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我并没有对《相对宇宙》有太多的关注。
但看了演员,JK西蒙斯,哦哟,有意思了,这位奥斯卡影帝选剧本都有一个特点——有意思。
之前他接手的电影或者剧集,可能会有不好看的,但一定都是很有意思的,下限是他的角色很有意思,上限嘛,奥斯卡嘛。
所以,《相对宇宙》也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剧集。
就编剧在第一集里面留下来的细节和处理方法上来看,只要不撂挑子编不下去,不要想着一个故事吃个四五六季,把完成度控制到最高,这部剧,一定有封神的潜质。
毕竟,一个平行宇宙穿梭的设定,一个冷战时期的德国对垒背景,已经足够吸引一大批喜欢硬科幻和谍战剧的观众入坑了,再加上出色的摄影,精湛的演技,构成一个神剧的元素基本具备,就看后面怎么讲了。
在《相对宇宙》的开篇,我们看到了一个类似于《1984》的‘老大哥在看着你’的工作流程。
男主角霍华德A按照一个非常严肃,刻板富有有仪式感的流程走进了工作间,他和他的同事一样,穿戴整齐,严肃,一丝不苟。
从这一组镜头交代出来的信息,一是保密性,二是统一性。
而这两个元素,是《1984》在开篇的最核心的元素,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个社会主义化的资本主义世界。
两个平行宇宙,一边穿戴整齐,仪式感强,另一边自由轻松,现代感强。
在《相对宇宙》的这样的的环境设定里,多多少少都会让我想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对比的影子。
不知道片中某个宇宙中的这个‘莫斯科餐厅’是不是有意为之,如果是,加上他们飚出的德语,加上冷战后30年的背景,更让我想到了一面柏林墙隔出苏联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德国。
那么,《相对宇宙》的对垒的基础和谍战的元素算是埋下了。
你完全可以想象成两个意识形态的隔空对垒,下面是互相的间谍的明争暗斗。
(如何斗,就是这个故事的主线,以悬疑的方式抽丝剥茧,且待我后面分析。
)这是大背景上的精彩,而把细节缩回到人物上,它又提出了一个平行宇宙的理论: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我,过着我没有的生活。
两个宇宙,有穿梭两方的杀手,杀死了双边宇宙的人。
两个霍华德因为这起平行宇宙杀人事件而联系起来。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就把‘社宇宙’的霍华德叫做霍A,‘资宇宙’的霍华德叫做霍B。
按照这个剧的基本设定,平行宇宙的两个人基本都是同根同源,在‘设定参数’上是一样的。
简而言之,他们的硬件数值基本都是一致的,硬件嘛,基因决定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智商,体能,身体素质等等,上限数据和下线数据都是一样的。
这个设定就像是足球经理的PA(Potential Ability)值一样,每一个球员(人)都有一个上限总数,封顶是200,PA越高的球员(人),就代表着有越强(成功)的可能性。
就像是我们当下的绝代双骄,梅西和C罗都是200的PA。
所以,在这个设定之下,霍A和霍B其实拥有同样的PA值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同人不命,就算有相同的PA值,往后练的怎么样,能练出多少,还是要看CA(Current Ability) 值。
所谓CA值,就是当下的能力的总和。
这就像是霍A和霍B,有着同样的PA值,在人生的CA加点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
事业上,霍A做内勤,30年没升职,作为一个普通人兢兢业业一辈子,难得空出个职位还被领导限制,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当可以说是纯小白的状态;霍B做外勤,已然达到了同样事业的要职,对于公司的细节和秘密了若指掌。
情感上,霍A勇敢地选择了与自己深爱的女人私奔,幸福结婚30年;霍B喜欢着同样的女人,面对她,只能尴尬一笑,打着哑谜。
同人不同命,人生可能在相同的设定下做不同的选择,也会有着不同轨迹下的道路和活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有的人选择的幸福的家庭和婚姻(情感上的勇敢),可能就失去了事业上的登顶;有的人选择了事业上的精进,却只能对着自己一生中的最爱的无奈的扬起嘴角。
人生与命运都没有两全其美和十全十美的选择,都会有遗憾与惊艳。
什么样,如何选,全看自己(与塑造自己性格的环境)。
霍A和霍B各自想着各自生活中的辛酸与快乐,各有滋味,我们无法做一个100%的判断说哪一个更好,或许,每一样都有其糟粕和美好的地方,所以,世界和阴阳才会如此和谐与平衡。
《周易》里写: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人生一世,不可能占全,总要有些遗憾,才让自己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下的幸福与痛苦是如何到来的,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坦诚安然许多,让自己与世界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是世界运行的规则。
我想,在两个宇宙之间也是如此吧。
两个宇宙如果没有了一个界限,两边的人在墙上的一个‘被打破的门’里肆意无止尽的穿梭的话,可能就会引发巨大的战争,总有一方要完全侵占另外一方,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可能衍生出屠杀之类的事件,那么,是不是和所有战争的历史都类似呢?
那么,这个剧的主线非常有意思——战争前奏的试探和引导,两边互相设局(最好),妄图打破多年来的胶着的平衡局面,从而挑起一个宇宙对另一个宇宙的入侵。
既然有人要破坏其中平衡,两方都在暗处互相潜入,这种阴谋和暗潮涌动,只要不撂挑子,会是非常出彩的发展。
以下内容涉及深度剧透,看完本集再看下面的部分口感更佳:
以下是一些细节上的推理:毕竟,我相信这部剧不会凭空留下BUG伏笔,所以,在第一集里很多看上去很不合理的细节,我在这里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和猜想。
1、在A宇宙杀一个人,相应的也要在B宇宙杀一个
(第一张图有点糊,但是感觉两个人的脸型,发型都有相似的地方)2、接着猜想1往下想,那么为什么是霍B穿梭过来?
按照宇宙对应,霍B的同事(同为高层)被杀了,所以逻辑上说,杀手一定会过来杀平行宇宙的霍A的同事(甚至更多),那么,反过来推论可以判断猜想1是成立的。
至于为啥要杀他呢?
在霍A的宇宙,这个人刚被提升,而他的这个职位,正是霍A想要的那个。
现在两个人都死了,我们应该如何想这个问题?
霍A有问题!
下面的细节我将告诉你有什么问题。
3、那一只没插的花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忘了?
我们在这个细节里可以知道,霍A是有换花的习惯的,而且不止是一次,是每一次都这么做,他不可能忘记提示霍B在扮演自己时加上这个细节。
而霍B在去医院的时候,完美的漏了这个细节。
如霍A这样连护士名字都能报出来的人,怎么可能临时去买花,还遗漏交代了这么重要的细节呢?
我相信,这是一种提示。
提示谁呢?
提示杀手。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霍A多多少少有问题。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一开始的双边世界的对话吧:“我这边快开春了”“空气中飘着花香味”“兰花香”“这个季节开的最好的就是兰花了”兰花!
让我们再看一次霍A换的是什么花?
兰花!
兰花开的正好!
而杀手到位的时候,他却没有看见开的很好的兰花!
这,是一个信号的传递。
而指领带上的污渍的这个动作,则更是一种暗示。
霍A可以圆过去,只能说因为他在他的世界里,是一个绝顶老实人。
很无欲无求,但人无完人,他还是跟比自己年轻太多的上司说出了自己的欲求:
所以,无欲无求的老实人,真的老实吗?
3、对弈里的捭阖之术,霍A真的是老实人吗?
虽然从很多细节表现上看,霍A确实是个老实人,他的人生很普通,甚至可以说失败。
(西蒙斯演技真的太牛逼)但是,从开头第一个对话,就显示出一个不一般的哲思:
寻常人的胜负观和霍A的胜负观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旁人眼中失败的人生,失败的抉择,在他内心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
输,也能下一首好棋。
那么,他的人生这盘棋已经接近末盘,看似已输,实际上他走的有多好,有多少人会明白呢?
霍A说“人生就是我们做的选择的总集(Sum),你做了一些事,我与之呼应,当你做的这些事情累积足够时,我的反应就会改变,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改变,这些(改变的)选择,定义了我们(是谁)。
”
在霍A穿梭在明暗交接的走道的时候,镜头有一瞬间给了他一个这样的表情,一切似已成竹在胸,他正在步入自己摆好的棋阵,下一秒,他又恢复了那个‘老实人’的表情。
下围棋的人,总是喜欢走一步,你很久之后才看得出的杀招。
番外有一只永远握不住的手,不能在一起的人,只有在另一个时空的瞬间握紧。
人生在世,谁还能没有遗憾呢遗憾的是,最爱的人就在眼前自己还是只有无奈的一声叹息
或许在另外的时空你和我过着我曾经无数次在梦中憧憬的生活
而不是像是现在这样冷眼相对,相顾无言
— END —
The Dark End Of The Street在那黑暗的街头 便是我们经常见面的地方 藏身于阴影中 我们并不属于那里 在暗无天日的地方生存 为了掩藏我们的过失 你与我 在黑暗街道的尽头 只有你与我 我知道 是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我们必须付出代价 我们窃取的爱情 是罪恶 是错误 但是我们的爱情 坚固如磐石 …… You&Me想用硬汉又苍老的声音, 唱出一曲柔情, 若天生不会读音识曲, 那就请耐心地点击下面的向右箭头, 待我为你播放 …… You&Me音乐视频此链接可查看这是《相对宇宙》第一季第一集结尾时J·K·西蒙斯扮演的霍华德喝着威士忌播放的一曲音乐。
很喜欢这部美剧,它架构了一个平行世界。
J·K·西蒙斯,爆裂鼓手的这位老戏骨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
老实本分的上班族突然一天被带到了审讯室,在上司的见证下,看到了从另外一个世界过来的自己。
30年前,冷战期间,因为一个实验出了岔子。
世界分成了两边,另一边,另一个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一样,有另外一个自己。
两个人,有同样的基因、同样的童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一个细小的选择,成就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一个问题被抛出,生活是不是我们选择的总集?
这部剧中融入的谍战元素为曲折的剧情增添了无尽的变数,尔虚我诈中,最让人去审视的是每一个个体中潜藏的那个未曾察觉的自己。
可以称他为黑暗的一面,但何为黑暗,不同个体对黑暗的定义不一样,或许黑暗正如同歌词中写的一样——藏于阴影中,感觉自己并不属于那里。
直到有一天,你看见另一个自己从街道的尽头向你走来。
或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自定认知,那所谓的黑暗,在因一个细小插曲走上另外一条路的另一个自己看来,却是如日常般的光明。
这或许就是平行世界当中有意思的一面,世界存在一个相对的自己。
就像剧中人物对霍华德A说的一样,你很幸运,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认识另外一个自己。
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一样,都活着一个渴望的样子,但不是谁都能够有机会让这样的一面呈现在属于自己的生活当中。
我们在被过去所影响。
两个世界,两个自己。
世界在发展中形成了它自有的体系,而自己呢?
这部剧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让自己有了一个更加具体去审视自己的事实在发生。
虽然因为经历的不同而走上不同的路,一个更外放,一个更含蓄。
但是他们拥有共同的人格,只是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让自己的人格得到完整的释放。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凡在生活中能处处做到这样的人极是稀缺。
看电影,寻求感官的认知和对于未知世界的理解,并非是把电影里的缩影与生活本身的对味。
在外世界的冲击下,有的人选择隐藏自己的一面,只让自己在乎的人知道。
又有些人选择更坚强的面对世界,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和同情。
但他强势的外表下似乎也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
试想这样一个自己,小时候受尽了挫折,压制着自己的一颗心。
满心的习惯了这身皮囊,突然有一天看到另外一个自己时,那么她会否条件反射的呼一句:“你是我的真面目”。
这种自我在不同世界下的客观体现还可以用一句我们通常挂在嘴上的话来讲:“有些人对别人狠,有些人则是对自己狠。
”我们,都无法逃避自己的本心。
《平行宇宙》这部剧集至今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集,那种本心力量的反射,触动了我。
闭上眼睛试想——如果,你和另一个自己转换了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A惧怕自己越来越像B,B又毫不掩饰自己对于A的嫌弃,可是慢慢地,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对方。
这个渐变的过程已经比任何结果有意思。
特别是当我们人生中失去一个重要的人以后,你却发现那个她在另一个世界却还活的好好的,但是你们关系却往着相反方向发展时——突然对调的世界(A在B世界看着自己未出世流产的女儿,在这个世界劣迹斑斑生活、成长的各个环节。
而B进入A的房间——那个从饱含希望的婴儿间变成充满哀伤的杂物间时那种沉默。
)正是这样的差异逐渐引出了彼此的相同。
好了,对于影剧的只言片语就到这里。
其实写这些文字是想试着去阐述,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另一个自己,但或许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能够让你在于她的交互中,慢慢的看到自己本真的面目。
它让我去审视有关于“爱”的思考,因为爱是无条件的,只有在这种无条件当中,你的虔诚才能反射出你的本真。
看这部剧的对话很多时候就像是在审视自己的内心,试着去解释心里对于爱的定义。
因为我觉得我们不会像剧中的人物一样遇见一个同样的自己,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所爱的人,去激发自我对自身的认知。
坚固如磐石的爱情必然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
但是这样的爱在现实中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遇见、有能力去分辨。
爱发生在过程中,但更多的人却是以结果去衡量。
这部剧中,A和B对于爱的表达都不一样,但他们心里对爱的认知却是相同。
爱是什么?
爱是爱对方的全部,爱她的好,爱她的不好。
有人或许会问,爱当中包括谎言吗?
这部剧的回答是,爱应当包容残酷的真实,也需要保有虚幻的美好。
这种平衡点的掌握,于成长有关、于经历有关、于性格有关,却无关于其他人,只能靠自己去体会。
人的生活永远是被动的。
至少大多数人,很难有选择的主动。
而在这个过程中,爱考验的则是我们的智慧。
两人最终相爱白头永远会受三个无法约束的变量去影响,一个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一个是自己对于压力的承受,最后是客观世界的意外变化。
而应对这些变量的唯一本心则是——诚挚去爱,用心而为。
有你unimore知乎专栏《用心选择一件礼物》https://www.unimore.net用心之选,只为一份诚实之爱的礼物
这个人背了一个背包,是不是这个背包里有一个装置,然后在这个地方启动之后,能给被特定的人,或者什么设备接受并控制,然后让两个世界合并,或者是灭地A世界?
不过真的没想到,这都第九集了,一直以为是一部以人性为核心的情节剧,突然就这么一下子这么刺激……有一个现象,B世界很多其他人种,比如印度人、黑人,而A世界很少见,是不是说那场流干后,死了五亿人,主要死的都是欧美人种?
然后欧美人口萎缩,只能大量接纳外来人口?
最近的我一点也不空虚,一点也不无聊,因为我在看《相对宇宙》。
剧情紧凑,对话语速倒不快。
Howard A不断地重复的说 我不是他,我不会成为他,最后一眨眼还是杀了人。
Howard B对于A每天送鲜花读情诗给病床上的妻子嗤之以鼻,然后最后也买了鲜花,开始朗读诗句。
到底哪个是真正的自己,当初迫使自己做了怎样的决定或者又没做怎样的决定最后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而又是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让自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对于Howard来说,明明是同一个内核,岁月让他们越来越分离。
如果是时空格局在影响人的走向,那又是什么在影响整个时空格局?
我怀疑你,鄙视你,否定你,然而我又不由自主成为你,因为我本来就是你。
这些内涵的太哲学,我思考不过来。
科幻剧永远是这样,披着科幻的外衣讨论着当下现实的事实与困惑,我们知道答案,却也不清楚答案。
从这部剧的角度上看。
似乎我们是有选择的,Howard A选择对妻子的出轨视而不见,继续维持着婚姻,这是他的决定,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30年未升职的原因竟然一直是他妻子在背后百般阻挠,Howard B 知道了真相后断然选择离婚,是的,他有足够的理由与依据选择l离开,而A也有足够的理论支持继续坚持。
几十年过后回看2个人走过的路,各有各的获得与失去,很难定义哪一种是所谓的正确。
或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不必过于纠结,因为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错的,而任何一种选择又是对的。
你不会得到所有,也不会失去全部。
另外,让我触动的一个角色是Clare,始终一直的在努力变成万众期待的另一个世界的 Clare B,她觉得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自己的,甚至包括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句简单的回答,都要尽力模仿,换做当下的很多人,即使没有那个duplicate copy,又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又有多少人可以感觉到free?
还有那个培养她培养工具人间谍的school,和现在的很多schoolq的根本区别又在哪里呢?
Clare的婚姻也是个无奈的悲剧,不过也没多少人的婚姻值得真正被称赞,相信经历过的人都能不言而喻。
而她那句:I despired you, but I went through it. 真的包含了所有的一切。
或许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因为即使没有另一个平行世界,你也正在和剧中的人物一样经历着同样的困境与痛苦,命运就像背后有一个无形的推手,你妄想通过选择,努力,分析可以控制它,改变它,因为 you lose either way。
英剧最大的bug就是不讲逻辑。
如果讲的是平行世界,最大的漏洞是,同一个人,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怎么会有相同的记忆,譬如父亲、母亲的回忆等,因为父亲、母亲在另一个世界也完全是不同的人。
如果是复制世界的话,那就更扯淡,复制世界是30年前出现的,之后的所有人类轨迹都发生了变化。
两个世界出现和存在的人类在数量、个体本身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存在很大区别。
第一个女杀手年龄不超过30岁,那么女杀手的父母也许都不会遇到,也许就不会有这个女杀手的存在。
一个剧在最基础的世界构建都崩塌,还有什么必要继续讲下去,全是扯淡!
要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大写英文字母Y,这个字母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烧脑的美剧。
相对宇宙给我们呈现的是两个世界,暂且把它们称为A世界和B世界。
在时间阶段I的时候,A世界和B世界一模一样,仿佛B世界是个复印版。
然而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拐点,在时间阶段II,A世界和B世界开始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越来越大。
美剧一开头,在没有交代任何故事背景的情况下,刻画了一个B世界的冷酷女杀手(简称女杀手B)来到A世界执行任务,连环杀人。
为了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B世界的霍华德(简称霍华德B)来到A世界进行阻止。
至于美剧中间出现一系列故事,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暂且谈谈我的体会:1、整部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思考。
导演没有开门见山的告诉你故事背景、经过、人物关系,反而给你的信息像一块块支离破碎的拼图,你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将一块块拼图拼好。
2、演技精湛,出神入化,不矫揉不造作。
霍华德A是一个老实巴交、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文员,霍华德B是一个雷厉风行、游刃有余、不卑不亢的领导。
一个人同时分饰两角,从表情、动作、神态、语言能让观众一眼区分,是需要精心雕琢的。
3、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无论是在职场关系中,还是国与国的外交中,都存在着在竞争中和平,在和平中竞争。
A世界和B世界表面和平,私底下实则都想除掉对方。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不要完全信任别人,因为你不知道是敌是友。
4、环境改变性格。
本来霍华德A和霍华德B在阶段I是拥有着一模一样的人生,但是在阶段II,由于环境的不同,霍华德A和霍华德B虽然拥有着一样的皮囊,但却叛若两人。
5、抓住机遇。
霍华德A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文员,认真工作了三十年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升职机会。
但是在经历了一些风波之后,霍华德A变得勇敢,敢于和领导谈判,于是得到了升职。
所以我们的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时刻准备着改变,因为机会总是在有准备的人的手中。
刚开始选择看这部电视剧是因为对平行世界感兴趣着,毕竟也刚看完了《高堡奇人》电视剧不久。
故事开始时就介绍了背景,其实那是两个平行的世界,而且只有两个,两边在严格保密的控制下互相来往。
这种设定对我来说算是比较新颖的吧。
故事的主线内容大概就是围绕着两个世界的一些间谍为主的猫鼠游戏,并穿插如爱情,得失等诸线。
中期的时候节奏感觉有点慢,但是到了后期又好了起来。
所以个人对这部剧的整体观影体验算是渐入佳境吧。
然后,我觉得两个霍华德的差异,以及他们交换位置后产生的差别让我的触动很多。
双方从最开始的好似天差地别,到后来都有了接受各自的那个“他”的生活的倾向。
这个世界的霍华德有妻子,那个世界的霍华德有女儿。
这让我想到《高堡奇人》也有类似的场景。
只是,当他俩的交叉的时空活动时,那种分不清彼此的感觉却愈发明显,是那种迷失于时空间的自我。
好奇他们各自最后的归宿会是如何。
到了本季最后,异世界的霍华德对着妻子念到那句“from you to you”的同时,镜头对向了本来的那个霍华德。
我即刻被震撼到了。
其实他们的共通处不是没有了,只是因各自生活的各自隐瞒了起来。
“他们”还是“他”。
但他们到底还是不同啊,曾经我自己看完《高堡奇人》电视剧后觉得既然有平行宇宙这东西,那未来其实是可以靠自己去改变的,却不小心忽略了外部的,那巨大的影响力。
“Can we decide what kind of person we'll become”。
我想等看完第二季后,再来回答这个答案。
平行世界的我是不是我们人性的另一面。
也许是我们都没有发现,没有在意或者被遗忘的自己。
在人生的路口分叉,选择不同的路,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境遇。
有的人故意抹杀另一个自己就是抹掉自己的另一面,有的人总是在想象自己走另外一条路是什么样就会发现自己的另一面与自己差距有多大。
试图找出间谍纠正错误的行为,有时候会产生新的错误。
不如错了就错下去,选择了路就继续走下去吧。
所以不知道这些的人活得还是幸福快乐的,知道的都或多或少有影响,这就是说别总在想另外一条路的事情了,别郁郁寡欢,庸人自扰了,怀念可以,回顾也不是不行,但,还是要向前走。
剧中两个霍华德相互交替,在对方的生活有反感也有嫉妒。
实际上“我们”世界中的霍华德早就知道自己妻子出轨而且有秘密,但是当他走进另一个平行世界看到面对自己真实特工妻子的时候,还是心生疑惑,他不知道自己爱的是谁?
是在他原来世界,他接受骗自己的妻子,还是这个站在他眼前的特工妻子。
而艾米丽似乎在感情破裂后早已看穿一切,你爱的只是你希望她变成的样子,真正的她不重要。
更新:如果从围棋的角度来理解剧情。
试想一下,两个大致相同的世界,互为镜像,正如棋盘上一黑一白。
二者有了一个通道。
pope和男主角B乃至这个信号计划就像是基于两个世界的竞争关系视角,其妻反而基于和平发展视角。
导演创造这样一个语境妥妥的就是冷战思维回潮的当然体现。
那么,一旦冷战回潮,双方都是基于削弱甚至消灭对手存在,作为掌握两个世界终极要义的部门,一定也是最接近影响世界命运的部门。
印度男也好,被杀的其他人也好,想必在另外一个世界也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两个世界互相伤害,封印对手的关键人物,保护自己世界的关键人物。
所以印度男一旦被提拔就要被杀,因为其具备走上关键岗位的素质,只是在这个世界一时选择失误。
片尾音乐响起我还以为他俩已经像白夜追凶那样互换身份了
除了开篇前三十分钟的惊艳,就是男主出色的演技,貌似看点也就这两处了。
话唠片,果断二星!
又是表意很差的兜圈子模式,连酷炫的视觉效果都省了,转而安上一个神秘超自然的故事背景,继而吊胃口式的制造揭示惊天秘密的蛛丝马迹,事实上纯粹是没有规划设计的随意发散,既是试水题材反应,又是拖时间凑时长,直到散乱到难以自圆其说,再给出一个蛋疼的结果草草了结,这种垃圾模式很不值得提倡。
开局很惊艳,后来有点套路又不断挖坑,干脆剧情你随意我只追人物下落。另,明明很性冷淡的柏林,令人有点痴迷其建筑和画风,包括另一部美剧《柏林情报站》。
好看度一路下降。可能我不爱看太政治的东西吧。总觉得彗星来的那一夜里的逻辑才是正确得,人应该会自私到想要自己成为所有可能里尽可能最好的选择。所以原本软弱的男主会成为大BOSS吗?
節奏略慢,演技合格。包裝著科幻外表的諜戰片?premise雖然老套但切入點不錯。
这个剧对我而言最好看的点是,如果真有平行世界,真有抓住了机会的我们,他们见到现在落魄的我们,是多么不愿相认和鄙视。这个视角来看,还是蛮好玩的。
剧情太弱智。两集弃。
设定like,推进略慢,除了鼓手他师傅就没有喜欢的卡斯了……
看了一集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好无聊好闷
以后这种涉及到偏老派政治题材的电视剧,还是谨慎入坑为妙,就知道后面会留下尾巴,等着拍续集,然而前面几集就够耐着性子了
后三集人物行动逻辑混乱毁了一部好剧
几位主演演技都很上线,其他的么就不好说了,时好时坏的。有些剧情场景安排得不太协调看得怪怪的,而且基本所有开车画面都很明显感觉是坐在摄影棚里的车子里拍的...伪科幻的谍战片,冷战封画面倒是挺复古的...
这个西蒙斯演恶人出名的,脑子让门挤了的导演才会让他演正面角色,这就好比让阿诺去演坏人。大部分人以为我在说爆裂鼓手,然而经典老剧OZ里西蒙斯演的才是真恶人,这是我见过最糟糕的选角。
中和一下评分。
I saw Nietzsche's ghost again. 老年人之间的爱情不容易下饭,还好有一堆大长腿好身材的小鲜肉们走来走去。另外怎么也感觉不到奎尔和Clare之间的感情或者对他们的孩子能够支撑奎尔的举动。第四集关于Anna房间的场景直接封神了。最后,直到第二季结束我还是不清楚这边的Emily到底是哪边的特工......
整部剧走的是科幻外壳+冷战背景+谍战片内核的路子,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理应是一部充满创意的科幻佳作,可惜最终呈现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主要缺点是太过注重形式,内容相对单薄,且剧情套路,节奏极慢,漏洞较多,看剧过程中几欲昏睡。可以说JK老爷子的神级表演撑起了整部剧,是我目前看过刻画最为出色的一人分饰两角案例。此外相对于乏味的主线而言,女杀手线也还算值得一看。不过第二季据说还不错,有时间会看一下。
噱头大,发展慢,困了竟然。。。
画面质感非常好,片头逼格满满。一样的年少经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换做谁都会有无尽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