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故事开始,我带着点鄙视,毕竟台湾片子大多都文艺到脑残,最后真的被故事有点感动到,最重要的不是恋爱怎样,而是我超不能想象,原来,开始的那个美男子竟然,是个幽灵。
好吧,我觉得真够文艺的。
情比金坚啊,这是,我还是觉得女老板的爱情更让我觉得心里舒服,那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可是出现那么韩版的情节,车祸,我能翻个白眼吗?
谁在马路对面,过马路不先看看有没有车啊?
那车是要开的多高速,能眨眼的功夫,刚好把人撞死?
看来,那司机肯定是故意的。
=。
=
九把刀似乎成了小清新的代名词,这部片子依然很小清新,但是非常扯……当男主角从女主角头发中兑现许愿,一次次抽出烤香肠,当女主角发现自己对男主角的爱意头顶出现豆花,我不禁惊叹,这是魔幻现实主义吗?
小清新就小清新,搞这些干嘛,不伦不类的……蓝心湄夫妇那个分支故事,也太日剧了吧,只有日剧才这么kuso、夸张以及无聊,周慧敏那个故事也非常的无稽,本来是为了感人的设计,丝毫不觉得感人与意外,因为这个手法实在用得过滥,前期铺垫也过于苍白。
周慧敏完全是龙套,从始至终几乎没变化的表情,晃神到始终……如果说趣味,就是那个转性向的咖啡师,这个拉拉的设计非常道具化,从始至终没有过多功能,不知道是干什么来的,前后实际作用只有两次,一个是引出男主角,一个是辅助证实女主角的“天眼”,此外就是泡出各种扯咖啡,那是中医抓药吧,还能叫咖啡吗……当然,电影也不是特别一无是处,作为台湾小清新的延续,画面上,特别是色调与景深的运用上,还是非常让人舒服的,不走心放空看看,还是有益身心的……
男主角是个打赌打输要带着一颗大白菜穿比基尼过一个学期的头脑很简单的家伙,和《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男主角有点像,女孩是个心灵很细腻,喜欢另一个暖男的新生。
男生有个诅咒,他会从自己喜欢的女生脑袋后面摸出一根热烤肠,还能从一个喜欢自己女生后面摸出一碗豆花。
男生为女生挡下公共汽车,后来男生还为女生挡下一把刀,但是女生最后才知道真相,哭着去追要出国的男生,此时主题歌想起,超感人,超感动。
等男生从国外回来,去找女生的时候,女生的头上可以同时出现豆花和烤香肠,哈哈,好搞笑哦。。。
这片的剧情设置很无厘头,但是节奏很棒,音乐很美,配得恰如其分,主题就是等一个人,所有的角色都在等一个人。
结尾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很感人。
在看《我的少女时代》之前,希希推荐先看下这部,说女主是同一个人。
开头吓坏了,暂停问她:是鬼片吗?
那么可怕。
被告知不是,继续往下看。
哦,原来是搞笑片。
女主和变态学长这红线啊,原来一早就拴在一起了。
女主和变态学长的前女友成为了同事,前女友变成拉拉了,超帅超酷,所以跟变态学长分手了。
然后变态学长开始变态了。
做了很多夸张的事情。
但是人还是很单纯很善良。
too young too simple周慧敏这么没有上进心这咖啡店这么多年居然没倒闭还在经营挺神奇啊!
男主的老板到底是混娱乐圈的还是混组织的啊?
演员还是黑道大哥啊?
这一段真的是太夸张了。
最后,女主暗恋的帅哥居然是鬼!
居然是店主周慧敏的老公!
男主也遇见过鬼,经常给他吃烤肠的老伯。
所以他们俩是天造地设的见鬼夫妇。
其实整部电影都不知所云啊……然后又有一个一个的巧合在里面,然后还有灵异事件陈妍希最后作为彩蛋出现,点了一杯“小龙女”,前女友给上了一盘小笼包……自黑给加点分
据说,《等一个人咖啡》是九把刀这辈子第二好的小说,但改编成现在这副模样,总让人想起一句古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一条明晰主线,是柯景腾喜欢沈佳宜,掏了心肺。
《等一个人咖啡》也有一个关键事件,那就是调出一杯“不似咖啡”的咖啡,假戏真做。
可惜,在电影行进过程中,电影老跳到不搭嘎的东西上,比如那家海鲜炒面店,比如那些大丈夫的热血打赌。
即便那段故事把台式屎尿屁的趣味发挥到了极致,可惜,它们的显眼反而把咖啡店映衬得缺乏生机,毫无活力。
试看,周慧敏饰演的老板娘完全不在状态,好像幽魂。
阿不思造型虽酷,但角色可有可无,形同鸡肋。
万人迷的泽于,一笑一开口,立马散发着台湾偶像剧的精准神韵。
简言之,这家咖啡店的气场不够,好料不多,导致了放大招反转的时候,整个煽情效果也大打折扣(虽说依然会叫人意外)。
关于咖啡店的台湾电影,《第三十六个故事》已经风靡过一阵。
如今,九把刀卖的似乎只是一个概念了。
由于《杀手欧阳盆栽》和《变身超人》不甚成功,有人也怀疑着九把刀似乎只能卖上九个月,远远够不上九年。
好在,《等一个人咖啡》在台湾票房不错,香港的两千多万也可以交差。
毕竟,这个卡司规模,确实也顶不上《那些年》的三分之一。
人们有直观的对比,面对柯震东和陈妍希,再看看宋芸桦和布鲁斯,我想说,即便后两者不让人讨厌,但也不会有太深刻的印象。
江金霖是《那些年》的执行导演,早先有八卦说,台湾评委在讨论《那些年》时,直言九把刀在拍摄现场完全依赖执行导演。
但大家都看署名,他依然还是作为名正言顺的新导演。
不过,反观内地跨界的郭敬明韩寒,实际上,当预算足够强大,导演只需要做选择的活,而不是创造的活。
摄影方案,A或B。
服装方案,C或D。
就跟有些演员喜欢抢着导戏一样,这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所以,即便有人会觉得不好看,《等一个人咖啡》还是“一部电影”。
暴哥等人的段子好笑,老板娘的故事也感人,甚至连周星驰粉丝都会感到欣慰,居然有人直接致敬起他了,从《破坏之王》到《少林足球》。
可是,《等一个人咖啡》依然无法消除那种乱入感,从神似《艋胛》的谈判追杀,到《鸡排英雄》和《总铺师》的夜市小吃,这些戏码不是不好,而是给我一种单调重复感。
或许它们对台湾观众非常灵验,可是,我的感受更像是一次次往脑袋上敲转头,一次次从后脑勺掏出香肠。
拍第一块砖,掏第一根肠或许是聪明,但后来的,我觉得一点也不。
对比下《少林足球》,铁头功的出场还有老板等人助兴,比《等一个人咖啡》要好玩太多。
如果从放大招的格调上,《等一个人咖啡》在剧本和结构上,真的不逊色于《心花路放》,可惜,香肠豆花爱心笔令这部电影的气质游离于咖啡馆以外,更像是那些主打本土人文风情的台味电影。
某种程度上,《等一个人咖啡》变成了小清新和台味片的混合物,是优雅和低俗的冲突,涂抹了九把刀的屎尿屁趣味于其中,令人难以入戏——而只能当做一部恶搞喜剧来看。
可是,当恶搞起来,你又发现,这些东西在无厘头电影面前,依然是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连打手枪的威力都不够,毫无震慑力。
毕竟啊,这些一看就不是什么真实故事,谁会当真呢。
【凤凰网 http://ent.ifeng.com/a/20141020/40333960_0.shtml】
之前就很喜欢《等一个人咖啡》,今天无意间想起又看了一遍,还是那么温暖感动搞笑。
特别喜欢里面的阿拓。
这部电影很无厘头,看起来很多片段脑洞大开,背后却包裹着一片净土。
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让人印象深刻。
而且所有的人物相处之后都是充满善意温柔。
阿拓学长没出场前,江湖便有了各式各样的传说,大一新生入校时都已听闻。
随时随地穿着比基尼,溜着轮滑鞋,时时刻刻抱着一颗大白菜,打赌赌输于是7年才毕业,听起来变态且古怪。
但是随着故事的讲述,因为他遵守诺言,认真比赛,所以输了也一定会愿赌服输,完成这些奇怪的赌约。
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认真去做,不会为了他人眼中的成功而去行动,但是会为了心中憧憬且觉得有趣的事情毫不犹豫的去做,热血而真诚。
思萤,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女孩。
遇到看不惯的事情就立马指出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爱憎分明,很善良,乐于助人。
暴哥、金刀婶两个人看起来都脾气不好,坚持己见,为了一件小事冷战十六年,互不低头,但是在等待期间,内心都一直默默的为对方守护着位置,暴哥看到奇怪的黑道电影每次都痛哭流涕,不是因为感动,是想念。
老板和老板娘是这里面最催泪的,年少的爱情,化为天使的守候。
阿不思,可以调出顾客所提出的任何咖啡,酷酷的,吸引了好多人来。
印象最深的是阿拓看着思萤的纯真包容的微笑眼神,真诚的说着我喜欢你,看到他晚上离开时大喊“思萤 再见”都泪崩了。
他喜欢她,喜欢到可以在她的脑袋后摸出一根香肠;她喜欢他,喜欢到脑袋上冒出了豆花。
故事的最后,女孩在等到男孩变为天使后终于走出了阴霾;暴哥和金刀婶在赌气了16年后也重新生活在一起;思萤和阿拓也再次相遇,也是久别重逢,不会在错过。
而阿不思,也在等那个能看到她与众不同的人吗?
17号,抽中了电影院的见面会首映票,同事百度了是九把刀监制,虽全是新人但也许会成就又一个“那些年”呢,最终两人决定——去!
17:20等到18:00终于见了导演和4位主演。
看见真人,听了他们对角色的解说,反而只对赖雅妍演的阿不思感兴趣是怎么回事?
或许从这里开始就预示了我给这部的电影的分数。
电影正常的台式开场,大学社团,兼职打工,偶遇……剧情不温不火,小小搞笑,一点点爱昧,正常的进行,直到“爱心笔”出现,女主挺身而出,这样的八婆个性设定电影里或许是可爱,但摆现实中就是讨厌了。
然后后脑勺变出香肠(最终还会出现豆花)的设定让我们无法直视。
后面剧情拖拉了,直到天使红娘挽救了结局。
暴哥、金刀嫂配戏比主角有吸引力,但过度的搞笑也是减分原因,阿不思反而成了点睛之笔。
电影全长120分钟,再减掉点,剧情紧凑些会更好。
或许是过了做梦的年纪吧,太过理想的,只会是童话。
看完电影已经是深夜了,我抱着笔记本躺在床上,回想着电影里那些烂俗的桥段,却意外的觉得异常温馨。
看多了爱情电影,我们都希望得到一份自带主角光环的美好爱情,然而正如《长相思》所述,现实中我们遭遇的浪漫桥段很少,最多的仍是爱而不得,忘却不能。
电影当然比生活精彩。
“等一个人咖啡”是电影里一间咖啡店的名字,也是电影想要呈现的关于爱情“咖啡哲学”(即以如咖啡般的轻松形式展现观点)式的思考。
电影没有满足于诉说简单的相遇、恋爱、分手、复合的故事,而是另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只属于九把刀的热血、简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温暖形成的一套组合拳。
男主角是大学里的传说,不过既不是男神,也不是学霸,而是光听别人的介绍就已经令人望而却步的阿拓学长。
阿拓学长不负众望,第一次亮相就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脚踩轮滑鞋,手里拎着一捆大白菜,身上穿的是粉红色的条纹比基尼,脸上荡漾着天真的傻笑,笑出一口白牙。
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看阿拓却隐隐然有了一种英雄气概,他一直在用自己平凡的力量做着看起来很蠢却不太平凡的事。
比如和别人定下奇怪的约定而抱大白菜穿比基尼一年,比如为遵守一个承诺而延迟毕业七年,比如同时在分居16年夫妻的洗衣店和海产店打工并赚够了环游世界的旅费,比如喜欢上女主角后还一心一意的鼓励她告白男神…..这些都是最简单平常,却是普通人难以拥有的英雄气概。
九把刀好像无所不写,这使电影在剧情上充分展示了“我猜中了结局却猜不到过程”的走(gou)心(xue),如果你想象力正常,那么十分钟就不难猜到结局。
不过倘若你放下身段,走进故事,你会不断惊讶于电影充满想象力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会暗藏玄机,而是让你重温一遍自己的青春幻想,自己的白日做梦,然后再告诉你这就是真的,让你看到屏幕上倒映出来的自己吃惊的眼睛。
如果你观影丰富,还可以看到电影里对几位“老牌配角演员及电影作品”的致敬,这些很容易让我们会心一笑。
看到故事本身热血的莫名其妙又温暖的刚好治愈的梗,以及几位演员选择上的惊艳,相信我,惊喜会一波接着一波。
电影的彩蛋也在意料之外,不满足于常规套路的主角们出镜逗比秀恩爱,而是富有诚意跟自黑精神的小段子,叫人喜欢!
看到这里,我已然可以毫不犹豫的交出五星好评了呢!
周六的下午,“等一个咖啡”的影厅没几个人,九把刀怎么台独了我还真不知道,也不加评论,还是迫不及待滴想看看阿不思,我这四十几块就忽略了吧。
虽然没几个人,但大家笑得很开心,说实话这情节挺恶俗的,包括某些对话也忒幼稚,但是台式恶搞没心没肺的笑点还是很乐的,既然没心没肺了,就这样贯彻到底吧。
“等一个咖啡”这本书其实很平淡,但各种怪咖小人物和平凡人小女生的感情仿佛可以有咖啡那种要么不想闻不到,不然抓耳挠腮想来一杯的念想。
电影版把这些香气去掉了,加入和改编纯粹是为了搞笑,不要想太多,还是很逗的,但这些人物的性格塑造多数没点,我还是以书中的感官去定义,不知道没看过书的会怎么想。
接着我来八一八,各种幼齿到没法不笑的桥段。
脑袋后面出香肠:我喜欢你都喜欢到摸出香肠了。
二到一定程度我已经不想生气了,随便了,笑死算了。
思萤后来脑袋上顶着碗豆花骑摩托车我已经没办法了暴哥那句:海胆死在蛋蛋里还好我咖啡喝完了,不然非喷出来不可。
八一八阿不思,这的确是个可以星星眼的角色,从外形来说没有让大家失望。
片头一群歪瓜裂枣进咖啡店说:这就是那个抢了你女朋友的T啊,第一次在祖国电影院听到这样的台词,我好感动啊啊啊啊啊啊。
我想说照这个剧情的走势,阿不思难道不是喜欢老板娘了吗,为什么为什么最后给老板娘来一段如此狗血的情节,我说快成不老妖精的周慧敏老板娘和阿不思好配的啊。
在电脑上看完了那些年。
知道了有九把刀这个人。
冲着放松去找电影看,等一个人咖啡。
人物特写的慢镜头,晕开光环的灯光,清新的布局。
男主呆萌的天真,女主也简单。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
不能释怀过去的美丽而忧伤的咖啡店老板娘,义气重感情的dv店老板,娇羞傲娇的面店的老板娘,做自己冷漠的阿木思,守护着爱人等待爱人的天使。
每个人都在等一个人,天使等待爱人的一个微笑,等待爱人放过自己;咖啡店的老板娘等待着一杯咖啡,等待给过去的自己一个拥抱,原谅自己;老板和老板娘等在着有人心软,等着一个爱的支点,在这之前,他们决裂,他们背对背,他们赌气;男主等待从女主背后捧出一碗豆花;女主等待着自己发现自己的心。。。
天使什么好离奇。
比基尼和大白菜什么的恶趣味却能印象深刻,台湾自由的风气吧。
空阔的马路,米黄的路灯,操着粗鲁闽南话的路人,这有家的感觉哈。
想去台湾看一看走走那些小巷子,吹吹太平洋的海风。
嗯 喝一杯 咖啡 等一个 对的人 说说青春的事 笑出声来。
九把刀 周慧敏 香港第三周上映, 靠口碑票房比首周更好!!!
做作、恶心、冗长。为什么从古至今的少女都要喜欢白衣飘飘、道貌岸然的那一个。那个阿拓学长,一看就是gay啊!对啦,对啦,真是适合吃烤香肠!“还喜欢到可以摸出香肠!”去死啦!还有,为什么总是嚼着东西讲话啊!喔,对了,还有个爱吃卤蛋的。整部就是污底。T版赖雅妍是唯一值得看的因素。
感觉还蛮有趣的,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风格
可以0星吗?
很不错啊!
虽然结构很奇怪 风格也混搭 但五星它值得
虽然这电影的剧情和人设很乱七八糟又莫名其妙的无厘头,但是赖姐姐的阿不思简直帅die啊!!!说真的,女星颜值有多过硬,剪个中性短发一下就高下立判了。
这这这是拍的个什么鬼,九把刀收韭菜么,,ԾㅂԾ,,因为蓝心湄多加一分吧,我居然看过《鸡蛋碰石头》,就问你怕不怕
不看,就为了拉分
像在夏天停电的夜晚 整个院子一片喧哗之后 楼下响起了叫喊你名字的声音 嗓音脆生生的像刚一口吞了一整个猕猴桃。你迫不及待想要下去见他 迫不及待的 用力奔跑起来 膝盖骨啪啪为你鼓掌。你屏住呼吸的奔跑下楼 不顾汗淋淋的抱住对方一样 #电影刚看完像刚吞下一大杯加甜爱的勇气#
当年《那些年》在香港现象级的卖座,让这个打着九把刀爱情三部由之二的电影在香港院线的排片直逼好莱坞大片。看完之后,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到底,是用白烂,还是白痴,来形容这部电影更合适一点呢?苦恼。
没看过小说,情节看上去很俗,可就是这么俗的东西却又处处闪着光,也许,我们都曾是拖着白菜的傻瓜,会变香肠变豆花的傻瓜。
见到了思莹,阿拓,老板娘,阿不思,暴哥,金刀嫂,泽于,当然啦,还有断水流大师兄~电影虽然修改了原著,但是将剧情更完整的连接到了一起,香肠和豆花简直神来之笔,九把刀的恶趣味也是无处不在,更是将红线的内容也融合进来,真的很棒!最后,骑着长颈鹿的阿拓,我们都很想你。
赖雅妍好帅~~
看这个片子的感觉就是……《屎就放心中》。
后来你也终于等到了那个头顶上为你开出豆花的女生 (布鲁斯笑起来真的好暖!!)
剧情改编得有点低幼了,好在暴哥家庭电影院那种调调和我想象中的一样。PS:陈妍希真惨呢,【我要点一杯小龙女】【我们只有小笼包了】2333还有久违的马拉桑2333
演员表演好尴尬。。。但是居然有泪点有笑点,蛮多想法的~
很老套的故事架构,但添了诸如“天使”“烤肠豆花”之类的新元素之后,显得蛮有意思的。在亚洲电影越来越各具特色的时候,台湾的“小清新”貌似越做越强啊,但很多人反而有意见。片子里讲,每个人都在等另一个人,发现他的与众不同云云,还是蛮有意思的,观影感很轻松的片子,值得用来休闲一下
有咖啡有夜市其实就有了台湾电影的雏形,从男主角到咖啡店小t到夜市暴哥金刀嫂,还有致敬少林足球的铁头功,有性格奇奇怪怪的人物多了,却会有一种强大的让人出戏的感觉,白衣天使和游离的周慧敏更是如此,这个梗远不如不能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