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一个人空虚的灵魂,把他从封闭的状态中解救,需要七个步骤:一、关注一只高级动物 人区别于其他的动物,根本上是源于人特有的意识。
“世界有三个层次,一种示意图将天堂大地和地狱分开。
”正如灵魂被一分为三,超我在制造疯狂,只为满足本我的欲望。
欲望和现实产生的矛盾,他会让高级动物也陷入迷惘。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常常用一次事件绑架他们,力求以这样的方式解救他们的麻木的感知,放归他们的灵魂。
当电影跟随生活的轨迹,镜头触及真实的人性,我们就很容易捕捉到这样一只高级动物。
二、分析一种失衡状态 影片中的失衡同时折射出个体在现实处境中的失衡。
岩井俊二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开场把人物浸泡在静止而失衡的画面空间里,用画面时间的停滞营造情绪。
《绑架门口狗》男主元俊和妻子在家的场景多用倾斜镜头,从视觉上将妻子凌驾于丈夫之上,为元俊的苦闷添砖加瓦,也为两人情感的破碎又和解奠基。
但这只是这部影片失衡表达其中之一。
女主千男的出场在监控摄像视角的凝视下,自带冷漠审视的威严。
千男的朋友出场是瘫坐在便利店杂乱的货架中间。
底层人们躲在地下室忘我地讨论“锅炉金”时诡异的灯光。
和狗相依为命的奶奶则在元俊正准备抛掷狗的画面里从角落入画。
通过这些画面层面的失衡,现实层面的失衡,我们更能体会到人物身处的困境,从而寻求和解的途径。
三、创造犬吠不止 中产阶级的围楼死气沉沉,惨白的方格僵硬地挤压在整座几何体上。
尖厉的犬吠混杂元俊咒骂的言语,窗前绿荫的静谧被打破。
与此同时,元俊心中的烦躁正在蔓延,理性的崩裂一触即发。
情绪的爆发往往需要形成一场反复,在时间的加持下我们能产生和剧中人物情感的共鸣。
《天注定》里小玉被土豪反复扇耳光最终导向一场凶杀,《暴雪将至》里打不燃火的公共汽车为人物的悲凉添色,都是源于客观因素在反复中动摇主观情绪,达到量变向质变的转移。
元俊是饱受摧残的中产阶级代表,工业化城市化的压力在无形中拉扯着他的生活。
压抑的大楼,暴露的管道,相望的天台,喷薄的烟雾是包围他的环境因素。
家庭的责任,道德的审视,自我的尊严,情感的交织是禁锢他的内在因素。
在这样长年累月的反复下,不经意的声声犬吠彻底击溃他的情绪防线,绑架行动才算正式开始。
四、引导其陷入对抗 元俊渴望抓住狗,但在得手后理性便开始升温,面对天台抛狗的行为他再三犹豫,最后将它关在地下室的柜子里。
在这个片段里有很多有趣的设计。
明明是他在抓狗,处于主动优势,采用狗的主观镜头看他,则更多地展示他的窘迫无助。
遇见晒萝卜干的奶奶元俊本能地回避,看似是挽回了狗,却未曾料想会间接通过杀狗成为奶奶伤心离世的元凶。
在地下室的管道里试图吊死小狗,出现一面客观审视的镜子,以此揭示他自我折磨的现状。
走出室外和孩子们背道而驰和强曝光的负罪感。
这些细节将人物在矛盾中的复杂情绪刻画地很细腻,带有喜剧幽默的色彩,同时也带有阶级悲哀的灰暗。
引导其陷入一种纠结的境地,当人们不得不面临抉择斩断后路,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应该思考当下并采取措施自救,此刻的局面让他们的欲望和道德准则在僵持中岌岌可危。
五、展示欲望的代价 《绑架门口狗》有趣的点是追求正向和反向欲望的碰撞。
倾听妻子腹中婴儿是充满希望的,此时此刻熟悉的犬吠响起,曾经的罪恶一瞬间将元俊作为父亲神圣的光环击碎,更表示他曾挣扎其中的痛苦竟是徒劳一场。
在被戏弄的怒火下他决定放任自己的欲望,尘埃落定后得知竟是自己摧毁了孤寡老人唯一的信念,顿时愧疚感如洪涌没。
千男想要上电视的愿望伴随着身边朋友的质疑,尽管她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保持着积极,也难免受到生活的打压。
奶奶的去世,消失的红衣男子,上司的革职令,电视台的剪辑。
她一直在抗衡中被消磨,尤其是解救最后一只狗的惊心动魄,让她打翻了满怀善良的萝卜干。
萝卜干被追求反向欲望的流浪汉亲手还给她,下一刻两人却开始争夺怀里的狗,人性的复杂微妙此刻像开苞的棉花。
千男的善良遭到地铁上妇人的婉拒,元俊用受贿的钱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妇人,欲望的正反面是否殊途同归,或许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六、碰撞不同的视角 来自身边人的质疑往往让人沮丧。
公路上百米的卷纸的滚动,一场来自夫妻视角的角逐。
如若争吵可以破除猜忌,或许也是一剂良药。
从杀狗到找狗的改变,从恍惚到坚定的蜕变。
在不同视角和欲望的碰撞下,人们渐渐达成一种包容的共识。
碰撞不同的视角,事件的全貌才能展现得更加立体真实,不同视角的辩证问题才能相互交融,共同寻求和解的方式。
最后元俊放弃了隐瞒自己曾经杀狗的事实,企图用坦诚实现自我的解放,此刻命运的包容又给他新的契机,他的罪过仿佛顷刻间只剩下跑步丢失的一只鞋,又或是说他和进入监狱的流浪汉被生活压迫的本质相同,却只剩他受到命运的青睐。
《绑架门口狗》中人物关系有很多巧妙的串联,代表爱的萝卜干见证了三个灵魂改变的进程,流浪汉撑起的信号塔并没有如愿转接关于千男的新闻,地铁上发信的妇人预示两个命运体的交错,这些细节的处理让生活的复杂性更加鲜明,也放大了人们所处这样一个环境时内心的迷茫。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用真情绑架淡漠的过程,也是解放前施力于主体的过程。
七、学会更努力地逆向奔跑 绑架并非最终目的,解救才是最终理想。
在解救最后一只狗时,千男看见屋顶上站满黄色雨衣的人影。
在那一刻信念是她为善而战的军旗,可这也无妨她最后选择了掰断汽车的后视镜。
在几次杀狗中犹豫的元俊,最后执着于在每块墙柱上张贴寻狗启示,他终于在沉沦中逃脱了中产阶级的麻木,肩负起家庭责任的同时,承担的爱的接收和奉献。
朋友粘上摔坏的望远镜表示支持千男,妻子摘下蛋糕顶层的草莓递给元俊。
在这次绑架中,人们开始重新面对自己的欲望和纠葛,在逆向的自我救赎中狂奔。
可生活的无穷无尽具有未知性,正如电影中不同的人经历的重复一样,或许面临同一个欲望和抉择的个体,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比如第一个吃狗的人最终吃上了鸡肉,第二个吃狗的人最终进入了监狱。
生活的变幻莫测无法预料,令人唏嘘。
生活是个无底洞,电影给予我们广阔的视野去看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群体,但这样的上帝视角可能淡化悲剧的色彩,成为一场供给黑色幽默的狂欢。
在电影中人物和生活拔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他们每天早出晚归的奔波,无处安放但朝气蓬勃的野心,男人女人之间缠绵的愿望在共舞。
我们总是以为感情可以舍弃,但最终才发现,那就是生活的全部。
生活的本质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费尽心思绑架自我,绑架他人。
在绑架中被绑架着,在个人得失中徘徊不定,在爱恨交织里乐此不疲。
《绑架门口狗》是奉俊昊的处女作,电影上映后三年后,他就拍出了《杀人回忆》这部经典的悬疑佳作。
很难想象,三年的时间里,导演竟然成长得如此之快。
要想了解一个导演,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去看他的电影,而最为捷径的方法是去看他的第一部电影。
在处女作品里,导演会倾尽自己目前所有的才华,有追求的导演都会期望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一鸣惊人。
在《绑架门口狗》里,奉俊昊导演的一些喜好就已经暴露出来,弥漫浓烈的白色雾气,紧张快速的追逐戏,还有一脚踹掉别人汽车的后视镜,统一协调的色调,精心设计的构图。
电影刚开始,是一个声音优先于画面的剪辑,我们先是听到狗吠声,然后才看到画面。
看片名,我们知道本片讲的是与狗有关的故事,声音先入,观影者的思索已被调动起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是《卡拉是条狗》那样的,是《忠犬八公》那样的,还是《一条狗的使命》那样的,又或者是《狗十三》那样的?
又或者干脆是《一条安达鲁狗》那样的?
看过电影才知道,原来电影并不是真的在说有人绑架门口的狗,而是要杀死狗。
男主是大学讲师,教授的职位被一个叫康民取的人通过行贿而截走。
男主工作不如意,婚姻、生活更加不如意。
有身孕的妻子还要工作,男主却只能赋闲于家中,无所事事。
男主之所以要杀狗,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恰巧社区有狗一直狂吠惹人烦。
要是再深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杀狗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其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或者说规则,教授头衔和工作原本可以是男主的,但是有人用行贿受贿这种方法破坏了正常的规则,男主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心很是气愤。
他恨那些破坏规则的人,他恨那些不守法的人。
社区中明文规定不能养狗,但是有些富人明知这一规定,仍然要养狗。
从遵守法律和规则这一层面来讲,养狗的人跟行贿受贿的人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规则的破坏者。
所以男主要杀掉狗,而杀狗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这种以暴制暴的方法,实在是下下之策。
虽然杀了狗,但男主为了生活,最终也决定重蹈行贿的覆辙。
当那个行贿的人出车祸而死,他立马去向院长行贿,和之前那个行贿的人如出一辙,一杯又一杯地喝院长递过来的酒,直至酩酊大醉,辛酸而归。
男主的妻子还有工作时,吃核桃要男主一个一个地砸,夫妻第一次同框的镜头就告诉我们,他们家庭妻子的地位要高于丈夫。
这或许跟经济收入有关,那时候的男主正没班上。
男主恨狗,妻子竟然买狗回家。
这条狗见证了夫妻二人关系的转变,男主还没有成为教授和成为教授,妻子对待男主的态度完全不同。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态度的转变,导演奉俊昊没有借助一句台词,他是通过视听语言来完成,这就是一个优秀导演的功力了。
其实很简单,他只是借助了一颗草莓,一条狗。
行贿之后,很幸运的是男主没有像之前的行贿者那样出车祸,他坐在教室给学生们讲课,窗帘拉上,绿色树木消失在一片黑暗中,男主心目中那个美好的世界已经被黑暗吞噬,他已经无法去爬山了。
再看女主,她是一个善良之人,希望得到外界的关注,渴望上一回电视。
她的所有愿望都没有实现,她的乐善好施使她丢了工作。
和男主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她丢失了工作,没有通过行贿而再次获取工作。
男主因生活所迫,委曲求全做了行贿之事,违背了自己原则。
人一旦违背自己的原则一次,那么他再无法对生活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了。
而女主在丢失工作后,和朋友一起去爬山,用后视镜照着观众,好像在问:你会如何做选择。
男主在教室了摘下眼镜,他选择了视而不见。
完。
本电影可以更加简洁通畅的,但是导演讲得有些拖沓,我给7分。
奉俊昊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他總是用一種非常殘酷的方式將人性赤裸裸的揭露。
和韓國另外兩位著名導演朴讚郁還有金基德不同的是,他的電影很少有暴力的血腥場面,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雨還有黑暗。
同時他非常善於在自己想要表述的母題之外包裹一層非常吸引人的外殼,比如《殺人回憶》里的變態殺人魔,《母親》里的智障兒,《怪物》里的基因變種妖怪。
這無疑增加了電影的精彩程度,讓他的片子更像類型片而不是平淡無味的傳統劇情片,同時又成功表達了自己的訴求。
《綁架門口狗》雖然是奉俊昊的長片處女作,但在本片他已經初露鋒芒。
這部片子的劇作結構相當完整,前後呼應,而且可以說是一環套一環,主角因為前面自己造的孽導致了後面的苦果。
奉俊昊是一個特別善於在前面用大量劇情鋪墊,最後來個結局大反轉的導演。
本片也不例外,雖然前面顯得有些無聊,但在主角對狗痛下殺念以後節奏蹭蹭蹭就快起來了,並且最後看完竟然還有一絲莫名的悲涼感。
說了這麼多廢話,那為什麼要推薦本片呢?
跟其他電影有什麼不同?
其實本片故事非常簡單,奉俊昊厲害的地方在於把每個人物的性格都成功樹立起來了。
我們往往會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配角只是出場一下,對劇情沒有什麼推進作用,不必花時間去描寫他們。
但在本片,不管是腦子有點問題的流浪漢,或是愛偷吃狗肉的保安大叔,嘮叨的胖妹,還是男主兇巴巴的妻子,都演得相當出彩,并加強了男主無能的形象。
我以前一直很好奇裴鬥娜是如何變成國際巨星的,但是看完本片以後不得不佩服她真的成功把一個傻乎乎的角色演得很有靈氣。
奉俊昊從這部片就開始了他後面一直堅持的母題:小人物面對生活的無奈與無力感。
一個本來很討厭狗到要殺狗的人,最後被迫去找狗,而且找回來還感動不已。
以前本來非常鄙視的東西比如說賄賂和陪酒,最後都默默接受。
男主最終成為了自己最看不起的那種人。
不管怎麼說,這是奉俊昊的處女作,許多鏡頭調度還是略顯生澀,前面1小時也顯得有點沉悶,但是如果能堅持看下去,就會發現這部片還是挺精彩的。
值得一提的是,《綁架門口狗》當時遭遇了票房慘敗,口碑也不是特別好。
“票房惨败,我当时感觉都要下黄泉了”這是奉俊昊在一次訪談中說的。
慶幸的是,當時已經是國民影帝的宋康昊有一次租碟的時候看了《綁架門口狗》這部電影,並且對導演評價很高。
當然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兩個人一起完成了韓國電影史上其中一部傑出的電影-《殺人回憶》,奉俊昊也完成了華麗的轉身。
第一只狗是无辜的,男主眼睁睁地看着它被吃了。
第二只狗是一个可怜老太太的生活寄托,被男主狠心摔死。
第三只狗是男主老婆的生活寄托,最终被抢救回来。
一个憎恨狗叫吵闹的男主角,从囚禁第一只狗间接导致它被吃,到直接出手摔死真正吵闹的狗,却自责于老太太的离世。
而当自己太太养的狗丢失,他不得不没玩没了地张贴寻狗启示时,想必已经领会到狗对他们主人的意义。
人都在改变。
厌恶一只狗,因为自责而悔恨摔死一只狗,然后满心愧疚地寻找一只狗。
人都在改变,身边的人都当上了教授,自己最终也走上了贿赂这条路,成为自己曾经不屑的人。
阴差阳错,曾经有人死命追着他这个杀狗凶手,后来又变成帮他找回狗的英雄。
人的想法与狗的命运有什么区别,被环境改变,被言语改变,被心态改变,被误会改变,谁也想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没有应该发生什么。
2015.7.30
《绑架门口狗》是由奉俊昊执导的电影,也是他的处女作。
该片讲述大学讲师元俊因不懂巴结上司失去了晋升教授的机会,将努力是放在狗的身上,和千男陷入了绑架与解救狗的一系列案件中。
元俊只能靠杀害比自己更低级的生物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小区不让养狗却充满狗叫,自己能力高超却因不会巴结上司失去机会,他痛恨不守规则的人,但想成为教授就得违背规则。
千男发现绑架事件和吃狗事件,她厌倦了办公室千篇一律的工作,于是到处管闲事以寻找上电视的机会,在一次仗义营救小狗后终于得到记者采访,播出时却被删去所有的镜头,令她愿望落空。
元俊看到寻狗启示正是自己关在柜子里的狗,因做过喉部手术无法发声,赶紧跑去放狗,却发现狗已经被物业保安吃掉。
彻夜未归的元俊被妻子撒气,他在家庭地位很低,因为家里收入大多靠妻子,生活压力过大才把气撒在狗身上。
再次听见狗叫,元俊跟踪老太太设法支开,抱起狗就跑到天台将其丢下,正好被对面楼的千男看见,开启一段追逐却失败,与狗相依为命的老太太看到狗死亡一病不起后去世。
妻子抱回一只狗,元俊生气又无奈,只好接受。
去年拜托保安安葬好狗,狗却被保安挖出来又煮掉,没想到刚做好却被流浪汉偷吃了。
家里狗的到来使元俊的地位变得更低,他更加焦虑和烦躁,但不得不帮妻子遛狗,一阵烟雾中狗消失了,妻子与元俊争吵,元俊才得知妻子被辞退,狗是退休金买的,剩下的钱留给他贿赂教授。
元俊冒着雨冲出房间张贴寻狗启示,拼了命想找回狗,元俊从杀狗者变成找狗者,和千男一起寻找小狗。
流浪汉抓了元俊家的狗,想烤了吃,千男和闺蜜一起解救了狗,开心地交给元俊,她们接受了警察采访,却没有被电视报告,而倒霉的流浪汉却为吃狗肉惯犯的小区保安背了锅。
元俊贿赂教授,一直喝到烂醉,偶遇了千男向他说起被辞退的事。
元俊十分愧疚,但又不好坦白,他一直跑,让千男追他,问他想起些什么,千男终于明白元俊表达的意思,他的背影与那天追逐杀狗者的背影一样,但千男并没有追究。
元俊几周后成功成为教授,即使他成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教授,但他并没有那么开心,随着关上的床帘进入黑暗里。
而丢了工作的千男和闺蜜一起背着包走进深山旅行,远离了浮躁的人类社会,走进自然和阳光里。
《绑架门口狗》是一部具有荒诞幽默色彩的黑色喜剧,作为韩国新锐导演的奉俊昊在本片中以超现实的手法将我们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编织成一出荒诞的闹剧。
奉俊昊带着批判性的视角审视人性的善恶,影片以一系列围绕着狗的安危的事件为题材,内容大胆而新颖,在一连串令人捧腹的搞笑场面之后,却表达出对现代生活中人的精神危机的关注。
奉俊昊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以狗说人,通过狗事件所带出的人物一个个都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的芸芸众生,各自有着自己的悲惨处境和处世辛酸。
影片令人笑中含泪,将这些社会小人物的无奈刻画得栩栩如生。
体现了奉俊昊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我置身绿色的野性自由,是学术端的公正,我置身黑暗,眼睛的光芒被遮蔽,是视而不见,我同流成为群体,我与自然告别,不在守望森林,而与你终将拉开隔阂,因为你的异化,是不被接受的存在,从此阶级拉开,你是你,我是我,你也是我,我也是你。
开篇大片的绿色植物,元俊电话仿佛置身其中,加上后领翻开,表示一个不愿意同化的个体。
此处的绿色植物,在寓意自然,其实是喝元俊的内心呼应的,是不愿意妥协的那份纯真。
元俊被告知没有通过教授的头衔,朋友说是被替换掉了,这里讲贿赂评选职称的学术造假。
很快狗的吠叫打扰了他们的对话,这里狗的设定太巧妙了。
狗是被驯化的动物,所以它丢失了野性,也和自然格格不入,而在这个元俊融入环境的电话中,大乱了男主的感情,所以这里,狗其实是在暗示,狗是,学校体制的守护人,也是守护腐败贿赂体系的守护动物。
此处为体制的高墙,男主难以逾越的压力,而高墙之上,也有自己的老婆和未出生的孩子。
此处的狗是小女孩的狗,里面暗示了韩国的现状。
选取了三个狗来呈现出韩国的几个面。
第一个狗,是陪伴小女孩的狗,这就交代了,韩国家庭女孩留守的现状。
第二个狗,是陪伴老人的狗,城市化进程下的空巢老人现状的社会寓意。
第三个狗,是自己老婆的狗,也是压倒男主同流合污‘’最厉害的稻草‘’。
杀狗光天化日之下,走入黑暗。
很多小孩子跑到,男主走过来的路,这里极强的寓意。
小孩子穿着雨衣走过,横竖排列整齐的大道,暗示,她的孤单,而车子象征大人的世界,小孩独自去印刷,寻狗启示。
少了大人的陪伴,敏感 而脆弱的心理发育。
家庭地位
千男和胖姑娘总是不同路
此处点烟,完成了,传递,元俊内心开始转变。
可怕的暗示,婚姻和孩子,成为推动他走向改变的条件
空巢老人的狗登场。
元俊躲进关狗的柜子里。
下一个镜头切换到元俊老婆身上
狗的状态和老婆的状态。
也暗示了他们被宰割的弱势地位。
关于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的掩盖谋杀事件
流浪汉
未完————待续————
绑架门口狗 (2000)7.52000 / 韩国 / 喜剧 / 奉俊昊 / 李成宰 裴斗娜 在诸多荒诞的充满黑色幽默的巧合中,慢慢渗透出的悲凉和现实,在不断地抓、杀、找的过程中,映射出现当代职场的规则。
很多人说男主像影片中的狗一样,我觉得有一些不恰当,我认为应该是男主的一系列举动,让他的命运和他抓狗、杀狗、找狗的过程重合,并不是单纯的人物对应着狗 男人求教授不得,发现了那只吵闹的狗,把它关进地下室的柜子里,结果被清洁工找到,然后杀掉了。
那个通过贿赂拿到教授学位的,本来不会喝酒的同事,被院长灌醉之后,地铁站呕吐时被车撞死了。
但是后来男主发现狗其实并不会叫。
如此戏剧性的,在我的解读里,好像是对应起来了。
一个本来就不会叫的哑巴狗,一个本来就不会喝酒新教授,命运却如此相同,都是因为自己所做不到的事情而死掉。
阳光正好时,在阳台上晒萝卜的大妈,说萝卜就应该放在热辣辣的太阳下烤干,可是不一会儿就下起雨,阴云密布。
男子把狗抓住打算在阳台上面杀掉,可是他最后却离开了充满阳光的阳台,去到了阴冷黑暗的地下室关死了狗。
这里的对照关系和景别的运用特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男主一直得不到教授这个学位,即使外表再怎么掩饰,好像充满阳光,可是内心却依然像沮丧和卑鄙的地下室。
奉俊昊是真的把地下室这一元素玩明白了。
地下室是怎样的地方,阴暗的,潮湿的,永远是阳光的对立面,而且见不得人的事情,都发生在地下室,关狗、杀狗煮狗肉,因为纠纷而被杀死的锅炉金、无法在地上生活下去的流浪汉,在寄生虫当中,那个管家的所谓“下等人”的丈夫,生活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地下室里,像这样的下等人是不能存在于男主人一家的眼中的,导演很巧妙地用了地下室这一点,而且男主一家这样的下等人也是生活在地下室里的,浑身都充满着有钱人能够敏锐的感觉到的所谓的“气味”。
在《绑架门前狗》这部影片当中,同样也是如此。
而在男主第二次谋杀狗的时候,是情绪的一种爆发,他不再选择阴暗的地下室,而是直勾勾的,穿着醒目的鲜红色衣服,在阳光下将狗子从高楼上丢下,在不停观望他的女主手中拿的望远镜也在同一时间从楼上落下,两者同时落地。
重重地砸落在观众的情绪上,这次丢狗却还不是一直压抑着男主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男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的老婆也带回来一只狗, 最后的爆发是在松佳这条狗丢了之后,男主在先前积蓄的压抑和崩溃,在老婆的无端的指责中,溢出了整个银幕,随着锤子的飞出,被砸破的玻璃里的两个人的身影,预示着更加尖锐的矛盾,男主在工作上的愤恨,一直因为其他人贿赂院长而被夺去教授的学位在此刻爆发,而在先前影片暗示中和此刻老婆的话语里得知松佳其实是老婆用了所有的退休金买的,老婆的情感也在此迸发,老婆每天只吃核桃,退休所拿到的13000元的退休金也一直是为丈夫的教授做准备,只是花了300元去买来她一直想养的狗松佳。
在此处无比荒诞又悲伤的,被割裂的情感被开来又愈合,最后被重重的击垮,先前妻子看似的冷眼在被丈夫误解之后,大大的拉扯起了这个片段的力度,在这场误解里所展现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被击飞到极点的愤怒和缺乏的理解此刻被凝固在半空,突然的雷声也将隔阂击起。
影片的后半段就像一场闹剧一样在男主弄丢了松佳之后拼命地寻找,女主说他真的很爱这条狗,殊不知,他就是那个杀死的两只狗的人。
男主角也走上了他同事的老路,贿赂院长、陪院长喝酒、在地铁站呕吐,多么讽刺,男主在一直摒弃和不屑的行为终究成了他一个踏板。
筠是真的不知道男主就是那个杀死狗的人吗,在我看来她在男主奔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但是在这个女孩性格里的善良却愿意为男主掩盖,或者说他是不愿接受男主的身份的。
我的眼睛要炸掉了,写不下去了,明天再增添修改吧,说实话,还有好多想法没有写上来。
男主人公由绑狗事件的加害者转变为自家狗丢失的受害者,再由身边的一系列事件随之发 酵。
围绕着主线男主郁郁不得志从而导致想要宣泄的爆发途径展开了一系列有关于社会,人 性的话题。
在电影中这个没有秩序,仿佛看不到生气和活力的社会,有些人活的甚至还没一 只狗安逸:工作不顺,家庭不和,无人问津,处处受限......狗在这其中扮演的像是一个可笑 的度量衡,活的比狗好的,才叫做真正的“人”,而连狗都不如的,似乎连人格都失去了。
所以才会有受限于社会人情的男主想要去破坏这个象征生活安逸,拥有闲情逸致的宠物狗。
黄 衣女孩则想通过为他人找到狗,打击罪犯而达到自己想要上镜的最终目的。
看似在全片中所 有人都围绕着一个宠物,费尽心机的想要去得到和破坏这种平衡,但其实不过都是被挤压的 社会中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行为。
在失踪的事件中,加害者与被害者的身份也在不断变化。
代表了社会中混乱的秩序。
在最后的结尾画面中,俩人回头往向镜头,像是在看向镜子一般,审视观众。
意味深长的凝 视将电影中的人物与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抛向观众。
本片另一个译名为《更高级的动物》,也更加契合借狗说人事的故事主题。
影片中的人物通过狗串联在了一起:闲赋在家没地位、通过杀狗宣泄心中愤懑的男主,打拼多年的退休金只够买狗和缴纳老公受贿基金的男主老婆,上班混吃等死、一心想抓住杀狗元凶上电视的女主,以及吃狗肉不会心痛的管理员和流浪汉。
他们就像被阴雨笼罩的天气一样,透着阴暗发霉的气味。
而作为故事主要发生地的公寓楼在开头就以一股仰角镜头的压抑感呈现出来,片中两场极具镜头感的追逐戏在此发生。
这就如同主角生活所处的体制,一直不甘认命却又疲于奔命,最终还是深陷于此。
所幸奉俊昊的处女作在敏锐捕捉社会动态和人物状态的同时也相信雨后会有阳光,男主经历了从杀狗到寻狗的心理历程转变,“如愿”当上教授生活也重回正轨。
女主丢了工作,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也不失为新的开始。
影片结尾女主拿出被蹬掉的后视镜借着阳光直射镜头,这似乎也是导演借此对我们心灵的一次照射:切勿为虎作伥狼心狗肺,人人相互关爱构建和谐社会。
奉俊昊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也是现今亚洲导演中少有的将商业和艺术融合的非常好的一位。
该片是奉俊昊的长篇电影处女作。
虽然是第一部作品,但影片的镜头语言非常娴熟,信息的交代和节奏都很准确到位。
影片反映出社会规则对于年轻人个体的挤压,电影展现出荒诞感和人在精神压力中的挣扎,带给观众思考。
可以看出奉俊昊对于韩国社会现状有着很敏感的把握。
熟悉他的影友可能非常了解他的汉江怪物和杀人回忆,不过奉俊昊对于叙事的掌控能力从第一部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本人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斗胆起了个标题名视听简析,还请各位多多指正。
开篇,背景是一片翠绿的树林(呼应片尾)。
领口外翻不修边幅的元俊,沮丧的打着电话。。
对话中也交代出了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而立之年的他失去了晋升教授的机会。
镜头拉远 在打电话时,心神不宁的他听到了一阵狗叫声。
狗叫声如导火线一样,激起了元俊所有的不满。
他下楼对着四周耸立的楼房有些茫然。
四周环绕的高楼突出他的渺小。
不过扔完垃圾出电梯的时候,他碰巧遇到了一只小狗。
本片的第一只小狗出现。
大部分被人背影铺满,小狗只占据画面的一小部分,小动物没有主导权。
随后他跑起来想抓到这只小狗。
一层层规规矩矩的楼房,这里是有些荒诞,超现实的一幕。
影片的基调也是荒诞,黑色幽默的。
在阳台上,他有些不忍心把小狗扔下去。
走进地下室里,又想把小狗吊死。
这里有一个巧妙的镜中镜构图。
仿佛这根绳子吊住的是他自己,这一镜设计的很好,非常符合人物的处境:他把所有的愤怒和压抑发泄在小狗上,然而他放大了对于狗叫声的不满又像他在作茧自缚。
最后还是没有下去手,把小狗放在柜子里藏起来。
离开的时候他还微笑了一下,嗯,解决了一个心头石。
走出地下室后,院子里很热闹。
片头正式开始,背景音乐进,很有生活气息显得很随意的配乐。
这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的电影。
片中的出现角色都是社会中普通的人物,甚至是社会底层的。
在地铁站,女主角裴斗娜登场。
在地铁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醒来后看到背着孩子乞讨人还傻乎乎的给人让座。
在走廊里,遇见她的死党还假装踢人家的开玩笑。
在正片开始前,这两场看似不经意的戏塑造了人物性格。
这是一个有点天然呆,大大咧咧的善良女孩。
她是小区物业一个平凡的小职员(秘书)。
元俊的老婆下班回家了。
老婆怀孕了,而且可以看出对于元俊的不满,态度对他颐指气使。
下面这个镜头的人物位置交代了在家中老公和老婆的人物地位。
一个蹲在地上砸核桃,另一个靠坐在椅子上吃核桃。
砸核桃的时候,元俊说要出去吃饭。
老婆说砸完这些核桃你就可以走。
元俊不满的说这袋子里至少有一百个核桃。
(后面两人从超市回来时,元俊说从这里走回超市至少要100米)元俊思考问题的方式这里就有交代,这样的计较是有些典型的知识分子思考问题的方式。
随后他妻子在画面右方拿过来一个杯子。
只有手在镜中出现,拍拍杯子说装满这个杯子你就可以走。
这种在画面一端只出现一只手的和扬起头的元俊更突出妻子在家中的绝对地位。
在同学聚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元俊坐在角落里。
和他同学在厕所里,同学和他聊起来评选教授的事情。
同学的大脸占据画面的大半部分,元俊的侧脸只出现在画面中的一小部分。
他同学让他准备好10000韩元,再去院长那里。
同学讲起之前一位去院长那里的时候,这里闪回的画面色调完全变了。
一个偏黑暗的色调,一个成人的世界。
喝的醉醺醺的回到家后,元俊显得很高兴,同学的话让他又仿佛看到了希望,整个人状态都飘了。
这时又听到烦人的狗叫声,出去后发现原来是楼下一位老婆婆的小狗发出的叫声。
他跑着撕下之前被自己关在地下室的那只的寻狗启示才发现,被自己绑架的这只狗因为喉咙手术无法发声。
第一部分先写到这里!
我准备分三个部分写完
嗅到一股优秀的处女作味道
10/08/11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裴斗娜那时候好小好稚嫩,天真无邪,可可爱爱2000年的片子,跟我的感觉确是上一个世纪
风格近陈玉勋《热带鱼》,黑色再彻底一些就给五星了,而且难得韩国电影这么克制不煽情,每次都点到即止。
粗糙也难掩的特别多小心思......
才发现以前上课时看过,名字叫《更高级动物》。
看不下去了,太灰暗了。
古怪的、割裂的、扭曲的意味不明。
看一会就觉得做作,没劲
前半段的沉闷是为后半段的精彩作铺垫
这就是我的dream movie啊。如果我有机会拍电影,我最想要的电影就是那种平实的,有趣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电影,比如这部。在电影里,裴斗娜就像个天使。。。
杀小动物的人果然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窝囊废。男主角要靠贿赂才能当教授,却表示教授以后一定会廉洁,虽然生活有难处,但是杀狗不能忍啊!裴斗娜演的女主角真是白月光了,善良热心,对上电视有执念。救狗那段戏拍的真的太好了,紧张刺激又搞笑。
狗狗可爱。
要不是有李成宰和裴斗娜,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那缓慢而无聊的100多分钟……
踹掉汽车反光镜的镜头好想实践==
韩国的今村昌平
杀不是解决的有效办法
很搞的。没看懂。韩国也一样巴结行贿嘛!程度不同而已啦。对啦,跑的镜头很漂亮。
奉俊昊真TM会讲故事
奉俊昊和阿巴斯是一种导演,在一个单纯的类型叙事中,加入社会学的分析,凸显制度的不合理,人性的荒诞,沟通的困难,传统与现代的隔阂,实在太刁,韩国人应该为有奉俊昊和金基德这样的牛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