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分析贺岁档电影实力与前景的专题,在提到《追踪章鱼保罗》时,认为是一部依靠时效性噱头,而草率制作的电影,所以在没看到电影之前,作出了不乐观的评价。
其实因为是一部打揭秘牌的电影,所以《追踪章鱼保罗》片方对于影片细节一直没有透露太多,而这样做的负作用在于,会让外界认为是对于影片自身没有信心,而不敢在公映前就接受舆论的“检验”。
但这确实是一个误会。
片方在近日就会组织影评人及影迷的看片会,到时一切自会有分晓。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导致外界对于影片有疑惑,相信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普通的国产电影很少会触及这样的国际性题材。
不妨想象一下,以往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电影,无外乎是讲文化差异,或是跨国爱情故事,比如《刮痧》《北京等待》,或者就是动作类的电影,都可视作当年李小龙《猛龙过江》的延续,表现的是异国背景风光,以及“打倒列强”的民族精神。
难道这就是中国人在跨国电影中,所能呈现出的形象之全部吗?
美国人在电影中无所不能,全面升级现实中世界警察的职能,带领着全世界人民对抗包括外星人在内的一切恶势力,他们能如此意淫,为什么中国电影人就不能?
舆论可以为中国人在口头上说个“不”字而群情激奋,为什么不能因为中国电影人在银幕上挖掘章鱼保罗的真相,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而加以适度的关注?
只是因为在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很容易食物中毒吗?
一方面很多评论指出,中国电影硬件发展太快,内容跟不上,不断的炒冷饭跟风撞车,几个传统题材被不断的搬上银幕,没完没了,而另一方面对于这种大胆的题材尝试又视而不见,认为是时效性太强的草率之作。
但请不要忘了,还有人在说《追踪章鱼保罗》这片公映的太晚,如果按原计划在世界杯结束后马上放,会有更好的反响,这两种观点真是让人无所适从。
有提前看过《追》的影评人,称这片是中国版的《刺杀肯尼迪》。
导演奥立弗斯通提到过,很多大的历史题材,确实要沉淀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更好的搬上银幕。
这个道理没错,但也请注意一下本土的现实情况,美国的舆论会为一个越战,一个水门事件而不断的反思,这边会这样做吗?
中国人接受信息与忘掉信息的速度,在世界上一定位居前列。
如果在数年后再提章鱼保罗的事,恐怕没几个人会记得。
以往对中国电影划分,无非是拥有大量中国观众,但走不出国门的,和能去国外电影节,但没有本土观众的。
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所谓商业艺术划分,真的有点太过时了,中国电影人与其在国外承认与国内买账之间,一再的面临两难选择,为什么不去选取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焦点,作为剧本的起始,接下来再以美国类型片的方式来构建整部电影的内容,达到两全其美的状态!?
最近时常有影迷在讨论,对于新类型片尝试的包容,如果说西部风格男性动作电影,算是对好莱坞的模仿,对《双旗镇刀客》的延续,需要被关注,被力挺的话,那以这一标准来讲,《追踪章鱼保罗》无论从题材的敏锐度,剧本的想象力,玩笑的国际化等诸方面,都要比一般国产电影,包括几部贺岁大片,来得更具突破性。
如果非要在以往的国产电影中找到某种对应,以证明“根正苗红”的话,那勉强只能举1989年张艺谋参与导演,顾长卫摄影,葛优,王学圻,巩俐出演的《代号美洲豹》,故事讲述1988年9月,在台湾商、政两界颇有名望的环洋公司董事长屈孝真乘坐的专机在飞往汉城途中,被“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恐怖分子劫持,迫降在大陆四号地区,他们要求台湾当局,释放在台被捕的其小组组长刘庭君,否则炸机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劫机突击队在队长梁壮率领下,包围了客机,并封锁了现场。
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此情况马上通知台北。
台湾高层得此通知后立即召开会议,确定决不向恐怖分子妥协的立场。
双方基于人道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的共同立场,决定进行合作,此次行动代号“美洲豹”。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片,仍然会觉得大胆而有突破,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此片受到很多的批评,使得张艺谋都不敢承认是自己的作品,想在艺术与商业方面两不误的初衷根本无法实现。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次误判,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当年《代号美洲豹》受到客观的评价与重视,那张艺谋,甚至整个中国类型片的发展将全面改观,中国电影不仅是靠“揭民族的疮疤”来得到国际影展的承认,或是靠武侠大片来收获国内票房以及排山倒海的恶评,而是真正做到让时代感,国际性,娱乐与思想共存。
由此再联系到《追踪章鱼保罗》在现阶段受到的误解与漠视,由衷希望那只是暂时的,历史不该重演,而中国的类型片发展之路能真正良性顺畅起来,舆论环境能更有包容和预见性。
铁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429b10100nbu9.html不久之前,全世界还在为那个可爱,聪明又神秘的章鱼保罗之死而心痛,转眼间,保罗就在《追踪章鱼保罗》中复活了,并且作为揭开世界足坛黑幕的关键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只是换了个比较囧的名字叫“章鱼旺财”。
与此同时电影选择在世界杯举办地南非实景拍摄,从原始时代开始就未改变过的辽阔荒野,蓝得透明的天空,保持完全自然风貌的海滩,南非的狂野风情时不时的在镜头里跳跃,也有望鼓噪起中国炒房团的南非计划。
再加上追踪,暗杀,枪战这些惊悚动作片的必备,第一次如此紧贴国际流行元素,演绎东方式的阴谋传奇,《追踪章鱼保罗》用潮人的话讲,很FASHION。
然而,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我最想做的,是扒开电影的流行外衣,看清电影的阴谋内核。
《追踪章鱼保罗》其是一部惊天大阴谋,呼吸超急促式电影,我最爱的类型片,鄙人自己发明的归类。
在我归类的档案里,收藏着《全民公敌》、《生死狙击》、《总统班底》、《原色》、《窃听风暴》、《刺杀风波》、《不朽的园丁》、《血钻》、《战争之王》、《最高悬赏》《谍影重重》,《罗娜秘记》,如果越狱后面几季没那么瞎的话,它也勉强可以登上我的名单。
这种阴谋电影要想好看,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国际化背景能登上大荧幕的阴谋,如果是潜规则,艳照门之类的,弹丸之地上,一个男人和9个女人的惊天大阴谋,这未免就有点。。。。。
让人冒汗了,但凡这种阴谋式电影,基本上都以全球为背景,人物,情节穿梭于世界各地,最终指向一个漩涡中心,难忘《谍影重重》里伯恩在摩洛哥贫民窟、伦敦车站、纽约街头飞奔的画面,多国取景,跨国拍摄向来是阴谋电影俱乐部的敲门砖。
二、悬疑气氛的营造从一开始就能让观众猜到结局的阴谋电影是不能被原谅的杯具,悬念就是要利用未知的真相堆叠出人们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的心理情绪,到达最高点时引爆,必然带来一次满足的观影高潮。
三、虚实结合的黄金比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只有电影中的悬念和现实生活相连,让影迷身临其境,才更能激发共鸣,例如《总统班底》取材于著名的水门事件,演绎尼克松下台的真相。
如果用以上几点来评判《追踪章鱼保罗》的话,应该是及格的。
横跨中国,德国,世界杯举办地南非,在场景的选择上颇为国际化,为故事的展开营造了可信的基础。
影片围绕南非世界杯期间成功预测了八场比赛结果的章鱼保罗,讲述了一段由国际赌球集团操作的跨国追杀故事。
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以及多位前国足成员进行了“实名出演”。
真实的人、真实的足球黑幕、真实的南非世界杯实景拍摄。
显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
而且剧中发生的事情与部分明星的真实经历有着若干“雷同”之处,剧情难辩真假。
但是在结尾阴谋的揭示过程中,导演又采取了对事实和影像相互混淆,虚化的处理,给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正如他之前所预告的:我们可能不会揭开事实的全部真相,但至少是一部分“画外音就是,剩下的那部分您就自己猜吧,可真够折磨人的。
想起了几天前的上海大火,短短几分钟之内,脚手架上的一簇火焰,变成黑色升腾的蘑菇云笼罩了一切,再也看不到高楼的影子,就如同电影中阴谋背后的真相,总是被黑雾重重包围,不见真容,在此,吊念那些在大火中逝去的生命,但是也坚信,大火扑灭,黑雾散去,,是民工的不当操作还是违规材料的使用,真相终将大白,去告慰死去的亡灵。
说真的, 作为本片的场记的我,还是很希望能一睹为快。
于是,在该片上映两天后,我来到了影院,观看了这部时常90分钟不到的电影。
根据在剧组对整个片子的了解,我大概知道这样一部片子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过还是满心期待,因为我有一定的参与感。
南昌四大影院,万达,中影,华影,百花洲, 我选择了百花洲。
吃完晚饭,匆匆忙忙打的来到影院,电影已经开场10分钟了。
走进乌黑的影院放映,声音逐渐变大,接着就是看到画面。
不知道是影院的问题,还是时间的问题,整个厅只有一个人,翘着个二郎腿,感觉是无聊打发时间的。
选了最后一排座位,接着情节看了下去。
整个画面还是挺美挺舒服的,尤其是在南非已经德国拍的一些外景。
故事其实还是稍显单薄。
边看着电影,时间又回到了七月份刚从伦敦回国,刚收到三家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我离目标又近了一些。
那段时间,我在徘徊于到底去美国还是留在英国,或许是喜欢冒险的性格,或许美国真的是电影的王国,最后还是选了美国,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那段时间,我觉得该跟真正的电影打打交道了。
于是我联系了导演李凯,他是我无意间认识的一个青年导演,30出头吧,体型偏胖,狮子座,曾经参与《卧虎藏龙》《赤壁》等一些大片的拍摄,在伦敦就有联系。
他告诉我近来在北京拍摄《谋杀章鱼保罗》。
于是我几天后来到了北京,参加了剧组,做的是场记。
当时曾自嘲说自己也变成北漂一族了。
一周的拍摄,3天就通宵,作为真实感受,我觉得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力也太廉价了,廉价到只包一日三餐,但谁叫我喜欢电影呢,no pay no gain。
那些日子在我的相机里保留着,也存封在我的记忆中。
这些记忆就这样翻江倒海地被影院里的大银幕捣腾出来了,每一个我曾在的场景,当时的情形都再一次浮现。
我知道,我只是过客,在剧组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见上第二面,中国有十四亿多人,全世界有六十多亿人,下一秒与前一秒都不知道会碰上谁。
还有二十多天,我就要飞离中国,去到大洋彼岸的洛杉矶,也不知道多少年后会回来祖国。
唯一知道的是,要追求梦想,就要付出行动,而不是纸上谈兵。
这一次,我的感慨发自大学毕业半年的时间,我在大银幕的3秒龙套时间,身份是个摄影师记者,和在大二时候拍的《魔鬼照相机》不谋而合。
我在片尾的名字夹在众多名字当中,是场记。
这一次,发生于拍摄之后两个月,出国前二十七天。
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同时我告诉自己,要努力,你的名字便会在大银幕上被越来越多人看到,你的名字便会让你受到更多尊重。
电影终于在缓缓的上升的字幕中结束了。
通常,我都会看完整个字幕,这一部也不例外。
回荡在脑海中的声音告诉我责任感,勇气,以及坚持不懈。
走出影院,夜已很深,初冬的风瑟瑟的。
行人们依旧是走着自己的生活轨迹。
有喜悦,有悲伤,有郁闷,有困顿。
短暂彷徨过后,打车回家,洗洗睡了。
记在11月29日凌晨1点。
记在大银幕初夜。
这个。
网撒出去了。
收不回来了。
有的片看了心里憋闷有的看了心里翻腾这部是兑了牛奶糖精可乐咖啡陈醋啤酒的小拼盘再次向我体内亲爱的偏执狂小姐致敬再您的指引下看完。
贺岁档大片如云,《追踪章鱼保罗》混在其中难免显得挺不出奇,但其实这部电影其实有挺多不可忽视的看点,比如说这是以往在贺岁档上很少能见到的惊悚片,比如说这类似《007》系列和《谍影重重》在国外跨国追踪大破国际阴谋的故事题材,比如说这是第一部与世界杯同步拍摄的类型片,全体演员实名演出,剧情真假交错,这几个特征集合到一起,就算是交给好莱坞的一线导演,也很难达到尽善尽美,而《章鱼保罗》却交出了一分相当完整且不乏亮点的答卷。
国内电影很少涉及到一些黑幕性质的题材,《章鱼保罗》很有勇气的成为第一部吃螃蟹的惊悚片,而且并且很聪明的把背景设置在全年人气最火爆的世界杯,捉住了今夏人气最旺同时也是最富神秘色彩的“保罗”,围绕“保罗”预测比赛从而猜想了一场震惊世界足坛的丑闻内幕。
从观众的角度看《追踪章鱼保罗》的故事,其力度并不逊色于《伪钞制造者》或《卡廷惨案》,创作者敏锐的触觉呈现在银幕上,给球迷和影迷这两大群体设计出一个错综复杂又引人入胜的迷局。
和很多好莱坞相似题材电影一样,影片中打造的迷宫基本上是由三方势力来推动的,一方是由连晋和田原饰演的雌雄杀手,被猛罪集操控但仍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杀人原则,他们的杀人之旅也构成了影片最富国际色彩的部分,无论是老江湖连晋的行事老辣无坚不摧,还是田原在性感时尚外表下的洁癖式杀人法,都颇为抢眼,例如用大力神杯砸杀国外球员、钢钉射杀后擦洗现场等桥段,隐约有几分昆汀电影的黑色CUT。
在影片中被杀手追踪的另一伙人马便是李承鹏和张帅为主将,黄健翔、谢晖为副将组成的中国足球军团,虽然中国足球队没能出现在世界杯上,但这群中国足球界最死硬的先锋分子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了南非,两伙人在连环不断的追杀和反追杀中渐渐触摸到真相,一只会预测如神的章鱼“旺财”,而“旺财”身后隐藏的秘密,可以决定世界杯的全局走向。
影片巧妙的把这场黑色、血腥的追杀引发出“章罗”背后的国际赌球黑幕,三分真七分假虚实结合的处理方式非常得体而到位,加上世界杯的热烈氛围和紧张刺激的追踪形成的反差,让惊悚气氛变得更加强烈且增强了真实感。
除去制作和创作方面的特点和水准,《章鱼保罗》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勇敢的走出国门找题材,“走出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小到个人生活理念,大到国家经济战略,都在试图走出去,惟独电影界却一直表现得“宅”心仁厚,大家拍着故土上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故事,至多去国外的电影节转转,再回来原地踏步。
《章鱼保罗》无疑算是个异类,大胆冲向世界找题材,条件所限,影片不能像《阿凡达》那样出走到潘多拉星,但是创作者们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走到了最远的地方,运用全新的制作理念还是创作手法,制造出好莱坞式的惊悚迷局。
从一个真实事件衍生出一段似真似假虚虚实实的故事片,这是不少电影的常用编剧手法,如尔冬升的《新宿事件》是源自于《亚洲周刊》的一宗新闻,但由此衍生出华人在新宿事件的矛盾,而刚在金马奖上获得最佳改编剧本的台 湾电影《父后七日》,便是根据导演刘梓洁的散文《父后七日》改编,原本的父女情深扩展为一段乡土的风俗人情,并与最后女儿在都市现代化机场的失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部小江导演的《追踪章鱼保罗》,则是根据今年世界杯期间出现的“预言帝”章鱼保罗所虚构的惊险故事。
在南非举办的本届世界杯,在最后的多场比赛时,在德国水族馆有一条章鱼,能准确的预测出下一场比赛的比分,而被网友们戏称为“预言帝”。
原本,这部《追踪章鱼保罗》是以“燃情世界杯”为片名讲述世界杯时的激情式故事吧,但因为章鱼保罗的出现,敏锐的电影人便将焦点聚焦于“保罗”的身上,并借助于鲜为人知的动物的智慧,与现实常见的电脑芯片,虚构一段涉及到“世界性阴谋”的故事——好莱坞的高概念影片也常常会设置一些“世界性阴谋”来增强影片的悬疑性、惊险度,如007系列中的不少作品,但这类影片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容易引起虚而空的结果,就如在高考时的命题作文,文章的优劣因人而异。
但还在崛起中的国产电影显然还不能担当起“拯救世界”、“揭露世界阴谋”的重任,而《追踪章鱼保罗》则聪明的将视线集中在李承鹏、张帅、谢晖等与中国足球相关的几个人的身上,并随着加入的杀手集团的连晋、田原,一边猎奇一边冒险,甚至还一边进行想象式的YY。
是的,YY事件,YY历史,好莱坞的科恩兄弟与小昆汀很喜欢以YY的手法叙事,如《阅后即焚》、《无耻混蛋》,在强烈的嬉笑怒骂里产生出现实与YY之间的张力,原本这部《追踪章鱼保罗》也可以在YY的路上走的更快更远,毕竟章鱼为何能准确的预测每一场比赛的具体得分,是一个迄今无法解释的现象,可惜没有放开,再加上部分情节的处理欠缺进一步的说明,而使得有些细节跳跃性太大甚至不大明了。
作为一部有真实原型、故事为背景的影片,创作者的对于现实的敏锐值得赞许。
可惜,没有“预言帝”来预言这届世界杯会出现章鱼保罗这样的一个角色,要不的话影片的前期创作更能更好的准备及进行故事创作,而可以比现在出来的成片更加从容。
最近KFC在北京开饭了,在相同的价格下,感觉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对于这种西式盖饭,我的态度是保留的。
《追踪章鱼保罗》这部电影也让我有同样的感觉,影毕不论游走多少大小周天,还是憋不出来一篇像样的影评。
复杂的感觉源自大量非科班出身的主演们,李承鹏、张帅、谢晖一个个玩转体育圈,但他们跑到电影中玩票就有点儿不灵了,毕竟隔行如隔山,他们的演绎超越了观影的接受范围,按照《大玩家》里的说法,上升到了观众完全看不懂的境界之上。
影片的故事在我看来自始至终就是混乱的,料想导演的本意就是拍一部世界杯背景的“谍战片”,但怎奈世界杯期间那只章鱼过分抢眼,导演的剧本也修改地支离破碎,呈现出这一部让我很难评论的电影。
影片本身的大背景设定在世界杯、国际赌球集团和一帮中国人身上,即使背后震惊世界的真相多么神秘,被“中国足球”金字招牌贴上也变了味,愈看愈难受。
影片公映前章鱼保罗仙逝,电影中也适时加了个黑框框,多少有一点儿黑色幽默的意思,而影片中其他自顾自的幽默黑在什么地方,真是让我这个球盲彻底抓了瞎,只是用看电影的眼光来看待这部电影,真的难以评价。
贺岁档大片如云,《追踪章鱼保罗》混在其中难免显得挺不出奇,但其实这部电影其实有挺多不可忽视的看点,比如说这是以往在贺岁档上很少能见到的惊悚片,比如说这类似《007》系列和《谍影重重》在国外跨国追踪大破国际阴谋的故事题材,比如说这是第一部与世界杯同步拍摄的类型片,全体演员实名演出,剧情真假交错,这几个特征集合到一起,就算是交给好莱坞的一线导演,也很难达到尽善尽美,而《章鱼保罗》却交出了一分相当完整且不乏亮点的答卷。
国内电影很少涉及到一些黑幕性质的题材,《章鱼保罗》很有勇气的成为第一部吃螃蟹的惊悚片,而且并且很聪明的把背景设置在全年人气最火爆的世界杯,捉住了今夏人气最旺同时也是最富神秘色彩的“保罗”,围绕“保罗”预测比赛从而猜想了一场震惊世界足坛的丑闻内幕。
从观众的角度看《追踪章鱼保罗》的故事,其力度并不逊色于《伪钞制造者》或《卡廷惨案》,创作者敏锐的触觉呈现在银幕上,给球迷和影迷这两大群体设计出一个错综复杂又引人入胜的迷局。
和很多好莱坞相似题材电影一样,影片中打造的迷宫基本上是由三方势力来推动的,一方是由连晋和田原饰演的雌雄杀手,被猛罪集操控但仍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杀人原则,他们的杀人之旅也构成了影片最富国际色彩的部分,无论是老江湖连晋的行事老辣无坚不摧,还是田原在性感时尚外表下的洁癖式杀人法,都颇为抢眼,例如用大力神杯砸杀国外球员、钢钉射杀后擦洗现场等桥段,隐约有几分昆汀电影的黑色CUT。
在影片中被杀手追踪的另一伙人马便是李承鹏和张帅为主将,黄健翔、谢晖为副将组成的中国足球军团,虽然中国足球队没能出现在世界杯上,但这群中国足球界最死硬的先锋分子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了南非,两伙人在连环不断的追杀和反追杀中渐渐触摸到真相,一只会预测如神的章鱼“旺财”,而“旺财”身后隐藏的秘密,可以决定世界杯的全局走向。
影片巧妙的把这场黑色、血腥的追杀引发出“章罗”背后的国际赌球黑幕,三分真七分假虚实结合的处理方式非常得体而到位,加上世界杯的热烈氛围和紧张刺激的追踪形成的反差,让惊悚气氛变得更加强烈且增强了真实感。
除去制作和创作方面的特点和水准,《章鱼保罗》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勇敢的走出国门找题材,“走出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小到个人生活理念,大到国家经济战略,都在试图走出去,惟独电影界却一直表现得“宅”心仁厚,大家拍着故土上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故事,至多去国外的电影节转转,再回来原地踏步。
《章鱼保罗》无疑算是个异类,大胆冲向世界找题材,条件所限,影片不能像《阿凡达》那样出走到潘多拉星,但是创作者们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走到了最远的地方,运用全新的制作理念还是创作手法,制造出好莱坞式的惊悚迷局。
黄健翔、李承鹏、谢晖、张帅这几个中国足球圈的大腕和导演小江试图用这部叫做《追踪章鱼保罗》的电影来向球迷和喜欢足球的人们揭示一些足坛的黑幕,尽管只揭露了博彩公司这一个大巨头,仍很成功。
我们也知道他们是相通的。
谢晖从原在德国的一名队友手里得到了一块藏着黑幕的芯片,但谢晖被赌球集团派出的杀手盯上了。
于是芯片辗转到了张帅手里,到了李承鹏帮南非朋友看管的章鱼“旺财”肚里。
它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准确预测着世界杯的比赛。
而我们熟悉的“章鱼哥”保罗却意外死亡,于是李承鹏带着“旺财”搅乱了赌博集团在总决赛上的吸金计划,使他们损失几百亿美元。
我们知道,现实中的“章鱼哥”保罗是在前不久去世的,而电影中的这一幕幕是否属实,芯片是否存在,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即使属实,这些对于足坛和赌博公司只间黑幕的九牛一毛。
李承鹏即便是在电影中也不忘记强调自己多次在文章中提到的观点:我是来和足球说再见的。
这也许也是他向影视圈的一个华丽转身吧。
因为中文系出身的他不想再“不务正业”了。
想到有记者问“大眼”:写《中国足球内幕》是不是为了炒作?
你难道看不出来这是他恨铁不成钢的伤心泪的结集吗?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似乎也不愿意再等了,一下子就确定了两届世界杯的主办国:2018年给了俄罗斯,2022年给了卡塔尔。
真不敢想象这个石油巨擘用了多少钱砸向了这个瑞士老头。
他曾标榜的“足球为一切,一切为足球”的足球哲学也早已变成“金钱为一切,一切为金钱”了。
这也意味着中国球迷要在家门口看世界杯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这些挚热的中国球迷也不只是为了在家门口看比赛,只是只有这样才能看自己的国家队比赛。
倘若国足争口气,球迷才不介意欧美亚非拉呢!
足坛原是一个大染缸,里面全是墨汁,无论什么进去出来都是黑的。
这也是我买了揭露阿维兰热、布拉特发家史的《FIFA黑幕:国际足联的贿赂、选票操纵和球票丑闻》不愿去读的原因:不愿在还没有看到美丽就已经被肮脏淹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b52470100miru.html达到厂在中国,从事什么行业最招人骂?
没错,就是足球!
那么,在中国除了足球之外,从事什么行业最招人骂?
您又答对了,就是电影。
足球踢了三十年,不但没踢出亚洲,走向世界,就连国内那么点小小的联赛也玩得乌烟瘴气,一团糟。
电影还好点,要票房有冯小刚、张艺谋,要得奖也有贾樟柯、王小帅什么的,不过也没好到哪去,中国观众也就比对待足球稍微好点,至少还一面看着电影一面骂,还不至于心已冷,看到足球就立刻转台砸电视的恨。
但是你还别说,周星驰说过,功夫加足球,有搞头。
其实电影加足球才更有搞头呢。
尤其是象《追踪章鱼保罗》这样,真正搔到了球迷和影迷痒处的电影。
所谓负负得正,两样不好的加在一块,反而就产生了不一般的化学效果,绝对有看头!
虽然世界杯已经过去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章鱼帝”保罗的神话依旧还在球迷之间流传着。
为什么呢?
因为既然对于真实的球员、球队、技战术水平分析都已经无法信任之后,还不如去相信一头按道理说其实没有智商的章鱼。
这代表着中国球迷对于中国足球的贪腐、堕落已经深恶痛绝,完全丧失信心了。
果不其然,世界杯结束没多久,整个中国足球界也随之成为中国足“囚”界了。
虽然案件还未全然调查清楚,但是存在严重问题是肯定的了。
于是,为了满足广大球迷,广大中国人的八卦爱好,《追踪章鱼保罗》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电影里发生的事件已经事先申明了,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但是这虚构代表的恰恰是广大中国球迷积累了三十年的怒火,借着一部电影,借着一些看似虚构,其实正好代表了广大中国球迷对于已经黑到底的足球,最不惮恶意的揣测和臆断。
更加解气的是,这些揣测似乎已经无限接近事实的真相,尽管那真相是如此癫狂,却又真实。
连晋和田原说扮演的国际杀手,完全摆脱了《疯狂的石头》里的倒霉命运,因为他们代表的恰恰是中国球迷的满腔怒火。
尽管黄健翔、李承鹏等足球媒体人本身也属于无辜受害的一份子,从现实立场而言,他们其实应该算是站在广大球迷的立场,与疯狂的足协是呈对立状态的。
但是在积攒了三十年的怒火面前,他们还是心甘情愿地代人受过了。
当然,在这里,首先是必须向他们表示敬意的,他们不但牺牲了自我的形象,癫狂地演出,更勇于承担责任,抛砖引玉,成功地起到了宣泄广大球迷怒火的作用。
虽然电影里说的,是有关世界杯,有关国际足球的弊案和阴暗面,但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或许广大观众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效的寓言,其实这一切都是如同锋利的手术刀一样,将中国足球几十年来的毒瘤全都切割开,尽管或许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触及核心。
但是至少把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还是有机会的。
中国足球还有没有希望?
假如都象《追踪章鱼保罗》的幕前幕后制作人员那样,怀着一颗赤诚谦卑的心,又不避讳严苛的自我解剖,那就一定是有希望!
确实没错,足球加上电影,真的有搞头!
凑合着看吧
http://u.youku.com/my_video/type_playlist.html
这几个人会演戏么。。。演这么一个山寨破片。
一部很好看的烂片。。。
至少 不觉得这是个烂片 反复看了几遍 还是有点韵味的
一大坨~
一条知道套多的章鱼,注定活不了多久。==。好吧,最后的结局有些失望啊,为毛张帅和那个璇子在一起了,又为毛模糊的给个提示,那什么芯片还是没有落在正义手中。不过这惊悚悬疑的定义,笑而不语。
永远的四楼小厅
三星给我的女神。这次角色很好
确实很差劲
一点都不惊悚好么。。
O(∩_∩)O哈哈~中国足囚~~~
鄙视看都不看直接给1星的人,取材不错的片子,叙述有点乱,但还是值得一看。
事实证明,让非演员的知名人士主演一部商业片,就是个灾难。奉劝那些人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太烂了。我不知道我怎么看完的。
田园,所以来看看。哈哈哈
真的很惊悚,忒他妈惊悚了。哎哟妈呀 给我吓坏了。。快去看
猜想不错,女杀手也够可爱,李承鹏真像巫师
惊悚个屁 。剧情冗长 桥段俗不可耐
2bbbbbbb,泥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