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创作团队和赵历,说实话,对这部剧抱有很大的希冀,满怀希望的打开,看到第三集的时候,内心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崩溃!
对于女主的处事方法,只想说,这女的以后受再多的苦,也是活该!
不早说什么年代的原因,中国的优良的传统文化里绝对没有恩将仇报这一项。
姑姑为了保护英子死了,英子在干什么,包庇逼死姑姑的仇人!
且不论这个县长打的什么目的,这是场博弈,县长有很大可能不会全心全意帮助英子,可是英子你连尝试报仇都不敢吗?
而且还玩了一手反手插刀,恩将仇报莫过于此!
让一个这样的女人去演戏什么母爱的伟大,呵呵!
子女如果有什么不幸,也是这个母亲不称职的结果。
合格的母亲不仅仅懂得牺牲,还得有能够守护亲人的智慧和手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届水军如何洗地:【打一星的为黑而黑有意思吗?
在剧中的时代背景下,人物所有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思想都是合理的,有什么好说的?
你看着越觉得不舒服,才说明这部剧是在批评旧的思想。
论制作、故事、演员,怎么不分分钟秒杀市面上许多剧?
四星给主创创作的勇气。
】这个水平很明显应该负分滚粗,因为里面每一句话都能轻易被驳倒,比如:1. “打一星的为黑而黑有意思吗?
”这位水军可以回家跟父母说自己这次考试只得了十分是因为老师为黑而黑,看父母会不会打断自己的腿。
2. “在剧中的时代背景下,人物所有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思想都是合理的,有什么好说的?
”首先,要不是县长偶尔说几句这是民国,我都只能用排除法算出这个剧的时代背景。
其次,那个年代有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思想是合理,但目前(24集)没看出男女平等思想,这点不符合民国背景,是为不合理。
3. “你看着越觉得不舒服,才说明这部剧是在批评旧的思想。
”我们看着不舒服说明这部剧拍得烂,不说明丫在批判旧的思想。
而且不舒服分悲愤和恶心,前者如大宅门,后者如这部剧。
4. “论制作、故事、演员,怎么不分分钟秒杀市面上许多剧?
”服化道垃圾、台词生硬、剧情拖沓、演技零分,比烂的话确实能秒杀市面上许多剧,包括大宅门战长沙北平无战事伪装者。
5. “四星给主创创作的勇气”。
四星给创作勇气而非上一句的制作故事演员,说明该水军心里还是明白这破剧只有不要脸的勇气能值四星,最后终于有句实话,鼓掌鼓掌。
6. 补充一下某些人的“为母则刚”我的理解是为母则刚的女人本来就刚,而这部剧告诉我们本弱的那些女人为母更弱更逆来顺受。
以上是水军洗地的错误示范,那么如何用更严谨的手段、更科学的方法吹爆这部剧呢?
当然还是要靠人物分析,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分析谁。
个人认为这是洗地中最考验功力的地方,因为该剧所有人物都塑造得极为单薄,做事没有任何合理动机,比如恶婆婆没有经营家产的场景只会残害儿媳,比如柳瑛娘丈夫毫无本事只能以性命告诫大家兄弟的软饭吃不得。
那么剧里究竟哪个人物最出彩呢?
是县长啊!
他既听三少爷的话(和他手里的钱)想杀了柳瑛娘,又听时少卿的话(和他手里的钱)把柳瑛娘扔牢房里不让她立刻死,这充分体现了贪官如何为了钱和各方进行交易、却使无辜百姓白白遭受牢狱之灾。
一边堵住柳瑛娘的嘴不让她伸冤、说围观群众都是刁民竟敢扰乱法场秩序,一边说现在是民国不是大清所以鸣冤鼓赶紧给我拆了,一边说我要得民心我是个清廉的好官我不能立刻弄死柳瑛娘,如此矛盾的行为恰好展示了“满口清廉道德背地收受贿赂”的丑恶嘴脸。
更绝的地方在于,县长碰到事只管叫属下出主意,做对了则可功在自己,办错了则可错归他人,如此狡猾实在可恶。
另一方面,他办公室里还挂着孙中山像、教过洪凤鸣三民主义,自己却头脑不清忠奸不辨,使民国成了掩盖罪恶的托辞,简直不怕中山先生从相片里跳出来掐死他。
民国的官,真是太可恶了!
而饰演县长的演员更是用他那机械的肢体语言和空洞的眼神,形象演绎了国民党贪官外在自大、内在虚无的滑稽形象,使这部剧增色不少。
如此优秀的角色,才叫真正体现了民国背景!
如此洗地,才能真正洗出水平!
希望这届水军都学着点,力求把地得更加干净。
[手动狗头]还是补充一下好了,“为什么这部剧没有在批判封建礼教”。
首先要承认的是,柳瑛娘重男轻女顺从夫家在当时那个社会确实合理,这些封建思想已经被内化成了她的一部分,所以她能干出各种足够把观众活活气死的事。
但另一方面,展现了封建礼教的压迫就等于在批判吗?
完全不是。
批判可以由两者进行,一是剧中角色本人,如《白鹿原》里的白灵,幼时目睹女人生产之痛、进而说出长大后不想生孩子,再如《大宅门》里的杨九红,被夺取女儿后变得疯狂甚至狠毒,这种狠毒就是封建压迫带来的扭曲。
但当剧中角色必须表现出顺从时,批判该由谁进行?
由导演。
所谓的批判要成立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批判对象一定要是有害的,封建礼教的害人之处就在于“吃人”,这决定了导演必须给顺从封建礼教者一个不好的下场。
但《娘道》呢?
柳瑛娘如开了挂的玛丽苏一样处处化险为夷,走上绝路了还是能幸运地遇到隆老夫人,自此成为更高一级的父权代表的奴仆,然后翻身。
于是这部剧的根就扎歪了,我们看不到批判,只能看到导演对苦难的盲目歌颂,以及歌颂背后对封建礼教的认同。
可不是认同吗,被压迫者向压迫她的势力低眉顺眼摇尾乞怜,最后实现“人生救赎”得到万人称赞,那就说明这个势力没那么坏,你膝盖窝软点便可得到好处,从物质到名利。
那同理推一下,工人阶级没必要搞罢工,你跟资本家媾和就可保衣食无忧,共产党也没必要跟国民党反动派抗争到底,直接通国多好,中国人也不必抗日,给鬼子带路不是简单又舒服吗。
但我们都知道,那些低头下跪的人最终都会被判为叛徒受万人唾弃,而不是被称赞伟大,封个什么工人道、共产党人道、中国人道。
所以我们能断言,导演没在批判,他完全认同——甚至怀念——父权和宗族对女人的压迫(以及宗族在地方作威作福),并以为给个牌匾或者贞节牌坊就能美化合理化女人经历的一切苦难。
所谓“娘道”,本质是“儿道”甚至“父道”,总之跟“人道”无关。
而且重男轻女也叫娘?
两个女儿虽然丢了,但她们怎么会比得上不吃奶的儿子呢。
最后,瑛娘的处境在当年是常态吗?
未必吧,当年有的女人试图冲破牢笼,通过参军或入党来争取自己想要的明天;有的女学生手挽手游行呼唤光明正义,甚至不惜喋血街头;有的母亲意识到教育的意义,送儿女去上学堂;有的女工在沿海的血汗工厂里进行高强度劳作,经历毒打和营养不良最后走向死亡。
这些女人活在真实的民国,一个动荡悲苦却又孕育着希望的年代,无论是死在旧社会还是亲手将旧社会埋葬,她们都是历史的书写者。
她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小镇,终生只知道生儿子孝顺婆婆,誓与行将就木的地方恶势力家族共存亡。
所以别谈伟大别谈批判,先看看自己编的破剧对不对得起中国女性吧。
给一颗星已经是极限了,我真的无法理解剧中人的三观,剧情太烂了。
期待让我给五颗星的理由……另外我想说一下我的观点,现在人,每一个人都有人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最讨厌老年人劝说儿女不要离婚,说什么为了孩子忍了吧,一个二三十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一辈子为了儿女就如此蹉跎而过。
人生而为人,众生平等,儿女是人,父母也是人,为了儿女,父母变成了什么?
母亲固而伟大,但是无限度的宣传母爱是不是道德绑架?
另外说一句,倪虹洁的演技真的让我感到恶心,看到这么恶心的演技真让人跳戏
1分都嫌多,珠江台可以播出来的都是垃圾剧,女主这丑脸是睡了多少人才能演女主,真是吐了!
剧情辣鸡,女主辣鸡,演技差……浪费了灵魂摆渡三主角的演技,这个导演可以去死了!!!!!!!!!!!!!!!!!
辣鸡去死,珠江台也是垃圾,没一部好剧的。
选剧的人是猪吗?
看了这么久没有一部好的,没有一部!
没有一部!
没有一部!
带入时代的背景,的确很符合那个时代贤妻良母的人设,也符合男人内心深处最想要的理想的老婆,节奏感也很强就没闲过,一直在冲突,本来是带着批判去看的,没想到看的还挺过瘾,演员演技都在线,但是看的人好难受啊,就是那种像ntr的感觉,好气啊,气的睡不着那种想抽女主那种气,所以建议以后不要拍了......隆家三个儿子和英娘三个女儿倒是挺开明进步的,最后就是女主的脸啊,整容了吧,演技还是可以
为什么豆瓣没有负分?
周末陪媳妇做眉毛,美容店里放着这破玩意儿 我全程带着耳机看《风骚律师》偶尔瞟了几眼屏幕!
卧槽,等一下,浓浓的马桶台黄金时段风格 !
卧槽,女主穿着囚服在牢房!
卧槽,女主穿着囚服在牢房救了个男人,看字幕应该是救了她的小叔子,但是她小叔子不知道她是谁!
好的,女主在熬鸡汤,一根橡皮筋插到她小叔子的嘴里 ,灌!
女主在蒸包子!
牢房简直就是她家厨房!
女主又熬鸡汤 女主过了这么久,囚服还是那么干净!
女主过了这么久,妆容一点没花!
一分太过分了,没什么没有负分!
价值观什么的,没看全剧不懂,但是我觉得,我的智商感到侮辱!
这不是牢房,这一定不是牢房,这是我们公司的食堂
首先给一星,是因为逻辑太差了,故事太狗血。
很多剧情发生时,我都是问号脸。。
女主角所受的苦难是那个悲剧年代造成的,但是电视剧看到现在,有对那个时代的批判么?。。。。
有的只是对女主角的认同、赞美和歌颂,她是如此的洁白无瑕,傻白甜到行为都有些莫名其妙。。。
其实她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是因为懦弱、无知。
明明一身缺点(当然这是时代造成的),可是导演总要用善良来解释她的种种傻*行为,所以她就完美了。。。
导演诠释这样一个女性角色时,站的立场是“她这样的女人真的值得赞美歌颂和被保护”而不是“这样的女人真可怜,但她为什么这么可怜呢?
”时,这个片子就出问题了。。。
当然,这就是一个片子,大家也不用太抨击它,上升到女权我觉得都有点抬举这部剧了。。。
我身边的阿姨和叔叔们确实挺喜欢看的,我或被迫或无意的看了一点,也大概能理解妈妈辈的人为什么喜欢。。。
我们的爷爷奶奶那辈人,大多生育多个子女,当时的社会生存环境也没有现在这么优越。
其实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在他们的父母那里得到太多的精心照顾。。
我的妈妈辈的阿姨们,包括我妈妈,她们从小就是在这种相对传统的社会环境下长大。。。
她们勤劳忍耐,无私奉献,对上感恩,对下负责,虽然偶有和上一辈的纠纷,但是由于她们的妈妈和婆婆更传统,所以她们总体上还是隐忍的,克制自我的。。。
可是她们的儿女,却又在相对开放的现代社会成长。
信息社会,你轻易地就能获得各种资讯,你轻松的就能学会新鲜事物。
你过早的就接触了太多人的想法,并比上一代更年轻时就形成了自我认同。
你心理上不再过分依赖父母,哪怕你经济上还得依赖他们。
这就造成了,相对于我们的爷爷辈对父母那辈,我们这一代人明明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爱,但对待父母的感恩之心却远远低于我们的父母对他们的父母。。。
所以他们渴望被赞美,被认同,虽然任劳任怨,但是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被别人认可。。。
(就好比爸爸妈妈过生日,嘴上明明说什么都不要买,太浪费钱。。。
你要是真没买礼物,他们是真伤心。。。
你要是买了,他们恨不得炫耀的整个小区都知道)娘道这部剧就赞美了,就认可了。
他们喜欢看也很正常啊。。。
所以啊,也不要奇怪为什么收视率那么高,豆瓣评分却这么低。。。
那是因为我们的妈妈们不会用豆瓣,要不然就凭她们吵遍菜市场无敌手的能力,我们是万万论不过她们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写到这里突然想说,妈妈我爱你。。。
但是我真的很不喜欢娘道😂😂😂
清纯好不做作的女主,她用她那封建、圣母和双标狗的核心价值观,为我们诠释圣母和封建是多么的可怕,它会让你身边的人倒霉至极,包裹自己。
很好地批判了圣母婊,强烈推荐圣母婊们观看本剧。
导演在选演员这方面也很棒。
为什么选一个整容脸为女主呢?
因为这样才更能生动形象地演好圣母婊。
希望早日破2星,为什么会这么低分呢?
在这里引用豆友“naomi”的评论:最主要的,就是黄金时段各频道投入太多。
希望导演以后再拍这种剧,吸取教训,不要晚上黄金时段播,你下午播,只有七老八十的老人看,那就没有用豆瓣的小可爱过来打1星了,眼不见为净,不用被家里老人逼着一起看这难看的剧,大家双赢,岂不是很棒。
这部电视三大功臣:柳英娘,编剧,以及剧里的三观。
导演到处买人手写水文,说豆瓣恶意差评。
我说你要点脸行吗?
女主一出现,弹幕全是一片骂声,请问您的对手花了多大代价才一手遮天蒙蔽了所有观众?
有没有恶意差评我不知道,反正看到柳英娘夸张轻浮矛盾做作的台词和表演时,我会毫不犹豫的拖进度条跳过去,不然会崩溃的。
要说剧情烂,再烂也不能比抗日神剧更烂了吧?
这么低的评分,女主居功至伟。
而编剧嘛,功劳也不小。
隆家人有皇室霸气,柳英娘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就因为是曾经的河姑,自己和几个儿女被杀了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个皇室霸气,到了隆万氏那里却荡然无存。
那么一个害人之心昭然若揭的人,愣是一集比一集活得好。
别看人家宫斗坏女人活得久,那是人家有心机,会隐藏算计,争夺皇帝宠爱。
隆万氏却是捅出N多篓子被逮到,老太太回来后对她的厌恶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然并卵。
以隆家的霸道手段,歹毒而低级的隆万氏却愣是活的很好。
杠精可能会说,老太太考虑周到,怕隆万氏的哥哥万专员报复之类的。
万专员算个屁啊?
老太太回去的时候,把万专员赶出祠堂来着?
说起来就那一次,两兄妹在祠堂企图害人夺权,侵占家产,隆家也没敢做个啥啊?
相比河姑妖女说,隆万氏所图意味着啥?
意味着隆家基业落在外人手里,隆家名存实亡。
这才是真的断送祖宗基业。
所以隆家这些眼睫毛都是空的老妖孽们,只在乎捕风捉影的迷信假说,对随时会扼断隆家命脉的隆万氏视而不见?
要说顾忌身份。
老太太可是连高团长都敢杀的人物好吗。
高团长什么人知道吧?
动不动敢把大炮架隆家门口,相比之下,当时猥琐跑路的万专员算个球?
所以隆万氏不死,不是因为剧情需要,也不是逻辑漏洞,而是编剧纯粹希望她来恶心观众的。
台词也是出了名的做作。
"我是土匪她娘,我不配用药?
"请问这是人话吗?
还起身拔掉了针管。
你他妈浪费了一瓶药你不知道?
起来后背个木板满街跑找女儿,这编剧是唯一一个,用正经画面把我笑哭的人。
也是牛逼了。
老三和老大老二在树林子里碰面,自我介绍的时候,老三不说自己叫念弟,而说是林老三,没事我可以忍。
然后两个姐姐干脆就不介绍自己(老三对隆家的误会还没化解,但老大和老二已经认祖归宗,介绍个名字还会觉得耻辱吗),导演认为他们还没到相认的时候,于是白痴般的戏弄观众,生硬地把剧情往后面拖。
刚刚在外面翻了一遍,还看到有人宣扬柳英娘对隆家忠义孝顺,对丈夫也是忠贞不二。
具体如下——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试问哪个玛丽苏剧能表演出来?
郭导拍的女主剧才叫大女主,国产良心剧!
瑛娘善良,对迫害她的隆家礼让宽容,对丈夫继宗忠贞不二,对孩子也表现出强大的母性本能……我就纳闷了,一个对丈夫忠贞不二的女人,还有封建思想的加持,咋就能随随便便把脸伸过去让时少卿摸呢?
后来的恩恩怨怨都由此而起,那这个摸脸杀,真的不牵强吗?
对隆家孝顺忠烈。
那救她性命的上任河姑,他转身就忘,这是一个正直忠烈的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而且别人牺牲性命保她一命,她转身就承认自己是河姑妖女,萧姑子是捣乱自杀(柳英娘不怕晚上做噩梦梦见萧姑子吗)。
封建的人是固执古板,但也不至于不分是非,恩将仇报吧(相信导演也不会是想要塑造这么一个女主)?
所以这什么狗屁人设,我估计萧姑子都会有擦掉额头的血站起来给她一耳光的冲动。
还有隆福,柳英娘几时念起过这个为她掏心掏肺的老人?
为了进牢房照顾她,跑去打警察,还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不光是钱,那地产还是他从前不愿意动用的东西)。
出狱后,隆福把钱给了她,自己拖着一条跛腿出去帮她找孩子。
而他有几时念起过这个老人?
倒是对那些几次三番要他命的:婆婆(一直想杀她)和奶奶(随时准备牺牲她和她女儿),每次见面,倒像是见了失散几辈子的亲妈亲奶奶。
这样的人设能让人喜欢得起来吗?
你要说这个是烂剧,隆福那一段是真的感人。
女主毫不把他放在心上,却对刻薄他的人逆来顺受,一副亲的不得了的样子。
说到底女主连基本的自我都没有,又怎么能记住和分辨哪些人对她好,哪些不好呢?
人设漏洞百出,再加上女主无限复制粘贴的苦大仇深僵硬做作的脸,谁看了都闹心,还能给你好评了?
还有那开口必然抑扬顿挫的腔调,简直是弹幕骂声的引火索。
"儿呐,女儿呐,念弟,招娣,盼娣,牢生,娘想你们呐………"只要看过电视的人,见到这些台词,脑海中必然可以很清晰地浮现出那张一千篇一律的哭丧脸,以及唱台词的调调。
然后后面的龙延宗,也是够够的。
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听个只言片语,便心狠手辣非要除掉柳英娘。
隆福几十年的忠仆,在他面前稍作辩解,便铁拳相向。
毫无半分尊重怜悯。
如果真的那么恨,这也没什么。
可从后面看,他完全是一个通情达理得堪比白莲花的存在呀!
日本人打进县城的时候,隆家举家迁徙逃难,逃难之前,隆夫人说要勒死隆万氏,就在此时……龙延宗慈眉善目的一面就展现出来了,放了大嫂吧,他也是个可怜的女人。
照这个逻辑,我估计如懿传里面乾隆也不会杀掉炩妃了,虽然炩妃残害那么多人,但她也是可怜人啊。
先不说隆万氏几次三番残害柳英娘及其孩子,更屡屡要吞占隆家家业。
就说日本人马上进城,有个当汉奸的万专员是她的哥哥,到时候狗仗人势,还能不给你隆家好看?
后来也确实如此。
隆万氏几口子害得小四家破人亡,更把隆夫人抓回去严刑拷打,还害得大师兄和龙延宗回去救人时牺牲掉。
算起来,这都是白莲花龙延宗干的好事吧?
这还没完呢。
发生了这样的惨剧,龙延宗没有痛定思痛,完全意识不到是自己间接害死了这些人。
他决定把白莲花精神进行到底。
于是后来,在隆家除掉万专员那一幕时,她又慈眉善目的放走了汉奸七舅……我当时那个气啊!!
气得我使劲儿复制粘贴发一条弹幕:龙延宗放隆万氏害小四家破人亡,这次放七舅又准备害谁?
果不其然,当时就应验了。
七舅转身就跟皇军出馊主意,把孝兴子弟军的父母抓起来杀掉,扰乱军心。
这个过程,还牵扯进了牢生,把牢生几乎逼上了绝路。
把招娣和高棒子推上了刑台。
好吧,不扯这个气人的逻辑。
好歹导演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凄美的情节——高棒子和招娣的爱情故事。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两大白莲花之一的柳英娘(另一个龙延宗)又跑出来唱舞台剧,活生生把刚准备感动一下的我,尬的无言以对。
以日本人的素质和暴脾气,在他们即将枪毙俩敌人时,会让一个柳英娘这样女人抑扬顿挫唱一两个小时?
最后拖得拖不下去了,池田终于站起来让人把柳英娘带下去,两个日本兵走过去要架她下台,柳英娘一声低斥:别碰我,我自己会走。
两个日本兵不但听懂了,而且还乖乖照做了……我同时在看如懿传和娘道。
难免就有些对比。
我看到有人说,周迅也是表情变化少。
但人家喜怒哀乐可都是让观众分的清清楚楚的,语调也很符合人物情境,该轻快的时候轻快,该急促的时候急促,该温柔的时候温柔,该怒吼的时候怒吼。
反观舞台剧演员柳英娘……哎,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别跟我说这些bug是因为剧情需要,如果推进剧情必须要这么烂的逻辑手法,那编剧导演就不要给自己冠以高深的名头。
写悲剧?
写封建?
写反抗精神?
鲁迅故事虽然不多,但偏偏都是这方面的巅峰代表。
看看人家需不需要故事中的人耍白痴把推动剧情发展,看看人家的故事里面有多少死里逃生,命运悲惨的人,还时刻不忘白莲花精神。
有许多人总喜欢说,那个时代的人就是那个样子。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也有傻得可怜的。
但那些人为什么别人看在眼里,就会真的觉得可怜,觉得悲愤。
因为人家有饱满深刻的刻画,一言一行真挚地体现出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环境的轮廓。
人家笔下的人傻的可怜,导演笔下的人傻的可笑。
这就是区别。
很多人可能没有能力去分辨经典和虚有其表的渣滓的区别。
其实就是,当时环境里当时的人,按自然逻辑去发展和表现。
阿Q自然傻,傻就傻呗,傻人做傻事,过傻日子,照样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愤慨。
这个导演呢,努力想表现的更完美,更丰满的一个柳英娘,但各种矛盾精分,呆滞古板还自以为是,让观众忍无可忍。
画一条蛇,添了数不清的足,看起来实在不伦不类。
更何况就算没有这些足,它依然千疮百孔。
还别说成不了经典,就连说向经典致敬,都不够格。
最近有部神剧《娘道》火了。
在一片惨淡的卫视剧收视景象中,《娘道》杀出重围,收视率一度破2。
#陪爸妈看娘道#也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
但一边是该剧收视的火爆、在中老年观众群体中的流行,一边是该剧糟糕的口碑。
《娘道》目前在豆瓣的评分2.8分,13000多名评分者超过80%的人给了一星差评,原因是该剧“三观不正”“三观有毒”。
《娘道》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按照该剧的宣传语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娘之道,哺而无求,养而无求,舍命而无求。
这是一位身处乱世之中的母亲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
”
“哺而无求,养而无求,舍命而无求”,“娘道”的别称,其实是“女德”。
比如,该剧女主角瑛娘一心只想为夫家“生儿子传宗接代”,给两个女儿取名招娣、盼娣,期待着第三个孩子是个儿子。
在生第三个孩子时,瑛娘难产,但她却坚持保小,并说:“我这条贱命算什么,只要能给二少爷生儿子……”瑛娘信奉“三从四德”、男人是天、女性是生育工具、女性的职责是传宗接代、母亲必须为子女牺牲一切等信条。
瑛娘是“女德”的典范。
应该承认,“女德”的存在有其历史根源。
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父权社会,男性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处于劣势与服从的地位。
女性无法单独在社会上获取生存资源,比如,女性不能经商、不能读书、不能考取功名,她们只能依附于男性而存在。
这时,女人就和房子、牲畜、土地一样,是男人的私有财产。
古代对女性的要求是“三从四德”,“三从”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幼,都是以讨好男权为核心的。
女性必须通过道德上严格自我约束、甚至是在男性面前的自轻自贱,来获得男性的认可、宠幸以及其他的生存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平等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女德”更是被彻底丢弃到垃圾桶里,很多年轻女性根本不信这一套。
也正因为如此,《娘道》这一“封建男权复辟”的作品的走红,才跌破年轻人的想象。
但《娘道》就是红了,它折射的是,封建男权思想在当今社会依旧具有深厚的土壤和广泛的信众,现代女性客观上依旧没有彻底摆脱“女德”的束缚。
比如,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经济自由、独立自主的单身女性,会遭到逼婚压力;可如果她们结婚了,也会被逼问“什么时候生小孩”;生了小孩之后,依旧有人问她们“是母乳喂养吗”“什么时候把工作放一放”……也即,女性首先是被视为“工具性”的妻子/母亲,而不是一个有着尊严、平等、自由、自我实现等权利诉求的个体。
即便女性主观上想追求自由和平等,但社会给她们设置的障碍物太多了。
《娘道》越红,证明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还很远。
值得一提的是,反对“娘道”,并不是说女性就不能回归家庭;当然可以了,但它的前提必须是——这是女性的自主选择,更重要的是,回归家庭的女性与男性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依附和顺从。
倡导“慈母”“孝女”“贤妻”等美德固然没错,但它们永远不该成为压迫和剥削女性的遮羞布。
——首发新京报沸腾——
向黑恶势力宣战
其实还好,我明白导演其实是想批判封建糟粕的,所谓夸张表达嘛
为什么不拍个“爹道”?
现在居然还要2.4分 也太高了吧 垃圾导演你看你把最美逆行者拍成了什么玩意 但凡拍之前多看看纪录片也不至于这么脑残 真的是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可惜女主不是阿美莉卡的天仙,不然你早就上八分了🥺
国内这种打着“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旗号但是实质上专门用封建吃人思想给观众洗脑的片太特么多了 真实有反封建意味女主自立自强的好片请参考《小娘惹》 别和我扯时代背景时代思想 我一个现代人看片还要求我用旧社会思维?不如要求所有历史书里各个朝代的介绍都按照那个时代的人的口吻写皇帝万岁?
回家陪我爸妈变打牌,边瞅了几眼23333,冲着老奶奶给几分
看了两集,应该又是一部狗血大剧,服装也奇奇怪怪的,感觉导演他老婆演技有点捉急啊,于毅演得倒是还挺可爱的
真实的一个旧社会女性,虽然骂的人很多,然而导演勇气可佳!一个愚昧的母亲,却是当年千千万万受苦妇女的形象!
结合已经关闭评论的某战疫剧,弟控是大清僵尸实锤了
各位姐啊,这部剧情故事发生在清末和民国初期。哪儿来那么多女权思想啊。想不到豆瓣上也出现了女权复兴。其实这部剧的演员表演的都很精湛啊,打1分的各位女同胞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得拍一部女子版蝙蝠侠,塑造一个女性大英雄拯救地球的形象?
看了半集 传播的思想就是男孩是宝 女孩是草 搞不懂这种剧咋过的审
又是一部苦情戏吧,我妈可能会喜欢这种,但现在年轻人并不喜欢这样的。
现在豆瓣是怎么了?真的很想问一下那些成天舔屏偶像明星剧深恶痛疾封建迷信的帅哥美女们你们真的看懂这部剧了吗?下乡的时候陪很多老人生活看这部剧很多老人都爱看还看的热泪盈眶,你们看不懂不能喷它是部烂剧吧?
本来没报什么期望,结果越看越津津有味
有的情节挺有意思
虽然说三观不正,但这部剧的历史背景不是现代,而是民国,出于这点没必要那这个开喷吧,那个年代确实如此
不能苛求民国时期的柳瑛娘跳出时代的局限,高喊百年之后的女权主义。
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和父母一起追的剧,三观都很正,有有很多母亲护着孩子的细节令人感动,会让人想起自己的母亲。很欣赏岳丽娜对“柳瑛娘”这个角色的诠释,细腻、真实、 眼神里闪烁的温暖让人印象深刻。
我爸妈迷得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