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了三个互不相识的男子因为各自的银行账户被黑而变得身无分文,外加一个被银行高管算计而失业的理财顾问为了寻回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报复下始作俑者,他们大胆地谋划了一个惊天计划-抢劫银行,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笑话百出,最终他们完成了计划,并且让坏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看完影片想说这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的德国童话故事,首先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在现实世界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抢银行是犯法的);其次,影片的主人公都是来自社会基层的小人物,他们有着共同特点:事业和理想受挫,在努力前进的过程中还遇到了飞来横祸(辛苦积蓄不翼而飞);最后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四个人完成了他们的计划,还赢得了额外的惊喜。
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能打动观众是因为主人公的遭遇非常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就像故事中的几位主人公一样,在社会基层中打拼,他们并非不努力,只是有时现实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些:比如过气的电视剧演员,只因他不愿参演哗众取宠的烂片而被影视市场排挤,失去稳定的收入;富二代青年,只是不想被父母安排做着按部就班的工作,却因个人理念与管理层发生冲突而被踢出局;健身教练,靠着健壮的体魄和运动上的优势赚着来之不易的辛苦钱,却因一场拳击赛而导致视网膜脱落,他的运动生涯也将面临危机。
他们的生活虽然都不怎么得志,但他们却有着各自的理想。
原本这三人想用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靠理财投资为自己的个人账户增加些收入,也为达成梦想加快脚步,却没想到这理财的风险让他们给碰上了。
因为理财风险而投资失败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发生了这样的事,大部分人都会首先想到找自己的理财顾问和经办人来讨个说法。
影片中的三人也不例外,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理财顾问,却发现他也只是个被人黑了一把后开除了的小职员,即使拿他出气也于事无补。
最终他们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来追回经济上的损失。
看到这里不少观众就会产生共鸣,每天有太多的不如意和不顺心的事会在我们的事生活中上演,我们能做的也就是不断地想办法去积极应对,有时也超想成为影视剧的主角,让人生的轨迹按照自己谱写的剧本来运行。
就像本片的结局,即使在抢劫银行的过程中漏洞百出,状况频频发生,但最后目标完成,并将惩罚恶人的理念也一起实现。
之所以说这部影片是童话式的结局,是因为在成人的社会里我们行为处事是受到社会和法律的约束,也不会因为我们努力了就一定会有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放弃理想,也许说不定哪天一不小心就实现了呢。
最后想说的是,德国人的黑色幽默还是值得你走进影院去一睹为快的。
昨晚刚在手机上看过,我给这部电影打4星。
节奏沉稳、人物立体,故事也讲得比较完整,在人物和故事设定上有一个比较好的亮点(这个下文重点叙述)。
但美中不足的是:那个女警察的出现是个bug,尤其是到了后面,一开始以为她会是反派担当,后来才发现她成了整个银行防守方的短板,失望。
上图就是那个一开始未卜先知超级牛叉,后面中了美男计脑子秀逗的女警。
一开始,她介入了一起银行小事故(一个流浪汉假装成劫匪拿着巧克力棒“抢银行”),她仔细核查这起小事故,并通过一个来了银行不存钱的人就预测到银行要被抢劫了。
预测到银行要被抢,她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在钞票上做了记号,坐等劫匪上钩。
果然,劫匪上钩了,抢了那批有荧光粉的现钞。
而她也通过蛛丝马迹,把这些劫匪都弄到了警局里问话。
故事讲到这里,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一部大女主电影,讲述女警探神机妙算加超强直觉智擒盗贼,同时告诫那些笨贼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但是我们都错了!
(就是上面这个人使用美男计,让女警察脑子秀逗掉的)女警探竟然——把这些人都放了。
还中了小鲜肉的美男计——小鲜肉从社交软件上加她为好友,并一步步诱导她抓了另一个人。
尽管这另一个人也是背叛妻子、玩弄下属、迫害老实人的坏蛋,但真正的盗贼逍遥法外,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也太有损女警察一开始的英明神武了吧?
一个如此聪慧睿智的女警察,竟然倒在了APP上约来的一个炮上,这也就是本片最大的bug了。
下来要说说本片精彩的地方。
首先是人物形象很立体。
抢银行的4个劫匪,不是技艺高超,有通天之能的悍匪,而是:4个loser——连偷车都不熟练的loser。
他们都被银行理财产品害得血本无归,并因此而聚到了一起。
最左边的这个,虽然是富二代,长得还帅,但是,他父亲一直不认可他,他辛辛苦苦在广告行业打拼多年积攒的一点创业资金,竟然被银行理财经理给玩儿没了。
左起第二位,是个过气拳击手,因为职业病视网膜脱落,安装着劣质的视网膜战斗力只有5,是真正的“战五渣”。
(一直被loser理财经理意淫、视奸,画裸体的银行职员)左起第三位,是一个有严重沟通障碍的理财经理,他拉不到什么客户,他还是个处男,他常年躲在办公室意淫女同事,画她的裸体。
因为人缘差,混得差,上司时时刻刻想把他从银行弄走,于是就做手脚清空了他代理的客户的账户,让这些客户(就是图中的其它三位)赔得血本无归——基本上就是50万元变126元的这种赔本力度。
好在,他对银行的体系熟悉,长期受迫害以后又豁得出去。
终于,成了这次劫案的内线。
左起第四位,是一位过气的电视剧演员。
他有过经典的代表作,他也有铁杆粉丝,就是这位loser理财经理。
但是,他现在沦落到一场200元当路人甲。
好在他有个明事理的妻子,当抢银行的事情败露,妻子责备他、骂他,但当务之急还是决定救他。
(坐在4个男的对面的就是过气男演员的妻子,她与4个男的组成了“脱罪团”)于是,在电影的后半段,4男1女5个人,组成了一个“银行劫案脱罪团”,主要目的是用这个美男色诱女警察并栽赃给另一个坏蛋。
最终,他们成功了。
在角色塑造上,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这次,抢银行的不是有通天之能的高手,而是4个连偷车都偷不明白的loser,是很普通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的普通人。
我们已经看腻了又帅、又能飞天遁地的江洋大盗抢银行的戏码,这次这样的戏码,反而令人眼前一亮。
上图:还记得《惊天魔盗团2》吧?
这些劫匪每一个人的脚趾头可能都比这4贱客聪明,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有这么强的本事,这么大的能耐,何至于铤而走险去抢银行呢?
反而是被生活、被体制逼得走投无路的普通人,才想到了走这条路。
从这点来看,《夺金四贱客》的银行抢劫,比其他花里胡哨的银行劫案更有现实意义,也就使故事更加严密。
再想深一层:这部电影为什么要让普通人去抢银行?
无非是在表达:社会不好,普通人受欺负、生活不幸福。
而电影中,确实多处出现了对德国社会、对德国现状的控诉。
比如:4个原本都还不错,应该生活得很幸福的人(富二代、演员、拳击手、银行理财经理),现在沦落到要靠抢银行拿回属于自己的钱的地步,这怪谁?
(叽叽哇哇、背叛家庭、潜规则下属、坑害老实人的银行经理)老老实实干活,勤勤恳恳存钱,只是有个小梦想,希望过点小日子的普通老百姓活得连水电费都交不起了,而叽叽哇哇、背叛家庭、潜规则下属、坑害老实人的银行经理却过得风生水起,这怪谁?
还有一处:过气拳击手遇到了两个老熟人,他们几年不见,这两个老熟人在监狱里待了一段时间,他们说那段日子是最快乐的日子,外面的生活还不如里面,这又怪谁?
我国电影市场引入德国的电影,数量很少。
作为一部喜剧片,这部电影的喜剧元素也一般,可能是因为我们跟德国人的笑点不一样,我在手机上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特别的好笑,反倒是几个loser抢银行并成功脱罪的这个故事设定,令我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在腾讯视频上就有,不想付费的也可以给我留言。
(欢迎关注头条号“文艺青年读美剧”,欢迎探讨《夺金四贱客》)
沃尔夫冈·彼德森从小伴着电影长大,尤其喜爱美国电影。
50年代的西德,大量美国电影的涌入对年少的彼德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60年代末从影后,逐渐成为在西方名气最大的德国导演。
他所制作的两部德国电视电影《后果》和《白昼黑夜》都曾在国际影展及电影艺术工作室中放映,为他赢得国际知名度。
即使在闯荡好莱坞十多年后的今天,彼德森还依然对自己青年时期的作品引以自豪,因为它至少记录了自己实现梦想的最初历程。
如今,好莱坞大牌导演彼德森财大气粗,挥洒自如,这里没有他请不起的明星,为了拍片,他能把华盛顿整整一个区的街道封锁起来。
这些成功使彼德森在好莱坞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所以他特别喜欢从才干的角度来解释自己、解释世界。
他认为,“好莱坞的所有一切都要靠坚实的努力和真正的干劲”。
然而,彼德森执导拍摄电影,并在国际影坛取得成就之前,他已先在电视侦探片,以及展示阴谋诡计电视片的荆棘丛中磨练了多年,7年时间他拍了30多部片子,大多是情节紧张,险象环生的电视侦探片,这些影片的拍摄,也为他后期选材和节奏的把握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比如沃尔夫冈·彼德森的经典影片《空军一号》,在影片的开头,炸弹爆炸的场面不仅一气呵成,而且节奏明快,而在这个场面结束之后,彼德森没有打断之前的节奏,影片通过一个叠画的处理切换到克里姆林宫的庆功场面,直到美国总统讲话,影片才将整个节奏降了下来。
两个场面从慢到快,又由快到慢。
这种将节奏处理得浑然一体的方式体现了沃尔夫冈·彼德森的深厚功力。
彼德森并不是在我们经常认为要有节奏变化的地方变换节奏,而是综合了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情感脉络,同时也关注到了观众审美情绪的调动,将整个节奏进行处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美国的动作影片很多都是大量炫目的格斗场面的堆砌,而忽视了电影本身运用镜头讲故事的本质。
而沃尔夫冈·彼德森则始终强调镜头画面为故事讲述服务这一原则,他对画面的选择、镜头的运用、场面的调度,都是一流的。
此外,沃尔夫冈·彼德森挥洒自如地引导演员,以及实实在在地让演员进入角色都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彼德森的独特方面在于:一部影片的情节无论多么紧张诱人,惊险动作如何刺激,而主宰电影的还是主角的眼神和表情。
这次,华纳兄弟再次找上了沃尔夫冈·彼德森,为我们带来了喜剧犯罪类影片《夺金四贱客》,再加上蒂尔·施威格、马提亚斯·施维赫夫、扬·约瑟夫·利费斯、迈克尔·赫比格、安婕·特拉乌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加盟,这部德国的贺岁喜剧票房冠军,势必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德国犯罪喜剧能拍得这样搞笑,既有笨贼抢银行的栽赃嫁祸,又不乏小人物的逆袭精气神,稍带点缀了兄弟情深与旖旎浪漫,感觉如同在吃火锅——辛辣刺激!
曲折!
过瘾!
《夺金四贱客》不愧出自电影大师之手,本片在德国片里熠熠星光,反面抢劫犯罪喜剧却精妙绝伦,不断穿插了黑色幽默的脑洞,豪华精美的影像构图,模仿电影里的手法成功抢劫银行,并以牙还牙嫁祸给坏银行高层,看似哈哈一笑的背后,反宣扬却是正能量。
德国的电影对中国观众而言是陌生的。
本片除了德国阿汤哥蒂尔施威格外,最惊艳的当属扮演女侦探的安捷·特拉乌,这个冷艳的大美女无论在什么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都会让你难以忘怀的。
幼儿科的搞笑技术,不严谨的情节设计……时不时亮出少林鹰抓功……克里斯是拳击手、并在业余时间担任拳击教练员,经多年辛苦积攒,终于向情妇苏珊娜许诺将用积蓄开一拳击训练馆……麦克斯职业广告人,在公司兢兢业业并取得不俗成绩,但领导却提拔他人,使其当场痛斥领导,结果被炒鱿鱼;回家后,麦克斯向父母许诺,自己在银行已存10万欧元,准备开一家自己的广告公司……彼得是影视演员,曾风光一时,但于今已失去光辉,只能偶尔在学生圈里拍个短片挣个外快……克里斯、麦克斯、彼得三人的存款都交由银行投资顾问托拜斯帮着投资升值……但倒霉蛋是,银行主管海因里希·舒马赫早已不满托拜斯的平庸业绩,为撵走这个一直有裸露障碍、毫无女友的讨人精托拜斯,海因里希关闭了托拜斯办公室的网络,致使他无法及时了解行情,是其管理的投资账户全部亏损,这其中就包括克里斯、麦克斯、彼得三人的存款……托拜斯被迫向银行董事会辞职……克里斯、麦克斯、彼得三人愤恨自己辛苦的积蓄顷刻蒸发,捉住托拜斯欲痛揍一顿复仇,结果了解到是银行主管使诈,托拜斯同样是受害人……于是,四人决定抢劫银行,夺回自己的财产……在非常不严肃的搞笑中(时不时亮出少林鹰抓功),克里斯、麦克斯、彼得三人根据托拜斯的银行内部情报,成功劫取2.1万欧元……而托拜斯为了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不在案发现场,努力突破裸露心理障碍,在迎接教皇的盛大仪式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托拜斯脱光衣服裸奔一番……金钱到手,四人狂欢之际,突然发现包里的钱全被染上荧光粉……为了能安全使用抢来的钱,四人决定栽赃一人获刑,让警方结案,栽赃目标锁定为四人的共同仇敌“海因里希·舒马赫”……接下来,就是不严谨的栽赃过程,反正结果是海因里希被栽赃入狱,四人如愿以偿地拿到各自的Money……
文/木易孝敦提到德国的电影,印象中总是会感到严谨、严肃。
而今天看到《夺金四贱客》,则一改往日对德国电影的看法,谁说德国人不懂得幽默,这部电影让我们审视了十足趣味的德式幽默。
《夺金四贱客》是Hellinger/Doll, 华纳兄弟德国出品的喜剧、犯罪类型电影,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蒂尔·施威格、马提亚斯·施维赫夫、扬·约瑟夫·利费斯、迈克尔·赫比格、安婕·特拉乌等一众著名影星联合主演,讲述了三个不同背景、性格迥异的男人为了各自毕生的梦想和美好的未来,多年辛苦存钱,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神经质投资顾问。
不幸的是,三人账户惨遭清零,投资顾问也因被嫁祸而遭到解雇。
四个大男人一同陷入了绝望境地,为此他们结为同盟,实施了一个疯狂计划的故事。
首先说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他曾经执导过《空军一号》、《完美风暴》、《从海底出击》等等作品,没想到对于《夺金四贱客》喜剧类影片的把控上也是相当纯熟老练,将德式幽默淋漓的展现,叫观众看完后映像颇深。
许多人在初看国外电影的时候会出现脸盲的症状,但是这部电影却不会,每一个角色都标新立异,有着属于他们自己职业的怪异,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拳击手,怪异狂躁的广告人,过气的明星还有一位整天饱满思淫欲而且并不善于沟通的银行投资顾问,也因为如此,即使之前并不认识他们,也不妨碍我们清晰的记住每一个人,而这四位著名影星的加入,其影响力与实力演技更着实为这部影片添姿加彩。
说到演技,他们并不是靠脸吃饭而是靠实力说话的演员,这四位分别扮演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角色,他们也将各自职业的特点真实再现。
且说广告人与拳击手的日常,广告人知道拳击手没有脑子只有蛮力,所以总是利用他的小聪明欺负这位萌萌的“蠢货”,而且每次拳击手都会中招,真是着实为他的智商感到着急,也正是因为这样绝对真实的表现,体现出了他们对各自角色淋漓的诠释。
在影片中可以说这四位都是职场的loser,但这样一个看似并不靠谱的团队,却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巧妙的剧情设定更是趣味横生,抢劫银行一段,本来有着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是很多突发的症状让人爆笑不已,负责银行内应的投资顾问,为了保证不在场的证据,选择了去裸奔;
一直认为自己做事很缜密的明星,在开银行保险柜时忘记了密码;
在抢劫现场,狂躁的广告人,不分场合就开始吵架而且还丢掉了手枪;
银行门口打到两名警卫的拳击手,依然还在摄像头下秀着自己的肌肉
可谓真如电影名字一样“四贱客”,当之无愧。
《夺金四贱客》这四位神经质将萌、蠢、天真、贱等特性极致的展现,不得不折服于德式喜剧,惹人忍俊不禁,谁说德国人不懂得幽默。
一个过气的苦逼演员彼得、一个骚气的苦逼老拳击手克里斯、一个帅气的苦逼富二代职业广告人麦克斯,他们三个出身、性格迥异,却是快乐的好基友。
他们在巴瑞恩银行开户,辛苦存钱、投资,而他们的投资顾问是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资深苦逼社畜托比亚斯。
有一天,托比亚斯被老板算计,坑了托比亚斯仅有的三个客户的钱,并炒了托比亚斯鱿鱼。
几乎同时失业的三个人得知自己的钱所剩无几,决定找投资顾问托比亚斯算账。
三个人尾随托比亚斯闯进他家,才得知托比亚斯并不是真凶,也是受害者。
在向托比亚斯了解了情况之后,抢劫巴瑞恩银行就那么草率地决定了,并让托比亚斯入伙,当内线,四个苦逼的复仇者联盟就此组成。
复仇者联盟经过一番准备,一场啼笑皆非的抢劫就此发生。
侦查、蹲点、行动,一切还算顺利,抢到了二百多万。
然而,就在他们侦查的时候,遇到了单身美女警官佐尔纳,佐尔纳知道即将有一场劫案,于是就在钱上做了手脚(这可能也是全剧的bug)。
钱被做了几号,没法花,同时除了富二代,每个人都接到警察电话,被请过去喝茶。
钱没处花,还被警察怀疑,这样下去迟早被抓,于是托比亚斯提议栽赃嫁祸。
彼得的老婆知道丈夫的行径后,决定帮助丈夫搞定美女警察,摆脱嫌疑。
他们决定用美人计,让没有进入警察嫌疑犯名单的麦克斯进入相亲网,成功引起还在相亲找对象的美女警察佐尔纳,故意选择银行老板和下属情人约会的餐厅。
另一方面,托比亚斯和克里斯把赃款放入银行老板家,没想到银行老板的老婆回家,还发现了克里斯,巧合的银行老板的老婆正是克里斯的情人,她俩比较喜欢闪电战……最终,甩锅成功,彼得、克里斯、麦克斯拿回了自己的钱,托比亚斯性格也变了。
麦克斯还假戏真做,上演了老鼠爱上猫。
不是一件紧张刺激的抢劫案,也算不上特别优秀的喜剧片,整体来说中等偏上,有点《两杆大烟枪》的意思,但远远不如后者。
个人认为,一部喜剧影片,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能整体上保持搞笑成分,基本算是合格的。
在整个影片中,“无巧不成书”贯穿全片,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环节,让故事从头到尾自圆其说,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巧合,也算神来之笔。
总得来说,还算一部不错的喜剧电影。
以前,只知道德国有奔驰、宝马和万宝龙,却几乎不知道长于精密工业制造的德国人其实也很幽默,从这部《夺金四贱客》里我算彻底见识到了德国式的幽默,与我们了解更多的美国式、英国式和法国式、俄罗斯式幽默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
比如,很直给。
《夺金四贱客》其实是在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家国有银行的一个小部门经理,长期受到无耻好色的顶头上司的欺负,最后竟被迫害到不得不辞职走人,这时候他遇到了另外3个生活庸庸碌碌、却一直渴望一夜暴富的男人,4个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便设计下一个里应外合打劫银行的方案,并很快付诸了实施。
德国人的喜剧里不讲太多的社会观照与文艺情怀,很直给,他们就是想演一个好玩的故事,把这个故事演得好玩了,所有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演得好玩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确,而不是别的,因此,这4位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知名度的演员,演出了一部德国版的《火锅英雄》(陈坤主演),但却没有后者那么多的个人纠葛与性格悲剧,不追求给观众太多的带入感,让我想起当年曾经非常著名的欧洲电影《虎口脱险》。
其实,细想想,这4个好高鹜远、志大才疏、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中年男人选择却抢银行的动机根本是犯罪,但电影却给他们树立了一个远比他们更令人厌恶的另一位吃喝嫖财全占的银行高层在那儿无恶不做,这就让他们4人的行为被“洗白”了,说是反抗资本也好,说是劫富济贫也好,反正电影第一时间把每个人物都给出了明确的好与坏,最后好人打败坏人,许多人可能不明白,这才是让观众们在电影院开心一笑的根本原因。
再比如,很讲节奏。
《夺金四贱客》的讲故事节奏很容易让人想到德国人精致到极端的制造业流水线,故事的情节推进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电影一上来先一个一个介绍男主角,然后再找一个契机让他们“偶然”想遇,“意外”合作,尤其是这哥儿4个的抢劫银行过程的设计,除了中间出了一点儿小插曲,再无旁逸出枝,一顺而下,依靠的全是演员们个人精湛的喜剧表演能力。
在这4个人里,我最喜欢那位惟一戴眼镜的银行经理(名字忘了),这是一位受气包加狗头军师的角色,这种人物也是喜剧故事里的经典且必需的人物,他虽然是位资深的银行雇员,却在吸储、放货这样的专业工作上成绩麻麻,反倒是一个画裸女(女同事)的专家,更是抢劫银行行动的策划者。
看到他和他们,我忽然会想到之前在网上非常流行的那几个字:中年油腻大叔,对,这就是德国的4个中年油腻大叔的抢银行的故事。
还有,就是抢银行这件事。
好像周星驰在电影里说过,杀人,我每天都在想哦。
老实说,杀人这事咱还真不敢天天想,不过抢银行的事,真有可能天天想,尤其是当人生处于低谷,又总想着一夜暴富的那些难耐日子里。
1990年代初,我生活的城市哈尔滨就发生过几个中年农民油腻大叔给过精心策划,挖了条长长的地道进入一家储蓄所,盗走了140多万元人民币的案件,那年头,这样的规模属于大案要案,后来这案子被侦破了,犯罪一个一个归了案;有知情人当时跟我描述过,这几位中年农民在设计这宗案子时的精心与准确,并颇富想像力,还说,如果这些家伙能把抢银行的认真劲头用在正地方,都不会是一般人,但奈何他们的一生,就是在做这事上真动了心思,其他时间,只不过是在混日子。
但在《夺金四贱客》里,4个德国的中年油腻大叔不但抢劫银行最终干成了,还能够想办法把抢劫银行的罪名成功栽在那位人人皆恨的国有银行高管头上,而令其锒铛入狱,想来,这才是这部主题上与主旋律相去甚远的喜剧一样可以把电影院里的观众们逗得哈哈大笑的根本,因为公司政治中,对顶头上司的仇恨感似乎是共同的情结,无分中国与德国,不管这世界有有多少大奸大恶之人,天天在自己身边转悠找茬想收拾自己的顶头上司肯定是全天下最坏的那个人,所以,这部电影看到最后真令人解气之极。
正如电影中的4位中年油腻大叔,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无数这样的人,他们人到中年,虽然曾经满怀抱负,但终究一事无成,每天的日子都是走下坡路,如何抓住人生最后的尾巴干一票大的,让自己灰暗的人生最终留下一些光亮,让自己可以望见的正在到来晚年最终能够衣食无忧?
为稳妥起见,来来来,在决定干一票大的之前,还是先进到电影院看看《夺金四贱客》……(文/司马平邦)
现在回头想想,在电影院内,很少看到有德国片,本人看过的德国片也并不多,德国电影的特点一般都是“政治反思片”或是“战争反思片”,沃尔克·施隆多夫的《铁皮鼓》,沃尔夫冈·彼德森的《空军一号》,无一逃不过这两个话题。
《夺金四贱客》——这部作为德国首部犯罪喜剧题材的电影,号称“德国喜剧电影票房冠军”、“国内引进的首部德国喜剧电影”,没办法,好奇心太重,死切白咧的从朋友那儿要到了点映的电影票。
(点映现场照片)原本想坐下来静看究竟,可是,从影片放映开始,心就不能平静了,整个观影过程就是惊喜之中,意料之外,笑料不断。
我觉得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四个被银行拖下水的笨蛋成功腹黑抢劫银行,并且完美嫁祸他人的爆笑夺金之旅。
一个过气的演员,沉迷在当年的辉煌成就中不能自拔;一个没落的拳击手,好色勾引别人老婆的肌肉男;一个失意的广告人,阳光帅气靠颜值就能撩妹的理想主义人;一个被同事排挤的投资顾问,闷骚、没有谈过恋爱的老处男。
四个拥有共同遭遇的奇葩机缘相遇,擦出火花,一拍即合,组成了“夺金F4”,面对共同的的敌人,精心策划了一场抢劫银行的疯狂计划。
男人们要是腹黑起来,比后宫娘娘们的撕逼大战更让人爽快。
这部影片最大的笑点在于“夺金F4”对于抢银行来说,都是毫无经验的的“外行人”,却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把每个人的任务安排的很妥当到位,每个时间节点都Q的极其准确。
提前制造混乱,混淆美女警察的视听,奇装易容,安排间谍,穿插内线,为了充分做好不在场的证据,在教皇及上千万观众眼前裸奔,计划终归为计划,百密还是种种疏忽,笑料百出。
此时影片节奏把握的非常准确,随情节的发展,让观众在四个笨贼面前大笑的同时,又为他们捏一把汗,费尽周折之后成功抢劫银行200万现金,因为兴奋过极,差点被一把火烧为灰烬。
为了将罪行嫁祸给共同的敌人,其中的颜值担当施展“美男计”成功俘获了美女警察的芳心,对他来说一箭双雕,美女、金钱尽收囊中,他才是最大的赢家吧!
这一切之后,很多观众肯定会猜想这几个人的结局,“抢劫银行”、“嫁祸他人”、“诱导警察”,单个拿出来无一不触犯法律,可就在我们与F4一起感受原以为短暂的兴奋时,影片就在他们举杯庆贺的时候结束了,可谓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过瘾、畅快。
如果故事发生在中国,不知道他们要被判多少年。
导演和编剧的脑洞很大,可不得不说,主角的光环随时散发着光芒,跳楼,爬梯摔下就是完好无损,人物关系和事件的发展,也是叠加在巧合的基础之上,但巧合又毫无违和,反而在紧张的情节上增加了众多笑点,是的,我们的笑声就是建立在他们的痛苦之上的,被F4笨拙的行为笑到流泪,能做到这种程度,“喜剧”两个字实至名归!
12月1日就要上映了,值得一看!
这个周末上映的电影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批片。
什么是批片呢?
在国内影院,一年能看到的进口片有64部,其中有34部进口分账大片(其中包括14部3D或IMAX影片)、30部批片。
其中,分账大片大都是北美新片,距北美上映不超过半年,由一线公司制作,大明星、大投资,有完善的市场运作,以商业大片为主,要参与中国票房分成。
而占到一年指标配额近50%的批片,可以简单理解成发行公司以一定价格买断国内发行权的进口片,通常是“多国别、多体裁、多样式的进口影片”。
这个价格也从十万到几十万美金不等。
由于价格低,片源大多不是好莱坞大公司出品,且大多不是最新影片。
“批片”如同打批发,影片质量自然参差不齐。
批片大致有以下特点:1. 内地晚于北美上映超过半年。
2. 坞外制作,包括欧洲的法、德、英,如法国高蒙、欧罗巴等,亚洲的韩日、印泰等二流或不知名的制片公司。
3. 投资规模小。
4. 二线演员。
5. 故事、情节、视觉效果低劣。
6. 没有进入院线或者很难进入北美市场、或者直接发行DVD在上电视台播。
7. 没有预告片或者在apple上找不到预告片,进一步证明没有办法进入北美市场。
随着国内银幕数的增加和票房基数的上涨,国外的片商也纷纷开始涨价,一般批片的进价已升至5万-10万美金甚至更多,像《敢死队》,价格更高。
另一方面,宣发费用也在涨。
据估算,以前每部片做100个拷贝就已经非常充分,现在要覆盖全国的重点城市,最少也要追加到200个,那就是200万元(按最基本的费用标准来算);加上50万版权买断费、50万元译制费,光成本就已经高达300万元。
票房收入中,影院和院线拿走约40%,“被协助”的中影或华夏拿走25%左右,协助推广的民营公司可获得约35%。
所以,如果公司还想再做点宣传,一部批片要卖到近900万元(公司获得近315万元)才能回本。
(以上引用自度娘。
)这周末的《空难余波》、《末日重启》、《维京:王者之战》、《烟花》、《夺金四贱客》均属于批片,不知为何要扎堆上映,如此一来,票房也不可能有好的进项。
以上四个电影都不算上好佳作,由于早已在国外公映,网络上也就早有了高清资源。
但好在都是“小片”,流传的范围不算大。
我认为最值得看的是《夺金四贱客》。
此片的导演沃夫冈·彼得森今年已经74岁高龄,他曾是好莱坞顶级大片的掌舵人,拍出来了一系列高水准、高票房的经典作品,如《特洛伊》、《完美风暴》、《空军一号》等等。
他的上一部电影---新版《海神号》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该片的失败也让他结束了好莱坞之旅,回到了故乡德国。
《夺金》是一部轻松的小片,讲述了四个失败者为了摆脱生活困境而做的一次可笑的、无谓的尝试,正所谓兔子逼急了也咬人,兜里的钱被银行骗光了,抢回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一个被解雇的投资经理做内线,三个被骗光钱的穷光蛋做劫匪,一出闹剧就按部就班的上演了。
本片最精彩的戏份就是抢银行那段,几个笨贼的连连犯傻让人忍俊不止。
欧洲的喜剧不像美国那么脏也不像中国的那么low,点到为止,贻笑大方。
本片也没有什么动作戏,抢了银行之后就再无高潮,结局略显平淡。
《夺金》更像是一个老导演的玩儿票作品,没什么野心,就图一乐而已。
相比之下,吴宇森就显得不那么淡然了,他的《追捕》大而不当、空洞浮夸,本身就成了个笑话,他近期还自鸣得意地向记者透露漫威和DC都曾请他执导电影,又都被他婉拒了,让人替他心虚。
德国的电影对中国观众而言是陌生的。
本片除了德国阿汤哥蒂尔施威格外,最惊艳的当属扮演女侦探的安捷·特拉乌,这个冷艳的大美女也是《超人-钢铁之躯》里的氪星女魔头。
她无论在什么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都会让你难以忘怀的。
德式幽默真的挺有趣的hhhh
三星半,笑点密集、脑洞大开
bgm一听就是喜剧犯罪片的赶脚。剧情和三个老枪手还是很像的。不过本片最后居然是个大圆满。女演员都美。片子色调看的舒服,低饱和度。
无论是不是喜剧,开玩笑也该有个限度。公然大量用物化和贬低女性的梗,而且成为了片中的主要笑点,在这并不是一部紧凑的电影的情况下,实在是很遗憾。
排雷:以后不看中年人抢银行系列了。种草:德国的酒吧,我也想三四个人头凑在一起叽里咕噜。
有几段是真的很好笑了,演员和拳击手根本是低配版 Robert Downey Jr. 和 Woody Harrelson
女警官太可爱了~
情节虽然有些牵强不严谨,但是四个生活上失意的人在抢银行的过程非常幽默因为彼此价值观和职业不同引发冲突
5.5+3.大概就是4个臭皮匠凑在一起抢了银行并将抢劫罪转嫁给了此片中的恶人银行高管
德国的编剧显然差的不是一点。
简单而粗暴,对于金钱罗宾汉式地掠夺,以及对现代财政制度与有钱人的讽刺,一如庸民们的狂欢,而且需要剧中人同样愚蠢。
个人还蛮喜欢的…有趣,很工整。而且笑点与看惯的美式和亚洲喜剧有很微妙的差别。以及,德国女性长的真是又美又硬朗………
难得在国内院校可以听到德语,早起也值了。
能看
好好看呀 我想看续集呀 从来没觉得安捷特拉乌这么美
实在太弱了。
一般般 和新疆女孩阿迪啦看的 可以猜到剧情 女主很好看
节奏略快
MAX和权利游戏中美人布蕾长得一模一样
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