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一部烧脑的电影。
第一遍看的云里雾里。
明明是一个人走着走着变成了七个人,这个人在吃饭一会又变成了那个人,一会男一会女,还说着同样的话。。。
绕来绕去,完全不明就里。
再看第二遍第三遍,哦。。。
终于明白了,原来神探所以神是因为他能看到别人心中的不同的“鬼”,而那些不断变来变去的一会有一会没的人其实是神探看到的那些人心中的“鬼”(并不是真实世界的人)。
高志伟的身上有七个“鬼”,贪婪、享受、胆小、暴力。。。
其实就是他性格中的不同面。
而何家安在神探的眼中只是个小孩纸,胆小、懦弱。。。
可能看多了中国式的电影结尾要表现主人公的高尚,所以对这个结尾很失望,何警察误杀了好人竟然不主动承担责任而是要伪造现场企图嫁祸他人。。。
不过仔细想想这样才更真实,这才是真正的人的本性啊
这部电影看过结局之后心情有点沉闷,杜导是在想通过这部电影批判一些现实的东西,比如人性。
刚开始彬sir跟踪高志伟,第一次看到了他身后那么多的影子,到后面在餐厅点餐,在洗手间被打,到中间穿插着自己对老婆的幻想,后面在森林里变相向观众展现凶手如何犯案等,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冲击,也渐渐明白了这部电影终究要表达的内容。
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当一切真相大白,小男孩非但没有消失,又多出来一个邪恶者,彬sir也便恰如其分的死不瞑目了。
还记得在森林里的时候何家安问过彬sir能看出他什么来,彬sir并没有回答,那时候何家安还是一个正直勇敢想要破案抓凶手的好警察,当第一次看到他变成小男孩的时候,彬sir也可能想不到,何家安就是第二个高志伟。
而我们呢,又是第几个谁呢?
可为什么邪恶的人都是女人演的==
影片最后,继一系列神神鬼鬼、人格分裂、现场推演等把戏后,终于开启了五分钟的头脑高潮,这也是整个影片封神的几分钟,是吃瓜群众或忽略,或细思极恐的一段交代,何家安来回摆弄几把枪,他越来越犹豫,越来越急切,越来越邪性~~~他希望找到一个完美布局,使得自己没有任何丢枪或是共犯的嫌疑。
反而,自己英勇负伤,与媳妇二人勇斗歹徒,成功反击,击毙犯人。
但是看了豆瓣中已有的影评,尤其是置顶的影评都没有给出最好的布局,当然,还有的人说了,这就突显了神探陈佳彬的牛逼,就是死也把一个无解迷宫给活人何布下了,除非你老实交代真相,否则,自己必然圆不回来。
事实上,片名叫神探,我也很希望是这样的一个最终解,于是,我细细分析各种情况,希望证明神探的伟大,但是,却不是这样,我惊呆了,不是所有布局都是循环矛盾!
而是有一个完美解!
何家安有一个完美布局与一个可用的解释的可能!!!
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参与人:
陈佳彬(简称:神探)
高志伟(简称:七魔,他有7个人格哈~—~)
东南亚人
何家安(简称:何sir)在开始布局之前,首先分析一下对于何sir来说,他想要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自己的枪一直没丢,自己是打死了犯人,也就是说自己手里的枪打死的人有说的过去的解释表明他是犯人。
而对于已经倒下的三位玩家来说,他们互射没问题,但是不能自己手里的枪射出的子弹打在自己身上。
这点当然有一个前提,警方可以分析出子弹来自哪把枪,根据弹道分析子弹来历不是难事,而且片子前面也有类似情节铺垫了该技术警方用起来没毛病。
而且7魔改动自己的配枪编号这种事情也是肯定纸包不住火的,即使能包住火,也不影响我们后面的分析。
然后对所有的枪进行一个交代:1.东南亚人手里拿的是7魔的枪,这枪参与了抢劫杀人,这里就称为抢劫枪。
但是这把枪在最后的乱枪PK中没正经射中一个人,谁拿着这枪,说明谁参与了之前一系列的抢劫案。
所以何sir把这枪放谁手里都可以。
2.7魔手里的枪,原先来自7魔的搭档王国栋,现在这把枪在乱战中居功至伟,成功射中了三个人,就是东南亚人,神探,还有何sir。
所以这个枪没办法,必须还是7魔继续拿着,不然放谁手里都说不清楚!
我们叫它帽子戏法枪!
3.神探手里的枪,来自何sir,这枪用情专一,射了半分钟,只打了7魔一个人!
我们叫它专一枪!
4.何sir手里的枪,这枪来自他媳妇Gigi,这枪打了神探😭(真心疼神探)我们叫它娘们枪!
好了,下面开始布局然后是布局解释,何sir需要收回自己的枪!
于是专一枪回收在何sir手里,娘们枪当然给Gigi,前面说了帽子戏法枪必须是7魔拿,还剩一把抢劫枪。
既然何sir的专一枪打了7魔,7魔就得是坏人啊!
Gigi的娘们枪打了神探,神探也得是坏人(因此最终解释的时候7魔跟神探都得是坏人)。
于是神探手里得有一个坏人证据,一把枪,那就正好那把抢劫枪!
最终解释: 7魔/神探是一个团伙,他们拥有一把抢劫枪疯狂做案,在树林里,7魔丢了自己的抢劫枪,被东南亚人捡到,搭档王国栋发现了7魔丢枪,于是被杀,7魔拿了搭档的枪并改了记录想混个几天,趁机找抢劫枪。
东南亚人不过是一个小偷,重案组的人找小偷,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树林那次也算是逮着一次了呀!
7魔跟神探知道枪必须得要回来,于是约了东南亚人,拿钱换枪。
神探前去换了枪以后,拿着抢劫枪,暗处的7魔用帽子戏法枪打死了东南亚人。
而后,7魔与神探谈崩,7魔用帽子戏法枪打了神探,但是神探有主角光环,其实只是半死。
此时,知道了一切的何sir英勇出现,而且作为一个好警察,他想先警告后开枪制服,结果错过了开枪时机,被7魔孤注一掷领先开枪打中。
何sir负伤的情况下连开数枪,打死了7魔。
何sir负伤,半死的神探晃晃悠悠起来要开枪打何sir,此时Gigi赶到,情急之下用娘们枪乱枪打死了神探。
************************************************************************************************************************************************************************************神探的伏笔:说了这么多,实在不忍心再替这个何伪男构思了。
我还是想说神探不应该有被冤枉的可能,他肯定有伏笔: 神探最后一枪是抱着必死之心,一步步必须要走到7魔身边再开枪,要顶着7魔额头开,这点情节,有点儿小问题,既然可以开枪,为什么不直接举枪射击,即使射不死,让他失去杀伤力,可以交给何来补枪,或者大家都僵持着等待救援,为什么他一定要走过去,万一过去半路就被7魔死了呢?
岂不是那只能说明,神探已经明确了何已经变心,靠他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只能留下一个死循环,让何有异心就万劫不复。
于是才一定要走到7魔跟前再开枪,而在枪伤鉴定中,顶着额头开枪与一定距离的开枪有明显不同,简单说枪口燃气与火药可能灼焦皮肤,并且有明显火药燃料气味。
这枪最后得是何的,两人有如此近距离接触,要么是同伙,要么是7魔子弹打完了,何完全是在可以制服他的情况下,以处决的形式杀的人,私自处决犯人的话就尴尬了。
如果何sir想避嫌,只能不拿这把专一枪,那就更加无解了,怎么无解?
我就不重复了,不少影评已经分析过了好了,让他(何)解释去吧!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神探》,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正邪对手们暗潮涌动的评价了!
Supremacyacron:比《枪火》强太多。
莫扎特仑苏:最后的“附体”绝了,拯救了俗套的镜子和吊诡的通灵设定我们敏熙:心事密密缝,心中有鬼,小男孩。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曲有误:倒没觉得最后换枪那段看没看懂有多重要,更多的还是看心理的人物具象化,对人之欲的无限放大与审视,做自己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松野空松:把人格分裂这种烂俗故事拍得如此动人心弦,并将人在不同事物面前表现不同的一面这一深刻内涵嵌套在这个商业模式下,实在是太好看了。
RIVER:就这?
也许是一如既往地对港片没什么情怀吧,依旧不是很能get到杜sir,以及觉得人格分身这个设定还蛮鸡肋的,有种故弄玄虚的不适感。
结尾不错。
果树:对味且好看。
神与魔的同体,人与鬼的共生,都市的冷感与银河风格的集大成,对人状态的具象不能更赞,镜头对人像的刻意刁钻呈现与扭曲化堪称神来之笔,南亚线一段是个小低谷,摩托看哭我。
西北化为乌有:迷惑性很大,其实事件本身并没有十分复杂,只是导演用种种手法加入了许多其他信息,便显得神乎其神,让人云里雾里。
但是它不同于其他“烧脑”片之处在于,它是真正有思考空间的。
结尾枪战戏十分强大。
盆满钵满赵+:震撼。
最后一场戏的镜面和对峙太精彩了。
所以已经消失的老婆是看到自身的鬼么?
为什么她口中说着神探已经死掉了?
她消失了,因为神探心中的鬼不见了,也就是最后的神探其实早已是死去的神探,正如中枪后的高只剩自己而已?
蝠蝠:一名开了天眼的神探,也是一个伟大但实践主义者,心里话却是:“做我好辛苦的”,说明天才也不是自愿当天才的,看见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也未免是件好事。
港版结局真的太强了,配以结尾精彩绝伦的枪战调度,排我心中杜sir电影NO.3没问题。
George:虽然导演上有很多优点,但是剧本后半段借助多重人格对人性进行挖掘不是我喜欢的,看似复杂的讨论其实更像是modeling,太机械了,并没有真正深入那种人心的幽暗隐蔽之处。
所以一方面既不构成对人性的批评,同时也没有某种人道主义的“人味”,使得剧本里的种种playful element显得有点轻佻。
Outisss:奇,诡,绝。
看的时候内心紧张感不亚于看恐怖片的时候。
整部电影太优秀了,能把人格分裂这种烂俗故事拍的如此吸引人,并且背后也没有脱离人性这一主题,无论是剧作上还是演员演技上都无懈可击。
欧.尹:杜sir第二部。
破碎的镜面折射出早已抛低本我的幽暗内心,繁复的推理敌不过对窘境下人性的洞见。
是人格分裂,又非人格分裂,是以人格讲人,是以疯子看鬼。
有夜下共骑摩托的浪漫,有三度换枪好人沦落的冷酷纪实,有韦sir扎实又玄妙的剧本,有杜sir酣畅又利落的风格,已几近圆满,但嫌节奏稍快、观影中体验不足。
杰夫江:非常精彩。
关于枪和身份/面具的一场疑案。
所有角色出场的方式都像吹着口哨一样充满悬念和趣味。
耳朵被割下,于是声音充满了间离感;人人心中有鬼,于是除了天启时刻,再无日光照射。
但遗憾的是,一开头就抛出的双重谜题只解了一半就收篇了,“神探”从一个“名词”变成了“动词”,叙事驱动下我们看到了一次精彩的神探破案,但神探是谁,他为什么能看到人心里的鬼、他心里的鬼又是什么样?
饶了一大圈,最终把焦点集中在了“枪”上,却忘记了倒在血泊中的人物——这样一位神探,怎么能和无名外裔罪犯死在同一个镜头里呢?
Pincent:倒没有觉得这部属于银河映像最佳之一,喜欢程度可能还不如《文雀》,看起来繁复、烧脑到接近神棍,倒不如多来点轻盈无痕的,也不太认同越是需要重看才“看懂”的换枪高潮戏越指向好的悬疑片。
疯探确实,将探案比喻为一种体验派表演,电影的作用在于放大人物的内心描写,听觉、视觉所见皆被放大,用打光暗示被想象出来的角色。
相比于其他银河映像电影,这部作者性非常突出,为了营造邪魅的氛围甚至张扬到运用了表现主义和b级恐怖片的手法。
罪至七宗,人心本就复杂,在结尾镜面环绕的环境下,可能自己依然看不透自己,做一个人是很累的。
Bwheat19920313:短小精悍却又振聋发聩,除却某些地方有些刻意外,确实是一部相当出色的同类型电影。
剧作上完美到无懈可击,将“见鬼”这种有些荒诞可笑的元素加入进来,却并没有使得这个故事变得虚空,反而让它更加厚实和刺激,结尾处被人津津乐道的换枪戏份更是锦上添花。
导演对于整部电影强大的掌控力以及几位演员深入的表演亦是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但影片最关键的一点依然是其深层次的人性主题,我上面提到的换枪戏码不去看解析其实很难明白,但当透析出真相之后,结合上前面铺天盖地对于分裂人格和谎言欺骗的反复描写,让影片的意蕴上升到了最高点:也许有人能“领悟神灵”,也许有人能瞒天过海,但终究逃不过那心底最深处早已搅和在一起的本能和私欲,你无法抗拒,只会越走越远。
子夜无人:最惊艳的地方是对于所谓“多重人格”的阐释达到了一种全新高度,它可以是非病理的,就像前期的林家栋和路人甲乙丙,是一个人身体里的不同声音、天人交战,是你我他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的日常;但它又无法完全与“精神分裂”解绑,就像后期的林家栋和安志杰,它们会互相争斗、弱肉强食,当心声变成心魔,人就变成了鬼,从并存的实体来到玻璃碎片;而在刘青云身上又是第三种状态,作为一个世人眼中的疯子、一个自我已经迷路的人、一个闯入者、一个异数、一个孤独患者,他一路横冲直撞,最后再来问:“我也是人,我为什么要有分别?
” 剧作实在有够完美,但观感上比起《枪火》、《PTU》、《放·逐》仍然差了一点的,还是杜琪峰最迷人的“腔调”二字,那种兼具神经质、kuso、文艺感的独他一份的东西,本片里大概只有陈锦玲一行人吹着口哨那段有给到我。
#FIFF13#DAY7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看了神探三遍,又看了无数的评论。
然后想了一个晚上。
当在森林中,何家安问陈佳彬他看到自己是什么时,彬sir笑笑没有回答。
很多评论都在说是彬sir之所以要帮何家安,是因为他看不到何家安的鬼。
那个小孩鬼,说谎鬼是后来的环境中分裂出来的。
但这样有两个细节说不通,一个是当在森林中,何家安问陈佳彬他看到自己是什么时,彬sir笑笑没有回答,彬sir没有回答,不代表没有。
而后何家安要替彬sir体验被活埋时,彬sir说:“你不是我,做我很累得。。。
”,彬sir不是无缘无故说这些。
其实彬sir一开始就看到了那个只有13,14岁小孩鬼(懦弱,犹豫)这是何家安的弱点,并且那个小孩只是藏在何家安的后面。
所以彬sir第一次见何家安时没有马上答应帮助他,后来又180度的转变为帮助,我想可能是彬sir的同情心得缘故:“才13,4岁,还有的救!
”彬sir在商店看出一个小女孩要偷东西,马上帮她把坏鬼赶走,说:“才13,4岁。
还有的救!
”从中可以看出彬sir对于“还有的救的人”尽量给与帮助,使其不致于迷失本性。
这里也还不太明显,到最后高潮段时,何家安因为懦弱,恐惧丧失了对彬sir信任的信心。
当彬sir给何家安打电话时告诉他,:“你有没有看见一个13,4岁的孩子,高志伟会杀了他。
”当时彬sir并没有看见高志伟打何家安,也就是在我们看到那个小孩之前,彬sir已经看到了。
但是彬sir见到何家安时大吃一惊,不是因为他发现了小孩鬼,而是因为他发现他看不到何家安了,何家安的心当时已经完全被小孩占据了。
与彬sir最初见到的何家安已经不一样了(当时何家安还是主体,小孩只是藏在何家安的后面)。
就是这时彬sir还觉得何家安还有的救,所以就有后来还救何家安。
但是可惜彬sir没有想到何家安到最后还不相信他,并且多了一个女鬼,彬sir在绝望中死去。
他没能救成何家安,同样也没救了自己·!
好文让你更深入的理解这本经典影片原贴 http://starbuster.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01537可能打不开了,摘自GOOGLE缓存本來覺得這篇太長,不太願意寫下來,看到那麼多對故事的誤解與質疑,終於還是下筆。
神探有那麼難懂嗎?
一切都在於你懂不懂問問題。
細節的粗疏與對製作要求不夠嚴謹,幾乎成了韋家輝電影的特式。
督察何家安(安志杰)居然在疑犯的單位內,徒手拾起證物,甚至用手去抹上面的灰塵。
陳桂彬的假耳朵厚如豬大腸,就像「喜瑪拉雅星」的瑜伽特技那麼不堪入目。
然而,完整而意義深遠的劇本,始終是韋家輝的強項,沒有理由去懷疑他是失手了。
解讀「神探」,我認為有三個問題必須要問。
首先,是很多人都問過的:陳桂彬(劉青雲)為什麼要割下自己的耳朵?
雖然電影之中,陳桂彬也解答過說──因為大Sir沒有鬼,可是為什麼沒有鬼就要送他禮物?
就要自殘身體?
第二個問題,是陳桂彬既然把自己代入,埋在土裏就能想到犯罪的過程,那麼陳桂彬在故事之中,不斷追蹤高志偉(林家棟)那七隻鬼,又有甚麼意思?
有人甚至認為是劇本的失敗,無故繞了一個大圈。
第三個問題,也許不會太多人去問,卻其實是整齣電影的關鍵。
解答了這個問題,前面兩個問題也會出現答案。
既然陳桂彬能夠看到別人心中的鬼,那麼他心中又有沒有鬼?
如果你認為那幻想中的林熙蕾,就是陳桂彬的鬼,那可是大錯特錯。
要知道,看到鬼是異能,看到幻覺是精神分裂,一個人是可以同時擁有異能及精神分裂的。
真正的陳桂彬前妻,已經在片中明確的對陳桂彬說:那是你在離婚之後幻想出來的。
而且,在陳桂彬對幻象大叫「她看不到你的」之後,陳桂彬自己也「醒悟」過來了,幻覺也自已退去了。
那麼,究竟陳桂彬心中有沒有鬼?
這一齣電影名為「神探」,正是向大家展示陳桂彬心中的鬼,查案的過程,也是向大家展現陳桂彬心中的鬼。
以為這電影是偵探片的,肯定是完全忽略了宣傳的訊息;懷疑劇本的無故繞了一個大圈的,更是中了韋家輝的計。
劇本之中,鬼是人的劣性。
張兆輝是「粗暴」,劉錦玲是「狡滑」……陳桂彬的鬼,是「神探」,是那種自命為神探的自大。
且將以下這些片段貫穿:電影開首,陳桂彬刀刺豬、躺在皮箱中,只需代入就能想出兇手。
陳桂彬在街上,跟幻覺的林熙蕃邊走邊說:他有看到鬼的異能,他希望能用這異能做點事。
陳桂彬在開槍射殺高志偉之前,首次自己跟自己講話,「神探」說:「不要開槍,你開了槍就跟其他人一樣了」。
陳桂彬說:「我本來就是普通人。
」 電影開首已經向大家說明了陳桂彬查案是不用看到鬼的。
這個神探的執著與自大,讓他一直去研究別人的鬼,最後,正如幻覺的林熙蕾所說,他被鬼害死了。
最後一場,他被槍擊倒地之後,才看到他疏忽了、那躲在間處中的鬼谷祖琳。
我們甚至可以說,我們從此至終所看到的陳桂彬,其實是陳桂彬的鬼「神探」,只有被扯下了假耳朵,變得有缺憾的陳桂彬,才是真正的陳桂彬本人──一個普通人。
陳桂彬送耳朵給大Sir,是向另一個自己,一個完美典範的致敬。
韋家輝要帶我們看的,不是別人心中的鬼;別人的劣性,我們誰都看得到。
這故事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個人怎樣自高自大,總看到別人心中的鬼,卻自己心生暗鬼而不知。
在這其中,我們看到一個作者,從鞭撻別人,進而反思自己的過程。
———幽幽月下,夜半时分,一人独站,但地上不止脚一双,自己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许多双脚飘忽、游离,忽远忽近,抑或站立不动……我还在滋生,不断滋生。
此刻,我还在孕育、滋养着另一个灵魂的产生。
“银河映像”常年出品黑帮片,黑帮印象,这是其标志性产物。
杜琪峰近几年的作品也有挣扎想要摆脱局限的痕迹,如《瘦身男女》《龙凤斗》,年初的《蝴蝶飞》等,但是这些片子似乎就像其片名一样平淡,不如《暗战》、《PTU》、《黑社会》这些听起来爽,听起来带劲,韦家辉的编剧也只有杜琪峰执导才能使其最大功能的发挥故事魅力。
《神探》是港片中为数不多我看完一遍会再看第二遍的片子,以往的港片就像火锅,吃时流一身汉,大呼过瘾,但是晚上回家再饿的翻箱倒柜一通。
《黑社会》影片节奏很干脆很过瘾,看的也很干脆很过瘾,就像片中任达华砸死梁家辉一样干脆;《大事件》里面有号称当时枪战片史上最长的一个长镜头,长的过瘾,但是至今在我视觉的记忆里,唤不醒丝毫对其的记忆,在那里我得到的不多。
但《神探》之后,我想洞悉的很多,想追究的很多,想再次进入,看他们如何七宗罪,如何大恶,如何在自身体内无能为力的滋生细菌,进而滋养出一个个罪恶丑陋灵魂;又是如何的无奈,如何的在不能改变的定居面前超我,选择自己已经背弃很久的路;如何残忍的撕毁自己的信仰,像割下自己的耳朵一样;黑、白、灰三种人生佛门境界的轮回……片子也是在继《大块头与大智慧》之后又一隐含宗教信仰的影片,佛家,基督教义。
疯子梵高与神探——《Mad Detective》,MAD——疯的;狂热的;愚蠢的,英文片名更加合乎刘青云的角色(陈佳彬),他是疯的,是狂热的,疯是周围人对他的定义,因为他可以看见人体内不干净的东西,也是因为如此,他是狂热的,他狂热的想要看到人体内不干净的东西,狂热的想要知道所有的真相。
他也是愚蠢的,在这个世界上,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正常,只有自己是正常人,这样只能让世人认为你实在太疯癫,纵使你几秒内判定谁是凶手,你还是孤独不被人理解的另类,剩下的只有世人对你的利用,利用的你的超能力,但是不承认你超能力的存在,You are a lunatic 。
在自己上司退休之际,为了表示对上司这位纯净老人的尊敬,割下自己的右耳相赠,从此被人冠上疯子的称号。
片中探员高志伟(林家栋)是黑的代表,他身负七宗罪,是最为罪恶的代表,“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体内有这么多不干净的东西”。
片中表现了七宗之饕餮、骄傲、愤怒,七罪分别由真人饰演,一场马路上行走跟踪的戏,看第一遍的人可能一头雾水,以为在何家安身后跟了七个人,但是定睛一看里面没有何家安,在这里导演只能利用主观、客观镜头,将其分别展现,因为在那条街上,能看见七魔的只有陈佳彬(刘青云),观众能看到的应该和何家安(安志杰)眼中的世界一样——只有高志伟一个人,在这场戏中,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区分不明显,仔细看可以看出,大部分有七魔的镜头都是刘青云的主观镜头,但是这样明显的区分最后被一个刘青云的过肩镜头打破,,刘青云和七魔同时出现在镜头中的客观世界中,这样很容易让观众认为那七魔是真人,因为同时存在在镜头内的是客观真实的真人——刘青云。
但值得学习的是,用七个人分别饰演七宗罪,这样的表现方式直接有效。
说到刘青云能看到的世界,看完整部影片才察觉到片子开始的一场在超市的戏——刘青云大声呵斥即将偷窃的中学生,实际上在超市收银员眼中根本不存在刘青云呵斥的、由中学生滋生的贪婪之魔,教唆中学生的坏女生只有刘青云可以看的见。
片子明线破案,实线在讲黑(高志伟)白(陈佳彬)之间的对峙,以及灰(何家安)变为黑(高志伟)的过程,一个单纯向上的人在社会、工作、现实等种种至死压力下渐渐产生心魔,变的不再单纯,何家安在陈桂彬的办案方式下“被人用枪指着我的头”,此后,他害怕了迟疑了产生了懦弱之鬼,这是“灰”产生的第一个心魔,陈桂彬看到身边原本好警察模范的何家安变成一个懦弱的十五六岁的孩子,他惊讶了,痛心了,无可奈何了,反省了,也明白了,大家都只是人,不是神。
也明白了自己也不是没有脏东西的那一个,自己也是不正常的一个,自己同样也有心魔,就是自己的妻子,她一直存活在自己的体内,反省之后无奈的对体内的妻子喊出“她们是看不到你的”。
需要一提还有,对于何家安变成高志伟,何家安就是高志伟这个问题上面,有一场戏不容忽视,就是何志安被土埋,配枪和警官证被陈桂彬拿走之后,在自己办公室里向女朋友索要配枪这里,他说出了高志伟当年犯罪之时一模一样的话,有的人说这里是要表现他俩实际上是一样的人,但是我觉得不仅如此,这里应该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场具有矛盾意义的戏。
首先何家安不由自主的说出和高志伟一样的话,这个是要表现在几轮蜕变之后,他们终将成为一样的人;其次,在说完这番话之后,何家安似乎获得了什么神指一样,冲去高志伟办公室暴力询问配枪之事。
可以看出来,故事表面上是要表现何家安获得破案的启示,但是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何家安在获得破案启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和高志伟一样的人,一句不由自主说出的话,提示了自己,也沦陷了自己。
这点也可以帮助最后一场戏中对何家安由灰变为黑带来启示,因为他已经熟知想要破案获得真相,必然牺牲自己,所以,他选择了逃避,懦弱,谎言。
片尾,也是影片的高潮,黑白灰共同出现在镜头上。
在这场戏中,黑的结局亦如观众所想——被白(陈桂彬)被杀,白和灰的结局或许你也能猜中,但是你也只能猜中表面,看不透内心。
白的绝望,转变,超我,灰体内心魔的又一次滋生。
神探,神探,你是疯狂的,但你也是愚蠢的,纵使你让灰看到是了事实的真相亦如你所说,但是灰会产生怎样的反应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他在目睹事实的真相真如你所说时,开始更加的惧怕这个工作这个世界这个真相,他已经熟知想要破案获得真相,必然牺牲自己,所以,他选择了逃避,懦弱,所以他滋生了,他再次滋生了心魔——谎言“想想要怎样编一个故事”,所以,你绝望了,醒悟了,彻底的。
所以你从神的世界走回来了,做回了人,做回了正常人,杀了黑。
至此,你摒弃了自己的信仰,摒弃了纯净,摒弃了这个世界,也摒弃了自己……当你看见灰色加深,转为黑色,你是否同情了黑,或许他曾经也是一个本职向上的好警察?
当你看见灰色变成黑色,你是否同情世人?
因为是人就带有心魔当你只看见周围只有黑色,你是否同情自己?
因为或许只有你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神探,选择了人。
我们用尽毕生去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罪,罪,它不能逃避,不停滋生。
准确一点说,其实是被搞。
前情回顾:1997年之《暗花》,刘青云被梁朝伟假扮光头,两个光头党在无数面镜子间奋战,搞碎不少玻璃;两人争先往上位努力(爬上屋顶的努力),但最高潮的时候刘青云却不小心去势了(挂掉了,整个脑袋都被削了下来,那还不去世啊)。
四年后——2001年之《暗战2》,刘青云被郑伊健当兴玩具玩(兴趣的兴,兴致的兴,注意,不是性玩具),两人在无数玻璃间玩魔术(注意,不是摸术),刘青云利用一阳指(镭射灯的昵称,请不要有其它不好的联想)穿越千百万面镜子终于射中了伊面(以上这段很长的句子可以简写为“颜射”,感叹一下,最终还是去势了啊)。
而《暗战》中的双刘同姓主角,我们可以看成是“同性”的谐音。
时间一眨眼又过去了六年——2007年《神探》基情问世,最后的场景还是在无数面镜子中,在一片玻璃丛林间,但这一次,已不单单是刘青云与某个人了,这一次是一群人在无差别群交(火)了(交火,就是开枪的意思),交火中刘依然去势了。
小贴士:英语中镜子玻璃这俩词都是GLASS。
《暗花》的编剧是司徒锦源和游乃海。
《暗战2》的编剧是游乃海和欧健儿。
《神探》的编剧是欧健儿和韦家辉。
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承前启后的关系。
当然,问题并不在这里。
虽然《暗战2》的导演挂了俩名字:杜琪峰和罗永昌,《神探》的导演也挂了俩名字:杜琪峰和韦家辉,而最早的《暗花》的导演只有游达志,甚至不见杜琪峰——知道杜琪峰跑哪去了吗?
监制去了。
杜琪峰,你行事多么隐秘啊!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再怎么躲躲藏藏也难掩对刘青云四射的基情!
鉴于杜琪峰不惜花上十年时间才渐渐自觉露出水面(监制1,导演合作X2),我在此大胆地预言,杜琪峰将单独出任导演为刘青云打造一部结局带玻璃的高智商摧残脑力影片!
鉴于保持整个系列的完整性,我在此强烈呼吁将《神探》正名为《暗探》!
这是多么基情四射地“杜棋峰VS刘青云暗の基情三部曲”啊!
(或者“暗地搞基三部曲”或者“男人们自己的故事让别人去说吧三部曲”欢迎提供命名。
)PS.看完最后我们会发现,有问题的其实不是人,而是枪——而枪这种东西,是多么有寓意性啊。
暗花的英文title是The Longest Nite,暗战2的英文title是Running Out of Time 2,神探的英文title是Mad Detective……合起来可以作诗一首了:the longest nite is running out,out of time 2 detect u,I've mad abt glass.PS. 很遗憾地,新近传出暗字头第三部《暗杀》没有刘叔的身影,而杜老也隐藏幕后去了。
难道是因为被我揭底的缘故,保持低调去了!?
香港电影,这十多年来陷入低谷,精彩电影乏善可陈。
《无间道》之后尤为如此,现在到了一年只有一两部好片这样令人发指的程度。
08年初,杜琪峰和韦家辉终于再度合作,拍了《神探》,最初看的是和谐版,被何家安打电话自首的结局雷的里嫩外焦。
后来看了粤语版的结尾,立即惊为天人。
但是,当时并没有将结尾好好进行思考。
今年回老家,二哥放了这部电影,看后二人进行了讨论,没有结果,但留下一个心结。
乘着不太忙,我将这个影片的结尾进行一番逻辑推演,希望能够找出最佳答案。
影片之前铺垫的一些关键情节:1、高志伟丢枪,之前因钱包事件发生龌龊的同僚王国柱执意上报,于是高丧失心智,杀王并夺王枪。
2、高志伟的枪(下称高枪)被偷井盖的南亚人拾得。
3、为了掩盖失枪杀人的罪行,高侵入西九龙警所电脑更改记录,将王枪和高枪的编码调换,并用王枪抢劫了借款车和便利店,杀害四人,警方通过弹道检测认定是王枪所为。
4、南亚人用高枪抢劫麻将馆,但不敢开枪杀人。
5、为了抓捕高,神探陈佳彬夺走了何家安的枪(下称何枪)。
6、何家安借了女友阿玲的枪(下称玲枪),跟随高一起去抓捕南亚人。
大结局之前,枪支实际持有情况:高枪——南亚人;王枪——高志伟;何枪——陈佳彬;玲枪——何家安。
最后的开枪情况:1、何家安打电话给陈佳彬,陈佳彬接电话之际,高志伟朝陈佳彬开了第一枪,打碎镜子。
2、陈佳彬开枪反击,打碎镜子,之后二人相互射击,但均未中枪。
3、之后,南亚人冲出来,连续朝高志伟开枪,打碎镜子(杜琪峰太喜欢玻璃了,就像吴宇森喜欢鸽子)。
4、南亚人欲乘乱逃跑,结果四人形成对峙局面——南亚人与高志伟互相对峙,陈佳彬用枪指着高志伟,何家安持枪指着陈佳彬。
5、一番对话之后,高志伟对南亚人连续开枪,陈佳彬还未开枪,何家安先对陈佳彬连续开枪,陈佳彬开的枪击到地板,南亚人和陈佳彬倒地。
6、高志伟将南亚人手中的枪踢向右侧,反拷南亚人,然后剔出王枪膛内子弹,这时没有枪支的镜头,但能够听到子弹落地和重新装膛的声音,镜头移回来,高志伟持枪向南亚人射击,然后转身向何家安射击。
7、陈佳彬向高志伟射击,高志伟反击连续射向陈佳彬,膛内子弹射完,高志伟丢下枪,陈佳彬用枪顶着高志伟的脑门,完成救赎式的自我对话后开枪爆头。
各枪开枪情况:高枪——开枪但仅打碎镜子,未射中任何人;王枪——先打碎镜子,然后射中南亚人,换子弹后先击毙南亚人,后打伤何家安,再打中陈佳彬致其毙命(注:这把香港警史上真实案例中的鬼枪太牛了!
);何枪——先打碎镜子,最后击毙高志伟;玲枪——之前未开枪,对峙后连续开枪击中陈佳彬。
各人中枪情况:南亚人——被王枪打中数弹,王枪换子弹后毙命;高志伟——被何枪打中数弹,最后爆头击毙;陈佳彬——被玲枪击中数弹,最后中王枪多弹毙命;何家安——被王枪打中数弹,未死。
阿玲——不在现场或假设在现场,但未中枪。
最后的换枪情况:1、陈佳彬回头,何家安的新人格出现,陈佳彬倒毙,何家安开始布置枪阵圆谎。
2、何家安走到陈佳彬身边,从他袋中拿回警员证,擦拭何枪上陈佳彬的指纹,塞回自己的枪套里。
3、何家安给阿玲打电话,叫她到现场,然后解开南亚人的手铐,拿起南亚人身旁的高枪,擦去指纹,塞到陈佳彬手上;又将高志伟身边的王枪擦拭后塞到南亚人手上;完成第一次枪阵布置——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高枪在陈佳彬手上,王枪在南亚人手上,高志伟手上无枪。
4、何家安将南亚人的王枪换给陈佳彬,陈佳彬的高枪换给高志伟,完成第二次枪阵布置——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王枪在陈佳彬手上,高枪在高志伟手上,南亚人手上无枪。
5、何家安又觉不妥,于是将高枪从高志伟手中塞到南亚人手上,完成第三次枪阵布置——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高枪在南亚人手上,王枪在陈佳彬手上,高志伟手上无枪。
下面通过排列组合,对三次换枪的不同结局进行分析,并帮助何家安写结案报告:第一种组合: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高枪在陈佳彬手上,王枪在南亚人手上,高志伟手上无枪。
1、陈佳彬持有高枪,但未射杀任何人,他为什么会持有高志伟的枪?
应当如何解释?
他开了数枪但未击中任何人,那么他开的枪是向谁射击?
还有,他为什么会先后被南亚人的王枪和阿玲的玲枪打中?
2、高志伟的枪为什么会到陈佳彬手上?
既然他是好**,为什么会被同僚何家安打死?
3、南亚人持有王枪,这是之前警方掌握的情况,南亚人用该枪进行了多次抢劫和杀人,这次还用王枪打伤了陈佳彬和何家安。
但他是怎么用枪朝自己连开数枪,把自己给打死了?
仅就这一点,该组合就存在致命缺陷。
4、何家安持有自己的何枪,他为什么要对手上无枪的同僚高志伟连开数枪最后还一枪爆头呢?
给个理由先。
5、阿玲持有自己的玲枪,她为什么要对陈佳彬开枪呢?
这点也难以解释,因为显然这种组合下她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南亚人。
总之,这一组合PASS。
第二种组合: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王枪在陈佳彬手上,高枪在高志伟手上,南亚人手上无枪。
1、陈佳彬和南亚人是同伙,他们一起杀了王国柱夺走王枪,并用王枪杀人越货。
事发后高志伟查出真相,与何家安、阿玲一起找到他们二人,双方发生火并,高志伟射术不精都未打中目标,但他是个好**。
陈佳彬和南亚人之间发生内讧,陈佳彬用王枪打死了南亚人,并打伤了何家安。
但是,他还用这把枪打中自己数枪毙命,这是完全无法解释的。
仅凭此点,这个方案又被否决。
2、阿玲用玲枪打中陈佳彬还好解释,但是何家安为什么要向好**高志伟开枪直至击毙呢?
这个方案更加不行。
第三种组合: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高枪在南亚人手上,王枪在陈佳彬手上,高志伟手上无枪。
1、首先,难以解释为什么南亚人和陈佳彬这两个不应该持枪的人手上都有枪。
2、同样也无法解释为什么陈佳彬用王枪杀死了自己。
3、高志伟既然手上无枪,那么何家安为什么要用枪打死他呢?
这个问题仍然无法解释。
所以,这个方案由于王枪在陈佳彬手上而与第二种组合一样,也无法形成报告。
从上述三次枪阵来看,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1、何家安的枪必须在他自己手上,只是他破案和升职的根本,否则心魔的出现毫无意义。
2、既然何家安持有何枪,而这把枪将高志伟爆头,就一定要找到这样做的正当性。
3、何家安既然打电话给阿玲寻求帮助,那玲枪也必须在她手上。
而且,何家安和阿玲都必须是正当执行公务的警员。
4、王枪是香港真实事件中的鬼枪,在本案中是核心,这把枪打死了南亚人和陈佳彬,就必然不能再这二人手上,否则就成为自己持枪杀死自己的矛盾。
由此可以推理,王枪只能在高志伟手上。
这样,高志伟的罪行将全部大白于天下。
5、至于高枪,则可以在陈佳彬或者南亚人手上。
但在不同的人手上,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剧本。
第四种组合: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王枪在高志伟手上,高枪在南亚人手上,陈佳彬手上无枪。
1、高志伟在树林里丢失自己的枪,然后杀了王国柱拿走王枪,之后更改了电脑记录,同时为了转移视线,用这把枪进行了抢劫和杀人。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杀人灭口并夺回自己的枪,他潜入南亚人的住所,想要杀人灭口并换回自己的枪。
在混战中,他枪杀了南亚人,还在混战中打伤了陈佳彬和何家安。
这些,均与事实一致。
2、这些真相都被陈佳彬查明,然后陈佳彬和何家安、阿玲、高志伟一起来到南亚人藏身处。
高志伟开枪杀死南亚人和陈佳彬,还打伤了何家安。
3、南亚人对前来抓捕他的数人开枪,但由于没有开枪经验,开了数枪均未击中目标。
4、何家安开枪打死真凶高志伟。
5、但是,陈佳彬身上还有玲枪的枪伤,这点要如何解释呢?
误伤?
而且是近距离连开数枪?
恐怕难以过关吧。
结论:基本可以得到解释。
但存在第5点的缺憾,即玲枪打伤陈佳彬的正当性要如何解释。
第五种组合:玲枪和何枪在何家安手上,王枪在高志伟手上,高枪在陈佳彬手上,南亚人手上无枪。
1、高志伟的情况与刚才分析一样。
2、何家安开枪打死真凶高志伟也与之前分析一致。
3、这里,陈佳彬持有高枪并开过数枪是阿玲向其开枪的正当性的重要依据。
那么,陈佳彬为什么持有高枪呢?
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陈佳彬从南亚人手上夺来,二是本来就在陈佳彬手上。
第一种情况又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南亚人死前就被陈佳彬夺走,二是南亚人被高志伟打死后被陈佳彬拿走。
但是不论何种解释,一个基本的立论点就是陈佳彬与南亚人没有关系。
第二种解释则有蹊跷,为什么高枪本来就在陈佳彬手上呢?
表明陈佳彬与南亚人之间有不同寻常的关系,这里想象空间就大了。
总之,陈佳彬用高枪向前来抓捕他与南亚人的高志伟、何家安和阿玲开枪,最后中了高志伟的王枪和阿玲的玲枪而死。
南亚人由于没有武器自卫,被高志伟打死。
阿玲则在执行公务中开枪打中了陈佳彬。
至此,《神探》的故事可以作如下概述:陈佳彬不是什么具有特异功能的神探,只是个精神病患者,割耳事件后离开警队,妻子又与其离婚,生活每况愈下,不得已和南亚人混在一起作小偷小摸(如偷井盖)的行径。
一日深夜,高志伟和王国柱一起值夜,在抓捕偷盖贼的过程中,高志伟丢失枪支,被陈佳彬和南亚人拾得。
高志伟与王国柱关系不好,加之高志伟面临升值,在王国柱要上报的情况下,高志伟将王国柱打死并埋尸,拿走王枪。
高志伟为了转移侦查视线,掩盖罪行,将电脑记录更改,并使用王枪抢劫解款车和便利店,杀死四人。
陈佳彬和南亚人拿走高枪后,仅抢劫了麻将馆一次,但陈佳彬是前警员,知道开枪后通过弹道检验会露出马脚,所以抢劫中没有开枪。
何家安由于案件无法侦破,恰巧去找陈佳彬这个有特殊能力的前警员帮忙,陈佳彬佯装同意,并装作特异功能来忽悠何家安,故意拖延侦查。
(这里也可以编成何家安通过侦查已经怀疑陈佳彬涉案,于是以找陈佳彬帮忙的名义与其接触,企图在陈佳彬露出破绽后再实施抓捕。
)高志伟通过调查,得知是陈佳彬与南亚人拾得自己的枪支,于是前往二人藏身处企图杀人灭口,栽赃嫁祸,并换回自己的枪。
同时,何家安也知悉高志伟与案件有关,于是携同女友阿玲跟随高志伟来到现场。
在现场,三方展开混战,高志伟企图杀害所有人,因此其打死了南亚人和陈佳彬,还将何家安打伤。
何家安被高志伟打伤后,也开枪还击并打死高志伟。
陈佳彬看到自己的罪行也败露,也向高志伟、何家安等人开枪,但离开警队太久没有练习,枪枪放空。
阿玲在自己和何家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也开枪打中过陈佳彬。
于是,案件告破,何家安还身负枪伤,毫无疑问的升职成为警界的明日之星。
阿玲协助破案,也开枪打中过不法分子陈佳彬,同样面临奖励甚至升职。
高志伟一切罪行败露,无须为其作任何掩盖。
南亚人虽然罪不至死,但是被高志伟打死的,与何家安和阿玲无涉。
陈佳彬是警队清除的坏分子,而且还拒捕向警员开枪,阿玲无论出于自卫还是执行公务向其开枪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陈佳彬的致命枪伤还是高志伟的王枪所致。
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结局,只是南亚人屈死,神探蒙冤,成为了两个牺牲品。
网上还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思路,就是认为何家安如何布置枪阵都落入逻辑悖论,所以他打电话叫阿玲过去不是帮忙圆谎形成攻守同盟,而是将阿玲也打死。
尽管上面的解释已经基本达到优秀,但是我认为这个想法不仅大胆,而且可能这才是杜琪峰和韦家辉的真正谜底,这样才能将人性向恶的黑暗结尾演绎得更加妖艳和可怖。
因此,下面继续分析阿玲之死,也就是说,她到底被那把枪打死能够将谎言圆的最为完美,并将这道杜、韦布置的家庭作业做个满分。
1、何枪显然是不可能的,排除。
2、玲枪也是不可能的,排除。
3、王枪。
这样,高志伟更是罪加一等,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已经打空了两膛子弹,难道高志伟真是超人,可以在以一敌三的情况下从容的换两次子弹?
4、高枪,即被陈佳彬打死。
这样,阿玲向陈佳彬开枪则具有牢不可破的正当性,而且最好是打中两枪以上,最后一枪打中要害毙命,其他枪则只是非要害部位中弹。
也就是说,陈佳彬开枪打伤了阿玲,于是阿玲向陈佳彬开枪还击并打中陈佳彬数枪,陈佳彬继续开枪打中阿玲要害致死。
然后,陈佳彬被高志伟击毙,何家安又击毙高志伟。
这种解释,绝对比阿玲被高志伟持有的王枪打死更加合理而严密。
对于何家安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当事人都已死光,只要将这个完美无缺的报告递上去就可以破案升职。
如果像前面的第五种组合,由于阿玲不死,把柄被她抓在手上,今后处处受制,始终是个威胁,还不如一起做掉,死人是永远不会说出真相的,真相将烂在何家安自己肚子里。
好了,一部完美的影片,经过上述复杂的解读,终于宣告落幕。
这两年,本人读了大量的推理小说,这种类型的小说最迷人的就是最后的解谜部分,令人如痴如狂。
但是,能够被我奉为“神作”的却是凤毛麟角,因为这不仅需要纯技术上的惊人,还要求思想上的深刻。
比如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奎因的《Y的悲剧》、卡尔的《燃烧的法庭》、岛田的《占星术》、西泽保彦的《人格转移杀人》、东野的《嫌疑犯X的献身》、京极夏彦的《狂骨之梦》等寥寥几部小说能够勉强够得上这一称号。
所以,我大胆的认为,《神探》这部电影,留下一个余味深长的、开放性的、迷局式的结尾,足以冠以“神片”这一称号。
(西方悬疑电影暂时搁置不论,呵呵)记住,查案是要用右脑,而不是左脑的,这样才能成为神探,呵呵:)最后,感谢杜琪峰和韦家辉共同联手打造如此精彩绝伦的电影,让我始终对香港电影保持一点希望。
相比较在新片《神探》中刘青云与杜琪锋的再次合作,倒是韦家辉与杜琪锋的双剑合璧更加令人兴奋。
银河映像当年的“杜、韦、游”铁三角创造了香港电影的一段辉煌,只是之后却分崩离析,只剩下杜琪锋继续在银河映像掌舵。
相比较游达志从马来西亚过来香港发展,杜琪锋和韦家辉则是香港本土电视业出身,《万水千山总是情》便是杜琪锋导演的电视剧作品,而韦家辉作为编剧在电视界更是显赫,《义不容情》、《大时代》、《流氓大亨》哪一部不是耳熟能详。
杜、韦二人在创建银河之前已是颇具声名,而游达志则象一颗流星,它最闪亮的光茫全都是在银河映像时期爆发出来,奉献出唯一四部电影作品中最具代表的三部《两个只能活一个》、《暗花》、《非常突然》,而之前之后都归于平凡。
韦家辉是香港最出色的编剧,一般来说编剧通常都要上位当导演,韦家辉也不例外,导演过的作品很多,除却几部经典之外大都是些商业喜剧。
而杜琪锋是最出色的类型片导演,韦家辉离开银河后还好有游乃海顶上,甚本上也配合得相当出彩。
唯一可惜的是游达志离开银河后并没有继续自己的黑色电影风格,瞬间沦落,最终只能接拍些商业电视剧集。
当年铁三角的组合相得益彰,精品层出不穷,解散之后唯一不受其乱的就是杜琪锋,因为他最具王者的霸气,始终指导着银河映像的方向,而韦家辉对银河的依存度并不算高,只是银河往往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他的才华,只有游达志对银河的依存最甚,他的导演风格受老杜的影响颇大,但同样也受剧本的制约。
银河映像始终是杜琪锋的银河,即使编剧游乃海上位当了导演,可是作品《跟踪》依旧逃不出杜氏风格的影响。
十一年前《一个字头的诞生》代表了银河映象的诞生,当初这部电影的监制杜琪峰、导演韦家辉、主演刘青云再一次聚首,推出了新作《神探》。
片名很落俗,但当你看完影片之后你才会发现这个片名很妥当,因为这个“神探”中的神并非常规理解上的那个“神”,实际上是“神经”的“神”。
除了吴镇宇,刘青云或许是最适合出演这类颠狂神经质的角色,通常而言这类角色难度较大但也最易出彩。
一部好电影有一个好演员外更需一部好剧本,韦家辉此番在剧本上用足功夫,极尽巧妙构思,而杜琪峰在影片的表现手法更是出乎意料的全新尝试,将类型片推到一个新的境地。
银河映象十多年来能够越走越好,恐怕少不了杜琪峰不断地推陈出新,从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固有形式,永远都在往影片中注入新鲜东西。
银河映象出品的影片种类繁多,喜剧、警匪、爱情、江湖各类题材都有涉猎,虽然警匪枪战是银河最拿手的类型片,但似乎每一部都有着独特的风格,从没有局限于前面成功作品的桎梏。
《神探》的故事很简单,甚至在影片开始不久就将罪犯告诉了观众,然后剩下便是如何去寻找依据去推断求证这个答案。
求证答案的过程虽然巧妙,但再多的峰回路转,险象环生也都未必能跳出警匪片的固有模式。
影片构思奇妙之处在于刘青云所饰的神探陈桂彬能够看透人性,他能够看到深深藏匿于人内心的东西,而如何来表现人性从来都没有办法具化,因为人性只能是虚化的通过表演来显露。
而杜琪峰与韦家辉却大胆地将人性具化出来,创新地用多个人物来表达一个人的多重性格元素。
在陈桂彬眼中那位嫌犯变成了七个人,而他们分别代表了狡滑、暴力、恐惧、贪婪等,在多重性格中占据主导的那个人左右着嫌犯的行为。
这样的表现手法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创新,虽然他在表现人性上未必十全十美,但在电影手法创造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
同罪犯复杂人性相对比的是,另一位由安志杰所饰的何家安警官则被隐藏的更深,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何家安与陈桂彬一起寻找罪犯的线索,一直表现得还极正常,但到影片转入后半程何家安在陈桂彬眼中瞬间变成了一个无助的孩子,他慌乱胆怯,这是一个外表强健的年轻警官的内心,形成强烈反差。
而实际上在陈桂彬进入到何家安内心的过程,这只是走了一半路程而已,直到那个孩子旁边出现的那个女人,那个代表着阴暗面的女人开始控制孩子,懦弱的内心开始被人性阴暗所主导,最终引导着何家安走向另一个结局。
影片的结局是如此黑暗而又有几分出乎意料,而这正是人性丑陋面掌控的世界,这也是一个银河映像的标志性黑色结局。
最善于讲故事的编剧和最善于用画面表现故事的导演,他们的合作确实没有令人失望,惊喜往往都是额外的奉送。
从来没有用如此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人性的复杂性,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的内心究竟隐藏着几个人,也许有一部分永远都不会暴露出来。
正如警官何家安如果没有去找陈桂彬,他的人生会避过那些险滩平稳得步步升迁,可以正因为遭遇了恐惧遭遇了诱惑,当面临抉择时他的内心暴露了他的阴暗面。
人只有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才有可能将内心暴露出来,在顺境中他永远也无法显露出他人性中光明或者黑暗的东西。
杜琪峰拍电影总是能将复杂的东西简化,有条有理地给你讲透讲明白,连人性内心这样虚无的东西仍然能够用画面将其表现出来,让观众能够轻易看到,如此讲故事的能力少有导演能出其右者。
在《神探》这样的影片中除了刘青云这样纯粹的角色需要他一根筋不按常理的表演外,其他角色的表演反而更易被淡化,因为连内心戏都让导演通过另一种具体形式得以表现后,他们对角色的诠释恐怕都无须他们费心了。
林家栋与安志杰在杜琪峰的手中就象两颗棋子,只要能顺着导演的思维的控制,那么他们就能顺利完成任务。
《神探》是我看过颇为古怪的一部影片,虽然依旧保留了银河映像和杜氏的许多固有痕迹,但是却又跳了出来,不似以往。
可以说这是一部奇片,太多想不到的东西充斥其中,杜琪峰仿佛借此打开了一扇窗,望出去是一片全新天地。
而该片对人性面的刻画之深,仿佛也是以往作品不曾达到的,虽然这只是一部商业类型片,无法与纯文艺片相比深度,但在同类影片中也可谓是独树一帜。
从《神探》可以看到银河映像一步步前进的脚印,用一个个超越来延续它的辉煌。
文:眉间尺
他老婆就是他心里的鬼
报告可真难写啊!
结尾一出换枪奠定了此片神作的地位。漆黑的欲望深渊在最后一秒完全失去了善的把持,群魔乱舞令人脊背发凉。冷漠,残忍,自私,这些都是“鬼”,人只有让自己变成鬼才能生存,鬼越多,在这个魑魅魍魉世界上才能活的越“成功”。
看一次,唔系好明阿
人心难测,防不慎防
我觉得林熙蕾并不是刘青云的幻想,她扮演的是妻子的感性人格,而陈惠珊则是妻子的理性人格,也是妻子的鬼,或者说妻子抛弃了林熙蕾那部分,转变为陈惠珊,林熙蕾那部分选择留在了神探身边,久而久之变成了神探的鬼。
这视觉。。。
7.0/10 分。2024.10.28,重看,港版蓝光。时长 01:30:20。。。原型杀人警察徐步高事件的真实故事很有意思,但本片没有深挖,反而把主角定位在神探身上,而这个神探却是一个神经病。这个神探为什么会变神经病,没有交代呀。。。枪支编号怎么可能随便改。。。太多逻辑上的硬伤了,没有充分交代清楚。实在是无语。
这啥啊???如果只是最后换枪的那个逻辑和心路,出一道逻辑推理题就行。。。前面神神叨叨的铺垫都是啥啊……
8.2?
总体觉得一般。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人总归是自私的,而会在此葬送的总是好的一面多过坏的一面的人。
我爱杜琪峰
讲真,不太喜欢这款神叨叨全靠直觉不讲理由的破案片
情节的最后部门在想象之外
林熙蕾果然还是漂亮。
看了几遍都没坚持下去 太压抑了
如果最后那只鬼没出现险些以为是烂片
我有几个鬼
每个人心里都有鬼 没鬼的才不正常 刘青云真是太棒了
F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