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Oh, don’t say that. It’s our job to provide employment. An aristocrat with no servants is as much use to the country as a glass hammer!可别这么说,提供职位是我们的职责。
没有佣人的贵族对这个社会一点用处都没有。
第二集No guest should be admitted with no date of their departure settled.就不应该让没定离程日期的客人来。
I speak of teste rather than law.不是不能说,只是不合时宜。
We can’t wait that long. She looks as if she’ll bury us all.我们等不了那么久,看她的气色能比我们活得都长呢。
Nothing succeeds like excess.奢华自然无与伦比。
Never mistake a wish for a certainty.希望的事不要说那么肯定。
第三集Actually I thought a little sober reflection would not have gone amiss.我倒觉得谨慎考虑总没有坏处。
第四集You are woman with a brain and reasonable ability. Stop whining and find something to do.你是位有头脑有能力的女性。
别整天愁眉苦脸的,找点事做。
第五集My dear, when tragedies strike, we try to find someone to blame. In the absence of a suitable candidate, we usually blame ourselves. You are not to blame. No one is to blame.亲爱的,当悲剧降临,我们总想把责任归咎别人。
如果无人可以指责,我们往往会责备自己。
不该怪你。
怪不得任何人。
第六集Grief makes oneself terribly tired.悲痛太让人疲倦。
I will not criticize a mother who grieves for her daughter.母亲为女儿悲痛无可厚非。
I do not speak much of the heart, since it’s seldom helpful to do so. But I know well enough the pain when it is broken.我不常说人心如何,因为越说越伤心。
但我非常清楚心碎的痛楚。
第七集It did not seem appropriate to let the whole thing end in chaos and quarrel.我认为造成混乱,大家不欢而散会不合适。
I do not criticize your motives, but did you really consider?
我赞同你的动机,但你真的考虑周全了吗?
You have surrounded this house with a miasma of scandal and touched all of us by association.你让这个家陷入丑闻之中给我们也带来了连带伤害。
第八集第九集It’s bad enough parenting a child when you like each other.就算母女融洽,教导孩子也不是件易事呢。
I hope the audience will identify with why Thomas is the way he is.——Rob James-Collier唐顿第一季,最坏的就是此君,从他开口的第三句话(to William: you’re late when I say you’re late)起我就知道自己不会喜欢他。
在有限的范围内欺压更低层次的人,对地位的敏感可见一斑。
通常来说,无论什么身份,对position太在乎的人都不大可能是高尚的代表。
傲慢跋扈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准确,毒舌、阴险或许是更好的概括。
对他的厌恶持续到最后一集才化作舒心,丫终于滚蛋了,从此大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多么幸福的愿景啊。
第二季之前被剧透,战争挂掉了William,差不多是我最喜欢的小伙子,一边惋惜就会一边想,为什么不是Thomas呢?
事实证明看了之后对某些人印象的巅峰停留在了第一季(三小姐、Anna、Bates),威廉之死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痛心(第二季对他的刻画有点虚弱无力),托马斯的留下也没有招致上一季那么大的反感。
应该说,T叔是精明的(敢问托君贵庚?
人物在剧中看上去是比演员要年轻的),战争开始前就有所打算,捷足先登医疗队,以为not much danger there(借其同伴之口说出),却错得离谱。
“若子弹注定要找上你,只能认命。
”说这话的同伴就在他眼前中弹,瞬间没命。
夜幕下他的眼神沉重而痛苦,最终化作坚定,开始实行蓄谋已久(I suppose so)的计划。
同样的自残在《漫长的婚约》里将被判处死刑,屏幕外袖着手的观众当然可以自由地抒发对逃兵的鄙夷。
而Rob James-Collier却在访谈(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1MjIyOTAw.html)里说,谁能指责所有那些在前线与生之本能相悖而行的人们,况且Corporal Barrow已在硝烟中洗练了两年?
忍着痛喘着气的thank you for my deliverance,解救于死亡,不如说是解救于对等死的漫漫长路的厌倦。
没有哪个老兵是懦夫,他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不知自己何时死亡。
促成Barrow下士自救行为的催化剂是与大表哥在战场相遇后打听到的信息(遣返门路),除此之外还有一番有趣的对话。
What would my mother say?
谁相信我现在正在用茶招待唐顿未来的主人。
Matthew听了微微一笑道,战争能区分出一些东西,模糊掉一些东西。
此话是不假。
但楼上的人不常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小人物却必须以最大尺度在命运面前挣扎。
So he’s back, safe and sound (generally),还带着一官半职,哪怕只是个ACTING sergeant。
我当场就有了“卧槽怎么这么倒霉”的感觉,唐顿庄园被这家伙黏住了,哪怕他已不属于这个地方。
盛气凌人的回归,对Carson管家都多有不敬,噎住Hughes太太又算什么呢。
小人得志的嘴脸大抵都如此罢。
有些人,得意就要忘形。
这差不多是出身低微者的通病,尤其当他是个不怎么善良的人。
目光之短浅,也不考虑战争总会结束,又该如何面对众人。
或者,他本就是抱着得势一天是一天的想法……贵族的脸男仆的心,命中已经注定。
其实第二季已经不太能保持住对恶仆的讨厌程度,因为每当生出厌恶情绪,厌恶的对象就开始衰气侧漏。
Thomas自以为有头脑,小算盘却根本打不出大聪明。
最开始敲诈公爵而一败涂地就让我十分欣慰,等他自信满满踌躇满志要大干一场却finally意识到被坑了的时候,敝人不幸笑得很开心。
坏人每每不能得逞,客观上并不减其坏,却能渐渐削弱观众主观上对他的恨。
等到圣诞特辑藏狗又找狗,我已深深汗之,不知他是洗具还是杯具。。。
再不善良的人也有善根,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第二集。
与中尉有关的那段日子(瞎眼的设定赞),托马斯开始展现他的soft side。
军官自杀后我们第一次看到鳄鱼流出真心的眼泪(不妨数一数他哭的次数)。
对Lieutenant Courtenay的悉心照料,不是出于奉献精神那也是出于暗恋精神(纳尼?
好吧人自己亲口说的,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t3OLeSBEmg/ there is a little bit of a love story),不是出于暧昧私心那也是出于某种共鸣。
All my life they've pushed me around just cos I'm different. 能够稍稍打开心扉,第一是因为中尉与他没有利益冲突,只是个暂时寄居于此的伤患;第二是对方盲眼所致的全然无助,一定给了平日处处作刺猬状应对世界的Thomas一种潜意识里的安全感,而收敛了身上的戾气。
难得作为助人一方的托马斯对他的帮扶对象说,你能不能复明不知道,but I do know you HAVE TO fight back。
这是他standing in the Lieutenant's shoes的肺腑之言,却并非他有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意识或能力,而是中尉的处境恰好与他异曲同工,于是他能自然而然将心比心。
反击吧,于是这话毫不敷衍,充满真情实感,我就是这样想的,我就是这样做的。
自此我才开始思考坏男仆的backstory。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必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being gay was considered a terrible stigma, and a huge weight on his shoulders。
到了第三季,刻薄少了,自私依旧。
因自己不易而不肯别人顺利的小人之心放在这个死基佬身上很好理解。
可不肯帮忙就算了,给人使坏实在没必要,针对的还是亲密烟友的nephew……世上崇高伟大的人是少数,自私没错,但自私太过必将吞下苦果(在这样一个存心让T成为苦逼+怂逼的编剧的笔下)。。
可就此和章鱼嫂翻脸还是让人震惊了…人之前可是切切实实在夫人面前帮你说过话的…这样的人哪里会有朋友?
真是无情无义。
这事却又不能细想。
大概只怪章鱼嫂RP不够。
我见过这样的人,对谁都冷酷,然而一旦留情,留的必是深情。
入了他心的人,他又统统为之落泪(中尉、三小姐、帅男仆,虽然最后那位只是哭的引子而不是哭的原因本身),可见其实柔软。
言归正传。
目睹管家悉心调教Alfred,他一句I feel quite jealous似乎已不是全然的讥刺,而夹杂着些微的真心。
注意一下Carson说he asked for help. You never did之后Rob James-Collier的精彩神态吧(挖槽,竟然不是科班出身的,真牛逼)。
从不向他人求助,这要么是自视甚高,要么是戒备心重。
归结起来都是对外界的不信任。
怯怯或热情,你是不是也曾向世界伸出触角,在受到伤害后缩回角落,加固外壳,抵触,抵触,以至构筑成一种不太正常的自我中心?
(emo范文艺惨绿少年泥可以滚了|||)在Jimmy前来报到的时候,Thomas的表现完全异乎平时。
脸上挂着微笑的他眼神闪烁,嘴角上扬得些许僵硬,可见还不习惯于表现友好。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Carson的话启发了他,决心从此温暖待人呢#so low IQ# 结果证明,又是外貌协会的事儿……下一个镜头里的Alfred活像一只蠢猴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啊……英俊的新男仆让Thomas的多面性格再次得以发掘。
初来乍到,对谁都和善,又长着一张直女基男都愿意与之亲近的脸,无怪托马斯的心再次开了一道门缝。
他对Jimmy说,clocks ARE living things. I understand them,别在冷清或有寒气的时候上发条。
这种对冰冷的钟表的柔情,恐怕是他自己对温暖之渴望的一种投射。
钟表匠的儿子(莫名想到
一个楼下的gay,为一个楼上的女性角色反应强烈,Sybil之美好着实令人唏嘘。
但我依然觉得编剧这样的安排重点还是在为Thomas自身服务,只是顺便升华了三小姐而已。
诞下千金的消息传来,他的眉眼里抑不住的笑意,衷心的一句good news,引发与Jimmy的对话。
这里依然能看到一个下人攀附关系的小虚荣(We worked together in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war, so I know her better than all of them, really.),而搅基也在进展,she’s a lovely person, like you。
(章鱼嫂来过问的时候,Jimmy的表情就像是在掩饰自己刚刚吞下了一只苍蝇。
可等知悉死讯,Thomas离开众人到一边抹眼泪的时候,镜头失焦而模糊的众人中却能看到Jimmy很注意很担/关心地向他看过来,太尼玛误导了。
)之前章鱼嫂拿走老爷衣服,托马斯以别人要陷害他为自己开脱,老爷问他,are you not popular downstairs? 他下意识地辩解,I wouldn’t say that, my lord, but you know how people can be. They like a little joke. 尼玛的这叫玩笑??
老爷的质问让Thomas数次张了张嘴试图说话,却什么都说不出来(这是T的经典表情/动作。。
Rob真是演技派啊)其实他自己一直清楚得很,in my life, I can tell you, not many have been kind to me.(每逢失魂落魄,他那没上油的乱发就显得十分蠢萌)少有的他人前的真情流露,大概也是后来Hughes太太把蹲墙角哭的他捡回来的一个充分非必要原因(人原本就很仁慈的!
)。
能被托马斯记挂(positively)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荣幸了(真是纵做鬼,也幸福啊),他为三小姐的真切悲伤不是一时的。
有人说这至于吗然而,对托马斯而言,三小姐的死很可能意味着“再也没有人这样对我”之类的感觉,因为真没有几个人是善待他的。
白天关掉一盏灯与深夜熄灭一支烛,后者显然比前者要悲凉孤独得多。
另一方面,这样的表现也反映出托马斯实质上的柔软与脆弱。
低落持续了很久,连Anna都开始为他说话,he knew Lady Sybil better than any of us。
--Except you,对别人的关心他居然领了情,之前谁又知道这一点呢?
We were the two who really knew her,他也是想和人达成共识以至产生共鸣的。
从第一季以来,托马斯做的坏事无论数量质量都在下降,但坏人自己终于被坏事找上了……生在那个时代的基大概真的太寂寞了,章鱼嫂找准了这个软肋,将他心里氤氲的那么一点点湿漉漉的念头吹成了最美丽最逼真的肥皂泡,仿佛无心之语的暗示最终成功蛊惑了这个看似精明其实稀里糊涂的小gay…恋爱真是降智商啊,让托马斯忘记之前自己刚刚阴过章鱼嫂,两人已经反目,以至彻底失掉了戒心,简直是天真幼齿。。
(ps有人说Thomas的gaydar失效了,窃以为他的基达从没有准过好么。。
之前土耳其人为了要挟他以为己用,故意装成不会系领带勾引之,他也没能分辨出来)在被深深地伤了心之后,理性的人可以迅速斩断情丝,说着冰冷客观听上去都不像是自己的话。
感性的人是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坏人的,因为无法冷酷到底。
事已至此,Thomas仍然不怪对方要控告自己,还为对方开解(其实碎了一胸膛的心吧)心软之人看完第三季,就算仍不喜欢也很容易对其转为同情。。
这货实在太好哭了TAT(其实Thomas是本剧头号爱哭鬼,不是么)Wikia上讲Thomas其人,has SHOWN HIMSELF to BE CAPABLE OF being very cruel。
对于此种描述不由击节称赞,深以为然。
直接定性he is cruel是不确切的,cruelty is just his phenotype。
而今我已认为那是一种经日久的强装而成习惯、最终融入他性格里的bad factor,诚然,对于最终能否将坏因子析出,我心存疑虑。
人道长得帅+搞基的角色很容易洗白。
但编剧留下他的用意并不明朗。
之前的矛盾大都已经解决,没有个别坏人制造戏剧冲突,情节恐怕难以为继。
照前文看,托马斯又是很纠结的人(一方面,忘恩负义于章鱼嫂;另一方面,三小姐的好深铭于心。。
怎么解释?
感情真挚while行为不端?
所以,不能因为对托马斯的深度分析#还不如说是揣测#就把他一举翻案成非恶人),一旦凌驾于众人之上,很容易忘乎所以(对于男圣母Bates我只能耸肩摊手)。
还是说他就此学到了一课?
好奇之后他和Jimmy的对手戏。
直男掰弯记这种狗血戏码大概只能在我脑中一闪而过罢最后引用一句Wikia网友的评论:He is like Severes Snape from Harry Potter, the character with the most layers; tough and cruel on the outside but sweet and vunerable inside.修改了几遍,回看发现此文已呈现全然感性的调调……研究一个人的过程会让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越来越感兴趣,看来确实是这样。
文/罗小可如果说“漂亮”对一个女人最直接的赞美,那么“完美”一词或许就是极致的褒奖了。
红楼梦大观园里,薛宝钗为人处世堪称完美,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贾府上下的人都对她称赞有加;偌大的唐顿庄园里面,三小姐西玻尔也是一个受众人好评的完美豪门千金。
她就像一个不小心落入凡间的天使:美丽善良,看淡阶级,提倡平等,追求自由,就连最腹黑的仆人托马斯都对她敬爱不已。
完美的千金,身在豪门却不谙世事虽然身处豪门望族,西玻尔却全然没有小姐的脾气。
拥有无数的豪宅别墅,耀眼的光环围绕,奢靡的香槟晚宴,可这些都不是她眼里渴望的风景。
沈从文的《边城》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她仿佛就是贵族小姐中的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一个向往诗和远方的理想化文艺女青年,很多时候思维与其他人不在一个频道上。
当他们沉浸在无止尽的下午茶聚会,她在筹划帮助自己的女仆格温去争取一次当秘书的面试机会。
当姐姐们在为争抢男人明争暗斗的时候,她在积极关心当时的女性选举权;当众人审美品位都停留在翩翩长裙的时候,她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套阿拉伯风格的裤装,一时间惊艳全场。
当一战的硝烟弥漫英国时,她主动去医院做护士尽心尽责地照顾着伤员。
或许是生活环境过于优渥,从来未曾历经过坎坷和曲折。
不谙世事的她就像乱世中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静静地绽放着是属于自己的纯真美好。
爱上愤青时,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都说,爱情是一场美丽的梦,一不小心就会睡过头。
初遇到布兰登的时候,她还是那个未看过世间繁华,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无限憧憬的小女孩。
而他是家里的司机,地位卑微,就像《红与黑》里面的于连。
还算帅气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对政治非常狂热的心,渴望依靠激进的言论实现爱尔兰独立的理想。
也许是被彼此叛逆的个性吸引,也许是彼此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也或许是出于一时的寂寞空虚。
似乎陷入爱情的人会昏头,即使像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也要捕捉那一抹昙花一现的绚烂。
阶级的芥蒂让所有人都不看好这段恋情,但是西玻尔只想与他远顿天涯,即使这样的选择会让家族蒙羞自己的名誉扫地。
在无任何物质基础的当下,让西玻尔抛弃一切去跟自己私奔,其说是为了成全两个人花好月圆的浪漫情怀,倒不如说这是源于一个男人非常自私自利的爱。
亡命天涯后,后觉一场欢喜一场空王迪诗在《一个人的私奔》里写道:“有些风景,天天看也无法记住;有些风景,看一次便终生难忘。
为了庄园外那不一样旖旎的风景,为了文艺青年心目中的的自由与远方,西玻尔用尽了毕生的勇气。
或许,她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走出去的女性,却为爱情和婚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身怀六甲的她一个人在国外待产的时候,是否怀念过曾经家人的温暖?
是否质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呢?
而那个怯弱无担当的男人,为了躲避风险不顾妻儿,竟然在风雨交加的夜里一个人潜回了唐顿庄园。
面对家人的责备和不满,她处处维护布兰登;面对生活的拮据,她也丝毫没有抱怨过;面对这段不被祝福的婚姻,她押注了所有筹码。
最后的最后,原本以为可以踮起脚尖脚摸到幸福,却不能逃过死神的召唤。
在深夜待产时分,亡命天涯,徒留一场空欢喜。
知乎上很多关于三小姐的帖子,喜欢西玻尔的觉得她敢于打破常规,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觉得她圣母婊则被认为很傻很天真,既然选择决裂就要彻彻底底不要再让父母操心。
其实,人生从来就没有如果只有结果,看不懂时还未长大,看透时已不再年轻。
曾经的曾经,我们鲜花怒马少年时,也想一日看尽长安花。
为了心中的诗与远方,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追寻过,飞蛾扑火般地去努力过。
或许对错无解,过程就是最好的奖励吧。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的泪水献给她。
我们都还记得她穿着新潮的衣服出现在大厅里,窗外是微笑的Tom。
我们都还记得她是怎样坚定的向往自由进步。
我们都还记得在石廊下,Tom鼓起勇气表白心意时那深情的凝视。
她勇敢,坚定,温和,善良。
有人说她的性格不是那么的鲜明,不是Mary的作为长女的冷傲理智,不是Edith生活在阴影下的艰难,但是我想没有人可以否认她是这个家的粘合剂。
Robert和Cora因为她的死亡而产生了无法挽回的裂痕,和所有因咎失去孩子的家庭一样,夫妻之间会更难维持他们的感情。
即使Cora不怪Robert,难道他就能摆脱丧女的自责吗?
Mary和Mathew也因为Mary想要保护自责、脆弱的父亲而发生了争吵。
Tom抱着孩子在庄园窗前的样子也如同他暗淡晦茫的命运一样,幸福曾经离他那么近,现在却又已经永远离开。
之前我一直觉得他们这一对会是所有CP里面前途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对了,但是现在,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也许编剧需要赶快创造出一个外界的压力来作为这个痛苦的家庭的向心力了。
"Don't leave me ,please don't leave me",Tom begged at last,but all in vain.
她说:你要正式一点才行。
她说:我愿意。
她说:那么我会尽量成为你的Mary.她在火车离开的时候哭了。
他说:你愿意嫁给我吗?
他说:你快乐吗?
他说:我爱你胜过这世间的一切。
他看了她的照片一眼,走了出去。
今天看杂志才知道唐顿三已经上映挣一个月了,赶紧找资源下载,到今天只找到前五集,看到是有八集,可能还要等等吧。
一口气看完了。
看到最后,这剧里我最喜欢的人,三小姐,我也喜欢叫Sybil,可爱的、有追求、务实、胆大、革新思想的三小姐,竟然去了……内伤啊!
三月看了一些美剧,一集接着一集,一季接着一季的看,别人几年才拍完,我几个晚上就全部看完了,仿佛吃了一顿饕餮大餐,心满意足,唯独不配合的是眼睛,总觉得眼眶很紧张,大概是用力过度了。
看完《纸牌屋》,一直想分析并记录一下白宫三十六计,然后终于还是没有兴趣,因为那一对以最高权利为目标,而不惜踩着别人的尸体向上爬的奇葩夫妻,虽然令人叹服,但却并不让我喜欢,所以终于还是没有兴趣把他们写下来了。
玩权弄策,可能是男人们的欢喜,不过对于女人来说,最心动最让人有激情的,莫过于爱情,记录他人的爱情,也会让人觉得心襟荡漾。
所以还是应该写一下英剧《唐顿庄园》给我带来的感觉。
《唐顿庄园》已经完成了第四季,但是第三季结束的时候已经不让人想看了,因为里面的最吸引人的爱情已经没有了,虽然唐顿庄园应该是以庄园的发展和保存为主要线索,不过没有爱情的庄园已经让人觉得没有了灵魂。
一所再华丽的房子,没有了爱情,就像美人没了笑容,自然会让人觉得苍白寡趣。
也许,让人遗憾的剧目才更让人念念不忘,所以即使知道了它的结局,还是会让人忍不住回望。
里面有几段年轻人的爱情,老大和大表哥的,老三和司机的,女仆和男仆的。
但是让人想说的只有老大玛丽和大表哥的。
不仅仅他们两是庄园的继承人,也因为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觉得有故事可说。
我相信玛丽和大表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一见钟情的,当玛丽穿着骑马装英气飒爽地出现在大表哥的大厅里的时候,大表哥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对那些富亲戚们的印象,这就是《傲慢与偏见》的男版吧。
玛丽觉得受到了侵犯,也对大表哥产生了成见。
记得玛丽冲出去的时候,大表哥也追出去没法挽回有点遗憾。
我觉得那时候情感的种子就已经种下了。
虽然他们在再次见面的时候礼貌的保持距离,不过强烈的吸引力是让他们还是不由自主的靠近。
玛丽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大小姐的气质和仪态,以及有她将来可能会有的那种世袭的继承身份所带来的光环,还是会让一般的男人油然地仰慕和追逐的,大表哥呢,且不说体形高大,也同样是帅气逼人的,何况还有着中产阶级的那种真实和激进的活力,更是让玛丽在这个上层阶级的男人中难得感受到的气息,自然会吸引她。
恋爱的人们常说,你到底喜欢我的外貌还是喜欢我的个性还是喜欢是我的家势?
其实有些时候,喜欢并非就那么单纯,而喜欢综合特点也未必就是不纯粹。
因为可爱的个性也许是良好的教育带来的,而美好的容貌也许是丰厚的家庭环境造就的。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如此,外貌帅气的男人看起来更阳光,有钱的男人看起来更自信,所以很难让人彻底分辨到底是喜欢哪一个因素才是不功利的。
总而言之,我想说的是,大表哥爱上了玛丽大小姐,也许是因为外貌身形气质爵位,玛丽爱上了大表哥,也许是因为他的帅气激情和约定的继承人的身份。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在剧中就你爱我什么哪点这种肤浅的问题进行讨论,因为这种问题会让人怎么回答都可能陷入死局。
反正就是爱上了。
欲拒还迎,这个状态在剧中最是让人纠结了。
说好了不靠近,因为双方那可笑的自尊。
终于还是大表哥勇敢地迈出并且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所以我得说,男人真爱上了一个女人,他一定是会主动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而不是顾及自己的自尊而等着女人热情地扑上来或者只是给予暧昧的语言进行勾搭。
一个男人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根本就是借口,不开口怕被拒绝不过是不爱的借口而已。
因为女人,在19世纪的贵族阶级,毕竟应该还是矜持的。
即使在21世纪,我认为,男人就是应该先表达爱意,他们一定看得懂女人的暗示的。
男人若于暗示于完全不顾的话,其实不用再给他们找借口的,他们可是荷尔蒙冲动的动物。
终于正儿八经开始恋爱了,虽然欲拒还迎了很久,美妙的男女主人公第一次接吻来得那么顺利。
但是我知道很快他们就会有矛盾产生要分手。
因为这才是第一季,如果要拍五季以上的话,第一季就花好月圆那后面还有什么可看的呢。
要知道恋爱的最吸引人的阶段就是要得到而未得到的焦灼阶段,太快到了两情相愿你侬我侬的以后,很快就会像一潭波澜不惊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却乏味。
因为戏剧一定是讲究冲突的,没有冲突矛盾的戏那还有什么好看?
当大表哥貌似要失去那约定的继承权的时候,大表哥要求婚了,虽然那个最可爱最豁达的奶奶鼓动玛丽先答应他的追求,不过为了家族利益着想而不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玛丽却还是犹豫了。
终于大表哥失望了,认为她的爱情中还是有太多的金钱的因素。
在这里,有些女人可能不理解玛丽的作为,但是如果在这里把玛丽当作一个男儿来看待的话,就会对她的决定表示理解,因为玛丽在这里,她不是单纯的一个待嫁的女人,她更多的责任是保全这个家族庄园的社会地位。
一般的女人会为了爱情不顾一切,金钱父母都可以抛之脑后,但是男人不行,如同我前篇写的《。。
根》那篇,男人天生就有种维系家族的责任和使命。
玛丽虽然性别为一个女儿,但是她在这个贵族家庭的位置就是一个长子。
她对大表哥说了实话,所以也就失去了大表哥的爱情。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惋惜。
但是我没有,我预计他们才不会轻易断了情缘,因为在这人世间,那些让你产生特别情感的人并不是随处可得,反而是遍寻不得,所以看到了一个得好好珍惜。
大表哥去参加一次世界大战了,在爆发纷飞子弹无情的战场上,随时可能有去无回。
玛丽虽然表面上和他断了关系,但是夜夜在临睡睡前为大表哥祈祷平安。
相爱的人是有心灵感应的,我相信,大表哥一定会感应得到。
所以他们这一对,还是有好戏可看。
其实在这个阶段,玛丽觉得上一阶段是自己表现有问题,她还是开始试图弥补了,虽然听到大表哥已经又找了一个可人的女孩做未婚妻,心里好生难过,但在众人面前还是大家闺秀似地强颜欢笑礼节到位。
他们约定好爱情不成友情在,但彼此都知道不过是借口。
男女之间真的有难以割舍的友情?
但是她终于还是要勇敢一次了,她追到大表哥要走的火车站,给了他自己的护身符,要他带在身边,说会保护他的。
大表哥是傻子也懂得她的心意了,他在战场上日夜都把那个小玩意带在身上,可真是相当配合的。
虽然有那个未婚妻隔在中间,虽然那个未婚妻真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小巧玲珑大方娴熟也没什么不好,也甚至大表哥还是遇到了轰炸而差点全身瘫痪,这女孩还是愿意照顾甚至愿意和大表哥结婚,这还是阻止不了有情的另外两人的互相牵挂。
悲催的未婚妻还是看到了恢复后的大表哥和玛丽的相拥而舞的温馨场面,她什么都明白了,她痛苦地做出了自己的决策,失去意念的她心灰意冷地死了。
然后她却并不恨他们两。
这可真是真正淑女的胸怀啊。
不过呢,爱情这东西,真是强求不来的,即使她得到了大表哥的身和法律身份,但是无法阻止他的心向另外一个女人靠近。
所以在这里我得说,女人,找一个不爱自己,而自己很爱的男人,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男人的感情,真的是无法强求的,而且很难改变,他们是第一眼感觉动物,女人也不是能够依靠他的感恩而获得他的爱情的。
虽然未婚妻的死貌似是他们关系再次亲密的重大阻碍,他们在期中又纠结了很久,终于还是激情战胜了内疚,未来战胜了过去,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美人帅哥,花好月圆,皆大欢喜。
甚至那个贤良的未婚妻的老爸还送了大表哥一份遗产大礼,人生真是太如意了。
也许爱情可以很长,但是激情真的很短,就文学作品来说,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没有一波三折的感情将失去关注的焦点和趣味而显得平淡无奇。
好了,婚也结了,这后面的戏将不再那么好看了。
人人都想得出来就是平铺直叙的生活了,如果有非常的调调那得是出现小三或者财产纠葛这样的狗血片段了。
还好为了维持这段爱情的纯粹,这后面什么都没有,于是编剧心一横,在大表哥得知自己的爱妻生了一个男继承人的时候,因为太过兴奋而在路上出车祸身亡。
从此之后,这剧就没什么可看的了。
其实在唐顿,可看的内容还有很多,19世纪英国大贵族的生活方式,家庭排场,同一圈子里的交际模式,当然最重要的人里面各色人物性情的描绘,还有主线的温暖情感。
不过里面老爷再有气质毕竟是个老头,三女婿虽然长得也不坏不过是愣头青的司机气质,第一男仆虽然长相英俊但是心如蛇蝎让人厌烦,老爷贴身虽然忠心耿耿毕竟是个中年瘸腿肥男,还有一些男仆高的太高拗的太拗,对于花痴的女人来说,没有了大表哥,这剧毫无颜色。
如果那个金发阳光帅气勇敢的大表哥没了,这本剧的魂就没了。
世间男人都爱大美女,其实世间女人也都爱大帅哥。
至于是否追逐得到,无关性别,完全得看自己的资本。
没有资本的,在剧中看看也就罢了。
毕竟看的时候心情很愉悦,我看我的大表哥,你追你的都敏俊。
剧中的爱情线大部分美好,虽然大表姐和大表哥之间纠结得要命,但这一季里面两个人真正享受了最后的甜蜜,大概是就算大表姐以后都作为遗孀也能有足够的美好回忆活到老太太那么久(不过作为一部热门剧,编剧肯定不会让大表姐孤身一身的)我想吐槽的仅仅是小司机和三小姐而已。
从一开始小司机追求三小姐,我就没觉得小司机多爱三小姐,作为一个革命激进分子,他或许对贵族阶层中具有反叛精神的三小姐钦佩尊敬,但与其说为了爱情追求她,不如说为了颠覆这个大家族,这不正是他一直想要的么?
我理解的爱不会一味怂恿爱人离开挚爱的家人,不会一味要爱人为了自己众叛亲离。
如果不是Mary和Edith劝回了Sybil,S就真的被小司机怂恿得众叛亲离了,恐怕还会一直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家人肯定不会接受自己的私奔而与家族老死不相往来。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唐家屯的家族成员对S的爱足以容忍她的反叛和追求,家族对S的爱比小司机多出太多。
而第三季第一集,S和Tom回到唐顿,受到了很多压力,S在餐桌上比T受到的压力大多了,但是T只觉得自己多难受,并且坚持不肯服从他已经进入的这个家族的礼仪和规矩,丝毫不顾自己的妻子。
S-“我们可以去里彭买一件礼服,我们有这个钱。
”T-“我不会再花那笔钱了”S-“好吧。
求你别总是谈论爱尔兰,我只是想让你好受一点”T-“我?
还是你?
”“别让我失望,sybil,我们都已经来了”后来S死的时候,看到T的悲伤,才感觉到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多爱Sybil,并且才开始愿意为了女儿,为了S的遗愿和唐顿众人好好相处。
不过和女仆的那一段,真又让我失望了,这就是他对三小姐的爱,充满自我怀疑,他的大男子主义和自我主义其实甚于剧中的任何人。
(这样的标题应该不算剧透了吧。。。
)上一季看到西玻与司机私奔,头一个想到冯歪嘴子和王大姐,《呼兰河传》里磨坊赶驴拉磨的冯歪嘴子,“红辫根绿辫稍”的王大姐。
没想到这一季,两个女人的结局竟然这么相像,都死在生产上。
王大姐是“很能说笑,很响亮的人”,而且“膀大腰圆带点福相”,西玻也是这种个性,英爽妩媚,健美热情,待人一团火似的。
她彻底是“因为可爱而美丽”那类姑娘,像咬一口生脆甘甜的梨。
三千金中老大骄矜冷傲,老二心魔重,有怨戾,西玻没一点大宅门女眷的毛病,最不像个小姐,最不拿自己当小姐,因此敢于暗合双鬟随君去。
比起来,玛丽的恋爱搬演傲慢与偏见,三番五次折腾犹疑,似乎失之爽快。
二姑娘爱上个老先生,是对得不到父母重视喜爱的心理补偿。
西玻不怨尤不哀叹,在旧世界里有最强的生命力,跟小司机汤姆的爱情,短暂但热烈,称得上完美。
未料花期太促,情深不寿。
噫吁嘻!
真是觉慧的身子瑞珏的命。
添丁进口,本是阖府大喜的事情,谁道乐极生悲。
大半夜,宫殿似的大宅有一格窗子亮了灯。
……叹:西玻休矣。
——想起《费城故事》的结尾,汉克斯之死,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只是让大家看着丹泽尔的住宅楼,半夜里,忽然一声尖利的电话铃响起来。
钢琴沉重,阴鸷,提琴弦音紧张急促,像濒死的喘息,黑云压城城欲摧。
“……她那少妇的安详,柔和,端丽,现在在剧烈的阵痛里变形成不可信的丑恶:你看她那遍体的筋络都在她薄嫩的皮肤底里暴涨着,可怕的青色与紫色,象受惊的水青蛇在田沟里急泅似的,汗珠站在她的前额上象一颗弹的黄豆。
她的四肢与身体猛烈的抽搐着,畸屈着,奋挺着,纠旋着,仿佛她垫着的席子是用针尖编成的,仿佛她的帐围是用火焰织成的;一个安详的,镇定的,端庄的,美丽的少妇,现在在绞痛的惨酷里变形成魔鬼似的可怖:她的眼,一时紧紧的阖着,一时巨大的睁着,她那眼,原来象冬夜池潭里反映着的明星,现在吐露着青黄色的凶焰,眼珠象是烧红的炭火,映射出她灵魂最后的奋斗,她的原来朱红色的口唇,现在象是炉底的冷灰,她的口颤着,撅着,扭着,死神的热烈的亲吻不容许她一息的平安,她的发是散披着,横在口边,漫在胸前,象揪乱的麻丝,她的手指间紧抓着几穗拧下来的乱发。
”——徐志摩《婴儿》西玻的死状很惨烈,翻滚哭号,颈项肿胀,神志不清,连跟丈夫道别的话儿都没有。
全体亲眷都拥挤在床前,这个手足无措的人群看起来乱成一团,其实层次分明:两个面如土色的医生,打了最后的一针,就怔怔地退到最外层去,他们心知肚明,病人必死,无法可治,因此也不再上前,剩下的只有吞吞吐吐地应付家属。
伯爵焦灼地在医生和床之间的空地来回跨步,向床上望一眼,又来轮番向医生怒吼。
两个姐姐,大姐还镇定一点,二姑娘既无阅历城府,亦乏应变之才,彻底骇呆了。
马修身为西玻的姐夫,男女亲疏有别,不宜凑得太近,只能扶着床柱叹息。
中年女护士站在卧室门边、人群之外,是个模糊的背景,一脸漠然,等着指令,也等着结果,生死之际,她见多了。
扑在西玻身上,把她的手拽在心口,满脸痛泪呼叫的,是最爱她的两个人,丈夫,母亲。
遽急之际,朱颜已经惨绿灰白,口唇松弛地张着,那样子像莫奈的画,《濒死的卡美伊》。
这朵玫瑰凋零得猝然,她就这样断了气。
大姐玛丽慢慢退开去,她是第一个接受现实的人。
二姑娘懵懂地挂下眼泪,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似的。
伯爵父亲瞪圆了眼,更多的是愤怒和难以置信。
屋里人们好像都暂时随着西玻死了一霎。
静默着。
这时,从隔壁飘来两声断续儿啼——人们不由自主地谛听,省起这是个双重惨剧。
那无知无觉的,已经是没娘的孤儿。
楼下仆役们得了消息,呆若木鸡地错落站着,一向最冷酷刻薄的托马斯,他说“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哭”。
美好的人儿,让人为她的甜美可亲倾倒,深深爱上她而不自知。
至亲们都吞声忍泪,反倒安排没一丁点关系的男仆(而且是最少人情味一个)失声痛哭——西玻就是这么好,这么好的姑娘,一块宝石似的,人人都喜爱她,她却丢开所有人的爱意,违背所有的祝福,死去了。
……下午全家人在起居室里聚集。
老夫人在卡森管家面前说了一句,你我也算经过些磨难,可真没比这更糟糕的了(老太太这感慨,只能跟老管家说,两人同是庄园里的蟠曲老树,狂风暴雨阅尽,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晴天霹雳)。
随后她转身进屋,一转身,还是按捺不住,落了泪,几乎站不稳当。
世上最惨痛莫过于老人的老泪。
更惨痛者,老人的泪乃为儿孙夭亡而落。
等老太太走进来,喊一声My Dears,步伐和声音已经恢复沉稳。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即此谓也。
大难来临,一个大家庭的精神领袖还是那个最有经验、最沉得住气的老家长。
——我默默猜她第一句话说什么,到底还是猜不到。
她第一句问起的,是“Tom在哪儿?
”My dears里面少了这个,而且是最痛苦的一个。
真是好老太太,她真正把Tom当成亲人。
人人都悲恸摧割,然而人人都压抑着摧割的悲恸。
母亲忽然起身离开,说要去写信给乡村医生,她瞪着伯爵说道,你父亲自以为是,于是西玻死了。
当奶奶和当妈的,心里千痛万痛,但都只一句起,一句止。
不失声,不出恶言。
老夫人安慰儿子:当悲剧降临,我们总想把责任归咎于别人,如果没人可以指责,我们就会责怪自己。
这事不怪你,不怪任何人。
然而,“迁怒”是自我纾解悲痛愤怒的法子。
有些事要是一味自责,到最后只能自经自刎了,死路一条。
若是一般人物,一般编剧,会怎么处理?
——娃她娘扯着娃她爹的睡衣衣领,歇斯底里地哭叫,甚至连踢带打,你这杀千刀的老糊涂虫!
你害死了我的宝贝!
还我女儿!
天哪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让我跟了她去吧!
随后大小姐二小姐必定要哭哭啼啼地上来拉拽劝解。
必有一人(很可能是小司机)含泪叫道:妈!
西玻已经去了,她在天有灵也肯定不想您这样子,这样她在天上看了也会伤心。
这时母亲方浑身乏力,坐倒在地,掩面大恸,全家人搂抱上来哭作一团。
楼下仆役们则必然要说:人死不能复生,老太太(老爷/夫人),请您节哀顺变……这样写,观众倒也不觉突兀,这些情景都是情理之中,但那就是娃她爹娃她娘的故事,而不是伯爵与伯爵夫人的故事了。
.......最后,是汤姆的镜头,他怀抱婴儿站在窗前。
一个庄园的远景,他和婴儿显得无比渺小孤单。
他多了两个身份,一个父亲,一个鳏夫。
世上多了一对畸零人,丈夫没了妻子,孩子失掉母亲。
一场生离死别的戏跌宕起伏,各人脾性,应当应分的,没有一处不妥帖。
并不拿哀乐衬着亲眷们之以头抢地,也没有大段大段的哭诉——最惨痛处不过一声儿啼,汤姆木立的背影,以及老夫人忽然蹒跚的背影。
——然而看的人,我想,没有不落泪的。
唐顿故事的美,就在这份一以贯之的雍容气度里面。
即使心里汹涌着痛苦的海洋,流出来的只是两颗泪珠。
按照魏晋人物之批点,此即雅量。
《世说新语•雅量》:豫章太守顾劭,是雍之子。
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
外启信至,而无儿书。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
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
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爹心知儿子死了,强自镇定,指甲掐掌心掐得流血,仍神气不变,并能自我开解,这一幕与唐顿之情景,庶几相似。
儿的生日,母的难日,写旧世界的故事里,流产和生产是拿来结果一个少妇的利器。
无论贵贱,无论国籍。
《永别了武器》里的凯瑟琳,《呼啸山庄》里的凯瑟琳,都难产死去。
媚兰,头一回生差点死掉,再想生一个,小产,便去世。
《战争与和平》中安德莱公爵的夫人,小孩儿似的小妇人,在婴儿发出啼叫之后,一声不出地死了。
虎妞虽死在自己放纵贪吃,但看她哀恳地说,祥子,等我好了,乖乖的跟你过日子,可怜煞人。
她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
这一句又苍凉又残忍,惊心动魄,像一下把人领到漆黑深渊面前,扑面的寒气吹上来,带着隐隐血腥味。
《活着》,二喜把凤霞的尸首放在床上,坐在床沿盯着看,墙上两个影子,一个躺着,一个跪着,只有一颗一颗大黑点在两个人影中间滑着,那是眼泪。
有些故事里,母亲因生产而死,父亲终身与孩子不亲,觉得是他害死爱妻。
我没见识过那样的家庭,现时难产而死的母亲已经很少很少了。
我只有过一个同学,他妈在他两岁时病死,他爸宠得他,差点就宠坏了,总说要把他妈那份疼爱也补出来,让他妈在下面看着放心。
唐顿里这个婴儿,他父亲势必不会在庄园长住,受洗,抚养,教育,都是问题,绑架,走失,生病,都是戏,有这个孩子,往后剧情矛盾更好设立了。
吐槽:一整集里,从生孩子前一直到断气,西玻的衣裳始终是一件薄薄蓝衫,甚至直到停在殓床上都没换!
——贵族小姐生孩子都不见血,衣服一丁点不会弄脏?
就算猩赤流丹,都濡了床褥,那生产时也没一点汗湿,根本不用更衣?
虽说这就要领盒饭走人,服装师也好歹给西玻弄个好点的告别装啊。
还有,这么气息连贯的一集,就不要搀和贝茨夫妻的事了嘛,不一定所有的线索在每一集中都要有所进展的。
早就听说编剧小说家有个窍门:写不下去的时候,弄死一个孩子。
大概那个婴儿不会再步了母亲后尘——要薅羊毛也不能全搁一个羊身上薅啊。
一直都在懷疑《唐頓莊園》裏天使一樣的Sybil跟家裡的司機之間的感情,是劇作者、導演沒有處理好的一部份。
Sybil是天使一樣的人物,她是完美,心地善良,待人和善、熱情,是完全拋棄了陰暗的真正的貴族。
Tom這個紅臉的愛爾蘭人,有什麽呢?
才華橫溢?
家財萬貫?
情操之高尚?
他只是個革命派,有的只是打翻一切的理想和熱情,這種理想和熱情讓能讓他不顧一切,包括愛人。
他不能是Sybil 情人。
Tom要她拋棄一切私奔的理由是:他愛她。
一句愛,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到粗暴,簡單到跡近無恥。
我們不能否認Tom的愛情,因為誰都愛Sybil,Sybil一笑,足以溫暖整個被戰爭傷害的世界。
Sybil愛Tom嗎?
人人都說Sybil愛他,可是沒有理由。
Sybil 離家的原因只是想要換一種生活,離開自己原定的生活軌跡,只是因為她自己,只是追求独立、自由。
可惜,完美的Sybil,卻不是智慧的Sybil。
她以為自由就是Tom,独立就是私奔。
Tom跟自由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他不智到看不清自己的事業和屠殺、暴力之間息息相關,他不勇到逃亡時拋棄妻子(儘管是Sybil同意的),他只是一個熱血的、民族意識有點覺醒的、糊裡糊塗的小司機。
他的成熟是用天使Sybil的慘死換來的,他的事業是他鄙夷的貴族豪門賜予的,他的一生得益于那場無恥的私奔。
還要說什麽?
整个三季,有谁能配得上天使Sybil?
天使怎么会有爱情?
以这个作为最终季其实就挺好的,而基本上我是属于那种不留恋续集的人,宁缺毋滥,如果喜欢CP那就期望他们重新再合作好了
好草率狗血的剧情。刚投资失败就有人送遗产,刚觉得违背原则就收到原谅信,真是什么好事都占尽了。大团圆也不是这么写的吧。
实在没什么好编的了,剧情有些散了
披着高雅的外套行狗血之事
露出本质了。。。
大小姐和馬修糾結完了~happy ending~繼續期待下一季。
垃圾就完事了 什么价值观?我们的大清亡了,早没有贵族了哈哈😄英国人还在当奴隶仆人呢,谁来救救水深火热的英国被贵族压迫的普通人。难怪他们天天游行!
话说此季有些水啊
竟然让二小姐死了,片中唯一觉醒的自由的大胆的惹人怜爱的女性。越来越厌倦这个故事了,尤其大小姐,英国老贵族本质上跟清末八旗子弟一个德性,什么都不会做只会吃老本摆架子,却不知时代早已把他们埋葬
和前两季差距太大,Mary人设崩得差点看不下去
比第二部好
难看死了好么。。
赐托马斯 赐二小姐一段良缘吧。。。
虽然剧本编到最后已经无蛋可扯,不过英式贵族的奢靡精致生活还是让人欲罢不能往下看。
托马斯终于想起来他是同性恋了麽,第二部你在干啥啊
昨天看了两集,今天回忆起来居然一点细节都记不得。再看下去估计我就只能看见矫情了。
没看完,就没兴趣看下去了,后来越来越狗血了
弃
已弃。
这一季开始时我对Matthew和Mary的寄托到了季末已经灰飞烟灭了。我还是不相信现实一定比故事黯淡,纵然这一部分如此的失望。still hoping for the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