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王毛

我不是王毛,Wang Mao

主演:王大治,郭金杰,葛晓凤,苏丽,罗京民,徐箭,童振军,王旭东,赵中华,王蕴凡,彭纪国,美浓轮泰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河南话年份:2014

《我不是王毛》剧照

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2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3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4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5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6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3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4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5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6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7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8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9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20

《我不是王毛》剧情介绍

我不是王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林寺学武归来的狗剩(王大治 饰)暗恋青梅竹马的杏儿(葛晓凤 饰),但穷二代 的他遭到岳丈(罗京民 饰)嫌弃。一没家产继承,二没手艺创业的狗剩只能顶替兄弟从军,以舍身卖命的方式赚取军饷,攒钱提亲。但在从军过程中不仅被同村情敌杨三(郭金杰 饰)设计陷害,还遇到许多离奇波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总统之路目击超自然第三季啊,男孩真爱趁现在见卿卿假面真情我的吸血鬼学姐一代匠师正义降临校园女大兵大周秘案超能少年第四季花店的秘密:妈妈的谜字班长大人革命机Valvrave第二季星际迷航:皮卡德第三季单亲宝贝梦想大道东夜市人生传奇·幻想殷商桑迪顿第一季转移者长寿花,我和她羊急了也跳墙今夕何夕樱花树下的时间胶囊犯罪现场调查第二季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我在等,风也在等尸智症

《我不是王毛》长篇影评

 1 ) 惊喜

无意翻到这电影,差点被电影的老土名字给骗了,黑色幽默充斥整个影片,简直不能更逗。

虽然是低成本小制作电影,还有鬼子来了的影子,但仍旧是惊艳到我。

电影很好看!

黑白色调有一种看三毛从军记的感觉,幽默也很到位。

恰到好处地揭露人性,还原真实。

王大治的演技真心不错,刚开始以为是喜剧,结局太惨,抗日战争期间的爱情是无比可怜的。

拍的真好,愿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表演!

 2 ) 王大治,非常有演技的演员

直接五星,这才是真实的抗日片,不像一些神剧,一个小孩子一天狙击四十一个鬼子,还会飞檐走壁,11111111123156556555542424542722724542424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252422525252525242525225224252522524424242424242424242424

 3 ) 被喜剧标签骗进来

很久没有看电影笑的这么开心了。

如果没有最后十二分钟的话,这是一个成功而独具魅力的喜剧。

看完之后才意识到,所有人的善良与天真烂漫,以及悲剧,源自于无知与无畏。

三的坏也不是真的让人咬牙切齿的恨,他坏得有种缺德的天真,因为他天真的认为日本人是人。

三次从军中,前两次如同儿戏,狗剩以为战争就是挣钱就是在血肉横飞中报名。

最后一次从军辅导员的开导加上回家后的残酷镜像,才使他明白战争的意义。

村庄里的人懵懂无知,善良无欺,不知道日本人的侵略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打仗会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

当战争来临到身边,已经晚了,于是在无限的惊恐与惊讶中,失去善良的生命。

无尽的悲哀。

无尽的哀痛。

勿忘国恨,我们比任何人都一样这些鲜血没有流淌过。

在经过仇恨的洗礼之后,燃起了家国情怀。

在大的战争中,小家庭也难逃其灾。

ps.王大治演技不错。

以前听多了对他外貌的攻击,对他有一些偏见。

在任何时候攻击别人外貌,都是不道德的。

 4 ) 一个三次参军,三次当逃兵的人,居然成了主角

国产,抗日,战争...的标签,几乎全部黑白的色调,毫无卖点的片名,还有这分不清是孙楠还是杨臣刚,绯闻比作品更红的男主——王大治!

(图片来源:网易号 四月娱乐说)这些标签组成了这部——《我不是王毛》。

最初听到这部电影时,我内心是拒绝的。

直到把影片完整看完,才由衷地认为,和其他抗日题材的影片相比,本片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本片是赵小溪执导,投资270万,历时26天拍摄的小成本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有着赚钱娶漂亮媳妇的单纯愿望的青年,一群自私自利,趋炎附势又安于现状的乡民,在日军侵略的大环境背景下,上演的一出注定悲剧的群戏。

在见识了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样辣眼睛的操作后,观众对于近些年的抗日题材作品已经谈之皱眉了。

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本片的题材本身就不太讨喜。

但导演偏偏迎难而上,剑走偏锋。

01 脱离了光环的男主角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本片的主角既没有多么远大的抱负,也没有什么优秀的出身,就是一个朴实的小青年狗剩儿,长相中等偏下,却向往着娶到方圆百里的人都想睡的村花杏儿。

成人——赚钱——盖房子——娶媳妇,这是一个淳朴农民最简单最普通的愿望,这样一种人物设定直接让主角脱离的高大全的光环,而变得平易近人,有血有肉。

02 善恶美丑交织的群像围绕在主角周围的,是一群在困苦与压迫中挣扎,却又各怀心思的村民的群像:如杏儿的父亲,作为一个酿酒的老板,他既有商人的精明算计,又有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他对男主人公这个干儿子,可以说并不薄待,下山回来后依旧收留他。

但是当担心自己的傻儿子去战场送死时,他马上想到让狗剩儿去顶替。

杨三到他家敲竹杠时,明知要大赔一笔,商人本性的他还是不忘和杨三讨价还价一番。

为了保住儿子,狗剩儿提出要娶杏儿作为参军的条件时,老王头一口答应,重男轻女的思想一览无余。

但是当日本人闯到家里时,明知寡不敌众的他却为了维护“家”的存在做最后的抗争。

再如狗剩儿的头号情敌杨三。

作为乡公所的所长,杨三有着鲜明的仗势欺人,以公谋私的嘴脸。

为了娶到杏儿,他利用身份之便,以王毛的性命要挟老王头答应婚事。

对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狗剩儿,杨三抓住一切机会羞辱他,甚至为了彻底除掉他,想方设法让他去战场送死。

但是朴实的本性让他守住了杀人的底线,当发现日本人的根本目的是要杀掉杏儿一家人时,他还是用一己之力做出了螳臂当车的牺牲。

还有虽然脑袋不灵光,但是对狗剩儿言听计从,对杨三异常厌恶,对日寇深恶痛绝的杏儿的哥哥王毛;胆小爱显摆,却又单纯的战友毛小二;文弱却细心,特别准许王毛解决家事的新四军指导员...这些人物虽然出场不多,台词不多,但是每一段简短的情节都折射了人物的不同侧面,构成了一个个鲜活而又立体的形象。

03 张弛有度的黑色幽默虽然是抗日题材的影片,但本片没有浓墨重彩地渲染悲壮的气氛,也没有特别突出家国仇恨,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方言,为我们讲述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轻喜剧。

狗剩儿少林寺学艺十年,没习得任何功夫法门,却练就三点一线的神枪法。

询问习得的原因,他说因为他师父经常三点一线偷看对面尼姑晾衣服,而他则三点一线偷看练功。

狗剩儿每次去参军都是为了赚钱,周围的人每次送他上战场都是报着有去无回,甚至人死了还能领到抚恤金的心态。

但每次狗剩儿都能死里逃生,枪林弹雨中总能全身而退。

虽然拥有百发百中的枪法,但是狗剩儿在战场上却从来不积极作战,甚至三次逃回家中,他参军的目的单纯是为了那几个铜板。

还有征兵的队长侯七,他从一开始就瞧不上狗剩儿,处处针对他,但是每次阴差阳错又总能碰上这个冤家,俩人几次参军就这样在打打闹闹中同生共死过来。

本片是16年上映的,如今也过去三个年头了,就像注定平凡的片名,电影如今也只是在小群体中流传着。

有人说从《我不是王毛》中隐隐约约总好像看到了《鬼子来了》,也有人说它是一部注定会被遗忘的电影。

但有着八一制片厂根正苗红的加持,有着大于票房无数倍的口碑,这样的电影,也不能单纯以成功或失败来定性吧...毕竟,拍电影的人也罢,看电影的人也好,总会有些名利以外的因素在吧!

 5 ) 好片不该被埋没

讲真,《我不是王毛》这部片怎么看都是一副扑街相——只拍过烂片的导演、只记得丑闻的男主、完全没听过的其他演员、三俗气息的片名、略显寒碜的物料和可被忽略的宣发,连被称为大烂片都少了噱头,大约也就是无声无息的上映再无声无息下映的命。

《我不是王毛》对外宣称的成本是270万,这么点银子,找到了一众合适的演员不说,摄影也是可圈可点,甚至还拍出了几场虽然规模小,但还象模象样的战争戏。

最重要的是,片子拍的十分工整好看。

影片的前半段节奏是很欢快的,一些刻意且戏剧化的笑点设置的恰到好处,后半段的主旋律也全无说教之感,教导员这个角色颇有些呆萌话痨,很招人喜欢。

影片的黑白画面最后转为彩色,反复出现的风车,都是颇为用心的意象表达。

演员上,如许晴的话匣子足以让人原谅她的公主病一样,王大治凭借这个角色也可以在我心中摆脱丑闻带来的既定印象。

女主杏儿在一群“土里土气”的演员中鹤立鸡群,但又是那种朴实健康的村花儿美,漂亮且毫不出戏。

虽然是一部好片,《我不是王毛》仍然无声无息的下映了,希望能在艺术院线中继续见到他的身影。

好电影不应该被埋没。

 6 ) 不是王毛的狗剩求婚记

狗剩是狗剩,狗剩不是王毛。

王毛是王毛,王毛是杏儿的智障弟弟。

然而战友们都称呼狗剩为王毛,因为狗剩替王毛从军。

狗剩没有金山银山,也没有技艺压肩。

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穷屌丝,原本他想娶媳妇无异于难上登天。

然而狗剩却显示出了他为了娶媳妇的执着。

首先,他有自己心仪的对象——杏儿。

其次,他得到了娶杏儿的条件——盖三间大瓦房。

最后,他找到了满足娶杏儿条件的办法并付诸行动——卖身顶替王毛当兵赚够二十大洋。

在这种指引下,狗剩开始了卖身当兵——逃兵——卖身当兵——逃兵……的赚钱之路。

即便是面对杏儿的拒绝,杏儿父亲的反对、情敌杨三的刁难……的困难都没有改变他的初衷,反而坚定了他娶了杏儿,和杏儿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念头。

第一次当兵,他从死人堆里爬出后仍然义无反顾的加入当兵队列;第二次当兵,他从刑场偷偷逃出后仍然奋不顾身的加入当兵队列;狗剩的“为爱卖身,玩命狂奔”,感动了杏儿,也感动了杏儿的一家人。

虽然没有盖三间瓦房,杏儿一家准备把杏儿嫁给狗剩。

如果在工作上、生活中,能像狗剩一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朝着目标行动,无论遇到什么,都不妥协,不退让,直到实现目标,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然而很多人却止步在定目标的第一步……我们很多人都不是王毛,很多人却不如狗剩呐。

 7 ) 《我不是王毛》热映:盘点解说那些风趣幽默的河南话!

  3月11日上映的河南地方特色电影《我不是王毛》,今天在《中国票房网》的实时票房中排名第9,昨日上映今天票房就超过120万,除此之外,还有消息称,该片男主角王大治也因为此片获颁俄罗斯邦达尔丘克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获得“俄罗斯影帝”殊荣。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片中说了风趣幽默的河南话,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盘点解说一下让人发笑的河南方言吧......  盘点电影中出现的河南话  1,咦~你弄啥来!(你干么呢?)2,你那信球货!(你那么傻)3,憨瓜!(傻瓜)4,你那鳖孙!(骂人的话)5,白动(别动)6,你那不住贵样(不顺眼的意思).......太多了,想不起来了,感觉一句一笑,句句都是河南方言哇,欢迎发烧友继续补充......  解说电影之外的河南方言  1,你那圣蛋样(就是说你狂妄自大的意思)。

  2,你来不来,不来去球!(去球就是指算了、拉倒的意思)。

  3,一起身碰到我不老盖儿,疼死了,还好有个河南老乡扶着我的哥老只儿把我扶到不远的石凳上坐下来。

(不老盖儿是指膝盖,哥老只儿是指腋窝)  4,你姑堆那干啥来?(姑堆是指蹲的意思)  5,咱俩男的,你就别老布住我了,多各意人啊。

(布住就是指抱着,各意人就是指恶心人)  6,嫩这布咋嫩苦楚啊,有木有光牛哩(意思就是你这布怎么这么多皱纹不平整理,有没有平民没有皱纹的那种。

枯楚就是指有皱纹,不平展。

光牛就是指光滑平整)  7,清早起来,喝了一碗糊肚饭,出门就碰到了一个老鳖意。

(糊肚饭是指稀饭,老鳖意是指小气、吝啬鬼)  8,看你那烧包样,有两钱烧包来不轻。

(烧包就是指炫富爱炫耀的意思。

)(文/常有才)

 8 ) 中国不会亡

以小见大的故事折射了日寇侵华国人的生存状态,没有家哪有国,国之大义对于老百姓来讲或许太空泛,刺刀不见血或跑或跪或战都可以,去他妈能活下去最重要,至于怎么活管不着太多。

王毛一干人等最后在血淋淋的屠杀中完成了觉醒,不可计数的家恨上升到整个华夏大地骨子里的国仇,如何能忘。

日寇的侵略逼出了中国人最后的完全体,有人做了伪军有人做了汉奸,有人浴血奋战做了最后的脊梁。

逼到手无寸铁的百姓退无可退,逼出了最后的血性。

淞沪,三个月,伤亡三十万,中日战损比5:1,失败告终。

南京,十二天,伤亡五万,中日战损比4:1,失败告终,屠杀我同胞三十万。

太原会战,两个月,伤亡十万,中日战损比5:1,失败告终。

徐州会战,五个月,伤亡十万,战损比4:1,失败告终。

兰封会战,一个月,伤亡三万,战损比8:1,失败告终。

武汉会战,四个月,伤亡四十万,战损比4:1,失败告终。

南昌会战,两个月,伤亡五万,战损比2:1,失败告终。

还能往哪里去?

剧中这个杜撰的小人物不由得联想到另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

“天津没守住,我走了!

北平没守住,我走了!

华北没守住,我还是走了!

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

坐等衡阳会战

 9 ) 谁能过上好日子

主人公狗剩是林河王家的养子,他喜欢王家的闺女杏儿。

为了挣钱盖房娶杏儿,狗剩顶替王家的傻儿子王毛当了兵,因为当兵给四块大洋。

这个兵他一当就是三回。

先是国民党的兵,跟日本人打仗,打到全军覆没,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逃回了王家。

又是皇协军的兵,去打新四军,他想不通为什么中国人要打中国人,找到机会溜掉,又逃回了王家。

最后,狗剩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新四军。

新四军军容整,军纪严,真心实意打日本鬼子。

指导员耐心地跟狗剩做思想工作,让他明白了抗日救国的道理,还看出他心里有事,让他回家先把事情办了,同时侦查鬼子的情况。

喜欢杏儿的人可不止狗剩,还有杨三。

杨三是治保主任,日军进驻林河之后他便狐假虎威,到王家来抢亲。

赶回来的狗剩打跑了杨三一伙,终于娶到了杏儿。

可是转天,杨三带着日军来王家抓新四军狗剩。

王家不肯说出狗剩在哪儿,日军屠杀了他们全家,也杀死了碍事的杨三。

从外面回来的狗剩看到王家以及村中的惨状,去日军军部向日本鬼子展开复仇。

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不那么常规的主旋律影片。

能看出本片对《鬼子来了》的借鉴,比如全片是黑白的,只在最后一幕换成了彩色的,再比如有意地展现了老百姓在战争时期的怯懦和算计。

不过,本片终究差了一口气,这口气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物脸谱化严重。

狗剩作为主人公,从只顾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成长为英勇杀敌的战士,这个转变是影片的需要,但是非常程式化,片中没有为此提供足够的说服力。

杏儿则全程工具人,没有流露过一点儿个人意志,她只是作为男人的意淫对象和好日子的化身而存在。

日本人方面也没有一个像《鬼子来了》里花屋小三郎那样有血有肉的角色,只是一群杀人机器。

而且,同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一样,片中一定要有一个汉奸的形象,用来吸收老百姓的算计,冲抵掉他们的怯懦。

说起来,杨三这个汉奸反而是片中最立体的一个人物。

他为人精明,善于钻营,利用治保主任的身份为自己谋利,这样的人在日占时期大抵会当上汉奸的。

他也喜欢杏儿,他的做法是利用权力逼迫王老汉同意亲事。

当日军大开杀戒时,人性未泯的他受到震撼,试图阻止,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狗剩和杨三算是发小,却是两个极端,同样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一个卖力气加卖命,一个动脑子,玩心眼儿。

在战乱中,死神是盲目的,命大的狗剩活了下来,成为传奇。

换做是和平年代,谁能过上好日子倒是不难猜到。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10 ) 不同的故事

狗剩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只因为青春年华看了一眼她,就不愿醒。

有了她便有了一切,月亮上、太阳上都是她。

人的欲望就是如此朴素,满足他,他就愿意拼命。

对他来说这是爱情故事,而对老爹一家来说这是生存故事。

政权几番轮替,老爹要在夹缝里生存,酿酒是生意、领养儿子是生意、卖儿子是生意、卖女儿也是生意,但这些生意都是为了一家人能活下来,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也会偷偷藏个镰刀,愤怒藏不住的时候也会拿着镰刀想反抗,即使他知道会没命。

老妈讲的是个母爱故事。

每每看到狗剩回来都喜不自胜,拿出好吃的,安顿好他,满眼的慈母温柔,平淡却幸福。

对杨三来说,这是一个蝇营狗苟、左右逢源的故事。

他得意洋洋于自己所长的身份,对村民巧取豪夺,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坏事做尽,尖酸狡猾,但最后也展示了人性的微光。

他们其实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但对新四军指导员来说这是一个唤醒国人的故事。

指导员一直在用真情实意唤醒人们的家国情怀,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国人一起重整破碎河山,让每个普通人可以过上属于自己的好日子。

《我不是王毛》短评

果然过誉,做作的角色设计和所谓形式也盖不住国产电视剧审美情趣,不过最可怕还是角色体现的作呕幽默感,配合着演员生硬台词表现好灾难。即便有电影创作理念,但依然属于国内电影最自恋,保守,原地转圈的那一类。

7分钟前
  • 蓝笔风
  • 很差

八一版《乱世儿女》。谁能告诉我这个片为毛评分这么高吗?不是王毛,难道是五毛?

9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很差

有自己的悲喜剧风格,也较好地刻画了一个为自己的利益而奔命的小人物形象

14分钟前
  • 泳往直前
  • 推荐

还行。日本人必死!!喜欢日本文化的国男必死!!!女性角色依旧是被剥削和被奴役的,最可恶的是男的当兵女的就得等着他,简直是浪费女性的生命,这是最不公平的。还好有了新中国,女性可以离婚,可以自主拒绝结婚。

17分钟前
  • Chio
  • 还行

算个小品,有不断的剧情输出,有自己风格。中国老百姓抗日动荡史的写照

22分钟前
  • 绿萝热
  • 推荐

可以看出编排上用心了,但依然无法脱离抗日影视剧的窠臼。小人物的确够“小”,但从小家到大义的转变仅仅靠几句政治宣传式的口号,令人失望。金色的希望和黑白中的一抹红虽然烂大街了,但的确有冲击力。杨三演的很好!

24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较差

反动

28分钟前
  • 版王
  • 很差

有点《鬼子来了》的味道,虽然搞笑的地方有点夸张,但是结局的确让人很痛

30分钟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推荐

笑笑得了。

35分钟前
  • 半醉先生
  • 还行

看起来很差的一部片,却意外的好看。荒诞中带点辛辣,八一制片厂拍出了一部带有浓郁独立风格的抗战电影,大写的意外。

38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推荐

有人把他比作低配版的鬼子来了,大概有两个原因,1是黑白,2是没有手撕鬼子。 但是我实在非常非常讨厌导演对于镜头的运用,特写和近景太多让人想吐

43分钟前
  • 达熊
  • 较差

也就是个电视电影的程度,几处无厘头设计嵌入的特别违和,整体做的也很草率。270万的投资说起来不少了,完全可以做出精致的感觉来,这不是投资的问题

4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这部电影像极了姜文的《鬼子来了》,国人的劣根性再次通过战争深刻的展露出来。最后十分钟轻松幽默的氛围急转直下,战争再也不是开开玩笑就能搞定的了

51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无功无过的小品

52分钟前
  • huo!
  • 还行

共产解放暴力美学

56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推荐

一晚上看了两部意识形态偏舞台剧化的片子 这是其中一部 pure evil的塑造有一点好 就是其纯粹性总会使人肃然起敬 某样特质的异化 比如少林寺修炼的一拳 又能给予瞬时逆转的振奋 黑色幽默里找严肃 本片来去就这三板斧 形式没多少创新 完成得却不错 值得称赞 杀鬼子可以cult 这或许是审查下cult的出路之一

1小时前
  • 文泽尔
  • 推荐

我居然看了这么主旋律的一部电影

1小时前
  • 小风一吹
  • 较差

没看进去。

1小时前
  • 找自己
  • 较差

黑白片

1小时前
  • 柒°晴
  • 还行

这绝对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搞笑而不低俗,各个细节,拿捏得恰到好处!难得一部我从头看到尾,没有走神的电影。打9.9分,还有0.1分保留,怕他们骄傲。可能黑白片吓退了大部分观众。剧本谁写的?我很感兴趣。

1小时前
  • 毕大费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