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欢这个电影哦,幽默又逻辑严密,每个点都在出乎意料的拐点。
让我想起和朋友看知否的时候,因为我看过很多遍了所以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情节,她说很期待看明兰是怎么解决的,这就是观影的新奇感和逻辑感能引起人的兴趣就很成功了。
这个电影真的真的我好喜欢,每个人都是智商toptop,而且Charlie老婆好米!!
骨相和气质真的好绝。
(对于犯罪片我总是没办法评价的哈哈哈,逻辑思维不允许)不过刚开始被沉入粪池的男人还让我挺难受的,我喜欢看恐怖片,但是又不喜欢看到人die哈哈哈哈,我很多次都做梦梦见自己过失杀人,我觉得特别绝望,人家本来可以不die,我也没有罪,但是一旦人已经die了,就无力回天了,不同于打破了一个花瓶,和别人道个歉就行,人死不能复生,这总是让我非常害怕的一个点。
而且人生不是电影,电影中的主角总是可以于穷途末路发掘潜能,要么可以智商高到逃脱追捕,要么就是机缘巧合免于刑事责罚,平凡的我们却不能呢,唉。
所以我很害怕开车上路,开车可不是件小事,尤其上高速,一旦走神、失控、踩错地方,就完了,自己受伤什么的就算了,就怕牵连别人,太可怕了,所以大家都不是电影主角,希望对待生命都慎重一点。
两个字:死了。
详细分析如下:第一、你要明白西方人和中国人审美的不同,这电影是典型的黑色幽默,而咱们老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我明白中国观众想要的结局,但咱们不能用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去套西方人。
第二、查理的性格。
高级知识分子、妻子是警察,这样的人在出现这样的事情后,负罪感会更重。
影片中反复暗示了查理的性格。
耶稣流泪、想投案、特工吃棒棒糖死后的自责。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听到高浓度铊后的笑:死得快,解脱了。
第三、高浓度铊能不能致命的问题。
这里不需要科学的论证,只看电影的设定就行了。
少女杀手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她会不明白自己“必备的两个瓶子”的其中一个有什么效果?
还慢性中毒,她之前难道没干过?
第四、电话提示语:这件事发生在次日早上。
查理的妻子应该是把孩子放家里查案或者找查理去了,谈不上换录音。
而且,这个电话的本意是加重悲剧气氛的:前一天刚死,然后书有人愿意出版了。
真是小人物的悲哀,正如片名。
第五、工作处桌子上的东西。
首先,有书有可乐的是塞斯的桌子,不是查理的;其次,这些东西是影片一开始就有的,查理的桌子一直都很干净;再者,有200万刀,还用去当客服吗?
最后,桌子上那本书,不是什么科学著作,只是一本客服手册。
标题很清楚:Dummy's guide service,翻译过来就是“新手指南”之类的入门书。
很喜欢这部电影,不论是西蒙的表现还是导演的巧思都能让人感到满满的诚意,电影中很多小细节都让人会心一笑,所以专门又去仔细看了一遍整理了出来,高能剧透!!!!!!!!!!!
———————————————泪奔分割线————————————————————原来是想配图的,还花了一个小时去截,没想到居然不能插图片啊妈妈哒!!!
————————-分割结束————————————————1.开场的小窗口,查理把装着女儿要用东西的包给幼儿园老师,关键道具果绿色手提包第一次出现。
2.在家共进早餐时,penny和他聊警局的事儿,先是怀俄明寡妇,又是俄勒冈杀人狂魔,六个月内残害了四名女性,手法残忍。
而在片尾的时候朱茜承认了自己怀俄明寡妇的身份(拿出装有铊的酒瓶),在搭车的时候搭到俄勒冈杀人狂魔的车(俄勒冈车牌,后车厢的死人)3.还是共进早餐的时候,charlie在读霍金的时间简史,后来副警长去牧师家的时候问查理名字,他说自己叫史蒂芬(在呼叫中心时候的统一用名),接着补充道自己叫史蒂芬·霍金。
4.charlie开车去呼叫中心,车载广播在介绍黑洞,一方面进一步暗示查理是个geek,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也是电影中的一种暗示:宿命也好,天理也好,都是黑洞一样的存在,没有人能逃脱。
6.在去酒吧的路上,音乐“But I did not”歌词其实是很有趣的7.Gus的衣服,上面的印花是Lucky幸运,但是事实上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幸运过8.在饭桌上,charlie问妻子自己如果犯罪她会作何反应,妻子的态度是一定会抓捕他,并且表示“你有自己的书,你有我和艾米丽,有了这些你就已经很富有了。
”而在电影结尾,作者的书得到出版,妻子违背了自己曾经的看法没有逮捕他,艾米丽的包包里装满了钱,有了这些他真的很富有了9.假牧师在向Gus开枪之前说“替我向大胡子致敬”,Gus认为他指的是圣诞老人,然而假牧师被扔进化粪池时身上就绑着圣诞老人,他自己想大胡子致敬了。
10.Charlie发现假牧师倒在血泊中,在血泊中有几块碎的瓷片,暗示了枪声的误导性11.警官进入牧师家,charlie为他倒水,警察无聊转悠闻了闻花结果表情糟糕地向后一躲——因为里面是charlie刚刚看猎奇电影时候的呕吐物12.牧师老婆被斧头击中的时候说“我已经很多年不听平克弗洛伊德的歌了”,而这个乐队的特色是诡异夸张迷幻。
13.Josie表示“干这行死个把人是常事”,一语双关,与怀俄明寡妇的身份也有所呼应14.在车上的争吵,charlie表示自己患有乙酰胆碱缺乏的神经失调症,正在慢慢失忆,而一个小小年纪就出来混社会的Josie居然会知道这么偏门的知识,和她是怀俄明寡妇的身份相暗示——擅用铊杀人,而铊正是治疗这种病症所需要的。
15.开车撞到老头子的车,交谈后老头子拿出针给自己注射胰岛素,表明他有糖尿病,Charlie在车上回头看的时候看到了,所以他也知道,而在Charlie和Josie最后和老头子PK的时候虽然Gus不在,但是两个人还是逼老头子吃糖,促使了他死亡,逻辑上非常通顺。
16.Gus的名字被质疑,他表示这是他妈妈按照“奥古斯都大帝”给他取的,那么奥古斯都大帝是谁呢?
他还有一个名字,叫盖乌斯·屋大维17.打开后备箱发现牧师老婆不见了,charlie问Josie有没有验脉,她表示没有,这个习惯也是后来帮助charlie逃出生天的关键点之一18.他们回去找牧师老婆的时候遇到了penny,penny说是有人打了匿名电话给她说路上有尸体,根据时间判断这个电话应该是在他们发现尸体不见了的时候打出去的,而根据后面charlie换钱并且说自己想要带着女儿回家的反应来看,我猜测,这个电话很有可能就是他打的,因为如果是他打的电话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他最佳的脱身时刻。
可惜penny没有同意。
19.在寻找老头子的时候,Gus拿走了手提包,但是打开之后他的表情先是震惊,然后笑了笑,拉上了拉链起身的时候根本没有去提包的架势,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发现包里不是钱而是charlie女儿的玩具了20.在电影最后charlie在被Josie逼迫的时候选择了服铊,因为他的病刚好需要铊,而且以他的知识量,应该知道一个成年男性大概要服用100g铊才会急性致死,而且在最后她的女儿在钞票上涂涂画画的时候用的是蓝色,普鲁士蓝在医学上用以对付急性铊中毒。
因此他是假死。
21.penny问charlie有什么临终遗言,charlie想了想说,别把钱都放在同一个地方,语带双关。
21.最后摄像机扫过去的时候看到墙上挂着的是对penny的奖状。
看到在别的影评中有人提到一种推测就是Gus其实是没有死的,因为他掉下去时候的造型是小人跑走的造型,以及前文中曾提到“每年有六万五千个糖尿病人会发生视网膜增生病变,导致失明的元凶之一”,因此推测老头子因为高度近视没有检查清楚。
但是我觉得按照Gus从平台上掉下去直到发出响声的时间来算的话,中间的间隔是很长的,这样的距离和后来溅出来的血花足以确定他已经死了。
不过万事都有意外也说不定,就是验了脉还有17%的可能性没死呢,更何况他乎。
老实说我被这电影彻底震惊加激动了。
电影的开头给了我一个错觉——这大概是一部温馨型电影(没有看简介)。
于是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不断的有人死掉,死掉的方式还各不相同……1、第一个男人被丢到化粪池淹死(这是最恶心最可怜的死法),在这之前他被花瓶砸晕了。
2、牧师的妻子,先被斧子劈,然后被车撞死。
3、牧师被他妻子爆头,中了三枪,可以想象也许中第一抢的时候他未必死了。
4、男警察先被石头砸晕,继而因为跌倒撞在马桶上拧断了脖子。
(他死之前被灌了大量的酒,可以想见朱茜很喜欢用这招)5、加斯被胖老头用抢打死了,不过这之前他大腿中枪。
6、胖老头被逼着吃了大量的糖然后发病死掉,不过这之前他被针扎伤过。
7、查理,喝了毒酒。
8、将死未死之人:“俄勒冈杀人狂”和“怀俄明寡妇”。
从他们的死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死之前都不同程度的受过一次伤害,然后以不同的死法死去。
而查理似乎是毫发无损的赴死的(不过他只是没有外在的“伤”,实际上可以说是病入膏肓的人),为什么呢。
他是从头到尾都心怀愧疚想要自首的人。
当他看到耶稣流泪时,甚至一脸虔诚的跪在那里,当然事实是那是从楼上漏下来的水,不过那虔诚的一幕还是叫人印象深刻,这一幕大概是一种暗示:主在看着你们。
而其他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毫无愧疚的面对尸体,不仅如此,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度不良的记录:加斯几乎没有说过真话,虽然他的假话不断被查理拆穿,他甚至不叫加斯,那不过是个假名。
从他从胖老头身上顺手牵羊摸走证件可以看出他还是个称职的扒手,谁知道他是不是因为因为诈骗入狱。
牧师:喜欢看正太萝莉脱衣服——有恋童癖,靠着拍猎奇电影甚至赚了2百万。
至于电影是怎么拍的,是不是真的用电锯劈人了,很难说,说不定真的用真人这么干了,因为查理看着画面直吐。
可见他罪行之大,更何况他还是个神职人员。
牧师妻子:偷情,杀了丈夫,私奔未遂。
牧师妻子的情妇:淫人妻子,杀人未遂。
男警察:为了保命而愿意给他们做假证。
(另外,他有提到查理的妻子几乎离不开他,说不定对她想入非非?
)看上去他的罪行不过是想自保而犯的,不过这有悖一个警察的操守,当然这为求生本能使然,所以他是自己跌死的,并非他杀。
胖老头比较冤,典型的晚节不保。
都老了突然心理失衡,干出这样没有操守的事,而且还杀了人。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猜测那个老头就是“俄勒冈杀人狂”,他一直贯穿影评却在最后出场,于是我们可以遇见他和“怀俄明寡妇”。
会有一场对决,那么到底会怎样呢?
他喝了毒酒还是朱茜被虐杀?
想象这样的画面——“俄勒冈杀人狂”一脸满足的欣赏着将死未死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少女,拿着从少女身上搜出来的酒罐,慢慢的拧开,在少女怀着诡异的笑,默默的注视着他把酒灌进嘴里……最后一个问题:查理究竟死掉没有。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意义。
因为他喝了毒酒倒地死去,也许朱茜已经把他的尸体处理了。
可是我有一些疑问。
影片的结尾处,查理的女儿在家里,做在钱堆里玩。
电话想了却没有人接。
查理的警察老婆去哪里了?
为什么她会丢下女儿一人在家?
再回到查理一行人离开警局:查理主动提出自己可以把女儿带回去。
这里不是明显的奇怪么,查理应该清楚自己还在危险之中,而且他还要处理尸体,有谁会带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处理尸体,并且让女儿身处险境。
他的要求被妻子拒绝。
不过这一段确实很奇怪,查理为什么要这么做。
或许,这是一种暗示。
给他老婆的暗示。
警察老婆曾经毫不犹豫的说假如查理犯罪她会逮捕他,可是在她看见同事的警徽时,她选着丢到警徽,说明她默许了查理。
所以,有没有可能,查理假装喝了毒酒,等待他老婆的救援。
另外朱茜在公路上打顺风车的时候,说离开这里,越来越好。
为什么她这么急匆匆的想要离开,难道是因为处理尸体后心情不好?
不过她更像是想要逃离什么,或许是想要逃离查理的妻子?
总之我的猜测不过是因为不愿接受他死的事实,不过是因为想到他如此希望过幸福的家庭生活,他的女儿如此可爱,明明都快成功了却死掉,他的书能出版了他完全不用进行这次行动等等叫人不甘心的想法导致我不能接受他的死。
说到这里,查理是一直想要退出却越陷越深。
从第一次出门被牧师出里警局之后他想要离开到出了警察局他又一次要自己走(不过这时候他已经把钱掉包了……)另外,最最讽刺的是,电影结尾的那个电话:查理会加入这次犯罪完全是因为想要钱,因为他认定自己的书不能出版了不得不想别的办法。
可是,这是出版社电话却来了……加斯叫他选择加入与否时说过,一旦加入,就不能退出,这果然是一条不归路,无数个巧合让他无从选择,越陷越深。
总之,这电影很精彩。
查理喝酒前自信的表情和话语,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否知道了些什么。
根据已有的几篇影评,如果查理没死:首先他必须由于种种原因(后面会补充说明)没有立刻毒发,而是装死(寡妇从来不检查脉搏)。
然后寡妇把他和其他尸体一起推进沥青池,由于在沥青中下沉速度很慢,待寡妇走后他又爬了出来;或者寡妇因为发现钱被掉包了,没有管尸体,直接逃走了。
总之,只要他能活到寡妇离开以后,就不会有事。
有人说“铊致命的机理之一是’铊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这种酶的作用是分解片中特别提到的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过量聚集会导致剧烈的毒性。
他缺少乙酰胆碱,所以这种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也就不会带来那么大的损害。
‘”我们在高中生物课上应该都学过,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膜的通透性改变,改变后膜的电位,将神经冲动传导下去。
而神经递质一般与受体结合后,就会立即被相应的酶分解,否则将持续地产生神经冲动。
关于乙酰胆碱,我查到的是:乙酰胆碱和人类帕金森病的关系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
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可以由此看出,若乙酰胆碱没有被及时分解,将会产生类似帕金森的抽搐症状。
那么为什么铊中毒后乙酰胆碱没有及时分解掉呢,人家说是因为分解它的乙酰胆碱酯酶被铊抑制了。
在铊的致毒机理里,我们可以搜索到:铊离子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致使其失去生理活性,目前已知铊会与线粒体中相关蛋白结合,导致氧化磷酸化失偶联,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铊还会与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影响角蛋白的合成,导致脱发和米氏线的产生。
我不知道乙酰胆碱酯酶里有没有巯基(-SH),但它毕竟是个大分子蛋白质,很有可能含有;即使没有,也有可能受干扰,这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假如确实乙酰胆碱酯酶能被铊抑制,那么原本就缺少乙酰胆碱的查理抽搐情况就不会那么剧烈,那么他就能麻利地逃出沥青池,等到回家再吃普蓝什么的解毒,生存目标达成!
顺带一提,铊中毒分急性和慢性,寡妇的酒肯定是急性的。
所以说为什么寡妇用了这么久的毒,都没发现铊中毒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致死,很有可能是因为喝酒的人处于抽搐状态中,让她误以为那时候人已经不行了(何况她从来不确认人到底死了没),就扬长而去了。
我开始逐渐适应西蒙佩吉的这种黑色幽默了听到辅警电话响赶紧把胳膊架在车盖上偷了侦探的警徽用来唬侦探但是又不停穿插着血腥死人有种想笑又害怕不敢笑的赶脚结尾绝对是经典亮点两个心怀鬼胎的人藏起沾满死人鲜血的双手互相笑着一路远行不由得让人想入非非
这是一部非常非常好看的电影,如果剧本满分是十分的话,它配得上十分!
剧情环环相扣,跌宕起伏,高潮不断。
博士查理(大卫•休默 David Schwimmer 饰)最近遇到了麻烦。
不仅丢掉了大学里的工作,自己写的书也出版无望。
为了不成为家里的负担,查理找到了份电话销售的工作,在那里认识了自来熟的同事加斯(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
加斯告诉了查理他的计划,即敲诈一位经常浏览色情网站的牧师。
为了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查理答应加入,再加上加斯一夜情的女友朱茜(爱丽丝•伊芙 Alice Eve 饰),三人开始了这个计划。
看似简单的计划,却弄巧成拙的愈发偏离最初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人被卷进其中,事情越弄越大。
而且,糟糕的是,查理发现加斯和朱茜的背后似乎掩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危险也在逐步逼近查理,究竟结局会怎样……
个人觉得没有死,以下是几个理由:1.电影开头是查理的自述,我是理查,我犯了个错误⋯⋯所以整部电影是查理的回忆。
2.查理毫不犹豫地喝下毒酒之前特意询问了是不是陀。
凭借着查理对冷知识的了解和他PHD的身份,他应该很了解蓝墨水什么的可以缓解药效。
3.我自己觉得最有力的证明是最后放到查理女儿在家画画的场面,要知道在美国儿童独自在家是违法行为,查理的妻子更不会知法犯法。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查理和妻子都在家,只是忙于自救解毒什么的没空接电话。
故事节奏很快,剧情推进非常迅速,出现了很多荒诞的情节转折和巧合,但难能可贵的是,整个故事推进的逻辑看起来还比较合理,而且更让人惊喜的是,很多情节具有“草灰蛇线,伏笔千里之外”的效用,又是一个具有开放结局的结尾,让N多影迷按图索骥,做出各种“合理”的推断,而且几个完全相反的推断(例如Charlie是否死去?
)看起来都能解释的通,真是非常有意思。
像一篇短小精干的小说,每个人物的刻画都不是很深入,但让人印象深刻,情节的各个小分叉又能前后呼应,最后还能留给人遐思的空间。
影片的题目是“Big Nothing”,但观影的感受却是“Short More”
因为我爹的缘故,我没能从我娘那里继承到美貌,但是我全盘继承了她爱看侦探小说的基因。
小时候我扑在全套福尔摩斯探案集上,看了三遍。
翻出今古传奇,只为看大唐狄公传,半个世纪前的推理小说精彩程度领先央视的狄仁杰断案传奇半个世纪。
福尔摩斯中有一个故事叫会跳舞的小人,福尔摩斯从密码的出现频率结合英文字母实际使用频繁程度破译密码,他还会从来访客人衣服上的污渍推断出访客的旅途遭遇。
狄公传中有个犯人将受害人家灶台正上方的屋梁上钻了个洞,将剧毒填进去,用蜡封好,受害人家烧火做饭,打开锅盖,水蒸气升起,将封蜡融化,毒药滴入饭锅里。
精彩的故事就有让人刻骨铭心的魔力。
由此我养成了一种缜密的头脑,这表现在偷吃东西前,要记住包装袋打结的方式,褶皱的方向,根据数字磨损程度推理,啪的一声打开家里密码箱,那时我简直要为自己牛逼的推理智商拍手鼓掌。
但是微不足道这片在微观推理设计上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在人多耳杂的酒吧研究犯罪攻略,武器没带就去受害人家里收勒索款,没弄清受害人死活就当尸体处理到化粪池,坐在犯罪现场打电话给同犯,手套都不带,处理血迹擦不干净,处理尸体留下拖迹,受害人没断气就当做死人放进后备箱半路跑掉还浑然不知,三个罪犯简直像没脑苍蝇一样,浑身都是要吃牢饭的死穴。
但导演志不在此,他不是来炫脸蛋长的有多精致,只是来秀身材长的有多结实。
于是他们的笨拙被天杀的巧合一一挽救,受害人本身就是正在犯案的罪犯,想跑路的警察自己摔下跌死,剩一口气逃命的后备箱受害人被撞死,前来缉拿犯人的特工是个贪财鬼,全都应验了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每个人的弱点变成了催命符,俨然造出了一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魔咒。
巧合有很多种,有一种是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丈夫卖了手表给妻子买了发梳,妻子卖了长发给丈夫配了表链,另一种是我的小学作文:我爸爸买了份报纸,我也很巧的买了份同样的报纸。
巧合是同样的巧合,巧上面见高低。
微不足道正是胜在宏观上如天然去雕饰的巧合,看似贪财傻鸟无心插柳,敲诈勒索升级成连环杀人,而临时搭伙的同案犯彼此各怀鬼胎,在处理尸体的路上一一揭晓,原来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个个犯罪艺术都欠着火候,再混搭以紧凑情节毫无说教的黑色幽默,如连环套你侬我侬,彼此搭配的天衣无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最后的结尾,主人公问询了毒药成分后爽快的喝下又可疑的立刻毒发,看似笑到最后的女主角遇上了另一个早就被渲染好的狠角色。
多么的耐人回味啊。
我感觉看了一个恶搞视频
@2024-05-31 09:31:18
2023.4.6。小成本反转片,剧情设计太过刻意,强行反转。如果信息的呈现没能让观众信服,反转也就不会让观众惊讶。一旦了解了它的整体基调,剩下的观影时间都了然无趣了,观感不好
Ross 还是那个Ross
还挺不错的,不过很不习惯Pegg的加拿大口音
黑色幽默好玩连环巧合黑吃黑
剧情貌似疯狂的石头,三个笨贼加上两个笨警察阴差阳错的冒险旅程。黑色幽默,结局很戏剧化,给五星。
结尾 当寡妇遇见杀手
无聊 失望
不太好看 没触到我的点
Horrible, horrible movie! I can't believe I spent time on it!!!
经典的英式脱轨犯罪电影
大卫休谟还是ross的感觉,呆呆傻傻的。片子很不错,值得一看
Ross和Shaun 失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种意料不到,迷人黑色幽默,角色不犯蠢,剧情不漏洞,一环套一环,棒啊!
没觉得有多好看。
荒唐,竟然有这么多人舔
影片的结尾是怀俄明寡妇遇上俄勒冈杀人魔,难道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吗
恶搞
SimonPegg的风格加上Ross的nerd调调,必须是我的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