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少女笹田美代(无限)在小时候经历父母离婚,备受煎熬遇到卖面具的猫,戴上了猫的面具,后与少年日之出贤子邂逅的故事。
虽然主人公都是学生,但是我感觉到了成人世界的感情,那是一种复杂而又直白的感情。
剧中很多人物也各有千秋,比如和卖面具的猫交易得到无限的脸的黄豆粉,还有温柔的薰阿姨,还有一直关心无限的小赖,就算是已经和无限父亲离婚的无限生母,也在用她不一样的方式关心着无限
首先从女主小时候开始,遭到了亲妈的抛弃,在学校被认为“阔噪,神秘小姐”但幸运的是,他认识了一直陪着她的死党,能一直陪着女主,理解女主,帮助女主站女主这一边,已经是很不错的朋友了。
后来她有了继母,尽管继母已经尽心尽力的去了解女主希望母女生活更加自然,但女主依然认为她不需要父母认为他们不理解他甚至认为他们自私。
女主把对生活的向往,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男主身上。
认为跟着男主得到男主的爱,她的世界就会美好起来。
看不到父母对我们的爱,不了解父母,无视死党 一味的追求着自己的感受,把美好生活寄托在爱情上,寄托在男人上。
考虑自己的感受,觉得很难过,喜欢这个世界。
一边又伪装出快乐的样子,用自己的方式去与这个世界相处下去。
倔强的相信自己,努力去调整自己与周边环境的平衡。
看不到什么,相信什么。
这不就是我们吗?
这就是能引起共鸣的地方。
我们都想过,要逃避现实。
都想过要变成猫。
都想过要离开这些纠缠自己的事情从中脱离。
过上悠闲的生活。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我们都是要直视自己的困难,想办法去解决,或是努力和解。
我们都想带上猫面具 我们都要直视现实生活。
电影里,男女主之间的爱情。
本来应该是班中男女生的爱情,总感觉他们之间这个爱情有些牵强。
男主虽然不喜欢现实。
但也是不得不面对,。
而女主就有些过于大大咧咧。
情书被公开处刑后男主感到羞愧女主遭到男主的拒绝也不那么好受。
虽然后面男主还是表达了真实的想法。
对女主依然有好感。
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爱情经历,所以总感觉电影里的爱情线没有那么的细腻。
对于生活的看法,这是最能让我引起共鸣的。
很久以前就有想当猫咪的想法了那个时候在备考研究生觉得好累啊但也还是坚持下来了看见这个电影的时候是在备考注会依然觉得迷茫而疲惫不堪电影里有句话大致是说 想成为猫主要还是想逃避 女主每天假装快乐而内心确是崩溃的像极了之前的我 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了所以在看到片尾那段话的时候感觉被治愈了热泪盈眶很幸运能看到这种能共情的题材很多人说男主渣但我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男主那种闷闷的不确定自己内心的心情有的时候喜欢一个东西 自己确实是没法好好保护所以才会不想让别人知道从而极端的表现出厌恶 但其实内心是真的很在乎的只是很无奈自己没有办法捍卫自己的喜欢
等我大一点,现在慢慢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喜欢看动漫、或者说过于认可许多日式动画的三观会被说是“中二”了。
对于自己的感情一厢情愿、对方也应该同样如此。
对方不喜欢我,我即使知道我也不要接受。
我的微笑与坚强就是在强作坚强,就是不容易的、应该被人心疼的。
父母的妥协与努力我不要看到,她们不爱我,他们为了他们的爱情与快乐结的婚就是自私的。
后妈就算努力对我温柔对我好,只要我微笑我就是心里藏着苦痛的。
你们爱我不能不结这个婚吗?
爸爸你和妈妈在一起爱我就行了不香吗?
我心里有多少苦说不出来?
我面上的微笑与坚强都是在故作坚强、掩饰伤疤而已。
我只有我的世界,这个世界无比糟糕、丑陋,不值得爱(除了我痴汉的对象)。
我的世界崩溃了,世界都要给我让步。
我想要什么,努努力也都要最终属于我。
无论我多幼稚、多任性、多自以为是多憨批。
——全都是在传达这样的感受与观念。
细腻……但是,真的作那都是你自己选的啊妹妹。
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许多事物、感情、情境也绝不是非黑即白。
在我们或许不愿意接受的领域,还充斥着许多他人同样重要的情感与理由。
这些人与他们的情感不是我们情感世界的填充,而是两个或多个小世界产生的交集罢了。
我们身处同样的世界,就必定要看到他人。
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重要,他人的也是。
我不管后面还有没有什么女主坚强、学会理解他人的爱之类的情节了,真的看不下去了。
男主还是不要和女主一起吧,后面碰到的互相喜欢的人也会对你这么好的。
二星给画面与制作。
每次推荐夏日动画总是心情大好,因为夏日,是纯真、肆意的季节呀裙摆在空中飘扬,露着胳膊的女孩飞奔在乡间小道、小镇马路上,微风中有清新的香味,橘子汽水甜甜的,像心上人的味道男孩总是温柔善良,或大胆跳脱。
一切都明媚灿烂,好像从不曾被阴云遮盖。
今年日本的夏日动画依旧如约而至,只不过,从6月5日影院上映改成了6月18日Netflix线上播放。
中国大陆同日在西瓜视频上线——《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
海报很多人一看海报便觉得,似曾相识,像《你的名字》。
我首先想到了《萤火之森》,因为海报上的那个面具。
但其实,《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制作公司是Studio Colorido,它们在2018年制作过《企鹅公路》。
不仅如此,它们还出过《文子的告白》《雨之城》《照相馆》《台风的诺尔达》等。
画面风格唯美。
阳光普照,灿烂到整个世界没有一丝阴暗的角落。
《文子的告白》剧照阴雨绵绵,静谧到整个世界都停止了呼吸,周身被淡淡的伤感和孤寂围绕。
《雨之城》剧照不仅如此,以石田祐康、新井阳次郎、中村孝为核心的Studio Colorido,在制作中还常有大胆创新之举。
比如,《文子的告白》中,有一段,少女文子在小镇下坡路上跳跃、飞翔,长达1分11秒,速度感、纵深感,令人观之惊叹。
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也是一样的。
阳光洒进来,挡都挡不住。
夕阳西下,小镇静谧而安祥。
夜晚月光如流水,是适合诉说心事的浪漫夏夜呵
感受一下女主角美代(志田未来 配音)从猫咪变回人形,落在屋顶上的画面。
夕阳余晖映照下,女孩轻轻巧巧地落下,纤细的腿,犹如羽毛点地,仙女下凡。
下一刻,美代追随猫咪面具飞身下屋顶,那个优美的弧度,我可以看一百遍。
故事的设定是奇幻,美代父母离异,她长期处于父母的撕扯中,夹在生母与继母之间,还因此从小被同学孤立。
对外,她用没心没肺,没皮没脸来应对同学们,因此被称作“无比聒噪而神秘的女孩”。
对内,她却恨不得这个世界能早日毁灭。
“我讨厌这个愚蠢的世界,真希望这世界能早日毁灭”夜晚无人的林间小路,她遇到了贩卖猫面具的胖猫,从此,一戴上猫面具,她就能化身成一只可爱的小白猫,暂时远离人类社会的纷扰。
戴上面具纵身跳下原本,她对人类再无留恋,直到遇见了心上人。
他们相遇在烟花绚烂时,绽放的烟花倒映在她眼中,她看呆了,而他也目露惊喜之色。
于是,她常常变成猫咪来找他,陪伴他,和他一起嬉戏。
他给她取名“太郎”,那是他从前的一条狗的名字。
他亲手为她做饭,抚摸她,把她抱在怀里一起看星空。
她由此知道了他的隐秘心事,他的“想说而不敢说”。
作为猫咪的时候,一切美好得如同一场梦。
变回人类的她,却依旧不被接纳。
尽管她已经把所有的阳光和笑容都给了他。
每日热情洋溢的打招呼于是她越来越想变成一只猫咪......不过,夏日动画的结局都是好的,美代最终以人类的身份留在了喜欢的男孩身边。
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看似平凡,内里却别有洞天。
它的编剧是冈妈。
看过冈妈动画的人都知道,她的少女动画非常出色,对人心内心细腻幽微之处的把控和呈现,常常令人赞叹。
《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这部动画中,美代其实是一个心事很重,将真情实感藏得很深的女孩。
她有与年龄不相称的内敛。
由于长期自欺欺人,她甚至都快忘了自己真实的模样,遇事只会逃避。
比如,面对继母,她从来都拒绝正眼看她,吃饭都低着头,避免和她共处一室,为了遮掩自己的不安和排斥,她脸上常常挂着敷衍的假笑。
被继母戳破“你为何那样笑,你在强迫自己成为别人吗?
”,美代恼羞成怒,但即便这样,她依旧不敢看她。
注意美代眼神的游移她的恼羞成怒,更多的是心虚和慌乱,害怕与自卑。
她用大嗓门,过高的语调,过度的行为举止来掩饰自己的心虚,看上去有些神经质。
最后她无法面对瞠目结舌地看着她的继母和父亲,拿上猫咪面具纵身跳下了楼。
逃避。
可以说,美代变为猫咪,不是什么浪漫的设定,而是一个女孩,深藏多年的辛酸与苦楚。
耷拉着头,形单影只的小猫咪
一个人躲起来哭......开头部分有对其邻居的刻画,一个过分“热情”的大婶跑过来,抓住她胳膊不放,不停地问:“你过得好不好?
我真为你感到难过,她有让你吃东西吗?
(指继母)”
“她有让你吃东西吗?
”搁上这么个大婶谁都想揍她,但不得不承认,冈妈和制作团队把这个邻居的表情拿捏得太好了。
看这一脸的冷漠与好奇,那分明就是把自己的八卦欲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再看美代的心上人,日之出贤人(花江夏树 配音),他是日本影视作品中常见的男孩,性格温柔安静。
和表面跳脱的美代简直是两个星球的人。
但就是这样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内心却出奇得一致。
日之出贤人在去市高中念书和留下来当陶艺匠人上,选择了逃避。
明明不讨厌美代,却在美代向他表白时,慌不择路说了反话:“我讨厌你!
”狠狠刺伤了美代的心。
他被人击中心事时的反应和美代一样,都是先责怪对方“你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讨厌咄咄逼人的人”。
“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都是背对着对方,不敢正眼看对方,都是逃避。
冈妈和制作团队在细节的刻画上真的做得很好。
所以,我不同意有人说的:平凡到令人无语。
就这些细节,已经好过许多动画。
至于还有些人说这部动画光有新海诚的画风,故事无聊,画风没特点,我也不同意。
除了之前美代从猫咪变回人形,轻巧落在屋顶上的绝美画面,还有这样的镜头。
这个小镜头当时给我留下了印象,因为角度特别,这个角度恰恰展现出美代大大咧咧,没心没肺,没皮没脸的性格,哪怕是装出来的。
这部动画,我打8分,冈妈从不让我失望,而Studio Colorido的制作常有惊喜。
其实,夏日动画里,哪有什么真正的悲事呢?
最终,还不是化为了夏天里的一阵风,随岁月而逝了
必须要放的牵手(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给多冈妈的那一个星,是因为前面还是高水准的铺垫的人物背景。
之后就各种尬到结束,为什么强悍的冈妈会写出这样的剧本?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按照投资方要求的去做,没错,就这样的做出了一个全程各种尬的电影。
冈妈自己一个写的话,是不可能写出这么低水平的剧本的,很明显是拿钱办事,尤其是尬到最后,一群路人猫突然出现打败了反派肥猫,这简直就是冈妈对这个电影的最大嘲讽。
没必要用这部电影去衡量冈妈,从冈妈成名到现在,每部原创电影《未闻花名》《心欲呼喊》《约定之花》《知晓天空之蓝》,都是一部比一部强,算是非常厉害的编剧了。
就拿新海诚对比,新海诚靠着《秒五》成名,之后不也是迷失了方向,直到《你名》之后,才重新找回了自我。
所以在这点上,我认为冈妈是比新海诚要强的。
有多少人会在意你面具背后努力掩饰与隐藏的悲伤呢 有多少人会愿意去了解内心真实的你呢 那个需要被爱的你。
看了《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以后才开始去了解动漫的魅力所在。
动漫的魅力我想就在于不仅仅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来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 更是有多层面可以去深入思考和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比如电影里不仅仅只是为了展示少女在喜欢的人面前总是充满活力 为了喜欢的人不顾一切的青春气息 还有很多想表达的内容。
原生家庭带来的成长的烦恼、面具背后隐藏的悲伤、需要被了解被爱的心…这些是可以比简单的情情爱爱更容易让人触动的。
男主的内心也同样隐藏着秘密 同样需要被了解和关爱。
后来彼此都真正了解对方后也就有了双向奔赴的意义。
在经历冒险后 女主也懂得了更加珍惜现在的自己和生活 找回了缺失的亲情。
在此之前 她一直只把他的出现当作生命里的光。
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如此恋爱脑了。
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
愿有人可以替你摘下面具 让你绽放真正的笑容。
讲述的是,得到能变成猫的面具的少女笹木美代(绰号“无限”),变成猫的样子天天去看最喜欢的同班同学日之出的故事。
住在爱知县常滑市的初中二年级学生笹木美代,绰号“无限”。
小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之后爸爸有了一位未婚妻名为小熏,小熏很想跟美代处好关系,但是美代表面上对爸爸和小熏和和气气,实际每天都在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内心很想脱离这个家庭,她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她乐观,开朗,活泼得有些聒噪,不善于察言观色的言行也让她显得十分“无厘头”,每次看到日之出贤人(本作的男主角)都会给他一个充满“爱意”的“日之出日出袭击”。
有一天,美代和原来的母亲一起去了夏日祭。
落单的时候,遇到不可思议的面具摊子,长着猫脸模样的猫店长,它问美代,想不想变成猫,只要戴上猫面具,就可以一直保持猫的模样。
美代怀着好奇的心情戴上了面具,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一只小猫咪,与此同时,遇到了同班同学贤人。
贤人不知道真相,只当幸运捡到一只小猫咪,还用以前养过的狗狗名字“太郎”来称呼它。
在学校的贤人对她表现得很冷淡,甚至对于“无限”的“突袭”有反感情绪。
但是对于变身成猫的“无限”,他却十分喜爱
美代很开心自己能够被贤人疼爱,被他所需要,于是时不时幻化成猫咪模样去接近贤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贤人跟幻化成猫咪的美代诉说自己的理想。
因为从小在爷爷的工作室学陶艺,因此愿望便是成为一名制陶师,但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迟迟不敢跟家人说不要关闭掉经营不善的工作室。
美代知道后,想方设法希望贤人摆脱烦恼,于是便写了一封信,想鼓励贤人振作起来,谁知道,那封信当场被其他同学抢走,还大声朗读出来。
贤人听完觉得美代是在开玩笑,没考虑自己的感受,因此很羞恼,便说讨厌她。
其实贤人是怕自己本来性格并不如美代想象中那么美好勇敢,所以他一方面欣赏爱慕着美代,但一方面又停滞不前,羞于说出自己真正所想,导致美代误会。
其实美代离家前还跟家里人发生了口角,加上现在贤人对她的排斥,她觉得自己不会得到世界上任何人的爱,连贤人都讨厌人类模样的自己,于是伤心欲绝。
猫店长跑来怂恿美代,把自己的人类面具交出来,反正作为人类模样,也会过得很不开心,不如以后做猫咪还可以接近贤人。
美代被说服,人类面具便自行脱落了,猫店长开心拿走美代的人类面具。
后来,美代知道朋友亲人包括贤人都在寻找自己后,她想变回去人类,但这时,她发现有一个跟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孩子出现在面前,原来那个幻化成自己模样的是爸爸的未婚妻小熏养的猫咪黄豆芽,黄豆芽想报答小熏,陪伴在小熏身边,知道美代跟猫店长交易后,跟猫店长要了美代的人类面具。
美代乞求猫店长,但是猫店长不肯交出人类面具,想利用盛典神木苏醒时刻,彻底拥有美代的人类模样以及寿命。
美代无可奈何,只好跟上猫店长踏上猫岛,想要夺回自己的人类面具。
后来拥有美代人类面具的黄豆粉看到自己主人小薰还一直守着猫粮碗,冒着雨跑出去寻找自己,它突然就醒悟了,明白小熏真正需要的是猫咪时候的自己。
于是黄豆粉便去找贤人,跟贤人说明情况后,拉着他一起前往猫岛,想要把人类面具还给美代。
与猫店长经过一番恶斗后,美代和贤人最终在猫岛居民的帮助下,夺回了人类面具。
美代和黄豆粉的模样也成功交换回来。
接着贤人向美代表达了自己的爱恋,美代也意识到其实有很多人关爱着自己,亲人朋友都在等着自己回去。
至此,美代和贤人终于敞开了心扉,回家后各自表明自己内心真正感受。
美代接纳了新家庭,贤人对家人说出想要继承工作室的愿望,他们都获得了家人的支持。
因为感受不到爱,选择变成猫咪;因为感受到许多爱,选择重新变成人类 。
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烦恼的事情,偶尔也会像美代一样选择逃避,进而麻痹自己,企图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被任何人找到,因为感受不到任何人的爱意,觉得自己不会被人所需要。
然而,其实很多亲人和朋友都在默默关心着自己,唯有自己真正敞开心扉,接受这些善意,才能拥有幸福。
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校园欺凌,没有旁观者,只有施暴者。
我曾亲眼见过校园欺凌的发生。
初中时期,我身后坐着一个被同学们称为“校花”的女孩。
她长得很漂亮,身边总是聚集着几个发型一样非主流的同学,每天谈论着放学去找谁谁谁,给她一点颜色看。
虽然我没有得罪她们,但是看到她们心里却很害怕。
有一天我刚进教室就看到校花跟一个男生起了争执,校花双手拿起凳子就往男生头上砸,男生躲过了致命一击,耳朵却被砸了下来,当时只听到满课室的尖叫声,还有满地的血。
没听说男生是她们欺负的对象,只因为男生那天一句话得罪了校花,引来了这场悲剧。
后来那个男生转校了。
然而真的当校园欺凌在身边发生时,旁观者心灵也会受到极大的震撼,也来不及做任何反应,欺凌便发生了。
如果可以选择,当你朋友被欺凌时,你会选择跟她在一起吗?
小赖做到了。
当我看《无限》时,无限的同学给她起绰号、嘲讽她、孤立她,她依然有小赖这个朋友在她身边支持她,宁愿跟她一起面对被欺凌的痛苦。
然而无限却一心一意扑在日之出身上。
校园欺凌发生时,有一个朋友站在自己身边守护着自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01 害怕被欺凌,最终选择跟你一起面对欺凌电影中出现了无限童年时被欺凌的一幕:无限因为父母离婚,从此成为校园中被孤立的存在。
无限只能找小赖一起回家,她没想到的是,小赖身边出现了另外两个嘲笑无限的女生,小赖一声不吭,默默地跟着两个女生走。
因为害怕被欺凌,所以选择沉默。
我不认为小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小赖选择了跟无限站在一起,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失去其他朋友,甚至同样会面对校园欺凌,被同学孤立、欺负。
无限被孤立不是她的错,小赖选择保护自己,又何错之有?
当初看《少年的你》时,周冬雨饰演的陈念,甚至都不是自杀者的朋友。
被欺凌的女孩跳楼自杀,陈念只是不忍心看到女孩血肉模糊的脸被人拍照传播,脱了衣服盖在女孩的脸上,却让自己走上了女孩同样的道路。
在我们观众眼里,陈念的做法是充满善意、值得尊敬的。
但是对于她自己来说,这善意的举动几乎毁了她的一生。
可喜的是,陈念的一生被小北拯救了;可悲的是,小北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陈念的前途。
《无限》和《少年的你》告诉我们的是感人的青春期爱情吗?
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校园里的阴暗面,善意对于欺凌者来说,只会引起他的更强烈的欺凌之心。
因为别人的善意更加凸显了欺凌者内心的黑暗,唯有更加猛烈的欺凌,才会让善意不堪一击。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无限》里无限会用暴力的方式应对别人的欺凌,把鞋子一脱就往侮辱她的两个女生脸上扔。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赖拿上无限扔人的鞋子,追着无限后面一路道歉:“我需要无限,就算无限不要我了,我也需要你……”
小赖曾害怕过,最后她却选择了跟无限站在一起,她选择了被欺凌和被孤立,只要无限还愿意接受她,她愿意承担这一切。
影片中小赖第一次出现的场景就是上学途中,而无限对小赖的评价就是“还是这么臭着脸”。
从小赖小学时第一次被欺凌到他们初中这段经历,影片并没有体现,但我们可以看到无限和小赖被欺凌后所产生的变化:无限成了一个带着笑脸面具的人,无论多痛苦,不允许自己哭;而小赖成了一个带着冷漠面具的人,唯有为无限感到难过时,才会哭。
《校园欺凌》这本书有提到,在初级校园欺凌中,孩子们也会受到自警自助自救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促进。
但是孩子这样的改变多么让人痛心,她们学会了以假面具示人,隐藏内心的痛苦,拼尽全力保护自己,她们还只是孩子啊!
02 许你一生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小赖因为小时候害怕被欺凌而伤害了无限,她痛苦而又懊悔,作出了一生的承诺:就算无限不要我了,我也需要你。
然而,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守护无限,无限的世界里却只有日之出。
当日之出当众表达自己讨厌无限的纠缠,无限离开教室后没有哭,小赖却嚎啕大哭:“你就放弃日之出吧!
”小赖不想看到无限痛苦,强迫无限放弃日之出:“放弃他吧,不然我跟你绝交!
”然而,无限笑着说:“就算你跟我绝交我也不答应。
”
当无限因为日之出的一句“我讨厌你”、母亲的遗弃和同学的恶意,放弃了做人的资格,完完全全地当日之出身边的一只猫。
无限的消失让小赖万分焦灼,到处寻找,回到教室也双手相扣放在额头上祈祷。
然而,变成猫的无限看到小赖后,只听到小赖说日之出也在找她,无限就迫不及待到日之出家里等待。
小赖因为小时候的一句诺言,承受着被孤立的压力守护在无限身边。
而无限无论是变猫的动机,还是从猫变回人的动力,从来都与小赖无关。
当日之出奋不顾身去帮助无限变回人的时候,无限说的是“好想回应日之出的心意,不光是日之出,薰阿姨也是,爸爸也是,妈妈也是,我都没能好好回应她们!
”
这个场景我反复看了很多遍,无限想要回应的人,唯独没有小赖。
小赖的心意,无限回应过了吗?
难道因为小赖曾抛弃过无限一次,她多年来的守护就不值得回应了吗?
很多人只看到无限在爱情里的卑微,我却看到了小赖在友情里的卑微。
我曾思考过,小赖这样做,值得吗?
这样的问题我不是第一次思考,《追风筝的人》里哈桑明明知道自己被强暴时,阿米尔就在不远处没有拯救他,哈桑却一如既往地忠诚对待阿米尔;阿米尔因为愧疚,污蔑哈桑偷钱把他赶出家门,多年后哈桑依旧期待着阿米尔跟自己和好。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小时候的承诺,也是一辈子的承诺。
人心复杂而多变,却也忠诚而稳固。
小赖和哈桑对待自己的朋友,没有考虑过值不值得,不管你的心里是否有我,我的心里一直有你,我的承诺便不会改变。
03 面对校园欺凌时,在没有猫面具的情况下,也要学会自助自救《无限》是以父母离婚、校园欺凌为背景,主要讲述青春期少女的求爱之路,因此电影弱化了父母的伤害以及欺凌的可怕氛围,甚至安排了时刻守护着无限的好友小赖,甚至还有能够帮助无限变成猫以接近日之出的猫面具。
电影是温暖而治愈的,无限是幸福的,她喜欢的人救了她,而她的朋友一直陪伴着她。
在现实生活中帮助了被欺凌的朋友,有很大几率会引起欺凌者的兴趣,不仅孤立你,甚至会不断考验你们的友谊。
他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强迫你一同参与欺凌,反抗的话就会引起对你们更猛烈的欺凌。
就像《月光男孩》里那个一直陪伴喀戎成长的男孩,欺凌者强迫他殴打喀戎,直到喀戎倒下。
一向逆来顺受的喀戎可以忍受欺凌者的虐待,却不能忍受自己最心爱的人被欺凌,最终拿起凳子砸向欺凌者,他最终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那么孩子在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更好地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从《无限》中得到启发:1、适当进行“反击”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月光男孩》里喀戎不断逃避,整个童年都是唯唯诺诺的样子,结果只是引来欺凌者的兴趣,如同猫抓老鼠的心理,不管你逃到哪里都会把你抓回来逗弄。
我们会发现被欺凌的孩子一般都是瘦弱的孩子,强壮的孩子会给其他孩子一种“震慑感”。
因此,如果无法避免被欺凌的局面,瘦弱的孩子首先遵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拔腿就跑可以避免很多伤害。
其次,回到家里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当欺凌者对孩子进行攻击时,孩子能够进行“反击”,挡住别人的攻击或者快速躲避,就可以在身体层面避免大部分的伤害。
《无限》毕竟是电影,如果像无限一样拿起鞋子就往人家脸上扔,岂不是成了新的欺凌者?
因此现实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暴力场面的出现,以防出现受伤的局面。
2、心里有梦,内心就会更强大对于无限来说,日之出就是她的梦,看到日之出的笑容,无限才觉得生活有意义;对于《少年的你》里陈念来说,高考就是她的梦,她的忍受、努力都是为了高考成功后脱离苦海;而对于《月光男孩》里的喀戎来说,他把凳子砸到欺凌者的头上之前,他都是浑浑噩噩过日子。
暴力对待欺凌者,并不是值得赞扬的做法,但却是他走上强者之路的第一步。
心中无梦时,在面对欺凌者时便没有了坚持的动力,最可悲的结果就是像那个跳楼自杀的女孩,因为他人的道德的沦陷而葬送了自己美好的生命。
保护朋友、守护家人、考试甚至是喜欢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梦,成为自己努力活下去的动力。
04 结言直到最后,无限变回了人,跟小赖说日之出对自己说谢谢的事,小赖比无限还要激动,抱着无限哭泣:“太好了!
真是太好了!
”无限第一次跟小赖说了谢谢。
是的,无限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背后支持她的小赖,那个嘴上让无限放弃日之出、知道日之出改变对无限的态度后万分激动的小赖。
幸福一直在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
——END——我是@爱打机的妹子,头条青云获得者,跟你分享我的情感、生活和思想。
欢迎关注。
在吐槽美代不懂事之前,我想,这部电影大概就是想讲一个不懂事的怪孩子的故事。
怎么说…跑偏会儿——像温柔,尊重他人这些性格,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小时候可以是家长告诉你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再长大点可以是你觉得某个人好温柔,你觉得这样做挺好,于是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认识的几位温柔的,为人处世方式很厉害的人,他们家庭情况都不差)美代最初的家庭不具备教会她这些的要素,她片头的表现偏激,自我封闭,固执地认为大人们都是自私的,没有人会对她好。
哪怕熏确实是个好的继母(辛苦熏了),也被偏执地划进了自私的大人那一类。
这个故事主线是个把她从这种偏执中拉出来的过程。
而日之出是那个把她拉出来的人。
猜一下,一个被母亲抛弃,经历过同学的嘲笑和闲话,有了继母,然后母亲又试图要回抚养权的孩子,听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我厌烦和不需要的事物,但如果它消失了,我也不会开心”,会怎么想。
日之出是个温柔懂事的孩子,哪怕喜欢陶艺,也因为怕给家里带来麻烦默认了关闭作坊。
最后鼓起勇气说想要当陶艺匠人,算是为自己选了个喜欢的方向吧。
大概能表现出那个年纪偶尔的任性,说说自己想要的,试试日之出日出式攻击这种傻逼行为,对他来说也能活得轻松点。
至于美代这边,她试着为日之出抱不平,于是收获了日之出的一次投喂(bushi)一次笑容。
看日之出烦恼,她开始(可能是第一次)考虑能不能为其他人做点什么,哪怕方式很可怕。
她在学着表达善意,也在学“这个世界不是真的没人在乎我”,学着听见别人的声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其他人听。
哪怕剧情很老套,这些事情对一个13岁孩子来说也不会简单。
最后吐糟一下同样是熊孩子 哪吒能8.4 大鱼海棠能6.9 这部6.4 豆瓣这评分……这部主角好歹是在学着变得不那么熊?
相对男女主到最后表白后开始疯狂撒猫粮,黄豆粉和薰之间的人猫情更令人动容,因为他们彼此都是发自心底地喜欢着对方并为对方着想的。同理,两个女生之间的友情也是。反倒是爱情显得太单薄了,掺杂了许多其他东西在里面。三星半吧。。
……………………我只能说心里有大爱的人做出来的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即使千与千寻和起风了过一百年后看一百遍,都是富有感染力的,也就仅视觉和设定不错,故事啊人物性格啊,害~
逻辑上肯定是充满漏洞 但是可可爱爱又很甜 剧情三分之一处开始引人入胜很有意思 话说又有哪个女孩子不想变成一只漂亮的小白猫趴在喜欢的男孩子肩膀上呢
用新海诚的画风配合宫崎骏的设定讲了一个新蕾100上拿来凑数的以化猫为噱头的故事。非常没诚意的一个片子,全片最大亮点在于三木客串那不到一分钟的剧情。看了眼编剧居然是花名未闻的编剧,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当年好歹还能强行煽情骗眼泪的啊。
想讲爱情也想讲亲情,结果哪样都没讲好,画风也跟宫崎骏趋同,最惊艳的也就只有猫世界那一段,结果还没有充分运用好,白白浪费了。里面的情感变化十分的快,一点铺垫都没有,甚至让人物性格动机等等都很突兀
字节跳动果然要进军二次元市场了,居然买了这部片子。片子质量挺不错的,该有的元素都有,夏天,少女,猫,烟火,值得一看。
这已经是一个月内看的第三部岡田大妈的作品了…话说前阵子我还梦到过有一枚能变身🍊喵的女友呢
奇幻题材,迷失的小女生选择不要做人了!?人设颇不讨巧,无论现实动画都会觉得别扭。个性别扭的人已经够多了,还要加上不切实际的疯癫,这谁受得了。画面颇传统吧,有点千寻跟猫的报恩的复合体,因此评价也像是好片跟烂片的复合体。
少女想要变得无忧无虑,于是向一只巨猫购买了猫面具,白天做人,晚上做猫,一心想要接近班上的“男神”同学;后来因一次意外事件导致被同学讨厌和家里人责骂,于是再次交易放弃了做人的机会,之后才发现家人四处寻找失踪的自己,原来还是不乏有人在关心自己,当她再找到巨猫想赎回人面具,却被拒绝,最后同学在多猫的帮助下与巨猫战斗,少女恢复人身,与同学相互表白心意,成功相恋。
人物挺可爱,歌挺好听。
三星半,非常纯正的日式奇幻青春片,画面养眼,音乐好听,每年夏天都有这么几部。冈妈这次居然不虐了?故事其实非常吉卜力啊。只不过角色都刻画得比较一般,不够让人喜欢。
虽然也是一大堆步后尘者之一,但我是感觉至少及格了。女性编剧女性视角,那份细腻还是有拿捏到的。不过嘛,这个男主是花江配的,怪不得全程对男主没有好感。相比之下更喜欢闺蜜。故事在后半截也完全软下去了,没有任何的突破。顺便感叹日本创作者也是大胆,随便抓一个想法就能扩展成一部作品,相反我们却经常是抱着一个秃了皮的老东西死活不撒手,一点想法没有
「因为他喜欢猫所以就做猫好了」以及「被当众表白很难为情所以就对她人身攻击」这种看上去好像能说得通,但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设定实在是令人充满尴尬。所有人的感情都是「设定」,充满了一种「反正我都能给你说圆了,我都有理由」的塑料感。
想哭的我继续过上了当舔狗的日子
有点可惜。奇幻设定不错,猫岛的圣灵之树,虽然有点粗糙,让人想起《阿凡达》,眼前一亮。剧本框架不错,有很多可以展开的空间。只可惜讲故事手法差了一些。开头部分叙事乱,视觉上欠缺电影镜头感(分镜欠缺),观感落成了少女漫的剧集。动作描绘有点粗糙(比如在猫岛上,从树上落下,吉卜力的动作设计要流畅不少),场景可以更精致。人物造型的确新海诚的影子。个人觉得配乐有点生硬唐突,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片尾曲好听啊,像大原樱子的风格元气满满。总体来说,优点缺点明显。
女主难道不就是典型不遵守规则么?拿到了面具又反悔了。。。女主哪里不敢说?她不要太敢说了吧 哈哈哈。有这样的面具,请给我来一个,我也想变成猫晃晃
我仿佛在看一个编剧如何在杀狗取血
有点新海诚式《侧耳倾听》+《猫的报恩》的感觉。—— 想哭的我想戴上熊猫的面具。
加糖版的新海诚?歌都好听,景都好看,剧情弱到不行……台词设计起鸡皮疙瘩,但我还是看完了,主角至少是坦诚的小孩们,很可爱的友谊。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