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明显是一个美国左派的片子 里面那个大猩猩,红毛星星和人类组成了一个临时小队 大家能够在一起的原因是大家共同遵从凯撒的教导 这个人类女性能够被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他会说话 这个三人小队是个标准的美国左派式的,多元的组成 于是我在想美国左派的根源是什么?
是帮助弱小 是包容多元 是崇尚文明。
这个和咱们中国历史上周朝的时候很像 那个时候周围也都是野蛮人 而周朝定义能够接纳的标准就是服从我们的习惯 接受我们的先进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就可以被接纳成为我们自己人 所谓束发左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以文明或者是先进的生活方式为内涵,并没有一个封闭的,清晰的边界 这和右派形成了鲜明对比右派的根源是传统 他们的力量源泉是祖祖辈辈皆如此 是我们的每个个体都是我们这个集体中的一份子 而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有着非常清晰边界的集体 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份子基本上可以从出生就被定义我突然就在想,为什么 中国的周朝和20世纪的美国 会出现这样的同样的一种定义人们的方法和族群的组织方式呢?
我大胆推测一个暴论 那就是当一个族群的文明或者技术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了突破式的进步 带来了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优于周边族群 而且这种进步的技术是所谓民主的技术,而非集权的技术(技术的民主性或集权性我们单找时间再论述) 这种进步的技术能够让更多的参与个体收益, 那么在这种族群的文明的上升期 才会出现这种所谓的左派思潮 与之对应的 在这样的文明的下降期, 就会出现右派思潮,最后我们可能会推导出来一个很吓人的结论 那就是左派思潮和右派思潮的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严重不对称的 中国汉族 可能几千年的历史上也仅仅是几个所谓璀璨的盛世,有过一丝丝左派的思潮 其他绝大多数时光都是另外一种状态 同样的西方世界也有这样的规律。
所以 我们也许此时此刻该认识到到底什么是最珍贵的?
什么是值得我们去珍惜的?
作为一个人类个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到底怎样选择是站在文明的一侧?
当然啦 作为个体的选择也许于事无补
剧情很有意思,结尾留白很想知道人类怎么在这么多年还能将自己的文明保留好的,以及通讯后,人类下一步将怎么做,很期待下一部电影。
我看前还以为像是金刚,但是看的时候发现并不是,这部电影带有对世界的探讨,对人性,对生物平等等。
这部电影是讲述人类消失后的地球,实际上我想一下如果人类再这么作下去,会不会真有可能发生电影中的事情。
《猩球崛起:新世界》的时间线发生在恺撒死后,而且是死了几百年后的节点上。
猿类似乎统治了世界,以原始部落的方式过着群居生活。
残存的人类丧失了语言能力,被大猩猩们蔑称为“哑口”。
四周到处是断垣残壁,钢筋水泥上爬满了野草。
当这些绿色植被以一种毫无节制的速度疯长起来,地球就变得越来越像《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了。
猿类少年诺亚和两个小伙伴,就这样快乐地生活在部落里。
开头的偷蛋,使人想起春秋时期晏婴“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好在没有“二蛋杀三猿”,三猿也始终相亲相爱。
该部落的传统是养鹰,每一个猿娃娃都要凭真本事去偷颗鹰蛋,作为自身的“成人礼”仪式。
这是一个爱好和平的部落,有点像SLG游戏里的“种田派”,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基本上一无所知,或者比较单纯纯粹。
“罗马军团”的屠村,和会说话的哑口——梅的出现,让诺亚明白了世界的辽阔,江湖的险恶。
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寻亲之路,也踏上了一条成长之路。
同伴有一只善良的长毛老猿,和深藏不露的梅,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默默影响着诺亚。
当诺亚被抓去“罗马军团”的大本营,也就是大反派赛撒口中的“王国”时,电影逐渐剥去了科幻动作片的外衣,开始呈现出一些深度思考。
除了显而易见的社会发展隐喻外,黑色幽默的桥段也相当有趣。
比如诺亚刚刚听长毛老猿讲述了恺撒的理想,并沉浸在他的遗言“团结才能让我们更强大”的悲痛中,就马上遇到一个以恺撒为信条的大野心家。
更搞笑的是,他给手下训话的口号正是这句恺撒的名言——“团结才能让我们更强大”……我要是诺亚,可能一瞬间就精神分裂了吧。
但这位暴躁的大反派至少有一句话没说错,那就是“永远都不要相信人类”。
人类和猿类,终究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终究都要为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负责。
别说人类和猿类了,哪怕猿类内部,也是诺亚有诺亚的理想,赛撒有赛撒的野心。
但无论诺亚还是赛撒,猿类的思维模式永远都是一根筋,一根直肠子,不像人类会说谎,懂得欺骗,为达目的不惜隐瞒真实想法,所以梅最终成了大赢家。
也许这就是《猩球崛起:新世界》带给我们的终极思考,人类和猿类究竟能不能共存?
善良的长毛老猿认为可以,于是把象征恺撒信仰的项链传给了诺亚。
大反派赛撒当然持反对意见,毕竟他为了巩固统治连同类都不放过。
诺亚则代表着中间派,一个懂得独立思考,并且不断学习成长的年轻猿类领袖。
即便经历了赛撒的残暴和梅的利用,依然能够拥有一个清醒的认真,并试图寻找一条真正适合猿类的发展之路。
所以,诺亚最终将这个“无解的问题”丢给了梅。
值得欣慰的是,梅并没有敷衍地回答一个“可以”,这也许是她对曾经欺骗诺亚的一种补偿,但我相信没有答案才是一个最负责的回答。
人类已不再是曾经的人类,猿类更不是曾经的猿类,在这个百孔千疮的地球上,不会再有谁有资格把对方关在笼子里。
当双方踏上同一条赛道,竞争在所难免。
就像梅肩负着重塑人类文明的希望一样,拥有了智慧和语言的猿类,也渴望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
但我想,诺亚还是给这一“无解问题”作出了回答。
在最后的告别中,诺亚把恺撒的项链交给了梅。
如果说这条项链代表了恺撒时代猿与人的共存,那么诺亚交给梅的就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任,一种愿望。
除了长毛老猿,影响诺亚的还有老鹰。
在避难所决战中,拯救诺亚一族的正是父亲临死前放归的群鹰。
鹰不但唤醒了迷茫的诺亚,也在最关键的时刻提供了空军支援。
也许正是鹰的报恩,让诺亚坚定了两个不同物种能够共存的信念。
诺亚表态完毕,接下来就看人类的了。
从告别时还要偷偷藏一把手枪的态度来看,人类并不信任这群长毛的灵长目同类。
在梅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拿到了开启通讯的密钥。
当射电望远镜开始启动,那些隐藏在世界各地的避难所,从此不再是一座座孤岛。
那么故事的下一部又该如何呢?
《猩球崛起:新世界》抛出了一块很大的砖,等待观众的将是无限可能。
凯撒是音译,实际含义就是皇帝,在本片就是暴君,它建立的帝国是毁灭别人家园,奴役其它族类,建立个人崇拜,掌握生杀大权,本族或异族或人类只要臣服于凯撒的脚下,都是奴隶,都要为凯撒的个人野心服务,凯撒不仅拥有权力,它还贪婪人类当年文明的科研成果,各种轻重武器,各种科技水平,它组织族群用暴力开门,去偷去抢,一旦拥有这些工具,凯撒的暴力邪恶社会将会更加泛滥,将会对文明和平的族群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威胁。
女孩诺娃从人类自己的安全堡垒潜伏到荒蛮世界,目的有两个,一是毁灭那些科技工具,不让邪恶政权凯撒获得,二是找到通讯工具,利用残存的通讯卫星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类进行沟通,呼唤人类回归一起再建文明。
人类的狂妄自大研究病毒毁灭世界毁灭自己,现在他们吸取教训重新再来,团结一切文明的物种,大家平等相处。
诺亚所在的族群是个勤劳勇敢的猩族,他们进化到语言沟通,他们训练老鹰获取食物,他们繁衍生息,但遭到凯撒猩族的侵略,被焚烧家园,自己的父亲被杀,自己的母亲和族群被凯撒掠夺作为奴隶。
诺亚与诺娃随即联合起来,潜入洞穴,打开大门,凯撒认为靠暴力能够征服这些奴隶,而诺娃抢先一步炸毁堤坝,用海水淹没洞穴,毁掉科技工具。
而诺亚等猩族靠着爬高的本领躲过水淹,利用自己训练的老鹰干掉凯撒获得自由。
而诺娃代表的人类与诺亚代表的猩族虽然不同族群,但他们的价值观一致,都是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爱好和平,反对暴力,反对欺压,反对禁锢的生物,只要建立充分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彼此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共生共息在这个地球上。
以上所有展现何尝不是对当今社会所进行的影射和比喻。
2024.5.12 金逸影城中关村店这是三部曲之后的另一个时代,凯撒已经成为传说,猩猩开始进化、分化,开始追求生产力和技术,开始新一轮对权力的追求,从部落慢慢集成王国。
而人类呢,被病毒袭击,变成哑口、智力低下,但是仍然在努力争斗,想要回到曾经的光辉岁月,各个幸存者基地联系,然后推动知识学习,从零开始,想要重拾尊严和对世界的掌控权。
影片最后,同时抬头仰望星空,意味着新一轮的较量即将开始,所以我以为会有彩蛋,没想到并没有。
猩球崛起:新世界 天幕新彩云巨幕厅人类发明的病毒使人类濒临灭绝 猿教人类说话并抚养 人类被称为哑口 驯鹰族诺亚 厄那亚 苏娜去寻找鹰蛋为第二天的仪式 鹰蛋必须留一个再窝里 诺亚到最高处拿到一个鹰蛋 诺亚父亲是驯鹰族长老训练的老鹰叫雄鹰金乌 三猴回程发现哑口 诺亚在帐篷发现哑口 鹰蛋被打碎 诺亚晚上再次去寻找鹰蛋 发现族群战士被杀 赛撒手下戴面具的猿类电击马匹让马回到诺亚族群前去攻击 诺亚回到族群发现一片火海 诺亚父亲被杀 驯鹰族被抓走 诺亚前去寻找族群遇到红毛猿 红毛猿识字曾是凯撒族群 凯撒要求团结一致 凯撒是第一任长老 二猿再次发现哑口 猿类称哑口女人为诺娃 诺娃会说话名叫梅 梅遇到同类和斑马 同类处在原始状态不会说话 赛撒手下前来攻击 诺亚和梅被赛撒手下抓获 红毛猿被杀赛撒要打开人类要塞数次失败 一老头每天给赛撒读书 赛撒要进化 梅和三猿在海里埋藏炸药 老头不愿合作被梅杀死 梅带三猿爬山从窗户进入要塞 梅拿到硬盘和手枪 要塞里有坦克 梅打开要塞大门 门口站着赛撒 梅开枪打死赛撒一手下 梅引发爆炸 海浪淹没要塞 众猿逃往山顶 赛撒攻击诺亚让其臣服 诺亚和族群唱起战歌 鹰群攻击赛撒将其啄落山崖 梅来到诺亚族群告别 诺亚问她猿类是否能和人类和平共处 梅答不知道 梅把硬盘交到另一要塞 卫星系统启动联系到其他人类
非常棒的电影,是我这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之一。
考虑到技术实现和电影主题,我愿意打五分。
先王和它的大同世界一起离开了首先本片的CG技术是我近期看过的最好的,这个好不单指技术维度,更包括服务电影的维度。
没有昏暗的背景,绚丽的光效,奇幻的场景,电影“真实”地呈现了一个后人类社会的画卷。
里面猿类的与环境的互动,与人类演员的交互毫无违和感,让我在观影时完全沉浸在故事中,而不会被自以为是的炫技打断。
电影是光影的艺术,但是光影更要好好去表达电影的内容而不是喧宾夺主。
其次本片在情节上讲了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而且并不俗套。
我没有看过前几部,这并不影响观看本部。
在主题表现上,猿类作为人类的镜子,让我们从女主梅身上看到了什么叫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什么叫人类的自私。
为了表现这一点,猿类甚至有点太平和了,空有一身肌肉,却没有一点搏杀技巧。
哪怕人类和猿类会被同一片浩瀚的宇宙所震撼,在争取自己族群得生存空间上也是会毫不犹豫,至少人类是这样的。
哪怕在白莲花一样的猿类中,也有部落间的征伐,部落内的等级。
正所谓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与最近加以战争相对应,让我更加反思每个族类为了争取生存权,所能做出的行为下限和行为逻辑。
在人类还区分民族,还区分国家时,为了族群利益,是可以将另一个族群排除在“我们”这个概念之外的。
从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以色列有些我们看起来“魔怔”的做法。
定义谁是“我们”,是讨论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
我认为在所有人都把自己归为同一人类族群之前,战争和屠杀是无法被消除的。
因此我自私地希望,至少我所在的族群是有足够的暴力去制止其他族群的不义侵害的。
欢迎来到丛林世界,失去文明,失去一些,失去暴力,失去所有。
从最早的《人猿猩球》开始,这一系列影片就将人性的贪婪丑恶,与动物兽性原始的粗砺来进行排比和对比,这让一系列电影在华彩的高光时刻显得很特别。
猩球崛起之后对于兽性之上人性化的变异,来衬托世界颠覆的轮回。
崛起的状态也似一种倒塌的先兆,这是兽性进阶之后人性化的重叠。
虽然几乎忘了《猩球崛起》这一系列前几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线索,但最新一集《猩球崛起:新世界》还是给观众们刻画了一场延续过往,却带着全新情境的冒险故事。
一代勇士的养成与磨难,在智者与异者的一路通行中,感悟到命运的残酷与不屈的精神。
对于人类欲望的讽刺,对于政权纷争的刻画,对于动物情感的细腻展示,都是延续了之前一系列作品的优秀元素。
新世界里猩猩和人猿的对决,在压迫与反压迫的对抗里面,展现出人性世界的冷漠与无情。
在电影情绪的表达层面,运用大量紧张的动作场景,展示出这一系列科幻作品的吸引人之处。
更真实的代入感,更火爆紧张的动作逃生场景,更深刻的对比,都让《猩球崛起:新世界》显得与众不同。
其中开场的取鹰蛋的惊险场景,到结束军火库的绝地逃生非常惊险刺激,在IMAX的极致观感之下非常有代入感,也绝对是《猩球崛起:新世界》最完美的打开方式。
优秀经典的IP,最新拍摄技术表现,紧张刺激的电影故事情节......这绝对是电影院里,消暑过瘾的观影最佳选择。
没想到是部当代政治科幻。
个人观感远高于预期,甚至高于评分更高的重启版前三部。
前半段从诺亚视角出发,进展缓慢,主要是为了后半段视阈融合打基础,呈现新一代革命者诺亚的心路历程。
被病毒-革命感染后的猩猩(不论主角诺亚的部族还是还是赛撒的王国)是第三世界革命群体。
人类女主所代表的是丧失世界霸权但一直想夺回霸权的第一世界。
人类-第一世界的衰落就是重启版前三部叙述的故事。
凯撒生前领导猩猩广泛传播病毒-革命、率领部族完成长征和内部重建,击碎了旧第一世界的霸权。
而人类-第一世界已经产业空心化(科技退化),大部分人民民粹化(失语言-理性),残存的精英虽掌握少数核心科技,但都躲在孤岛中,无法有效重新组织生产重建,生产力其实已经快要被赛撒领导的新兴猩猩-第三世界力量追上。
虽然诺亚是主角,但他其实只是丢失了革命记忆的边缘族群,不了解真实的历史,对凯撒道路的初步理解其实来自修正主义者、经院知识分子化的革命经书传承者拉卡。
而拉卡这一派片面地执着于观念-理想idea,把凯撒要求与人类和平共处的遗命理解为对人类的无底线信任。
虽然指责赛撒玷污凯撒道路,但拉卡对历史的理解(参看他和诺亚的对话)反而处处是错误。
明面的反派赛撒真正继承了凯撒革命正统:不但了解过去的历史,且积极学习、不断发展生产力。
建立的王国红旗招展、团结一心,组织能力远高于其他猩猩部落的王国,距离掌握被第一世界所垄断的核心科技也只差临门一脚。
作为领导者,赛撒极具个人魅力,霸王道杂之,很清楚只要有机会人类-第一世界一定会试图破坏革命成功重建霸权。
当然,作为第一世界拍给自己观众看的作品,赛撒无论如何不能是正面角色(因此他这一派在电影里就呈现出欺压其他第三世界-猩猩的一面)。
正面主角必须是诺亚这种出身边缘,尊重在地传统、开明(虽说一度被利用但最终还是承认了赛撒对人类的判断)的新革命者。
但即便如此,编剧也不得不承认,旧的第一世界霸权确实不义,确实破坏力巨大(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不少观众其实很难带入女主)。
所以最后的结局呈现出一种纠结。
一方面编剧还是希望第一世界能重获新生,并且有意呈现第一世界的“改革”,孤岛里的人类社会似乎已经变成女性主导且女主最终也没有挑起新事端。
另一方面编导也承认猩猩-第三世界是受害者,有自主发展的权利。
所以在电影中,人类重新集结(人类用卫星联通彼此),而诺亚的部族在推翻赛撒后反而学习赛撒道路,学习旧世界科技探索自己的发展之道,一同打开不可预知的新世界。
结局固然有美国编剧一厢情愿的部分,但也确实提出了一个老旧但真实的问题:革命后第二天怎么办。
赛撒的道路固然增强了自身的实力,但一味学习旧第一世界,用新霸权替代旧霸权,最终还是给自身埋下了隐患。
诺亚的道路看上去比赛撒的更正确,但一定能成功吗?
当第三世界丧失了迅速获取大量技术资源后,在新世界的斗争中如何对抗重新组织起来的旧霸权,编剧(至少在这一部)没有给出答案。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让现在的互联网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句式:“xx好,人类坏”。
这里的“xx”大概可以替换为小猫小狗,或者花花草草,甚至可以替换为任何令人愉悦的事物,包括美丽的石头。
在反人类中心主义已经成为默认正确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否还需要一部电影来教我们厌倦人类呢?
《猩球崛起:新世界》给了一种回答:我们要做的不是以暴制暴的推翻,而是合理竞争的共存。
全片的主角诺亚,是一只驯鹰族的猩猩。
他的名字几乎明示着他的成长轨迹和他对族群的意义。
所谓诺亚方舟,他是给族群带来希望的未来之星,他对生存的理解,就是电影主创想传达的核心话题。
我在几个维度上注意到,诺亚所代表的驯鹰族,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和崇尚武力征服的,戴着面具的猩猩族群不同,这个族群是更向往高空的,他们的成年礼是每位猩猩寻找一枚属于自己的鹰蛋,孵化出属于自己的雄鹰。
他们居住的房屋,也是一种通天塔式的结构。
遇到危险时,他们本能的策略就是往高处攀登。
影片里,诺亚对太空望远镜的痴迷,也呈现了他身为驯鹰族猩猩,似乎骨子里就有一股仰望星空的本能。
与之对照的面具一族的猩猩,则对所有非我族类的猩猩和人类都充满征服乃至杀戮欲,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粗暴简单,不是奴役就是灭绝,似乎这个星球唯有他们可以存在。
他们的住所也不是依靠自己搭建,而是对人类造物遗迹的鸠占鹊巢。
他们把可以控制的人类当作金丝雀一样玩弄于股掌。
比较先进的一点是,他们在武力扩张中掌握了电棍的技能,但他们没有进一步的好奇心,没有开发出更高阶的力量。
当然,我们还会记得那只充满智慧又温和仁慈的红毛猩猩,他甚至还保存着书籍这种古老的载体,并和诺亚解释文字的意义。
他引导当时年轻气盛的诺亚理解团结,理解互助,理解共存,像一个导师。
奇妙的是,不同的猩猩族群,都声称自己的精神领袖是凯撒,但他们各自理解的凯撒精神,却完全不同。
在面具族看来,凯撒精神可能就是称王称帝的暴虐,当一只猩猩戴上王冠立于高处的时候,当他叫嚣着要大家向他行礼的时候,你会在大银幕的压迫感里读懂那种不妙。
这几乎是“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直观呈现。
而红毛猩猩和诺亚说起的凯撒精神,则完全是温和的,人猿共居的,朝向一种开放的新的可能。
红毛猩猩在人类女性诺娃挨饿受冻时施以援手,他引导诺亚把母亲的衣物借给诺娃披盖,也与她分享食物。
当不同族群在分享里了解彼此的高度相似,他们就有了某种携手并进的基础。
整部电影中,象征凯撒精神的项链从红毛猩猩脖子上摘下,戴到了诺亚身上,最后又传递给人类女性诺娃。
这样的时刻,和幸存人类的卫星启动,诺亚再一次回到天文望远镜身边,形成了一种互文,但这样的互文又不是绝对美好的和平,而是试着探讨某种可能。
诺娃随身携带的枪和诺亚要去重建的新族群,都在暗示他们依旧有所保留。
带着一定对峙张力的善意释放,却让这个星球的未来有一种不确定的魅力。
电影标题里的“新世界”,当然暗含对面具族想维持的暴力旧世界的不屑,但它想立意的“新”,却也不是狭窄的。
除了我在本文里聊到的猩猩与猩猩,猩猩与人的关系,其实驯鹰族和他们的老鹰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值得思考。
生命间的互相敬重可以带来怎样的能量,影片里这条线的展现其实也很动人。
“新世界”要的并不是确定的一团和气,这部影片其实展现了多种多样的,可以让观众的想象继续不断向前滑行的“新”。
甚至我在片尾时会想:如果未来地球上留下的智慧生命,不是与人类属性相近的猩猩,而是其他生物,甚至是无机物,那我们要怎样自处,我们又应该在什么程度上,反思现在发展的过度?
浪费2个小时的电影
又一部人类学亚马逊丛林部落厮杀电影,这一类(末世、异星)电影的傲慢在于,即便在想象自己的文明彻底衰落,甚至远不如其他文明的时候,也放不下自己万物之灵唯我独尊的自我认知,不舍得给予对方真正超越于人类本身的智慧、灵巧、面容以及思想的深邃。。。
动作场面几乎可以忽略,实在不怎么好看,塞了一堆想说的主题,结果最终回到人类中心主义,比较无趣了
感觉就是看原始部落之间的争斗罢了
《猩球崛起:新世界》是《猩球崛起》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这部电影继续探索了人类与猿类之间的冲突和共存问题。人类和猿类领导者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这些抉择反映了领导力、牺牲和责任的主题。电影探讨了信任的重要性。尤其是人类角色,对猿类的同情和共情,挑战了观众对“他者”的固有看法。人类和猿类的生存斗争引发了对毁灭与生存的深刻思考,以及如何在冲突中寻找生存之道。值得品鉴的是:家庭是电影中的一个核心主题,角色们为了保护家庭所做的牺牲,反映了亲情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末日般的背景下,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展现了人类和猿类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仅会引发观众思考科技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为这部探讨了人性、道德、文明和生存等深刻主题的佳作点赞!
人类灭绝,世界交到了猿类手中,可是新世界依然活在人类的阴影之下。诺拉从废弃的城堡中找到了卫星通讯密钥,但她却没有进入地下城。人类要重新掌握世界,猿族却幻想与人类和平共处,挺讽刺的。和平很难,在同族群中都不容易,何况是不同种族在追逐同样的霸权时。
实在 受 不了 猿猴 角 色 贯穿 全片 的这 种 说 台词 的方 式。总感 觉 一百 四十 五 分钟 的时 长 里面,有 起码 三十 分钟 以上 的时 间 是像 这样 子 被 硬生 生 抻长 的。
80%的戏不是Ai就是猩猩写的
很好的重启。way deeper than a popcorn film.
写尽美国对于衰落的恐惧
特效一流,画面震撼,值得一看。
感觉看了个老港片🤣一来就是大师兄小师妹二师弟经典开局已觉不妙,到了元朝啊不猿朝铁骑屠村那这片演得就已经没我脑里缝得快了…果然马上接着就是跌落悬崖遇高人🤣到也不是说这写得不好,但后面70%时间的观影过程主要乐趣都落在对照演的和我现编的大纲有多少分别上了🫠(嗯还是有没按预期的比如三角关系)(但更像是因为时长和对照关系给舍弃了)不过最遗憾的还是这一集没有3D版…之前的两集看3D版森林和废城landscape shot真的爽歪歪
看睡着了,是真的睡着。
人类不值得信任。太长了
几百年过去,有人类的科技基础,猩猩们进化的还是太慢了
【C】这个ip本来有趣的点在于人和猩猩身份上的互换,但如今变的像非常平庸的部落冲突,严肃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没什么更好的开发思路。全程昏昏欲睡,只记得男主角最后化身娜可露露开一技能打死了反派。
很无聊。用猩猩重演了人类社会中最原始最无聊的生活,
小品级别
这结尾难道还有续集?怕不是得叫《人类复兴》吧。骑马驯鹰种地晒鱼,还开口说话,谁来告诉猩猩们,快别再进化了!evolution一点也不美好,继续进化下去就要像我们可悲的人类一样无休止地工作到死啦!两个群体都不行,这都三百年了猩猩并没有变得更先进,人类拥有高科技也没去重建家园,磨磨唧唧搞毛线啊。红毛全场最佳,松弛有智慧,还挂着LV老花吊坠呢,潮得来~
重启的感动作为滤镜真的多加一星,诺亚身上有和凯撒一样的坚忍和对人类的信任以及善良的美好品质,说它身上没有凯撒人格魅力的人家的梦想本就只有好好完成仪式,拥有自己的鹰,又不是像凯撒一样要拯救猿族使命的人设,偷蛋和赛撒的几场对战蛮精彩的,在水中那一场甚至有铁达尼沉船时的即视感,金乌最后形成闭环,整个故事很完整啊。反观人类特别的多余,而且真心好贱,那一炸不就想让所有猿族团灭吗?我身为人类都希望猿族快点搞死人类吧,烦……这个IP相当于重启了,期待后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