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合家欢的电影,很适合家长与小孩一起看。
片中通过一只萌、蠢、善的小熊,处处显现出满满的正能量。
片中的细节和场景都做得非常的赞,满满粉色系列和英伦风情,带你游历英伦的同时却另人有很窝心的感觉。
剧情非常紧凑,环环相扣,精彩不断。
剧中即有爱,也有恨,更有泪,但却温情不断…… 看完这部电影后,相信小孩子们自然可以从帕丁顿身上领悟到不少道理,后遗症就是:好想拥有一只帕丁顿啊!
(我这么懒癌晚期的,赶在中国上映前写了这么真诚的一篇软文是不是可以找发行方要红包了?
)最重要的一句话放在最前面:无论是喜欢熊的,喜欢橘子酱的,喜欢伦敦的,喜欢本老师还是喜欢(任一位)休老师的,都可以放心去看,毫无尿点。
英国上映第二天就冲去看了,也就是双11当天(一边艰难地刷着手机抢购一边进了电影院)。
两个30+阿姨看得又哭又笑好不热闹,然后过几个星期又拉着出差回来的家属去二刷,很多细节看得更清楚。
看到这里已经出产了很多很好的影评,大家都吹过的我就不多吹了,就分享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看点。
【和第一部的联系】虽然因为太懒没有写影评,不过非常喜欢1,2不但没有走狗尾续貂的常见套路,反而愈战愈勇,巧妙地呼应了1很多细节,而且在巩固1的老主题基础上又发展出了2的新主题,因此强烈建议没看过的先看1,忘了1情节的也最好复习了1再去看,效果更好哦。
(比如从地理学会跳槽到圣保罗的保安大哥与女装大佬们的谜之邂逅!
而且这位保安大哥还是编剧之一)【剑桥毕业的导演编剧】剑桥大学英文系毕业,集导演与编剧于一身的paul king,讲故事的功力实在厉害。
从台词和包袱的设计,到整体节奏和逻辑,竟挑不出一点毛病。
尤其没有因为全年龄家庭片就随意敷衍或把观众当弱智,而是很注重三观的不偏不倚,既刻画了外来移民在伦敦愈挫愈勇柳暗花明的艰辛历程引人共鸣,又宣传了无论男女老少每人都可出力共同解决问题的河蟹家庭观,堪称今年圣诞季英国最佳主旋律鸡汤。
【休格兰特的反派】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差点去读了艺术史phd,威尼斯和英国学院奖影帝,为什么这位靠本事吃饭的给人印象总是靠脸吃饭的斯文败类呢?
一定是他长太帅的错咯(片里某个镜头扫到他家桌上一堆年轻影帝的黑白照片,总能引发影院里一片骚动)总算等到他青春不再,可以挥洒自如地演一个能歌善舞的西区老戏精本精-当然还是个斯文败类啦。
片尾的彩蛋太精彩,字幕后千万不要走开。
【本卫肖的配音】终于到了我本老师迷妹掉马的时刻,无关人士请撤离,再重复一遍,无关人士请撤离。
先让我大喊一声,本老师的声音在一流音响系统的电影院里实在是太好听啊啊啊!!!!
虽然熊的设定是年龄偏小的,但本老师也没有特意向低龄靠拢,有的元气满满的台词还听起来很年轻,有的低沉有的温柔的自言自语真是听得整个人都要化了!!!
本老师迷妹不要因为他没露脸就不去了,不去影院看你一生遗憾!!!
当然如果你看了中文配音版,就当我没说。
【小威尼斯的风景】片中骑狗追人那段是不是在恶搞007和kingsman...总之外景地是我很喜欢的小威尼斯,看完特意去了我家附近这段运河拍了几张照片,谢谢你看到最后啦。
2017英国真人动画片《帕丁顿熊2》,全球累计票房2.9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8.0,时光网评分7.9,猫眼评分9.1,IMDb评分,于2017年12月8日引进国内上映。
善良呆萌的小熊继续爆笑闹伦敦,原班人马悉数回归。
整体来说续集和前作差不多,都有一个源于前辈的大反派,继续强化合家欢的家庭温情主题。
笑点更多,强化了小熊对人类社会的不熟悉而带来的啼笑皆非的囧事,“监狱风云”的桥段非常精彩。
本片强化了正邪冲突,大反派贯穿始终、戏份很重。
增强了动作戏比重,比前作更热闹。
利用伦敦著名景点寻宝的情节设置,展示了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制片商很精明地给伦敦做了次旅游广告。
前作是好莱坞女神妮可·基德曼饰演大反派,本片则由英伦男神休·格兰特担任大反派, 休·格兰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搞笑演绎。
没有更多要说的影评,这种返璞归真、轻松搞笑的全年龄段喜剧片,融入电影尽情欢笑就是了。
2024年,第三部《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上映。
善良呆萌的小熊继续爆笑闹伦敦,原班人马悉数回归。
整体来说续集和前作差不多,都有一个源于前辈的大反派,继续强化合家欢的家庭温情主题。
笑点更多,强化了小熊对人类社会的不熟悉而带来的啼笑皆非的囧事,“监狱风云”的桥段非常精彩。
本片强化了正邪冲突,大反派贯穿始终、戏份很重。
增强了动作戏比重,比前作更热闹。
利用伦敦著名景点寻宝的情节设置,展示了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制片商很精明地给伦敦做了次旅游广告。
前作是好莱坞女神妮可·基德曼饰演大反派,本片则由英伦男神休·格兰特担任大反派, 休·格兰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搞笑演绎。
没有更多要说的影评,这种返璞归真、轻松搞笑的全年龄段喜剧片,融入电影尽情欢笑就是了。
2024年,第三部《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上映。
听着本老师配音的帕丁顿小熊,想起上次走在伊斯林顿(Islington)街头忽然偶遇本老师的经历,再看到电影中熟悉的伦敦街景,不禁感慨这部电影真的是一封写给伦敦的情书。
Gruber's Antiques——Gruber古董店先来说说诺丁山门的波多贝露古董市场(Portobello market), 这里是伦敦最大的古董市场,每周六开门,不过一定要早点去,因为店主们下午2点就要收摊。
帕丁顿就是去这里为露西姨妈寻找生日礼物的。
地铁站:Notting Hill Gate
© portobellomarket.org布朗一家住的地方伦敦有很多彩色的房子,其中最著名的在诺丁山门地区,但是布朗一家住的地方其实在Chalcot Crescent。
这里离伦敦动物园很近,旁边还有著名的集市Camden Market。
地铁站:Chalk Farm
© Andy Jam书中的第一个伦敦标志性建筑物——塔桥经常会有人把塔桥(Tower Bridge)误认为伦敦桥(London Bridge), 大抵是因为《伦敦桥要倒下来》(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这首歌实在太出名,而塔桥又壮观又美丽,所以大家在伦敦市中心段的泰晤士河上看到一座雄伟精巧的桥,就会觉得那是“伦敦桥”。
伦敦桥有着超过2000年的历史,是泰晤士河上最古老的过境点,而塔桥建于1894年,两座塔是维多利亚风格的。
离伦敦桥最近的地铁站是Monument Station,离塔桥最近的地铁站是Tower Hill.下图左边是伦敦桥,右边是塔桥
CC BY-SA 2.0 geograph.org.uk书中的第二个伦敦标志性建筑物——圣保罗大教堂 装扮成修女的休·格兰特迷倒了不停喝茶的圣保罗大教堂保安(西蒙·法纳比 饰),之后又瞬间变装逃走。
这一段实在太精彩了,简直笑得停不下来。
圣保罗大教堂最初建于公元604年,961年被维京人摧毁,在1087年大火中与整个城市一同毁灭,1561年闪电击中了教堂代表性的尖塔,1666年伦敦大火将其再一次付之一炬。
——总之非常曲折,现在的圣保罗大教堂是1675年重建之后的模样。
需要注意的是,和大部分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教堂不同,进入圣保罗大教堂是需要买票的 地铁站:St. Paul's
© Visit London布朗先生工作的地方——碎片大厦布朗先生抬起头来,发现帕丁顿正在窗外擦玻璃,这可不是普通的办公楼,而是欧洲第一高楼——碎片大厦。
碎片大厦(The Shard)又名“摘星塔”,高达309.6米,共有95层,因为租金过于昂贵,截止2014年2月,楼内办公楼空置率为70%。
顺便说一下碎片大厦旁边就是英国最大的菜市场——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关于这个菜市场的文章请戳《AM带你逛伦敦最大的菜市场Borough Market》地铁站:London Bridge
摄影师:Alain de Botton帕丁顿火车站——Paddington Station帕丁顿火车站既是布朗一家遇到帕丁顿小熊的地方,也是第二部电影中的关键地址。
在真实的帕丁顿火车站中,不仅有帕丁顿小熊的雕像,还有帕丁顿小熊纪念品专卖店。
而且这里真的可以坐蒸汽火车,火车名为“飞翔的苏格兰人”(Flying Scotsman),最初的路线是往返于伦敦与爱丁堡,现在能到达的地点更多,因票价比一般的火车更加昂贵而成为高级列车的代名词。
© depositphotos最后是帕丁顿最爱的橙皮果酱(Orange Marmalade)的配方材料:1.3公斤塞维利亚柑橘(Seville Orange),2个柠檬(仅取汁),2.6公斤白砂糖步骤:1. 把橘子和柠檬汁放进一个大锅里,加入2升的水,煮沸后盖上盖子,文火炖2个小时2. 把橘子和煮橘子的水分开,等待橘子凉下来之后,切开,将果肉舀出来放到煮橘子的水中,加入一半的糖,搅拌使其充分融化之后煮开,沸腾6分钟后过滤,过滤时需要充分挤压果肉3. 把融合了糖的混合液倒入另一个锅中,把橙皮切成细丝,加入另一半的糖,低温搅拌直至所有的糖溶解,待沸腾起泡1525分钟之后关火。
如果锅不够大,这一步骤可以重复多次。
4. 果酱冷却20分钟之后,即可装瓶。
说来惭愧,周日下午看“帕丁顿熊2”的前晚,我才刚刚补完第一部“帕丁顿熊”的影片。
然后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只可爱的英伦范的小熊。
2008年10月13日,Google Doodle纪念帕丁1958年10月13日帕丁顿·布朗首次出现在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只叫 '帕丁顿' 的熊”里,从此这只天秤座的小熊成为了英伦文化中最经典的卡通形象之一,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
明年,它将迎来自己的六十岁生日。
迈克尔·邦德和帕丁顿熊的合影然而帕丁顿熊的原型却来自帕丁顿火车站附近的塞尔福里奇百货(Selfriges)的玩具柜台。
1956年的平安夜,迈克尔·邦德在牛津街的这家百货公司的柜台看到货架上最后一只泰迪小熊,怕它孤单,就买回家送给了太太,也由此激发了他自己的创作灵感。
塞尔福里奇百货(Selfriges)帕丁顿熊的第一本小说原稿被迈克尔·邦德送给了他的经纪人哈维·乌纳,书中写道“这是来自最黑暗的非洲的一只友善的熊”。
但是他的经纪人告诉他:虽然曾经在北非生活过一种叫“阿特拉斯”的棕熊,但于19世纪70年代在摩洛哥最后一只阿特拉斯棕熊被猎杀之后,熊这种生物就从非洲绝迹了。
阿特拉斯棕熊没有照片存世所以,后来正式出版物中,帕丁顿熊就变成了从秘鲁来的了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
秘鲁只有一种熊,就是被称为“眼镜熊”的安第斯熊然而很明显,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帕丁顿并不是“眼镜熊”。
眼镜熊(安第斯熊)不过,迈克尔·邦德作为作者却不是第一只帕丁顿熊玩偶的拥有者。
Shirley Charles1972年,Shirley和Eddie夫妇经营着一家叫“Gabrielle Designs”的小型设计公司,母亲Shirley亲手制作了第一只帕丁顿熊送给了儿子Jeremy和女儿Joanna。
Jeremy Charles这位幸运的小男孩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电视人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harles),如果你正好看过“Top Gear”,你一定知道他。
让我们回到电影里来,帕丁顿熊名字的来历,看过第一部的童鞋一定知道,没有看过的大概也猜到了,不过我还是啰嗦讲两句。
布朗一家初初遇见小熊的时候,就是在帕丁顿火车站,所以他们用这个火车站的名字给小熊起了这个名字。
第二部影片里也出现过这个火车站的场景,帕丁顿和布朗一家追着反派来到火车站时,有着清楚的场景标识性识别物 - 大钟。
不过开着环卫车的清洁工把帕丁顿送到火车站外的场景却不是在帕丁顿火车站外拍的,而是马里波恩车站在梅尔科姆广场的入口。
影片中,帕丁顿和布朗一家住在温莎花园街32号。
现实生活中,位于诺丁山的温莎花园街是真实存在的,但你找不到32号,而且建筑也和影片中不一样。
因为这个温莎花园街是作者迈克尔·邦德把他父母在雷丁的住址(Winser Drive)和他自己的住址(Arundel Gardens)各取一半创造出来的虚拟社区温莎花园街(Windsor Gardens)。
那么影片中的温莎花园街是搭建的场景还是确有其处呢答案是:这片社区真实存在的。
这片建筑位于摄政公园北面樱草山的一处街区。
另外一个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地标也许是第二部电影里最重要的场景之一 - 诺丁山的格鲁伯古董店。
现实中这家店位于波多贝罗街86号的爱丽丝古董店,比这条街更为出名的就是波多贝罗市集了,但市集仅有每周六营业。
这栋建筑也在另一部影片“意大利任务”中出现过。
除了案发的古董店,第二部帕丁顿熊电影里的游乐园也是一大亮点,这个又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哪里呢?
好吧......这个应该是虚构出来的场景,不过也不排除以海德公园的“冬季仙境”为雏形。
其实,在“帕丁顿熊2”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那本伦敦12景的立体书。
可惜,影片只透露给我们的12景有限,除了明确的伦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还有的只是帕丁顿想象中露西婶婶来到伦敦看到的一些街景。
电影看完,我也没有找齐这12个伦敦景点。
不过,片方为了电影的宣发,在伦敦的5处公共空间设置了5个立体书的场景。
帕丁顿火车站内展示的是白金汉宫
圣保罗大教堂附近的彼得山展示的是皮卡迪利广场
泰特美术馆附近展示的是伦敦塔桥[img=30:C]伦敦塔桥和市政厅附近展示的是议会大厦和大本钟为代表的威斯[/img]
格林威治半岛广场上展示的是特拉法加广场的国家美术馆就先介绍到这里吧,剧情好像我也没透露什么,感兴趣的就自己去电影院看吧,反正我是挺喜欢这只小熊的。
作者:Jun如果你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关注微信与微博:
微信号:artvoi,名称:艺术星球微博:artplanet艺术星球
纯正的伦敦腔就不用说了,大反派也拥有迷人的嗓音(♡´͈༝`͈)ฅ˒˒。
影片借助小熊翻看立体书,鸟瞰了伦敦十二大景点。
开头也借小熊视角展现了大都市的魅力,中间也多处出现伦敦街景。
还有无处不在的红色电话亭,彬彬有礼的行为举止。
不用明说,大家也可以感受到——这里是伦敦。
很喜欢影片中的反差“酷”。
比如一直很有礼貌的说话软软的帕丁顿的“熊瞪”——不许别人说露西婶婶不好!
不管你是谁,你敢说她我就要发飙了!
很喜欢乔纳森呀虽然镜头很少哈哈哈,觉得中国的男生就很少这种“蒸汽火车迷”。
爸爸练起瑜伽来也是可爱。
还有福尔摩斯附身的妈妈👩。
酷酷的奶奶👵。
总之值得一看ψ(`∇´)ψ。
(以下记于2024.12.31晚)1. 2024的最后一夜 居然是纪录片. 还是国家地理出品哦.
2. 2010年7月24日. 浮生一日.3. 诶我果然不合适纪录片 转战帕丁顿熊2.4. 帕丁顿熊希望可以靠自己赚钱买下送给婶婶的关于伦敦的立体书.5. 哇 啤酒节即视感!
6. 嚯. 休叔又是你!
占据我的圣诞假期!
这次还是反派.
前两天看到关注的推荐帕丁顿熊2,就先看了1,然后昨天去电影院看的2,真的是很好看呀!
好笑又温馨,还有超级萌的帕丁顿,怎么看怎么开心呀。
强烈推荐想要去看2的观众先补了1,笑果会更好哒ヾ(Ő∀Ő๑)ノ①无处不在的乐队,1的时候就哪里都有他们,帕丁顿开心地来到伦敦的时候有他们,后来露宿街头的时候也有他们,2里面片尾彩蛋也有他们。
看到他们再次出现的时候,觉得很有趣。
②熊瞪,1里的布朗先生领教过熊瞪的威力,2里的铁拳也领教了一次,熊瞪之后又是萌萌的帕丁顿,反差萌呀!
③帽子里的三明治,1的时候三明治最后关头救了帕丁顿一次,2的时候也是果酱三明治才让铁拳放下了要揍人的想法。
(我也想吃果酱三明治,很好吃的样子)布朗先生一家要去救帕丁顿的时候,布朗先生那一番话居然把我看哭了,真是不争气(´;︵;`)然后,然后车居然熄火了,然后邻居们都出来了,还以为邻居是要把车子借给布朗先生一家用,结果开始了松离合踩二档的教学,没想到啊没想到Σ(っ °Д °;)っ布朗先生的惊天大劈叉,直想双击666(゚Д゚)ノ布朗先生的吐槽(你关的是灯,话筒在另一边哦(´-ω-`))
果然是中年危机了吗,居然敷面膜了
布坎南还真是个戏精2333,不,应该是休.格兰特是戏精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立体书好棒啊,说是天才时刻真没错!
粉色的监狱氛围,哈哈
小伙伴是否还记得,美国那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泰迪熊?
如果说维密模特有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这只泰迪熊在萌宠的外表下,有着污流无下限的思想。
按照这样污污的思想往下流,腐国出产的熊电影,应该是这样的画风。
好了,不开玩笑,不然不知道如何收场。
今天大聪要给小伙伴安利的是《帕丁顿熊2》。
早在2015年的时候,蠢萌善良的帕丁顿熊,就和观众见过面了,让大家第一次看到了表里如一的萌宠帕丁顿熊。
而在1959年,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就已经撰写了帕丁顿熊的读物,一直到现在,帕丁顿熊的历险记的书籍,还在不断出版。
帕丁顿熊或许对国内观众还十分陌生,但在腐国甚至是西方国家,帕丁顿熊几乎是当时人手一本的儿童读物,不亚于现在的小猪佩奇。
而且,在第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帕丁顿熊就已经出过很多电视剧。
另外,帕丁顿熊的周边玩具,衍生品,主题餐厅等,都深入到腐国的方方面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帕丁顿熊如此受欢迎?!
那是因为帕丁顿熊不光有可爱的萌宠造型,更来自于他有一颗随时能温暖他人的纯良心灵。
在第一部中,我们知道帕丁顿熊来自秘鲁,他和熊阿姨和熊伯伯一起生活在树林里。
由于他们这类熊智商很高,接触过人类后,学会了制作果酱,于是大家也称他们叫果酱熊。
但某天一场灾难不得不让帕丁顿熊坐游轮来到伦敦,并在帕丁顿站结识了布朗一家。
善良的女主人玛丽,给这只初来乍到的果酱熊取名为帕丁顿,以此来纪念他们在帕丁顿站的邂逅和相识。
于是,帕丁顿熊的异乡冒险就此展开,因为他的懵懂和无知,闹出了不少笑话。
影片中的世界,建立在一个超现实的环境中,每个人看到一只会说话的熊,并没有觉得太奇怪。
正如影片中布朗家的奶奶提到的“微波炉问世后,我就没惊讶过”。
整部影片氛围也很轻松,色调明快,就连影片中的反派,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凶神恶煞。
更重要的是,影片里的故事,其实影射了现实中很多人遇到的各种困难。
比如帕丁顿熊不得不远离自己的家乡,来到陌生又熟悉的伦敦。
陌生是因为这本不是自己的家乡,熟悉是因为他热爱的果酱,是来自于一位伦敦人的赠予。
这很像我们自己,背井离乡选择去大城市读书,工作。
那个我们第二定居的城市,起初对于我们来说,不就是陌生又熟悉的吗。
从这些心境来说,帕丁顿熊和我们很像,初来乍到,诚惶诚恐。
影片中在帕丁顿熊在车站时,遇到行色匆匆的路人,用奇异眼光打量着帕丁顿熊。
这正如我们刚到一个城市奋斗时的自己,大多数的路人,用沉默和不友好的目光,打量着你。
之后帕丁顿熊遇到了布朗友好的一家,这也暗示着在异乡奋斗的我们,只要心怀感恩,终能遇上贵人。
或许很多观众感动的触点,不光是因为帕丁顿熊始终如一的善良,更是他在伦敦遭遇的,和大部分外乡拼搏的人,是多么的相似,观众留下的泪,是为自己多年受的委屈留下的泪。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12月8号上映的《帕丁顿熊2》,加倍的暖心,加倍的剧情转折。
大聪看完电影以后,也不争气的留下了两行鳄鱼泪。
说是鳄鱼泪真的不敢当,因为上一次在电影院老泪横秋,还是正在热映的《寻梦环游记》.大聪敢说,如果你喜欢《寻梦》,一定也会喜欢上这部《帕丁顿熊2》。
话说,这个12月怎么了,每部电影都要哭一鼻子吗,下一部是不是到《芳华》了。
此外,《帕丁顿熊2》导演依然是保罗.金,保持了一贯高品质,演员方面,新加入了英国大嗨腕休.格兰特。
影片的剧情,同样充满着童话般的氛围,就连监狱,也要打造成粉色系(达布佩斯大酒店既视感)。
而这一次,帕丁顿熊正式告别陌生城市焦虑症,要开始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比如打一份工赚钱,为了让自己的露西阿姨也能来伦敦。
这个故事设定,必定也会让不少观众感同身受,在大城市打工存钱,为的不正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报答自己所爱的人吗。
《帕丁顿熊2》里面的故事情节,还有很多能在现实中找到投射,而且是加厚加暖的。
这么有爱欢乐的电影,难道不应该进电影院暖暖自己的内心吗,毕竟,外面已经很冷了
关注《大聪看电影》,更多热门电影点评精彩放送。
其实没有看过第一部,只是因为在电影院里看到trailer很有趣,所以就来看第二部了。
我很喜欢这个小熊,它那么善良,但是又有自己的原则,特别是在逃狱的那部分里,他坚持要洗刷自己的罪名。
这个电影本质还是一个童话故事,因为里面的监狱都那么美好,是粉红色,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对于囚犯的印象应该跟mr. brown一样,觉得他们罪大恶极,现实中的犯人,我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像电影里一样。
看完这个电影,最想做的事情是吃个marmalade的三明治,再吃个toffee apple。
其实或许美好的生活就这么简单,要有喜欢的吃的,要有家庭,要有朋友。
不过这个电影里面有些现实的部分也触动了我,虽然本身和电影没啥关系,只是我自己的经历。
比如paddington找工作的屡屡碰壁,那个理发店真是太惨了。
不过还好它找到了擦玻璃的工作。
我来英国之后也尝试过找工作,去过一家greggs应聘,不过人家根本不要我,于是我觉得很灰心丧气,之后就再也没有尝试过。
但是paddington似乎比我勇敢多了,他永远一副乐天的样子。
其实我很羡慕这只熊,它有很多朋友。
我来了伦敦两年多,却还是没有什么朋友,哎,这是我的性格不好,很少和别人说话,也没有像paddington一样主动关心过别人。
我因为没有看过第一部或者原著,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小熊的aunt那么向往伦敦。
我来之前没有什么向往,只是因为想要念书,所以来了。
这么一看我岂不是比它的aunt幸运很多?
但是来了之后,我也有很多烦恼。
paddington的aunt和paddington一样,都是简单善良的人,我真的很羡慕它们。
可爱的英国小甜饼,然而打分有点虚高?不过熊的质感是真不错
典型的优秀大英帝国电影工业产物。
监狱的那一段算是对细节控的彩蛋嘛,对《布达佩斯大酒店》的致敬。立体书的桥段点个赞。其他的都是满满的套路啊!幽默搞笑的点在哪?光弘扬正能量来着。
3·5;粉色监狱风(何况还有神似比尔默瑞的男主人)实在太韦斯安德森了,糖果色系的场景美妙迷人,美术很强大;休格兰特抛弃偶像包袱,在反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褶子里写满“我是戏精”;整体比1强,细节呼应莞尔,充满甜蜜与希望,信任与温暖。
不知道为什么还能继续出
比一节奏要快要好玩点,伦敦小熊的家庭合家欢逗乐的点子挺不错的也嵌入了伦敦地标性的旅游宣传。好几段戏确实很韦斯安德森,萌点和趣点都平衡的很好。休格兰的反派也很萌很贱,修女变教皇那逗乐了。摄影也很漂亮,英式文化的氛围很浓。
除了熊,没别的可看
很好的合家欢电影,让人看完想坐牢(不不当然不是因为打算偷熊(也不是打算捏熊屁股……你们看过就知道了!总之,软萌甜嗲!最后,多了一张票,想看的朋友留言吧我抽一个送
立体书那场戏是天才时刻!
就 很无聊啊 然后坏事做完还能做明星啊... 唯一乐趣可能就是数熟脸吧
原来国外也还在拍这种桃花源傻屌片。本喵的声音也算是有辨识度了
第一部些许的尴尬转化成更为成熟的风格惊现,英伦风依旧满满,除去韦斯安德森痕迹明显之外,几乎是以另一个角度克服了《王牌特工Ⅱ》的水土不服;粉色监狱美好得不像话,越狱过程又是如此浪漫,预料之中的亲情加分同样热泪盈眶。| 小本的声音苏到怀孕,Sally Hawkins下一部电影是不是演人鱼hhhh
充满圣诞气息的一部电影,帕丁顿熊以及温莎花园是一个温暖的存在,影片中爱与互帮互助的主题和第一部很像,但是依旧搞笑,依旧温暖。
很多惊喜。完全就是安德森上身啊哈哈。可爱死了。伦敦万岁。Give.me that pop up book。Bear stare哈哈哈。
比第一部好看到爆炸,尽管有些笑料比如擦玻璃那里还是有点尬。但立体书、劈叉和监牢小粉红真是让人难忘啊。也只有英国的盆友还在用真善美感动世界了。(千万不要看配音版)
在美国捡到一只帕丁顿熊玩偶,还以为真的是缘分,大家告知真相,于是去看一下。真难得有个动画形象是声音低沉毫不夸张的,但声音又不是少年的那种,所以大家说萌,我却只觉得像个克制的中年人。宣扬的爱还是很美好的,发现自己的嘴角不自觉也在上扬的时候,还蛮欣慰的。20180313
自此奠定了中老年巨星反派秀的系列路线,上次是沙宣化的妮可基德曼,这回是骚腥气的休格兰特,下一场是秃顶大叔味的裘德洛?
太低龄了
比王牌特工英伦味,比小鬼当家有趣,比泰迪熊幽默。会狂笑不止也会热泪盈眶。监狱细真的很《布达佩斯大饭店》,休·格兰特的反派太突破了 除了他经典的英伦绅士扮相 这次还有修女等各种奇葩装束,关键是还有尬歌尬舞。在《诺丁山》之后 他和“熊爸”第二次合作 依旧住在伦敦诺丁山的彩色房子里。
有时候还是不能迷信豆瓣高分,需要好好判断电影的受众群体是不是自己,后面的小朋友代入感还是挺强的,小熊一遇到危险就哭,旁边的爸爸妈妈只好以"小熊会没事的"不停哄,加上自己没有仔细看选择的是国语版的,整个电影真的像一个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