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另有他路",其实已经暗示了有希望.全片虽然很压抑,到最后看到女主角被救活了才松了一口气.其实男女主角选了2月15日去春川自杀,我认为这个日期是有寓意的.2月15日,按照农历应该是春节的前后,春节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片中也下起了大雪.在这个日子,男女主角相约自杀,最后都被救起,度过了这个寒冷的日子,将迎来温暖的日子,万物重生.这个片子的细节做得还是挺好的,女主角一直戴着护腕,到了男女主角相遇的那一幕才看到女主角手腕上的伤疤 ,可见女主角之前曾经寻死.我一直觉得女主角母亲所说的对白是有特别意思的,但是本人愚钝还没有理解出来.
这是个寻常的自杀故事,两个人网络相约,一起在某天某个时刻,离开世界。
这是个不太寻常的自杀故事,他们希望别人好好活下去,只是他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另有他路》是一部独立电影,主演金材昱和徐睿知,有着青年演员少见的“忧伤感”,在大量长镜头和配乐中,两人把深深的绝望,表现得自然而深刻。
作为金基德的弟子,导演赵昌镐也通过电影,表现了对生、死、欲望、救赎的看法,引人深思。
1、生活的“正反面”尹贞媛,母亲卧病在床,她照顾母亲,和她开玩笑。
贞媛跟着父亲出去做促销活动、婚礼策划,补贴家用,她对朋友关心,还一起喝酒K歌。
韩洙浣,父亲神志不清,他照顾父亲,他还是个警察,为别人打抱不平。
就这样两个人,他们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有些不如意,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为何走到如此境地?
故事慢慢呈现,贞媛的父亲长期侵犯她,而洙浣幼年目睹母亲出轨并自杀。
故事的特别在于,这两个受过巨大精神或身体创伤的人,没有选择去报案、报复社会或自暴自弃,他们依旧在过着平静如水的生活,甚至给身边的人送去温暖。
贞媛有关系很不错的朋友,会发短信给她们报平安。
洙浣给酒驾的司机以机会过关,给租户女儿讲自己的童年。
2、生命的“长宽度”马斯洛的需求结构告诉我们,人们随着年纪的增长,重心会从生理需求转移到自我实现的方面。
贞媛与洙浣,处于青壮年阶段,他们完成了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可以说,用双手劳动,去书写生命的长度。
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个体,更会思考自己生命的宽度——自我实现。
对于贞媛来说,每天最多的是和母亲对话,内容最多就是饭菜的咸淡,她无法和一个病人去聊她自己的困顿,她压抑自己,她控制不住欲望,她陷入了伦理的沼泽地。
对于洙浣来说,放走酒驾司机成全别人的自尊,却成为了法律之下的过错。
在生的世界中,他们都没办法去成全自己。
全片中,两人一直都在克制,贞媛情感的崩溃只有一处哭泣,洙浣把压抑释放在了雪人的身上。
他们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
3、人性的“爱与死”自杀使弗洛伊德认识到,仅仅用爱是无法解释人的一切本能的,于是这才有了对死的思考。
洙浣的网名叫黑鸟,因为他觉得黑色塑料袋被风吹起的时候,像很漂亮的黑鸟,贞媛的网名叫白鸟,因为有黑鸟,所以有白鸟。
两个人相约在蚕岛自杀,因为一个啰嗦的僧人和酒吧驻唱的歌手,他们多次邂逅,一夜相处后,却没有识别出对方就是那个白鸟、黑鸟。
分手过后,两人按原计划进行各自的死亡仪式。
本能的欲望象征爱,而死还在等着他们。
结局似乎没那么悲伤,跳进冰水里的洙浣,被孩子发现。
从医院里醒来的他,赶去湖边,试图救回了烧炭自杀的白鸟,最终发现白鸟就是贞媛。
僧人和驻唱者,是闯入他们生命的救赎者,渡化了两条生命。
向死而生,因果轮回,两只鸟没有飞走,在冰层之下,还孕育了象征生命的蛋。
影片的基调依旧黑色,背景交代中,数名高中生在同一个地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有人选择为爱而死,把爱保存在最美好的时候,有人选择为爱而生,相信生活会有它的奇迹。
所有的可能,料想不到,但生命的意义,因此而不同。
相约去景区自杀就知道他们死不了啦,不然那个景区不小心不成了自杀胜地。
题材新鲜。
没有节奏感。
闷。
男主情绪爆发的有点莫名,不知道是要论述家庭还是论述生命,有些场景太刻意,又有点跑题,比如,男主遇到的三个雪人,是一家三口的形象,他打倒的明显是雪人爸爸,但之前对他父子关系的描绘太太太太单薄了。
这不是偶像剧,某些时刻有些出戏。
看完了不知道他路是啥
影片一开始是男女主角在网上聊天的画面,两人并不认识,但是相约在2月15日一起去自杀,地点定在了离家不太近的春川,并且讨论了自杀的方式。
是什么样的事情可以让两个互相不认识的人相约去自杀?
女主贞媛,妈妈瘫痪在床,常年照顾妈,平时的工作就是和另外几个小姐妹一起给商场活动表演,婚礼庆典等等,她爸爸的工作就是联系这些活动表演等。
表面上看起来正常的父女关系,实际上贞媛长期遭受着父亲的性侵。
有一场戏是贞媛与姐妹们一起出去吃饭,说到了换工作的事情,但是说到最后是没有地方去,最后分开的时候,姐妹们说贞媛,她怎么什么也不怕呀。
这一段为后续的故事做了铺垫,没有地方去,即使有想去的地方,即使想走,但是并不放心瘫痪在床的母亲。
一个一直想要自杀的人,还会有什么怕的嘛?
贞媛左手的手腕上戴着护腕,这个护腕在电影中至少出现了三次,说明在这次相约自杀之前,贞媛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
男主秀完是一名警察,在一次执勤中,放走了一名醉酒司机,结果司机撞人之后,又反过来说秀完收钱了,才放走了他。
之后一对母女来看房子,说是给女儿的家教老师住的,实际上是母亲在给出轨对象找房子,后来女孩来找秀完,想要秀完装好摄像机,记录母亲出轨的证据,秀完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秀完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将母亲的出轨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开始家暴母亲,随后母亲就自杀了,秀完目睹了母亲的自杀。
所以当女孩问他,那个男孩子现在怎么样了,秀完说大概活在地狱里吧。
如果说贞媛活下去的理由是她的母亲,那么秀完活下去的理由就是他的前女友。
即使最后秀完决定去死,掉入冰里之前,还在想着前女友。
男女主人公虽然生活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但是因为自杀这件事联系在了一起。
两人都是过分善良的人,即使决定最后相约自杀,但是在自杀之前,秀完用手机录下了一段话,大体意思就是房子抵押之后的钱,一部分留给父亲,剩下的一部分给那个醉酒司机撞伤的那个人,最后给前女友说对不起;贞媛打电话给妈妈聊天,对不起妈妈。
太过善良的人,在最后决定去死的时候,都要把后事安排好。
秀完的前女友说,冰是有呼吸的。
是啊,冰都有呼吸、喘息的机会,我们呢???
最后的结局是秀完被人救起,贞媛被秀完救起。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冰化了,鸟蛋也出现了,这个鸟蛋在电影47分钟的时候出现过,只不过是在河中央被冰冻住了。
最后的两人在救护车上都哭了。
这和影片名呼应起来,另有他路,生,还有选择,即使选择自杀,那也是选择之一,但是死了,真的就没有选择了。
想起了白夜行里的一句话: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没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经历过死的人,才会更理解生的意义。
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电影以白鸟和黑鸟的聊天记录开始,生活屏幕之外的两个人对彼此一无所知,自杀,是他们唯一的人交集。
接着电影分开叙述男女主的生活,女主贞媛照顾生病在床的母亲,白天和父亲一起工作。
一张平静寡淡的脸,将生活的暗涌掩盖完好,一点也看不出她是一个决定不久后要自杀的人。
黑夜降临,父亲伸手关了灯,房间里只有贞媛的手机屏幕亮着,贞媛的表情仍没有一丝波澜,然后镜头拉远,父亲钻进了贞媛的被子。
贞媛的啜泣一声声溢出,自杀的真相在黑夜中如巨兽咆哮而出,而贞媛的平静并非麻木,是彻底的绝望。
如何反抗呢?
导演的叙述很隐晦,但每个情节都带有深意。
贞媛回家问母亲吃饭了吗?
父亲没有给你带饭吗?
母亲避开没有回答,只在贞媛不舍追问下才勉强说吃了,但吃了还饿。
大概能猜到,父亲并没有给母亲喂饭。
贞媛知道如果自私地选择离开,无疑将瘫痪的母亲推向死亡。
而留下来,父亲对她的侵犯和她的无力反抗,使她对母亲心怀愧疚。
生活充满矛盾,却找不到矛盾的出口,死亡,成为唯一的出路。
男主呢?
好不容易当上了警察,恻隐之心放走了酒驾司机,结果撞死了人反咬男主收了钱,要他与自己共同分担赔偿金。
外部世界善恶难辨,男主的善意没有换来感激,反而成为了他人的利剑,甚至害死了另一个无辜的人。
男主内心也始终没有与童年伤痛和解,矛盾的爱恨,始终把他圈在地狱里。
电影中出租屋小女孩要男主安装摄像头以记录母亲出轨的证据,男主讲了小男孩的故事,联系后面的情节就知道那是男主自己。
母亲出轨被他发现,他告诉了父亲,父亲殴打母亲,母亲绝望之下跳楼身亡。
而他的父亲也没有放过他,反过来责备男主,加重了他心里的内疚。
矛盾,又是不得解的矛盾。
所以到底什么是对错?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错,到头来却什么都错了。
这样的两个人为了自杀踏上了相遇的路程。
两个人选择的自杀方式不同,一个在冰面上行走直到破碎溺水,一个在岸上车内烧炭窒息而死。
男主和女主相遇在宾馆过夜算是电影的高潮部分,他们在做爱前告诉了对方真实的姓名,好像在暗示,他们如符号般无关痛痒的生命,在彼此面前才有了姓名,注定了他们相互拯救的命运。
相比于男主在影片里三次歇斯底里的发泄,女主更为隐忍。
就连拿刀反抗父亲时,女主也没有说一句话。
而女主在和男主做爱时终于哭了出来,她说,自己身体和谁睡觉都会有感觉,所以对母亲很抱歉。
这时的贞媛才像一个正常人宣泄了内心的痛苦。
可贞媛自杀的念头更决绝,她已经不能回头,回头只有那个噩梦般的家等着她。
男主或许早就看出了她就是那个与自己相约自杀的人,临别时他问,我们还会再见吗?
明天两点,在中途上船点。
他试图留下她,他想握她的手,而她挣开了。
此时男主赴死的念头已经动摇,他站在冰层呼吸的地方,想到了与前女友见面的那天晚上,黑暗中遥远的灯光是不是她呼救的信号,其实是他内心在呼救。
死亡本身就是他的呼救,在快要离开世界的时候,希望有人会狠狠拉住他,告诉他不要死,这世界没有那么令人失望。
其实只要有这句话就够了,但绝望使他发不出声音,常人也不能理解他的求救,甚至会误解为矫情脆弱,所以,男主和女主都选择了缄默。
电影结尾落水的男主被滑冰的孩子看到救了下来,他又赶回去救了女主,女主在救护车上醒来,两人相视落泪。
另有他路究竟在哪里,女主如何面对家庭,男主如何治愈创伤,以及难以处理的矛盾如何解答,电影的结局都没有给出答案。
但贞媛的生仿佛是“他路”的象征,男主把她从死亡手里拉了回来。
他,听到了她求救的信号。
生的力量那么强大,脱离压抑的处境,哪怕是短暂的呼吸,也会缓缓搬动沉重的自杀念头,所以别着急奔赴死亡,生死岔口,另有他路。
这是整部电影最后流下的一滴暖。
表面看似正常的两个人:一个会在乎别人的自尊,会关心租房女儿的未来的生活,但自己的内心却从来没有人过问,甚至连爸爸都始终责怪他,更不必说关心小时面对妈妈的死之后的情感成长。
看似活着,却如同死了一般。
另一个会关心自己的好姐妹,悉心照料自己久卧病床的妈妈,却只能默默忍受爸爸的行为而无处诉说,生活的日与夜都和这个男人交织在一起,她无从逃脱,更看不到希望。
好久没写长评了。
两位演员的演技是很好的。
个人观点吧。
有人不明白男主为什么要放了醉酒的人。
我想,一个要自杀的人,是没有要做有责任感认真监督的警察这样的想法的。
因为他要死了,要死的人,是没有活着人的热情的。
是将决定权扔给除了自己之外的事物上了吧。
他只是顺从。
很简单,如果醉酒司机没有跟他求情,他也决不会放了他,因为他顺从命令,司机既然跟他求情,那他就顺了司机,就这样而已。
也许对于男主来说放了司机算是对自己的慰籍吧。
至于丢不丢工作,司机撞不撞人,他没有感觉了,他只是把自己当作世界上的一个旁观者等待死亡。
最后死之前嘱咐,交代钱给被撞的人大概也是因为死之前都有善心,男主已经活着这么辛苦了,想让那些想活下去的人更好一些吧。
女主救了鸟蛋这件事也是如此。
虽然对这个世界不抱有希望了,却又希望世界更幸福吧。。。
(实在不知道什么形容词了)结局2个人在救护车里哭了我想是心里有希望了吧死过又活过来是怎样的心情我猜是绝对不会再寻死了片中歌曲真好听,好想求一下歌名。
这是一部小成本电影,韩国每年都会扶持很多小成本电影。
在商业洪流里,有些电影项目需要扶持才能得以出生。
毕竟电影是一件复杂的艺术品,有些电影有卖相,有些电影有品相。
小成本电影大概都不敢奢望有高票房,它们拼的,只能是品相。
比如《另有他路》,拍摄期只有15天,拍完压了两年,才出现在今年的商业影院内,3000人观看。
它只有90分钟时间,值得不用赶时间地慢品下:清净的镜像、寥然的配乐、简练的台词,以及演员们自然真实的表演。
尤其是徐睿知。
看过作为90后演员的她出现在其他片剧里,这次素人般出镜,感觉来得比以往更强烈一些。
整体观感如是。
一、没有他路。
众所周知,韩国的自杀率一直高居世界前列。
对应现实,涉及这一元素的片段很多,但以此作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多。
可能毕竟太灰暗了吧。
这部电影端出了这一问题,且点出了一种特别的方式:组团上路。
不清楚编剧(兼导演)是否亲身去接触过这类人群。
犹豫了好大会儿,我决定坦诚说:我接触过。
以下内容片段谢绝评论身外是非——因调查需要,我曾加入两个自杀群。
当然,群名里没有「自杀」字眼,看起来就是普通群。
一周之后,我退了出来。
我给曾入身传销内部的朋友说,你可以从发财的梦想里冷静出来,但我无法从绝路的群里安然退场。
时隔很久了,想起来依然黯然神伤。
自此,我对新闻中有关某日某地自杀的消息格外敏感。
那些亮着的头像,今天有多少已经去了?
他们和她们在消息可能不在里面。
大部分人去得都会悄无声息,像清晨的秋叶、像夜里的落雪。
看着他们安静地说着死和死亡的方式,如同朋友间说着周末去哪里野餐、假期去哪里游玩。
不,他们比朋友间的谈话更客气、更礼貌,甚至更温暖。
也许,在他们心里,并没有他路可以选择。
有一样东西,也许是最后的选择,那就是告别的方式。
群里的人没人诉说自己的故事,也不存在倾听。
当然,也没有安慰。
对他们来说,故事已经结束,说出故事意味着对选择的犹豫。
可是,谁没有肝肠寸断的故事呢?
写这段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的那句话总是在脑海里氤氲不散:「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二、另有他路。
比如这部电影,和故事。
恍惚得让我错觉丛生,总觉得电影里的她和他就是群里的人。
片中的他和她,各自终也没有问对方为什么、也没有说起自己的生活。
他们唯一达成的,是最后的相约。
安静,极致的安静。
就连面对生父的性侵,她也没有挣扎、没有嘶喊,如此平静,平静得如同多年的男女同床。
然而,它却是我看过的最惊心的强暴戏。
女儿无力反抗,麻木,又或者已成家常。
明明是一场可以用激烈撞击眼球的场面,导演在克制,在写实。
我想起来,新闻里的类似真实事件,说长达多长时间、多少次时,女孩每次的境遇不都是如此吗?
「怎么不喊?
怎么不报警?
」这样的话,也许真的只有纸上旁观的人才能问得出来。
往往如此:道理会输给实际,输得一塌糊涂。
克制是这部电影的基调。
她持刀时的脸上没有恐惧,他推倒轮椅时的脸上没有暴怒……太多。
不代表心里没有。
他们已经为生活里能说的、不能说的所有遭遇执笔写章,生命将是这一切的最后一个句号。
冷静,将是决绝者最后的表情。
我想起来「自杀」的消息常和一个词牵连着:「突然」。
正是他们的冷静,在句号写上时,对外人来说如此突然。
但是他们在内心里,已经为这样的结局徐徐验算了许多遍。
这部电影,正是他和她两条平行线上的经历和验算。
两条平行线最后的相交,是时间和地点、方式。
对于生来说,死是点题的Another Way,另有他路。
对于相约的男和女来说,能死而逢生,也许打开了另一条Another Way。
他和她最后相视而流的泪,如此动容。
这样的结束,在观感上还是欣慰的。
虽然生活里处处有绝望,但我还是不喜欢绝望。
如同片中被冻着的蛋,出现在了暖融融的巢中。
✎文︱@韩影书 ©原创︱著作权所有
上一次看过这么压抑的电影还是《海边的曼彻斯特》,我发现韩国的电影总是能把压抑拍出一种特有的凄美,男主女主不仅颜值高,演技也出乎意料的好,整部电影没多少台词,但是细碎的言语和冷漠的表情,却更能体现出角色内心的崩溃,只可惜巧合太多,觉得男女主就这样死掉或许能让整部剧的“凄美”感更上一层楼,现实世界里得救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是得救了,他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另有他路这部电影,很平淡,就像自来水+大米煮出来的粥。
但是却很好吃,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吗?
只不过是事件的扩大或者缩小而已。
电影没有高潮也没有低潮。
但是电影好想向人诉说着什么。
白鸟母亲病重,父亲骚扰,工作生活都嗯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黑鸟。
母亲的死,父亲还把仇恨转移到他的身上。
放走酒驾的货车司机,货车司机撞到人,渎职。
也许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吧,每个人都有生活不如意的地方,遭遇苦难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萌发过结束生命自己的想法。
看这部电影深受感触,或许是我也生活在不如意中,深深的感受到男女主角的无奈。
这或许就是生活吧!
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得到释放,心中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或许他们释放也等于是我在释放吧,
毛泰久,另寻他路,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成本社会片,表演出戏
太过善良的人,内心大底都是痛苦的。全片压抑又绝望。
无病呻吟比较多,看颜吧,老金难得一个男主剧。
很多人尝试之后才发现自己不想死,有些被幸运地救回来,有些就来不及了
金材昱好好看啊金材昱好可惜啊。
很好看的
片子闷,冷,丧,生无可恋的氛围笼罩着一切。男女主角长得特别好看,脆弱的极致的漂亮。当金材昱身着交警制服的第一个镜头出现时,倒吸一口冷气,太好看了,这男人。
过分善良的人,内心大抵都是痛苦的,因为往往活在自责中,却无力改变。但是听啊,连冰也会呼吸呢~上苍将一个相通的灵魂带来身边,指予另一条路,让你变得坚强,帮你抚去半世哀伤。
那个,其实有点牵强,演员和摄影都很好看,留白的画面与台词营造出了一种无力氛围,但内里因由还是浅了,没有感觉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搞得观众就会觉得干嘛一定要自杀,不太会相信其中的曲折。但影片可能追求的就是一种生活的平淡呼吸感吧,总要到最后关头才知道生命可贵。来看金材昱,感情戏还是一见钟情设定真的不是因为双方都长得好看吗
想吃一口粮真难,金材昱接戏这风格啊。摄影美,闷,没有触动。耐人寻味的是,俩人的压抑和无望都来自于家庭,唯有此,舍弃不得,所以只能舍弃自己。
同归此是殊途,苟活另有他路。
有一类人,无法自救,却因为能救别人而想活过来吧。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人间,还能找到互相救赎的陪伴,也许都需要莫大的运气。
抑郁,压抑怎么活着都是不对,不是对不起别人,就是对不起自己
两个孤独的灵魂,一段绝望的自杀之旅
能触动到我的片。看完写了几百字。
在之前看过影评说女孩烧炭自杀那一段,是亲身体验,不是演出来的.我不禁也跟着屏住了呼吸.就算最后都得救了,那现实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难道靠彼此就可以度过难关吗???
最後的瘋狂拯救了他們?
活着不容易,但是死亡更难。电影折射出这个真理,生活琐事已难捕捉,想拍死亡不是丧着脸渲染下气氛而已的。各方面都不够。
深深的绝望压抑和无奈。没有其他某些独立电影那种无病呻吟的做作。让人会有思考的电影,很喜欢。金材昱和徐睿智都演的很好,颜值也都很高,赏心悦目。结尾戛然而止余韵犹存。徐睿智在舞台问候开玩笑说如果拍续集他俩可能就结婚了。我也希望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