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刘老根3》,看得有点上火,龙泉山庄里的人个个都是刺儿头。
有关系的那几位都不用讲,就连下面的普通员工也都“个性十足”。
生气过后,我开始思考:龙泉山庄能撑到今天没有倒闭,真的是奇迹。
咱们来细数一下龙泉山庄管理的几大弊端。
1、公私不分
龙泉山庄是由刘老根一手建立的,虽然刘老根已经退休,但因为他的影响力,以及刘大奎的孝顺,他依旧是山庄实打实的一把手。
公私不分的罪魁祸首就是刘老根本根。
就拿药丸子车祸一事,公司董事会已经表态,这事与公司无关。
虽然药丸子在山庄任职,但他隐瞒了自己没有驾照的事。
可刘老根非要一意孤行,原因是:他是药匣子和大辣椒的儿子。
即使真的是出于情分,也应该他们老刘家自己拿钱。
这也是整部剧比较大的一个冲突点。
因为这事,山庄上下闹了起来,刘老根深受打击,离家出走。
公私不分是很多老一辈,或者说是传统人士的一大通病。
比如另一位大佬,常凯申同志亦然。
2、裙带关系
因为公私不分,自然裙带关系就很严重。
刘老根几乎把他们家里所有人甚至所有亲戚都安排在山庄。
药丸子一来,也是如此。
不管合不合适,先安排个职位再说。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山庄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90%都是自己人。
像韩世信这么一个货色,竟然直接空降总经理。
药丸子,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代表刘老根直接管理山庄大小事务。
这样的公司能坚持到现在,真的是奇迹。
3、管理不严
都是亲戚,谁敢管!
以大胖为例。
大胖仗着自己母亲和刘老根的关系,为所欲为,在山庄,谁都不放在眼里。
别说底下的部门经理,就连刘大奎也要让她三分。
如此一来,山庄的管理简直乱七八糟!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面的人不服管教,自然上行下效之风盛行。
张可心罚了餐饮部两个小姑娘100块钱。
结果,人家后面要去了。
给出的理由就是——“大胖的罚款退回去了”!
4、人浮于事
龙泉山庄人浮于事这是肯定的。
就在最开始的几集里,刘大奎想要开除掉几个老员工。
结果,人家告到了刘老根那里,大奎只能作罢。
还有小剧团的那帮人,成天游手好闲。
即便那样,人人按月领工资。
山庄效益一天天减少,但开支却有增无减。
如果再不出台补救措施,我看破产的日子就不远喽。
5、下岗保障
从刘大奎开除老员工那儿就可以看得出来。
龙泉山庄的下岗保障远远不够。
这件事其实也是刘大奎做的不够好。
人家在你们山庄干了半辈子,还是山庄元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辛劳。
就那样把人家撵回家?
赔偿金有吗?
养老保障有吗?
换谁都接受不了。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刘大奎作为董事长的能力,真的有待提高。
6、党派斗争
龙泉山庄党派斗争很激烈。
各个部门之间,水火不容。
高层领导团更是这样。
刘大奎想要摆脱家族成员对公司的控制,所以扶持了自己的亲信势力周二牤一派。
刘氏家族和周二牤自然就不共戴天;刘氏家族中也分派,珊珊和韩世信为一派,小剧团为一派,药丸子张可心又成一派。
几个派别之间勾心斗角,乱七八糟。
每天醒来,他们想的是怎么去对付其他派别,怎么把那些人全都挤走。
至于,公司的效益。
Who cares?
7、朝令夕改
龙泉山庄虽然名义上的董事长是刘大奎,但他后面有刘老根坐镇。
他的权力其实很有限。
那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
刘大奎上午颁布的命令,刘老根下午就给他取消了。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药丸子代表总顾问办公室颁布的命令,刘大奎就给否了。
刘大奎说要办葡萄园,刘老根否了;刘大奎说要安装缆车,刘老根又给否了;药丸子代替总顾问部抓迟到、抓罚款,刘大奎给终止了。
总之,整部电视剧也没有见过他们执行什么有效的指令,就那样瞎改来改去。
8、政令不行
“朝令夕改”的最大影响就是“政令不行”。
上面的人改来改去,下面的人就懵了。
到底谁的命令有效?
到底谁能当家做主?
稳妥起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所以,大家对许多事情都是敷衍潦草,根本没有用心去执行。
即使迫于压力执行,也就是“一把火”而已。
等这把火过去,一切又照旧了。
我不知道,龙泉山庄的管理模式是完全杜撰,还是本山传媒曾经或者现在有过这样的经历。
之前看赵本山老师的采访视频,他的经营模式就很传统,典型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和西方的企业经营模式完全不一样。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大权不会旁落,但效率吗?
就一言难尽喽。
原本只是一部家长里短的轻喜剧,竟然还看出了一些商业上的门道,倒是别有一番收获。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
看了眼腾讯的《刘老根3》预告,怎么看怎么像乡村爱情,前两部说实话很多情节换到现在未必能过审,其中多次情节重度讽刺官场现象。
回看前两部剧情,刘老根带着投资回家乡创业,带着家族企业进行改革,与乡政府领导进行官场博弈,农民企业家经营理念与顾小红的现代化企业经营产生诸多戏剧化的冲突,最终面临破产的大起大落人生,其中我认为全片最为点睛之笔的桥段就是,刘老根知道钱被骗走以后,精神状态达到崩溃的地步,电视剧里用的不是我们常见的发疯状态来展现,是用剪子不断的剪掉身上所谓的压力来过度的剧情,换到今天来看,这些情节也毫不过时。
赵本山的演技巅峰时期,对于喜剧人物的核心,应该有他个人强烈的观点理解和色彩。
很显然作为当下的市场,剧情根本没办法按照前两部来贴近续写。
但时隔十多年重新续拍应该让观众看到你的诚意吧,预告里满满的乡村爱情画风,同档期《乡村爱情12》跟《刘老根3》只有一天之隔上映,刘老根一二 现在来看足以称谓一部经典之作,如果经典不能续写,也就别太消费观众了。
有一件事我想了解一下。
在豆瓣评分的人,真的是那些能看懂这部剧的人吗?
相比《乡村爱情》,我更爱这部剧,我老婆不是东北人,但我们不约而同的觉得这部剧才是本山大叔的心血之作。
1、剧情的节奏感出乎我意料。
我以为现在这个时代,所有的电视剧都会拍成一个快餐剧,但这部剧没有,有不少的片段都只是两个人在聊天,用最真实的生活片段去诉说整个剧情。
但我第一次看到还是傻了,就这么纯聊?
现在的电视剧,你怎么敢这么拍?
是的,纯聊。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这部剧更显得真实,可贵。
我接触很多东北人,他们说话特别损,但又特别风趣。
这个太可贵了,只是看他们扯皮我能看一部!
2、剧情看起来很拖拉。
就因为这部剧拍的不着急,慢慢的去诉说刘老根的故事,明明剧情应该进展很慢,但是你会发现,剧情的进展一点都不慢,谁该干什么一点不墨迹,剧情的发展非常舒服!
3、每个角色都只是他自己。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性格相似的。
而且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恰到好处,再多一点就过,再少一点就不够。
(除了大奎)而且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在线,现在这个时代,让我有点不适应如此良心的剧。
(当时看大江大河就看的很爽,这个也是。
)4、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不只有喜剧。
我能感受到这部剧里面蕴含了本山大叔自失落以来的所有心路历程。
他不再想证明什么,不再想再做大,只想踏踏实实,用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六集结尾他拉二胡的时候,那种忘我的投入,他们没有任何剧情,不再是演员,可我突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大势面前,能屈能伸,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为了迎合主旋律导致情节脱离现实太多,本山,范伟演技在线,其他人乏陈可善。
豆瓣让写140字,不是为了打2星我才懒得写,一部靠情怀的电视剧注定走不长远。
药丸子强行洗白,刘珊珊的过度单纯,韩世信的对内聪明对外愚蠢的塑造太刻意,不自然,演员演的很卖力,但是效果不好。。。。。。。。。。。。。。。。。。。。。
,,,,,,,,,,,
【作者 :青烟岭】《刘老根3》这几天开播了,大家追了吗?
距离2002年第一部,2003年第二部,这个系列时隔17年才上线第三部,观众可谓一路好等!
早在当年本山大叔最火时,顺势推出的《刘老根》系列,也成为行业经典。
当时的赵本山,2001年有小品《卖拐》,2002年《卖车》,2003年《心病》,这些家喻户晓的节目,搭档都是范伟老师。
所以,此番《刘老根3》开播时,主演是赵本山、范伟的阵容,也让万千观众非常期待。
不过,目前我追了六七集,还没看到范伟老师,真心觉得着急!
《刘老根3》讲的是十五年后,刘老根回家安心养老,龙泉山庄全部交给大儿子刘大奎管理。
但是,早年搬进城里住的大辣椒带着儿子药丸子回乡,并请求刘老根为儿子在山庄找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刘老根发现山庄经营情况已大不如前,并且儿子串通孙女蒙骗自己,隐瞒山庄的真实情况,于是,刘老根决定重返山庄,再次主持大局,将山庄重整旗鼓。
范伟在这个剧情中,是什么角色呢?
他是大辣椒的前夫,离婚后去了泰国,暂时还没到他的戏份。
说到这里,就特别期待后续!
和赵本山、范伟这两个角色备受喜爱相比起来,《刘老根3》里面也有两个特别受人讨厌的人物,接下来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就是剧中范伟的儿子药丸子,他直接是个混混,大辣椒离婚后,可能太惯着儿子,导致儿子直接养成那种好逸恶劳,又极其虚荣的性格。
来刘老根家做客的第一天,药丸子就跟别人吹牛,说房子、车子都是他的,非常令人反感。
另一个令人讨厌的角色是村里小卖部老板,这人在背后和村民嚼舌根,说药丸子其实是刘老根的儿子,假意让大家不要外传,实际上就是希望大家都去传谣,这种人最坏最讨厌!
可以预料的是,后续剧情中,刘老根一定会收拾这个不省心的家伙!
早在2003年,赵本山首倡“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
同年陆续播出的系列品牌剧《刘老根》1和2,也成为本山大叔的经典作品,如今时隔17年,我们才终于和《刘老根3》见面,真是令人感慨时间匆匆啊。
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一直不能出门复工,我们竟有幸陪爸妈一起追剧,不知道该说是喜是悲!
以前看剧,好多剧情演得快,我都要逐个跟爸妈解释原委,这下好了,由于我没看过前两部,很多角色出来我都不认识,现在换我问爸妈:这谁啊?
那谁啊?
爸妈都挨个给我解释半天。
宅在家还不能出门、不能上班的伙伴们,和爸妈一起,追《刘老根3》吧!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作者:青烟岭,自媒体人士,本职乐评、影评、剧评,特殊时期也撰写社会类新闻。
约稿可私信,或联络“青烟岭”的同名微博。
我就不明白了,剧中药丸子那点小心眼傻子都能识破,小琴为啥不憋屈死呢?
到嘴边的话都不为自己辩解,就这样的孩子能活过10岁吗?
肯定得夭折啊!
演的太不现实了!
整一群二人装演员,演一些在东北臭大街的桥段,哎!
要多烂有多烂!
最后给东北人正个名吧!
东北人热情、奔放、豪爽、正直,但是绝对不是傻B,剧中药丸子那点整人计量放在东北不出三天肯定住院!
那就是,赵本山三大经典ip之首马大帅3,永远不要有续集了。
怎么说呢,这三大经典ip里,乡爱已经那样了,现在刘老根3出来了,看了八集。
只觉得剧本很差感觉看了另一部发生在平行世界里的乡爱。
演员表现更差,除了赵本山本人,其他所有人都在尴尬地背台词,尤其那个新人物,赵身边的小保姆,除了瞪大眼睛一字一句地往外蹦汉字以外,什么也不会。
总而言之,第三部比前两部少了一种乡村独有的精致。
所以说,马大帅4还是不要问世了,否则又是另一部乡村杰出人物带领大家搞新农村建设的礼赞纪录片。
对了,范伟?
早在他接受采访说为了本山大哥的情谊来拍了两周的戏之后,我就没什么期待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戏不多”),显然就是剧组的一个噱头。
用某句热评原话来说,范伟在剧中的戏份可能比在预告片里少多了。
不得不说,看完前两部《刘老根》,再看第三部还是有些失望的。
因为前两部都是讲改革与创业的故事,而这一部更多讲的是家长里短,是家庭中的权力结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角力。
因为前两部刘老根是与恶龙战斗的勇士,而第三部中,刘老根老了,他也变成了恶龙,真是挺令人伤心的。
但是抛除这些,这一部还是有一些可看之处的。
其中就有人物的兴趣。
比如大胖。
比如小满。
上次我写大胖是刘老根家族中的史湘云,现在我还是不想改变自己的想法,她敢想敢说,她觉得二柱子喜欢山杏就说出来,她对于老刘家有不满就说出来,她听到山杏说老根得病了就哭着要去看他,她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一点我觉得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
看前两部,大胖的角色戏份并不多,第一部中只是冷心冷面地带走了妈妈丁香,第二部中她看中了二柱子就直接表达扑倒他,妈妈丁香和刘老根结婚当天,她只顾自己坐着吃面。
而这一部里她的镜头多了起来,她是上至刘老根大奎,下到山杏二老懒,看谁不顺眼就怼谁,包括替小满打抱不平,她敢和二柱子在台上就动手打架,这一部中,她更像是替天行道的侠客。
虽然这个侠客大多数时候,有些蛮,有些不讲理。
可是她是真诚的,是痛快的。
而小满呢,则是完全相反的角色设定,前两部角色就很丰满,她是刘老根最懂事的儿媳妇,她总是要夹在二奎和刘老根两个强人之间左右为难,她是最通情达理的,由于刘老根的原则,她丢了工作,刘老根让她去山庄工作,于是她就在山庄工作,在刘老根的改革中,她首当其冲递交了辞呈,第三部开始,知道她随二奎去了俄罗斯,然后是离婚,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回来看老人之后,老人想要弥补她,又舍不得孙子,于是她放弃了去城里找工作的想法又来到山庄工作,当大胖想要为她打抱不平时,她说:姐我没有什么不高兴的,现在眼里就是我儿子。
我是为他生活。
为了珊珊与大奎着想,她从财务部来到了保洁部,看到这里真是挺替她难过。
她确实没有不需要别人替她打抱不平,她也没什么不平的,但是她的存在就是配合别人,她一直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存在,却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过。
这样的人是人畜无害的,总是得到身边所有人的交口称赞,所有人都对她不起,都觉得对她歉疚,可是谁想过她内心的感受呢?
谁想过她的生活呢?
她整个人生都是被动的,事业与家庭都随波逐流,被家族利益长辈想法裹挟着,她不断追随着别人的脚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一开始是家族与丈夫,然后是自己的儿子。
可是她自己的人生呢?
我想这是一个不值得提倡的人物形象。
所以说,虽然大胖有些蛮不讲理,有些牢骚满腹,但是她的人生是主动的。
她的生活完全是她的主场,她想掏谁就掏谁。
这样的人生是快意的,也是真实的,起码是对自己真实,所以宁可做这样的大胖,也不要做懂事的却总是吃亏的小满。
希望,这一部结尾,小满能够得到自己的幸福。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就值一分不解释
圈钱就是烂片,明显就是捧自己家人,灌水严重,剧情老套。
小时候躺在床上,不是和爸妈一块看,就是一个人五毛一袋的辣条和膨化零食,健力宝非常可乐AD钙奶,肥宅独享。当时肯定看不懂太深层次的戏剧冲突,和此后的《马大帅》,《乡爱》一样就是听个乡里乡音,就是看药匣子,范德彪一类的“丑角”图个乐。但现在想来,和赵本山&何庆魁诸多辛辣讽刺的小品一样。他们把“低端人口”的生活演活了,那种含沙射影,那种针砭时弊。说是当代的《三言二拍》也不为过。可现在呢?还没咋回事,《me and my country》一响起,我就知道,回不去了。
别总想把大萝卜吃出肉味,就别费劲了,况且,生活中也需要萝卜白菜来调剂。茶余饭后手里的活不用停,剧就在一旁放着你听着,赶上有趣了就撩一眼,乡村爱情和刘老根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乐,何必犯轴在这里去找多少生活哲理?!
现实到不忍直视,小卖部老板的精,药丸子的坏,小琴的忠,大奎的难,生活真残酷,然而你大爷的二胡永远是你大爷的二胡
如果《刘老根1/2》是你成长过程中,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作品,你就会发现,《刘老根3》和前两部差了不止十部《马大帅1/3》。
比乡爱要紧凑
拍出来还是乡村爱情的感觉啊?人都没换,都二逼劲。
都给我哭,本山大叔走丢这块演的真的太好了
一直期待本山范伟的对手戏。最近重温刘老根。马大帅。这两位对手戏那可全是看点笑点。看了十集感觉没失望。和乡村爱情还是区分开了。怕又是一部乡村的观众可以放心了。
本身不值这个分,但情怀在这,没办法公正
前两部里老实懂事的大奎一下子变成了沙雕,韩世信、珊珊、药丸子这些愣安排出来的角色演技差还不讨喜,老赵就非得捧自己的人么?唱二人转和演戏是两码事,隔行如隔山。全剧唯一的亮点就是老根得谵妄症走丢了那段,其实这部戏还是靠老赵一个人在撑,最后的大结局也是愣要凑个圆满,而且好像还想接着拍~
影视剧可以有反派但不需要杂碎
我就五星全给赵本山的演技了,咋的“演技”这个词儿配不上他,神了
没了何庆魁,直接是云泥之别了
没味儿.. 不下去..
其实我想说越看越像乡村爱情………但还是想看老赵和彪哥一起疯疯闹闹的
刘老根1是农民创业开天辟地,刘老根2是企业改制奔向现代化,刘老根3是什么?这不是在重复第二部的错误吗?干嘛要要糟蹋自己的作品呢
编剧里真的有何庆魁吗?很预想的一样,把刘老根演成了王大拿,把《刘老根3 》 演成了《乡村爱情隔壁村》。刘老根前两部在积极宣传东北二人转,很多原创二人转改编,老二人转艺术家张口就来,而且很少有低俗的二人转曲目。剧情也围绕推广二人转,乡村企业家创业,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演员人设虽然有好有坏,脾气暴躁,但不失东北农民的朴实和直率,剧情节奏也够快,这刘老根3一口气看了8 集,真是老太太棉裤档,又臭又长,老根叔年岁大了,性格有所转变是可以理解的,一点破事,家长里短,没完没了。而且这感觉把东北农民写的没一个正常人,戏剧创作可以理解,但是跟乡村爱情中的人设太像了,那些朴实的农民呢?没了高秀敏老师的团队参演,东北人都是狡猾奸诈,不务正业,臭不要脸了,何庆魁真的参与编剧了?
真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