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爱追问意义的人,可在迷茫时,追问意义就是生活最大的煎熬。
和大家一样,我最迷茫的时刻也是大学毕业的这几个月。
查阅了很多书籍,听过了许多解释,脑子里依旧是「迷茫三连问」:我是谁?
我要去哪里?
我要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边听书边洗菜时,听到马东老师说「感到迷茫,是为自己而活的开始。
」他用了一个很有有趣的比喻就道破了我们大学毕业迷茫的原因:如果把人生的每个阶段比作不同的游戏模式,那么大学毕业前我们玩儿的是线性游戏,就像是闯关游戏。
在这种游戏里,所有的流程都是安排好的,你下一步要干什么,非常明确,你只要按部就班的的往下玩儿就一定能通关。
而大学毕业后我们的游戏就变成了沙盒游戏,就像大家说的「开局一双手,装备全靠捡」。
你要干嘛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没人告诉你要干嘛,你要去哪里。
大学毕业的这段时间,就是从线性游戏向沙盒游戏转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也很迷茫,读历史,看哲学,甚至开始学习道教,在师傅的指点下已经达到了可以给人算命的阶段。
可当我算完自己的命之后,更加迷茫了。
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人是神,还是其他的神秘力量,都不能告诉你怎样消除迷茫。
后来我回到了成都,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没有成为很厉害的人,也没有继续游荡。
日子很平常,生活也很简单,可我总觉得自己像村上说的那样「为了活着而煮意大利面,为了煮意大利面而活着」,我好像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为了活着而吃饭。
直到有一天,我在拥挤的地铁上刷知乎,看到这样一句话「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仿佛醍醐灌顶的了悟。
大学时认为生活应该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凌晨三点的海风、是如火如荼的爱情。
现在忽而明白,生活是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空间,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一一剔除,让那些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东西逐一消失。
留下一个宁静的、专注的、让自己乐在其中的世界。
我曾经觉得「是谁来自山河湖海,却又囿于厨房和爱」中的「囿于厨房和爱」是很俗气的生活。
可当我沉静在厨房之中时,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我喜欢一边听程姑娘唱「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一边理葱剥蒜;一边熬甜甜的果酱,一边回忆和恋人在一起时甜蜜的时光;一边听蒙曼老师品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一边品尝芳香四溢的茉莉梅子酒。
我终于明白「厨房和爱」才是真正细水长流的美好,若能囿于其中,便是幸,便是福。
现在的我,依旧说不出生活的意义。
在这个从线性游戏向沙盒游戏转变的过程中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玩法。
可我觉得林语堂先生的这句话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我们附加给生活的外物,关键在于生活中的一时一刻,每件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可以成为艺术。
」有人喜欢像我一样在厨房中做暖心暖胃的料理,也有人喜欢拿着相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捕捉每个灵动深刻的瞬间,还有人喜欢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感受肌肉的变化……
所有让你深入光阴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什么都不做,只是感受日常的茶饭事也是美好的。
正如电影《眼镜》里的人们一样,不问从哪里来,也不问到哪里去;不问什么时候走,也不问什么时候来;不去想任何事,只是认真的吃饭,认真的看海,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生活。
从不厌倦重复琐碎的生活,只是珍惜一期一会的人生。
看《海鸥食堂》,第一个画面出来,就知道是自己会喜欢的片子。
《眼镜》是同时下下来的片子,却忽然舍不得看。
前几天,终于把她看完,刚开始担心自己会不喜欢。
却在那个爱穿黑白衣服,戴黑框眼睛的女人,扔下行李箱,坐上樱花那小小的车子,慢慢的离去时,很感动。
喜欢海滩上的致谢操,感谢身边拥有的一切,淡然的人和事。
可爱的樱花奶奶,最后,戴着那条红色的围巾,显得很有气势。
呵呵 她在《海鸥食堂》里就这么让人喜欢。
我是裕二 这是浩二招牌太大的话 客人会太多
找到这里的才华
来吗
最重要的是不能急
死过一次就不会再死第二次
要喝啤酒吗?
好啊
我不懂
你想要什么吗地球就这么消失也好啊在我来到这里之前是这么想的这里的大海里藏着什么呢会有什么呢或许什么都没有才好吧你想要什么吗?
梅子可以避掉一天的厄运对吧明年也一定能腌出好吃的梅子。
要享受乐活有什么技巧吗?
例如怀念遥远的事物或者细细地想着某人。
那裕二你也会细细地想着某人吗?
我没有啦。
我只是在静静地等待吧时光消失吧
只要重要的东西就会藏起来但是到底藏了什么马上又忘了-这就是浩二的优点
😍😍😍透明感的阳光、唤起精力的美味佳肴、令人心情舒畅的风景,还有触动心弦的音乐,电影积极地用各种手段触动观众的五感,而人物的台词却出奇的少。
什么都不做,哪儿都不去,五位戴着眼镜的人物在这份安宁之中编织出仿佛只有一瞬仿佛又直到永远的奇特物语,让人从日常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发现人素朴原始的风貌。。。
什麼是自由 我知道 我知道自由是什麼筆直地走下去遠離深海我不管你所說過的話月亮給任何道路都帶來光亮在黑暗中游泳的魚就像是寶石偶爾有人稱我為「人」因此有了在這裡的「我」我在害怕什麼我在和什麼抗爭是我卸下沈重負擔的時候了給我更多的力量讓我友善的力量什麼是自由 我知道我知道什麼是自由什麼是自由 我知道』********電影めがね(2007)裡的對白,阿蓬唸的詩句。
電影めがね(2007)是在沖繩北方的「與論島」拍攝的,與論島上有一個百合海灘,是一個白色的星砂海灘,與沖繩竹富島的海灘很像很像,星砂是一種附生在海藻上面的有孔蟲遺骸,牠們死掉之後就漂流到了沙灘,有那麼多死掉的星星聚集到了日本南方的小島。
這一部電影說到了很多關於死亡的事情,雖然那麼輕描淡寫。
比方說「黃昏,冰花,暮年,一種再生能力很強的海底蟲,在黑暗中游泳的魚,死了一次就不會再死的魚,…..等著時間逝去……」等等等等,都會讓我覺得那片星砂海灘聚集著等待生命開始與終結的意念。
每一次的旅程,總有人會問:妳為何來到這裡?
一定要有什麼理由嗎?
每個來到小島的人的理由都不一樣。
在這個小島上,可以完全地休息。
只有面對這個小島,那一刻才終於自由,那或許也是所有人停留在此時此刻的原因吧。
只是為何熙熙攘攘人世間不會是靈魂休憩之地,必須尋找一個暫時寄託的所在?
是人,就不可能永遠留在一個小島。
而我總以為,遠行是為了回來,回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某一刻的脫離無非是讓自己回到一種不受干擾的狀態,至少我是這麼看待旅行的,到小島旅行,也是出於這樣的意念吧,我想,雖然我自己並不是那麼肯定清楚。
片中的多惠子小姐說她想到一個手機接不到電話的地方,於是就到了小島,也是出於這樣的意願吧。
我想。
想到很久以前米小姐第一次到花蓮來找我時,我們去海邊一個地方,又很意外去到另一個地方,遇到一個很奇怪的人,後來米小姐很直覺地反應問我:一些逃避社會現實的人都跑到花蓮來了啊?
呵~我確實在這裡遇見過很多這一類的人,只是會敬而遠之吧。
總是一個人在這兒靜靜地生活。
住在這兒,有時會感覺是許許多多許多不同星球的人聚集在這裡耶。
總是一個人在這兒靜靜地生活,這樣感覺很自在。
這個小島不會割裂地批斷任何人,是令人愉快的小品。
沒有人問妳為何而來,因何而去,就算妳不喜歡感恩早操,不想做,也不會有人逼迫著妳,呵呵。
只是在早晨和藹地看望妳、問候妳、邀請你一起做感恩操、一起吃早餐。
有許多畫面是非常非常喜歡的,在那樣的小島旅行時,不安地懷疑著眼前的道路對嗎?
從「不安」到「原來如此」的體悟,多惠子靠著窗邊,眼鏡隨風而逝,那是她即將離開時的心情。
我喜歡那一段路程,那一段路程走了兩次,一次是中途離開,一次是就要離開…..然後還有很多的返來,恰如其份地對應到勇治說的:「妳很有才能,留在這裡的才能。
」也很喜歡吃刨冰的片段。
總之,這一部電影讓我飄回了2007年冬天突然跑去的南方之島。
這些小島都有一種等待時間流逝的基調。
小島上的人的生命時間與小島的海水風吹雨落是一致的。
從島外來的人,什麼時候離開、再返?
等到我厭倦的時候,就是我離開的時候了~『老師,旅行是隨便一想開始的,不會持續到永遠』『我知道』『老師』『嗯?
』『我要回去了』每一年的春天,櫻小姐會從世界的某處來到這小島,沒有人知道她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某一種季節風吹起時,她就像候鳥一樣離開、登陸,只要一看到晚霞,就會融進大自然中。
勇治每一年依然醃製著酸梅子,他說酸梅干就是那一天的困難,吃下了梅干就能夠驅除那一日的災難,每天早晨出門前只要吃了梅干,那天的災難都能躲過。
香菜小姐不是民宿的客人,為什麼總是在那兒一起吃飯呢?
據我所知,她可是三年前拿著勇治畫的地圖到小島來沒有迷路的傢伙呢,勇治說看那張地圖沒有迷路的人,是很有才能的人,留在那小島的才能。
後來香菜小姐留在那小島任教生物。
一個人旅行的多惠子小姐也有這樣的才能:「這個地圖,我想對一般人來說是很難的。
」「是的」「多惠子小姐,妳初次來濱田的時候看勇治先生的地圖有迷路嗎?
」「沒有」「妳是自我之後的另一人」「勇治有對妳說過妳有才能嗎?
」「在這裡的才能?
」「是的」「那是很開心的事吧」「或許」。
那張地圖很妙,就像是我會畫出來的地圖,總有看得懂的人。
看不懂也沒關係,看得懂我就很開心了。
這也是勇治在小島上經營民宿的心情,他說呢!
擺出一個大招牌就會吸引很多客人,這樣子剛好,呵~那個招牌跟名片一樣小咩,就連畫的地圖也順應著小島的路線,從「不安」為起點,終點是「原來如此」。
他覺得這樣很協調,如果增加客人流量就很麻煩了。
呃呃呃~~~所以別再對於我的任何「無意識指引」與「無秩序」「無效率」抱怨連連了。。。
突然覺得很能理解勇治哩,他是個隨遇而安的傢伙,且是個十分孤獨的人。
「浩而(民宿主人的小狗)有把所有珍愛的東西都收藏起來的習慣,但好像忘記了要收藏什麼,那就是浩而的優點。
」唉呀呀~本來這些話說完之後,我還以為勇治要爆什麼料呢,但是並沒有。
他邀請多惠子小姐吃吃櫻小姐海邊小棚子的冰花。
吃冰花的那一段是全片中我最喜歡的鏡頭,實在太感人肺腑了呀。
先是島上的人們坐在各個角落吃冰,面對大海,男人遞給櫻小姐一個包包:我吃飽了,多謝款待。
小女孩臨走前遞出一個小紙片:我吃飽了,謝謝。
腰間綁毛巾的賣冰男人,說一聲:我吃飽了,隨即離開。
多惠子小姐終於第一次坐下來說:我吃了喲~回想當初多惠子剛到島上時,櫻小姐也曾邀過她,她拒絕了。
第二次又邀她:這裡有冰花。
對著大海的冰花,要是我,我馬上就吃了。
多惠子小姐問道:「有其他一些冷飲之類的嗎?
」「除了冰花,其他東西都沒有。
」我想就跟那兒的夕陽一樣,除了傍晚的夕陽,島上什麼也沒有,但是有櫻小姐的冰花。
冰花的小棚子,也只有櫻小姐慢慢熬煮出來的小紅豆這一個口味而已。
多惠子小姐剛到島上的時候總說:不用了,我不喜歡冰花。
現在她也坐在小棚子旁等待著一碗冰花。
在海風下褪了草綠色的長椅上,背後是海風吹不死的鹽分濱海植物海茄苳叢株,多惠子望著前方。
櫻小姐拿了鐵杓子挖起一杓匙小紅豆放在碗裡,第二杓倒另一隻碗裡,手搖的刨冰機開始轉動,轉啊旋轉呀,注視著旋轉的冰花。
放好整理好之後,又再另一隻碗,手搖,旋轉,兩隻冰花。
輕巧地舀糖水淋上,從兩個人的視線裡,又再看一次舀糖水的手怎麼順著淋下去。
拉開後方碗櫥的小抽屜,拿出兩根小湯匙:「請~」吃第一口時,多惠子的表情看得出來百感交集,她沒想過是那麼好滋味的小紅豆冰花。
一直以來櫻小姐一直邀請她,她卻從來不願意坐下來嚐嚐這好滋味。
當她吃下第一口冰花,抬頭便是海洋,整個鏡頭就是面前的海,海洋飄飄。
香菜小姐嘟囊著:真狡猾,也坐下來吃冰花。
小狗浩而也來了,海邊小屋的影子在地上畫出了它的形狀,聽著旋轉刨冰聲音搭乘著海水一起出現,真是覺得手搖刨冰機的聲音好聽極了!!
我小時候聽過那種聲音,跟電動的完全不一樣喔,手搖的速度跟聲音是不規準的。
「這是我一生中吃過的最好的刨冰」路人甲阿蓬說。
(ㄟ…其實他不是路人甲,一開始寫的那一段:『我知道什麼是自由』,就是由他朗誦出來的……這種路人甲的角色也是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把多惠子小姐和現實的距離拉近,從那一條航線去看到「遠行」背後想要追尋的…也許什麼也不是,不過是尋找「一個人的樣子」~以致有了住在不同星球的人在此暫時聚集。。。
)「請問,這個多少錢?
」大家全部回頭看著多惠子。
「剛才來的賣冰人吃了冰」「刨冰?
」「嗯。
」「那剛才的女孩呢?
」櫻小姐拿出一張小豬摺紙「刨冰?
」「嗯~」「春菜小姐做什麼?
」「我和勇治先生演奏曼陀鈴。
」在夕陽西下時,曼陀鈴緩慢地響起,讓人感覺彷彿連黃昏的海水都走得特別緩慢起來。
勇治曾經說過,如果沒有遇見櫻小姐的冰花,他和「浩而」現在可能不會留在那兒。
櫻小姐的冰花。。。
總覺得她很像路過島嶼的海上女神。
呵呵……能夠搭上她騎的自行車,竟然是那麼令人羨慕的一件事情哪。
最後,多惠子把她在海邊把空氣一起編織進去的漂亮網眼紅圍巾送給了櫻小姐。
旅程到站,停留,道別。
這個片子呢,其實就是幾個人,在小島上,很尋常的對話,幾句而已。
鏡頭卻讓人非常回味無窮,尤其是對於「物品的特寫」,讓這部片子之所以豐富,是早餐,是大龍蝦,是烤肉會的肉片,桌子,椅子,早餐拾起的白色咖啡杯,兩個荷包蛋……準備中的弁当…還有還有……風吹來的簾子飛。
讓人感覺每一件「物品」都有它們的發言位置。
只有女性獨特目光注視下才拍得出這樣的小品吧。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值得回味与思考的细节,想先说一说我对当中的行李箱的理解。
在前面39分钟里面,虽然也多次出现了行李箱,但我并没有察觉出其中的含义。
一直来到39分钟到46分钟,我才发觉行李箱在这部影片中,绝对不是一个随便置入的道具,而是一个,包含了喻意的载体——妙子对玛琳皇宫的理念无语后,拖着重重的行李箱返回裕二的民宿。
一路都是砂石路,行李箱又是这么奇怪的设计,加上早上又没吃饭,于是妙子拖着行李箱走在这样的路上简直累成狗。
但妙子却舍不得甩下这个箱子。
哪怕是自己又累又饿,依然要拖着箱子走下去。
一直到累得走不动了,看到樱姐骑着小三轮车出现……
妙子一开始依然想把箱子一并放上去,直到看到三轮车的空间大小,和樱姐那嫌弃的表情……
她也终于肯甩下这累人的行李箱,就带着自己的小包包,坐上了樱姐的车后座,返回裕二的民宿。
就是这几分钟,我突然觉得理解了什么。
返回电影的开始。
樱姐从机场出来,只带着一个单肩包,走路轻松自在。
后面出场的加濑亮,也只带着一个小提包。
而妙子拖着这个箱子,从机场到民宿,一路是难走的砂石路和沙滩,走得辛苦。
所以春奈边开车边嫌弃说:“你的箱子好大啊。
”
但妙子并不觉得,她认为箱子里的都是必需品(一些书)。
尽管她在岛上,根本没办法看书。
这些她眼中的必需品,不知不觉都变成她沉重的累赘。
她也许并没意识到。
一直到受了樱姐的鄙视,不得不甩下箱子之后,她的人生仿佛突然轻松了。
她开始能接受“享受余生”的理念,和大家的相处也更加愉快。
那些曾经被视为“必需品”的箱子里的东西,原来一点也不必需。
箱子在这里,寓意着人生中的累赘。
我们一路扛着它们往前,被累得半死,却没有意识到它们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我们沉重的负担,还坚信他们都是必要的。
而三轮车的小小空间,就象征我们自己的人生空间。
只能装得下那么多,要学会取舍。
那些看似很重要的必需品,放弃之后,人生并不会过不下去,反而轻松起来。
而这也就能解释,《海鸥食堂》中的行李箱了。
因为航空公司把行李箱搞丢了,正子被迫在赫尔辛基停留。
虽然影片中她并没有像妙子一样一直要拖着行李箱走路,但她心里一直被遗失的行李箱所累,一直打电话问自己的行李箱找到了没有。
(当行李箱被找回时,会发现正子的行李箱比妙子的还要大、还要沉重。
)
正子来芬兰是有理由的。
她想知道这个国家的人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安定平和,无忧无虑不受世事束缚。
因为她自己前面20年的人生,都要照顾身体不佳的父母,被世事绑住。
而当她终于告别了沉重的义务,她却又带着沉重的行李箱来到了芬兰。
行李箱中放了有什么呢?
她却发现自己也想不起来了。
那为什么正子会说“采了很多蘑菇,却好像都丢了?
”
我觉得可以用《眼镜》中的三轮车来解释。
有限的空间里,装下箱子,就没有空间坐下自己。
妙子在自己和箱子之间做出了选择。
而正子在森林中采到了很多蘑菇,获得了安宁与平静,但是当一阵风吹来,她抬头看天空时,她想起来搭乘的航班、遗失的行李箱,刚刚获得的平静(蘑菇),便都丢了。
人的大脑空间就那么大,装下烦恼,安宁与平静就丢失了。
而为什么蘑菇在行李箱中出现呢?
找回了行李箱,正子到了该做选择的时候了。
是回到日本,还是留在芬兰呢?
行李箱中当然不可能是蘑菇,这只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
我想她这时应该是对芬兰有很多留恋的,因此当她打开行李箱,她想起在芬兰获得的安定与平和,想起了在森林中采蘑菇的片段,那些曾经因为行李箱丢失而遗失的宁静(蘑菇),此刻都回来了。
加上码头上老人的助攻(把猫寄放给她养),她选择了留在芬兰。
过去人生中的沉重不见了,得到的是芬兰的宁静,与新的人生自由。
回到电影《眼镜》的海报上的那句话——何が自由か、知っている。
我想,像甩掉沉重的行李箱一样,果断地甩掉过去的、不美好的人生,过一种自己喜欢的、新的人生,就是自由。
めがね -- 日光、小島、眼鏡女 (2008-3-19)兩年前看過荻上直子的"かもめ食堂"後,對這位導演留下了一點印象。
然後,去年夏天到日本旅行時看到"めがね"的Handbill,就一直等待著這部電影。
當知道今年電影節有選映,登時興奮不已。
當然,又能看到我喜歡的市川實日子和小林聰美,也是原因之一。
昨天晚上看過之後,心想今年有這樣的一套電影作開始,實在幸福;也像預告之後的電影,亦能讓我好好享受。
這陣子倒算十分幸運,看到的,都是好電影。
連帶寫東西的能量亦慢慢回來了,可喜可賀。
說回電影罷。
實在想像不到,有人可以拍出這樣的一部電影。
沒有起起伏伏的劇情,甚至可說連故事也算可有可無。
我們看到的,只是美麗的南國小島景致、幾位主角的愉快食相、還有他們無無聊聊地走來走去、坐著說話、釣魚、下棋、織頸巾、喝啤酒、彈mandolin;這樣就成了一部電影。
如果是香港導演拍的話,大概在sell橋時已被ban了,更遑論可以上映。
但我就是十分喜歡!
我覺得,荻上導演要說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哲學。
不是嗎?
電影中處處透出要大家慢下來,等一等的味道。
慢慢煮紅豆,不心急,就可以吃到美味的刨冰;覺得迷路了嗎?
再慢慢向前走多幾百米,路就在右邊了;工作得累了嗎?
休息一下吧,再勤力的人也要休息啊。
或許,這些都是電影中,民宿主人說的"たそがれ"吧?
有機會的話,我也想"たそがれ"一下。
後話一我決定了。
下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電影中那個南國小島 – 與論島。
(http://www.yorontou.info/index.php)求教了一下Google大神,這個小島位於日本鹿兒島的最南面,雖屬鹿兒島縣,但卻更接近沖繩縣。
全島人口不足八千,以觀光旅遊和農業為經濟來源。
後話二Google大神也告訴了我,電影中出現過的兩間民宿,也真的是營業中的民宿。
主要場景民宿"ハマダ"其實是一間大型酒店"ヨロン島ビレッジ"的一部份。
(http://www.d3.dion.ne.jp/ytara/)另外,那間強逼人勞動的民宿"Marine Palace",其實是民宿"星砂莊"。
當然,他們不會要住客勞動。
(http://travel.rakuten.co.jp/HOTEL/13753/13753_std.html)後話三在網頁來來往往之間,又找到了一位看完電影後,作了舞台探訪的日本人的blog。
(http://fairelabombe.jugem.jp/)還拍了很多照片,來和電影中的場景一一比較,蠻有趣的。
後話四電影中有不少有趣的對白,但當我聽到加瀨亮說:僕はやりたい。
我就忍不住笑了。
(有看"それでもポクはやってない"的話,會覺得更好笑喇。
)
外面在下雨,树子清绿。
我坐在沙发的脚踏上,耐下心来,把这部电影看了。
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有一点像正在下着的春雨,一点一滴,看到会心处,不由浅笑。
妙子开始到处寻找度假的感觉,即使已经身在美丽的小岛,还是一直不肯放开,那个巨大的装了很多书的行李箱,就像放不下心中的重负。
直到樱花帮她丢弃了箱子,她才开始投入身边的美好,才肯去尝试樱花的刨冰。
早上起来,客人主人一起在洒满阳光的餐室里,每人面前一碗白米饭,一碗味噌汤,还有别的小菜,桌子中间是一大萝的新鲜蔬菜,一碟据说可以避邪的很酸的腌李子。
每个人都是用筷子拈起一小团米饭,放进嘴里,夹菜也是小心的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虽然只是很简单的饭菜,却让我觉得仿佛是世间至上的美味。
樱花的红豆刨冰,也不复杂。
只是在煮红豆的时候,她专注而认真,甚至害怕大声说话会吵到了豆子,所以才成就了最好的红豆冰。
也许你会觉得是神话,只是如果你不用心去做,低耳倾听,你怎么知道红豆真的会不会唱歌呢。
回去的路上眼镜丢了,妙子却笑了,在那一刻她想到了什么。
来年春天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操,一起早饭,一起在沙滩上吃樱花的红豆冰,就好。
荻上直子的电影总少不了吃的东西,那些汤啊,米饭啊,烤肉啊,煎蛋啊,沙拉啊,龙虾啊,刨冰啊......在她的安排下总是充满诱惑,单是看着主角们的表情,就能了解梅子的酸度看她的片子就像看着春天的海,表面上微波荡漾,和风习习,海底却异彩纷呈,妙趣横生唔...《眼镜》对我来说,有两悟:唔...缘分 唔...友情不管这世界有多大,总有一个属于你的歇脚地;不管这地球人有多少,总有那么几个,可以和你一起坐着吃冰,话不用多说,却心灵感应
看片子的时候觉得那段德语朗诵意境很美,而且加濑亮的口音真的好可爱呀!
看到评论区有豆友po了原文,不过有些词拼写有误,可能是输入法的问题,自己做了一点校对,有错误的话,也欢迎指正!
Mir ist bewusst was Freiheit bedeutet.Folge dem Wege geradeaus,meide die Tiefen des Meeres,doch hab ich solch Wort hinter mir gelassen.Der Mond scheinet auf jedem Wege,wie die, in der Dunkelheit, wie Diamanten schwimmenden Fische;heiße wie durch Zufall Mensch - und hier bin ich. Was hab ich zu befürchten,mit was zu kämpfen,bald ist es Zeit die Lasten zu legen.Erteile mir noch mehr kraft,kraft zur Liebe.Mir ist bewusst was Freiheit bedeutet.Mir ist bewusst was Freiheit bedeutet.(自己也尝试着在字幕的基础上翻译了一下)我明白了何为自由沿着道路笔直前行,远离大海深处,但我将这些话抛诸脑后。
月光洒向每条小径,就像,在黑暗中,散发着钻石光芒的游鱼;偶然,我被召唤为人——来到这世间我惧怕些什么与何为战是时候卸下重负了。
请赐予我更多力量吧,爱的力量。
我明白了何为自由。
我明白了何为自由。
浅淡,自足,自若,风和日丽,粗茶淡饭,这才是理想的生活。PS:冲绳真美。但是电影字幕真差,谁来翻译一个好版本字幕啊。
已经没有心境看这样的电影了
这样一部迷人的电影,除了看时觉得太饿。
最近神烦女主角和这个戴眼镜老太婆的组合,看着就烦啊啊啊啊啊
看到这个主创阵容,就知道剧情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这部比起后来同一批主演的《母亲河》实在太刻意了,追求那种典型的日式避世慢生活的话,后者的程度刚刚好,本片刻意到让几个主角显得奇奇怪怪。尤其是那个眼镜老太婆,看着人睡觉这件事实在是太creepy,总是迟到的高中老师人设也不太行,误入邪教即视感太强,剧情没发展到《仲夏夜惊魂》那种程度的话总是让人觉得不对劲。
就觉得不如海鸥食堂
受不了
把无聊拍成了电影,把逃避说成了自由。(豆瓣评这类电影太抽象了)
不断强调“乐活”的概念,但实际对乐活的阐释却缺乏说服力。在我看来,以物易物,做早操,脱离通信网络,慢节奏,这些碎片化的形容,支撑不起影片的高概念。而影片恰是靠这一高概念推进。于是,配角们每大言不惭地说一次“乐活”,就感受到一次做作。电影是影像和行动的艺术,不是文本,更不是概念。至于角色,一群除了外形,缺乏分辨度的怪人,你把任意角色交换一下,比如房主和冰沙婆婆,情节依然成立。至于主角,太乏味的功能人物,就是臭脸来,笑脸走的工具人,为了被“乐活”改造而来而走,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性状。本质上是类似海鸥食堂的清淡氛围类影片,但海鸥的叙事要素和人物多样性要丰富得多,即使对不上电波的观众(并不向往影片的生活),看着也不会沉闷。本片就是,乏味。
到哪儿去找如此澄澈干净用任何词语都无法描述它平静美好且看不到一个游人的世外海岛啊!!!大爱的片啊。好想去影片里这个冲绳附近的与论岛呆上几天。再尝尝红豆刨冰,美味大龙虾和冰啤酒。唉,魂魄彻底沦陷于此岛。。
那龙虾,那红豆冰是一定很好吃的啊啊啊
沒拍出來,只感覺很悶。
荷物を捨て、メガネを捨て、なんとなく不安になてきたら、どこから80メートルぐらい走って、そこを右へ、というのは人生でもあるのじゃ。扔掉行李,丢掉眼镜,当你迷路,有点不安的时候,就再跑个80米左右然后右转,人生何尝不是这样。
1.吃了可以避开一天灾难的梅子、一边剥着龙虾一边喝着啤酒、不用花钱的刨冰,这样的夏日太诱人;2.感谢体操,享受余生;3.碧海蓝天,美好得不像真的。
淡淡温情
对霓虹金拍的"清新治愈片"永远无感。
這可能是我這輩子第一部沒有看完的電影,以前不管遇到多爛多悶的電影,只要一開始看了,我就會看到完,就算沒有一次看完,也會想說改天再看,但是這部電影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節奏慢到我要發火了,悶到爆,完全不知道在幹嘛
无所事事不一定是虚度光阴
期间他们一直吃吃喝喝我不得不叫了KFC的外卖
我了解自由是什么。荻上直子绝对是个游手好闲的自由理想主义者。小三轮,小柴犬,龙虾配啤酒,捧着红豆刨冰看海,与论岛旅游宣传,看完其实没有很治愈,因为我很饿很想去干净人少的海边吹风。荻上直子,小林聪美,金子隆博,黄金班底的片子还是那么舒服。亮叔狼吞虎咽吃东西的样子好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