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仍是朋友
Enklava,飞地,Enclave,Енклава
导演:戈兰·拉多万诺维奇
主演:菲利普·舒巴里奇,丹尼斯·穆里奇,内博伊沙·格洛戈瓦茨,安妮卡·多布拉,米奥德拉格·克里沃卡皮奇,戈兰·拉达科维奇,昆·拉杰萨,梅托·约瓦诺夫斯基,米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德国语言:塞尔维亚语,德语,阿尔巴尼亚语,意大利语年份:2015
简介:在科索沃地区的一个小地方,只有十岁的Nenad和他的父亲、爷爷,还有东正教的牧师和30岁的教师几个人在这里生活,Nenad是学校里唯一的学生,每天都由维和部队的车辆把他从父亲的农场送到学校,Nenad渴望有同龄的孩子与他一起玩耍。一天,他从装机车的缝隙看到了两个与他同龄的阿尔巴尼亚男孩,其中十三岁的牧羊人Bash..详细 >
来之不易的友谊,也是刻骨铭心的友谊。孩子们没有谁对谁错,过错全在大人,什么种族、什么战争,让孩子一不小心就模仿了,幸好孩子们终究还是孩子,没有真正的仇恨。
电影一再拓宽了我的地理边界,科索沃应该是我毕生都不大可能到访的地方,我却看了一个发生在科索沃的故事。种族仇恨其实更多是成年人的执念,对于孩子来说,友谊还是可能的,反而是城市里,仇恨可能从一开始就被媒体或宣传塑造了。
以Nenad的所有视角来讲述这个残酷的故事,宗教和族裔的差异以及历史纷争让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生来就成为死敌,他们唯一的桥梁是欧盟的调解。两个不同民族的孩子都懂得浅显道理,成人却并不明白。有点可笑。
对该地区,完全陌生。
理想化的结局 怎么就和好了 因为神父抱他回家么
不了解科索沃的那段历史,看过才知道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矛盾,故事讲的一般,小男孩演技不错,矛盾冲突没表现好,结尾和解也有点刻意。6.8分
写不完的科索沃战争创伤后遗症。小镇算是极为典型的环境。小细节比较有意思,剧作上婚礼加葬礼很有些库爷的意思。当然导演站塞族,导致片里阿族写得都比较简单粗暴。高潮戏那里故意甩了一块写成因果倒置,比较刻意也不算有趣。
仇恨大多数时候都会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
导演一定不是阿尔巴尼亚人,整部电影有点儿虎头蛇尾:从阿什金说开枪打他的是一个塞尔维亚人开始剧情急转直下。以小见大的同类型电影,诸如《暴雨将至》《金橘》《醉马时刻》《乌龟也会飞》等要出色很多。当然,小演员的表演还是很出彩的。
4.25
别的国家选送的题材大都是揭露民族苦难或社会罪恶,而我们选送的题材大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足以看出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电影还不错,挺喜欢的。
2018首艺联塞尔维亚影展开幕片。片名正解是“飞地”,翻成这样虽说比较扯但好在有些意思。写不完的科索沃战争创伤后遗症。小镇算是极为典型的环境。小细节比较有意思,剧作上婚礼加葬礼很有些库爷的意思。当然导演站塞族,导致片里阿族写得都比较简单粗暴。高潮戏那里故意甩了一块写成因果倒置,比较刻意也不算有趣。里面用了艾连妮·卡兰卓的好几首配乐(主要是[哭泣草原]),因为卡兰卓说新的写不出来旧的你们看上什么只管买了用……(2015年莫斯科主竞赛-观众奖)
分好幾天看完 沒看出個所以然 照比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差 多了
补。
再见仍是朋友,只是一句祝福,然而现实总是,老死不相往来
因战乱而孤独的孩子是一个好的切入点。通过孩童视角透视民族仇恨,男孩很可爱,也很可怜。
影片通过内纳德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对儿童的影响以及不同民族间的仇恨与和解
20/6/7
6. 孩子的视角不错,对那段历史需要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