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淹然山田洋次说过,一辈子不想拍鲜血淋漓的暴力场景。
但这不意味着,导演想要逃避现实。
就拿『家族之苦』系列来说,第二部以周造老友的突然去世,呈现了「无缘社会」的景观。
到了第三部,史枝作为切片,用来探讨家庭主妇的价值问题——这当然不是新问题,近年来日本大量影视作品咬住这个问题不放,这其中最精彩的表述,大概要数编剧坂元裕二创作的『问题餐厅』。
是的,年迈的山田,依旧充满着要和这个时代短兵相接的欲望。
但很多时候,我们只选择记取山田的温情脉脉,错失了一个更锋锐的山田。
类似的情况,其实也出现在小津安二郎与是枝裕和身上。
小津、山田、是枝,三人的家庭片,给大众留下的印象,似乎都是静水深流。
但小津与是枝,很多时候讲述的可都是一个个令人沮丧的、家族崩溃的故事呀。
或许是悠缓的镜语,造成了这样的错觉,以至于遮蔽了小津与是枝的悲观主义内核。
当然,山田的家庭片,远比小津与是枝,和煦许多。
『家族之苦』系列,顽强地展露着这样一种家族观念,那就是「最重要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而每一次,影片都以家族和解收束。
看看小津的『东京物语』,是枝的『比海更深』,家族崩溃都是不可挽回的终点。
但仔细细想,山田的『家族之苦』系列,真的那么昂扬向上么?
最新的『家族之苦3』,重蹈了第一部的婚姻危机,重心落在了幸之助与史枝夫妇身上。
因为家里遭了小偷,史枝偷藏私房钱的秘密暴露。
在幸之助刺耳的数落下,史枝离家出走。
影片伊始,作为全职主妇的史枝,就向家人透露出了自己的内心隐秘:想出去上班,想去舞蹈教室学习弗拉明戈舞。
但史枝在片尾并没有像观众期待的那样,走进舞蹈教室练习,甚至连这个念头都未曾向丈夫开口提过。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暗示史枝处境的重要意象——笼中鸟。
这只史枝饲养的小鸟,总是乖乖地环绕在主人身边,这是一只永远不会逃离这个家、回归青空的小鸟。
史枝也是这样,哪怕丈夫说出再难听的话(比如「你在家里打盹的时候,我可是在拼命工作啊!
」),她也一定会回归这个家庭。
『家族之苦』塑造的这个家族,充满着一种顽固的大男子主义,从周造到幸之助,父子俩的傲慢与自私如基因般,顽固地刻写在血缘里。
所以,只有周造的妻子富子最能体会史枝的苦楚,史枝的命运几乎就是对富子的一次轮回。
这个家族,充满着妥协,女人对男人的妥协——富子向周造的妥协、史枝向幸之助的妥协。
这样的妥协哲学,还是不可避免地展露着一种晦暗。
因为,有温度的妥协,基于彼此的尊重与理解,而在「家族之苦」里,更多的是妻子这方,单向度的委屈,以及丈夫不甘心的服软。
这个角度看,『家族之苦』系列,最厉害的一个地方,其实是对那些细碎的生活细节的敏锐提取,而这些细节往往揭示着生活的暗面。
回到这部『家族之苦3』,因为母亲的出走,儿子生出了这样的沉重困惑:父母真的相爱吗?
——这种困惑,大概发生在很多目击父母激烈冲突的儿女身上。
又比如,成子记挂哥哥幸之助的家庭矛盾,却又被幸之助嗔怪多管闲事。
事实上,直到幸之助跑去妻子家乡去接妻子,幸之助没有一丁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接回妻子后,他也没有向妻子这么些年来为这个家庭的重大付出,表达郑重的感谢。
这是东方家庭特有的含蓄么?
相比之下,庄太与宪子这对小夫妻的相处,才是真正的温柔,永远充满互相的体谅。
想想看,大概『幸福的黄手帕』里的勇作与光枝,与周造和富子,是同辈人吧。
周造对富子的轻慢,难道需要解释为旧时代对个体造成的坏影响么?
所以,从『家族之苦1』到『家族之苦3』,山田清晰地向我们展现着这个家族的裂痕,这些裂痕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愈合,它们只是被假装缝补,甚至因为轻快的调性,裂痕被遗忘。
如果说,家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是非黑白,但庄太与宪子的存在,又显然是对周造、幸之助的巨大反讽。
山田将庄太与宪子立为一种理想状态,而周造、幸之助折射着暗冷的现实,从来歌颂光亮的山田,是站在庄太与宪子这方的吧。
回头看『家族之苦1』,周造与富子的和解,解决得其实非常轻巧,『家族之苦3』中幸之助与史枝的和好也是。
如果不是山田的剧作功力有所不逮,那么,山田要昭示的,就是这个家族其实在裂痕中前行。
吊诡的是,人们却只见温情,不见残酷。
就像『家族之苦』中的这个「苦」(つらい),本来充满着复杂性,但人们却更愿意做减法,只看到其中的那种轻快的自我调笑。
原载『北京青年报』
家族之苦系列我可以一直看下去。
太喜欢这样的故事了,鲜活、真实又温润。
不鸡飞狗跳,不肉麻,只不过是“万万年月亮注视下的普通人生,普通家族的点点滴滴”。
幸之助的长子哭着说的“结婚的人必须爱对方,对吗?
这才是婚姻的意义”。
感觉关于婚姻,已经有很多道理,听过也装懂过,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根本没人能知道。
庄太去劝他哥哥幸之助追回嫂子时,背景一直有新婚夫妇欢乐的场景…时光啊,悲观也罢乐观也罢,自己的人生还是得自己去完成。
爷爷也是很有意思常年打脸死犟死犟,奶奶软软又不服的性格也好玩,医生很色又很哥们,律师夫妇很心善,庄太和宪子初为人父母准备迎接新阶段,酒馆奶奶很温柔,幸之助傲娇但最终懂得不能没有她,史枝温柔美丽又能不计较所有…哎,我的心态真的有问题了,或许是过于强调女性权利了吧,可能有点女权癌,看不得女性一直操劳家务不被重视…算了算了,再往下写就完全脱离电影表达初衷。
我需要常年反思,并了解自己角色的定位吧。
(fb的五十多种性别很有意思了,我生错了性别,才会无法和解吧)
这段评论写得很好,结尾有韵律感,我把它改成了歌词,题目是《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评论原文(作者西楼尘):屋里住久了容易变成笼中鸟,可房屋久无人住便会垮塌。
曾经站台重逢,最关心你的身体状况;如今听到你做家务打盹,想到的却是自己的辛劳。
小偷偷走的不过是婚姻里的那一点信任,外卖送来的却是家庭中的那一份羁绊。
瞄一眼扔捧花的新娘,她可想过日后生活谁来打理谁来管账,谁负责拧干衣服,谁跟谁合葬。
我改写的歌词:屋子住久了好像囚鸟 闲置久了却会倒你曾扶着我才没有摔倒 如今却只想到自己的辛劳过往的呵护温暖与怀抱 究竟被谁偷盗我的默默付出 在你眼里已经微不足道我曾是那个捧着鲜花的新娘 对未来充满美丽的幻想可是它们全都变成谁应该拧干衣裳 谁应该管账 经过春秋冬夏 我想知道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是否一切都已云散烟消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家族之苦》系列能一直继续。
第一部讲述老年人的离婚危机,琐碎闹腾;第二部探讨孤寡老人的送终问题,笑中带泪;这一部中,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大嫂成了主角,她在常年隐忍后,终因家中失窃的契机,离家出走,让一家人瞬间乱了阵脚。
还是熟悉的一家人:固执的老头子、爱好广泛的奶奶、冲动的大哥、温和的大嫂、女强人二姐、搞笑担当二姐夫、善良懂事的三弟与儿媳宪子。
每个人个性分明,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也精彩。
家庭剧最忌落入平淡窠臼,更怕韩剧般的婆婆妈妈:哭泣数十分钟,剧情还毫无推进。
看《家族之苦》系列,从来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人物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乍看都是寻常,实则不留闲笔。
令观众一次次会心一笑的细节,认真地取自生活,又不动声色地搬到了电影里,这是强行安排的狗血剧情,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电影中每每聊起严肃话题,气氛开始凝滞,必有某人出来插科打诨缓解,故事温吞但节奏紧凑,观众自然看得开心。
继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全方位探讨了日本家庭主妇生活状况后,《家族之苦3》也通過大嫂的身份关注起这一群体。
常年任劳任怨、私人财产需要偷偷存、无法发展自己的爱好、努力不被家人看见与认可……主妇遇到的问题呈现得挺全面,相对而言,夫妻的和解似乎显得轻描淡写。
其实这也符合日常生活中,大家见到的中年夫妻沟通模式:日复一日聊着琐事,浪漫被现实生活磨尽,习惯性在老人和孩子面前克制着脾气,久而久之,不仅自己觉得疲累,旁人和孩子,也会产生「这两个人之间是否还有爱情」的疑问。
遇到问题,夫妇间很少有机会能争到天翻地覆论个输赢,渐渐裂痕越来越大,直到难以收场。
坐下来把话心平气和地说清?
不可能的。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而这位人前妥协、家中扬威的丈夫呢?
自尊心作祟,内心松动也要嘴硬,就连道歉也要趁着一声惊雷,把握时机握住对方的手。
欣慰归欣慰,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嘛。
新垣结衣可以凭着可爱和聪明头脑,在剧中将固执不解风情的星野源收服得服服帖帖,习惯了多年的相处模式,朝夕相对的中年夫妇,一瞬间「懂得并尊重对方」,何其容易。
最后大嫂是回家了没错,但她心心念念的弗朗明哥舞,却也未见明显着落啊。
所以在重提主妇问题的同时,山田洋次在电影中的表达也阐述了一个普遍的事实:当一对夫妻没有办法做到从根本上互相理解,支撑他们继续携手前行的,可能是过往的美好回忆,可能是孩子与老人,可能是独自面对未知生活的恐惧,而更多的是已经渗入血液的,「一个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不过无论如何,问题爆发一次总是好事,说不定在第四部中,这两位的感情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呢。
从《家族之苦3》结尾的架势看,下一部的剧情或许会围绕妻夫木聪与苍井优这最年轻的一对展开,而因为每个演员的演技都相当「能打」,任何一部电影挑大梁都不在话下,每家故事讲几集,这一系列或许可以长盛不衰。
不过,山田洋次导演今年已经87岁高龄,饰演片中爷爷与奶奶的老戏骨桥爪功与吉行和子也已分别77岁与83岁,老人身体状况变数大,接下来的日子里,也只能说是「且看且珍惜」了。
作为电脑上看电影基本上要分两三次的观影困难症患者来说,在直播频道看电影大概率是不可能一次性看完整部电影的,让我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更是从哈利波特最后一部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
但是昨晚的《家族之苦3》显然是个例外,可能是下午睡了两个小时的缘故,我才能熬夜看完。
昨天是911,一整天我没怎么说话,看了几段视频几篇文字,下午看了kindle上的《重生》前几章,跟朋友聊聊宗教什么的,总算等到10点感觉精神尚好,就看看中央6的佳片有约吧。
已经长久不看,因为都是中文配音版本,听着就觉得不地道。
要问佳片有约有什么电影印象深刻,那可能还是20多年前在学生宿舍12寸黑白电视上看《卡萨布兰卡》吧。
这是一部日本电影,所以中文配音一点也不重要。
因为没怎么关注日本电影,导演和演员都一无所知,还是所谓第3部,管它呢,不好看就当助眠吧。
片子本身情节不复杂,太多情节铺垫太明显,比如警察发传单提醒小偷,老朋友提醒关煤气灶,以及我看着就感觉除了男主角幸之助有两个十多岁的儿子,他的弟弟妹妹婚姻都挺好却都没有孩子,说明日本人口负增长真的是个大问题,所以最后一句话就是弟媳妇怀孕了。
而且有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日本电影的情节发展基本上慢慢悠悠,滞后于观众的思考,台词更是充分的留白,这是为了增强观众的观影自信心吗?
最近看了几部欧美的女性的电影,比如《她》《斯隆女士》,显然都是观众被情节的跳跃所牵引,目不暇接,信息量超大,看完甚至要借助看影评才能理解全貌。
日本人的礼貌意识也是根深蒂固,即便向警察描述小偷,也要用敬语,居家生活更是处处客客气气,女主角的闺蜜喊三个儿子过来打招呼,三个儿子就毕恭毕敬鞠躬。
家人回来也要按门铃,进来之后说我回来了,其他说欢迎回来等等。
另外日本那么干净,用得着那么频繁拖地吗,我也很好奇。
故事聚焦于一个20年长期全职主妇因为小偷偷走私房钱被丈夫训斥后离家出走,让家里乱成一锅粥的故事。
今年上半年吧,国内有判例判决夫妻离婚,全职太太有权利获得赔偿,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我不想太去代入别人的生活,我看到用上了VR眼镜的日本人,普遍还把存折当个宝藏起来,可见电子支付不够发达,倒是老奶奶用上了指纹登陆的电子银行账户,儿媳妇却还要冰箱里面藏私房钱,40万日元相当于2.5万人民币,存了20年,平均一个月100元,真够凄惨的。
虽然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客气,但是男人真的是四体不勤,老爷子连个洗衣机都不会用,丈夫回家喝水都是指挥妻子,而我则是因为早上晾衣服又一次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把袖子都拉好被她斥责,那仅仅是儿子的短袖子T恤衫而已。
看来日本女人的家庭地位低下是确凿无疑的。
在我初中同学里面,有一对日本留学回来的夫妻看上去特别像,丈夫打游戏亏了几十万,妻子都不敢多问一句,忙两个孩子昏天黑地面容枯槁,满足丈夫的需求却丝毫不肯怠慢,丈夫依旧在外面喝酒聚会到一两点美其名曰为了工作维护客户关系,区别在于妻子拿的工资也不少,但也依旧卑微到如此地位。
摆脱了媳妇地位的奶奶还是在抗争的,不但提出死后不跟丈夫同穴,自己继承弟弟的遗产也不跟家人共享。
男主角的妹妹虽然嫁了个比自己大不少的老公,家庭地位还不错,明显是从事财务法律方面工作的原因。
男主角的弟弟也是一个觉醒的角色,鼓足勇气给哥哥上一堂尊重女性的课,说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跟哥哥好好谈过一次心。
这恐怕就是男人的矜持吧,我在这方面倒是一点也不,甚至主动找姐姐找外甥聊天,尽管外甥侄子他们从来不主动找我。
只是看到男主角满头白发,我还是有点心有戚戚的……他的儿子要跟着母亲,跟我家的一样,但是却没有问过我们,没有爱情了还住在一起干什么?
看着边上呼噜的人,以及隔壁儿子看球一声叫好一声惊呼,我很快沉沉睡去。
这部我好像不太能接受……要说本来觉得家族系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让你在前半部讨厌的角色在后半部变得喜欢。
同时边笑边哭还要一边赞叹90岁的导演为什么能在传统和现代中保持绝妙的平衡,更能让人笑对家族之苦。
但是这一部不行。
以至于我都怀疑自己看的状态不对…是不是应该重新再看一遍…不光对讨厌的人从头讨厌到尾,这次的“家族”议题也完全没有说服我。
完全没Get到大嫂为什么会回来,触动的点在哪里?
大嫂在家干一辈子活被恶言相向,大哥去接一接就愿意回来了?
大哥反省了吗,完全没看出来嘛!
倒是这次家里其他人都挺好,包括爸爸,从第二部后面开始爸爸好像就变可爱了,没那么顽固了。
这部我更是做了一个月的准备,结果又没哭出来,搞啥啊…
这部着重探讨的是中年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主妇的社会价值问题。
大嫂和大哥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主线,但是隐隐中二姐和二姐夫的夫妻感情关系线也进行了展开。
大嫂和二姐是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勤勤恳恳辛劳的主妇,一个则是雷厉风行的职场女强人。
大嫂困于每日的家务中,尽管婆婆、小叔子等家人非常认可和感激她的贡献,但是丈夫从没有给予她这种认可,这对妻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她从未能真正从心底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
电影中大嫂的弗朗明哥的舞蹈梦,是她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渴望一个风采照人的自己。
而二姐和二姐夫是典型的女强男弱,二姐夫在家中是被轻视的存在,比如想要拥抱女儿妻子却被推开,被说白痴等。
所以二姐夫很能从同为外人的角度理解大嫂。
三对儿女中要数小儿子的夫妻感情比较平等和睦,但是从小儿子找姐姐借钱给父母回家扫墓来看,经济问题会是二者之间一个大问题,调音师虽是一个高大上职业,但是收入不稳定,影片结尾小儿媳妇还怀孕了,看来第四部可能就要从小儿子入手展开了。
连着看完三部,都很好看,说的是一个大家庭里发生的故事,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问题。
前两部视觉集中在大家长—退休了的老爷子身上,第三部视觉中心放在了大媳妇身上, 同为女性,带偏心的认为这一部主题最深刻。
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妇,应该是世界范围性的问题吧,在外工作挣钱的男人总是忽略承担家庭劳务的女人,女人放弃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一心投入进照顾老人、抚育孩子、日常家务中,但是主妇的劳动价值被隐形了,只有失去,才明白她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多重要。
这部电影现实而不狗血,婆婆并没有为难媳妇,而是主动询问她对自己儿子的看法,因为她担心儿子会和他爸爸一样,媳妇就得承受自己之前吃过的苦。
当“小偷”点燃夫妻矛盾的导火索后,媳妇独自回到老家,此时的婆婆既担心又懊悔自己没能提前和儿媳妇交心。
另外让人感动的点在于全家都是向着大嫂的,妻夫木聪扮演的小儿子是为数不多的好男人了吧,最终促成哥哥和嫂子的圆满和解。
因为爱所以结婚,因为爱所以相互包容和付出。
老山田宝刀不老的系列第三作,从标题就能猜到八九,但丝毫不影响观感。
依旧是对一家人羁绊的考验,这次换成了夏川结衣饰演的主妇妈妈,因为遭贼被偷了私房钱(确定不是人间观察搞的鬼?
笑哭)被老公迁怒出走回娘家的老套故事。
就像好吃回味的菜怎么吃都不会腻,《家3》这瓶酿了三年的酒愈发醇香。
大家子彼此的关系如故,而即便第一次接触这个系列的观众,也完全不会感到陌生——《家3》和前两部一样,真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跟发生在每个观者身边的一样,甚至都不会觉察到的稀松平常。
最喜欢末尾家庭会议一场戏,纠结买几份鳗鱼饭的部分真是笑出腹肌,还有二女婿跟健身球的互动。
再包括两兄弟见到妈妈回来的彼此反应,都挑拨着观者内心最柔软、毫无遮掩的对家庭的私密体会。
结尾的悬念算是惊喜,多想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在漫改视效狂轰滥炸的今天,能每年看一次平田一家子的嬉笑怒骂实在幸甚。
最后PS:鹤瓶师傅的车开得还是那么稳哈哈哈哈哈哈。
以为第三部没想到没看,虽然剧情设置如此,但有些细节看的还是很不舒服:1. 丈夫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吵架后第一次见面进屋还要老婆给伺候脱外套??
伺候完脱外套还要伺候吃饭??
这tm活该一个主妇没自我、一个大男子自以为是全靠别人伺候。
2. 弟弟劝哥哥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前面几句还是在肯定家庭主妇的付出,后面落脚点竟然是“她当年嫁给你这么美,我还是个高中生希望她一辈子幸福”这样的少男迷恋嫂子的情绪上??
3. 丈夫道歉的话竟然是“没你我不能活”,不仅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没有肯定妻子的付出。
完全没有碰重点绕个弯避开也没有解决问题。
4. 孙子饿了就问生病的奶奶要饭,弟弟饿了就问姐姐有没有饭,这些个男的都是断手还是断腿?
这家人没个女的,等没钱点鳗鱼饭的时候,都得饿死。
妹妹优子看起来是个风风火火嘴快的独立工作女性,但是在和哥哥对话里,也完全不是平等的地位。
弟弟看起来顾全温柔,而他只是软弱爱逃避。
全家可以一起讨论没有史枝的生活怎么过下去,却不能一起讨论家里被偷窃这件事吗。
全剧女的就在不停的道歉,妻子道歉家里被偷、这是她的错?
奶奶道歉生病不能做家务、这是她的错?
但凡男的结了婚主体性更强,“车里、居酒屋里、高尔夫球场”都是逃离家庭的空间;而女的就丧失自我存活在一个个“妻子、母亲、主妇”的名号里。
说到底,女的还得有钱,有钱的办法很简单继承能赚得本家人所得,比如一个死了还能用小说版税赚钱的家人,完了这人还得是个男的。
演员依旧都很棒,但也不能再➕一星了。
史枝出走后又回来了,她依旧是这个家里的支柱,依旧做着家庭主妇,依旧想有一份工作,依旧在梦里跳弗拉明戈。
plus,怎么苍井和妻夫木聪看着真的很像形婚啊🫠,第四部该讲他们有孩子的故事了吧。
太过于普通,像每家平常的一天。无感。
在短暂的对“死亡”这一话题探讨过后,第三部又回到了“女性”这一主题,不过与第一部不同的是,这一部是借用中年夫妻的生活状态来赞歌家庭妇女对家庭的重要作用,而前作是用暮年离婚这一闹剧来肯定女性——哪怕是老婆婆对理想生活的选择权。令人赞叹的是,87岁的山田洋次仍能紧追时代的步伐,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在垂暮之年,以一生的经历与经验化为数部《家族之苦》,多年之后人们再回忆起山田导演,一定还会记得这个不甚完美、状况百出又相爱相亲的大家庭。
当然实质上的家庭矛盾是没有真正解决的,但山田洋次也不是稚嫩地一味追求彻底革命的青年作者,他缓慢从容地陈述自己的生活智趣,以退求进,以默胜言,以和为贵。
看到这一部期待变弱了 硬凑的结局 其实现实远不是温情山田洋次的世界 最终是一部分人群的幻想和奢望吧
最后就这么乖乖回去了并且也没报名上课啊?!说几句好话买条丝巾就摆平了?继续任劳任怨伺候一家人?!
鳗鱼饭和头盔小哥结尾还是如约出现了,所有人也都坐在一起商量大事了,主妇的出走回来那么简单让人有些遗憾。太棒了!希望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啊!
长出了双下巴的聪聪说教起来都尤其没有说服力
续不上了,编剧枯竭,老爷子身体估计也吃不消了
也不明白一群人对着电影又哭又笑的,明明很无聊
确实是电视剧的节奏
一年一会,拍的一直是社会的改变对家庭的影响。这一部是大嫂的出走对家庭的冲击,剧情肯定会引来一波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某权人士,但这恰恰体现了大家庭里每个角色的重要性。俩人吵架与和好的两场戏,机位构图用光的异同点很有意思。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台词,都有伏笔与对应,靠人物带来笑点和感慨点,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拍下去。下一部主角看来就是苍井优了。
感觉还能爱这个系列100年。细节一如既往地细腻入微,偶尔沉重的气氛里也总有特别自然的抽科打诨,只有对生活特别认真地观察体会并诠释,才能有这样浑然天成的效果啊~大嫂的主场,爆发和消失其实来得还是稍微突然了些,二人的和解虽然没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但因此更像身边中年夫妇和解的模式——心中有爱,生活疲倦,这个时候,“心怀感恩的陪伴”和“当初的美好”才是令彼此继续携手前行的根基。下一集的主角看来终于轮到优酱和小七了,期待:)
鸟又回归到笼子里
最差的一部,拍成了卡通片
最差的一部
三部曲中最喜欢的一部,再平凡的工作也是不可取代的。
看得真是难受。永远以女性的回归和牺牲作为虚假的合家欢注脚,再也不想看这些旧故事。
恍惚像上个世纪
不喜欢伏低做小的b样
延续之前两集的温馨,日本女人真的很好呢。日本老男人对老婆的私房钱真的那么看重么?手机钱包私房钱,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