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俗人,就喜欢重盐重辣的,光靠王智和魏翔价值观不同但是难分对错的对骂和商业街“我们都在用力挣扎”群像长镜头就足够惊喜到我;更何况正视智力障碍者的态度、笑中带泪哀而不伤的煽情和平等地歧视所有人的搞笑,使用了残疾人作为主演的勇气和平时态度,我就能给这电影打5星。
创作者很高明的一点是,本片中所有,我是说所有的煽情和上价值观的情节全部都用搞笑情节“稀释”或者说“淡化”过。
观众还在为情节揪心或者深入共情的时候立刻被不突兀的夸张情节逗乐。
就像西瓜加盐会更甜,这样的情节设置最大程度上避免煽情过度或者价值观冲突带给观众深度思考的尴尬余韵。
至于片中的搞笑片段对残疾人和健全人的“一视同仁”,就是另外一个好评的点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是一部娱乐至上的轻浮电影。
相反,敢于使用唐氏演员、孤独症和自闭症演员作为主演的勇气绝对值得赞赏。
在这个网络环境矛盾日渐尖锐的时代,对弱势少数群体的描写很容易两头不讨好:轻了有拿弱势群体做噱头卖点的嫌疑,重了的话观众平时的生活已经够苦了,谁会愿意在电影院呆俩小时只为了品尝一遍别人的苦难?
本片我比较喜欢的点也是如此,它能够用平视的目光凝视弱势群体,也能在对商业化足够妥协的轻纱遮蔽下展示创作者依然鲜活的、对这个并不公正平等社会的愤怒。
拍电影不为名也得为了钱,以智力障碍者的生活为切入点的本片只讨论了非常浅显的社会矛盾。
但是噱头也好博名声也罢,本片的身障者演员们也确实因为参演本片得到了工作机会,对这个群体在社会讨论中长时间的缺位来说,只要有讨论就是进步。
更别说后半个小时的情节赚足了我的眼泪了。
本片改编自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这似乎已经是国内非常擅长的喜剧片制作模式。
用经受过市场和评论检验的,相对成熟的电影剧本,构建一个比较高的底线,再以本土化改编和明星阵容做突破。
此前同样由魏翔主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即是如此。
当然,这个模式也不是一直灵验,刚刚暑假上映的《超能一家人》,就经受了票房和评论的双重打击。
《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名字上先做了自嘲,非常聪明的做法,一下控制了观众预期,又引发好奇。
原来这不是部普通的运动电影,而是把视角对准了一群特殊的人群——“心青年”,也就是智力上有些障碍的孩子。
选择这个题材多少有些风险,特别是作为喜剧,尺度大了有冒犯之嫌,太煽情又显得取巧。
还好电影的分寸把握得很好,在喜剧、运动和煽情之间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边界,几种元素相处融洽。
魏翔当主演的最大风险是用力过猛,和香港的詹瑞文一样,他们的表演风格适合话剧舞台或者戏份不多的配角,作主角就容易“满”,甚至是“溢”,过犹不及。
这点电影也做了自嘲(电影好几处自嘲都做得非常有趣,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好在电影在喜剧上做了减法,没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那么癫狂,魏翔也稍微收敛了幅度,就刚好。
本来魏翔不是小生类型,演商业片主角有点吃亏,特别需要风格化。
詹瑞文和葛民辉也吃这个亏,不是演技好不好的问题,是商业片的规律限制。
沈腾和周星驰其实都是小生底子,可以搞怪扮丑,但帅起来也非常有说服力。
魏翔的主打还是演技,话剧底子是他的基础,但某种程度也成了拖累。
这时候,电影喜剧方面的减法就非常适合,电影的搞笑方式经常出其不意,比如在抒情时突然转折,又或者刚开始热血就一盆凉水浇下。
这种反差让喜剧自然发生,而不是去“演”出来,过度表演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魏翔的“收”也应该感谢王智的配合,女主角的表演不能说多出色,但非常稳定,她把整部电影的节奏,带到了一种平缓的状态。
事实上电影还是谦虚了,作为运动题材,拍得还挺“热血沸腾”的,电影某些部分很有《少林足球》的神韵,就是看似普通人,实则各怀绝技,草台班子打出奇迹。
但运动也不是全部,最后还有对输赢的释然,电影最后讲胜负,讲情感,讲快乐的本质和初心,其实都是挺普通的道理,但在电影中自然成立了。
这当然要感谢原著的好故事,但克制精准的改编,同样功不可没。
整体而言,电影的质量算不上出类拔萃,两个小时还是太长,结尾拖拖拉拉(自嘲又立功了)。
但在喜剧片领域,已经是近年来非常优秀的作品,整体远好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它好在没有明显短板,没有过分反智与癫狂,可以扎实地讲好故事、雕琢人物和表达情感,又有关注弱势群体的现实意义,笑点也颇有设计,不抄段子不自嗨,非常工整,有一份传统喜剧电影的踏实。
魏翔用又一部电影证明,自己是可以扛起主演大旗的。
在这点上,他甚至比艾伦和常远走得更加坚定,大有弯道超车的架势。
如果电影在国庆档票房大卖(这个概率不低),在喜剧票房号召力上,他的面前可能就只有“沈腾”这一座大山了,这本身也是个非常“热血”的故事。
剧本和表演都太浮夸,这种浮夸如果按在一个正常的开心麻花喜剧片上,比如《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这种,就还挺合适,但是放在这样一个题材上,就有些不伦不类。
对于智力障碍人群,很多笑点由他们表现,就显得很奇怪,让观众觉得他们成了笑料的“工具”,再加上篮球比赛里他们经过训练,比正常人都强得多,这又太离谱。
于是形成了一种断裂感,又想拍出智力障碍人群在生活中的困难,又在篮球上把他们拍得完全不切实际,让人感觉笑也尴尬哭也尴尬。
就直接点说,篮球比赛可以拍,但是至于说让这些人扣篮、空接跟好玩似的?
最后一场比赛那个好朋友队,恨不得每个球都是扣篮,甚至还有反手倒扣。
如果我是导演,我就拍两个队一场比赛就能拿个20分左右,他们进一个正常的投篮都是胜利,而不是浮夸到如此。
再说两个主演,魏翔现在挺好的,完全可以撑起一部喜剧电影。
但是王智……演得太用力了,虽然这部电影里她好看极了,但是真的用力过头了,每个表情都在使劲,每件小事都能演出夸张的情绪。
最后,电影我没感动,也没笑太多。
但是彩蛋感动我了,虽然电影不太好看,但是彩蛋值得大家看,电影的主创人员值得鼓励!
那些打一星的观众,麻烦你们去查一查导演和编剧的幕后资料,其实我们的导演编剧其实都是智力障碍者。
我们评分的时候不能以正常人的标准去打分,如同电影里的篮球观众,不能期望看到NBA标准的篮球比赛。
剧组智力有限,还望大家海涵,不要觉得买票钱浪费了,就当为智力障碍者献爱心了。
导演编剧辛苦了,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原来智力障碍者不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能拍电影。
谁说翻拍就一定不好看?
这次的竟然还可以!
而且不止好笑,还挺耐人寻味的。
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喜剧啦,可以给到有3颗星,加之《超能一家人》给我恶心的,一对比,再加半颗....三颗半....那就给四颗星吧,别这么扣扣搜搜的。
可想而知,以后看电影得认准导演...或者认准编剧吧,咳咳,毕竟我也是喜剧编剧。
魏翔、邢文雄他们第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就挺好笑的,所以这次我也毫不犹豫的就冲去影院了。
小沸腾里面讲的一群有智力障碍的心青年,我以为笑点会往着展示他们“傻”的方向发展,那如果是这么处理的话,那这就一点都不好笑了!!
我非常反感这种笑点的设置。
但电影恰恰相反,他们不傻,不止不是傻,还非常聪明,至少他们是有思考的,有智慧的,是一群非常聪明的小朋友,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推动剧情的工具,这点很好。
就像影片里说的,他们就是一群永远长不大的小朋友,而大大的身体却住着个小小的灵魂,这也太有喜感了!
而且他们的动作、行为,更纯真,反而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想得复杂了,包袱多了,所以还真的挺羡慕这样的孩子们的,就像未经污染的白纸一样,干净、纯粹!
除了这些孩子们,重头戏魏翔,表现非常出色,虽然还是这么用力,但也细腻很多...比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观感好很多。
还是说回笑点吧,因为我也是搞喜剧的。
这部电影的进步之处在于,笑点是有思考的,这个非常重要,不经过思考的无脑喜剧,我个人是非常厌恶的。
而且魏国铮这个人物也非常的让人喜爱至于煽情部分,真的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非常的丝滑,甚至还自我调侃了一下......还真是,一下子共情了。
作为喜剧创作者,其实有时候非常担心,会不会冒犯到观众了,有时候煽情又怕过火了,这时候自我调侃一下也挺好的....很机灵啊。
不过说实在的,可想而知,他们创作者自己本身也非常害怕这个度把握不好,担心过了,挺好的。
能反思而且考虑观众,这是当下中国需要的喜剧创作态度!
最后就是,国庆档高手如云,目前看小沸腾的排片等等好像都不太好,对于喜剧烂片,可能大家都害怕了吧,希望小沸腾大卖吧!
这么一部瑕不掩瑜的喜剧佳片,值得让更多的人看!
这也是我推荐的意义。
夸完了,就骂两句哈,以下涉及剧透,大家慎看!!!
慎看!!!
唯一有点让我不适的就是,乐亮在公交车训练挡人能力那段,我挺不适的,作为一个笑点和艰苦训练过程的体现....我能理解,但理解不代表就能接受的。
我一直认为,喜剧就算在戏剧里,也要尽可能的贴近现实,而在现实中,这种事是非常不好、不对的。
不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牺牲大家,这不好,这不是喜剧的初衷。
我认为喜剧是奉献,是牺牲自己逗笑大家,毕竟许多笑点,都是自己的悲剧,众人的喜剧。
而这段是我不敢苟同的,可能是我对喜剧太严格了,反正我接受不了。
照例,作为喜剧编剧,我会改一下。
首先这段的目的就是要训练乐亮、而且还要体现他的不容易、最好还是一个笑点。
所以这样改成,乐亮挡的还是门,而门后面则是一群小朋友,这是被刻意安排的,是为了陪乐亮训练的,而乐亮的任务还是阻挡他们出去。
而他们为什么要出去呢,因为这扇门背后,有他们喜欢的甜甜圈.....所以一个不让他出去,一群非常想出去,各有各的任务,就没有对错之分了。
而这小朋友和甜甜圈,还可以改,可以改为....小学生和作业.....又或者是帅气的肌肉男大学生和美女(但为了喜剧效果,可以改为胖胖的普通女孩,而她还非常害怕和抗拒他们。
)因为这非常反常,现实中是不会出现这种事的,就这样。
对了,还有中间那段,众生皆苦的戏份,很好、很棒,很喜欢!
这种充满了人文关怀、接地气的片段,好久没看到了,真的太惊喜了!
那一段群戏,太绝了!!!
作为国庆档强类型喜剧,笑料很足,而且贴着人物设定抛梗,经常出其不意。
魏翔跟魏国铮的适配度太高了,一生要强的篮球教练,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球队输球,跟艾伦饰演的老马堪称一生之敌!
他俩先铺垫了个好笑的底,后面被迫去特殊学校支教,带“仁爱之家”的队员们练习、打球、比赛更是鸡飞狗跳,引发了一连串的故事。
我觉得给魏教练埋的一个伏笔也很不错,让后续他跟仁爱之家大家长乐光因为一场篮球赛爆发争吵的时候,他的立场够坚定够有一定的说服力。
有时候保护不是把心智障碍者完全纳入羽翼之下,而是要寻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在摔打中接触外面的世界,哪怕某一天失去了保护,自己也有独立活下去的能力。
这是最最最戳我的一点。
也是前面老魏自负又傲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赢,也不让人反感的核心点。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的好笑就在于人物碰撞上,极具戏剧张力,老魏那么想赢的人,偏偏碰上了一群根本不会打球的队员,跟健全人相比,应该是一群负分选手。
他第一次见识到李渔、乐亮等人的水平后,无异于瞳孔地震,从身体到内心通通是拒绝的。
魏翔刚好演出了这种抗拒感,笑点自然,非常容易理解。
当然,这群热爱篮球但“能力值为负”的球员,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能称得上有天赋,比如,在搬家公司锻炼出超强弹跳能力的大白,在工地最擅长搬砖、核心能力远超众人的李渔,还有手速快如闪电的圆脸小个子……这下子魏国铮看到了赢的希望,又精神百倍地投入了训练,但是鸡同鸭讲的训练日常,捉襟见肘的训练经费,让故事走向了一个超出预期好笑的道路!
电影中有几场比较比较关键的篮球赛,让我笑到肚子疼的是仁爱之家队小试牛刀,凭智力碾压对手的那场,“爸爸的爸爸叫什么”“锄禾日当午的下半句是”,这样听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在那个场景下炸裂级别的好笑,荒诞又合理,真正的知识就是力量。
而老魏拉来之前的队员,让仁爱之家队跟健全人在篮球公园打的那场比赛,有了胜负以外的意义,说实话那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李渔他们在技术、实力、体能等方面被全方位地碾压。
某种程度上它让观众直观看到或感受到了残疾人与健全人正面对抗的时候,前者根本毫无优势。
如果不是一场可以喊停的篮球比赛,而是日复一日的现实生活呢?
忽然意识到了导演在用这种方式,探讨心智障碍者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能称之为关键和高潮的那场比赛,又是老魏与老马的宿敌之战,一个初次参赛就杀入决赛的仁爱之家队与保持不败战绩的好朋友队。
过去,老魏总是以失败者的心态活着,觉得优秀的老马针对自己,实际上是让一直跟老马比较,在针对老马。
现在,他终于在跟乐光、乐亮等人的相处中学会了纯粹、快乐,懂得了松弛地生活。
其实,篮筐之下的每个人都是享受比赛的,对手进了一个漂亮的球,也会发自内心地称赞一句“好球”,这种氛围是能感染人的。
所以,老魏后来能自然地说出“我们不在乎你是不是赢得胜利,但我们关心你是否过得开心。
”他已经不是那个只想赢不愿输的“无情”教练了,而是肯把内心的柔软与温暖袒露出来,让大家知道他也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是喜剧,有欢乐的氛围,但实实在在关注到了智障人士,乐亮坚持“教练,我想单打”的时候,我想到了三井寿,但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三井是出于对篮球的热爱,而乐亮是想要支持一直单打的姐姐。
那种从心底透出来的感动实在难以抑制,瞬间理解了导演的真诚。
还有片尾拍摄花絮播完,以及看到乐亮一个人买了冰淇淋,默默跟在弟弟身后的乐光收到了一条“我买到了冰淇淋”的语音信息,鼻头酸涩,浓浓的人情味。
又哭又笑,真的值得一看。
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笑点,能够让观众从头笑到尾,而且能笑得很真实,也就是几乎没有让观众尬笑的地方。
后来才得知这是一部翻拍电影,可以说本片在本土化改编方面做得相当不错的,使故事更贴合本国的特色。
此外影片当中的泪点也有不少,且都不是强行煽情,是真能被魏教练对残障篮球队员们真挚的关怀所打动。
但是作为一部体育题材电影,还是没能脱离体育片惯有的经典套路,剧情的大致走向很容易被猜出。
不过结尾却是个令观众比较出乎意料的结尾,算是一定程度的反套路吧。
另外全片的叙事节奏没有把握得太好,感觉很多地方的叙事过于紧凑,详略不当,该表达详细的都一笔带过了。
片中魏翔一如既往地带来了无数的笑点,演技也时刻在线,相比之下,王智的演技就比较一般了。
总体上可以说是一部合格的体育喜剧电影吧。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翻拍自2018年西班牙本土票房冠军《篮球冠军》,此片做了大量本土化的结合,在笑点以及比赛的热血场面上远多于原作,但对于特殊人群人文关怀的主旨则改编的很失败,基本是简单粗暴的分配在魏翔和王智两人身上,一正一反制造矛盾来强行输出,缺乏了原作那种融入生活娓娓道来的真实感,因此在励志性上也就缺乏共鸣,更多停留在喊口号的自我感动上了。
【6或7分】
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总不会一直赢的。
不要因失败而失去了快乐。
魏教练打球就是为了赢,但他最新执教的球员都是特殊人员,对赢这件事情本来也没有特别的执念。
所以这次比赛就成了双方的共同成长之旅,很喜欢这样的剧情设置。
包括王智饰演的乐光,她的态度也是经历了很合理而有趣的变化,最后教队员说话真的有意思。
本片好多有意思的小设置,魏教练最好的朋友是义肢医生,原因是他本身就是个残疾人,所以他比乐光要更理解特殊人群的心理。
乐光懂道理,但是做不到,仁爱之家的队员跟普通人打球等于被虐,但他们都很高兴,不只是他们喜欢打篮球,更在于他们被当成正常人在对待。
同时他们对篮球的爱也更纯粹,跟场上同为特殊人员的对手的关系也更好。
结尾反常规的设置是我想不到的,体育题材的电影都是一场胜利来使场面热血沸腾,然而电影的名字已经告诉我们运动不需要热血沸腾。
魏教练在最后放下了胜利的执念,让没有特殊能力的乐亮完成一次单打,即使这意味着无法胜利。
打球嘛,只要快乐。
本片有三名特殊人员的角色本身真由特殊人员来饰演,有一个唐氏综合征和两个孤独症。
电影中说“他们只是孩子,不是傻子”,电影外他们也在努力实现这一点。
我是一名5岁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今天刚刚去看了《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看完了以后感触特别深所以写了这篇给魏翔老师的留言。
看得出来团队制作这部电影特别用心,片子的题材涉及到了心灵障碍人士,其实如果不贴近实际或者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和怜悯的感觉的话,一定会引起相关人士的反感,但看得出来你们在很多细节上做了特别多的功课,很多搞笑的点都是那么自然的融入到了实际可能发生场景中,让我这个家长看起来真的是感觉像在家里装了监控一样,一边笑一边心中生出万千感慨,普通人看到那些笑点可能只是觉得好笑,到作为家长真的是除了觉得好笑以外同时也会感觉到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就是会这样的与众不同但是却也很可爱呀!
另外,这部电影传递出来的观念也很让人感动,尤其是不管一个人是不是残疾人他首先就是一个人,他们需要走出社会需要适应社会而不是被保护起来等待别人的施舍和怜悯,他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所在从而快乐的的享受生活,他们也应该有权利在社会中生活并且受到平等的待遇和尊重,电影所传递出来的这种观念非常的切合实际并且也是需要被社会大众理解和接纳的,我觉得一部影视作品能传达出这样的观念是一件非常可贵的事情!
我想感谢所有主创人员的良苦用心!
还有另一个点同样也让我觉得你们为了做这部电影是真的下功夫去研究很多残障人士支援理论,就体现在虽然魏教练一条腿用了假肢,但是他一样可以在孩子们搭的支援下进行扣篮呀,我们的孩子也一样,虽然他们心灵或者身体上有残疾,但是只要外界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援他们也一样可以做到很多常人能做的事情也能感受到成就感啊!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建一个更加便捷的无障碍环境,让他们能够走出来而不是被关起来,我认为这也是现下残障人士支援工作最核心的理论,所以很感谢主创团队认真做了研究,传递正确的理论和价值观!
最后,我是因为《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部电影而关注到魏翔老师的话当时就觉得您的表演非常有趣,是那种搞笑但是不做作,煽情但是不矫情的感觉,尤其当时《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片尾的部分有您在感谢工作人员大概意思是说终于有一部自己演男一号的电影,看到这里当时我就觉得特别辛酸和欣慰,辛酸的是这么多年您该是多么不容易呀,欣慰的是努力和坚持的人终于还是会得到回报的,当时就觉得以后您的电影我会走进电影院去看!
这次《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也是一样,因为是您主演并且题材与我的生活和亲人息息相关,所以和家人一起走进电影院去看,过程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感慨有辛酸,感谢您带给我们这样一部作品!
因为您的用心和坚持,我会为您接下来的作品继续走进电影院!
—— 一个喜欢看魏翔老师演电影的孤独症孩子家长
没看完
哭死了,最后岳光偷偷看岳亮自己去买冰激凌的画面给我哭死了,前面煽情的部分也好好哭,呜呜呜呜🥹
还行吧,抻的太长,不太搞笑。
魏翔有进步,不那么夸张了
我咋老有一种感觉豆瓣会掉标记,我记得我m过的呀
整体还是太美好,从魏翔的视角展现队员的成长故而能抖更多包袱,但若是站在残疾人角度去拍,才能真正让人体会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他们有多么残忍
厦门,集美对面万达
确实没那么热血沸腾
作为国庆档唯一喜剧电影,一众喜剧演员看着就很欢乐,但在传递快乐之余也颇具教育意义,影片关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青年,通过篮球比赛的形式完成对生命昂扬向上精神的歌颂,是个让人笑中含泪的精彩故事,翻拍剧本的本土化改编也很不错,起承转合比较顺畅,特殊演员的本色表演更是难得,一波三折的体育竞赛拍得不错也很有看点!
可能在我看来电影本身三星吧,但是我还是想多给一星。不想称呼他们为“弱势群体”或者是“特殊群体”,对啊,不都是人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人。这部电影里我看完记得最清楚也最让我笑的两句话,哈哈哈哈哈哈哈 现在想想也好想笑。魏翔真的就是玩自己的梗玩的狠啊哈哈哈哈“我不喜欢他,他演戏太使劲儿了”“这会不会有点儿强行煽情啊”哈哈哈哈哈哈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笑死我了
没看过原版不好评价如何改编的,但是就片子本身质量而言,确实可以及格了,算是开心麻花系里面不那么难看的一部?喜剧与感动的桥段是割裂的,整体比较怪异,不知道主创对于残障人士这个群体到底是如何看待的。魏翔演技不错,但是真的撑不起流量呀!
星光点映 虽说翻拍,立意很好,上半场有点生硬,下半场渐入佳境,多一星对题材的鼓励吧。
感谢亮亮对对帅哥几位朋友真实的表演,魏翔不愧是一位努力的演员,故事当然不够真实,瘸子也能往天上飞,特奥篮球场上大家的表现完全不输正常人的职业赛场,比分还总是那么接近,结果总是输了比赛赢了信心,还明知故问的强行煽情。
真就片如其名了,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好像也没那么温暖感动,好像也没那么好笑幽默。
主题不错,剧情也不拖泥带水,反转的也毫无违和感,而且片中的“帅哥”确实是真实人物饰演,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去赞叹。越这么想,越觉得,王智饰演的角色设计的太刻板印象了,一到她说台词,那种圣母感从内到外。减分了。
还不错,魏翔含量略多,但很真诚。有人说消费残障群体,难道大街上看不到残障人士就是不消费就一片和谐吗?他们大部分人出一趟门很困难,他们需要的正是被看到的机会。
挺感人
戏调得超乎预期,节奏感,分寸感,信念感,娱乐性以及正当性,尤其还是以这个题材主打喜剧类型,是真的难,平心而论,换我是碰都不敢碰的,很难想象怎么做的更好,一定要高分鼓励一下
太!难!看!了!
看完确实没热血沸腾。大学生青春友谊赛还有黑人外援,身高、技术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王智身材不错啊。篮球冠军 中国版。天生我材必有用。残疾人也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打比赛靠实力,不靠同情心和怜悯。教练,我要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