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最高的离婚>的时候想着,「能多晚结婚就多晚结婚好了。
婚姻生活看起来真的很可怕呢,要包容对方真的很不容易呢。
」这样的想法持续了很久,直到今天看<丈夫得了抑郁症>,大概是长这么大头一次(终于)有了「原来可以做到这样啊」「啊啊结婚真不错啊~有点想结婚了呢~」这样的想法。
萌得让人又相信爱,真是让人有点惊讶。
这里不说电影展现的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只说说最打动我的一个点。
因为一直在创作进入苦手阶段的小晴身边磨叽,干男被凶了一顿,于是默默地去浴室蹲在浴缸里画圈圈边画边哭,还小心翼翼地不发出声来。
后来自杀未遂,他说,“刚才(你创作的时候)我感觉离你好远好远,可是,我却不停地烦你打扰你,真的好讨厌那样的自己。
”“讨厌那样的自己。
”而不是“讨厌那样的你”。
即使吵架也想着对方,即使吵架也想在一起,即使吵架也不想离开对方。
夫妻俩,要组建新家庭,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吧?
另外还有一幕。
“纳豆的话,还有点食欲。
”“你喜欢吃纳豆?
”“嗯,至今为止一直没说,因为你不喜欢。
”喜欢吃的东西呢,一直没说,也不做,因为你不喜欢。
小晴这样可爱的妻子,也有很多让人动容的地方。
“不用努力也可以哦。
”“完整地生存下来才有价值哦。
”“不用去想为什么会得病,去找得病的意义所在就可以了。
”虽然不用努力也可以,但我还是想努力做一个这样的人哦。
若是很多年后,能再次读到结婚誓词,但愿彼时也欣慰地想我能爱他、安慰他、帮助他,一起成为真正的夫妻。
然后呢……夏天跟旦那一起懒懒地躺在地板上,吹着风扇,igu趴在旦那的肚子上。
在家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抬头往外望,发现旦那坐在檐廊上睡着了,igu趴在旦那的肚子上。
得了忧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人陪。
看完电影的男人,谁不想拥有宫崎葵那样的老婆,当你坏掉的时候,有一个人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支持你,帮助你,虽然她不一定能修好你,但就是这样的陪伴,也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呢。
就是冲着宫崎葵和堺雅人这个组合看这部电影的,看完后,果然没让我失望,两个人非常有爱,既真挚又美好。
我发现抑郁的人大多数都是完美主义的偏执狂,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强迫症。
电影中的髙野干夫也是,他把一星期要穿的领带和做便当的饭盒都作了对应的归类,出门前的裤子要用尺弄直,连辞职信都要对的整整齐齐的才写能最终写完。
不是每个人都有忧郁症,但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强迫症,比如出门前反复检查带没带钥匙,睡觉前反复去关煤气的总开关,走路一定要走在自己预设规定的格子里等等等,这种焦虑感严重起来还是非常苦恼的,而且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这是忧郁症的一大诱因,再加上诸如工作的压力,或是长时间失眠,感情受挫等,长时间焦虑的不断累积,到了一个极限,崩掉了,就很可能诱发忧郁症。
髙野干夫大致也是这样形成忧郁症的。
“你不辞职的话,我就和你离婚”这句话挺让我感动的,这是一种无论如何我都要陪着你治愈的执着啊。
有这样的妻子,夫复何求呢?
果然,在接下来丈夫得病的日子,每天看护着他,安慰着他,开导着他,甚至连丈夫要尽的养家的责任都揽了下来。
他莫名其妙开心的时候,你陪他一起开心。
他莫名其妙难过的时候,你也陪他一同难过。
浴室那段戏,算是剧情的小高潮吧,终于两个人的情绪都到了临界点,需要一次大爆发,好在,他们一同携手走过去了,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就更加坚不可摧了。
很同意他最后在演讲中所说的,“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
都是能够以最真实的生存着的自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无论是因病疼而苦闷的人,还是在周围支持他们的人,他们的生活姿态本身,就应当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
”不管是忧郁症还是结婚,一定要找一个能死心塌地陪着你的人,不然人生漫漫长路,怎么熬过去呢?
你说,是吧?
2012.4.29嗯,还担心片子会不好看……结果让我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一开始以为他们夫妇感情冷淡,但后妻子所做的一切来却意外的让人觉得好贴心!
第一次感动是他俩在城铁里,妻子一句每天做这么拥挤的地铁,你真是辛苦了,丈夫失声痛哭。
我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突然掉下来了!
好像有种被人认同的感觉!
其实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只不过能够自我调整好的都不算病罢了……然后他们参加教堂的同窗会,妻子的那段感言,让人体会到了,夫妻之间,什么叫荣辱与共,无论对方健康,疾病,富裕,贫穷都会不离不弃的爱他,确实,如果一起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事情后,共患难后,才能够让对方更加珍惜彼此!
这部片子很温暖,温暖的让人心痛!
村上春树在评论东京地铁毒气事件时说,日本是和自然灾难共存的民族。
日本人是一直继续忍受崩溃,知道万事皆空,耐力坚强,会超设定目标努力前进的民族。
也就是说,即使外界条件再艰苦,依然可以凭借忍耐力坚持下去。
但是抑郁症,这种完全不同的心灵风暴,却是可以打击忍耐力和战斗力的,它消磨掉患病者的生命力,消极的让他们丧失生活的勇气。
从这个角度来说,抑郁症是比所有的灾难都具有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没有体会过,任谁都无法理解那种消极和绝望。
那种感觉被世界抛弃,孤立无援的寂寞,让人想要不惜一切的逃离,甚至丧失自己的生命。
《丈夫得了抑郁症》中,没有让人兴奋的热血,有的只是夫妻俩的相濡以沫,相互扶持。
即使治愈系很对我的胃口,在我看来,这样的过程仍然很平淡。
电影中的干男,万幸有一个坚韧阳光的妻子,在他即使患病期间,仍然不会感觉孤独到难以附加。
这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或者说,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
片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接受。
我发现很多事情都要接受以后才能有改变的机会。
曾经我看了一本关于恋爱心理的书,上面提到有的女孩会重复爱上错误的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首先承认自己的这种情感模式是错的,因为逃避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电影中,晴子在请求工作的时候,大声说出了自己的丈夫有抑郁症这件事,说完之后反而觉得周身轻松,这与《入殓师》中的妻子大声告诉警察自己丈夫的工作一样,是人生中前进最重要的一步,我想这对于任何事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吧。
电影结局,借着妻子的漫画,干男也站在讲台上讲述关于自己的故事。
这对于抑郁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吧。
微笑的讲述自己的过去,也宣告了干男正式真实面对自己的过去。
他不再自暴自弃自己是没有用的人,或者是一味的沉浸在孤独之中。
结局“不会”先生的出现,说明他曾经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他这么拼命找茬的原因,也许并不是因为某个产品,而是因为当时患病的自己,太需要一个发泄的窗口,证明自己是活着的,不是孤独的。
这才是抑郁症患者最深切的需要。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日式小清新作品。
出于文艺创作的角度,对亲人得了抑郁症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诠释(但不多)。
下面,我只是结合个人经历去揭示一下真实的“丈夫得了抑郁症”是怎样的体验?
Part 1 丈夫只是因为工作原因得了抑郁症吗?
作为一个Provider来说,我和丈夫是有非常强的共鸣的,那就是对于平白无故养活另外一个人带来的“不公平感”。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是在于其中一个人需要任劳任怨赚钱养家,而另外一个人可以完全躺平的话,那么这段感情关系一定是有问题的。
我相信,妻子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对此都是置若罔闻的。
而是默认将所有的负担都丢到丈夫身上。
虽然丈夫在生病之后,妻子逐步承担了养家的负担,但是在过去那么长的时间里面,妻子是否有考虑到自己对这个家庭带来的价值?
是不是如果丈夫没有得抑郁症的话,会继续不做改变?
诗人伊萨科夫斯基说:“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其实,丈夫的抑郁症更多的是“自救”。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妻子的话,他其实可以活得不那么累。
也许不需要承担那么大的工作压力,也许也不会得抑郁症。
Part 2 抑郁症是这么容易康复的吗?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明确地说,抑郁症的康复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而且停药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已经进入重度抑郁症的程度的话,没个三五年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断药的。
而且,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其实在抑郁症稍微好转就会回到工作岗位。
这一方面是由于抑郁症患者需要通过工作和社交保持自己的功能性,另一方面则更加现实——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所以,对于一个供养家庭的人来说,本质上只能简单包扎伤口之后继续匍匐前行。
如果伤口裂开了,那么就要撕开纱布,重新包扎之后再上路。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是其他人能感同身受的。
说实话,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多少是有一些个人带入的。
这也激发到了我内心中很深层的愤怒:明明在付出,却没有活得相对应的回报。
我个人的一些情感也被作品中过度美化的部分所激发。
(首先,这是一部绝对值得浪费两个小时的电影,无关乎你现在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还是大多数的不怎么高兴。
我看完就有想码字的欲望,可是照我所想而写应该可能会跑出评的范围,更多是结合自己所感的啰嗦,专门写这段,是针对像我一样不甘舍弃一分一秒,时间管理的洁癖者)看完就有种写的冲动,感触于男主最后演讲中的一句话: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以最真实,生存着的自己而感到自豪与骄傲的。
不论是因病痛而苦闷的人,还是在周围支持他们的人,他们生活的姿态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所以我选择的第一标题是,最真实生存中的我第二标题是,生活的姿态第三标题是,什么也想做,什么也做不了……由此可见,我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也会陷入什么都不满意的怪圈。
更为难得是,最近我也开始睡不着,也打不起精神。
喜欢电影把这个称为:外星人的感冒总认为一切应该有所计划,一切都应该按应该的轨迹行进而不问自己为什么。
总认为自己清晰自己的所要,所以不会迷失。
不知道何时开始,为什么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我的梦想是否太高,是否太可笑,感觉不到梦想澎湃的感觉,总认为一切都是打鸡血的乱兴奋。
既没有悲伤,也没有快乐满足的理由。
有的只是一件件到期的任务。
开始像消防员一样到处救火,不愿想为什么救,是否救得了。
原来是一切都变得那么不真实面对不了生存中阴暗,弱小,无力的一面总是想象直到没有什么好想人生要一直如此过下去吗?
我要成为弱者,别人同情,鄙视的弱者吗?
我在做什么呢?
抱怨,哭泣?
对早已干涸的泪腺是不可能的挑战人生开始了惧怕,那就没有什么不值得惧怕的。
因为你输不起抑郁就这样像无边的夜延伸开去“微风真舒服”在影片后面,两人懒懒的说道,想起他们在片中讨论暑假作业。
男主说,“现在是人生的暑假吧。
小时候,暑假作业都是按计划完成的,女主:我就从没按时交过男主:我猜就是,但现在我连小孩子都不如了,……女主:放假时,休息就是作业。
嘻,小时候的我,计划就是尽最大速度完成它,然后去尽情的玩现在的我,计划就是尽快的完成当前任务,然后做更多的事,为了所谓的目标这就是变化吗?
结果一切都糟糕,完成仅仅是计划,没完成,你又拖欠了这就是现在沉重的人生?
此前,我认为我在吃苦而已这一天,我没有玩,我为了工作放弃了爱好,放弃了兴趣。
因为有得就有失,因为所有都要有所付出,因为爱好要花钱和时间……好吧,”时间“一词,是后补的,总觉得伤自尊了,其次,我确实差时间,差时间来挥霍。
好吧,没有什么是经得起挥霍的,由经验所得。
好吧,回到正题,这一天,我只是没动,在内心里限制了自己,所以大脑也自残的关闭了灵动,效率低下。
我又开始恐惧,又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有时,想想我真的很能忍好吧,我只剩下炫耀这个了我想知道原因,原因却那么多,而结果只是一个,我快乐不起来写到这里,我都被自己煽的伤感起来一直以来,我写不出来不是我没有话写,只是我写不出来我总是不满意,乃至于放松用的文字我想躲在房间里因为可以不用有人问你最近怎么样?
O(∩_∩)O哈哈,哇,不知道写了什么但是很舒畅,人应当不要那么急躁天下事从来不急虽然,总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是另一个方向也是条路重要的不是外界给你提供什么路,而在于你要向谁低头,你要选择什么方向的路,因为好笑的是从来就没有过路,所谓的路只是在你走后形成了路,所有的人都会有一条自己的路无论蜿蜒还是笔直。
俯视时,是弯的还是直的,谁又能说得清。
我们的路是心得路,所以在风雨中难免会有所感冒外星人的感冒 ,偶尔。
点击查看公众号原文
这几年抑郁症对我们来说,已经越来越常见了,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屡屡上报,身边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患抑郁症。
以前它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感觉遥不可及,渐渐的它开始真事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大家总对精神方面的疾病带有偏见或者不重视,而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从抑郁的边缘走出来是多么不容易。
龙小姐就经历过轻度抑郁,当时那种不被人所理解的感觉感受深刻。
龙小姐身边也有盆友的老公是抑郁症患者,同学是抑郁症加躁郁症患者,所以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你身边某个沉默不爱说话的人,或者脾气很差的人,就是隐形的抑郁症患者。
电影是评分8.1的高分电影,非常真实,感情描写细腻,而且还有一定的指导性,比如作为抑郁症患者家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电影影片由真实事件改编,记录了漫画家小晴(宫崎葵 饰)在丈夫(堺雅人 饰)患抑郁症之后,陪伴丈夫一同与抑郁症斗争的故事。
电影的开头,丈夫开始每天失眠没有食欲,感觉做什么都不开心还经常头疼背痛没力气,每天早上对着垃圾,感叹自己像垃圾一样没用。
妻子发现了让他去看医生,结果医生告诉他他得了典型的抑郁症。
医生说,抑郁症就像人的精神得了感冒,很常见的。
抑郁症患者来说,不断地否定、质疑自己,是一种日常。
男主开始职场上,质疑自己的能力;生活中,质疑自己存在价值;感情中,质疑自己在妻子心里的地位。
得了抑郁症的丈夫天天都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很自责。
担任售后工作不顺利的他,把自己患病的情况告诉主管,没想到主管说,大家都这么忙都差不多。
和我们社会对待抑郁症的情况挺像,觉得得这种病的人不过是矫情和脆弱。
妻子小晴上网搜索抑郁症,才发现丈夫其实早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失眠、无精打采、没有食欲、周身疼痛、不愿亲昵。
小晴是全职家庭主妇,和丈夫结婚五年了,在家兼职画一些漫画,曾经因为梦想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学习画漫画并且认识了丈夫,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漫画家。
丈夫求婚时说,请让我照顾你,让你可以在家里安心的画漫画。
丈夫一直以来无条件的支持她的梦想,可是小晴的漫画总是不受欢迎,在丈夫得了抑郁症以后也开始接不到工作。
一天小晴因为古董店老板的一句话,觉得保全丈夫目前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日本男人认为养老婆天经地义,以及身为男人就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于是妻子以不辞职就离婚的态度,要求老公辞职在家休养,她查了很多资料,觉得对抑郁病人来说要补充血清素,多晒太阳,最重要的是要多休养。
辞职在家的丈夫,每天陷入不良的情绪无法自拔,认为自己懦弱的自我攻击和社会责任感让他很痛苦,他哥哥来看他说了一些男人要坚强,努力担起一个家之类的话,身边的人都叫他加油努力,反而让丈夫更加痛苦自责。
他无法坦然的在家每天无所事事,或者睡午觉。
常常躲在被子里哭泣,甚至希望自己是一个动物,不用思考,没有情绪。
小晴一直充满同感心的陪伴在丈夫身边,并且告诉丈夫,如果变成了动物,就不能感受到自己温暖的体温了啊。
陪伴抑郁症患者,一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家里有个病人的人,大概都深有体会,病人总是处于情绪的低潮,抑郁症病人的情绪更是起伏不定,悲观哭泣每天存在,作为家人和陪伴者能保持耐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在此基础上还能保持同理心,完全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更难了。
况且因为家里没有了收入,失业保险金也快要用完了,小晴决定自己出去工作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到出版社恳求给自己一份工作养家糊口,接到工作的小晴,日夜不停地赶稿,在极大压力下和丈夫争了几句。
自我怀疑的丈夫在浴室里哭了很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去了最后的价值感,在浴室里准备上吊自杀,还好被妻子发现及时解救了他,他们自责内疚相互道歉,都觉得自己给对方带来了痛苦。
晴子在不断学习、鼓励和陪伴中,告诉丈夫:“不用努力的,如果痛苦的话,就别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
因为越是重视,越会给病人负罪感。
经历自杀与和解后,丈夫也开始认为治好抑郁症是为了自己,之前他都在为了妻子努力,此时他开始为自己更好而生存下去。
在治愈抑郁症期间经历了彻底否定悲观阶段,整日嗜睡阶段,情绪一会高涨一会反复阶段,总之在两个人彼此关怀和为对方着想的情况下,丈夫的病情逐渐得到好转,甚至到了不用再吃药维持。
与此同时,妻子在工作中也满满找回了自己的梦想,不再去取悦读者,而是开始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她想把和丈夫这一年多如何经历抑郁症画成书,丈夫也很支持,并且拿出自己一年来的日记给小晴,希望能对她出书有所帮助,最后小晴出了自己的书,丈夫也完全康复,走上了帮助社会上其他抑郁症患者的道路。
他们在自己的家开了工作室。
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此剧对抑郁症患者在整个病程的变化很写实,对抑郁症患者家人的心理也有细腻的刻画。
根据精神科刘耀医生所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最高时往往不是病情最重的时候,重度抑制时他已经没有力气自杀了。
而在好转恢复阶段,特别时有一定体力而自我评价非常低,绝望感很强烈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冲动的自杀行为。
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阴郁的电影,反而是一部很治愈很温暖的电影,让龙小姐感触最深的还是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真心实意的为对方着想,是一段好婚姻的基石。
许多夫妻成为怨偶或者不能共患难,是因为时刻惦记自己的得失,有太多指责挑剔抱怨,甚至恶语相加,没有真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
婚姻就像一个糖罐,日常的互相包容相互体谅和美好回忆,就是装进糖罐的糖,遇到的挫折困难和争吵就是从里面取出糖果。
相互包容体谅的回忆太少,在遇到挫折困难时,感情就透支了。
而小晴和丈夫之所以能挺过这个难关,是因为他们之前储存的糖果很多,丈夫无条件的支持她的梦想,并且作为日本丈夫,老婆睡懒觉,自己能每天做便当出门上班。
两个人的感情一直很好,一直处于相互体谅包容的状态。
后来丈夫生病了,小晴作为妻子想到丈夫为自己种种无条件的付出,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也该这么做,应该完全的为丈夫考虑。
电影的评论总是一边倒,认为男的很幸运,有这么一个贤妻,很多抑郁症患者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妻子,哪有那么多幸运之说,幸运不过是自己之前积攒下来的福气。
就像电影里说的,黑夜再黑总会迎来黎明,电影里小晴说,她一直在想,这一段遭遇告诉了他们什么。
当遇见每一段痛苦的经历,不再去想为什么是我,而是想通过这个经历我学到了什么?
这就是一切好转的开始。
最后希望所有抑郁症患者及家属都能被体谅,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黑夜中看到光明。
(电影原型客串,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小晴和丈夫)
END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参考 :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iuyaoyisheng_6028009272.htm?from=alading刘耀医生豆瓣网 丈夫得了抑郁症 电影词条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黑色的眼睛见过黑夜的人,不会不知道绝望和冷。
背痛,腰痛,没有食欲,不想说话,怕见生人,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性欲,睡不着,或只想睡。
不用去问这个丈夫得抑郁症的原因,要去思考他得了抑郁症的意义。
丈夫锁着眉头那表情,是我印象中日本人惯有的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为了别人而活。
小妻子梳着小龙人的发髻,懒洋洋地躺在家里的地板上,轻轻地告诉丈夫:不辞职我们就离婚。
她用自己最擅长的漫画,记录了丈夫得了抑郁症后每天的变化,良善的妻子,盯着一个明治时期的小花瓶,花瓶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完整地保存至今,妻子决定用守卫的姿态,接受心灵感冒的老公的一切,她要守住蜷缩在小瓶子里的老公,不要让他落在地上摔到碎。
天真懒散的小丫头长成了用心画画的职业漫画家,认真压抑的老公在一个悠长假期里学会了跟自己相处,妻子告诉自己,我不要努力,不去努力追求不想要的东西,不去努力逼老公一定要健康要快乐,顺其自然,就好。
最幸福的人生阶段,大多是在困苦中体验那份安然自得。
虽然一开始很是看不上她家养的宠物蜥蜴,后来看到这小小爬虫居然是治愈系,还是丈夫试图自杀之前提醒女主人去注意,心里一下子温暖了起来,以后居家一定要养宠物,家猫家狗都好。
画了夫妻最放松的时刻“大白天的睡觉,我可做不到。
”“太对不起社会了。
”得了抑郁症的丈夫痛苦地说到。
光听这句话,就能大概猜出他为什么会抑郁了。
生而为人必须是“有用”的,大白天的理应在工作才对啊。
抱着这样的信念的丈夫,一刻也不允许自己轻松。
每天自己做好精致干净的便当,穿好整齐西装,被客户电话刁难了能耐着性子解决安慰,还坚守着私下都绝不可以说客户坏话的原则。
慢慢地,抑郁了。
会突然哭出来,会抗拒上班,会忘记东西,甚至,会想死。
可抱着这样残破的躯壳提离职,还被上司批评,说这样的他太不负责任了,他恍惚地又继续上班,那股信念肯定还在吧,要做个“有用”的人。
即使情况很糟糕了,可还能撑着的时候就继续撑着吧。
扭头,那个讨厌的客户又指明要他来解决问题,他坐回工位,扯了一抹笑容,细细解释道……可是很妙哦,这样的丈夫,配了一个散漫的妻子。
她自称是漫画家,却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画着,每天睡到自然醒,晃悠悠去买菜,逛古玩店,一脸天神烂漫,完全没有已婚妇女的觉悟。
神经大条的她,甚至没有察觉丈夫“病”了。
等有一日她发现丈夫忘带垃圾,她追出去却看到发呆的丈夫。
那会,他已经很严重了,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眼神空洞。
丈夫得停下来了,再这样下去太痛苦了,两人最后达成共识。
可是,停下来就会好起来吗?
不,创伤口已经溃烂,丈夫在经受着巨大的折磨,病了很难受,更难受的是,这个病彻底让他变成了“无用之人”。
信念崩塌,雪上加霜。
妻子很无措,请来了丈夫的哥哥。
哥哥说了许多激励的话,大丈夫必定能重新站起来有所作为之类的。
哥哥走后,丈夫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了好久……妻子仿佛明白了什么,开始拉着丈夫一起懒散。
大白天躺着,和宠物蜥蜴一起晒太阳。
买小乌龟回家,对着乌龟傻笑发呆。
家里的存款慢慢见底,一夜之间,夫妻的位置对调了。
丈夫的抑郁症还在治疗,还是没办法出门见人,妻子得扛起赚钱的重担。
她一遍遍投稿,和编辑说自己家的困境,求编辑给她机会。
终于,她得到了一个签约。
于是这个家里,妻子总在赶稿,脸上的轻松不见了,很多次的崩溃。
丈夫小心翼翼,却还想帮妻子做点什么,有一次,他提醒粗心的妻子有错别字,妻子突然发火,抱怨出声。
等妻子继续完稿松了一口气时,惊觉不对劲,才发现丈夫在洗手间自杀。
对于丈夫来说,这又是一次自己“无用”的重击吧。
抑郁症不会突然消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毕竟,多长时间累积的症状,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化解。
可是幸运有她。
丈夫和妻子,经过抑郁症,都趋于自洽和完整。
妻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丈夫学会了放松和享受生活。
“有用”和“无用”都没有那么绝对吧。
中庸,中庸,介于两者之间才是最恰当的吧。
可是,我们从小到大,每一分每一秒听到的声音都是“做个有用之人”,上学时一定要拿个好成绩,工作时一定要拿个好业绩,生活里一定要买房买车买包包,有了娃一定要培养到名校。
太多的鞭子,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
可是你不一定像剧中的丈夫,幸运有一个懒散的妻子。
所以啊,得自己给自己放假,主动给生活来一点“无用”吧,偶尔当一条快乐的咸鱼吧。
看着堺雅人的时候,就看到了自己。
从查出抑郁症到现在一个多月,经历了叔所有的表现。
连头发也永远和叔一样,翘起来一撮。
别人说起来,也只是按一下,但其实并不介意,也无心介意。
吃不下饭。
最差的时候,是真的一点都吃不下。
看着同事和朋友吃得很香的时候,是真的很羡慕。
别人大口吃菜的样子,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哪?
在公司还是和代理和领导点头哈腰。
明明很不想做,很压抑,却还是告诉自己不能不去上班,还有很多活儿等着我。
连朋友叫我看病的那天还在想着想考上岗证,我怎么能不去公司哪。
后来一些同事知道了,他们会像卷发男一样,帮着分担了你的部分工作。
你会觉得有点爽,不用干了。
却也觉得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小,开始怀疑担心自己这样怎么办,以后还要怎么在社会生活立足。
刚开始吃药的时候也是,难受得直不起来,时刻都觉得自己要吐出来。
后来领导让我回家休息了。
我想着我下午约好的代理还没有去怎么办。
最后小徒弟说他替我去了。
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生病拖累了大家。
小徒弟拍着我的背说,这不都是互相帮助嘛。
然后我坐在我的座位上眼泪刷刷地就往下掉。
也就几秒钟的时候,好几行眼泪往下掉。
电影里的叔和小晴坐地铁最后一天去上班,小晴说老公你好厉害,这么多年你都是这么挤着去上班的。
然后叔的眼泪在地铁中就肆无忌惮地往下掉了。
有时候情绪来了,不管在哪来,就是会这样。
然后你开始吃药。
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第一个礼拜经历了痛苦的和父母坦白之后,看到他们神伤我也非常难过。
我觉得我毁了他们的三观,让他们很操心。
我看到他们难过,我也非常非常难过。
我抱着我爸死命地哭,哭到那段时间整个人都是肿的。
朋友也关心你。
领导和同事也关照着你。
你突然觉得世界好像一下子就变明媚了。
在第二个礼拜的时候,叔突然就心情大好。
可是后来他又反复了,心情又down回去了。
没错,就是这样。
在经历了世界晴天之后,你发现谁都帮不了你,医生也只能给你开药。
朋友的关心会较少频率,你也不好意思一直打扰别人。
然后你发现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你不能像叔那样辞职,没有一个老婆这么关怀你,没有那样的岳父岳母。
你还是像没有并宣判抑郁症之前一样。
但是好像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连确诊的那段也很真实。
真的被医生确诊的时候,好像还松了口气。
好歹,之前的种种都有了解释。
叔的哥哥的出现,也是这个社会很多人的缩影。
“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扛很多东西。
”“你看起来很精神啊,没我想象的那样严重。
”社会无形之中会给你压力。
虽然得抑郁症只是一种心灵感冒、精神感冒。
但这个病似乎还是有倾向性地会在本身就敏感细腻的人身上发生,就好比这些人的免疫力比较差容易感冒。
之后,当你发现一切回到原点的时候,你开始疑惑。
之后,你究竟可以做什么。
你还能做什么。
觉得自己特别没用。
看到别人都在往前走,为生活努力,赚更多的钱,被更多的猎头发现。
可是自己却特别没用,要吃很多很多的药,还是没能改变任何的现状,没有换工作(治疗三:改变现有的环境),没有搬出家里,没有往梦想在努力。
其实小晴说她自己的时候,我也有所感悟。
小晴说,以前一直在老家,是个没有自信的人,又是个特别懒的人。
直到她到了东京学画画,那是她一辈子做的最勇敢的事。
或许,真的要踏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真的有所改变。
可是电影里面说的:我才不努力哪。
”如果觉得痛苦,那就不要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了。
”这好像才是我的人身观。
不是消极啃老。
可是真的好想给自己的人生按下暂停键。
我也希望可以辞职或者修养一段时间。
但是转而一想,又觉得自己是在逃避。
看到别人都在努力工作,真的会产生叔那样“对不起社会”的感觉。
最后一段堺雅人的发言:“要说这个病教会我的事,真的有很多很多。
其中一个,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够以最真实地生存着的自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的。
不论是因为病痛而苦闷的人,还是在周围支持着他们的人,他们的生活姿态本身,就应当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
”“这本书中描述了很多我丢人的姿态,还有令人感到羞耻的姿态。
可是我,对于其中种种的自己,甚至包括自暴自弃,自感羞耻的自己,如今都感到些许的自豪。
我并没有痊愈。
此后的日子,也打算更加得心应手地去对付这个麻烦的病。
大概如此,才是寻找自己最好的一个方法吧。
“
一直以为忧郁是人之常情,毕竟人的情感那么丰富,没想到单一的病变以后会这么严重,难怪日本的自杀率永远居高不下!被电影科普了,被雅人治愈了,也被日本人的各种生活细节暖到了!虽然我一直不喜欢宫崎葵,因为在我心里宫崎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哪怕有人的名字跟他一样都不可以!不过她演的不错!
阿娜答有点blue,台湾人的译名果然很卖萌。从笃姬里面出来的宫崎葵和堺雅人,两人默契程度真不是一般化的好,你从宫崎葵的眼神里看到的情感,仿佛真的就是一对恩爱的小两口。故事没什么说的,典型日系家庭治愈片,只是日本电影一到结尾就磨叽这臭毛病是真改不了了么?
用微笑打败你!
堺さんお上手!!自殺のシーン涙と鼻水爆裂したorz
希望身边拥有一个人能够告诉我“如果痛苦的话,就别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了。”然后自己也能够这样体贴的告诉身边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生活,不贪心地用每一滴的辛苦换每一点的幸福就好。葵和雅人叔本来就是卖萌二人组,然后家里布置的好温馨,衣服还好看的要命。
看电影日本治疗抑郁症似乎还很有效。很治愈,宫崎葵超级可爱~~
典型的日本式温情小品,三星半。
好萌的夫妇啊啊!!好久没看这么温馨的电影了QAQ
堺雅人那家公司感觉好逗比
对抑郁症的表现似乎不够深入,不过不离不弃的爱情很感人。
看到1个小时30分钟的时候,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对不起,真的完全代不进去感受到爱的伟大,男的直接傻子形态开摆,压力全给到女方中途还要各种pua折磨自己爱人。即使最后功成名就了,作为漫画原作者竟然连发言的资格都没有,站在闪光灯下享受殊荣的还是男主。如果这是所谓奉献或者爱情的话,那真的大可不必赞颂
題材沒問題,演員沒問題,問題在於這部片的拍法實在太不食人間煙火,無業病人與失業漫畫家的家寬敞古雅乾淨明亮塞滿各式幸福小物與時興潮物,女主角的造型衣著一套比一套做作裝萌,整齣戲輕飄飄慢吞吞甜蜜蜜,不是舉重若輕,而是避重就輕。
关爱身边的抑郁症的人,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心中最喜欢的那个人给他安全感与关爱。我爱你。好好爱我...
恩,很森~我喜欢的风格。绘本日记很给力
温馨小品
宫崎葵太可爱了
就剧情来说的话太淡些了,台词镜头之类也不怎么讲究。针对抑郁症说的话,太儿戏了些,这其实是个好题材,而且也比较少涉及,能再社会化而少言情味一点就好了。雅人叔……我是爱你的,但你是面瘫的。当然面瘫不妨碍我爱你,但是有点妨碍角色呈现。你气质真好,可演技真差啊
太清汤寡水了…我说的不是真实事件本身,而是作为一部电影完全不够啊!完全是硬把漫画给拉长,编剧和导演偷懒了啊!
既温馨又感人,宫崎葵和堺雅人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