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一定和灯光师关系很好,要么就是她本人就自带圣光,这片子里只有她一个人始终都是朦胧柔光的面庞,再配合她始终无辜的表情,简直就是萌到天上去了,而其他人都是正常光影的脸,有些人也许天生就是主角的命啊。
片子很有创意的结合了传统恐怖片和亲情片的东西,这种穿越到电影里的电影貌似并不多,能在已经去世的母亲的电影里和母亲重逢实在是很感人,不过当妈的最后居然靠脱衣舞就把女儿给救了哈哈哈。
剧情算是流畅,一开始的开车桥段我就想她们怎么不好好看路呢?
那个傻傻的金发女角色很可爱,尤其是嗑药之后,演员真的是卖命演出。
其实片子里的喜剧部分不算太多,一些喜剧桥段也是惊声尖笑里用过的,比如慢动作,要是能多运用一下电影元素就好了,比如特写镜头什么的。
回忆杀的特效用的很酷炫但是有些没必要,其实直接黑白化就好。
演员有好几个熟脸,而且演的都是自己平时演的角色,比如完美音调的荷尔蒙渣男和硅谷的宅男,还有发展受阻的表妹,唯独女主角,我完全没看过她演的美剧,不过这一次算是记住了她那又萌又无表情的脸。
美国历史不长,但是电影史却是出奇的丰富,尤其是各种b级电影,粉丝不但不少而且还有做到了专业级的。
我自己对美国传统恐怖片看的很少,毕竟国内都是看武侠和港片过来的,也许回头国内就有穿越到武侠片里和自己亲人重逢的电影了吧?
武侠片里的经典桥段也很多,我记得以前有人总结过,自己的老爸把武功传给自己然后打败反派什么的,应该很有意思。
这部电影首先讲述了一个女孩和几个朋友去电影院观赏女孩已故的母亲的一部讲述杀人狂的烂片,看到一半后电影院起火,他们不得不跑到屏幕下面,无意中穿越到电影的故事,剧情恐怖还有点搞笑,最后电影中母亲饰演的角色为了让女孩杀死杀人狂,自我牺牲(电影中必须只能剩下最后一个女孩才能杀死杀人魔)让女孩杀死了杀人魔,只剩下女孩和女孩男友。
后来才发现是一场梦,朋友们都还活着,但杀人魔也还活着,这部电影也会有续集。
这部电影无论是从制作还是特效都十分好,结尾也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出母爱的伟大,是一步值得观看的电影。
偶然发现自己一年前收藏了一篇推这部片的微博,上豆瓣来看,发现才六点几分,有犹豫,但对设定感到十分好奇,还是看了,应该说有惊喜。
亮点很明显:穿越进老电影,尤其是穿越的方式太棒了,不能更形象;疯疯癫癫的电影中人有一定人设上的优势;听见旁白和进入回忆这些其他电影也有玩过,但强行利用回忆杀这点很赞,虽然强行的方式有点勉强;最后,母女间感情的泪点无疑赚取了许多人的眼泪,令整个故事有了内核和血肉——失去母亲的女主角进入母亲演过的电影里,得以偷得和母亲再相处甚至企图解救她的机会,但把一个角色从电影里带出来是否有可能?
再深究下去,南希到底能不能算女主的母亲?
女主角的内心在这种机会和冲突之下不断剧烈地产生变化,最后被迫面对再一次的失去,然后继续往前走,在这个时候,经历过电影中一切的女主才真正从母亲离开的痛苦中走出来,获得救赎。
进入电影后,必须按电影中的世界观来进行——比如必须加入,否则车子就无限循环地出现;比如必须继续,所以摄影机360度旋转了好几圈他们都没跑掉;比如FINAL GIRL必须是处女,这种不成文的规定;比如脱衣服就能引来比利这种毫无逻辑的设定,毕竟当年比利受残害并没有任何性意味;比如FINAL GIRL必须是一个人,虽然片名写着GIRLS。
我尽量不去纠结南希砍伤比利之后为什么不补刀,也许只要不剩一个FINAL GIRL比利就会无限站起来,我也不去纠结是不是FIANL GIRL的咒语之下,男主还活着就可以,更加不去纠结女主一开始还捂着伤口站不起来,南希一死她就满血复活,外加格斗技能满满,也许她是突然感受到了来自主角的光环。
这些我没搞明白的地方,带给这个电影的就是一种无厘头感,虽然搞不明白,但是好像不纠结也没关系这样的感觉。
条条框框的不成文规定推动剧情发展,无厘头的发展解决问题,就是这么任性。
最后,我想说一句,我喜欢比利出场前自带的BGM。
要说起恐怖片的套路来,大部分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日本的瑜伽轮滑女鬼和掉进面缸的小孩系列,伽椰子和贞子几乎是亚洲恐怖片的代表性角色。
不过话说也是,不论是韩国恐怖片主打的心理惊悚,还是泰国恐怖片专注的多样化类型,来来往往层出不穷的角色里,还真就属日本的恐怖片里这些不讲因果不讲轮回的女鬼最是吓人。
而在注重写实的欧美恐怖片界里,比起亚洲恐怖片偏重于心理的惊悚,欧美恐怖片更喜欢视觉化的刺激,鲜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诞生了杀人狂这个重要的欧美恐怖片类型。
《月光光心慌慌》、《十三号星期五》、电锯杀人狂等题材的变态杀人狂电影相继出现,尤其是德州电锯杀人狂近几年都还推出过新作。
这些同样是不知道来路背景,见人杀人见鬼杀鬼,同样不讲究因果报应的杀人狂大约是唯一可以跟日本女鬼一战的欧美恐怖片角色了。
《幸存的女孩》从海报就透着一股浓浓的向80年代的恐怖片致敬的意味。
黑色的边框和曝光过度的寡淡配色映衬下,正中间站着青春靓丽的美女,背景一团黑乎乎的男性杀人狂,手中高高举起的大刀表明着危险的靠近。
恐怖片大多都以女性为主角,男性为主的恐怖片比较少见,这是因为在刻板的印象里女性是柔弱的代表,将女性,尤其是美丽的女性放置于黑暗、肮脏、恐怖的环境之中,就如同将美丽的花朵放置在暴雨中任由其被无情的摧残,从中产生一种毁灭的快感。
这种残暴的心理是杀人狂类型电影存在的心理基础。
女主角的妈妈就曾经是这样一位靠着杀人狂恐怖片走红的小演员,只是时过境迁,人到中年早已过气的她现在连个龙套角色都搞不到手,那个被杀人狂追杀的角色成了她唯一被人记住的角色。
事实上恐怖片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火,迸发出许多像猛鬼街、驱魔、屠杀僵尸等类型,到最近的温子仁独挑大梁,恐怖片的衰落几乎是全球性的现象。
即使在2010年以前,欧美还有《电锯惊魂》、《死神来了》这两个系列撑场面,2010年后几乎没有正统的大热恐怖片再出现。
电影开篇有点像是家庭剧,灰蒙蒙的天气,找工作受挫的母亲心情很不好的和女儿在车里交谈,一番争执下后又相互道歉,原本你以为接下去可能是母女齐心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画面时,突然一出车祸猝不及防。
接下来当地的一个电影院组织了一场女主的母亲演的那部恐怖片的粉丝怀念会,重新放映那两部恐怖片,女主和朋友们相约去看电影,结果电影刚开场,影院就发生了大火。
情急之下,女主拎起一把斧子砍开幕布和朋友们逃了进去。
如果说之前女主母亲遭遇车祸只是这部电影不按套路出牌的预告的话,从女主走进银幕开始,电影就开始完全甩开了胳膊开始玩弄观众了。
女主的母亲主演的那部恐怖片是个标准的杀人狂电影——清纯的处女主角、放荡的金发大波妹、下流的精虫上脑的蠢货男,不论是什么年代拍的恐怖电影,只要主角是一群年轻人集体去野外度假,你就肯定能找到这三类人。
而且你也能轻易的能通过这种角色定位看透这些人的死亡顺序——越淫荡越蠢的角色死的越早,也就是说性开放程度和智商高低对角色的死亡早晚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于是,在女主母亲的那部电影当中,金发大波妹死的最早,女主母亲在和蠢货男苟合后也立马歇菜,活到最后并解决了杀人狂的是一个满脸写着性冷淡的冷酷女。
在提前知道剧情大纲的前提下,女主一行人原本准备按照电影的发展见机行事,也以为她们属于电影之外的角色,不会被杀人狂杀死,结果最熟悉电影剧情的一个geek男上来就被杀人狂砍了。
看到这里时,隔着屏幕我似乎都能感受到编剧得意的坏笑——知道原本的剧情走向又怎么样?
唯一知道剧情的人上来就死了!
于是,剧情从这里开始瞬间掉入让人无法捉摸的场面。
而之后就在众人寄予唯一希望的那个酷女露面了,就在众人欢呼雀跃的时候,这个女人一顿飙车就被炸死了,于是我就跟女主一行人一样,集体懵逼。
《幸存的女孩》在开场半小时内,就完成了告诉观众杀人狂电影套路,又亲自将套路玩死的整个过程,一路顺畅,让人看得稀里糊涂。
当然,如果仅仅是想拍摄一部揶揄恐怖片的电影,那到了这里剧情已经很难进行的下去。
然而本片高明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与恐怖片无关的动因来继续对剧情进行推进,那就是女主对母亲的爱。
正因为女主对与母亲在电影中重逢的不舍,使得女主在整个过程中爆发出了强烈的战斗欲望,亲自协调指挥所有人对杀人狂进行猎杀。
而在猎杀过程中也是各种不走寻常路,譬如那个金发大波妹,本来逃过一劫的她在众人的调教下显得还有一习用武之地,结果上了战场临门一脚她却还是掉了链子。
编剧在这个角色上来来回回耍了观众好几次,使足了坏。
在队友们挨个倒下之后,女主和母亲活到了最后,原本你以为他们只需要把杀人狂解决之后就皆大欢喜时,杀人狂却怎么也死不了。
原来电影名叫final girl,也即最终只能有一个女孩可以活下来。
于是女主的母亲眼含热泪,带着对女儿的爱在旷野中起舞,主动选择了自己被杀死的安排,让女儿成为了那唯一一个活下来的final girl。
在这一刻,原本紧张的反击杀人狂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剧情,瞬间转变为了一位母亲为了保全自己的女儿而做的牺牲,即使是在一部电影的电影之中,母爱的伟大都丝毫没有减少。
最终,成为唯一活着的女孩的女主满血复活杀死了杀人狂后,在字幕里孤零零的站着。
也许你以为这场恐怖的电影中的电影冒险之旅终于要结束,女主就只能孤独的一个人回去时,醒来的女主却发现之前那些死去的朋友竟然又都活了。
所以,到底他们在电影里会死还是不会死?
结果事实证明他们一会死一会活,编剧就是这样贱兮兮的玩弄着观众——你以为你了解恐怖片的套路了?
就是要这样玩你们。
就在女主一行人为死而复生乐开了花的时候,忽然一声巨响,杀人狂居然又杀了过来!
他们抬头一看,字幕大剌剌的写着 杀人狂2 !
没错,如果你以为编剧要玩坏的套路就只是要杀死杀人狂皆大欢喜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
因为杀人狂也要复活!
因为这是续集!
而且一开始电影就告诉了你这个杀人狂电影有2部,影院是两部联播!
而编剧也料到你们一定早在各种不按寻常路出牌的剧情中把这个重要的信息点给忘了!
最终,画面定格在第二部开场,至于后续剧情会如何发展,就只能期待下一部啦!
《幸存的女孩》虽然是低成本制作,但看过之后却发现了各种惊喜——它既是一部玩坏恐怖片套路的电影,也是一部感人的母女亲情的电影,同时又是一部怀旧的青少年烂片电影。
编剧并没有试图去费尽心思的创造新的恐怖片模式,而只是抽出恐怖片中常见的套路进行各种破坏和恶搞,但又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亲情的元素,避免了影片落入太过尴尬的境地。
虽然本片一直在恶搞揶揄恐怖片套路桥段,但电影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出恐怖片的生存套路——活下来的女主依然是恐怖片里标配的清心寡欲的战斗力爆棚的女性角色。
所以套路真的能彻底跳脱吗?
确实不好说。
要拍好恐怖片确实不容易,但像《幸存的女孩》这样逆思维而上也还是能顿时鹤立鸡群的。
本来可以四颗星的。
整部电影虽然不是这类喜剧惊悚片中的新颖之作,但是贵在学到了精髓,细节非常棒,有人物负责愚蠢逗笑,但也有正经笑点。
整个故事的叙事线也相当流畅。
一星扣在最后结局,个人认为太追求表达主旨而略显拖沓了,写文章也要凤头猪肚豹尾,这尾巴长到迷失了电影的重点- 是亲情?
还是娱乐?
还是个人内在挖掘?
能理解导演最后想留个尾巴给续集的意图,但是不够脆。
一个盘子上还是不要端太多东西为好。
整体是部很值得一看的小喜剧片,跟朋友聚会时再适合不过。
讲的是女主的妈妈曾经拍过一部恐怖片,影片内容是一个变态杀人狂袭击了几个度假的年轻人,最后被幸存的影片中的女主杀死剧终。
当然,女主的妈妈不是那部电影的女主,而是其中一个被杀的女生。。。
后来女主妈妈出车祸挂了。。。
很多年后,女主的同学们为了纪念那部恐怖片一起去看那部电影,女主也去了。。。
看了一点点,影院着火了,女主他们划破大荧幕的幕布逃脱火灾。。
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穿越到了那部电影里。。。。
于是他们开始防范那个电影中的杀人魔。。。
在经历各种同伴挂掉后,女主战胜了杀人魔,她和男主等到了电影的剧终,然后晕倒了。
再次醒来是在医院,挂掉的小伙伴都活过来了,就在大家以为结束的时候,没想到他们其实身处的是那部恐怖电影的第二部里。。。。。。。
完全可以当喜剧看,笑死了。。。
脑洞真的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剧情也很合理,很棒!!
还是第一次在电影里看电影。。
《幸存的女孩》作为一部小成本的喜剧恐怖片,里面充斥着大量艳而不俗的笑话,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逗笑观众,但同时它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恐怖片的本质,杀人魔对于众人追杀的环节也看得人紧张无比。
电影虽然小众,但受到的好评却很高,因为它在致敬传统美式恐怖片的同时大胆创新,以局外人的视角对剧情进行了反套路发展。
虽然电影的类型是一部恐怖片,甚至很多人认为与《林中小屋》相似,同样是一群人,一个地方,一个杀人狂,但整体看下来,《幸存的女孩》却并不恐怖。
毕竟细节太差,这五毛特效和个别生硬情节一样,看得人是一愣又一愣,导演似乎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着重点不在恐怖氛围,反而是视觉美感和充满温情的故事。
影片的画面整体基调清新又复古,内核则更接近于美式青春片。
电影中对亲情、爱情、友情都有着不同的诠释,麦克斯后悔没有对母亲说一句我爱你,只能对着电影里的南希表达。
格蒂也改变了对于维姬浪荡的偏见,在临死之情体现真情重归于好。
全片也向我们传达了性是爱情的一部分,但不是爱情的全部的观念,克里斯从不对麦克斯毛手毛脚,在危急关头也一直在保护她。
而电影里的渣男主角却时时都在觊觎南希的身体,在得知比利的存在后就立刻抛弃了她。
电影中用了一种很讨巧的方式,让麦克斯弥补了自己内心的遗憾,让两位女配的友情达成了和解,可是现实中,大多数时候,遗憾只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嫌隙也只会造成更大的嫌隙。
所以,人生如逆旅,少让自己陷入“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窘境,毕竟生活不是影视剧,没有那么多的起承转合和皆大欢喜。
【转帖】1.就算看上去好像你已经杀死了那个怪物,也千万别傻呼呼地回去检查它是否真的死了。
2.千万不要大声朗读召唤魔鬼的书或咒语,即便是开玩笑。
3.千万别去检查地下室,尤其当灯光莫明其妙的熄灭之后。
4.作为一个最普遍的规则,就是不要试图去解开那种可能会向你敞开地狱大门的疑团。
5.不要玩碟仙或其他会令灵魂出窍的游戏。
6.决不要站在坟墓(教堂地下室、公墓、墓穴)等可能与死人有关系的建筑或房屋里,也别在他们的上面、下面、旁边或者附近。
7.如果你的小孩子用拉丁语或任何他们不应该知道的语言,或是用别人的声音同你说话时,马上杀了他们。
长痛不如短痛。
注意:杀他们可能需要花点时间,所以要有心理准备。
8.附近周围忽然传来可疑的动静或声响,你四处查看却发现那只是一只该死的猫,马上开溜。
如果你还想要活命的话。
9.如果你们人多势众的话,绝对不要成双或单独去探险。
10.如果房子里的设备或电器甚至桌子椅子等开始自己动起来,逃命去吧!
11.大体来说,不要拼凑任何可能会打开地狱之门的拼图。
12.别从死人身上拿任何东西。
13.如果你发现了一片看上去已经荒芜了的城镇,这里一定发生过什么可怕的故事,为了自身安全,赶快掉头离开那里。
14.别傻到拿DNA技术开玩笑,除非你确信自己在干什么。
15.如果你正试图从怪物的魔爪下逃命,那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至少会摔倒两次以上。
如果你是一位女士或者你身边有一位女士,那么你们要遇到的险境就更多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你在狂奔而怪物看上去步履蹒跚行动迟缓,但他的速度仍然足以保证追上你。
16.如果深夜里你的车子开到一半没油了,不要到附近的人家去寻求帮忙。
千万别去附近那个看上去已经荒废了的房子里借电话求助。
同样,如果你的车坏在半路上,看起来附近唯一的避难所就是不远处山坡上那个古老阴森的大厦/古堡,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呆在车上别动。
17.如果你的同伴或者同事突然开始显露出一些令你非常陌生的行为举止,例如常发出粗鲁的嘶嘶声、嗜血、两眼狂热的发光、口吐白沫、毛发越来越浓密,那么赶紧逃走,越快越好。
18.如果真的遇到不幸的话,绝地求生的最后法宝—大声的念— “南无阿弥陀佛”吧! 19.最好不要让你被追杀的过程太精彩!不然续集就演定了!20.如果你想被怪物逮到的话,现在去警(和谐社会)察局报案是很好的选择,你可以待在警查局等怪物先干掉全部的警(和谐社会)察后再来玩追杀游戏! 21.等到父母跟你说:“一切都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时候!你已经可以开始担心了! 22.如果你发现自己绝对不是主角的时候,想要活命就去听那些被当成疯子的人说的话吧! 23.绝对不要打开标有“最高机密!内含化学成份/美国陆军(海军)绝密研究方案/化学污染物”的包裹或容器、集装箱、盒子。
24.上车前记得检查后座有没有不该有的人物或动物! 25.请多留意小孩和动物给予的警告, 他们通常知道的比你多,而且比你敏感。
26.如果你是青少年, 绝对不要跟朋友去荒郊野外露营。
不交朋友更好。
27.如果你是女人, 千万别慢条斯理的脱衣或淋浴。
28.如果有除了水以外的东西(血,黏稠不明液体···) 从水龙头流出来,不用找水电工了, 赶快搬走是正经。
29.不要把厨房那些锐利刀子全部都放在一个显眼又好拿的地方。
30.不要跟同伴起哄欺负那个新来的内向的怪人, 那些恶作剧的同伴不但会死, 而且会死得很恶心。
31.别想用死尸的血肉创造新生命或使死者复活, 假使你成功了, 他们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 32.如果镇上的人告诉你, 那房子闹鬼而且在那里过夜的人都莫名其妙死于非命, 相信他们! 33.奇怪的陌生长者(吉普赛人, 印地安巫医, 老道士,老和尚···) 警告你不要做某事的时候, 千万别为了证明他们是错的而故意去做那件事。
因为这样做最后一定会证明你才是蠢货。
34.如果你到了一个小镇, 镇民们举止怪异而且都用奇怪的眼光看你, 别在那里过夜, 快走吧! 即使你想救那个唯一看起来比较正常而饱受惊吓的人也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35.酒后驾车撞了人千万别逃逸了事, 这不仅关系法律问题, 更关系着你的小命能不能延长过12点。
36.三更半夜, 阴森迷蒙的森林里, 那个在草丛里骚动的绝对不会只是一只小兔子! 37.如果你身处坟场, 废屋, 或任何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突然不知从哪来冒出一只黑猫对你过度示好亲密, 杀了那只该死的猫吧! 如果来的是个小孩可能就比较难杀一点了。
38.打开门看到的房间不是原来那个房间, 不要进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即使你关上门再打开房间又恢复原状也一样, 赶快离开那栋房子。
如果进去的话就死定了!
39.绝对不要接受即将被处决的疯狂凶手、连环杀手送的东西, 也不要接受他的器官移植。
40.狂风暴雨之夜, 本来关上的窗子居然莫名其妙被打开了。
千万不要为了安心而把它关上, 当那个从外面钻进来的东西追杀你时, 这扇窗可能是你唯一的生路! 41.片酬越高的人越不易惨死, 想活下来跟着他们就对了。
但跟着黑人不一定有效,尽管导演不想引起民族歧视的问题,但怪物可不管。
42.看起来最强壮勇敢的男人通常第一个**掉。
43.当你向后退走出一个房间而进入另一个房间时, 注意你的四周, 因为那东西通常就在你背后! 44.团队里有三个人以上还活着, 别高兴得太早, 你成为下一个炮灰的机率相当高。
剩下两个人, 情况还好一点。
如果只剩你还活着, 那凶手也离你不远了, 但相对的你存活的机会大增!45.如果你的朋友曾经变成怪物或僵尸, 但又忽然回复正常, 杀了他们! 他们才不可能正常!46.不要当团队里最正直圣洁的人, 因为你不是失去信心被杀, 就是为了救别人而牺牲性命。
47.打死那个提议分头行动的人, 他就是害大家死光光的罪魁祸首。
顺便也打死最自私贪婪的人, 理由同上。
48.被凶手或怪物追杀时别往楼上跑, 否则最后你走投无路只好从顶楼往下跳。
49.不要远远的对凶手或怪物开枪, 你绝对打不中。
50.如果你的朋友(不论男女) 因为太害怕不敢开枪射怪物, 一把抢过他的枪吧! 或者用你手中的武器把怪物和没用的朋友一起干掉, 反正他也死定了——特别是怪物不只一只时, 别让懦弱者拖累你。
51.如果你好不容易干掉杀人狂,别站在尸体旁边, 也别放心的丢掉武器, 因为通常他还没死。
52.在你终于确定凶手(怪物)已死, 或是地狱大门关上的时候, 往往是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刻, 千万别松懈! 53.如果你惊觉一切都只是一个恶梦, 相信我, 恶梦还没结束。
54.被追杀时绝对别向警方求援, 他们不相信你也就算了, 更惨的是把你锁在自以为安全的地方, 等到那家伙找到你的下落大开杀戒, 你想跑都跑不掉。
55.警查和所谓的砖家叫兽根本救不了人。
如果他们救了你, 那可要小心! 通常他们就是真正的凶手,而你拼命摆脱的那个凶手只是幌子罢了。
56.别相信任何人! 你永远不知道谁是坏人, 谁是会帮助你的好人。
57.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死光了, 只有你和另一女孩活着, 那么最后不是你们两人一起活下来, 就是只有那个女孩逃过一劫。
58.如果你幸运存活, 绝对别向媒体公开未来的生活计划, 否则你将没有未来。
59.只要天没亮, 一切都还没结束…… 60.查看一下地图,已经确知有些地方干脆就不要去,比如下列所在:榆树街——即电影《榆树街的噩梦》(也译做《猛鬼街》)中的地名。
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西部的一个地区,以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巴阡山脉为边界,传说中吸血鬼的故乡,德拉库拉的诞生地。
百慕大三角——还用再废话么?
缅因州任何一个小镇——美国缅因州以荒凉闻明,盛产恐怖故事。
美国风湾——如果你不想被外星人绑架的话。
还有一些潜在的有威胁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 61.仔细听一下现场的声音,并且注意观众的反应,因为他们通常都非常精明——甚至超乎你的想象。
62.如果任何音乐里包含尖锐刺耳的小提琴断奏声,千万别听。
63.注意看电影里的演职员表以及演员们的片酬,通常排名越靠前或者片酬越高、名气越大的演员,他的角色在电影里的成活率也就越高。
跟着他们准没错。
64.那个荷尔蒙分泌过于旺盛的家伙死定了。
65.如果任何一个你的同伴(别管男的女的)困在出了毛病的电梯里,别和他们呆在一起,他们注定死翘翘了。
66.如果你觉得房间里有什么危险诡异的东西,而想四处查看,看在上帝的份上,快点把那盏要命的灯打开!
67.一个房间没有仔细检查过就不要到下一个房间去,它通常就在你的背后!
68.如果走廊深处有一个虚掩着的门,别往下走了!
69.决不、永远也别从大路拐到沙石路或者土路上。
70.一定要确保汽车的电池是新的,这样你在任何紧急关头都能打着火就走。
手电和手表(包括里面的电池)一定要买质量好的产品,否则你就会在紧要关头被它们害死。
71.千万别说什么“我马上就回来”之类的话,因为你通常就再也回不来了。
72.小心那些会说话的或者看上去过于逼真的玩具或者洋娃娃,你都看见恰克(《鬼娃新娘》中附身于玩偶的杀人狂)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73.如果你投宿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馆,一个看上去非常神经质而且仓促不安\脸容扭曲\慌慌张张的侍者来接待你,那里一定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
赶紧找借口以最快速度离开。
74.千万别让那些陌生人搭车,即便他长得像圣诞老人。
75.如果树或者其他无生命的东西开始吃你的孩子,千万别犹豫,赶紧带着剩下的孩子逃命去吧,任何的营救都会导致更大的伤亡。
76.如果你的老爸老妈告诉你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妖魔鬼怪,千万别相信他们,快走!
没有必要等着他们,反正不管你做什么,他们都死定了。
77.如果你打开门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不是原来那样,别去看个究竟了。
事实上即便你关上门再打开后,发现房子又恢复了原来模样,那也别死心眼了,快搬家走人。
78.不管是多好的朋友,一旦他变成一个不死之躯(吸血鬼),他都必定会来干掉你(通常还要享用你的肉)。
79.如果物体以某种神秘的方式移动了,那一定是一种不好的征兆。
80.死刑犯、连环杀人狂被处决或者某个恐怖宗教组织的周年纪念之夜,可怕的场面就会上演。
尤其是在原来的犯罪现场,如果赶上百年纪念那就更没得跑了,通常你或者最好的朋友最有可能“恰好”是当初参与者中某个人的后代。
81.当地居民都非常恐惧,诡异的死亡事件不断地发生……只有一个人非常平静、温和、甚至还举止高雅。
当地人尽管都非常害怕这个人,但是又对他出奇的恭顺,如果这个人提到当地人是怎样的不懂世故、愚昧没有头脑,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一定是怪物/怪物的控制者或者召唤者。
82.身处那些偏僻的小镇时,千万别拿当地流传的关于凶残丑陋的杀人狂传说开玩笑,我敢和你打赌那一定是真的,而且你还会因此激怒他。
83.千万别和那些拿腼腆的陌生孩子开涮的家伙们走在一起,看等着吧,那些狂妄的人马上就要开始他们的噩梦了,而且他们一定会以最血腥可怕的方式死去。
84.赶紧抽那个尖叫不停四处乱跑的疯子几个耳光,让她消停下来,要不然她一定会在大祸临头的时候把大家搅得心烦意乱,或者彻底暴露你的所在。
85.如果你要和某个家伙交朋友,一定要把他的祖宗八代来龙去脉调查底朝天——包括去见他的父母,天知道他们是不是变态杀人狂或者妖魔鬼怪,别偷懒,否则你将会是自己的牺牲品。
86.别拿考古当职业,别和死人、残骸搅在一起。
87.如果你怀了孕而你的丈夫开始变得行为古怪,赶紧逃命吧,走得越远越好。
88.别吃某个瘦小枯干的老女人给你的吃的或喝的,如果它还散发着奇怪的香草味就更要当心了。
89.别戴你捡来的首饰,那些东西不是被施了咒就是惨死者/冤死者的遗物,通常这些死者都会用这些东西借你的身体还魂。
90.现实告诉我们,在森林里露营我们永远都是缺乏经验的。
91.当遇到什么事时,千万不要往厕所跑,很多人都是这么死的。
92.洗澡时要注意四周,以及上下,切记!
93.当你在发现草丛中有亮光时,千万别过去。
94.不要拿古人的墓碑开玩笑,他们是需要尊重的。
不要在墓场高声谈笑,如果你不想进去的话。
95.当你在什么古老大屋探秘时,记得叫人守住每一个门口防止门自己关上。
如果做不到宁可不进去。
96.如果你被吓了一跳却发现是一场虚惊,那么请相信我,接下来的惊吓绝对是真实的。
97.如果在上楼梯时突然发现楼梯长了许多或是短了许多,那么赶紧掉转头冲下去吧,如果来不及的话跳下去也可以。
98.不要相信任何会思考的东西,如果你看不清它的脑子藏在哪里。
99.如果你的房子建在精神病院、医院、育婴堂的旧址上面,你死定了。
100.不要碰那些荒废很久的水井,原则上荒废了很久的东西都不要随便碰。
101.最后一条,不要做任何亏心事,绝对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记住中国人的祖训: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看完迫不及待的打上五颗星,经历了这几天贺岁烂片的轮番洗礼,这部电影简直美好得可以洗涤心灵。
90分钟全程无尿点,荒诞的剧情设置却让人欲罢不能,披着惊悚片的外衣而演绎出喜剧的幽默色彩,时不时还要忍住暗线铺垫的生死亲情泪点。
内容丰富得不像话,痛快淋漓的看完只觉得太过瘾。
大爱!
文静少女麦克斯和妈妈相依为命,她的妈妈是一位小有名气的B级恐怖片演员。
虽然妈妈一直希望闯出名头,但是却命运多舛,始终名不见经传。
在一次失败的试镜过后,麦克斯和妈妈遭遇一场严重的车祸,而妈妈也在这场灾难中去世。
三年后,母亲的忌日当天,一群好友约上麦克斯去影院重温妈妈的经典营地恐怖片。
可是观影途中突发意外,大火引起莫大的混乱。
当麦克斯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和好友竟然穿越来到了母亲的电影之中。
随后的九十多分钟里,他们将随同逝去的母亲一同经历可怕的营地血腥大屠杀。
一首Bette Davis Eyes加搞笑回忆
穿越到恐怖片里这个创意单加1星。
花絮挺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哈…题材我喜欢~
节奏不咋样,过于支离破碎了。泰莎法米加就真的很好看。
不要惹怒妈妈
又是一部恶搞恐怖片的电影,想法不错,但是梗玩的不够
近几年看过的最尬的电影了。。。
女孩与一帮好友穿越到已逝的妈妈年轻时演的cult恐怖电影里,想拯救妈妈的角色逃离团灭宿命的故事。穿越到电影和角色互动ok,和年轻时的家人互动也ok,但我无法接受女主抱持着“这是我妈妈”,而对方其实是角色本身而非演员本人。你其实不是你只是个电影角色我妈妈演了你但现在在这的是你不是我演员妈妈
作为七年前的电影,影中影的设定,例如回忆杀的凝固场面等不少极具巧思的小细节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整体剧情还是比较零散,反倒片尾的NG镜头合集格外欢乐。
意味不明…哪里恐怖?我看的删减版?
在当下的恐怖片市场里,这个创意可以说是顶级了:穿越到妈妈生前主演的80年代青少年虐杀B级恐怖片里面,跟随角色走一遍电影并成为最终幸存下来的人。这个故事框架既保留了80年代美式虐杀片的复古槽点(有性行为的全部要死,最终存活必须是处女等),又可以加入现代化的解构和调侃(闪回、慢镜头、出字幕、续集等),既复古又前卫,既恐怖又搞笑,相当具有现代性。可惜的是,这样好的创意,成片的呈现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既没有做到青少年虐杀片的虐杀爽感,又没有像《惊声尖笑》系列、《林中小屋》那样将解构和反类型进行到底,导致最后恐怖不足、搞笑不足、爽快不足、惊险不足,煽情倒是煽过头了看得人很难受。其实我第一反应是用《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的方式演绎80年代美式恐怖片,然后用打破第四堵墙的解构将其打碎,风格会更强。
创意比剧情好看 小魔女真的是好不会演戏啊
题材可以。小女孩原先有美恐罩着,现在看来演技真不行。
剧情让步给了创意,同类型的还是推荐《双宝斗恶魔》,不过幸存的画面玩得要强过双宝,实为山姆·雷米和埃德加·赖特传人
真的难看
hhhhhhhhhhhhhhhhhhhhh
纯粹为Taissa 。不太喜欢这类型的黑色喜剧
虽然是快餐电影,但本应该能拍成肯德基的,却硬生生拍成了肯他鸡
以《十三号星期五》为母本解构slasher片,结局进入续集本来是个很好的点子,不过处理有些问题。在这个脱线故事里放的母女线竟然还蛮感人(哭哭)……
另一个林中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