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在搜索引擎里的释义是: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
你害怕死亡吗?
你害怕呼吸、心跳停止吗?
你害怕的究竟是死亡本身,还是孤独的走向死亡?
尽管剧中几位老人他们相互扶持,有趣的过着每一天,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孤独的味道。
妻子去世后,对着空气说话的诺曼;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想要自杀的诺曼;渴望女儿却不知如何改善关系的诺曼,我都觉得深深的孤独,诺曼有一段话特别打动我:“我至今无法接受,说实话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往后余生,没有了妻子,这个老人将会有多孤独。
而柯明斯基的老年生活似乎也并不乐观,作为一个演员,没有任何通告可接;癌症的消息无人可说;想要追求一个陪伴自己终老的女伴;在死亡面前,每个人似乎都做不到真正的坦然和接受。
相比之下,艾琳就从容多了,在迎接死亡之前,她提前规划好自己葬礼的每一个细节, 棺木要用浮木或沉船木的材料制作,喜剧脱口秀主持人Jay Leno担任葬礼主持,黑人女歌手Patti LaBelle演唱《果酱女郎》,还有变装皇后出席演唱,整个葬礼独特又有趣,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她有诺曼这样爱他的丈夫,有柯明斯基这样的朋友陪伴。
但这并不代表她不孤独,在临走的那一刻,她十分抗拒去医院,她并不想死在医院这么孤独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也都会死去,在无尽的黑暗来临之前,我们希望有人陪伴我度过,让我们不再恐惧与害怕,这也是为什么这段友谊,这么令我们动容的原因,故事中,他们还有彼此携手共度余生,而我们呢,陪伴我的会是谁?
这部剧真的黑色幽默,印象最深是柯明斯基的医生打电话,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结果好消息是癌细胞扩散缓慢。
柯明斯基说,你刚告诉我我得了癌症,我还怎么have a nice day!
医生说,你得的是相对轻松的那种。
在你这个年纪其他疾病可能比这个更早要你的命。
人生就是这样啊,哪怕你忐忑地等,小心翼翼地活,命运还是会突然抛给你选择题,必答的,worse or much worse那种。
你能做的只有接受它,并学着与它和平共处。
柯明斯基和诺曼这两位,一位失去了一生挚爱,要和孤独、无望斗争,一位患上癌症,要和疾病斗争,还要照顾老友诺曼。
他们以一种非完全友善的方式相互支撑着,这份友情让人动容。
诺曼说,我很害怕。
柯明斯基急了,我们都会害怕,你知道为什么嘛?
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他妈的让人害怕。
到我们会熬过这一切的,因为我们不是孤身一人,你不是一个人。
这个剧很戳我泪点的是,艾琳去世后,由于思念过度,诺曼开始跟臆想中(不存在的)的艾琳说话。
那是他痛苦时光中唯一能微笑的场景。
艾琳比他先离世,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人生剩下的意义是什么呢,痛苦又如何排解出去呢,也许柯明斯基理论会给他答案。
两位主演都演技爆棚。
非常值得一看。
关注的群体、剧情、台词、演绎都非常棒的一部剧,每一集不到30分钟只有8集,但是看完一直在想着Kominsky、Norman以及他们身边的(老)人。
21岁的我代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们的视角和处境去跟着角色们忍耐着年老的痛苦、家庭的痛苦、爱情的痛苦、社会对老人造成的痛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年老而产生的痛苦。
看到Norman因为想念妻子哭泣的时候屏幕这一边的我也跟着哭泣,看到Norman觉得妻子走了、孩子磕药带来无尽麻烦而绝望时我也跟着感到绝望,看到Kominsky嫉妒年轻人的身体、不满去酒吧无人可约无人搭理他时我也觉得自己身体就是一个要报废的机器。
我非常羡慕Norman有Kominsky这个朋友。
Kominsky在Norman妻子去世的第一晚陪着他,容忍Norman以愤怒的方式发泄他失去妻子的悲痛,帮助他完成他妻子嘱咐的葬礼,在他一次次绝望的时候告诉他—Norman你还有我,我需要你,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操蛋之处、太多麻烦的人,但是偶尔美好的瞬间、一个忠诚的朋友就是强大的活下去的理由。
一直以来我都不害怕衰老,而是非常接受必将到来的变成老人的那一天,看到剧里面老人们面对的这些具体而琐碎的问题,我意识老人睿智背后的不便后,反而更加欢迎衰老这个过程,不过也感到要从年轻的时候就保护好、锻炼好自己身体。
这部剧是优秀的编剧和优秀的演员共同成就的优秀的作品。
一直对临终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别误会,亲人都很健康,朋友越来越多,腹肌越来越明显,可是我仍然很清楚的明白“我们都是一艘正在缓缓沉没的大船上的乘客。
”你有没有感觉到时间在加速,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每个人都活的好像永远不会死一样,直到这个表象被突然扯破。
也许时日无多是一种恩赐,生命有了明显的界限时,这个界限里的一切才会变得弥足珍贵,亲情,爱情,梦想,愿景,还有不断流逝的时间。
这部剧不是讲临终那几天的顿悟,它用喜剧的糖衣包裹衰老的无奈和领悟。
他一边羡慕着年轻人无忧无虑的幸福,又一边鄙视着他们视一切为理所当然的无知。
就算你仍然每天豪言壮志但是身体的零件在不断的提醒你正在对身体和生活失去控制。
死神在一步一步的给你下最后通牒,世界在一步一步的驶向你无法理解的远方。
是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力不从心,是被动孤独的全面入侵。
怎一个“丧”字了得。
我喜欢这部片不仅在于这两个好莱坞大咖之间的飙戏。
更在于他用如此普通平凡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遭遇,向我们提出了终极的问题,“当钱已经不再重要了,性也不重要了,工作地位不重要了,甚至身体都不重要了的时候,如果真的非要继续活下去的话,我需要一些答案,关于我是谁?
我为什么在这里?
”
听到kominsky method你会联想起什么?
波兰人?
那说明你对美国历史了解很深。
big bang theory,那说明你对流行文化了解很深。
km和bbt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呢?
不同点是后者是给年轻人看的,前者是给老年人看,或者是给向着老年迈进的中年看。
相同点是他们都有一个编剧叫chuck lorre,在美剧生意里面,编剧很重要听上去他就是一个关键人物,从时间点看,bbt结束于18年,而km开始于18年。
所以,chuck懂年轻人也懂老人。
老年人看的剧一个大特点就是会问几个灵魂问题,你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简单的说,你还有没有未来。
和中国电视剧里面的老人还要为孩子孙子的事情烦不一样,美国老人生活就不一样。
不用扶养孙子(mindy没有结婚,phoebe穿梭于戒毒所),也不用整天呆在家里(sandy有自己的演员培训学校,norman有自己的经纪公司)。
反之,他们有平常人的烦恼,一个为了自己的前列腺但恋爱生活杂乱,一个年岁更大但一直怀念自己结婚47年的妻子。
两个老人的性格完全不同,但骨子里他们是一样的人,两人结伴同行,到老还在寻求生命的真谛,和生活作斗争。
男人就是这样,一直需要让自己充满男性阳刚之气,生活中的女伴可以更新,但也要有个同性的好基友。
michael douglas把sandy这个角色演活了,他一直不服老,找经纪人兼好友norman介绍工作,一直在找比自己小的女朋友(用剧中某人的话,就算是你岁数的一半,也是old girl)。
不担心自己的身体,但却在自己女儿mindy的老男友生病之后,也迷信了,去做体检发现有癌症之忧。
norman则相对比较传统,对妻子忠诚,就算经历丧偶之痛,偶遇前女友(可想是多久以前,还在继续50年以前的对话)被她追而兴起,但他还是在想念亡人,还有他可恨又可怜的女儿phoebe。
围绕着两个老人的戏,身边有很多重要的女性角色都起了升华作用。
没有女人,男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唯一让你记忆深刻的男人是sandy女儿mindy男友martin。
因为他岁数大而被sandy一开始嫌弃,但后来发现又有共同语言两人处的很开心,包括前列腺问题。
其实martin像一面镜子,他说的话和回忆的过去如同sandy在自言自语。
年纪大了就喜欢回想当年光辉时刻。
km这戏好看在于两个老人之间斗嘴,norman的刻薄语言,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总是相反,但又让人可以理解。
就像sandy自己说的,演戏要真诚。
人生如戏,也应该真诚相待。
对吗?
发表于公众号:木头人王大叔
2020年之初,从春节到现在,在家憋了这许久,能偶遇这个剧集真的太幸运了。
第一遍撸完,又从头开始循环,也不盯着看,权当画外音。
没想到二刷的第一分钟就有新的发现:S1 E01
sandy在讲述什么是表演
他提到了he or she
此时他看见了这一位,ta点点头
于是sandy说or they
ta微笑示意
于是sandy继续讲述在此,我们不知道坐在学生席的ta对于性别的自我属性是怎么定义的,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剧对于非二元性别的善意与包容。
就会发现学生们的组成表达了充分的多元包容性,乱伦、黑人、同性恋、流浪者、亚裔、非二元性别……说真的,我不知道人权是什么,但是好像又能感受到些模糊的什么。
总之,很感动。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痛苦孤独的时刻,苦中作乐,且行且歌。
影片体现了一种举重若轻,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没有刻奇,没有深刻,没有死死抓住不肯放手越钻越深的悲痛。
最打动我的一幕,当属,Lisa对Sandy说,Don't take for granted. 之后,Sandy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把资产转给女儿,真情流露表达感谢。
也重新赢得了Lisa的芳心。
这个时刻,我忽然明白,一个人不被爱,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
或许像Sandy一样,他们不为别人付出,或者不知道如何为别人付出,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的。
尊重他人,懂得如何相处,聪明地为对的人付出,爱和生命力才会流动起来,源源不断。
年轻女孩的青涩美丽,与成熟女性的魅力相比,大概就是萤火之光和日月之辉的区别。
在强大的内心力量面前,青春亦相形见绌。
成为自己,为自己选择,也为自己负责。
不要把他人和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的当然更不要让别人这样对待你人生中没有混蛋名额,not even for my parents.
柯明斯基理論的來由源自於被生活磨礪之後所衍伸的智慧。
這些由歲月所累積的人生經驗(或敦敦教誨)被融入在一段段唇槍舌戰的對話裡。
在這裡,智慧的話語有時是毒辣的或溫情的,甚至在面對生命的大哉問時,更多時候的答案是沈默的。
人可能擁有一生的智慧卻未必能優雅地或更好地面對老年生活的一切,像眾多邁入老年期的人們那樣,像Sand和Norman一樣。
對「老」這件事,人永遠都無法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青春是朝氣蓬勃的,人生有著無限可能,風光明媚地嫁給了生活,對未來有著多采多姿的想像;而老,明晃晃顯示著衰敗和各種不便,如同參加一場漫長而黯淡的喪禮,看似什麼都有卻死線在前,包括身體或周遭的人事物時不時地瀰漫著頹靡,令人不起勁。
Sandy,一位過氣明星還有三段失敗婚姻,有位聰明可靠的女兒幫他打理演員訓練班,他靠著教授表演課維生,一邊想著能希望能再翻紅一次,一邊精力旺盛地不服老;他的好友兼經紀人Norman,有個好老婆卻比他早走,從此失去了人生的軸心,在煩惱或想分享時,只能透過老婆的幻影來對話,他們的45歲女兒是個癮君子,萬事不讓人省心的那款,常常氣得他老人家不行。
兩人已經到了人們口中「頤養天年」的年紀,卻好像事事不順心,天天糟透頂。
好像命運正大喊著:「老」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呀。
而「柯明斯基理論」便是把這些不簡單,幽默地、尖酸地又有點溫馨地把關於年老的喜怒哀樂給拍出來。
這部片不是波瀾萬丈的驚奇巨作,(雖然從導演到編劇到演員都是眾星雲集),反倒是樸素、小巧又平凡的。
劇情清淡如茶,回甘裡還帶著屬於年老的嗆辣。
記得在第一集裡表演課的片段,年輕演員去模仿他人「已經成功的表達悲傷的方式」。
但是,這樣的演出是取巧的很難真正打動人心的,很容易得到滿屏的尷尬和借鏡的陰影裡。
因為人的情緒表現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形式底下的情緒才是身為人的共通性,連結到後面Eileen離世時Norman、Sandy、Lisa和Mindy所展現的悲傷面貌便是最精彩的呼應。
Sandy說:演戲就是在拓展生活,同時也源於生活,而我們必須更有感知的過活。
因為在面對一項事實的時候,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詮釋方式,這也是人與人相處之間最困難也最美好的地方。
「柯明斯基理論」更多的是在表現「老」以及探討「老」,在這快速且崇拜青春的世代,老去的人事物往往在現世裡被忽略,這份忽略便造就許多老而徬徨的人。
可是,誰不會變老呢?
有這樣的一部劇細膩地去講述「老事」,無疑是對現在的我們最好的餽贈。
即使擁有智慧並不能使我們越過眼前關於老的所有高山,但卻可以安慰我們的靈魂,並選擇更好的情緒去面對往後的路。
『「年輕」不是你們努力爭取的成果,「老」也不是因為我做錯什麼而得到的懲罰。
」』__電影《銀嬌》
去年就看到说这个剧集的介绍了,道格拉斯这样的大牌也来拍电视剧,想着还是要看看。
但是种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看。
看了以后,觉得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心境,虽然我还没老到觉得人生没什么乐趣的时候,但最近的种种经历,真得觉得诺曼说得是对的:人生就是充满了苦难,没有什么好的时候的。
怎么办,看完了以后想人要有勇气活下去,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在乎的支点啊,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
所以,我也要尽力去寻找自己的支点。
孩子就是我最重要的支点,那么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培养成了诺曼的孩子那样,不过我没有那样的担心,我的孩子怎么也不会变成那样的。
诺曼那么有钱,但到老了,老婆死了以后,也觉得生活的没有意思,看来人到了老年伴侣真得很重要,不过又想想,诺曼和艾琳的感情很好,而且诺曼是男人,所以会觉得伴侣死了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这两条我都不是,所以对我应该没有什么借鉴意义。
所以,不用去担心。
我老了,好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找点生活乐趣最重要。
感觉编剧在考虑公平的原则,也许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归根结底,享受的快乐是一样的,诺曼有钱,有女人缘,生活无忧,但老婆死了,女儿吸毒,而桑迪没钱,也没老婆,但是女儿非常好,只有一点点女人缘,而且还算是一个老帅哥。
还有一个感慨,国外影视 行业还是发达的多啊,中国什么时候会出一部有两个老头作为主演的电视剧啊!
国外这种不少了,《极品基老伴》,甚至还有,以两个老太太作为主演的电视剧,《同妻俱乐部》。
不过觉得《同妻俱乐部》没这个好看,虽然也是人生的感悟,而且也是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额真面目并且还能够热爱它。
非常巧合的是,看完《柯明斯基理论》的这一天,老布什去世了,在他妻子离开的七个月以后。
剧里的大结局,Alan Arkin演的Norman因为仍然无法接受妻子的离世而患了失心疯,穿着睡衣在人行道上游荡。
警车经过,警察摇下车窗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的回答是:“I outlived my wife. That was not part of the plan.”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我们到底看到的是分离与衰老的命运,还是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里说到:“我知道我终将老去,没有人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你的爱情也不能,我将从现在起衰老下去,开始是悄无声息地,然后是大张旗鼓地,直到有一天你看到我会感到惊讶——你爱的人也会变成另一个模样。
”夫妻之情常常比亲子关系来得隽永,或许正是因为它没有“骨肉之亲”,它的充要性在于后天的吸引与磨合,而非生理先决。
所以不时看到那些笃定到白头的人会觉得不容易,即便彼此都在岁月中自我更改,但互相成了对方的离不开,证成金刚不坏。
这么说下去有点儿鸡汤了,我并不擅长写鸡汤。
《柯明斯基理论》实际上也并不是一个充满鸡汤的作品,它更多的在刻画那种衰老的状态及其应对。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 H. Erikson)曾指出,老年期是一个反思自己一生的时期,核心挑战是“自我整合与绝望”(ego integrity v. despair),好的走向是自我整合,意味着回顾生涯并接纳结果。
因此又有了“整合人格”(integrated personality)这样的概念出现,指能够接受自己正在变老,并且可以用平和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
然而并非每个老人都能达到这样满足的状态,生理与认知的问题又往往导致情绪与自尊水平较低。
另一个心理学家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由此提出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认为老年人藉由对社交接触的选择性不断增强来实现他们心理健康的最大化。
Sandy和Norman这两个好莱坞老头的惺惺相惜,或许印证的就是如此扶持与补偿的力量所在。
以前看ITV的《极品基老伴》(Vicious),觉得即便抛开性取向的主题,只看两个老人相濡以沫的陪伴,也同样会觉得很温馨。
这次Netflix和华纳合拍的《柯明斯基理论》又一次带给我这样的感觉,尽管表面上是毒舌损友的末路狂花。
推荐给朋友的时候,我说这部属于deep的喜剧,但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生活小品,老年危机与老年智慧并存。
友情天花板。但是不喜欢看友情戏。
嗯,毒舌还是没人能拼过腐国人
又哭又笑又暖心。桑迪渣了所有人,就像高配版波杰克,却对诺曼一个电话随call随到,睁眼都担心他出事要去找他。诺曼个老犹太守财奴,毒舌得任何人都接不住他的话茬,只有艾琳和桑迪能轻松跟上他的脑回路并回应他的梗。承认吧,虽然你们一直在尝试新的约会新的女人,但彼此才是漫长时间里唯一的依靠。说它像极品基老伴也不尽然,毕竟那个是情景喜剧,而这个更像老男人版《伦敦生活》,在狗屎一般的现实里团团转,一边吐槽一边踏入新的狗屎。"要无偿给他30万,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一定会让桑迪难受死的,真是太好玩了。"吵架之后耸耸肩,"感觉也不是那么好玩嘛。"这段诺曼的鬼畜抖S性格太好笑了,一掷千金just for fun,而渣男又滥好人的桑迪就是被他吃得死死的。最后一集那首歌太棒了!有友如此,strange couple又何求。
丧剧
开头特好。后面没什么打动我的点
这俩老头对话就很老白男啊,乒乓球对拉似的一来一回,其他各种对话也是美式废话的感觉,有点意思但只是段子级别的有意思。无感。
勉勉强强三星。就是个非常普通的肥皂剧这些老年琐事和相互的关系处理等种种非常普遍地发生在各个年纪。我觉得编剧眼界太窄了虽然每一集都有很棒的名字但就是很浅显地讲了点故事情节最多算是人物表达上完整了。长辈们那些智慧与通达完全没有体现出。整体还不错我也被感动了但多一点意思没有。最近看的剧都没趣,看电影也都是老片还不错
台词一般 基友的穿衣指数在线
两位老司机开车,但开的是古董车。
最开始以为是宿醉那种爆笑剧,然后发现是“老年危机”类型,最后发现是兄弟电影😂
看完第一集了。
三年前看《同妻俱乐部》的时候在想Netflix什么时候会找两个同等咖位的男星来演一个男性版本,直到这部剧的开发和播出才最终圆掉这个梦想。Chuck Lorre利用自己半生的智慧写出了两个活得通透却又被年华笼罩着的角色。或许在百态人生的表演班能用戏剧宽慰人生,生活却从来不会指引方向,只有谈天说地和老友相互告解才能走完这一生。第二集Patti LaBelle的高歌、Jay Leno的露脸, 全是给面儿的重量级客串。PS 在剧中饰演Sandy女儿的Sarah Baker爱了好多年了哦,是真正“可盐可甜”的“胖系”女演员,希望这一部剧能够让她被更多的人看到。
两位老友的互相毒舌挺有意思。
我的期望太高了,想要举重若轻结果根本举重失败。道格拉斯(老了竟然比年轻时候帅)是个中年人有什么区别吗?老年在这里像一个噱头,帮忙填窟窿可以是多特别的损友情谊moment结果掉下去了,那是真的冲突吗?effortless得莫名其妙。每一个抬起你的时刻都不知道要干嘛,结束了,结束在每一个取巧的地方。女儿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按需取用;lisa那句first time without a dead body真是稳准狠,一种死亡恐惧,Lisa是个点缀,she knows, so she only takes what she wants.
到了老年还能有个陪着你到底折腾的老损友,多好啊
比较厉害的:1 我居然没认出 Michael Douglas,他和他爹Kirk在我心中一直是最典型的美国男主(比皮特、东木、Tom Hanks/Cruise都要早),充满肤浅、财富和性张力,人物和表演多少也具有这个特色;2 剧情一般,但我居然看完了,很久没有从头到尾看完一部剧了。可能自己连快30都接受不了,更别说变老了吧
遐想老年生活
life is awful, but at least you could find someone besides. 前面7集的心酸在最后一集统统化解,人最终还是要放过自己。
温吞水,一般般。为什么要拿它跟年轻气盛比?
是挺好笑的。但是Sandy就是个渣男!!真的被他对Lisa无数次自大伤人的言语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