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一家人

Ethel & Ernest,埃塞尔与欧内斯特,Ethel and Ernest

主演:卢克·崔德威,吉姆·布劳德本特,布兰达·布莱斯,帕姆·费里斯,罗杰·阿拉姆,彼得·怀特,弗吉尼亚·麦肯娜,茱恩·布朗,西蒙·戴,亚历克斯·乔丹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伦敦一家人》剧照

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2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3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4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5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6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3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4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5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6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7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8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9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20

《伦敦一家人》剧情介绍

伦敦一家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英国手绘动画电影,改编自Raymond Briggs以其父母真实人生为故事所绘的获奖和畅销绘本,讲述Raymond Briggs的父母,一对普通英国夫妇从1928年初遇相爱到1971年相继离世的故事,日子随男主人的发际线一起消逝,一生平淡无奇但相守终生温情动人,同时也是一部英国编年史,期间穿插着不少的历史事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假面骑士EX-AIDTrilogyAnotherEndingPartI假面骑士Brave&假面骑士Snipe天下太平何处寻真相政宗君的复仇OAD青春永驻多彩人生对方正在输入中当树枝折断时游戏开始与你徒然青春创业手册情归新泽西清明上河图密码音乐剧学警旋风贼婆翻身记第一季69式夏天伊朗式分手马特和玛拉男孩遇见女孩Rap出一片天当女人沉睡时13月的女孩奥斯汀乐园东城寿司爱神迎光来集体降职命运/冠位指定绝对魔兽战线巴比伦尼亚九死凡妮莎海辛第一季

《伦敦一家人》长篇影评

 1 ) 《伦敦一家人》不刺激但却是我们最需要的享受

日日夜夜在地铁上奔波,眼里盯着微信、微博,稍有空闲时间我们就急着找事情做,我们似乎已经慢不下来。

《伦敦一家人》中20世纪缓慢的生活节奏却让人十分享受,从埃塞尔和欧切斯特的相爱到他们的死去经历热恋、婚姻、小生活、孩子,这些元素在短短的85分钟汇入两个人的一生,平平淡淡有悲痛有快乐的一生。

电影充满了伦敦的味道——阴雨的天气、满是花朵的花园和那浓浓的可爱的伦敦口音,白人红红的脸颊显得分外可爱。

电影没有什么蒙太奇手法,没有什么非线性的剧情,整个剧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物、世事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

交通从马车到摩托车,再从摩托车到小汽车。

欧切斯特的送奶也从推车变为电动车。

科技不断变化,有了照相机、电话、电视等等。

从希特勒上台到二战爆发,从二战到胜利,英国首相从 张伯伦到丘吉尔再到艾德礼。

墙上挂的照片摘下后的影子和已长大的梨树时刻告诉着我们时间的飞逝。

它不是过度营养的鸡汤电影,也没有对什么话题进行深度探讨,但它却展示了真正人生哲学——平淡是真。

这对淳朴可爱的夫妻是工人阶级,过着普通的生活,普通恋人般送花、看电影,没有昂贵的奢侈品、没有五先令才能进的舞会。

他们过着传统的家庭,会对奢侈生活的小羡慕和期待,却完全不会有阶级焦虑,安于这平淡又甜蜜的小生活。

这种安于平淡的价值观或许是我们最缺少的。

埃塞尔不懂得什么政治、科学甚至不知道同性恋是什么,对于希特勒的书因为听到它名字是《我的奋斗》就夸他、不懂得原子弹、社会福利等对社会影响之类看起来高深莫测的东西;她是保守的,坚守着自己认为的正确。

她有着人性里必有的要面子、固执。

但是欧切斯特对她十分包容,不仅欲言又止以维持关系,而且丝毫没因为她的这种“无知”而失去了对她的爱意。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丽的模样,你不完美,但没关系,我会包容你。

他们努力生活,经历着人生中那些小小的快乐——恋爱、结婚、生子,也经历着那些痛苦——战争、孩子、死亡。

但他们依旧安于自己的生活,看报纸、织毛衣、打扫卫生,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生活。

电影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复苏等大事件随着时间穿插在埃塞尔与欧切斯特的生活中,没有对战争的政治化描述,没有为了所谓的“荣誉”而参兵,有的是面对战争人们真实的害怕和恐惧,没有对观点是非的争论,有的是大时代下普通人心中细细的情感。

电影不旨在彰显时代的混论或是战争的恐怖,更多的是大历史下那些小人物的点点滴滴。

主人公从偶然的相遇到人生中各种大大小小的普普通通的事情到最后的死亡,剧情的真实、人物的淳朴可爱加上油画的细腻把生活的真实勾勒得淋漓尽致。

它没有《王牌特工》或是《小丑回魂》的快节奏、刺激感,而是像山间的细水一点点流入你的心中,正像绘本作者Raymond Briggs自己说的,它不像那些足球英雄和烹饪的书那样,却上了畅销 书榜,这大概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这样的生活的一点点向往和期待。

最后In the blink of the eye中透露的对时间飞逝的悲叹却又有力的歌声,伴随着屏幕上一张张真实的老黄照片,照片里复古的穿搭、淳朴的笑容不仅是作者纪念他的父母,更是让我们想起自己的父母,最后希望大家珍惜时光多陪陪父母。

 2 )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

我现在看完电影的感觉很奇妙,像是旁观了别人的一场鲜活的生命,证明了他们存在的价值,为他们的逝去而悲伤,而这些东西,我才花了一个半小时,感觉像是亲身置于那个年代了一样。

我觉得电影给我的感觉说不上来,很多人说画风很治愈什么的,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治愈度有限,更多的是感觉自己投入进了这个故事,看他们在一起柴米油盐,人生起起伏伏,但是故事没有着重表达哪里,就是很平淡的讲,甚至于里面有战争,战争都没有很残酷,就是这种故事,我就觉得很好。

是真的有一种诠释生活的模样。

本来看到中途我去搜了作者一家人的照片,发现百度上没有,没想到最后电影放了他们一家人的很多老照片,我全拍下来了,会放在最后。

要说有什么更深的感悟,其实我觉得作者的父母就是那个年代很普通的一对夫妻,当然他们能做到不吵架真的已经在普通家庭里不普通了,我的意思是他们没什么钱,干的活儿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接受不了时代的进步,接受不了新思想,会担心儿子绘画挣不了钱等等,理论上来说就是众生里最普通的那种人。

要说再往深了考虑,那还是有一点点羡慕的,毕竟那个年代在中国要比英国艰难困苦多了,漂亮的房子,花园等等都没有。

很多他们经历的思想纠结,比如引入电器,绘画工作等等,都是上个年代中国才经历的事情,唯有txl合法😂我看这里是同意不了了。

最后去世那里挺难过的,我看有人说让儿子学画画也挺好,会在百年之后把自己画下来😂那前提是你得能做到一个好父母呀,不然画出来的你们一家人是什么样还不一定呢哈哈。

父母的照片

父母结婚

带着孩子

作者小时候吧

同上

出去玩那次

作者

应该是在家里

这张是不是儿子啊

老了

小时候

长大后吧还挺帅的

爸爸和车 爸爸送牛奶的车很还原了。

 3 ) 爱在与你相伴的点点滴滴,平淡又浪漫的爱情

父母欧涅斯特和埃赛尔的爱情平淡又充满浪漫,十分难得,他们的缘分始于一场乌龙,那个场面让我想起来西门庆和潘金莲哈哈,后来欧涅斯特拿着鲜花上门,两个人相约去看电影,爱情就这样开始了,平平无奇。

我在两个人日常的点滴中感受到了爱,许多细节让我动容,虽然两个人政见不同经常互怼,许多看法态度不一样,但是他们用心经营他们的小家,又是那么的合拍,妈妈努力维持家庭的温馨整洁,爸爸不时的冷幽默让人发笑,总是乐观面对一切,给妈妈依靠。

从一开始空旷的房子到一点点添置家具,他们互相包容扶持,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一家人幸运地挺过了战争,他们的生活中充满浪漫惊喜,桌子上常摆的鲜花,爸爸时不时带给妈妈的惊喜,在艰难时刻总是从容不迫,对妈妈说“I know,i know”,好羡慕这样的爱情,虽然他们对儿子的一些行为和决定不认同,但是最后都选择了尊重,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就是这样已经足够幸福的故事,看到最后,埃塞尔和欧涅斯特的身体相继变差,临走前那干瘦的身躯,让人看了心里难受,最后生病离开,泪水止不住流出来跟着难过,在平静中感受哀伤

欧涅斯特的冷幽默真是绝了

哈哈哈为什么要在床头放婴儿的照片

战争对普通家庭来说真的太可怕

和死神擦肩而过,真的太幸运了

震惊我,自己给自己带绿帽子的哈哈

笑死哈哈哈,妈妈和儿子相顾无言,唯有哭哭

欧涅斯特的小嘴真甜啊

美好的日常

妈妈不想接电话就让爸爸去接哈哈,爸爸还特意从沙发绕过去怕挡到妈妈看电视

鬼鬼祟祟的给惊喜太搞笑了

好好笑

晚年生活

开始悲伤

埃塞尔忘记了欧涅斯特😢

埃塞尔走后欧涅斯特变得好孤单了

那颗儿子小时候栽的梨树长得很大了,而两位老人都不在了

 4 ) 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因为过于喜欢电影,特意买了本漫画。

从封面就可以看出,年幼的儿子躲在窗户后面怯生生地望着父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成伦敦一家人并不准确,儿子的本意就是讲述父母的故事,他更多的是参与式观察。

腼腆的父母,小黑猫,窗后的儿子Ethel生产时候,Ernest带了一束鲜花

很喜欢Ernest的动手能力,这里是做了一个bird bath

虽然只是一个送奶工,但Ethel对社会阶层很“敏感”,坚持认为自己不是working class,虽然很显然Ernest的收入是在贫困线以下。

后面Ethel终于从packer变成了clerk,可以working in an office. 俩人在火车上还有对first/second/third class的小对话,可以看出Ethel真的很在乎社会阶层.Ernest一直有的乡村梦

儿子帮他实现了不知道电影改编时候有没有咨询过作者,非常喜欢这里儿子回了一句,I know,dad. 儿子知道父亲始终没有实现的乡下小屋梦。

单纯觉得画的很可爱46年建成福利国家

儿子种的梨核

最后长成了大树。

看电影时没懂的段子,搜了一下难怪Ernest没好意思继续解释

Victor McLaglen是Ernest最喜欢的演员,失忆的Ethel还记得,虽然记混了

俩人第一次看的就是他的电影

看电视时候又强调了喜欢

Victor McLaglenEthel对儿子头发和梳子的执念,儿子的抗拒,终于在她的病榻前得到和解

Ethel去世后Ernest还摆放两套餐具,睡前喃喃自语我去给你热杯可可

儿子带走了父母的结婚照

 5 ) 伦敦一家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讲述一对小夫妻相伴相守一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28年的伦敦。

男主欧内斯特,是一个阳光的工人阶级青年;女主埃塞尔,是上流社会的侍女。

一天,埃塞尔在窗前打扫卫生时,欧内斯特恰好骑着自行车从窗前经过,误以为埃塞尔在和他打招呼,于是高兴地脱帽回礼。

这就是他们的相识。

后来,他带着鲜花上门拜访,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们开始约会、看电影、见家长、贷款买房、结婚……刚开始他们的房子啥都没有,连窗帘也没有,就用一层布挡着。

他们慢慢赚钱、慢慢存钱,慢慢地把整个家填满。

他看报,她种花;他上班送牛奶,她擦地做家务;他维修家具,她缝缝补补…这些日常生活、细碎时光便构成了他们的日常。

欧内斯特总能给埃塞尔制造一些小确幸,生日时送个花做张卡片、两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去郊游;战争爆发时把防震铁笼刷上和家具搭配的颜色,因为埃塞尔喜欢把家布置得很有品味。

看到别人赚得比自己多,连儿子一天的薪水都比他自己一周还要多的时候,埃塞尔安慰说“那些工作又不适合你,再说了,你也不是干体力活的。

” 他们也有分歧,埃塞尔是保守党支持者,她心目中的绅士是丘吉尔,而欧内斯特是工人,支持工党。

一个小家庭中的“两党纷争”使家里争吵声和笑声不断。

欧内斯特也曾有过外遇的机会(这段真的笑抽),邻居因满足不了妻子的性需求,想要制造机会让欧内斯特代为帮忙,看到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尴尬地拒绝了。

他们也有每个家长都会有的烦恼。

埃塞尔大龄生育,原本想要一大家子住大房子的梦想便无法实现。

幸运的是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儿子可爱懂事,但也有调皮的时候。

儿子青春期时,开始厌烦母亲的唠唠叨叨;儿子很聪明,成绩好,考进文法学校,明明能上名校找正经工作,最后却选择了艺术这条路。

但是他们却觉得:“艺术没什么钱可赚,他永远没法靠艺术谋生”“学艺术那帮人都留长发、喝酒,还有……画裸女” 埃塞尔希望儿子能在教堂结婚,儿子却没有邀请父母直接登报结婚;她希望能抱孙子,儿媳妇却由于精神上的问题不能要孩子。

即便如此,他们最后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欧内斯特总是叫埃塞尔“duck”,用中文说就是小可爱。

每当埃塞尔伤心落泪的时候,总能得到欧内斯特的拥抱,以及一句“I know, I know”. 平时乐观的欧内斯特,在战场上目睹了无数生命被夺走,彻底崩溃,埃塞尔抱着他温柔地说“Have a good cry”. 日子随着欧内斯特的发际线一起消逝,他们一起走过了四十三年,后来埃塞尔得了老年痴呆症,连朝夕相处的欧内斯特也认不出来了。

说了一辈子“I know, I know.” 的欧内斯特,面对埃塞尔的离世,和儿子抱在一起,说了句“I don't know.” 同年欧内斯特也离世了,两年后儿子的妻子也病逝了。

多年后学了一辈子艺术的儿子选择用手绘的方式,纪念他父母平凡的一生。

“我的父母一生平淡无奇,他们从没闹过,也没离婚或者怎样,但他们毕竟是我的父母,所以我想做一本绘本来纪念他们。

说真的这有点奇怪,出了一本关于你父母的书,上了畅销书榜,混在那些讲足球英雄和烹饪技术的书里,我想他们会为此骄傲吧,但也可能会很尴尬。

我想他们会说,才不是那样的,又或者说,你怎么能谈论这件事。

不管如何,我出了这本书,而且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 就是那句早已说烂了却又无法做到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从战争中幸存下来,从生活的琐碎和妥协中历练下来,花园里那棵梨树见证了他们真实暖心的一生,那棵树是儿子小时候用梨核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

放图↓↓

 6 ) 一家人的浮世清欢、细水流长

闲来无事和小冰聊天,她忽然问我想不想看电影,做了几个选择题,就推荐了《伦敦一家人》。

这是一部我从未见过的画风,也带给我前所未有的体验。

画风很唯美,像彩铅、像水粉、也像油画,总之是很舒服的,轻纱般的、透气(除了战争时期黑云压城的浓墨)。

背景音乐也是舒缓的,从前慢的感觉。

甚至战争时期也有远离硝烟的乡村,一如《邮差先生》中的小城,岁月静好,转眼也就过去了。

伤亡总是有的…但,不常发生。

Ernest总是在看报纸,从中应该可以获得世间的大事。

而我呢,如若早生几十年,没有现在这些媒介,也会悠闲的看报纸,装作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和妻子一起躺在草坪上)时间流逝,正如月光朗照所有人,一家人这样,就很好(●°u°●)」那时还可以对着家人会心安抚地说"there…there…","I know…I know"

 7 ) 看完电影才明白这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爱

我真的是被这样一部真真正正讲“相濡以沫”的一生故事给感动坏了。

同样是讲细水长流,同样是讲相濡以沫,为什么这部动画片却比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好上一百倍呢?

因为真切经历和“道听途说”不一样。

冯小刚这次输得很惨呢,从自己兄弟伙那里听来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少了自己真正感受,就会显得矫情。

而这部英国手绘动画电影,改编自Raymond Briggs以其父母真实人生为故事所绘的获奖和畅销绘本,讲述Raymond Briggs的父母,一对普通英国夫妇从1928年初遇相爱到1971年相继离世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平凡,点点滴滴都是完全真实的,不矫揉造作的生活情感,真正让人理解什么叫做“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实大多数家庭都如同这对夫妻一样,虽然经历了大时代战争等变故,但是大多数家庭都是在有惊无险中度过。

就像我的婆婆爷爷一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抗美援朝,真正“家破人亡”的故事其实离我们这些平常老百姓还是很远,我只记得小时候楼下有一个邻居爷爷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是真正上战场的老兵,而我爷爷是一个文艺兵,所以那些战争中的悲欢离合,痛苦折磨非常万幸没有在我这个普普通通家庭中发生。

而更多是看着婆婆爷爷就如这对伦敦夫妻一样,一辈子住在一栋房子里,吵吵闹闹,却又不弃不离的过一生。

一栋空房子从什么都没有,到一点一滴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一对夫妻从只有他们两个人,到有了儿子,儿媳妇。

一生的故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人陪伴一生看似容易却又非常困难。

虽然支持不同政党,母亲的“抵黄”常常让父亲抓狂,但是当母亲受了委屈和难受,父亲总是“i know ,i know”并把母亲揽入怀中安慰。

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哪怕遇到儿子的叛逆和对其未来的担心和不理解,也依然选择了接受。

最羡慕的就是闲暇时一起坐在院子里,你看报我织毛衣,哪怕沉默也不尴尬。

看完《伦敦一家人》让人真正体会到“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时候我们人类的欲望太多,想要的太多最后终将失去。

明明知道这对夫妻最后都是因为老了而去世,但还是哭得一塌糊涂。

是因为太想要这样子的爱了,我觉得看完《伦敦一家人》才真正明白追求一生想要的爱不过如此。

 8 ) “栖居的诗学”:布里格斯家宅折射出的小人物与大时代

伟大的动画,历史系学生看到了满满的细节,是小人物与大时代相结合的极佳范例,对它的评价无限接近于满分。

画风稳定,且精致,人物性格丰满(甚至人物的微表情都被刻画得很生动),历史感强,是《伦敦一家人》最明显的优点,但是最令我惊喜的是,这部电影选择了以建筑为载体,来讲述整个故事。

最初两人新婚燕尔,挂着廉价纱帘的空房子,逐渐填上了衣橱、新式煤气灶、红木大床,高档旅馆的大沙发,等等。

二战时期,为了造战斗机,房子的铁门、自行车,以及锅碗瓢盆等被收走了,又添了防空洞、莫里森的室内防空室。

到了战后,随着经济水平提升,这家有了自己的电话,电视,和小轿车。

电影全片,特别是开头,不厌其烦地讲述这对新人如何购置各种家具填满这个新家,是为了让观众通过这个不断被丰富的空间感受到二人努力把日子过好的信念,但这种讲述策略同时反过来也让观众与这个空间建立了感情。

因此在结尾,当两位主角离世后,镜头再切到这栋房子时,观众不可能不感到唏嘘——它的一切,包括房间布局,家具,我们都是那么地熟悉。

房子见证了两位主角的爱情和人生,乃至20世纪科技的日新月异。

比起人,它更坚固,更不朽,因此也更孤独。

几天前看到的建筑学相关书籍(书名暂时忘了)的简介如是写道:“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

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

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我认为这段介绍非常适合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此外,《伦敦一家人》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也想谈谈缺点,比如剧中对女主角埃塞尔的工作交代过于简略。

在二战后的剧情有提到女主是文员且升职了(可能和二战大量男性投入战场,导致女性得以提高在国内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有关),但是关于埃塞尔的剧情中,并没有表现她工作的镜头,反而是织毛衣、洗衣服等家庭主妇的镜头。

反观男主角欧内斯特,对其送奶工作的描述相当详尽,即使在家中,他也多以看报纸的状态出现。

这是《伦敦一家人》最令我不满的地方,因为这可能加深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9 ) 光是平凡的一生,就已足够荡气回肠

爱情是什么和幸福在哪里是人们永远都无法精确定义的两大难题,毕竟谁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心得,说出一套完整而毫无破绽的理论。

这是谁说谁有理的事情,其中滋味只要是满足的幸福的都是值得的。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讲的是一对夫妻每一天的日常,一天一天的累加之后凑成一生,然后故事至此完。

即使经历了二战、战后恢复重建、国家政治动乱……这些看似能够把平凡的故事变得荡气回肠的曲折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普通日常。

他们……就只是如我们所有渺小得不值一提的普通公民一般,在流水似的生活里,结婚生子变老,没有传奇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喜,真的就只是生活里的鸡零狗碎。

然而看完后竟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琐碎这些日常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如此贴近,原来时光带给每个人的意义是一样的,原来我们真的只是随着时代潮流自然而然消亡的有机体,原来认真经营好一生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情,原来接受细水长流的日子,安心生活下去是如此伟大的一件事情。

就是这般美好。

【从你的名字开始】埃塞尔与欧内斯特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平凡无奇的早晨,上流家庭女仆埃塞尔站在窗口抖灰尘,然后看到了阳光开朗的送牛奶工欧内斯特,然后两人相视,挥手致意,然后引发了一种类似爱情的悸动。

埃塞尔整天趴在窗口等待、窃喜、紧张、失望,反复循环,一天又一天过去。

突然欧内斯特就捧着鲜花敲开了大门,他说我觉得我应该自我介绍一下,因为你朝我抖抹布抖了够多次了,我叫欧内斯特。

我叫埃塞尔。

恋爱、约会、见家长、结婚一切都水到渠成,埃塞尔辞职的时候高兴的说我要结婚了,欧内斯特大声喊着说我也是。

从此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牵绊一生的夫妻,在往后的故事里再也缺一不可。

他们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一点点把家具买齐,孩子出生,慢慢的把贫瘠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丰满。

欧内斯特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是典型的大男孩;埃塞尔敏感贤惠持家,是典型的小媳妇——还是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毫无特别之处,但真实可爱。

【最差的日子里有最好的生活】1928年一战结束十年,墨索里尼、希特勒掌权,各个国家不是内战、侵略他国就是被侵略,剑拔弩张,接着二战爆发,英国参战。

德国的空袭、与法国的结盟、制定的把各家儿童送到乡下寄养的政策。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在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生活里仍旧带着热情与希望。

两个人争论政党的问题、整天报不离手的欧内斯特、因为孩子的卷头发被剪而伤心大哭的埃塞尔;欧内斯特十年如一日的送牛奶,到处搜集便宜的家具,包办屋里屋外的所有粗活重活,悄悄的买了车,在后院修防空洞,不叨念家长里短不抱怨生活;埃塞尔做沙发套做门帘洗衣服带孩子打扫卫生,为了贴补家用也去上班,闲时就和邻居吹嘘一下自家争气的孩子,偶尔也抱怨一下生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都是这样过得平淡而踏实,无论政党怎样变换,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战争来了就响应国家政策把孩子送到乡下寄养,然后欧内斯特参加消防队跟着灭火救人,埃塞尔继续打理家务。

战争结束后把孩子带回来,欧内斯特拥有了一辆升级版的送牛奶车,埃塞尔升职;雷蒙德越长越大,上大学交女友结婚,欧内斯特退休。

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已相守半世。

【我们平凡无奇但足够荡气回肠】随着雷蒙德的长大结婚,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一天天老下去,埃塞尔身体每况愈下,欧内斯特也渐渐秃头,原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日子在彼此的生命尽头摇摇欲坠。

这就是我们,这就是我们普通但却平实丰盛的人生。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是典型的姐弟恋,但欧内斯特一直称呼埃塞尔为小可爱,想要组成一大家人的愿望因为埃塞尔是高龄产妇而作罢,孩子出生后第一句话是“她怎么样”而不是小孩子怎么样,永远都有小惊喜,也永远都顺着埃塞尔的心意;埃塞尔嫁给欧内斯特的时候两个人一贫如洗,但埃塞尔永远都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从没有嫌弃过欧内斯特低薪的送牛奶工作,在欧内斯特沮丧失望的时候也永远以亲吻、以拥抱的方式鼓励安慰他,生活里虽有小争执但总以大局为重。

就这样温馨的过完一生。

电影里小雷蒙德带回一棵小梨树苗把它种在院子里,待父母过世后雷蒙德和妻子站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然后雷蒙德说“这树是我用果核种出来的”,这样的一幕竟然和《项脊轩志》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透露出的寂寥思念之情不谋而合,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他们于1928年结婚,1971年同年离世,是雷蒙德·布里格斯根据父母真实人生故事所著的绘本改编而成的手绘动画电影。

因为有真实的基础,所以更显得动人。

我们来到世上是偶然的几率,变成伟大人物的几率更低,因此注定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与爱情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平凡日常。

但一生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又是如此弥足珍贵,即使平淡如水,即使不值一提,都是我们仅有的一生。

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出生,恋爱,结婚,生子,直至死亡这一连串的人生变化是无法在历史上留下任何一笔,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的人生不独特。

但当我们将它制作成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漫长短暂的一生里,其实我们一直是岁月的主角,我们的故事没有千回百转的曲折之美,没有光彩照人的惊世之美,却自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平实之美。

当我们把那样的一生穷尽的时候,再回顾这样的一生,会看到即使是如此平淡的时光,我们也没有得过且过,而是用珍惜温馨希望与热情将它雕琢成了璀璨的钻石。

照亮了属于我们的渺小的历史空间,让我们过完这一生,还想要相约来世。

 10 ) 『等到风景都看透,终会有你陪我看细水长流。』

比「我爱你」还要暖的情话,应该是「有我在」,就这样一部英国动画电影,却让我感触良多。

喜欢这样的手绘风格,虽然是平实又琐碎的生活流水账,但却让人感觉很温暖,是的,就这样细水长流过一生也是极其美好的。

改编自Raymond Briggs以其父母真实人生为故事所绘的获奖和畅销绘本,讲述了普通人的普通一生,却拥有不普通的感动。

Ethel和Ernest从1928年相识相伴到1971年先后离开这个世界,日子随男主人的发际线一起消逝,一生平淡无奇但相守终生温情动人,同时也是一部英国编年史,期间穿插着不少的历史事件。

他们经历了二战、经历了分离、团聚,不管有多动荡,他们都有彼此,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终结。

年少时候都期待轰轰烈烈的感情,期待遇到那个彩虹般闪耀的人,而慢慢经历了沉淀了许多之后,你会发现,细水长流的日子是多么踏实和安心。

他们的一生平淡无奇,可他们从没有争执、没有不愉快,这一点很多伴侣都无法做到吧?

每次听到Ernest怀抱着Ethel说“My dear little Ethel”,就觉得超暖,Ethel比Ernest年长5岁,是姐弟恋,可在丈夫眼里,妻子就是需要被呵护的,不管她年纪多大,都当她是孩子一样宠爱。

所以,姑娘们,如果遇到一个把你当孩子一样宠爱的男人,就嫁了吧!

总感觉现在的人维系感情不如过去的人那般真挚和隽永。

也许时代在进步,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总是不能毫无保留的去爱一个人吧。

所以就算是这样平淡无奇的故事也足够打动我们。

我的姥姥和姥爷结婚近70年了,姥爷是山东人,比较大男子主义,基本上不做家务,可是在他生前还会在饭后为姥姥削苹果吃,他们在一起那么多年,也许那个年代不懂什么是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结婚了,然后在过日子慢慢磨合和熟悉对方,最后这种感情就化成了亲情,最后是相濡以沫一辈子。

陪伴真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我在」虽然很稀松平常一句话,可却让人踏实。

我这样固执的笨蛋也很向往这样的情感,每次去KTV唱wuli菲姐的《红豆》,我都会改词,等到风景都看透,终会有你陪我看细水长流。

大过年的,祝福自己和朋友们都可以诸事随愿吧!

《伦敦一家人》短评

她做保姆的时候,你说这是“bloody capitalism ”,但之后你却以爱为名,use her for free ,要我说真是“bloody marriage ”😃😃😀

9分钟前
  • 就是那颗紫薇星
  • 推荐

细节很真实,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口音,画面和用色都让人感到很舒服,强烈推荐!

12分钟前
  • Amberose
  • 力荐

故事上面很一般,如果只是希望通过屏幕来看到自己,其实大可不必这样。

13分钟前
  • 光子
  • 很差

什么都想讲 什么都没讲好

16分钟前
  • G鸭1要喇嘛就给
  • 较差

彩铅手绘的画风很可爱,流水账式的记叙了平凡夫妇朴实琐碎的一生,可看看这“吓人”的高分,说明我们的观众其实并不刁钻,只是需要被真情实感,而不是矫揉造作、瞎编乱造的故事打动。

19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当前局面下看这样的电影,是要羡慕死躺平爱好者。

21分钟前
  • 真绪
  • 还行

温情,平凡却浪漫的生活,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和最爱的人住在一间房子里粗茶淡饭看花听雨。

22分钟前
  • 美神经
  • 力荐

配音有些莫名让人出戏

23分钟前
  • SweetRiver
  • 还行

前面有些平淡,大概平平淡淡才是真,后面有些悲凉,也许人生都是悲剧。

25分钟前
  • 秘窗
  • 推荐

boogie荐。7.2 “或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系列。似无波澜一生,历遍世事更迭。情感陌生,too good to be true。腐国人讲色梗的小拘谨、战后工党费边主义、朴实阶级爬升。纯追忆还原向,彩铅+水彩,画风清丽细腻,想象力抵制。1928-1971

26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无聊

30分钟前
  • 20221013
  • 较差

没耐心看。了解有这么部片子即可

31分钟前
  • 阿拉蕾
  • 还行

平淡,可能只适合英国人怀旧

32分钟前
  • wizard
  • 还行

如此高分可见“温情怀旧”光环之强大,平平淡淡细水长流也不代表就要拍成无聊乏味的流水账啊,一直以念报纸听广播作为编年史穿插转场总觉单调生硬,过于追求“平凡”的效果反而越显刻意自恋,彩绘画风倒还挺喜欢,情感也算真挚,但无法被打动。

36分钟前
  • Νιρβάνα
  • 很差

结局太悲伤了。想到这是很普通很正常的结局,就觉得更悲伤了。

37分钟前
  • 冯至杭
  • 力荐

等到风雨都看透 陪我看细水长流。

38分钟前
  • Erin居居
  • 还行

Ethel太可爱了吧!

40分钟前
  • RioLiv
  • 还行

不平时代,平凡夫妻的大半生,携手拥抱生活简单而动人。

44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老套

45分钟前
  • 安妮公主👸
  • 较差

流水账电影

46分钟前
  • 水共禾autum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