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羊肖恩的忠粉,四年前首部大电影上映时就曾立马冲去电影院。
等了四年,第二部终于登上了大银幕,四个字:好看依旧。
这次续集的副标题叫"末日农场",但这其实只是影片双线叙事的其一,我们不妨管另一条线叫"天外飞咩"。
这一次,小镇出现不明飞行物,青苔农场迎来了在宇宙迷路迷到地球上的小外星人噜啦(Lu-La)。
肖恩和噜啦成了朋友,为了送噜啦回家,他们与狗管家比泽尔经历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冒险。
然而来自秘密机构的人却盯上了噜啦,一场场戏仿"科幻大片"的可爱旅程随之启程。
作为专注于黏土定格动画的工作室,阿德曼曾经以《超级无敌掌门狗》闻名,"小羊肖恩"曾是他们的短片剧集,每集几分钟,围绕青苔农场里小羊肖恩和伙伴们互相恶作剧的故事。
而在上一部剧场版大获成功后,我们就已经能对阿德曼工作室足够放心了——"小羊肖恩系列"并不是只能活在几分钟的短视频长度之内,它完全有能力被创作成长片,走进院线,收割全世界、全年龄段的观众。
即便无台词的定格动画形式对观众有一定的挑战,但这种形式配合其内容上的英式幽默与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无疑获得了鲜明的风格,更加令人讨喜。
全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全貌,但里面暗暗埋藏的各种彩蛋、各种梗,不同的观众会体味出不同的内涵。
而相比平时在农场的剧集版和第一部的"进城","上天入地"的这部续集在观赏性上确实是更进一步。
阿德曼工作室的作品之前从来没有过"外星人"这种宛如"科幻大片"的设定,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这种碰撞。
但就如春节档那部喜剧《疯狂的外星人》一般,《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在电影类型上更倾向于喜剧,而科幻是那把开启欢乐的钥匙。
这个要飞向太空的故事,仍旧扎根在小羊肖恩的世界中。
正如导演所言:"这部电影既有科幻电影的元素,也有属于小羊肖恩自己独特的复古喜剧色彩。
"前者让这部电影在"小羊肖恩"的谱系中变得新鲜特殊,后者则延续了系列一贯的风味。
主创们引用了大量科幻电影中的彩蛋,致敬与戏仿着那些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从《地球停转之日》、《2001太空漫游》到《钢铁巨人》、《E.T. 外星人》,从《第三类接触》、《星际穿越》到近年最新的科幻片《地心引力》、《降临》,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诺兰等导演的作品们在这个世界观里相继出现,却丝毫不显得突兀,只有萌点满格。
我们不妨细数几个特别明显的:* 肖恩和噜啦疯狂割草后的麦田怪圈,曾在《天兆》中出现过。
(导演:M·奈特·沙马兰)
* 能吸东西的蓝光其实是个经常出现的设定,《天际浩劫》就是如此。
(导演: 科林·施特劳斯 / 格雷格·施特劳斯)
* 飞出太空时遇到的宇航员,他在修理的空间站和《地心引力》中的设计很像。
(导演: 阿方索·卡隆)
* 刚开头小羊玩的游戏,就是在致敬《E.T. 外星人》。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秘密机构的员工们穿着《降临》同款,而且也试图用白板这个道具来交流。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除了上面这些例子外,这部电影里还出现了"讨人厌版瓦力"反派工作机器人、《2001太空漫游》中的两首经典配乐"Also Sprach Zarathustra"和"Blue Danube"、烤焦的吐司恶搞了"黑色巨石"等等,数不胜数。
全片的致敬俯拾皆是,而且把这些梗都"包袱化"了,带着浓厚的英式幽默。
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式,大量解构并重塑了好莱坞科幻片中的流行符号,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迷影"、什么叫用最可爱的方式输出情怀。
哪怕你是不懂这些梗的观众,也能在其中感到充盈的"错位喜感",看完后还可以"补票"一批值得看的科幻电影。
当然,电影的喜剧呈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出彩。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上图中的这个桥段:肖恩和噜啦逛超市,无意中甩出一块超硬的冷冻披萨,飞旋着把老奶奶的头发给一分两半,然后再出现在一群人的自拍合影中被当成"UFO"……这种通过一个细节引发的"多米诺骨牌"式连环笑点,一直都是"小羊肖恩系列"的精髓。
正因为没有台词,所以创作者必须要靠表情、肢体与行为,来搭建起这种连环。
影片每分钟都会出现不止一个笑点,反转更是常见到数不过来,每个转折也都被设置得恰到好处。
包括把狗狗比泽尔当成外星人"弄假成真",又如荒谬的"末日农场主题公园计划",都有着相似的喜剧效果。
最终,《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还有着一个将欢脱推向极致的结局和彩蛋,在此就不过多剧透了。
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形容这部续集,我会说它像一封给科幻故事的"幽默情书"。
笑点和致敬的背后,能看得到创作者的真挚与情怀。
在不少动画续集令人稍许失望的2019年,"小羊肖恩"却在年末给了我们惊喜。
撑撑喊我去看小羊肖恩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我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已经不看喜羊羊好多人了。
”但这部动画电影,惊艳到我了。
这是一部黏土定格动画。
小羊肖恩是阿德曼动画公司的经典系列,这家动画公司的创始人是被称作“黏土动画之父”的威尔·文顿(Will Vinton)。
黏土动画更有立体感。
这是一个经典的三幕结构,应该没有人觉得不妥。
第一幕落在肖恩进城后,亲眼目了他未来的敌人将一只流浪狗轻松的带走。
故事虽然主线是去找他的主人,但强有力的戏剧推动是靠这个动物管理员,是他一步步将肖恩逼上绝路的。
故事结尾部分通过正反两派的决斗来解决终极矛盾,最后小羊们和农场主开始的新的生活,那只善良的流浪狗也有了新的归宿。
荒诞宇宙下的童真与温情——评《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 《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延续了系列动画无对白的独特风格,凭借生动鲜活的角色、妙趣横生的情节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再次为观众呈上一场充满欢乐与惊喜的视听盛宴,成为动画电影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从画面制作来看,影片继承了阿德曼动画工作室一贯的黏土动画风格,每一帧都充满手工质感。
角色们软萌可爱,身上的黏土纹理和细微的动作变化,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力。
末日降临的场景设定大胆又新奇,宇宙飞船坠毁、外星生物入侵,科幻元素与乡村农场背景碰撞出奇妙火花,色彩运用上既有乡村的清新色调,又有外星生物带来的奇幻色彩,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体验,为观众打开一扇通往奇趣异世界的大门。
角色塑造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小羊肖恩依旧是那个古灵精怪、充满好奇心且极具领导力的农场小英雄,它带领羊群解决一个又一个麻烦,面对外星生物奥蒂斯,肖恩没有丝毫畏惧,反而主动伸出援手,展现出善良勇敢的一面。
新角色奥蒂斯的加入也为影片增色不少,这个来自外太空的小家伙,外形呆萌,性格单纯,它与肖恩之间跨越种族的友谊令人动容,二者互动时的表情和动作细节,把动物间纯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叙事上,影片没有复杂的台词辅助,却通过精彩的动作设计和巧妙的情节编排讲好了一个完整故事。
从农场生活的日常小插曲,到发现外星生物后的冒险之旅,节奏紧凑又张弛有度,笑点包袱密集。
比如羊群伪装成人类进城、奥蒂斯利用超能力搞出的一系列乌龙事件,这些情节设计充满巧思,既能让小朋友们被无厘头的搞笑情节逗得哈哈大笑,也能让成年人在荒诞中找到生活的影子,体会到简单纯粹的快乐。
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欢乐之余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核。
它探讨了友谊、接纳与包容的主题,肖恩和奥蒂斯来自不同星球,却能打破隔阂成为挚友,农场动物们对外星生物从最初的恐惧到接纳,传递出爱与理解可以跨越一切界限的温暖理念。
同时,影片也巧妙融入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例如人类对未知生物的好奇与探索,以及面对新事物时的恐惧与偏见,引发观众共鸣与反思 。
《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用精彩的动画语言,为观众带来欢笑、感动与思考,是一部老少皆宜、兼具娱乐性与思想深度的优秀动画作品,在动画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废话,我爱阿德曼,谁看谁知道 这个农场里,真的什么都有!
有三只老猪、公鸡母鸡、公牛、野鸭子、狐狸、老鼠,甚至连外星人都有,然而就是没有正经干活儿的。
因为包括羊群、牧羊犬、农场主在内的核心骨干们,无时无刻都是不务正业的存在。
但恰恰如此,也为我们奉献了一个又一个可爱无比的故事。
著名动画“小羊肖恩”的系列,第二部剧场版《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我必须要强烈安利。
因为这部电影,乃至阿德曼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动画片,代表这个时代,埋藏在琳琅满目商品中历久弥新的真诚与初心。
先说这部《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如下简称《小羊肖恩2》),依然采用无台词定格动画的形式,故事轻松简单,且英式田园风格下怪诞的英式幽默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幽你一默。
脑洞大开的科幻剧情,虽然不算新鲜,但贵在生动,小羊肖恩和其他羊羊伙伴们鲜明性格的塑造,还有可爱无比的新角色外星人“噜啦”,想不讨人喜欢都难。
最有趣的是,该片的致敬元素无处不在,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X档案》、《黑衣人》等经典科幻影视剧的影子,伴随着致敬也是扑面而来的恶搞,罗斯威尔、麦田怪圈、51区、幽浮爱好者、飞碟吸牛等关于UFO的元素,在该片里也是大有出处。
综合下来,这部“毫无废话”的电影,乍一看并不是那种有着光鲜外表的时髦名牌,但观看的时候,一定会被吸引到其中,这是阿德曼工作室黏土动画的魅力。
黏土之心阿德曼工作室,作为粉丝,对其有着莫名的好感。
阿德曼工作室,向来无视CG潮流、专注于黏土动画吃遍天的公司,曾经以《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斩获过奥斯卡.
但在如今动画电影琳琅满目的时代,这样的“老土”动画形式并不占优势最起码阿德曼工作室的动画不会主动吸引新观众。
所以上一部《小羊肖恩》第一部电影,内地票房仅有5000多万。
而与之对应的,就是豆瓣8.4分,烂番茄新鲜度99%的高口碑。
所以这就形成了上文提到的那个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不看不知道”。
《小羊肖恩2》也是如此,豆瓣评分超过8分,烂番茄新鲜度97%,至于这次能收获多少票房,我只是想说,只有你看过之后才知道它的好。
以特殊的英国风格,轻松幽默的人物刻划,精致的拍摄品质著称的阿德曼工作室,就是这样特立独行的存在,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如此坚持黏土动画,我也不知道,这就是人家的特色,换我们来说,大概叫做“初心”吧。
比如阿德曼工作室的旗帜导演尼克·帕克,也是《小羊肖恩2》的编剧,他如今已经是全球知名并拥有无数崇拜者的动画家、电影制作人、创意家,以脑洞大开、才华洋溢闻名,但他一直是自称“以黏土动画为素材的电影人”,多年未变,并且三度赢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靠的都是黏土动画。
你要说阿德曼工作室的守旧,也不是,他们也是一直在与时俱进,比如著名的《小鸡快跑》,就是与当时如日中天的梦工厂合作,黏土小人为主,背景适当的加入了CG,成为一部惊险有趣的动画大片。
而《神奇海盗团》则是阿德曼的第一部3D黏土动画,与时下流行的加勒比海盗风潮相得益彰。
阿德曼工作室在坚持黏土动画的同时,其故事理念与呈现方式,都是一点一点的进化的。
比如《小羊肖恩2》中,除了在表现形式上拥有上世纪上50、60年代的科幻电影的神韵外,在核心则是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的,甚至有点皮克斯电影的影子。
比如《小羊肖恩2》中的大反派,那位带着墨镜的“女魔头”,名义上是致敬《黑衣人》电影,实际上代表走向极端的黑粉形象。
她小时候邂逅外星人,原本会成为她一生的美丽梦想,她声称看见了外星人,却被同学们无情的嘲笑,进而导致她心理扭曲。
其实很多人也经历过这么一段,至少我自己经历过,而且还记得当时的痛。
正因为理解那种被嘲笑的悲伤和绝望,我才对最后她找回初心的转变而感同身受。
这就有点像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3》了,黑衣人就是那只被遗弃而走向极端的大毛熊,而结尾她与外星人拥抱的那一刻,在轻松谐趣的气氛下却渗透出一种淡淡的悲悯和哀伤,因为这个镜头提醒了我们,这其实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
整部影片,搞笑之余,最后简单的戳心,也能打动你我,很简单的陪伴和初心的故事,这是该片的生动之处。
做大明星迪士尼、皮克斯、照明娱乐、乃至今不如昔的梦工厂和后起之秀索尼动画,如今都有自己著名IP孵化下的当家明星。
阿德曼工作室也不例外,只不过最初他的明星是“超级无敌掌门狗”,而如今则换成了小羊肖恩。
肖恩是这个工作室的当红头牌,他的首次亮相是在《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第三部“剃刀边缘”中出演三号角色,这部30分钟的定格动画,捧回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短片奖,也让小羊肖恩一夜爆红。
单说这部电影,小羊肖恩每个动作需要35-70帧画面才能完成,每一部黏土定格动画电影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从极其细微的动作,到有些是像城镇、农场等拥有几十个角色的大场景,每个动画师拍摄前都会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动作流程,同时,另外一些成员会在定格画面前对每个玩偶进行动作调试,尽量减少返工,如果在某个环节出错,整个动作就必须重新开始。
这些都是阿德曼工作室的日常。
但如此繁琐的工作,并没有影响电影的水准,但就喜剧元素来说,该片保持了极高的水准和英式特色的传统。
比如比泽尔被当成外星人被带入秘密基地,肖恩与噜啦前往营救这场戏,黑衣人和工作人员欢庆抓获外星人,还有那个酷似瓦力的机器人插科打诨,既保证儿童能够一目了然,又不会让成年人觉得幼稚。
而一小情节设计,比如《X档案》的主题曲作为密码锁,几乎拍大腿叫绝的精妙情节设计,这样的场景和情节,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这是主创脑袋一拍、抖个机灵想出来的段子,得益于编剧尼克·帕克那著名的脑洞,其实这样的情节和桥段,蕴含了丰富的英伦传统,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段子组合起来,都有这样的效果。
英式无厘头的一贯精髓。
从堪为鼻祖的巨蟒团,到八九十年代的憨豆,再到之后西蒙·佩吉、埃德加·赖特为首“僵尸帮”,这一切有着一脉相承、清晰可辨的创作风格,跟梅尔·布鲁克斯,“白头神探”莱斯利·尼尔森为代表的美式无厘头一比,区别相当明显。
同样的,阿德曼工作室动画能在好莱坞的主流审美横扫全球之际,仍保有立身之所,靠的就是多代艺术家积累的整个英伦幽默文化在背后撑腰,以及精妙无比的脑洞设计。
最起码,在帝都坐过地铁的朋友,都知道小羊肖恩,也都见识过该系列极具创意和英式幽默的情节设计。
毫无废话作为粉丝,我也是“半路出家”,当年连《小鸡快跑》都没看过,原因如上,阿德曼的动画,对于新观众没有天然吸引力。
让我“入坑”阿德曼的是《神奇海盗团》,因为当年是阴差阳错去电影院看的,从此一发不可收。
但讽刺的是,那部作品竟然是阿德曼少见的“有台词”作品,等我恶补其他阿德曼工作室的动画后,我才惊讶,他们竟然能把没有台词的作品,比很多有台词的作品拍得都好!
以《小羊肖恩》的短片为例,都是若干分钟一集,简练精干,没有对白,这倒不难实现,《猫和老鼠》也是一样。
如今发展成有完整情节的长片,竟然还能做到零对白(说话完全拟音),甚至连真正的默片那样的字幕卡都用不到,还能如此流畅,十足让人吃惊。
然而尽管角色都不说话,对他们细微的感情变化,我们依然能了如指掌,一点也没有因为不开口就产生隔离。
比如农场主从发现“麦田怪圈”,到灵机一动打算开办“末日农场”主题晚会的这一段情节,毫无任何台词,全靠画面,角色表情以及他幻想的一幕,观众一目了然。
随后他把倒霉的比泽尔叫了过去,一系列操控,再看比泽尔的表情,观众立刻就能明白小狗的处境了,那些画面已经洋溢着丰富的情感,完全不需要台词。
所以说《小羊肖恩2》的整体,有一种去芜存菁之美,情节发展如此流畅,让人不忍加上什么去破坏它,加上台词,反而画蛇添足。
这一点往往在动画片中体现得明显,因为动画片要照顾到孩子群体,返璞归真、突出核心才能缩短与他们的距离。
动画片常在化繁为简上下功夫,这一点阿德曼工作室可谓独此一家。
可以视觉化地讲个故事,如今很多真人电影都做不到这一点。
但话又说回来,毫无台词的黏土动画,对大家的吸引力实则有限。
但不做表面包装,而是靠着优秀的品质来吸引观众的阿德曼工作室,他们在这个时代,大概也属于动画领域中的“外星人”了。
就像电影里邂逅外星人一样,在这个除了干农活什么都干的农场里,这些“不务正业”的可爱角色以及妙趣横生的故事,绝对是“不看不知道”,当你关注他,他们应该会与你完成一次惊喜的“第三类接触”。
公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lim微博:乌鸦·火堂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zbc1985love(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277600以前看过小羊肖恩第一部的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出第二部,很好看,现在终于看到了,还是挺不错的,跟小孩一起看的,被逗的哈哈大笑,这就够了,一家人一起开心,最爆笑的地方就是狗狗握两次方向盘那里,太好了,不过这部影片也有不足,第一就是剧情,明显没有第一部好,片尾的女反派开着变形金刚抓外星人,却那么衰,那个台子是小羊们搭建的,质量很差,却能承受变形金刚那么折腾,感觉不太好,第二就是搞笑点少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打个四星吧。
没事就喜欢找一些可爱温暖的电影看,这是一部可爱的充满童趣的电影,在里面我感受到了温暖、爱等各种美好的情感,可以治愈一切不开心,难过的时候就喜欢看这种电影,感受农场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阳光下的农场就足够吸引人了,相信我,看完以后一定会让你忘记最近的烦恼。
小羊肖恩,是我的快乐源泉!
从几岁开始看来着?
应该是初中的时候,粘土风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搞笑的剧情,聪明的肖恩,傻憨憨的主人跟🐶,还有那只坏心思的猫,还有那三头又坏又怂的🐷,搞笑又治愈的风格,让我变成了死忠粉,在我心里,肖恩永远是长不大的捣蛋鬼,一直在守护着他最重要的东西和人,我就喜欢肖恩,喜欢跟大家安利肖恩,喜欢重复刷,肖恩让我笑着度过了多少个寡淡的人生
在《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开场十分钟内,没有一句人类台词,却完成了一场堪比卓别林经典作品的叙事交响曲。
肖恩与伙伴们通过精确到毫秒的肢体配合,上演了一出"越狱"农场粮仓的默剧,每一个转头、每一次跺脚都承载着明确的戏剧动机。
这部由英国阿德曼动画工作室打造的黏土动画续作,将默片时代的表演精髓注入当代动画语言,在静默中爆发出的喜剧能量,足以让大多数依赖对白推进剧情的主流动画相形见绌。
《末日农场》延续了系列标志性的无对白传统,却将舞台从英国乡村拓展至宇宙维度。
当肖恩意外被外星人Lu-La带离地球,整个农场动物军团展开太空营救时,影片完成了一次惊人的类型跃迁——将田园牧歌式的英式幽默与科幻奇观无缝焊接。
这种类型混搭产生的化学效应令人想起《E.T.外星人》遇上《动物农场》的奇妙场景,但阿德曼动画的创作者们以独特的黏土质感与英伦冷幽默,赋予了这种结合不可复制的品牌印记。
影片对肢体语言的运用已达出神入化之境。
在表现外星生物Lu-La学习地球习俗的段落中,这个三眼外星人通过模仿肖恩的每一个动作——从咀嚼青草到躲避农夫的视线——建立起跨物种的情感纽带。
这种不依赖语言的角色互动,反而创造出更为纯粹的情感传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Lu-La用触角"吮吸"周围物体信息的设定,这既是对外星生命形态的合理想象,又暗喻了儿童通过感官探索世界的认知方式。
当Lu-La的触角因接触到摇滚乐而疯狂舞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搞笑桥段,更是对知识获取途径的生动隐喻。
《末日农场》中的反派设定同样体现着阿德曼工作室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那个一心想捕获外星人换取名声的政府特工,其夸张的肢体语言与不断自拍的举动,精准讽刺了当代社会的网红心态与官僚主义。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场动物们简单直接的行动逻辑——它们营救伙伴的动机纯粹得令人心颤。
这种二元对立不是简单的善恶划分,而是对两种存在方式的哲学探讨:一边是被欲望异化的现代人,一边是遵循本真的生命状态。
在《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开场十分钟内,没有一句人类台词,却完成了一场堪比卓别林经典作品的叙事交响曲。
肖恩与伙伴们通过精确到毫秒的肢体配合,上演了一出"越狱"农场粮仓的默剧,每一个转头、每一次跺脚都承载着明确的戏剧动机。
这部由英国阿德曼动画工作室打造的黏土动画续作,将默片时代的表演精髓注入当代动画语言,在静默中爆发出的喜剧能量,足以让大多数依赖对白推进剧情的主流动画相形见绌。
《末日农场》延续了系列标志性的无对白传统,却将舞台从英国乡村拓展至宇宙维度。
当肖恩意外被外星人Lu-La带离地球,整个农场动物军团展开太空营救时,影片完成了一次惊人的类型跃迁——将田园牧歌式的英式幽默与科幻奇观无缝焊接。
这种类型混搭产生的化学效应令人想起《E.T.外星人》遇上《动物农场》的奇妙场景,但阿德曼动画的创作者们以独特的黏土质感与英伦冷幽默,赋予了这种结合不可复制的品牌印记。
影片对肢体语言的运用已达出神入化之境。
在表现外星生物Lu-La学习地球习俗的段落中,这个三眼外星人通过模仿肖恩的每一个动作——从咀嚼青草到躲避农夫的视线——建立起跨物种的情感纽带。
这种不依赖语言的角色互动,反而创造出更为纯粹的情感传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Lu-La用触角"吮吸"周围物体信息的设定,这既是对外星生命形态的合理想象,又暗喻了儿童通过感官探索世界的认知方式。
当Lu-La的触角因接触到摇滚乐而疯狂舞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搞笑桥段,更是对知识获取途径的生动隐喻。
《末日农场》中的反派设定同样体现着阿德曼工作室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那个一心想捕获外星人换取名声的政府特工,其夸张的肢体语言与不断自拍的举动,精准讽刺了当代社会的网红心态与官僚主义。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场动物们简单直接的行动逻辑——它们营救伙伴的动机纯粹得令人心颤。
这种二元对立不是简单的善恶划分,而是对两种存在方式的哲学探讨:一边是被欲望异化的现代人,一边是遵循本真的生命状态。
在《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开场十分钟内,没有一句人类台词,却完成了一场堪比卓别林经典作品的叙事交响曲。
肖恩与伙伴们通过精确到毫秒的肢体配合,上演了一出"越狱"农场粮仓的默剧,每一个转头、每一次跺脚都承载着明确的戏剧动机。
这部由英国阿德曼动画工作室打造的黏土动画续作,将默片时代的表演精髓注入当代动画语言,在静默中爆发出的喜剧能量,足以让大多数依赖对白推进剧情的主流动画相形见绌。
《末日农场》延续了系列标志性的无对白传统,却将舞台从英国乡村拓展至宇宙维度。
当肖恩意外被外星人Lu-La带离地球,整个农场动物军团展开太空营救时,影片完成了一次惊人的类型跃迁——将田园牧歌式的英式幽默与科幻奇观无缝焊接。
这种类型混搭产生的化学效应令人想起《E.T.外星人》遇上《动物农场》的奇妙场景,但阿德曼动画的创作者们以独特的黏土质感与英伦冷幽默,赋予了这种结合不可复制的品牌印记。
影片对肢体语言的运用已达出神入化之境。
在表现外星生物Lu-La学习地球习俗的段落中,这个三眼外星人通过模仿肖恩的每一个动作——从咀嚼青草到躲避农夫的视线——建立起跨物种的情感纽带。
这种不依赖语言的角色互动,反而创造出更为纯粹的情感传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Lu-La用触角"吮吸"周围物体信息的设定,这既是对外星生命形态的合理想象,又暗喻了儿童通过感官探索世界的认知方式。
当Lu-La的触角因接触到摇滚乐而疯狂舞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搞笑桥段,更是对知识获取途径的生动隐喻。
《末日农场》中的反派设定同样体现着阿德曼工作室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那个一心想捕获外星人换取名声的政府特工,其夸张的肢体语言与不断自拍的举动,精准讽刺了当代社会的网红心态与官僚主义。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场动物们简单直接的行动逻辑——它们营救伙伴的动机纯粹得令人心颤。
这种二元对立不是简单的善恶划分,而是对两种存在方式的哲学探讨:一边是被欲望异化的现代人,一边是遵循本真的生命状态。
## 沉默的狂欢:《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中的肢体史诗与存在主义寓言在《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开场十分钟内,没有一句人类台词,却完成了一场堪比卓别林经典作品的叙事交响曲。
肖恩与伙伴们通过精确到毫秒的肢体配合,上演了一出"越狱"农场粮仓的默剧,每一个转头、每一次跺脚都承载着明确的戏剧动机。
这部由英国阿德曼动画工作室打造的黏土动画续作,将默片时代的表演精髓注入当代动画语言,在静默中爆发出的喜剧能量,足以让大多数依赖对白推进剧情的主流动画相形见绌。
《末日农场》延续了系列标志性的无对白传统,却将舞台从英国乡村拓展至宇宙维度。
当肖恩意外被外星人Lu-La带离地球,整个农场动物军团展开太空营救时,影片完成了一次惊人的类型跃迁——将田园牧歌式的英式幽默与科幻奇观无缝焊接。
这种类型混搭产生的化学效应令人想起《E.T.外星人》遇上《动物农场》的奇妙场景,但阿德曼动画的创作者们以独特的黏土质感与英伦冷幽默,赋予了这种结合不可复制的品牌印记。
影片对肢体语言的运用已达出神入化之境。
在表现外星生物Lu-La学习地球习俗的段落中,这个三眼外星人通过模仿肖恩的每一个动作——从咀嚼青草到躲避农夫的视线——建立起跨物种的情感纽带。
这种不依赖语言的角色互动,反而创造出更为纯粹的情感传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Lu-La用触角"吮吸"周围物体信息的设定,这既是对外星生命形态的合理想象,又暗喻了儿童通过感官探索世界的认知方式。
当Lu-La的触角因接触到摇滚乐而疯狂舞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搞笑桥段,更是对知识获取途径的生动隐喻。
《末日农场》中的反派设定同样体现着阿德曼工作室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那个一心想捕获外星人换取名声的政府特工,其夸张的肢体语言与不断自拍的举动,精准讽刺了当代社会的网红心态与官僚主义。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场动物们简单直接的行动逻辑——它们营救伙伴的动机纯粹得令人心颤。
这种二元对立不是简单的善恶划分,而是对两种存在方式的哲学探讨:一边是被欲望异化的现代人,一边是遵循本真的生命状态。
影片的黏土材质本身就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在CG动画追求极致光滑的当下,阿德曼坚持手工捏制呈现的指纹痕迹与不完美接缝,反而赋予角色难以言喻的生命质感。
当肖恩的羊毛在"太空行走"中因失重而缓缓飘动时,那种细微的颤动比任何表情捕捉技术都更能传递情感。
这种对材质本真性的坚持,与影片主题形成美妙的互文——在一个越来越虚拟化的世界里,真实可触的物质性反而成了最珍贵的异数。
《末日农场》最令人惊叹的或许是它对"沉默"的创造性运用。
在完全摒弃人类对白的前提下,影片通过以下方式构建起丰富的听觉层次:- 动物们的拟声词系统(肖恩的咩叫有32种变化)- 环境音的夸张处理(除草机的声音如同交响乐)- 迈克尔·吉亚奇诺创作的配乐(用音符替代台词传递情绪)这种声音设计不仅没有造成理解障碍,反而解放了观众的想象力,让每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按自己的方式"听"懂故事。
影片高潮处的农场动物集体行动段落,堪称动画史上的肢体喜剧典范。
为了阻止外星飞船离开,绵羊们排成莫尔斯电码的阵型,鸭子操纵拖拉机组成路障,连最懒惰的猪都变身"太空牛仔"。
这场戏的调度之精密、节奏之准确,令人想起雅克·塔蒂《游戏时间》中的那些经典群戏。
阿德曼的动画师们用黏土角色做到了许多真人电影都难以企及的物理喜剧效果,在限制中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更深层次上,《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实则是一部关于他者认同的存在主义寓言。
外星人Lu-La从被恐惧的异类到被接纳的朋友的转变过程,暗合了移民社会中的文化适应问题。
肖恩带领农场动物帮助Lu-La修复飞船的情节,则是对"陌生性"如何转化为"亲密性"的诗意诠释。
当Lu-La最终学会用羊群的方式道别时,那个充满喜感的触角碰触仪式,已然成为跨越星际的通用情感语言。
这部看似简单的黏土动画,实则包含着对当代生活的多重叩问: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沉默是否反而成为更有效的沟通?
在技术崇拜的潮流下,手工的笨拙是否保留着更真实的情感温度?
在全球化语境中,本土化的幽默如何找到普遍共鸣?
《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给出的答案不是教条式的宣言,而是通过肖恩那双永远闪烁着狡黠光芒的眼睛,邀请观众在笑声中思考这些问题的复杂性。
当片尾字幕升起时,留在观众记忆中的不是任何一句台词(因为本来就没有),而是那些充满灵性的肢体语言、那些温暖的手工痕迹、那些超越物种的情感连接。
在这个意义上,《末日农场》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动画续作,更是一封写给沉默艺术的情书,提醒我们真正的沟通永远始于心灵而非声带。
正如肖恩在那场宇宙冒险后依然平静地咀嚼着他的青草,伟大的艺术也往往在最简单的形式中,蕴含着最深邃的回响。
时隔四年,小羊肖恩又推出了一部大电影,有趣的是,虽然内容和第一部差别很大,但是《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的主题和第一部保持一致——回家。
第一部电影,小羊肖恩厌倦了农场一成不变的乏味生活,在试图改变的过程中,不幸令农场主约翰失忆,且流落在外。
为了找约翰回家,小羊肖恩和小伙伴们到陌生的城市里展开了一些列冒险。
第二部电影,小羊肖恩认识了意外驾驶飞船到达地球的外星人噜啦,为了帮助噜啦和爸爸妈妈团聚,并且避开外星人抓捕队的抓捕,小羊肖恩又展开了一系列冒险。
两部电影中,主“羊”公肖恩都在尝试打破“规矩”,但他却绝不是一个“熊孩子”式的存在,内心的善良和责任感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少。
第一部电影中,勇敢地和小伙伴们去陌生的城市寻找流落在外的约翰;第二部电影中,弄坏了飞船的肖恩,拼命地要帮助噜啦连接上回母星的信号。
第一部电影,牧羊犬帮助农场主维持农场的秩序,无意中也就成了无聊生活的“守卫者”;约翰回家之后,看着农场令人生畏的日程安排,牧羊犬勇敢地撕碎了这张无聊的工作日常安排表,为约翰和肖恩他们给生活增添乐趣助了一把力!
第二部电影,牧羊犬在农场里竖起来一系列“禁止XX”的牌子,禁止小羊们的娱乐活动给农场添乱。
但是在帮助噜啦使用仪器连接母星的信号时,他主动承担了摇滑轮送肖恩到高处的任务;在噜啦和肖恩被外星人抓捕队的黑衣人追击的时候,又“舍命”用“炮弹”发射自己,攻击黑衣人驾驶的机器。
噜啦顺利回家之后,牧羊犬也加入了小羊们的玩乐队伍,自己却闯下了最大的“祸”,把约翰新买的收割机弄坏了。
第二部大电影中,虚虚实实的展现也十分有趣。
开场时出场的农夫比泽尔实实在在看到了飞船的降临,却被外星人抓捕大队鄙视个实在;噜啦大闹超市,把披萨抛向空中,自拍的人们捕捉到飞速划过的披萨,却认为这也是UFO降临地球的信号。
一心一意要抓住外星人的黑衣人反派,小时候也实实在在和外星人交流过,却遭到了大家的嘲笑;约翰开辟了外星人游乐场,观看演出的人群却把降临在农场里的真实飞船和外星人当作超成功特效。
电影结尾处,噜啦的爸妈来接他回家,此时感到安全和兴奋的应该不止有噜啦,还有那个为了证明自己,无情冷酷抓捕外星人的黑衣人。
她这么努力,无非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错,可是看到儿时跟自己打过招呼的外星人,她冷酷无情的一面就卸下来了,因为她所需要的,也并非一个了不得的抓捕外星人的功绩,无非是证明自己所相信的事情不是虚妄的。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好了,自己觉得值得那就是值得的,别人的认可也不那么重要。
一扯上外星人就意味着放弃故事了
羊羊真可爱~ 科幻梗好评!
彩蛋数量大概是今年所有漫威电影的总和,每个人都看一看烧恩,世界更美好!咩~~~~~~~~
原来外星人小孩也用儿童手机
希望阿德曼能接着出gromit系列
虽然对很多科幻电影的致敬元素还挺好玩的,但总觉得外星人这个设定有些偷懒。
低龄化过头,拿《ET》的剧本配合黏土定格动画,只能成为死忠粉们最后自我慰藉的角落。
冲掉字母那段也要给五星
哑剧也就算了 剧情混乱
没有第一部那么全程高能,看完之后有一种中间很大一段故事其实是在凑时间的感觉,感觉在细节方面浪费了一些精力。不过成品质感依旧是拔群的,从设计到执行都比上一部更上一层楼,比起一部好电影,更像是一次精彩的主题乐园表演(如斯科塞斯语?),反而与结尾扣题了?
ET剧本
1.噜啦好可爱啊,想要;2.车钥匙要收好。
不知道这部影片和《疯狂外星人》谁剽窃谁的创意?
剧作扎实,发现最近自己总是完美睡过第二幕。厅里熊孩子挺乖的。
有点无聊,反派比较可爱
在民宿看的
4/10。斯皮尔伯格为什么厉害,ET的故事不是这样讲的啊!太无聊太无聊了,主题是小羊肖恩,不是主角是羊就行的,第一部还有牧场生态,城乡结合,主宠情深,这部就是套了一个ET的壳,英版捉妖记。做成超英那种奇观堆集也行啊。
ET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笑得肚子疼
配乐不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