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奥诺拉的告别
Leonora addio,两个告别皮兰德娄的角色(港),别了,莱奥诺拉,再见,莱昂诺拉,莱奥诺拉·阿迪奥,告别莱奥诺拉,灿烂的告别
导演:保罗·塔维亚尼
主演:法比齐奥·费拉卡尼,马特奥·皮蒂鲁蒂,达妮娅·马里诺,多拉·贝克尔,娜塔丽·拉布蒂·戈麦斯,克劳迪奥·比加利,罗贝托·埃利茨卡,罗伯特·施泰纳,卢卡·吉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意大利语,英语,德语年份:2022
简介:皮兰德娄去世时留下了明确的安排:不要给自己举办葬礼。但是影片中却发生了三次葬礼。这部电影讲述了皮兰德娄的骨灰从罗马到阿格里琴托的超现实之程。旅程中包含了种种奇妙的巧合:飞机因为古老的迷信没有起飞;火车慢慢地向南方行驶……最后,皮兰德娄的骨灰被撒到西西里海,形成了一个钉子的形状。《钉子》是皮兰德娄最后一部作品,灵感..详细 >
【2.5】
没看明白。。。
当Pirandello的骨灰抵达西西里火车站 当钢琴曲在车厢中响起 终究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动
海报有点坑人。意料之外的不错。全片萦绕着一股淡淡的忧愁却不压抑。
我看不懂 天呐
3.5
先緩一會
风格独特,一直铺陈着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前半段关于皮兰德娄的黑白影像,有历史素材,有极简风格的演绎,重温了皮兰获诺奖,死亡,二战,以及战后美军占领时的魔幻现实主义种种,有喜剧调侃。后半段彩色部分呈现皮兰德的最后一篇小说内容,关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的意大利移民用钉子杀死邻居女孩的案子,充满宿命和表现。欧洲电影还是能提供好莱坞之外的艺术创意。
最深情的告白
很稳。死亡与乡愁几乎是暮年大师们的永恒主题。看不懂是正常的!
与《雷米尼》一致的关于欧洲中心主义消亡的沉思(Rimini作为象征性地点居然也在片中闪现),这一部具备更结构化的戏剧结构与个体生命故去的个人愁思。黑白与彩色切分故事为归乡与离乡两部分,前一部分找到了极妙的麦格芬(皮兰德娄的骨灰)并被演绎成具有历史背景的偶像破坏活动(筑于庙堂之上的圣物成为飞机上的凶兆、火车上的扑克牌桌、童棺中的侏儒);前半部分散落的美国符号在后半部分自成文本(诺贝尔奖、香烟、美国往事),离乡者在不可归去的欧洲幻景(母亲画像)中寄于女童身体的自我毁灭和重生。
告别不是炫技,何况压根没炫起来。愚笨和固执穿插在表层消亡主义,抛洒骨灰的一瞬,苦涩是有的。
当影像看了。叙事太过主观,也就没有观众什么事了。
归乡故事尽是瞻仰,皮兰德娄成为道具,他的独白留于纸面,大海的温柔也只是起到一个造型上的作用。或许保罗只是太想念哥哥了。
The first part in B/W could be seen as a journey to bid his brother a moving adieu by transporting the ashes of Pirandello, whose works have been adapted by the brothers, to his Sicilian homeland. Whereas the second part in color is quite confusing for us who have never read the story before. The shift from grey to color is poetic though
6.5/10 真的和不喜欢故作幽默的配乐。我总是觉得,拉斯冯已经在《欧洲特快车》里把列车戏拍到极致了。
嗯,意大利电影没死,放心了
是那种意大利导演擅拍的Nostalgia。
以死亡来回顾人生和过去,也算是一种浪漫。
斯人已逝,但作品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