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评介:这部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背景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成为了一部单纯意义上的“献礼”电影,缺乏引起观众走入影院认真观赏的诚意。
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三个女人。
首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是黄真真的缘故,很想知道,她是如何诠释这部充满了政治意味的电影(不过话说回来,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和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其次因为另一个名字就是编剧梁凤仪,对于她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仰久仰,她告诉过别人自己以为自己写不出来这部作品,但是她终于还是完成了;至于玉女梁咏琪,确实觉得最近她露面少了,以前也是蛮喜欢她清纯的样子,很想看看这三个女人会演出一台什么样的戏。
看完以后,不免失望大于期望。
这部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背景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成为了一部单纯意义上的“献礼”电影,缺乏引起观众走入影院认真观赏的诚意。
梁咏琪饰演的成在信,从香港回归之日起,每一次香港的变数,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非典……她个人都会经历了一系列的悲惨遭遇,丈夫意外身亡,失去孩子,丢了工作,真闹不懂,为什么这么多的不幸都集中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虽然好像要体现香港人打不垮的精神,但是实在由于过分渲染个人遭遇,而显得有点过于苍白了。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多次从剧情中游离。
不知不觉的想起了《阿甘正传》,只是可惜,同样是将个人的命运起伏融入到整个大环境变化的题材,《阿甘正传》比《女人本色》不知高出了几个档次。
作为“小人物”的阿甘一直没有所谓的成功,但是他努力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见证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他的遭遇让我感觉真实而立体,让即使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也会产生共鸣。
而成在信的经历,角色本身就是一个与普通观众有距离感的身居要职的女强人形象,在无限放大的苦难之后,在最后终于通过经营按摩椅而获得成功,更多的还是给影片赋予了一种苦尽甘来的类似好人好报的“团圆式”结果,典型的无线剧成功立志片的做法。
另外两个女人中,薛凯琪饰演的角色还是一个整天幻想白马王子的小女生而已,年轻,漂亮,自视很高,可惜现实不像幻想的那么美好;惟一让我提得起精神的是,比较喜欢在片中天天想着如何投资,如何赚钱的阮小仪扮演的毛毛,她的每一次出场,都会让有些闷,有些苦的剧情增添了一些亮色,这种苦中作乐,对未来充满幻想的乐观主义也许才是香港人的生存之道。
完全没有看到黄真真神秘的个人风格,她基本上采用了中规中矩的处理方式;也没有看到梁凤仪的神来之笔,很多情节的处理都似曾相识。
而梁咏琪一下子也成为人妻,作为人母了,其实几段感情戏的处理她还是演得不错的,尤其是隔着玻璃窗与儿子相望的情景,只是由于同样的不幸老是发生在她的身上,不免有些祥林嫂的嫌疑了。
其实香港并不缺少这种女性题材的电影,许鞍华导演《女人四十》中萧芳芳的感觉,就让人感觉可信而温暖,平淡中却散发出生活的光华,也许对对于如何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角色的真实性之间,需要导演、编剧和演员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不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可能看完这这片儿会更觉得温暖。
但是请允许我,还是要扯上一句香港回归。
这个故事始于香港回归,接下来就是香港经济的动荡不安以及房产股票的暴跌以及失业率破产企业的激增以及SARS的席卷……这一切的一切,都给GIGI塑造起来的女强人形象带来不少打击,但也正是这接连不断的一个个打击,才让这个女人慢慢学会了在成长中坚强,在坚强中成功,在成功中淡定,以及“Nothing is impossible”的真正含义。
--一个女人的一生,对她重要的几个人——老公、孩子、青梅竹马一样的男生、瑰蜜以及老公去世后又走进来的上司男朋友。
如果这些人纷纷的离你远去,死的死,走的走,误会的误会,利用的利用,那你还能拿什么来振作。
一个女人的一生,对她重要的几件事——结婚、生子、友情、事业、新的恋爱以及被需要的程度。
如果这些事纷纷的坍塌,所有都结束掉,你心中仅仅剩下的一点点曙光,也跟着一起被大片大片的阴影遮挡住,要知道,女人失去心底深处的那一点一点建筑起来的寄托,真是很难适应的事。
如果你的寄托一个一个被摧毁,那你还能拿什么来振作。
GI,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美丽、坚强、智慧又善良的新现代都市女性形象。
让那些手里攥着大男子主义不放的小男人们也看看,我们wonder women的力量。
这个女人,从一开始就倍受打击,自己的丈夫被宣布降职,而自己却升了上去。
是该由衷的欣慰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肯定,还是要顾及一下丈夫的情绪,悲着脸去安慰。
后来在车上丈夫的一句话“老婆能干我当然开心”,我们从中也体会到那么一丁点社会残存的传统的很固执的东西,男女依旧不那么平等。
然后等着她的是,欺骗——来自像亲人一样的家庭。
从小一起长大,作邻居也作了很多年。
学枫的爸爸一边把她当亲生女儿,一边擅自动用帮她卖房偷得的一半资金为自家投资。
终于有一天,GI实在忍不下去,当面指责了学枫爸的卑鄙行径。
却因为最后一句“活该,你死不足惜”过于狠而间接的导致了他良心发现后的自杀行为。
学枫一直暗恋着GI,虽然叫她姐,但是心中无数次想把她娶来作自己的新娘。
他们关系一直很微妙,微妙到GI一胃疼GI的老公就主动提出把GI送到学枫那里。
学枫对GI的信任是无与伦比,对GI的爱也是。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会把你误解到无懈可击。
学枫爸死了以后留下遗书,写到GI在最后对他吼的话说的对,学枫揪住这句话向GI质问,狰狞的脸孔从未出现在GI面前过。
但是,学枫以为是GI逼死了爸爸,他那样的冲动亦愤怒也是应该的。
他像是要把GI的眼睛瞪出来,凶狠的,悲愤的,也决绝的。
可能也只有特别特别深的感情,才可以作出特别决绝的表情。
GI到学枫说出“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然后转身离去都没有告诉他是他父亲有错在先是他父亲利用了GI自己。
GI说“我宁可被他误会,也不想他知道他爸爸居然是那种人。
”然后。
GI接到老公在开车时给他来的电话。
忘了她老公是因为什么特开心的给GI唱歌。
边唱歌边开车。
边开车边歌唱。
GI在听筒那头笑得合不拢嘴。
老公在这头大声歌唱,然后和迎面急驰的卡车相撞。
发出刺耳的庞大金属擦撞的声音。
GI在那边,看不到现场,却听到了声音。
而这个凛冽的声音,带来的是老公的死亡。
这种寒冷,你能体会么?
如果当时GI在现场,起码眼睛可以分担一点痛苦,但是在电话那头,所有的惊愕,紧张,痛苦以及未知全部都压到了耳朵上,而且出事的是你最亲的人。
小彤是GI的瑰蜜。
小彤新交了花心大萝卜的男友,拖来给GI介绍。
而男友却来公然勾引GI,GI厉声把他制止,没给他任何脸。
他把龌龊的鼻子凑过来嗅GI的肩膀,GI翻脸说“我是来给你女朋友打气的,你清楚”。
但终究还是遭到诽谤。
GI这么的维护小彤,小彤却还是深深的伤了GI的心。
小彤认定了GI搞她男友,最后临走还骂GI是神经病。
这世间有很多事是说不清的,你明知道他没那么好,却还是要为他讲话,因为爱么,还是因为爱而冲昏了头。
《三分之一的加菲猫》里有句话我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有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爱上的是一个混蛋……但又如何?
他妈的,我爱你,仍旧爱你。
”赶上SARS,又赶上香港经济萧条,GI这次又被挨了中中一刀。
因为不得不全体减薪,员工组织了很大型的罢工。
GI以很正的姿态和员工代表商谈,GI的一句“我们高层也一样减薪25%”说得员工代表没话说。
罢工事件终于就此停息,但紧接着又来了一件,非常非常非常不幸的事,对GI来讲。
GI的儿子SARS了。
GI在厚厚的隔离窗外手指无助的抓着玻璃,然后大声的叫着儿子的名字,泪水刷刷的流,但是SARS不同于其他病,病人家属不能直接探望。
这对于失去丈夫又即将失去工作的GI来讲,是很难接受的。
她也只得在隔离窗这边逗儿子开心给儿子作鬼脸儿子于是就天真的哧哧笑。
接下来的呢,接下来等着GI的是。
儿子死了。
真的有如晴天霹雳一样,当时GI接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先是大笑然后对着身边的小彤说“他是疯子他居然告诉我我儿子死了我儿子死了”,然后又是仰天大笑。
在儿子的墓碑前,GI平静的对着儿子的黑白照片说“请原谅妈妈没有在你的最后陪着你”。
没有出墓地,GI接过了学枫留给她的卡带。
这次巧遇学枫,是因儿子的主治医师是他。
卡带里,学枫说“从小我就知道我很喜欢你,但长大了我发现那不是喜欢,而是爱。
……虽然你对我爸说了那样的话,当时觉得很恨你,但是现在已经不恨了。
……我知道我没有几天可以活了。
……你要相信我是拼尽全力去救你儿子的……”GI听完卡带,刚好走到学枫的墓碑前。
这个女人的一生,也送走了好多好多的身边的人了。
爸爸妈妈没有提及,但是送走了老公,儿子,青梅竹马的男生,和青梅竹马男生的爸爸。
马上,她将有打算送走她自己。
这么一长段里,还没有讲的,就是她在老公之后的新一段感情。
与她的上司,程。
程是一个看似那么完美的男人。
前程似锦,人又温柔体贴。
在电梯口,程把着门,一边手撑着墙,一边垂下去,深情款款的看着GI,欲言又止。
可以看的出GI也在小矛盾,两个人,谁也不肯越过雷池一步,于是时间就这么静止着。
电梯门一关一关的哐当哐当,被程挡着,谁也不舍得说晚安谁也不舍得说我们一起睡吧。
于是,还是在电梯口,分别了。
还有一次,GI被解雇的员工袭击,正好程出现,电影总是这么的巧,总之,程帮GI拦了,但GI还是负了伤。
于是,很自然的,程带GI回家帮她包扎伤口,然后两个人亲了。
那么慢,那么慢的两颗头靠过来,终于亲上了。
好景不长,出于公司利益,有个必须决定的决定。
在GI与程之间,必须有个人牺牲。
被解雇。
于是,程选择了是GI。
还大言不惭的说“你知道我走到现在的位置是很不容易的”“你我之间必须有个人牺牲”。
GI最后一句话,冷冷的但很冷静“就当我们之间什么都没发生过”。
女人到了这一步,算是一无所有了吧。
于是,GI选择自杀。
穿上最漂亮的裙子,化上最好看的妆,放上最好听的音乐,调上最温和的水,GI缓缓走进装满水的浴缸,身子躺平,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刀片,对准手腕的大动脉,刚要滑下,手机响了。
然后门铃又响了。
GI是死不了了,等着她的,是物极必反的好运气。
GI的另一瑰蜜毛毛告诉她以前她们的投资有收益了,并且收益是三十倍。
……GI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又活回来了,并且是一活便不可收拾。
生意愈之红火。
瑰蜜投机。
又遇到新的男人。
新的男人告诉我们,无时无刻善良的去待人,绝对是有好报会主动来找你的。
是个挺圆满但过程有点悲凉的故事。
一切都挺好的,就是在剧终时黑底白字出现的“谨以本片献给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有点儿扫兴。
如果不写上这么一句,也没人会想不起香港回归。
据说很烂实际还行至少有几点可以打动你下小助理义愤填膺地辞职结果,再找合适的工作找不到了这种现象是职场上经常遇到的情况你以为你很行,可是你仍然需要给你个机会花店老板挺可爱的在信的上司很真实:我好不容易到了这个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虽然是香港回归十年的献礼片,就当作是一般的片子来看,个人觉得还是不错滴。
成在信很是女强人,也太牛X了,先挂了老公,在挂了邻居,又挂了儿子,其中又是朋友的误解,工作上的炒鱿鱼,要不是好朋友的到来,估计她也要自挂(自杀)了,能顶到现在也算不错了。
说像时尚女魔头,还比里面的女主角更强,受苦也更多,还好旁边还有两位好朋友的支持。
总的感觉就是不错吧
抛开别的不谈,单凭梁凤仪的编剧,这部片子我就一定是要看的。
梁凤仪的编剧功底也是灰常可观的。
只是给GIGI扮演的女强人设置太多苦难了。
很像港版阿庆嫂。
>_<香港回归10年了,精明的港人早就学会并且适应了大陆的政治风气在哪儿个门说哪儿家话。
何况都十年了...借花献个佛,顺便表个衷心都是信手拈来容易的很,比如这部原本很温情很女人的《女人本色》,电影最后却生拉硬拽的提上了“献给香港回归十周年”...成功打入内地主流市场。
也算是爱国影片呢。
^ ^至于女人的本色究竟是什么呢熟悉梁妈妈作品的人都该知道梁凤仪每个故事讲述的主题其实都差不多主角一定是女人且聪明善良,百折不挠是共性。
女人身。
女人心。
女人情事。
还有最重要的...身为主角的女人们一定都要灰常的强。
坚强。
所以,女人本色你也该知道是什么了吧。
最后的主题歌我真是喜欢。
听清歌词,影印这电影评论刚刚好。
那啥。
美女泷,美女祖,美女朵,美女泪小鱼刚失恋的/正在失恋的/彻底失恋的 的亲爱的们无聊时都来看看这部电影的草。
或许只有貌似如蒲草的我们才能韧如丝。
换上衣服,咱重新又是美女一条 >_
梁咏琪算是演得还可以拉,几个煽情的镜头还能把握住,不过我觉得这个角色更适合 张艾嘉, 是那种经历过什么的眼神,是那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眼神。
值得一赞是短短一部电影,能把香港回归后一连窜的政治经济事件连在一起,虽然看似很有设计的痕迹,但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时想想艰难而丰富多彩的生活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部同样为庆祝回归十周年的片子,选择了以女性的身份去切入历史。
相对于《老港》以爱国情调去切入,相对于《每当变幻时》以街市去切入,确实有差异性。
但,不得不承认,这片无疑是最差的一部,无论是品味又或者是操作,只能算投机电影。
《老港》的曲曲折折以及《每当变幻时》的兜兜转转,让人扼腕的同时为之赞叹。
而《女人本色》,前半段将所有倒霉的事安排在女主角身上,下半段又平缓故事的坠势,扭转了剧本的感情色彩。
以故事前后的反差制造剧情冲突是没错的,错就错在生搬硬套出一个故事。
一个永远没走到绝路的女人的职场故事,我理解该片为《职场本色》。
香港文化我了解不多,但我深韵香港的世界观是:血性的草根。
一个可以开劳斯莱斯停在路边摊吃鱼蛋的群体,一个可以只身赴钓鱼岛的群体。
相比于大陆的撞人宝马,超级无敌大学生游行抗日等等,都来得有血性又低调。
《女人本色》表达了商界高层的浮沉,那是不符合香港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
反而我觉得象某国连续剧,不是局长贪污包二奶就是有钱公子爷为爱为情所困。
性质差不多,调调又差不多,估计这是旋律。
女人本色,原谅我理解为以下女性:《老港》里面的毛舜筠,即使全家每天伙食只有十块,依然坚守这头家,坚持三菜一汤。
父子发生矛盾,一个跨步拦住门口:“你地边个都吾可以行出尼个家门口……”狭逢就业,为写字楼褒汤,搞卫生。
不到生命最后一刻,都绝不开口挂念儿子,免得拖累儿子发展。
那传统女人的本色,那是女人的本色。
《每当变幻时》啊妙的30岁计划,无论遇到什么苦难,都要克服。
30岁钱离开街市,做一个自由的人。
计划吖嘛,决心吖嘛。
上进女人的本色,也是本色。
我从来都觉得女人不需要太强,而男人无论如何都需要强。
或者你觉得我男权,但我更相信是男人自身觉悟后的担当。
问天下,逞强的女人无非两类,一类是无依无靠,一类是盲目追求。
都可悲。
和一个没理想的男人一样可悲。
做女子易,做女人难。
《女子本色》易拍,《女人本色》则一样很难。
这片子对我唯一的作用就是——王老吉真的那么好么?
我第一次使广告效应在我身上发生了作用,第二天买了王老吉喝,朋友说“绿豆汤?
”我说“什么啊,明明红糖水。
”别的真的不想多说了,整个一个广告电影。
香港回归10年,部分港人也沾染了国内的习气,争先恐后搞起了一如“为向国庆xx年献礼全体工人奋力拼搏结果3峡大坝提前xx天完工”之类的献礼工程,如电影界人士为赶“7·1”上映而排出了《老港正传》《女人本色》《每当变幻时》3部献礼电影。
看了原名《老左正传》的怀旧快餐《老港正传》,不禁一声叹息——亏黄秋生恬不知耻还在唠叨叫卖——“这是我从影以来最xx的电影”;冲着黄真真的神秘与名气,又进电影院看《女人本色》,不禁大叹——真系一蟹不如一蟹。
黄真真不只是本片导演,还是3个编剧之一,但第一次操持这种主旋律献礼电影,就砸掉自己在内地观众中好不容易竖起来的招牌。
本片只适合在电视台播出,尤其是cctv6这种意识形态电影台,各位千万不要进电影院帮衬,不如省点票钱买猪肉吃还好,如果实在忍不住,看半价罢了。
看电视都嫌浪费时间,各位观众切勿充当冤大头,本人只是在此现身说法一番望大伙儿引以为戒。
不过我的担心有点儿多余,因为市场嗅觉灵敏的本地影城导演看片之后,安排每天非黄金时间播放2场,所以可以预计看到此片的本地观众人数不多,推而广之此片本地票房多少也可想而知。
外市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故事的原创者+编剧梁风仪据说很牛,纵横商场著作等身很是风光,但是此回献礼,只是突显出她和一众编剧的out date。
女人本色,到底色在哪里?
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8、90年代,平铺直叙的弱智剧情,穿插与堆砌时事事件影像,各位只要浏览过各大传媒回归10年专题、浸淫过些许港台时装商战肥皂剧的,都可以把下一步剧情猜个778889不离10。
电影到最后终于失控,简直成了广告片:经出露肉贩卖广东加多宝公司出产的“王老吉”凉茶饮料,到最后公然推销知名按摩椅品牌Osim(薛凯琪坐着左右上下来回摆动的某款按摩椅好似在演示某些性用品大会的夫妻快活椅),结尾部分再明目张胆突兀异常插进一个鬼佬角色来hard sell不知所云“G Bar”品牌——看完字幕发现这个G Bar是本片赞助商——跟满坑满谷的垃圾邮件垃圾sms、街头硬塞入手的小广告一样行径。
是黄百鸣穷疯了,还是梁风仪人面广,拉到这么多赞助?
关于演员。
梁GiGi惨遭编剧陷害成为“劏猪凳”,10年之间,她身边的老公阿lam儿子乐乐邻居许绍雄郑嘉颖父子先后“瓜老衬”,简直系生人勿近。
无奈之下GiGi唯有卖力表现,大颠大肺又哭又笑。
但10年之间好似妖精一样不会老——故事发展到97年的时候大特写她脸部已经满布鱼尾纹显老了。
Fiona薛凯琪更是遭遇恶搞,那个獐头鼠目的古惑形象设计师居然将她的竹竿身形定义为34 24 34,被包装之后,生骨大头菜Fionna一身庙街北姑的穿着去中环上班并且在办公室走起cat walk。
2打6歌星仔张敬轩触电大荧幕扮演想啖Fiona的癞蛤蟆,但好似一旧饭,还是一煲夹生饭,倒是发现他比较适合去扮僵尸or吸血鬼,简直不用化妆,加多两个獠牙即可。
最值得一提的倒是饰演“毛毛”的小仪,讲着半咸淡的普通话插科打诨挤眉弄眼鬼5马6效果一流,这个身形迷你的开心果成为此部烂片唯一的亮点,引发了影厅内的几次爆笑,她跟《老港正传》中的肢体语言夸张不已的郑中基相得益彰,以后如开拍《龙威3》可以找小仪担当女主角。
同时,周启生包办了本片电影音乐,可以看出他动了一番心思。
10年人事,某些电影人希望通过这些仓促出炉素材拼盘、怀旧快餐的献礼电影,说清港人起起伏伏的心路历程(希望《每当变幻时》会好一些罢),有点儿表错情,心水清的香港同胞自然不买账,一水之隔的内地同胞如果有点儿独立思考能力的话也容易一眼看穿其献媚本色。
献礼电影,到15或者20周年时候再弄一批罢。
ps:延伸阅读“老港正传=电影+新闻+龙威+黄毛=怀旧快餐”http://www.douban.com/review/1171457/
以前。
这部影片上映的时候,每次路过电影院看到海报,都先入为主地自以为这是一部女同片。
所以一直没有走进影院看一看。
不曾试着去了解的人和事总是容易产生误会。
这次,因着朋友的推荐回家看了这部戏。
才明白名字的初衷。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面对着抉择,我们无法预期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
但起码,只要怀着积极的心态,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会朝着明媚的彼岸前进。
总之我觉得很感动~~~
喜欢励志影片,喜欢女人本色
看了四天终于看完了~不是好看的电影~很多变化都发生得过于突然~于是就不自然了 哈哈~ 薛凯琪很Q噢我爱~
我记得好像似乎是梁凤仪的原作,总是这样的让人难,让你叹
五毒俱全
很喜欢这部片子,也因为这部片子让我重新喜欢上梁咏琪。
片虽似笔流水账 各人都演过头 所幸往事都在里边起起伏伏留有自己回忆的余味。
薛凯琪演蛮好 被骗后发现真爱是一直等她的花店男生 梁咏琪演得更深入人心 尤其是儿子死了绝望地躺进浴缸要割腕自杀那崩溃的神情 还好小仪冲进来笑哈哈的拿着王老吉说股票涨了赚钱了才断了她的念头 女人啊 活着真难
郑嘉颖和张敬轩好萌的
电影频道又在放…记得这片我看过两遍,一次是刚出的时候,一次和小叶在宿舍里。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特别好,主要是因为梁咏琪演技好。再看,就觉得,故事过于刻意,把所有的事都压在一个女人身上,体现回归后香港变化,主旋律了…和《每当变幻时》差不多的感觉。
如果要咁苦先得甘来…… 也太惨了。
小薛好可爱啊 小轩也是~~
在大事件下的故事 只是主角的故事没事时代背景下发生的若干种种吸引人
低能片
没有感觉。现在的男人ms都这样。
有点激动.只是梁咏琪怎么老了那么多..
故事讲得太圆润.太赶.太贪.什么都想插一腿.求全责备不是坏事,但至少有那么一两个着重的时候.闻死而笑算是印象.GUCCI店里的小心情也算有趣.励志不是靠把一个女人说得悲悲切一无所有然后无道理地迅猛翻身来推广滴.. 恩.还好有女人看.
只有王老吉是王道....
在这部剧中gigi的表演很出色~从一个在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在老公破产,丧父,做单亲妈妈,处理好公务,被人误会,当替罪羊而失业,丧子。。。。。。一个女人能做得这么出色,真的很不容易~
找林子祥拍床戏好奇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