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人 大多为什么而跳舞?
当做职业?
还是一种爱好?
为了美体塑形还是锤炼气质?
我是个跳舞的人 跳拉丁 自己舞,没有舞伴 动起来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活体 像一只斗鸡一样 享受那种感觉选这部片子 以为和舞蹈有关 原来是部讲生活的片子,讲生活的玩笑 让各种荒唐的事在你的周围炸开花失去一条腿 丧失记忆 没有了爱巢还有什么值得活下去 跳舞的夫妻是一对乐观的人 电影告诉我 没什么更坏的事情再可以发生的时候生活只有转好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做的是 坚信!
全片对白极少,却能让人从头笑到尾。
肢体语言相当成功。
片中的两口子现实中居然也是真夫妻。
这两天电影节看到的题材都是现实主义的,比如《萨冈》《爱你已久》《法国姑娘》,涉及人性伦理种族,看完多少有点沉重,而这部却轻松幽默,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却也表达地淋漓尽致。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音乐,也很赞,拉美风格野性十足,动感而明朗。
这次法国影展,最深的感触是:片尾音乐都很耐听,影片结束,已连看几场的观众已有经验地不着急离场,而是耐心地多坐一会儿,多听一段儿。
国内电影在这方面显然还没有能耐。
很遗憾没能看到之前的《巴黎故事》等片,不过此片也算完美谢幕。
摄影师Marin Parr曾经拍过一个系列的照片,名字叫做Boring Couples。
内容如其名,一对又一对相守多年的夫妇面对面坐着,沉默,各行其是,熟视无睹,表情空洞,仿佛面对虚无。
既然这种状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怎么就没有人写一本对症下药的手册呢?
好摆在成功学边上,家庭.女性的分类里。
基于这种手册面向的目标受众之广泛,说不定还能迅速登上各大畅销排行榜呢。
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看电影,学习如何七年不痒”。
治愈七年之痒(以及并发症中年危机)有很多方式, 《他们结婚了还有很多孩子》里曾详细描述过其中较精彩和普遍的一种。
Yvan Attal演的丈夫选择了男人的惯性选项干脆大汗漓淋地出一次轨。
这是用之即弃的态度。
厌倦之后,换个游戏对象,换场游戏。
这个方法操作简单,却并非长久之计。
扮演妻子的Charlotte Gainsbourg方法要高明些。
她甚至能抵御CD店里和德普荷尔蒙都发酵在阳光里的邂逅。
她在另一场气氛和阳光都恰到好处的下午,不经意地向Yvan露出了她如天鹅般白皙而优美的脖子---重现当年你爱上我的时刻,等你再次爱上我。
不换游戏,也不换游戏对象,只按RESTART键,一切都重来一遍。
这一招很灵。
我也曾亲身实践过大吵一架之后整个未来暗淡无光却又偏偏看到他抽烟的样子,然后又忍不住上前紧紧拥抱他。
但和《伦巴》里的招数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了。
《伦巴》对抗七年之痒第一招:从未痒过其实《伦巴》里的夫妇二人具备所有七年之痒的条件。
他们从事着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妻子用最简单的小猫小狗单词造着句,丈夫带领学生每日跑过相同的路线。
他们被中年人共通的睡眠问题困扰:丈夫畏光,妻子无法忍受钟表的滴答声。
他们起夜。
他们不温存。
他们也彼此不说话。
说到这里,电影里精简或者直接消抹对话表达起中年危机真是恰如其分。
联想到另一部Quicky电影《布拉格狂想曲》中,所有对话都被处理成如同掺了磁带一般的唧唧喳喳。
这是夫妻间除尴尬的沉默之外的另一种尴尬方式---无意义的聒噪。
话说回来,具备了所有七年之痒充分必要条件的Dominique和Fiona夫妇却看上去并不对彼此厌烦。
因为他们跳伦巴。
这是言语之外值得开发的另一种语言。
他们虽然不说话,但其实却在说着些什么。
他们是舞伴,战友,他们需要目光交汇,肢体接触,姿势合拍。
他们没有孩子,却有满屋的奖杯。
“从未”是个珍贵的形容词,就像男人们心心念念的处女情结。
每一次争吵和沉默都是无形的磨损,直到把两人初遇到热恋日积月累的所有宝藏风化殆尽。
Dominique和Fiona,他们从未厌倦过对方。
这是神话一般的故事开端。
《伦巴》预防/对抗七年之痒第二招:意外如果日子就这么过了,每天重复上课下课伦巴睡不着又被闹钟吵醒。
神仙伴侣也可能难免会感情年久失修。
所以恰当好处的意外,就算是坏的意外,也足够能打破催眠途中的左右规律摇摆。
因此,努力自杀的胖子不要哭,你的从天而降表面上导致恩爱夫妇家破人亡,根根儿里没准就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大善。
《伦巴》预防/对抗七年之痒第三招:失忆和残疾车祸之后,丈夫失忆,妻子残疾。
现实主义里的惨不忍睹在斑斓的奇想世界里弱化为需要应对的未来事件。
失忆是Restart游戏的高级版本,真正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切从自我介绍开始,不是用手比划,是用声带发声的那种,别忘了礼貌地加上一句“很高兴见到你”。
Dominique是客套,Fiona说的却是真的,真的很高兴,见到你。
医生把车祸里幸存的夫妇送回家,交待说:好好照顾她。
他可以变成她的腿,或者送她一根腿。
我曾经胡思乱想过,如果上帝造人的时候全造显著次品,瞎子去找瘸子,聋子去找哑巴,可能这个世界配对这件事就不用劳烦月下老人和丘比特了。
结婚誓词也可以从“I DO”向蝙蝠侠台词靠拢:“You complete me.”到那时候,真的,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伦巴》预防/对抗七年之痒第四招:祸不单行失业,火灾,无“房”可归。
灾难却恰好是滋生浪漫的肥沃温床。
劫后余生火堆旁合唱情歌比和平年代的歌舞升平更令人动容。
火灾后的大雨里脱下鞋为她挡雨一回抵过正常夜里起床给她添一千次被。
最重要的是灾难里他与她始终同步,谁也不会嫌弃谁。
所以无房,才并非无家。
Dominique和Fiona在没有墙壁只剩一扇门的不存在的房子里假装房子仍旧存在的表演,其实是在展现一种心理状态。
砖瓦不在,却破坏不了家的概念。
概念原本就是构建在无形的精神层面,火烧不尽,雨打不垮。
爱也一样。
《伦巴》预防/对抗七年之痒第五招:死亡和怀念传说中死亡是霸占人心的最有效手段。
甚至有效到瞬间让你秒杀你的所有竞争对手。
其实这是偷换了赛制,死了之后你都不跟他们在同一赛道上跑了,他们怎么还赢得过你。
当然这种招数只适合那些叫嚣要过程不要结果的亡命徒。
像Dominique一样,即制造出死亡的假象让Fiona日以继夜怀念着,又能在海边一边烤着煎饼一边等待重逢的幸运儿,真的不多。
《伦巴》预防/对抗七年之痒第六招:偶遇- Dom?- 你是?
- Fiona.- 很高兴认识你,Fiona.- 我也是。
归零,again。
P.S. 其实Martin Parr很坏,他鼓动老婆搀和Boring Couples一把,把两人摆拍的貌似视若不见的照片混到系列里面,仔细一看,Martin Parr嘴角有一抹怎么都忍不住的坏笑。
注:关于Martin Parr的Boring Couples的照片和信息来自于任悦老师的博客http://1416.me/13081.html。
在此致谢。
虽然是真人演的喜剧片,但情节就好像在看一个一个动画短片。
明亮的色彩,轻快的节奏,让人会心的幽默。
Dominique 和Fiona是一对好似生活在童话世界的夫妇,两人在同一个小学教书。
Fiona的英语课堂外便是Dom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跳跃。
放学后两人排练伦巴舞,准备地区的冠军杯。
一切的美好因为撞见了无比悲观的Gerard而告终。
Gerard自杀未果,而汽车中的夫妻俩,一个失去了一条腿,另一个失去了记忆。
一系列的动荡、失散后,两人终于重逢,与其说重逢,其实是再一次的初识。
你可以说导演讲的故事毫无真实性可言,可是谁在乎呢?
灰姑娘是假的,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都是假的,但我们就是喜欢他们的故事,喜欢无可挑剔的美丽结局,谁又在乎什么真的假的!
即使现实往往并不如此,我们仍满心希望好人得到幸福,坏蛋遭到报应。
于是,当那个为了抢巧克力面包而不惜殴打Dom的小坏蛋站在山崖上无比欢欣地准备咬下第一口,山崖顷刻崩裂的时候,我立刻哈哈大笑了起来。
最近很忙,天天像打仗似的。
但昨天还是抽时间去了一趟法国电影的展映活动,看了一部电影。
说到这次活动,规格是相当高的。
放映的影片都是法国08年很好的影片,而且来了很多的导演与演员(包括朱丽叶·比诺什),来现场与观众交流。
我没有去看比诺什的《巴黎故事》和去年一度让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成为奥斯卡影后热门人选的《爱你已久》,而是挑了部法国的特色喜剧,也就是这部《伦巴》。
说道它的特色:首先,它的片长出奇的短,真正的影片内容差不多只有70分钟,比起那些动不动就三个多小时的片子,这部电影虽然节奏不是很快,但它看起来很流畅,整个影片给人一种很舒服、很惬意的感觉。
然后,它的“语言相当相当”的少,像开头的那一部分可能差不多10分钟没有语言,只有音乐与舞蹈(就是两个的伦巴),其实在这部片子作者就是强调用“肢体的动作”来表达喜剧的效果。
这就是我题目说它是“卓别林似的喜剧”的原因。
看惯了中国传统的用语言(耍嘴皮子)和夸张的情节来搞笑电影,这种喜剧形式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下面着重谈一下它的“法兰西似的情调”和“卓别林似的喜剧”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影片的故事相当的简单,主人公是两个酷爱跳伦巴的夫妻,他们平常的职业是老师,但对于他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浪漫的舞蹈。
已经拿了无数个奖杯的他们,居然为了一个小比赛和紧张得睡不着觉(每人睡后起来了三次)。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法国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他们可能把自己的工作摆在次要的位置,而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了第一位。
我觉得这是与中国人很不同的地方。
最表现出法国情调的是一场他们在车上边开车边换衣服的戏。
因为忘了拿比赛时跳舞的衣服,他们回家去拿,拿了后又开去比赛的路上,为了抓紧时间他们在车上一边以高速疯狂行驶,还一边给自己也帮另一个人换衣服。
我觉得这场戏相当的精彩,首先两个人边换衣边开车相当的搞笑与夸张,表现出了两个人对参加比赛的渴望甚至是一种疯狂。
我在想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有人这么开车,那不出车祸才怪呢?
我想也只有法国人能干出这种事情。
下面说说它的喜剧形式。
他们自己在放映完的提问中也提高了,他们的喜剧受到了查理·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等默片大师的影响,也就是他们几乎完全抛弃了语言,完全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喜剧的效果。
这种表演我觉得是相当难当然也是相当精彩的,除了卓别林的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的喜剧表演,我觉得这是本片最大的特点。
总的来说,《伦巴》是部让人能会心一笑的喜剧。
法国南部的阳光斜斜地切进窗棂,将木地板上浮动的尘埃照成金箔。
女人赤脚踩过斑驳的光影,脚踝上褪色的银链轻响,像一串未说出口的叹息。
这是《伦巴》中最静谧的镜头——没有台词,没有音乐,只有尘埃在光线中沉浮,如同爱情在岁月中无声发酵的碎屑。
导演帕斯卡尔·费兰将镜头对准一对被命运噤声的夫妻:丈夫因意外失语,妻子在沉默的裂缝中独自跳着伦巴。
他们的生活像一帧褪色的默片——厨房里煮焦的牛奶咕嘟作响,晾衣绳上的衬衫被风灌满又干瘪,丈夫用铅笔在报纸边角画下扭曲的圆圈,妻子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嘴角的弧度精确到毫米。
这些细节被镜头温柔地摩挲,成为情感的密码。
女人将丈夫的手按在自己腰间,试图用肢体的记忆唤醒他沉睡的舞步,但男人的掌心渗出冷汗,像一块融化的冰。
最动人的隐喻藏在“鞋”里。
女人总穿着那双磨旧的红色舞鞋,鞋跟敲击地板的节奏是她与世界的对话;丈夫的皮鞋却永远沾着泥土,沉默地蜷缩在门廊角落。
某夜暴雨,女人独自在客厅旋转,舞鞋划过地板时溅起水痕——原来她打翻了一盆未收的衣物。
湿漉漉的衬衫缠住脚踝,她踉跄着扶住餐桌,打翻的牛奶缓缓漫过丈夫画下的圆圈。
这个长镜头像一首残酷的散文诗:生活不断蚕食着仪式感,但舞蹈仍在继续。
影片的高潮发生在谷仓。
月光从破屋顶漏下,女人解开束起的头发,握住丈夫的手跳起一支没有音乐的伦巴。
男人的脚步起初僵硬如牵线木偶,直到她的眼泪坠在他手背。
忽然,他用手掌托住她的后颈——这是他们年轻时跳舞的暗号。
尘埃在月光中悬浮,仿佛时光的碎屑被重新拼贴。
没有恢弘的配乐,只有谷仓外蟋蟀的鸣叫,和衣料摩擦时细微的沙沙声。
当结尾的字幕浮现时,你会想起女人晾晒的白色床单——它们在风里鼓起又落下,像一次次未完成的拥抱。
费兰用镜头告诉我们:爱情的重量不在于誓言的分贝,而在于沉默中依然校准的舞步。
伦巴的韵律藏在晾衣绳的摇晃里,在打翻的牛奶蜿蜒的路径里,在一双旧舞鞋固执的踢踏里。
真正的告白,或许本就是一场无声的共谋。
很喜欢的电影,但深知这个电影是推荐不了太多人看的,推荐过后毕竟会被指控矫情。
放任四海这样的电影,也恐怕只有欧洲人能拍出吧?
我很理解不喜欢这电影的同学。
对话太少,没内涵没营养!
全靠动作来理解,能看出相爱端倪的只有跳舞和刷牙的时候能看出点默契,大晚上连爱也不做,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折腾自己,第二天就比赛了也不做情感交流和勉励,手忙脚乱边穿衣服边开车都没事故,获奖完成就出事了。
导演在情感处理上太过平淡。
本来电影就没高潮,好不容易车祸了,受伤了,残障了,女主角连个咆哮都没有,男主角,连个追忆蒙太奇都没有!
天赐良机又逢火灾,俩人也楞楞的!
最后,重逢啊!
女主角就知道自我介绍,咋叙叙离情别绪呢?
咋不抱头痛哭呢?!!!
如果抱着以上想法,那么这个电影就是烂片。
如果抱着以上想法,拍出的东西更是烂片中的烂片。
生活本身就平淡,接受或拒绝木已成舟,我就喜欢略显诙谐的不幸,有点清新的爱情,再见故人,千头万绪只要一个眼神就好,最大的悲剧不是跳不成舞,失业在家,吃不好饭,流离失所,而是我们失去了彼此。
情绪 和 剧情 就像它的颜色 很整 毫不罗嗦好像默剧需要用肢体夸张的到位 并且停顿 来传达情节另一种美感想是小时候期待着看木偶剧一样的快乐
昨天去看了这次为期一周的法国电影节中的一个小片子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861233720/#next_photo
这个,我承认没好好看……
希望太大失望也有点大,车祸前其实都还蛮好玩的,之后反而变得生涩冗长,如果只是看前面这一小段到会是个很不错的小短剧
可爱啊。他们俩的电影男女主角始终是一样的名字,故事里也都有安排小狗狗的戏份。色彩没的说,伦巴美好,想和可爱男孩一起跳舞。
太文艺了。。。。
道不完的趣味盎然,数不尽的情意缱绻。一部拍得像动画片的电影。
电影本身安排确实巧妙,可惜没有吸引我的元素,估计大师级的观影人才能挖掘到它的魅力,因为整部电影没有一句台词,完全靠两个演员肢体表演和跳舞完成的。
喜点和泪点在哪啊就看到两傻蛋
10.22.2014 很法式
流浪巴黎还蛮不错的这部..get不到
这类电影总是觉得还可以,但不值得重看。
一对契合而有趣的灵魂,生活里面只存在伦巴和彼此
i hate zhuang b
有点无厘头我喜欢
很好
小品电影或者电影小品?这部喜剧的笑点就像挤牙膏,你以为没有了但总还能挤出一点;肢体魅力撑起了整部电影,让人惊喜!PS:我竟然能听懂全部的对话,啧啧....
明明很惨淡的内容看着却很欢乐。有的时候看着像默片,神奇。浪漫又夸张又温馨又搞笑,影子那段很有意思。
好怪诞,看不懂
这片子蛮特别的,没什么心灵震撼但是想给五星,两个人几乎是像默片一样的在幸福生活,快乐舞蹈,可是不幸就这么来了,并且接二连三,依然泰然,依然乐观。中间让我感觉有点像看到了《鹰对鲨》,色彩明艳,前阵子流行的撞色风。
夫妻俩一起烤了个色彩鲜艳的法国小甜饼。
太TMD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