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一直喜欢看大耳朵图图,剧情有趣又有点真实。
大电影看着也不错,很有意思。
讽刺各种社会现象,发人深省,虽然画风低幼嗯,但,是一部不错的儿童电影。
适合全家人一起看,虽然动画画面不是多么精致,甚至十分贫穷。
但是在贫穷的外表下却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本来只想给四星的,可是评分里无脑黑的太多了,给个五分平衡一下吧。
纵观这些年的央视国产动画,虽然也有诸如《大圣归来》的匠心之作,但这并没有把国产动画带上国际大片的正轨。
想想我童年的动画观影史,从最初的赛车到弹珠,从陀螺到溜溜球,从喜羊羊到光头强,看到的只有幼稚跟烂。
我买不到可以一直跑下去的赛车,见不到可以召唤巨兽的弹珠,玩不到可以飞上天的陀螺,更没见过被养欺负的大灰狼和说普通话的棕熊。
这些动画并不单纯。
它们不是单纯的像《天线宝宝》适合幼儿还看的,也不像《火影忍者》适合青年看,它们更像是是某某组织在把孩子们的世界观带歪掉?
我想那些拿着国家补贴的动画制作人们正在努力思考到怎么可以混到经费,怎么可以付出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
有人会说:动画片啊?
不就是骗骗小孩子吗?
难道大人们就不能喜欢动画片?
《小王子》里说:大人以前也是小孩子。
难道中国小孩子多只要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就够了吗?
难怪有人说:国产动画丧心病狂,简直拖低国民智商。
我上周坐地铁听见两位穿着小学校服的学生在讨论《成龙历险记》是不是国产最好看的动画片。
感觉有一丝凄凉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这样一部作品的评价太过成人化,我们对它的评价掺杂了太多反而忘却了它只是一部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在我们看来作为金鸡奖最佳动画它比不过同样参赛的大鱼可是这样的一个奖项本来就是颁给儿童动画的,或许我们认为大鱼无论从剧情还是创作情怀都高于图图,可是在小孩子们眼中,可能图图要比大鱼更吸引他们。
而且图图作为一部动画,在我看来他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化的,不是平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习惯性的小动作,有自己的优缺点和口头禅。
图图对于我来说是童年的一个回忆,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一样,我以为自己一路成长看的电影和书籍越来越多,已经不会痴迷于图图这种有些幼稚的动画片,我以为对于图图我会是一种淡然一笑的态度再也不会像小时候一样想要一直看着他,可是当图图真的带着他的动耳神功出现时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图图不止是我童年的一个回忆,他更是带我回到童年的一个隧道。
看着图图时,我会想一个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为什么我却忘记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看的《大耳朵图图》,粉嘟嘟的肉耳朵,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妈妈的油炸小肉丸……还有好多好多,那是我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获得金鸡奖自有它的亮点,但更多的,对这部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内容令人感到担忧。
它折射出的是中国人情社会的一角:图图妈妈、小壮妈妈等等各种妈妈的互相攀比,小丽望子成凤的急切,林波儿家优雅背后的不和谐与功利,还有老板几近疯魔的金钱观,以及翻斗花园里的各种人情冷暖。
友谊不应该是很纯真的吗?
但在图图的幼儿园里,图图成为小小厨神后大家都戴上厨师帽给图图送水献殷勤;在图图一家的百变小肉丸被爆食物中毒后大家都开始疏远图图,变得不相信图图,一看见图图就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这还是孩子吗?
看电影时,最让我感到毛骨悚然的还是那只红眼睛的猫头鹰,似乎它才是终极大boss,星星老板很多的歪点子都出自它手。
动物在儿童世界里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征啊!
就这样被黑化了?
最后它逃走了,在正义的旗帜下依旧是逃走了,它是否会再去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
就像邪恶在逍遥法外,这样的猫头鹰会给儿童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图图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得就像一个智力超群胆量大的孩子,比赛时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通关,顺风顺水。
不管食材怎样时间有多紧,图图做的菜永远都是最棒最棒的。
这与我小时候看的那个憨憨可爱的大耳朵图图似乎有点不一样。
然后就是一些让人感觉旧了的东西。
用语言描述食物饱腹是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里有过的。
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做一道菜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吃来吃去的油炸小肉丸儿。
抛却这些不谈,这部电影还是有让人喜欢的亮点的。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图图一家最后开着车在路上,绿绿的山野、弯弯的公路、密密的小树、摇曳的槐花、亮亮的星星、沉沉的黄昏,画风真的很美,很动人。
还有图图一家爬山的样子,虽然不足以感动到使人哭的地步,但还是透着一股直抵心房的温暖,能够把整个人都包围住。
家的力量,爱的港湾。
或许用这样的标准来评价这部片子会过于严苛,但毕竟是给孩子看的,孩子的世界应当是清澈无瑕、没有灰尘的吧。
国产动画始终是媒体包括观众热议的话题,而更多的是会带有部分的批评色彩。
但最近上映的《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包括《大护法》等等国产动画都似乎在暗示着对于动画产业的尝试在渐渐苏醒成形。
对于动画的话题,若要深论,避免不了的是与美国,日本二者的比较分析。
(这里就不再讨论动画和动漫二者的所属关系了)动画发源于美国,最早的一部动画在美国电影院放映。
此时的动画是典型的电影标准每秒24帧,即就要每秒钟的镜头所展示的是24幅画面。
(谁让老美有钱呢)而后,动画引进日本,24帧对于岛国而言太过沉重,于是制定了新的标准——每秒8格,也称“一拍三”。
这样成本相对于老美便降低了三分之一,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之后的动画产业发展领(心)先(机)于美国的原因。
而中国的动画真正开始发展或许也便不过近十几年来的时间,虽说近几年有几部口碑不错的网剧(如《画江湖之不良人》)和电影(《大鱼海棠》《大圣归来》),但相对于美、日来说从事这方面的稍微精良的工作团队单手可数。
并且没有可以被群众所叫的上来的品牌,这意味着国产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摸索。
于天朝不断在动画方面的尝试相反,日本近年来大多都是在啃老本,明显的压抑以及不和谐气氛充斥着整个银屏,宅基腐肉萌贯穿于整个剧情。
美国的情况虽好很多,像(《神偷奶爸》系列、《超能陆战队》等,)迪斯尼的特效顶级到无语伦比,但仍缺乏可陈,有些剧情过于简单而空洞。
(且最近华纳不断亏,其他的也开始转行的转行。
)
国产动画的缺陷也很多,技术不够成熟是其一,但这显然在不断提升。
还有一点是对于宫崎骏的悲天悯人的感伤情怀以及抽象情感的盲目崇拜,这是我觉得时下最应当祛除的。
既然要突破前提即应从头至尾打造自己。
这和国家的传统观念也有关系,像美国的偏童话式创作,日本的文化价值观。
我想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积累,故事风格什么的还是没有真正的去打磨推敲,不然随手一摘就有了新创作。
还有就是画面的打造。
精致有质感,动作流畅,是3D动画的先天优势。
但3D与2D并没有会太难转型。
主要还是经费技术问题。
但深究其因还真不会是由于“没钱没能力”的尴尬处境。
对于画面的追求上往往被会忽视剧情的打磨,纵观迪斯尼今年的创作,画面的飙升反之是对于剧情的忽视,像对于被捧上天的《疯狂动物诚》《冰雪奇缘》……画面精美,但剧情的叙诉还未能达到与之正比的程度。
所以,一味的追求品质精良和模仿并不一定能够完成突破。
国产的优势在于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体现,这一点其实我认为《大耳朵图图》系列的创作是难得的。
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十分鲜明,每一个小情节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孩子的知识普及,时不时的小趣味,时不时的对于现态的讽刺,符合大部分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
(相信看过的人都有同感)反之也有处理不好的一些例子就不再一一论述……
总而言之,国产动画的道路可能和谁都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前景还是十分光明的。
不要说什么抄袭,不懂不要装懂,少数的国产良片,反应了人性的真实,大人看得懂,小孩子看得快乐,不要乱给差评,好多良片,就是被一些杠精拉低的想想我童年的动画观影史,从最初的赛车到弹珠,从陀螺到溜溜球,从喜羊羊到光头强,看到的只有幼稚跟烂。
我买不到可以一直跑下去的赛车,见不到可以召唤巨兽的弹珠,玩不到可以飞上天的陀螺,更没见过被养欺负的大灰狼和说普通话的棕熊。
这些动画并不单纯。
它们不是单纯的像《天线宝宝》适合幼儿还看的,也不像《火影忍者》适合青年看,它们更像是是某某组织在把孩子们的世界观带歪掉?
我想那些拿着国家补贴的动画制作人们正在努力思考到怎么可以混到经费,怎么可以付出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
有人会说:动画片啊?
不就是骗骗小孩子吗?
难道大人们就不能喜欢动画片?
《小王子》里说:大人以前也是小孩子。
难道中国小孩子多只要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就够了吗?
难怪有人说:国产动画丧心病狂,简直拖低国民智商。
我上周坐地铁听见两位穿着小学校服的学生在讨论《成龙历险记》是不是国产最好看的动画片。
感觉有一丝凄凉
CCTV6电影频道每逢周六、周日上午开设为我国少年儿童小观众专门播放国内外优秀卡通动画电影的CCTV6电影频道(少儿影院),今天早晨北京时间6时28分的CCTV6电影频道(少儿影院)重播了2017年7月28日至8月27日在各地电影院进行公开放映的国产卡通动画电影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下发的当年允许在各地电影院进行公开放映的国产卡通动画电影审查公映许可证唯一国家级编号是电动审字【2017】第015号同时在影院银幕上特别标注通过我国审查中文片名《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这部国产卡通动画电影是由位于上海的新中国动画电影诞生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为这部国产卡通动画电影幕后配音的是国内专业影视文化企业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各地影院数字拷贝是由华夏电影发行放映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
🇨🇳🎞🎥🎦🔈📡
男主角整天就知道吃,而其他小朋友则到处获奖。
正好大魔王举办了一个厨艺大赛,男主角的妈妈就为他报名了。
男主角或许是遗传了妈妈的优点,大获成功。
但是大魔王这个黑心商人却只是利用男主角的名气赚昧着良心的钱。
男主角赶去工厂寻找真相,半路车子却没油了。
只好步行爬山苦不堪言。
原来大魔王的工厂就是一个脏乱差的小作坊,没想到这种不知名的名牌也会有人敢买。
虽然男主角一家跟大魔王斗智斗勇,但无奈大魔王手下爪牙众多为虎作伥,很快男主角一家就被装上车准备找个没人的地方干掉活埋。
好在男主角家养的猫咪鼻子比狗都灵,把朝阳群众引来了。
而且已经报警,男主角一家被成功解救。
大魔王一伙束手就擒,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选秀比赛手机投票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
心大父母带着未成年儿童勇闯黑心大魔王老巢这种做法非常不理智。
万一被大魔王撕票悔之晚矣。
看到一些说大耳朵图图抄袭蜡笔小新,电影情节幼稚的,我真的是呵呵了,有没有看完电影?
金鸡奖白拿的。
现代社会扭曲的金钱观家庭观,辉煌时所有人巴结你而陷入低谷时的墙倒众人推,校园冷暴力,全部含沙射影的体现在电影里,说幼稚的我真的是笑了,又一部国产动漫电影的精品就这样被无知者喷的一文不值。
图图是我的童年,小时候每次等到晚上图图开始播的时候爸爸妈妈才有时间陪我一起看一起笑,撞梗绝对不算抄袭,你能从剧情台词上找出一段跟小新相同的你来喷我好吗。
这部电影在表面上看似儿童片,实际上通过对图图妈和邻居攀比、资本黑暗面、从众心理、虚假表象等现象的讽刺,展现了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工厂获得先进单位奖牌的场景也暗示了现实中一些表面光鲜实则问题严重的情况。
从开始被捧得高高,到后面跌落神坛,人们态度的转变像翻书一样快。
这样的影片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也能让成年观众反思社会现实,是一部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
(仅个人看法,友好交流,勿喷!
)
胡图图是我心目中最温柔浪漫勇敢的人。
爱吃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一直觉得图图很弱智
补标
普普通通,没什么亮点
还行,挺有教育意义。
挺打发时间的
简简单单的欢乐,很适合小孩子
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儿就是《大耳朵图图》,怀旧。
这是PPT吧
7.20:一直很喜欢图图,后面好几季我都没有看了,这次出电影想去支持一下😊7.23:今天去影院看了点映,感觉还不错。还是一样的配方^_^
讽刺的恐怖且真实。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内卷,普通家庭不惜代价的追名逐利,群众们势利眼和盲目跟风,选秀节目的内幕和潜规则,名利双收后的自尊自大,媒体的跟风造势和过度渲染,资本家的诡计多端和貌合神离,家长对小朋友的各方面影响甚至精神控制,把反乌托邦做到了极致。但反过来,理智从问题本身出发的健康哥哥和始终相信图图的帅子是是他们的后盾,家人间的互帮互助和不屈的信念是他们的基石,一起铸成了最后的he结局。作为儿童电影,我觉得立意是这样的——即使人世间存在黑暗和不合理,我们要始终相信有光的存在——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意志去继续下去,在坚持不住的时候,羁绊也是催促我们前行的一大动力。大耳朵图图也是真正的几乎完美的教育性动画片。中国孩子缺的三种教育,这里都有。可惜中国只有一部。
在儿童片的范畴内,它确实做到了寓教于乐,老少皆宜,很适合给孩子看。
小孩子看的
虽然是鸡汤有教育意义但满屏尴尬很是无聊
一直觉得《大耳朵图图》有山寨《蜡笔小新》的嫌疑,那边也刚好有《B级美食大作战》。总体来说,这片只适合小朋友看,很浅显。有意思的是,炒作、代言、食品安全问题在大人看来实在是司空见惯了
可以再精细点。
小时候很喜欢看这个动画片,前几天在飞机上看了这个电影,觉得适合给那些童星看。
陪弟弟去看的,看到一半就一直在刷手机。。。
图图虽可爱,电影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