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挺适合晚上安安静静看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就冲着冯巩等众多老戏骨我也很开心,都是小时候喜欢的老艺术家啊。
可是现在的人啊已经不认识他们了,完全为了刘昊然岳云鹏来的,有点让人心凉。
其实很多人说烂,一个是口音一个是剧情有些地方太突兀、包袱不重。
其实是它剧情慢,大家喜欢吃快餐、看短视频2秒没亮点都看不下去了,这部片能慢慢跟着节奏看得人太少了。
我们看喜剧是为了笑,但总得除了笑留下点什么。
如果你只是为了看抖包袱捧腹大笑,这部片确实不适合你。
如果你是为了看一部温馨的睡前电影,其实这部片还不错。
这就是冯巩式喜剧,看到过半的时候才摸出点意思,最后才看出情怀。
(不过结尾的舞蹈真的有点尴尬)另外,无论在电影中的老戏骨们如何,希望大家能够口下留情。
人家给多少家庭小时候带来欢笑啊,以前哪像现在,小鲜肉不需要作品就能带流量吸金。
以前他们有的只是台下观众的掌声。
你看多了觉得“切,他就会那么几样”。
现在的部分00后真是无知,只知道温婉小鲜肉,冯巩、牛莉、涂松岩、梁天、巩汉林、毛俊杰居然都不认识……算了不吐槽这个了其实,是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了,觉得春晚越来越没意思、喜剧片越来越不好看、相声小品越来越不好笑…不是喜剧变了,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猎奇刺激…而冯巩本身的小人物风格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加入了这些打架、跳楼、追车的“惯用套路”,其实这反而让这部片不伦不类了。
希望他还是走自己的风格就好,希望银幕还能多出现这些老戏骨,希望弹幕和评论的人客观一点。
那些“看刘昊然其他全程快进”的人,那些“冯巩老了演成这样”的人,你们就别在这评分了我谢谢你。
一位热心人,一辈子热衷于解决矛盾、化解纷争。
时常游走在夫妻吵架、妇女跳楼、群众械斗、强拆对峙、暴力讨债的现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妻子不理解,将他赶出家门。
他依然我行我素。
冒着生命危险,帮百姓谋福利,替社会求安稳。
最终,妻子原谅了他。
不仅重新把丈夫接纳回家,或许从今往后,也会全心全意会支持他的利他行为。
冯巩的《幸福马上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那些弘扬助人为乐精神的宣传、教化影片。
在当今这个重利的社会里,类似的剧情,如果不说令人反感,至少也很难让人信服。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呢?
不过还是让我们暂时搁下成见。
的确,在大部分的电影里,主人公通常都有一个大致上来说是利己的动机。
无论这个动机具体是什么——寻找财富、追求艺术梦想、获得某个女孩的青睐、复仇、越狱、探明真相…然而,细究起来,即便是在这样的电影里,利己也往往是和对利他的肯定同时进行的。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不仅帮狱友争取了很多利益,而且还替社会消灭了一个公害。
比如,《霸王别姬》,段小楼、陈蝶衣最后的幻灭感源于哪里?
正是源于他们不愿意出卖朋友。
所有电影的主题,从来没有说哪个是要鼓励自私自利,更多的都是在褒扬利他精神。
可以说,只要是电影,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是在宣传在教化,在倡导一种非功利态度。
因此,主人公马尚来(冯巩饰)的利他动机,并不足以作为批评《幸福马上来》的有力论点。
它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向善倾向,或许马尚来的这种倾向比常人更强烈。
同时,该片的口碑如此糟糕(豆瓣评分只有3.8),利他动机亦不足以成为它糟糕的借口。
这种动机其实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特殊。
在类型电影的传统里,本片的主人公更接近超级英雄电影和追梦电影里的主人公。
前者,同样的舍己为人,同样的不求回报,影片中一般会设计一个他与之抗衡的大反派。
后者,同样的视金钱如粪土,为了一个理想,常要招来社会的白眼、家人的疏远。
只要我们把调解矛盾当作马尚来的爱好,那么本片就不折不扣地是一部追梦电影。
它同时也运用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元素,为马尚来设计了一个对手——茅雪旺。
问题不是出在动机上,而是出在身份上。
茅雪旺也是一个调解人,不同的是,调解是他的牟利手段。
每每,当马尚来为弱势一方伸张正义的时候,茅雪旺总是受聘为强势一方的代理人。
留意,电影在这里已经偷换了概念。
所谓调解人,通常应该不偏不倚,站在中立的位置。
劝架的一旦站队,事情就不一样了。
这部电影中调解人的意义,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的律师、代办、咨询和受雇打手。
拿钱的还好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不拿钱可就尴尬了。
一伙人打群架,你一个路过的,拎着条凳子腿跟着瞎掺和,这不有病吗?
当然,电影没这么拍,这种明朗的情况下,它还懂得让马尚来做一个和事佬。
但事情的性质稍微有一点模糊,马尚来的处境就立即变得难堪,乃至动机也变得可疑。
电影用很大的篇幅,讲马尚来和茅雪旺干涉一段破裂婚姻的事。
一对夫妇,丈夫有一天跟妻子提出离婚,理由是她在结婚的时候隐瞒了曾经垫过下巴。
实际原因据马尚来推测,是这个做丈夫的负心薄幸,有了新欢。
不管怎么说,这是人家夫妻的家务事,用相对现代的眼光来看,外人平白无故不该插手。
除非是当事人要求你来插手——妻子请到马尚来帮她劝和,丈夫请来茅雪旺帮他劝分。
于是事情就演变成,马尚来大公无私地,帮一位女性实现愿望,却让一位男性的愿望落了空。
其正义性建立在一种比较老派的价值观上:劝和不劝分,婚姻神圣小三去死。
然而,即便我们接受这样的价值观,还是会觉得马尚来的行为有一些无聊。
自己跟老婆的关系都岌岌可危,却跑去帮一对陌生人挽救婚姻,您这是,闹呢?
痛痛快快,就将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喜欢打抱不平、锄强扶弱的人,也可以把故事讲圆了。
可它不,偏偏又忘不了「调解」这个出发点,硬是把马尚来变成了一个是非观糊涂的人。
电影讲了一大半,一直讲的是上述这种鸡毛蒜皮般的小事,让人觉得没有进入正题。
终于在后半段,我们看到了一个稍微可以令人打起精神的话题——强拆。
地产开发进展得如火如荼,只剩下一个寡妇,守着一家火锅店,不让拆迁的工人们动。
之所以不走,倒不是因为赔偿没谈妥,而是因为寡妇忘不了他的亡夫。
一如从前,马尚来和茅雪旺介入,马尚来站寡妇,茅雪旺站地产商。
茅雪旺就是个打酱油的,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因此在这里也并未造成多上实际的阻力。
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拆迁队给火锅店断水断电,马尚来怒了,将拆迁工人痛斥一番,说他们怎么能这么欺负寡妇。
电影又一次采用了移花接木这个招数,把地产商和寡妇的矛盾,转换为工人和寡妇的矛盾。
两边都在理。
寡妇在理,因为火锅店是私产。
工人在理,因为工人需要赚钱糊口。
由于这一番怒斥,工人们被感化,当天就又把水电给寡妇送上了。
寡妇也被感化了,觉得没必要这么执着,火锅店换个地方也可以开。
结果是,寡妇让出了火锅店,地产开发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所以马尚来实际上站的是哪一边?
从一开始,他就站在地产商的一边。
当马尚来宣布他支持寡妇的时候,两个徒弟目露疑色,显然是对师傅突然易帜表示不解。
他没有直接劝寡妇离开,是因为那样效果会适得其反。
暂时性地支持寡妇,是为了达到最终让寡妇离开的目的。
这就很让人不解了。
何以地产商的利益大于寡妇的利益?
我们唯有引申或猜测,说马尚来这样做是为了大局考虑,是出于调解者的一种公正的原则。
但是,这大局是什么大局,这公正是谁的公正?
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不是地产商停止开发,反而是弱者对强者让步?
这便是隐藏在整部电影剧情地基下面的那颗炸弹——若说主人公追求的是帮助弱者,可他却不断做出违背这一初衷的事情。
若说他在乎的唯有一个「理」字,可他偏向的那一方,往往又并不比另一方更在理。
人的利他行为,尽管难得,可往往总也有他的道理,要么出于怜悯,要么出于某种道德信念。
马尚来的种种举动,你却看不出他的道理,或者可以干脆说成是没道理。
因为没道理,所以不可信。
不可信的事,讲再多遍,说再大声,它也还是不可信。
倘若这部电影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宣传和教化,那它丝毫也不会收到想要的效果。
『幸福马上来』冯巩老师自导自演第三作,参演阵容差不多算占了如今内地喜剧圈半壁江山,更不乏大量春晚级演员站台,但也无法掩盖此作剧情上的薄弱和逻辑的凌乱,更像是由一个个小的舞台剧组合拼凑,衔接、转折全靠冯巩老师的独白,说教意味太过浓重缺乏自然过度,与前两作水平相距甚远。
【4+2情怀分】
我是学社工的,很喜欢这部片子,很感动。
有些人批评他不好,我很难过。
有些人批评做调解员的动机,其实这个世界上除了钱还有好多事情值得人们珍惜的。
做这个行业是真的需要情怀的。
我觉得冯大爷也是不容易。
干这个需要让大家认可,调解员没有不像警察,物业,没什么公权力,用的是自己的真心来解决纠纷,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尊重做这行的,让我们的社区更和谐。
我就在想……冯巩你一个人民艺术家也能拍出祖宗十九代、煎饼侠还有欢乐喜剧人那样只靠明星走马灯一样的烂片儿……不可否认,这真的是一部做工不怎么样的片儿。
首先,让我非常不爽的是,他们一群北京混的,整个四川话讲着,你要是讲得好也就算了,关键是我一个外地人都能听得那么扎耳朵,为什么不搞个北京背景的故事呢,这样不就在语言上没有什么障碍了么。
其次,一看这一场电影里都谁啊,冯巩、岳云鹏、刘昊然……连那个医生都是郭冬临,是,你冯巩有面子可以请到各界人士为你捧场,但是,这些人除了吸引眼球还有什么作用么,关键是本子烂,弄到最后糟蹋了一群流量明显,不然还能多蹭点儿别的热度多赚点儿呢。
我真分不清王自健和白凯南……到处都是小品的段子,单纯地用这个演一个小品倒也罢了,这玩意整个一个段子集合,看得出来,冯巩的确认真了,而且真的想贴近观众的审美,但是结果是差的,反正我是不买账的,我甚至感到被愚弄了,虽然是在电视上看的没花钱,不过也花了时间,还要我写这么长一段的总结。
拉镜头从屋内拍到屋外,展现看热闹人之多手机视频转场到现场表演正反打拍摄马尚来跟光头视频通话打鼾时切镜头充满喜感手持今天拍摄马尚来醉酒后的视野,微微抖动回忆是暖光推镜头拍摄孙二香对马尚来说出为什么不搬走的实情,也代表着她对他的信任,以及两人关系的加深茅雪旺与马尚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为了结果可以不顾一切,另一个是用情感化、用心帮助
无法给这个电影定位。
说喜剧吧完全无笑点。
说剧情吧情节混乱,过渡生硬,矛盾冲突特别突兀。
主题不明确。
唯有烂片符合他的定位。
本片最大的槽点还是影片的配音,口型对不上,口音还特别别扭,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
不但没有生活带入感,而且还会跳戏,显得特别的做作。
强扭的瓜不甜,说普通话没人会吐槽的。
估计这影片把钱全用到请演员上了吧,后期还没在校大一生做的好。
其次就是剧情,剧情简单,像是边演边想出来的。
戏剧冲突太突兀,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过渡太生硬,像是几个小品互相拼凑出来的,一个电话转个场。
还有人物关系,我……(此处省略脏话)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演员阵容,颇有一种春晚的感觉,已及冯巩的动作戏……和刘昊然的颜值。
唉,这年头就是“好片不过申,烂片行天下。
”看了《药神》以为中国电影行业要觉醒了,商业片不再是烂片了。
结果只不过是一窝猪食里有一颗好白菜罢了。
看到这片适合凑合凑合消磨时间,啊不,是浪费时间!
这么用力,演成这样,着实不易。
如此多的明星阵容,竟然拍成这样。。。
十分心痛,感觉就这些人,就是在台上一起报个菜名,应该,都比这个可乐吧。。。。。。。。。。。。。。。。。。。。。。。。。。。。。。。。。。。。。。。。。。。。。。。。。。。。
,,,140字???。。。。。。。。。。
,,,
方言方言不正宗,老跳戏,剪辑也tmd尴尬死了,上段不接下段,神剪辑,真的是审查这么随便吗?
嗯⊙∀⊙!
垃圾死了,根本受不了这么垃圾的电影,真的是我可以告你吗?
这么随便的侮辱别人的眼睛👀,真的是无话可说,大家千万别看,气都气死了,真的是很讨厌。
千万别看,我看了四十分钟就退出来了。
演员也不行,哎!
最近重看来了唐人街,对刘昊然有莫名的好感。
刚好有个冯巩的电影加上刘昊然了就点开看看。
然而只想说,对A,要不起。
做惯了春晚小品之王,冯巩的这部电影更像是小品的延续,然而没有了小品舞台可以各种插科打诨的互动,电影与观众来说就显得平淡无奇得多。
别人A,至少有肤白貌美大长腿,你这个A,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冯巩饰演一个调解员,退休发挥余热,开个工作室之后遇到的几件事以及与家人的矛盾。
几个段落加上矛盾主线,构成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平淡无奇,家长里短。
然而现在的观众已非昨日没有娱乐生活的观众,《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家有儿女》这样的情景喜剧想要受欢迎已经不容易了。
而做为电影,这样平淡无味的更是惹人瞌睡,反正我没看完!
这部片子算“红色喜剧片”吧?查了一下原型是观音桥街道办事处一名叫马善祥的调研员,得了重庆市一堆政治工作奖。这部电影应该单位组织dy同志们写观后感吧?其实演员们如果正正常常说普通话能减少能多尬点。郭老师算个小亮点吧,刘昊然算是本色出演挺清新的。今晚正好在观音桥看这电影,给重庆加颗星
给一颗星都是因为刘昊然在
电影级别的舞台相声小品,演员阵容很强大,但是故事结构有点脱节,不过电影得黑色幽默讽刺还是有一点意思的!
有郭德纲的《祖宗十九代》珠玉在前,我一定要给这电影五分。没看的,不要进影院看了。预告片把剧情概括得很好。这电影的导演不怎么样,预告片的报告绝对一流。
万达 1个人 看刘源 简单的放松 努力
【分类】2018·中国大陆·院线电影·剧情片
我觉得,真的是什么都变了。
看得出来你们这帮人走投无路了~
说实话,其实还是可以的……
冯巩大爷都是正能量,还记得他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强烈要求国家增设导演资格证,对国家人民都好!为什么要伤害我们的眼睛……
其实想看完的!听说刘昊然千万片酬的电影啊!看一半就想死了!瞎了我的双眼!
阵容其实可以说很强,但确实属于各种拼揍了,非常勉强
我错了,2倍速播放依然无趣。凑人头的喜剧还不如赵本山的一人我饮酒醉那部,只有岳云鹏的段子还算好笑而已……
哪怕是二流段子合集,也有可取之处,看着舒服顺心足矣。豆瓣的暴力差评集团真的是很过分
都老了啊…也挺乐呵的,比春晚乐呵
5分2018.06.05 博纳悠唐国际影城3号厅冯巩早年作为演员还是有着不错的水准的,但是近10年来自己的导演编剧作品就差强人意。本片设定很亲民,讲述基层调节员的酸甜哭乐的故事。但是过多堆砌的喜剧演员和刻意的段子,反而让这部片子没法产生共鸣。另外有一点不解的是,为什么非要让几乎所有演员都操着
批判这部电影没有节奏、逻辑乃至没有故事都会显得我太妖艳儿了,因为这是一个小品而已。那我只能批判一下找一堆北方人说川普真的很傻逼,又土又坏的,本片里面出现的重庆本土公司是真智障吧,如果超过1000万制作成本可以怀疑是洗钱了。三星全给刘昊然,替他不值。
内容也可以,就是感觉和题目不太搭
刷票太恶心了,大半夜的上座率飙升,洗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