一次拍烂五个影帝。不知如果这部片里的吴镇宇、郑则仕和梁家辉烂,哪部好?有,但也一定不多了。100分钟,结构精巧,细节到位,时代变革,枭雄陌路,人物行动有心理或情感依据,台词准确、时有妙笔。还要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