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约翰逊有预测未来两分钟发生的事情的能力,这样他就能提前作出行动躲避危险。
FBI看中了他这个能力,希望他帮助找到丢失的核弹,但是约翰逊只想做个普通人。
杰西卡·贝尔饰演的利兹偶然和约翰逊邂逅,也被卷进这件事中来。
这部片子的看点就是类似于《蝴蝶效应》的时间旅行,所不同的是本片时作出预测而改变未来,《蝴蝶效应》是回到过去改变现在。
本片算是有一定新意,动作场面也还不错,不过没有《蝴蝶效应》那么系统复杂,定位应该是中小成本的娱乐动作片。
顺便提一下,这部片子的片尾字幕是从上往下走的。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凯奇在影片中就是一本游戏攻略,FBI带着他去消灭恐怖份子,他会提前告诉你哪里有炸弹,哪里有狙击手。
Here's the thing about the future.关于未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Every time you look at it,每一次你看着未来it changes because you looked at it.它会发生改变 因为你看着它 And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else.然后其它事也跟着一起改变了(以上是偶最喜欢的,认为颇有哲理)Oh no. You don't believe in destiny?噢...别 你不相信命运吗?Well, even if it does exist,即便命运真的存在I don't think I want to know.我也不想去知道I mean, if every move we make is preordained,我是说如果你做的每件事 都是注定的then what is the point of that?那还有什么意思?I mean, life is supposed to be a surprise.我的意思是说 人生应该充满惊喜Isn't it?不是吗?There's an Italian painter named Carlotti,有一位意大利画家叫卡拉蒂and he define beauty.他眼中的美女He said it was the summation of the parts他说不同的部位拼凑在一起working together in such a way以这样的一种方式配合默契that nothing needed to be added, taken away or altered.不必再添加 去掉或改变任何东西That's you.你就是这样You're beautiful.你很漂亮I'm not a god.我不是上帝I can't see everyone's future.我不能预见每个人的未来Only my own.我只能预见我自己的And only within two minutes.而且只能预见两分钟内的事情Except for when I saw her.除了当我看见她No good deed goes unpunished,does it?好心遭雷劈 是吧?There's something I have to do. I can't put it off any longer.有些事我必须去做 不能耽搁太久Are you coming back?你会回来吗?Yeah.当然It may be a week或许一个星期or a month.又或许一个月But if you can wait,I'll find you.但如果你愿意等 我会找到你的-Who the hell are you? -I'm her future.-你他妈是谁? -我是她的未来Maybe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destiny.也许真的有命运这么一回事
《预见未来》和《蝴蝶效应》相比,同是时空题材,一个向未来遍历,一个向过去回溯。
但很明显,前者要优于后者。
因为凯奇大帝使用了并行的广度优先搜索;而后者那个可怜的男主角只是在遇到麻烦时来一个longjmp还原堆栈(也可能是抛出异常,不清楚上帝在创造他时用的是C还是Java:),结果一不小心跳到了最外层,程序刚运行就结束了...BTW:我是个Coder:)
最近接连看了2个尼古拉斯凯奇的片子,另一个是《火柴男人》。
好电影要想功成名就不仅要有好剧本,好演员,更要有好的机遇。
如果这些不是全具备,仅仅具备其中几条还是能够成为一部供消谴的好片子。
这个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场面就是尼古拉斯凯奇带领全副武装的FBI,靠着可预见未来的特异功能,指哪打哪,恐怖分子就像预先摆设好的肉靶子被打的一塌糊涂,真是够酷。
看完之后我始终在想的事情就是:人类始终在研究超级计算机,现在也有意向生物处理器方面展开研究,我觉得人类的大脑就够研究上几百年了。
就像片子中的凯奇短短的时间就对未来尝试了无数种可能,不断的分身尝试未来的情形,在计算机中模拟的话就是一堆的 if,else if;case if …… 并且还是多线程,集群并发性计算。
如果真把人脑的功能发挥到如此效果,恐怕地球上所有用电的服务器处理器资源加起来也没这个牛。
以前看过科幻世界上的一个小说,名字忘了,讲的也是预见未来。
其中一个理论:如果你可以预见到2分钟后的未来,那么就可以在预见的未来中,继续预见下2分钟未来。
有点拗口,像嵌套循环。
最后小说中的主角小孩就是这样陷入嵌套循环给累死了。
事后想想如果大脑能重启,那个小孩兴许就能得救了,我们管理的近百个 CPU的服务器被死循环搞死的时候都这么救的。
以时间之名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日夜更替,于是有了时间。
从小,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运动的刻度概念就是时间。
我如此理解。
“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王菲轻轻的唱。
已经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够如尼古拉斯凯奇一样《预见未来》,结果又是如何。
太多太多的人用一辈子在想时间的问题了。
于是有了太多的影片,比如,多啦A梦带着22世纪的科技来纠正一个男孩的成长,科技之间的差距便有了故事。
却无论做如何更改,现实依然有铁定的法则。
而,在《雷霆万钧》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的更改,都会引起跨越世纪的蝴蝶效应,可怕的时间波一点点的将世界更改为振翅后的模样。
怀念《终结者II》里,跨越时空的T800在完成史命后毅然踏入熔炉路内最后扬起的大拇指。
那一刻我眼圈红了,NO FATE刻在了我的心上,或者我只是为了那句“未来会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已经上路”的台词而感动。
而几年后,《终结者III》里,一个故事结束了,历史还是没有被更改。
比较类似的是,《十二只猴子》,可是,施瓦辛格当选了州长。
人们还是在虚幻里喜欢悲剧,现实里喜欢喜剧,我想。
如果可以预见未来、控制时间,你更愿意拯救世界还是热爱自己。
太多太多关于时间的话题。
比如《时空线索》,在有冷气和漏水的电影院里,当丹泽尔·华盛顿以自己的死亡成就了一个本已不存在的感情,时间,或者在另一个空间依然按照法定的原则前行,于是我选择失语。
昨天下班的时候,搭了一把领导的车。
浅浅的聊了一阵儿,言语之间,领导表露出了对我的关心及体谅。
既然说到体谅了,便不仅是上级对下级的姿态,而是长辈对晚辈的警示及教育。
很多时候领导交代的同样的事情,常常会比旁人说更让我接受,也许是很多天来对自己的一个反思使然,更也许是领导的个人魅力及风格,心仪之。
常常会用很酸的字记录自己。
想了个比方,被人抽了个耳光气愤不已,却不知自己是否曾经踩了别人的脚尖,仅此而已。
很多天以来,我不再妄自菲薄,却微笑的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实在想安心的做一些事情,比如看碟和出游。
淘宝上买了个酒壶,没有想象中的适用,但终究价格实在是便宜。
用来装保佳适。
只是表露出某种姿态。
最近看的碟,赞许一句的,也还是《预见未来》。
看的碟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刁。
繁琐的记住一大串导演和演员的名字。
基于非感兴趣的导演不看非有特点的演员的影片不观的看碟理念,导致J某天评价我是一个狂热的品质分子。
说这话是缘于她得知我花了120大洋买了个魔方,虽然这个魔方镌刻着世界上号称的最好魔方品牌的logo-“RUBIK'S CUBE”。
想来,买这么个昂贵的魔方不是我疯狂,而是我一向的观点,如果我能够承担,为什么不买最好的品质。
数独和魔方-最近世界特别流行的两大智力游戏,也许是。
数千年前,中国的九连环、华容道和七巧板作为古典智慧的三绝风靡一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然在在历史的尘埃里湮没不见。
能够看见的,只是地摊上廉价的、粗糙的儿童玩具。
想起类似的是,5月号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说,美国飞行纪念馆里赫然陈列着中国古代的火箭和风筝,并且标注着这是世上最早的飞行器。
且不说达芬奇曾经用智慧的大脑描述了多少未曾实现的草图,但,现有中国词典类工具书,都不约而同的将风筝称之为“玩具”,这就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了。
我常常在审视着这个昂贵的魔方的时候,想起受到yr姐姐倍崇推荐的《超级立方体》三部曲。
一个荒诞故事的系列,故事背景却有根有据。
刻划了人性的种种劣迹和伟大。
《超级立方体》实在是一套难得的好系列。
类似逃出生天的迷茫和无助,整个故事充满荒诞、死亡和诡异,唯一被人忽视的反而是他科幻片的本质。
在一个个独立而有联系的立方体里,人如蝼蚁般的四处探求生的希望,或者终于绝望,或者以极大的代价获得另一个机会,仅此。
一个庞大的游戏。
模型,基于魔方。
很多年前郑渊洁写过一个童话叫《魔方大厦》,具体情节淡忘了,但中国童话毕竟还是邪不胜正的。
而一瞬间长大的时候,也常常就是读懂童话背后的黑幽默和潜规则。
比较喜欢的一个场景是《骇客帝国》里面,塞佛(叛徒)与Smith谈判的场景--醇美的红酒和鲜嫩的小牛排。
赛佛在了解了真相后自然知道人类灭亡的后果还是选择叛变,但我一直想,若是我,我会如何选择。
纵然屈原大夫之“众人皆醉我独醒”令人折服,但他还是以投江的方式屈服了。
我喜欢的一个作家余杰也多次深刻的表述了这个思想,但,他的笔触越来越柔软,直至无法继续触及深刻的本质,如一个高手过招最后真气耗竭有形无实。
历史太遥远,真相太遥远,本质太遥远。
纵然知道自己的真实处境并企图不服天命,但抗争和改变的力度,实在是太渺小太微薄。
《预言未来》里凯奇可以预言三分钟后的世界,只有三分钟。
除了邂逅他的真命天女他可以预知直到死亡。
情节来说,实在不如《死神来了》系列有更大的感观冲击,但披上了反恐和和谐社会的外衣,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就和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了。
所有问题还是归结到服还是不服命运,命运能被更改还是不能被更改。
这是所有类似影片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且是可以大作文章的部分。
所以,我会提到魔方。
魔方是个典型的三维坐标,若是x、y轴可以定平面的某一个点,z轴的介入则可以定空间的某一个点,那么再增加一个轴线,那可能便是时间轴,便能定位时间中的某一个点,这是普遍的某种假想。
电影往往没有更多时间去解释为何能够预言未来,或者如何能够控制时间,只是作为一种道具,一种前提。
但是,聪明者,不需这种道具也能预知未来,或者猜测,抑或是作分析与预测。
经济模型里,常常采用线性回归加以解释,但干扰元素实在太多,驾驭该能力者太少,自知不善其利。
在复杂的评判过程中,也许自然的较早的被淘汰。
本人从未写过影评。
看过此片感想很多,就上来胡乱写写。
非褒非贬,纯属中立。
本片的演员不用太多评论,老尼的演技没什么话说。
那就说说剧情,本片一开始就用人能预见未来这新鲜的能力吊起观众的兴趣。
但是不久观众又丧失了开始的新鲜感,因为该片除掉开始和结局,在情节铺展和框架上都和多数的欧美该题材电影没什么区别,并且直到结尾前5分钟剧情都在多数观众的预想范围之内发展。
毕竟现在的观众,已经被太多的类似的欧美大片把思维发散到极限了。
但是!
偏偏就是这最后的神来之笔,一个看似残缺的结局,不仅出人意料,而且引人入胜,更而发人深省。
在本人看来,这几分钟浓缩了整部电影所有的精华。
在高潮部分主人公救下女友的时候,我们都在为主人公的超能力而唏嘘赞叹、并准备跳过自以为已经猜到的结局的时候,影片峰回路转,核弹引爆,并且镜头从老尼的脑海抽丝剥离出来。
原来一切都是预测。
这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结局,偏偏是最完美的结局。
看似充满紧张和压抑的影片到最后却给了观众一个如此精彩的结局,堪称妙笔生花。
首先,很明显,主人公的超能力在遇到女主人公之后确实得到了强化--能够预测2分钟以上的未来。
但是仔细回想会发现,从两人缠绵之后躺在床上的时候起,不管在大预测里面有多少个分支预测,他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女主人公而决定的。
原因一个字,爱。
他爱她,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一夜,但是他付出的是真爱。
这发自很长时间的朝思暮想和等待,也发自对自己超能力的无奈和厌烦,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毫无新鲜感的生活的逃避。
他爱她,所以他的预测里面不允许她有任何闪失。
可是结果呢?
换来的是八百万人的死亡(当然也包括他俩)。
辛辛苦苦“想”出来的结局却以这种全军覆没的方式收场,换谁也无法接受。
于是回过神来后的他开始沉思。
终于他想通了一些东西,这也是这部影片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第一,就是他自己的旁白:不管你怎么预测未来,都没有用。
因为你看到了,它就会改变。
这一点最应该给那些算命仙看看,也更应该给想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看。
第二,世事没有两全其美。
即便你可以预测未来,即便你在脑海里将未来像单机ARPG游戏一样一遍遍的SAVE、LOAD,还是无法保证既保住自己和自己心爱的人,又保住国家安危大局。
第三,就是不要逃避。
主人公在预测的未来中一直以为自己在勇敢的面对,但醒来的一刹那他明白了,那不叫面对,只是稍主动一些的身不由己。
他只是一心渴望自己摆脱因超能力而带来的烦恼,渴望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不分开,所以才导致了预测中他一心只想着救下心爱的人,导致了他对国家安危选择性逃避,更导致了预测中的悲惨的大爆炸结局。
于是,“醒”来后他摸着她的头发说着预测中曾说过的那句叫她等他的话,不同的是,他加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些事要解决,我不能再逃避了”。
影片最后,主人公果断的选择了勇敢的面对,选择了不顾自己的安危,选择告别心爱的人、勇敢的面对邪恶势力。
影片的潜在结局不言而喻,主人公拯救了这座城市,他势在必得,因为比起超能力,他有了更珍贵的东西---懂得了面对,懂得了取舍,懂得了担当。
至于他心爱的人,自然安然无恙,而至此他也别无他求,只要她活着就谢天谢地。
至于自己的生死,真的已经无所谓了。
因为即便他死了,他也会觉得为国家,为自己心爱的人死而无憾。
不过在我看来,至少有一点他还是很幸福的,那就是之前那只是一场可怕的预测,还没有发生,还有机会改变。
可。。。
我们现实中的事呢?
一旦发生,无法改变。
老尼跳上女神枪手的车,满载着人们的希望,一路绝尘而去。
留给人们的,是对结局无休止的预见,和对影片深深的思考。。。。
这电影讲述一个有着预知未来这一能力的人。
对未来的这种预知,让我联想到函数调用时的递归。
影片中的主人公能预见未来,这也就使得他能看到未来的自己对未来的预见。
这就像两块镜片相对时,由于镜像里的镜像使得你能看见无数个镜像。
就像影片里所说,当你看着未来时,未来就发生了变化。
这不只是一次分枝,由于你能递归的看见未来的自己,于是对未来的改变也将是无限次的,这使未来仍然进入了不可知的状态。
2007年是好莱坞动作巨星尼古拉斯•凯奇多产的一年。
除了暑期档曾引进国内的《灵魂战车》,他还主演了《预见未来》、《国家宝藏2》(预计12月份北美上映)。
不过这一年对他来说也是评论不佳的一年。
继去年主演的《异教徒》得到了“金酸梅奖”最差影片和最差男主角提名后,《灵魂战车》的恶评再一次让人质疑他的选片能力。
所幸,在《灵魂战车》之后上映的《预见未来》同前两部影片相比,质量多少有点回升,也让喜欢他的影迷们多多少少地看到了他翻身的希望。
《预见未来》跟《灵魂战车》同属科幻类的商业大片。
尼古拉斯•凯奇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能够预知未来、具有特异功能的人。
这个名叫克瑞斯的家伙平时是一个隐姓埋名,但是技术高超的魔术师。
因为一次恐怖分子的活动,而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女探员注意到,并要求他用特异功能帮助政府阻止恐怖分子引爆核弹。
由于克瑞斯从小就一直在逃避政府和科研部门的追逐,受够了小时候特异功能带给他的异样眼光和各种测试,所以他拒绝合作,直到他预见了恐怖活动对他心爱的人和城市的伤害……整部影片情节比较简单,发生的主要事件都是男主人公对还未发生的未来的预见。
但影片的节奏却异常紧凑。
90分钟时长的片子看完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影片中,由于克瑞斯只能预知两分钟之内将要发生的事情,所以,电影中经常出现尼古拉斯•凯奇看着腕表计算时间的镜头,无形中给影片带来一种紧张的气氛。
而对未来无限种选择的可能,也让影片科幻的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让人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克瑞斯遇到女主角时预见的各种搭讪方式。
影片在现实与推测之间反复切换,并将各种推测巧妙地进行拼接,看上去玄妙又有趣。
与《灵魂战车》相似,尼古拉斯•凯奇在《预见未来》中依然一枝独秀。
虽然有不少人继续批评他在片中“耍酷”,但是,沉郁的面部表情倒是蛮符合《预见未来》中男主角的性格。
与《灵魂战车》中男主角敢于担当的英雄形象不同,《预见未来》中的克瑞斯一开始本能地逃避命运的安排,不愿承担更大的责任,即使是被迫要接受重任,他依然选择逃避,直至他在对未来的推测中预见了自己逃避所带来的恶果。
这倒让人想起了《蜘蛛侠》中的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从这个角度上看,《预见未来》应该更注重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是,影片的致命之处就在于,由于过度强调科幻色彩和叙事节奏而使人物的塑造太过单薄。
这也使得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角色平面化,缺乏立体感。
好莱坞大片历来在讲故事上颇下工夫。
我们已经熟悉并习惯了这类大片故事开始时的平淡,推进过程的漫长和最后高潮的激烈。
而《预见未来》显然与这类大片有区别:电影去掉了“故事开始时的平淡”,更像一部剪辑不完整的作品,没有太多情节的推进和发展,很快就呈现高潮,并且影片结尾戛然而止。
这也成为很多影迷诟病此片的原因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快节奏的呈现倒是更适合“快餐时代”人们对娱乐片的需求,毕竟很多观众已经不胜其烦于好多大片冗长的开头,耐着性子入戏。
(宗小皮)
douban上有个程序员写的影评,满眼“递归”“函数”“并行”“迭代”之类的词儿。
可能由于职业习惯吧,我看电影时满脑子都是非线软件的剪辑段落- -我从小就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时间是非线性的,我们该如何展开下一秒的生活?
是像哈利波特那样躲在南瓜后偷窥“当时”的自己,还是像克里斯一样主动改变它?
Here's the thing about the future.关于未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Every time you look at it,每一次你看着未来 it changes because you looked at it.它会发生改变 因为你看着它 And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else.然后其它事也跟着一起改变了凯奇老了。
当他蓄起长发垂下眼睑,当年那个英姿勃发的帅小伙更添一份成熟与稳重。
我想我还是喜欢这样的凯奇的。
就像天使之城里那个痴情的天使,看着他的眼神你会不由自主地心疼。
NEXT,迭代中止。
跳转。
我想起《机械公敌》,同样先入为主地架构了电影所阐述的世界的游戏规则。
《预见未来》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圆满的。
菲利普·迪克贡献了一个声画演绎空间很大的出色文学剧本。
影片自开头就很流畅,赌场追逐一段堪称运动摄影典范——演员走位、摄影机运动都如行云流水般令人称快。
克里斯好潇洒!
表现手法上,影片利用视觉特技与声音特效,如程序运行般展开时间线交错前进的描述,而手法并不单一——除了受阻返回重新开始之外,后面分身搜索的并行表现亦很新奇。
本以为核武器威胁消除,英雄抱得美人归这故事也就完了,然而导演却再一次把我们遣返到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一路上时间线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我们被一次次愚弄,而后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片尾字幕居然是倒放的,这不禁又令观众产生了“追溯时间”般眩晕而兴奋的感觉。
可谓用心良苦。
没记错的话,《罗拉快跑》也是这样吧?
过硬的剧本+票房灵药主演+商业元素集成,不错的片子:)
凯奇兄果然毒药
典型的凯奇式近作
整了半天这片儿大部分都是男主自己想出来的,看到最后我都快他妈尿血了,这不是坑爹呢麽啊!!!!
你估计是超人吧。
电影里凯奇说的台词太美了,丝毫不逊色于小波和朱生豪。Who the hell are you? - I'm her future.(我是她的未来) | There's an Italian painter named Carlotti, and he defined beauty. He said […] That's you. You're beautiful. 这样的台词再伴着一朵火烧出的玫瑰花,简直浪漫到爆炸
本来可以更好。。。
神马烂片
Nicolas Cage 咋演了那么多烂片啊,剧情也太扯了吧
论PKD的小说造福了多少好莱坞电影人
忍不住想要是自己有这种超能力会怎么样。
夹眼皮滴眼药水的情节模仿发条橙。红发Moore姨演动作片真浪费。
好奇妙的电影 要完以后 我不会想要预见未来的特异功能了。
话说尼古拉斯凯奇的头发真的很倒胃口。
基本接近烂片。有预知能力就早早帮警察排核就好了,能帮一份是一份,还傲娇躲避,还泡妞之后各种兵棋推演。题材小有创意:一个人能预知两分钟内自己的事情,但拍得不引人,恋爱啊打斗啊枪战啊,看都看腻了。结尾也不算意外结局,不算反转,只是表明山庄之后大半出戏都是推想,把它列入可是凑数了。
一般吧
时间循环,PKD的小说很牛
凯奇还真不适合戴头套
构思巧妙。。。整部片子比较紧凑!很好
结局还不错。
让人叫绝的过程 叫人绝望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