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无聊,打开了《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喜欢上了阮巨小姐姐。
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是第一个讲梅超风的故事了吧。
她真的长得好灵气,演技颜值均在线,阮巨演的梅超风美死了美死了呜呜呜 。
妹妹真的太棒了,演出了不同阶段角色面对感情的纯真迷茫、彷徨挣扎、痛苦不甘、为爱疯魔和最后的释然,色塑造很丰满,每一个扮相都很有味道,妹妹未来可期!
一直对网大没太大兴趣,难得见到一部诚意之作,且并不卖弄前6分钟卖点,可以看见导演想好好讲一个故事的初心。
文本在原作的基础发挥想像,挖掘了反派人物有其可悯之处,尤其新婚之夜的丧夫之痛,还是令我感动。
许多评论提及的表演稚嫩,在我看来是自动忽略的,可能是本来对网大的包容,又或者是情感点能够打中。
一出戏剧,不是让人笑就是让人哭,这个作品做到了。
对于青年演员,我并不会有太多要求,平心而论,反倒觉得演员已经超乎想像的尽力,青春时的任性,魔化后的偏执,并未失分。
许多短评中提到的插叙问题,我反倒觉得是聪明的,因为大多观众已知这个人物关系的前因后果,于是插叙变成了一种节奏的掌握,我认为这是导演明智之举,在一个已经知名的人物与故事基础,利用打乱叙事节奏来引领观众,我赞赏这点。
假使顺叙来说这个故事,一定会特别无趣。
已经知道结果,你还顺叙讲,有意思吗?
反倒是特效的大蛇,特效似乎是网大必备的元素,在这个电影里,反而有些突兀,似乎没必要出现这个大蛇,也许是另一招的呈现方式,我也没想到该是如何,但没有这个特效,扎实的打,可能更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特效也许是网大需求,或其他原因,不得而知,网大特效无法与院线电影比拟,但国内院线电影也无法与好莱坞比拟。
于是我看见一条道路,网大或许可以像导演的初心一般,好好的讲一个故事,讲人物的内在。
不需要假把假式的去搞特效,我相信观众也不会多惊奇,也不是那个时代了。
翻找网文,得知导演是美术出身的电影人,可以肯定美术与道具的讲究,喜好由人论断,但美感统一性是完整的,细节不怕深究,这可比一般网大好的太多。
看见一种网大的可能性,开始深究人物,深究情感,熟悉题材的新挖掘,武侠当中的爱情,这是优点,更是改编的好角度。
但凡有想法,都是值得鼓掌,只怕对著观众要什么而拍什么,那才可怕。
不是什么影评达人,但是单纯从观影感受来讲,这是一部很有感情的电影,在观影过程中我哭了好几次。
梅超风一生都在寻找爱,却始终得不到师傅的承诺,新婚之夜得到的承诺又转瞬即去。
梅超风大半生都在江湖孤独漂泊,遭人误解,被人追杀。
临死之时黄药师的“若能重来”四字,希望能给梅超风漂泊一生的心灵一个停靠的场所。
我原本以为豆瓣的评分都挺客观的,大家都了解的比较多的,看来还是主观根据个人喜恶来评分的,我觉得还可以吧,不过看之前要上网搜一下金庸老爷子对射雕英雄传的修改版。
大家都是先入为主。
所以大家接受度不是很高,在修订版,黄药师和梅超风之间确实有暧昧关系。
碍于师徒情分,因为古代师傅的地位跟父亲一样,还有人家名字都叫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了,冯恒肯定是个戏份不多的工具人啊。
九阴大电影,第一次将梅若华作为了第一主角来刻画。
射雕各版电视剧里常见到少妇梅超风,80后们记忆里最深刻的版本是有重重黑眼圈的形象,于是人们便自然忽视了梅超风也有过少女情怀。
少有版本能精心描述若华姑娘的心动,仰慕,痛楚,故而这次的网络大电影角度新奇,补足了射雕里这段传奇故事,或许金庸若仍在世,也会喜欢的,毕竟是他将大家已经熟知的修订版无可挑剔的师徒情分,大笔一挥改为了新修版师徒之间也有的不为世人道的情感纠葛。
与这份痴绝心意相配的是黄药师,那是一位无论书里剧里,都不辱没姑娘芳心的上等人物。
我们常常纠结于张无忌究竟最爱谁,谁的份量最重,她的粉丝们也就觉得自己跟着占了上风。
很少有探讨姑娘们最爱谁的口水战。
周芷若自然是不爱宋青书的,岳灵珊必然是无悔跟随林平之的,赵敏身边是没有舔狗的,黄蓉当然不会喜欢欧阳克。
但是梅超风最爱谁,却是值得探讨的有趣谜题。
究竟是修订版中的与贼汉子夫妇一体,看不出对师父有半分男女情愫,还是如新修版中的直白,将仰慕化作了刻骨铭心的爱恋?
我个人更推崇原著里修订版中的简单坦荡。
我也一直觉得情谊千姿百态,并不是只有卿卿我我,才值得歌颂书写。
如果他们之间就是徒弟对师父拼死维护,师父对徒弟虽然严厉但也始终关爱,未尝不是佳话。
可惜金庸不乐意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他觉得黄梅之间不止师徒之情,并且毫无遮拦将之大白天下。
在过去的经典梅超风角色里,被人熟知的黑眼圈版演出的是她的狠辣,杨丽萍版关注的是灵活手指,但是真正关注到梅超风心灵的,还是本版的梅超风。
黄药师在原著中,是我以为的射雕第一美男子,书中用了八个字描述他的飘然出尘:萧疏轩举,湛然若神。
他不被世人理解,是名副其实的东邪。
他也并不渴求世人理解,有其他四绝难以企及的孤傲狂妄。
但是他的徒弟们即便被他断腿,驱逐,也始终只有一个愿望:重回师门。
修订版中的黄药师形象刻画得过于用力,常让人觉得装逼范太足,反而过犹不及。
但是因为徒弟们的生死追随,给他的人生打了一道道炫目追光,让他成为射雕舞台上最为耀眼的存在。
这部电影诚然有着不足,但是能多角度追寻曾经感动过我们的故事里的配角们的爱恨悲欢,不失为良心制作。
原来,射雕英雄传并不是只有大漠里痴心等待的华筝,不止有郭靖黄蓉的完美爱情,不止有欧阳克断腿时掩藏不了的真情意,也有那个卑微的仰望着师父,悄悄藏起内心渴盼的人,也有数不清的眼泪和悔恨,这些都值得真正爱金庸的人们,愿意与之共鸣。
最后吹一吹黄药师扮演者,天涯四美之一严屹宽。
在我的想象里,再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演绎这位清绝孤高的师父。
冲着严宽去看的,意外get到阮巨这个小姐姐,梅超风不是一个好演绎的角色,在射雕英雄传中不算正面角色,现在作为主角,如何不脱离“恶女”的一面而表现她的魅力,要让观众感动,为她落泪,就显得很重要了。
另外能接住严屹宽的表演也很重要,他太帅了,对戏的女演员最好也是美貌出众,而这些阮巨都表现出来了,这部剧对我而言是意外的收获,会接着看完它的。
说实话,一开始我就是膈应这个师徒恋,真的是不想看,点都不想点开。
后来在B站看了严屹宽老年扮相,迫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才去腾讯看了电影。
出人意料的,玄风和超风的故事线很感人的,而且还有几个泪目的点。
整部剧其实黄药师的戏份并不多,出场都没有陈玄风多,基本上玄风超风贯穿全场...而且所谓的师徒恋,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隐晦,基本都是梅仰慕黄,好吧算爱慕吧...不过这帅的师傅,武功又高,正常小丫头喜欢、仰慕这种人都是很正常的,完全说得过去,黄倒是从头到尾没有明显表露什么东西,所以如果宣传的时候不说这俩双箭头喜欢,你看到大结局前你应该不会觉得黄喜欢梅,反倒有种长辈宠小辈的感觉...也许看得人还会更多一些,不至于那么多人不喜欢!
本来全片看到最后都是觉得梅暗恋不成,有玄风陪伴都挺好的,有泪点也有感人的地方,暗恋不成也算情理之中,结果到最后(剧透一点)最后黄药师说“如若重来”这个话一出,配上俩人在一起躺泥巴里面,我觉得味道就不太好了...这个师徒恋的噱头,真没有必要...黄值得徒儿爱慕,但是黄这个回应真的有点画蛇添足了...不回应也许更符合老邪的人设,即便退一万步说他心里有这个想法吧,但是当年你没有选择,最后也就不要说,就这样错过不是挺好么,这不就是最后的黄老邪么...非要那样搞一下,就把整个氛围破坏了...我到最后超风死了之后,黄老邪说了那个话之后,就直接关了...玄风前面做的都是白做了的...我自动屏蔽最后这一块了...这个片子虽然值得推荐看一看,关键是针对主演的演技还可以,故事性还可以。
但是除了黄药师、超风、玄风,其他人真的演技都不太在线...特别是郭靖、黄蓉、欧阳克等人..实在是渣演技,一点那种感觉都没有。
最终重点强调一遍,师徒恋的噱头坑了电影,绝对算及格的电影...明明电影还可以,99%的部分隐晦处理得还不多,可惜了最后的1%,所以最多给4星。
4.6的评分太低,其实及格6分应该是没问题的...
昨晚看到今天要上线,还特地的起来早点观看了,之前在短视频平台还刷到过好几次,好像还有胡歌推荐过,在之前就听说是什么金像奖入围美术置景,看过渲染图就觉得这剧估计要凉,那是真的不行,估计只有粉丝在吹,看演职员表,以为剧组留了制作费在电影和后期里,但是当我打开这个电影的片头时,我特么木了,只有一句话,这是什么玩意,看了20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哪哪都不专业,美术,置景,道具,摄影,灯光,等等,非常业余,还不如近期的网大黄皮子坟,起码我在演员的服化道上看到了属于正常人的真实感,没什么可说的了,好奇的可以看,不过我还是奉劝大家不要看,尤其是不要花钱看!!!
前几日与朋友聊天,说起什么是最好的爱情,我们都会认为,那些能留在记忆里的被叫做所谓意难平的部分,都是一段又一段的爱而不得。
刚好看到《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故事补充了一段金庸未曾在原作品当中表现的内容,是梅超风“美强惨”过往的爱情故事,她的人生全部被《九阴真经》束缚并毁灭,但那执念其实全部来自她终生未可得的爱情。
也许是小时候受到香港电视剧的影响太深,对于梅超风的印象始终都是邋遢凶狠的老太婆。
而在这部电影里,故事却以梅超风的视角,在她最美好的年纪,表现出一种唯美浪漫江湖故事的新奇感。
江湖门派的大背景仍然是东邪与西毒,但江湖儿女的恩怨,却又因此纷争展开误会,伴随一生。
尽管是网络电影,但是全程看下来,制作细节的水准已经比过去同类影片有明显的提升。
在美术场景方面,细节的设计很有“江湖感”,自然元素的选取,摄影角度、剪辑、特效等都具备情节内容的表达。
少女梅超风原本是个小乞丐,认了师父之后,跟随他前往桃花岛,远景俯视镜头拍摄一叶扁舟在水面前行,预示了即将随波逐流无助孤苦的梅超风的未来。
武打场面的设计能够看的出花费了很多心思,每一场都可圈可点。
丰富的机位设置,可以多角度呈现动作片的艺术美感,剪辑的节奏感将场景中的人物表达和命运的紧张感强调到位。
印象最深的是梅超风与陈师兄在山林中大战巨蛇。
美术层面上来说,人物和环境背景都是蓝黑色的冷色调,巨蛇是暗红色,以及最后出现的人血也是艳红,一冷一热的对比强烈,视觉观感体验十分细腻。
特效与镜头的剪辑配合也十分加分,在激烈的打斗中,镜头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来展示眼前的画面内容,不只是主人公视角,也有带有红色变形画面的巨蛇视角,带来紧张的心理感受。
整体人物的服装造型及色彩设计,对于剧情也有暗示点题的作用。
女主角梅超风在桃花岛时候的服装是舒适的墨绿色,带着希望与生机,当她出逃之后,则穿着蓝色服装,暗示着离开师父的悲伤与忧郁;双眼被刺瞎后,大雪中她也是穿着蓝色衣服孤独离开。
最为鲜亮的颜色只存在于她的新婚之夜,身着红色,但是人物面部光则是冷色调,隐喻明确,尽管是欣喜的氛围,但危险临近的感觉却久久跟随,人物命运的巨大转折也紧随其后。
场景方面的细节,也与氛围状态相照应。
全片当中,桃花岛盛开的桃花,则是她想要去未可得的爱情,在岛上学艺中,桃花随处可见。
但她在离开之后,处处场景荒凉又萧瑟,与她的心境也紧密相关。
与君离别后,再无桃花飞。
最后,梅超风死在师父的怀中,眼前桃花再次飞起,但这一场凋落,也是生命的终点。
一场爱情,一部经书,却以曲折孤苦一生相抵。
没有抱多大期望点进去看的,结果惊喜不断,看哭多次,特别是生死离别后的“天下第一,何及真心真意”。
多少年没有出过像样的武侠片,拍的这么好,不要带有色眼睛鸡蛋里挑骨头,说不好看的赶紧把眼睛捐了吧,演员演技在线,剧情着实感人,背景音乐大赞,居然是唯一一部听着片尾曲看完片尾字幕的电影,强烈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一定不会失望,豆瓣评分越来越不靠谱了,对金庸感兴趣的赶紧去看。
总体质量竟然很不错。西毒也是一代宗师,塑造的却和傻叉一样。最后的狗血剧情太尴尬。
这个武侠往仙侠了拍也不是不行,但是这鸡尾酒式的混搭法总是让人出戏:老觉得西毒在COS锦江版沙师弟,老板娘像孙二娘,东邪练弹指神功玩石头赶超万磁王~ 女主有点郑佩佩×谢娜的意思,原来厂西弟弟演了个满头小辫的欧阳克啊~ 同人番外的意头是好的,可是这壶里装的是酒是醋还得看酿造的本事如何~ (开篇小叫花子情节真的是照搬了黄蓉戏份不少)还好没把这古装武侠师生恋往狗血了写,真是万幸~
侮辱吗?看了这个电影就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代表
没有这个欧阳克应该还能多一分
论射雕第一悲情人物,非梅超风莫属。
垃圾电影,垃圾主演。。
故事留白当然可以浮想联翩,但是这改编真是又无聊又狗血……
严屹宽虽然老了,颜值还是赏心悦目啊。按理应该是个烂片,我为什么还看哭了,还觉得挺好看的,挺喜欢这种调调的。就是女主的颜值挺拖后腿的。
分低的有点离谱 6分问题不大 拍的挺用心
严屹宽的东邪,又温婉又暧昧又油腻,就是没有半分邪气。
因为严宽十星,然后造型减一星,妆容减一星弄的严宽满脸油什么鬼,编剧减一星,虽然完整的讲了一个故事,整体剧情并没有什么尿点,但还是感觉差点意思。黄蓉减一星,不能忍。就不能好好挑个演员吗?是滤镜还是啥反正布景不好看减一星。演员并没有尬演,演技都在线,那些说尬演的不讲武德。最后虽然是金庸自己改的,但我还是不能忍,把东邪弄成渣男减一星。最后还剩四颗星。
射雕的意淫同人故事,黄药师满脸爹味软情色感。梅若化的出场借用了黄蓉的小叫花子形象,桃花岛弟子都走男团风格,陈玄风与师父争风吃醋争做暖男,欧阳克是青春中二漫画造型,柯镇恶竟然是王双宝扮演的。服化道不算差,但剧情就是脱离不了网大的浮夸。
故事还从错爱一生的原点出发,又循环轮回到执著的关卡。铺陈兴赋的手法似乎是对前尘的再次回溯,也是对未来的几点提笔。
这片是拍出来气人的吗?
黄曦彦的陈玄风真帅啊
虽然还不够一点,故事讲得不够透彻,没有原著基础的观众估计不好看懂。但是切入点不错,从梅超风角度看其一生。兄弟姐妹的纠葛深度不够。 梅超风演员头真小。
药师粉没看完,但编剧几处细节还是可以的
被b站安利,看湿了,很多细节拍得性感又细腻。喜欢(省略一堆限定词)老男人、享受那种想要又拿不到看着牙痒痒的感觉、但爱着锅里的一点也不耽误吃碗里的、还有点绿帽情节的话代入女主看会很爽🤤除了剪辑怪怪的最后几分钟有点尬。
有武侠的人味,挺好的
其实还不错吧😂除了开头结尾……开头太像黄蓉了,结尾又太直白了,原著再怎么修应该只有单箭头吧,不然黄药师人设就该崩了,剪辑也奇奇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