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赛斯罗根这样的好基友,什么杯具都化为了喜剧。
本是一部小清新的励志片,活活的折腾出无数的笑点。
没心没肺的一天天,嬉笑怒骂的对话,让癌症这样沉重的话题,变得似乎不是那么难以面对。
《抗癌的我》,一部关于年轻的癌症患者,如何从绝望到有勇气去和死神战斗的故事。
某一天,因腰痛而来医院就诊的亚当,被医生告知患了癌症,五五开的存活率。
没有太多的震惊,但其实,那种深层次的压抑带来的伤害,远甚于直白的哭泣。
而片子直到结尾,才出现了亚当因难以承受死亡的压力,而疯狂砸车子的镜头。
对于个人而言,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过客。
特别是生命随时会终结的人。
你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明天街头的落叶,能不能看见拥挤的公交车上那一张张陌生的脸。
当亚当做完化疗,坐上晚归的公交车,落寞和绝望的目光,写满了悲伤。
日渐消瘦的身影,为化疗而自行剃的光头,配合情节飘出的那一首首淡淡的曲子,都将压抑表现到了极致。
但压抑并非导演所要表达的一切,于是,夸张搞笑的基友出现了。
满嘴脏话的家伙用自己的言行冲淡了全片压抑的基调。
生拉硬扯的带着亚当去酒吧泡妞,最后成功的上了床。
在自家院子里,用鸡蛋和斧子来毁坏前女友留下的画,两个人看着火烧斧砍的油画,开心的大笑。
于是,胖子罗根成为全片最让人感动的人。
某次不经意见,让亚当看到了那本《一起面对癌症》。
镜头扫过,只见书上有许多折痕和阅读后的记号。
原来胖子一直用书上学来的招数,来帮好友渡过最困难的时光。
除了友情的依靠,爱情也不可思议的适时出现。
长的清新脱俗的女实习生,在对亚当做心理治疗时,也渐渐萌发了爱意。
电影结尾处,手术室外,父母、死党、暗生情愫的心理医生,一起等待着。
人的生命从诞生就伴随着哭声,而痛苦的经历也似乎一直是和快乐并存的。
虽然年纪轻轻就遇见死神这种守关型BOSS,不是时常有的事,但人生的低谷,总是随处可见。
有些事,谁都不想看见,可还是会发生。
有些人,你想紧紧的握住,可终有离开的一天。
不管是被动的承受某些外来的伤害,还是作茧自缚,划地为牢般的自虐,接受悲伤,学着坚强,才是王道。
这种题材本来不该碎嘴,还评啊评就恶心了.不过看某些短评,看得有点气不顺,还是话痨几句发泄下,有些人啊,就算看上亿部电影也不懂人生.1.编剧大人功德无量,这个片肯定可以当积极心理教材看了.据说是本人经历,祝福祝福,感恩感恩.2.拍成喜剧是必须的,正面心理提高免疫力,免疫力对患者的重要性恐怕还胜过化疗了,乐观最牛逼,不服不行.3.简单故事写得好看最见功力,难得的是没野心,怎么做到的?一个从鬼门关绕了圈回来的人,你要他还怎么雄心勃勃心路历程爱恨交织,一个癌症幸存者编剧写剧本,最回避的可能就是,深刻.......4.演员加分,主角不说了,安杰丽卡·休斯顿太好了,戏那么少,本身也不抢戏不突兀,但都是大泪点......一张脸写的都是生活,这话做作了,但一时找不到别的形容.5.kyle.好基友一辈子这句时下流行的玩笑话,没想到成了戏眼.Kyle是这个戏的魂.我不知道编剧写这个角色是为了向他自己的一位朋友致敬,还是自己为自己创造出来的守护天使.也许当他在病床上最无助最恐惧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身边这样一个朋友.谁不这么希望呢?在你绝望的时候逗你开心给你鼓励,永远都是正面能量积极心理.我爱死Kyle听adam说出50,50时的表情...什么!5成!我还以为有多低...我年轻的时候看这片,一定会幻想,我要有这样的朋友就太棒了!现在看,我心里想的是,我可得向kyle看齐,这哥们,绝对是我的最新的role model.6.终于看到大家都提到的第80分钟,那个"石破天惊"的画面,一本《共同面对癌症》的封面......没错,效果完全等同《飞屋》里老先生翻开老太太留给自己的相册那一幕.而且,更低调,不出戏.好朋友一辈子,别问自己有没有这么幸运,努力让自己变成kyle吧.
真的是一部很平静的电影,尽管主题很悲伤,导演却用了轻松诙谐的语调来讲述,所以当我得知男主角得了癌症的时候我以为最后会以误诊来结尾呢。
当然那样就比较俗套了,但是电影的诙谐基调实在是让人悲伤不起来。
后来男主角上网查了下说治好的几率是一半一半,就像他的好朋友安慰他的那样,其实还好啦,你会没事的,这在赌博里算是胜算很大啦。
我想男主角刚开始也是带着侥幸心理觉得没所谓啦,我才这么年轻,又没做过坏事,老天没理由就这样夺走我的生命啊,一定是开玩笑的。
就这么想着,他一边做着化疗,一边接受心理治疗,偶尔还和好朋友搞个party,甚至去酒吧掉妹子,好像只是在等待一个面试似的,通过之后还可以继续快快乐乐的生活。
直到一个和自己一起化疗的老人突然去世,他才意识到自己离死亡是如此的接近,才意识到也许没有后来的日子了,也许自己的生命到此为止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挺理解男主角的这种心理突变,其实我想男主角和我有个共同点,不仅和我,是和很多我们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经历过这些大灾大难。
影片中作者曾对心理医生说过一句话,说你和我一样都是新手。
那个心理医生只是在医院里实习的待毕业博士生,男主角是她第三个患者,而男主角也是第一次面对死亡的威胁,之前的他是那么平庸,生活是那么平淡。
当灾难突然来临该怎么办?
也许我们曾经假象过这种场景,但那仅仅是假象,谁也不知道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会变成怎样。
男主角的第一反应是,切,别开玩笑了,我怎么会死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经历,去年我在乘公交的时候被扒了钱包和手机,当我发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切,怎么可能会被偷呢,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的。
第二反应则是,恐慌,最后则是平静的接受现实。
以前想着说电影里的那些英雄人物们那种临危不惧的霸气与成熟应该没什么难的吧,我觉得到时候我也完全hold住。
其实自己还太嫩了,只有真正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才能如此冷静,所以当发生灾难的时候不要假装成熟,该找人安慰的时候就找,该找人照顾的时候就找人照顾,这不是显示你很幼稚,这只是人之常情。
前天做了一个梦。
梦到囧瑟夫。
梦到在露天绿茵操场看《抗癌的我》。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群中国人。
举着红旗排成队列高唱国歌。
那情景让我泪流满面。
虽然毫无逻辑可言。
但是这确实是我这些天最关心的几件事。
健康。
癌症。
时事。
正是因为生命有期限,所以一切才那么珍贵。
电影中有欢笑也有眼泪。
男主人公的妈妈为了多了解一些与病情相关的信息默默地加入了癌症援助协会。
她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都饱受病痛的折磨,这样的内心又有多煎熬。
那不离不弃的爱。
纵使在生命尽头也依然坚定如初。
他的朋友看似重色轻友整日寻欢作乐,其实也在默默地关心着他。
甚至买来书籍《Facing cancer together》。
我在想他让adam好好享受当下是不是受了书中的启迪。
那叠起的一页页他都在偷偷地进行吧。
我想真正的朋友只会想着怎样把更多的快乐轻松带给你。
而那些惶恐不安焦虑彷徨都独自一人去承担和消化。
手术的那个早晨他早早地来到adam的家门口,在车上等待时那少有的严肃的表情,以及在医院外倚柱而立的凝重,都让我感叹这个好朋友的情深意重。
试想当我们年老体衰又有谁在我们的病榻之侧悉心照料,一起回忆曾经的美好往事。
时间会让很多人都成为过客,同时时间也是最好的证明,最后的最后你才会知道哪些真心永不移。
还有那个女心理治疗师。
同为新手。
他们都在学习成长。
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让最后一次的治疗不欢而散。
后来adam在手术前的那个夜晚濒临崩溃,是啊,那生死未知的明天要有多大的勇气去面对。
他打了一通电话给她,跟她道歉,她亦觉得应为治疗做更多的准备。
因为这个角色觉得心理治疗师真的责任重大,因为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影响了一个病人的一生。
同时他们要有多强大的内心多敬业的精神多迅速的自我调解能力才能去面对那几乎高达百分之百的负面信息。
生活中又有谁能长久地听你诉说烦恼苦闷病痛呢。
谁都没有责任和义务必须这么做,那不是他们的职业。
曾经我以为我可以去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给他们带去光明和勇气,然而现在我也是真的发现我不能了。
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不小的打击,好像保护层突然变得稀薄了。
黑暗随时都可长驱直入,将我仅存的光明带走,那是我唯一可以支撑和依赖的力量,我必须严加守护。
我仍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及时将不好的情绪化解,时刻将自己调整在非常好的振动频率上。
依然需要修炼。
It's gonna be ok.
如果你27岁,未婚,在某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早晨,有人告诉你,你得了癌症,你会怎么样?
电影《抗癌的我》是我喜欢的一部新片,小的成本,小的立意,没有撕心裂肺的眼泪,没有满坑满谷的煽情,它安静地讲完了一个故事,哀而不伤。
小时候总是以为,飞来横祸,死生无常是八点档电视剧用来赚人泪水的桥段,现实中发生的几率远低于彩票大奖,后来我发现这些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发生在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群中。
只是故事虽然悲切,却很安静,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认认真真地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后,覆盖在荏苒的年华下。
他们是一对年轻夫妇,这不过就是一次普通的短途之行,带着他们两岁半的女儿探亲后回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小伊伊温热的小手在差点被吊走的车厢残骸中被发现,成了死神镰刀下的幸存者。
但此时,深爱她的那两个人,已无法分享奇迹。
他是一个只见过一面的朋友,记忆中阳光开朗,没心没肺的样子总是让人觉得好笑,后来陆陆续续在微博上得知他父亲生病的消息,在一个满眼喜庆的日子,他发了一条微博“今天是平安夜,也是家父头七。。。。
去年发现XX癌晚期后我放弃攻博回国,谢谢各位关心,我爱我的双亲”她是一个女生,我不认识她,因为网络而听到了她的故事。
她留下了遗书,告诉我们这些不相识的人,因为婚姻和感情的问题,她的痛苦和无奈。
最终在一个有月光的夜晚,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们对于这个世界,也许只是无关紧要的普通人,但是对于某些人,他们却是整个世界。
我能想象他们的离去,对于爱他们的人会有多大的打击,生活的残酷,在这一刻才显得那么真实。
是啊,在命运面前,人会变得像石缝间的小草,在起大风的夜晚,被吹摆得忽高忽低。
有些人熬了过来,在夜的尽头迎来晨曦。
有些人骤然谢幕,成为记忆中用来怀念的过往。
然而,不管这个世界如何一点点改变我们对于人生的期许,那些消失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总会提醒我们,一个生命的孕育和延续,便是一场最浩大最有意义的工程。
所以,请善待它
一个沉重的题材却表现得如此轻松而又有爱,导演、编剧、演员都有很不错的努力,本片导演乔纳森·莱文继《古怪因子》之后又一比较成功的低成本(800W美元成本)独立电影作品。
影片里的亚当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本片的编剧威尔·里瑟尔,而他现实中陪伴的那位好友,也就是塞斯·罗根。。。
安娜·肯德里克小巧玲珑的娇俏表现得恰到好处,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在《女仆》之后又演了个不讨好的角色,其实她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也许一个讨喜的角色就可以让观众对她好感起来。。。
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可爱的女友,这就是人生梦寐以求的。。。
昨天刚看完治愈有爱小清新的《抗癌的我》后,励志!
治愈!
淡然面对不幸!
积极乐观!
这些词眼一个个冒上心头。
果断的4+分(5分制)佳作。
不过就在时间分秒前进的过程中,慢慢开始感觉这种想法是极端幼稚的,因为电影中从头到尾清一色的风格美女呀,有点让我对美第国主义的温柔乡心驰神往了(¯﹃¯)。
首先想对导演说,这种“治愈”是不太符合标准的,视乎些许步入了中国武侠小说一男多女阵容的社会构想;其次,这部电影导演你就不考虑女性观众了吗?
就是要治愈也要考虑下seth rogan这位体态略宽的幽默男轻松征服多位美女的可能性,起码这电影会让不少的优质女性开始质疑自己的男朋友过于高帅富了。
电影中的男主身处百花从中,有知己,有慈母,有交心病友,还有半路杀出的邻家小姑娘。
我想说,如果真有这天,我也死而无憾了,呵呵,开玩笑的,人生如此多娇,吃饱了撑着睡的香,囧瑟夫一脸的知足观众有目共睹。
至于电影的粗口和生活气息的在现,编写拍摄得栩栩如生,每个人归根到底的不完美是一件挺实在的事。
至于电影里天花乱坠的美人儿,真心希望这些励志独立电影的导演能多考虑下使角色存在与绝大多数观众所处的社会环境能更加贴切,毕竟治愈系和意淫系大多时候也就那么一线之隔。
就像看到的其他影评一样,剧本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导演排的,演员的表达力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也许是因为影片被定义成“喜剧”,所以关于“哭点”,导演有意控制。
不过,这部电影也让我看到,有很多事情,我们觉得我们在自己扛,但你身边的人却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你扛,所以不要轻易对身边的人下定义尽量美好回应。
片名叫《活個痛快》,但一點也不痛快啊,看起來是反話。
基本上男主角的人生和個性就是不太痛快,所以他和女友感情有問題,和父母關係不好,但是有個個性完全不同的搞笑好友也是有點奇怪。
然後他得了個癌症,雖然過程很痛苦但結果反而讓他人生稍微變好了一些。
不過導演也無意去探討主角的性格源由以及患病過程中他有何啟發或轉變,就是很平淡地呈現他的情緒變化,以及他和家人朋友間的關係,再配上清新的搖滾樂,就是美國獨立製片的調調。
不灑狗血是很不錯,但反過來說好像什麼也沒說。
当片头出现Seth Rogen的名字时,我以为这会是一部类似《四十岁老处男》《一夜大肚》这样的最近几年很流行的成人喜剧。
然后Joseph Gordon-Levitt那张帅帅的囧脸出现了,自打看了《inception》和《500 days with Summer》之后,他的脸已经给我刻板印象了:绝对是那种特别sweet特别sensitive的好人,但是指定会有苦逼事发生在他身上。
果不其然,首先是他唯唯诺诺的给他的小女朋友在家里准备了一个抽屉——预示他们的关系更进了一步;然后我们就得知他竟然三个礼拜没做爱了;然后很快的,他就被诊断出癌症了。
从这里开始我才意识到这竟然是有点严肃的电影。
虽然电影里说男主角的癌症有五成概率死翘翘,但我相信电影院里的所有的人打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部happy ending的电影,尤其是当一个悲惨的故事借着喜剧的方式讲出来。
所以当Joseph将自己的病情告诉父母、当Joseph第一次去看心理医生,故事像正经的喜剧一样慢慢展开,轻松幽默,电影院里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慢慢的,电影试图让我们相信,苦逼脸Joseph是真的可能会死的。
就连他自己,也是一步一步逐渐意识到这一点。
终于他不淡定了,痛苦、孤独、绝望、自暴自弃、顾影自怜。
尤其是他的好朋友总是拿他的癌症用作勾搭漂亮女孩的话题;他的女朋友——口口声声说要照顾他的女朋友——因为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出轨了(苦逼脸Joseph总是被蹬。
但让我个人最受不了的是,她竟然看上了一个胡子长到膝盖的脏兮兮的野人);自己的妈妈,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给自己找麻烦。
当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总是会觉得自己是如此的特殊,似乎被丢到了遗弃的角落,似乎全世界都欠自己一个大大的人情。
于是,他受不了别人善意的安慰: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安慰我一切都会好起来?
为什么就没人指着我的鼻子对我说,你他妈的就是可能会死?!
转折点出现于当他的心理医生——医学院还没毕业的大胸小妹Anna Kendrick——劈头盖脸的问他:你妈妈有一个无法沟通的丈夫(Joseph的爸爸得了似乎是老年痴呆的病,连Joseph是谁他都不认得),还有一个不愿意和她说话的儿子,你让她找谁倾诉?
你还在抱怨她对你的过度保护?
我想这是Joseph第一次意识到,不只有自己活在被癌症折磨的痛苦里。
终于他开始逐渐清晰的看到,癌症的阴影不止笼罩在自己头上,还笼罩在每一个关心他的人头顶。
他的妈妈自从得知他的病情就去参加了一个癌症患者子女的家长互助会;他的好朋友虽然整天借着他的癌症四处泡妞,实际上他自己偷偷的读着《get through cancer together》,还认真的在书中划重点做笔记;即使是他的女朋友出轨,也不是因为她不再爱他,其实只是因为她不知道如何面对Joseph逐渐消失的生命——从来没有人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我突然想起在灾难过后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逝者已矣,生者坚强。
其实Joseph可能失去的生命,对于所有关心他的、仍然活着的人来说,一样是毁灭性的痛苦,甚至无法判断谁的痛苦更深,因为活着的人仍然要在这样的痛苦中生活很久很久。
这部电影中巧妙的安排了很多暗示。
比如题目《50/50》,这绝不是一个随意选择的数字,它暗示着,关心你的人分担着你身上的痛苦,50比50,并不比你轻松一分。
别人无法对着你说出:”你他妈的就是可能会死。
“不是因为他们有意欺骗你,而是因为,不幸的结果,他们一样无法承受。
你失去的仅仅是生命——眼睛一闭不睁了而已——他们面对的,却是活在你离去的阴影里,很久很久。
另一个有趣的暗喻,就是当Joseph强制性地清理了Anna车上的垃圾,就好像Joseph生活的变故,同样也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混乱,而能够帮助别人走出生活的迷乱的人,不是别人,只有Joseph自己。
终于Joseph释然了——在那场决定他生死的手术之前——就像他清理了Anna一团糟糕的车:安慰母亲,拥抱朋友,告诉他的傻爸爸他爱他,在手术前的最后一晚告诉Anna他对她的感情……然后不出意料的,手术成功,崭新的生命开始了……多啰嗦几句: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或者说我认为这部电影最成功之处,在于匠心独到的演员选择。
囧脸演员Joseph Gordon-Levitt演起这样的深情乖乖男本来就很有说服力;后来他在绝望中的爆发,以及手术前对家人朋友的表现,令人动容;尤其是他有意给人物加上的小动作——总是在紧张的时候忍不住咬手指甲——显露了他天才演员的潜质。
Seth Rogen一贯就擅长演这种满口脏话下半身思考的粗人,但这次他也展现出了大块头内心的小温柔,而且全片的搞笑和幽默很大部分来自于他。
大胸鹰钩鼻小美女Anna Kendrick自从提名奥斯卡以后逐渐崭露头角,但个人认为她的表演不够有突破性,至少这次演绎的心理医生仍然有up in the air里的影子。
个人最为欣赏的是Joseph妈妈的演员Anjelica Huston,自从看过她在98年的作品《Ever After: A Cinderella Story》演绎的灰姑娘后妈以后,我就对这个演员好感陡增,这一次她演绎的妈妈身上展现出的坚强、脆弱、隐忍、对儿子的过度保护、甚至是一点点怪异的幽默都让人印象深刻。
50/50其實是賣萌與賣腐在本片所佔的比例
PS:生命应该存有那么一点希望。 心存感激,相信身边的人是爱你的。 该放弃的爱情,学会放弃。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事,只是或早或晚。 精神旅行大过生命时限
谁他妈说这个是喜剧的 seth的叼脸已经完全不能演正剧
我喜欢这种小清新喜剧电影,不过在小清新电影里面这部真不算拍得好的。
2012-88
男主角长的一副我见犹怜的样子,丈母娘去年食道癌去世,所以此片中不少场景让我动容
情绪铺陈没有想象中的精彩。但是,胖子送他去医院手术,车里的那段让人想想都忍不住要掉泪。
尊重病人的态度,就是不把他们当病人;尊重自己的态度,就是别拿自己当特殊人。
Diane: I'm making you a glass of green tea because I heard on the news that it reduces your chance of getting cancer by 15%.
说是治愈系其实也不尽然吧,里面也有歇斯底里也有死亡和沮丧。但是结局还是蛮治愈的,一直不离不弃的友情,开始有了交流的亲情,以及一段新的恋情。生命真的很精彩,尤其是重生之后。
不煽情,不做作,真实而细腻的治愈之作,笑中带泪的小感动。囧瑟夫近年不断地接这种偏门小文艺片,诠释起来得心应手。Anna Kendrick小姑娘还是跟Up in the air中一样可爱。
How to face cancer together
这几个演员凑在一起说不出的怪,非常没有chemistry
这种文艺小品要是做成开放式结局不知会加多少分,囧瑟夫还是不错的
真正的“治愈系”电影
这种治愈系小电影负责大团圆就好。囧瑟夫总是带着囧气呀
人生中得塞胖这样的基友也无憾了。阿囧表现得真好,坐在街边无助的时候真想摸摸头把他领回家 =.=
囧瑟夫的笑容真是……OMG,不要打特写了好吗,我心脏有点……
果然還是親人和好朋友最給力吖!Nice~就算是老套的故事,人設選角都很出色,好看!
三星半。温暖清新,让人感动。虽然不够那么好,情节有点标签化,但总算足够温柔与轻松。囧瑟夫的笑容真治愈,真好看,安娜真可爱,单纯的女生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