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这么多恶评呢?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很多暗扣,很过瘾。
表演也很个,很霸气。
可能是俺比较被智慧的老女人吸引吧,哈哈哈哈。
力荐
在看这部片之前,我没看过《本能1》,也不知道女主角就是所谓的莎朗斯通,也没看出来这位大姐其实是位当时已经年近五十的大妈,我也不知道这部电影多么多么的恶评如潮,甚至我还以为我下的就是《本能1》,真的,在看之前,我只是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本能。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悬疑吧,挺吸引人的,喜欢那种神秘感,心被吊着,然后自己也跟着剧里的人一块儿猜测,一块儿被绕晕,又一步步被解开。
挺好玩的,《本能1》正在下载中,不知道像这样倒着看,看着美女重归十四年前的年轻与美貌会是什么感觉呢。
应该不错吧。
哈哈,是种体验。
本来也没报太大兴趣来看,只是想看看这个老女人还想如何折腾.看完惟一记得的是开场的黑色跑车,有够炫的.其它的关于她的那些所谓性感身材亦或是其它关于性的东西,实在不敢称赞,不知是否因为我是女子的原因.不过,其中对话还算精彩,尤其在她诱惑医生那部分.有自以为是的聪明,却也道出医生心思,极自然的表现,却能调动整场情绪,呵呵,赞一个.衣着方面,大都黑色,直至结局探望医生时换了色,不知是否暗示赢家之意?
还是喜欢一多些.
我没看过《本能》,很多人说那是个绝对的经典,沙郎斯通凭那部片子一举登上性感女神之宝座,至今不衰。
可是,我没看过那片子。
我只在昨晚,去影城看了《本能2》。
这部电影直看得我是龙心大悦春心荡漾。
时隔这许多年拍续集,沙朗真是好勇气。
快50岁的女人,保养的再好,也敌不过岁月的无情侵蚀。
于是,我看到的,是个皮肤粗糙肌肉松弛的黄花美女。
COCO说,她的腿还是保养的很好的。
我笑:你那是没仔细看,坐在影院第一排正中间位置的我,可是看的细致。
有个凯瑟琳躺在诊所长沙发上的镜头,给出了腿部特写,那些肌肉分明是无法抵挡地心引力的统统想要叛逃敌国。
COCO骂:你我到了她这年纪时可能还不如她呢。
是的,我承认,我或许是真的不会如她保养的好,可是我到了那年纪时一定不会露胸又露腿的拍大特写。
没那身段不要紧,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可是,容貌或许会老,神情气质不会老。
凯瑟琳是性感的,却并不是性感在身体上,虽然她穿衬衫永远从第四颗纽扣开始扣,虽然她露胸露腿露背把能露的不能露的全露了个遍,可是,她真正的性感,却是性感在眼神里,还有那一付风骚的腔调之上。
凯瑟琳是个不折不扣的骚货,举手投足之间,全是在勾引在诱惑。
凯瑟琳也是个极端聪明的荡妇,那眼神里的邪恶诱惑,是因为她有着一切在掌控之中的笃定。
关于凯瑟琳的眼神,全片有2处最是让我心动到高潮,其一是凯瑟琳与一低贱的街头混混在小旅馆里做爱,那个心理医生正在透过房顶的玻璃天窗观望着她,她望向房顶看住那医生,眼神如此邪恶。
其二,是在影片近结尾处,那医生手拿枪指住她,随后却立即被蜂拥而至的警察按倒在地,凯瑟琳拥着那女医生,半掩在她身后,眼神里是大局已定的安然和狠决。
关于事实,她从来没有说破任何,却一直在用眼神倾诉:我知道,我知道是这样的。
我非常非常的喜欢凯瑟琳这个角色,她聪明狡诈她风骚淫荡她是邪恶的坏妖精,她看破一切却不说破,她三面三刀的玩着危险游戏。
哦~我真真爱她!
看过《本能1》后总想知道这个女作家,在《本能2》里会不会“政治正确”的被抓,很可惜让我失望了哈!
凯瑟琳是真的太深谙人性了,心理医生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没有为了正义而战胜“前途”,开枪射杀了警察;他选择为了前途放弃正义那一刻就输了!
反观人生,是不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眼光都是利己“片面”的呢?
选择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即使他不符合理性?
即使我们自圆其说的欺骗自己?
本能真的是太扣题了,又有谁能战胜本能呢?
本能:你要敢豁得出去《本能I、II》从剧情看相仿,这样的影片谈不上经典,但仍被市场津津乐道,一定是有需求。
网络不仅把影片台前幕后介绍的通透,连两个大明星的底儿也翻了个四脚朝天,由一部电影联系到七大姑八大姨,这就是文化的经营之道,因为只有会讲故事才有人愿意掏钱!
是个男人就对色有欲望,更别说西洋鬼子,本能就是欲望!
在欲望的表现我始终认为洋人是敢豁得出去的,这也算是一种精神!
电影的开放是因为思想的开放,随着进一步经济开放,中国的电影已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香港是个自由的地区,她的电影工业曾辉煌灿烂,其中不乏情色,90年代谁敢说不是看着港片长大的,电影是可以塑造一个人,一座城市的。
香港的今天是因为敢豁得出去!
日本和韩国,更是亚洲典型的代表。
人的骨子里是有表现欲的,我们羡慕洋人很野性,洋人夸赞我们很乖巧,文化的差异本质是本能表现的差异!
老希说:“女人能成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但一旦坠入爱河,就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病人”。
看完片子后最大的感觉是莎朗斯的身材保持的真好,演技也比1更具有力度,不过片子本身,真的没有什么可看性,男主角脸上不挂任何表情的时候,分明就像个有精神疾病的人,通片把莎朗斯表现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女人,一些都在她的掌握中,让人觉得很多情节牵强。
《本能2:致命诱惑》2006年依然由性感迷人的莎朗·斯通主演,由她亲自挑选导演和合作演员,定下影片基调。
其拍摄过程波折重重,甚至因为导演和男主演的数次更换大混战,差点几度胎死腹中。
但《本能》1992年的傲人票房毕竟是个不小的诱惑,续集剧本完全延续第一集风格,只不过,场景从阳光灿烂的旧金山移师到清冷绅士的伦敦,稍显浮躁的旧金山警局也被冷面无情的苏格兰场替代。
虽然耗资7000万美元的《本能2》在美国只收回500万美元,列为2006年最赔钱影片之首。
但却不失为一部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背景的经典杰作。
片头,由一闪一闪的一条光线开始,模糊变得清晰,加上穿透力极强的背景音,由缓慢到急促,飞速行驶的汽车将后退的街边建筑变得模糊,还有车内尽情挑逗,激情四溢,贪婪的享受欲望的男女,无不刻画出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扣人心弦。
汽车飞出桥面,背景音乐停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重重的冲入水中,一声巨响加上溅起的浪花构成了《本能2》惊心动魄的开场。
从心理学的视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次见面凯瑟琳就与治疗师展开了的较量。
麦克受司部委托对嫌疑犯凯瑟琳做评估,凯瑟琳却要求她的律师回避,她要与治疗师单独谈话,她的无所畏惧代表她认为自己可以掌控局面,看看这些对话:凯瑟琳 “司法部想知道我会不会危害别人,你是司法部派的心理医生,一定会说我危险,我的心理医生说不会,法官会裁定”。。。。。。
格拉斯 “据我所知,你是作家,都写些什么?
”凯瑟琳 “谋杀、性、暴力”(背对着心理医生)格拉斯 “有没有写过你自己”凯瑟琳 “我不写自传的”格拉斯 “真的吗?
为什么”凯瑟琳 “或许我喜欢轻松的坐着,听别人自诉吧”“比如,你看起来就像离过婚” (开始对治疗师进行反击)格拉斯 “你凭什么认定我离过婚?
”凯瑟琳 “戒痕还没消”格拉斯 “你观察力过人”凯瑟琳 “对,但我猜错了吗?
”格拉斯 “猜错了会比较好吗?
”凯瑟琳 “我猜对了会比较好吗?
”格拉斯 “告诉我,你害怕什么” ( 治疗师开始防御,双手抱在胸前)凯瑟琳 “无聊”格拉斯 “所以你才喜欢冒险” 凯瑟琳 “我确实喜欢冒险”格拉斯 “比如超速驾驶、同时嗑药和性交,比如没有律师在场就和我聊” (治疗师想要控制局面)凯瑟琳 “那是你的建议吧” (打太极,轻轻地推给治疗师,读出治疗师的潜意识)格拉斯 “比如因杀人案受审,太冒险了。
你可能要坐牢”(治疗师继续)凯瑟琳 “无罪就不必”格拉斯 “经常有无罪的人进监狱”凯瑟琳 “有钱无罪,请亨利•罗斯辩护就不会”格拉斯 “既然如此,你无罪就不刺激了” (这句话问的好)凯瑟琳 “你也喜欢冒险” (转移话题她要扭转局面)格拉斯 “但我并没有因杀人案受审” (治疗师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容易引起攻击)凯瑟琳 “时候未到”(点烟,象征攻击)格拉斯 “抱歉,这里不能吸烟”凯瑟琳 “你知道我喜欢你哪点吗?
,你喜欢掌控全局。
和我一样。
”凯瑟琳勾起了男治疗师格拉斯的控制欲,凯瑟琳也一样,她通过什么来控制周围的人——“性”,她是一个双性恋,可以同时跟男性和女性保持性关系。
治疗师给凯瑟琳下了一个诊断,说她有“嗜险症候群”,对别人有伤害对自己也有伤害。
这个诊断可能会导致凯瑟琳进监狱。
格拉斯也要完成“嗜险症候群”的论文,他执着地把凯瑟琳当成病人。
凯瑟琳也在研究,为她的小说做研究。
从现实层面而言,他们都在对方感兴趣的世界里充当了重要的作用,互为研究、成为探索的工具,从这一点就注定了这个治疗是不合适,也不可能成功的。
其实格拉斯是有机会保护自己的,当凯瑟琳被释放后来找他,要求做治疗。
看起来很可怜,需要帮助。
治疗师因设置的原因,(作为司法部要求的评估专家不能同时为其评估的病人做咨询治疗的),这时治疗师的拒绝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但最后他突破设置答应了,接受了这个病人,“我们再约谈一次吧”——“嗜险症候群”的诊断也是下给他自己的。
设置,在心理治疗关系里最重要的,既保护来访者也能保护治疗师不被伤害。
突破设置就像医生和病人在没有任何防护和杀菌的条件下而暴露在充满病菌的环境中,危险可想而知。
有些想做心理咨询的人想当然的希望到茶室或者咖啡馆这样的地方“聊天”,其实也是想突破 设置,实际上这样的地方不足够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咨询效果大打折扣并且潜藏危险。
回到电影,又是设置,在酒会上凯瑟琳“故意”与治疗师偶遇,麦克因设置(不在治疗以外的场合见病人)要离开,有这样一段对话。
格拉斯:你一定是知道我来,你才来的。
凯瑟琳:我知道有人和心理医生打网球。
格拉斯:跟他们上床,卖药给他们,替他们写剧本,但我不做那样的事情。
凯瑟琳:(步步紧逼)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怎么样?
格拉斯:我说了不和病人社交。
凯瑟琳:(退了一步),好吧,我们纯聊天怎么样?
格拉斯:明天再谈。
这时治疗师是有边界的,还可以掌控局面。
但酒会之后格拉斯找了自己的女同事替代,并和自己的同事做爱,整个人都在幻想着凯瑟琳做爱,甚至模仿凯瑟琳书中描写的做爱姿势。
有人说过:你的欲望就是我催眠你的直接源头!
这些东西就是男主角格拉斯被催眠、被控制的的原因所在。
心理医生还有个“噩梦”,七年前有一个病人,格拉斯感觉到了他的危险,他没有报警,而那个病人把女友杀死了,他很内疚,这件事折磨他多年。
非常内疚,他告诉了他的前妻。
(又是突破设置,没有边界)他的前妻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记者(她的情人),他担心记者把这件事披露于世,由内疚产生了恐惧。
但遗憾的是,人们总是重复相同的行为,接到前妻电话,在记者死亡现场,格拉斯发现凯瑟琳用过的打火机,他把它丢进了垃圾桶。
和七年前一样他明明感觉到那个病人的危险,选择了同样的忽略!
凯瑟琳非常清楚,他致命的黑洞是什么,她都利用了,这些催眠是渐进式,渗透式的。
直到她坐在椅子上,叉开双腿对他说“你想和我做爱吗···喜欢什么姿势?
```”我们看到的是一次经典的催眠场景!
最后凯瑟琳起身准备离开并说道:“时间到了···我要终止治疗”。
留下一个无助的治疗师!
一般来说,结束治疗,病人会比较焦虑,但这里情况恰恰相反,治疗师非常焦虑,不停打电话给凯瑟琳,疯了一样的要求凯瑟琳给自己留言,跟踪凯瑟琳•••(已然失去了一个心理医生最起码的自知能力。
督导师已经觉察到危险,要求格拉斯终止治疗:“她有可能是杀人凶手,但你把她描述成像等待救助的公主”格拉斯开始混乱,不知道该相信谁。
过度卷入使治疗师不能抽离出来,无法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当格拉斯发现更多的证据证明凯瑟琳有杀人嫌疑时,凯瑟琳利用格拉斯的恐惧。
不断地控制他,把他身边的权威变成攻击他的工具,到最后包括他的督导师也知道了他和她上床,准备把她溺死在水里。
格拉斯完全崩溃了,她用他最认同的权威打击了他。
这时督导师开始卷入···(似乎是因为电影拍摄的需要而留下的伏笔,如果可能的话,也许下一个续集,就是督导师的“噩梦”,呵呵) 格拉斯“完蛋”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但是,凯瑟琳是真的“存心”想要“诱惑”“整”死他吗?
也许不是!
答案在她的小说里,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态:“她信任这位医生吗?
她曾经说过,她需要她的帮助,但她真的需要吗?
这一点她自己也不清楚,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她便是需要,如果相反,她便是不需要。
那样的话,不管结局如何,她都能找到保护自己的理由。
” 由此可见,每一个来咨询或者治疗的都希望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画面定格在蓝蓝的天空,美丽的建筑,温暖的阳光,绿绿草地上时,一切归于平静美好的景色未必可以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凯瑟琳来精神病疗养所看望格拉斯,并把她的新书——《凯瑟琳·吴尔芙心理分析师》送给了格拉斯,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吻,说了最后一句:“宝贝,快点回来,我想你”,然后转身离去,看着凯瑟琳的背影,格拉斯打开书见扉页上面写着:“给格拉斯:没有你我就做不到了,爱你的凯瑟琳”。
看着风起时凯瑟琳飘动的大衣、裙摆,看着远去的背影,麦克的嘴角收缩了。
弗洛伊德把全部精神分析学概括为两个基本命题,即潜意识和本能或欲望。
如果说潜意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那么本能论就是潜意识论的核心。
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类。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种原欲、一种力量,他称为力比多(li-bido),表现为性的冲动,寻求快感的满足。
弗洛伊德在后期理论中,提出了“死的本能”这一概念,他把以前提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而为一,称为“生的本能”。
这样便形成了两极,生的本能代表着创造和爱的力量,而死的本能代表着破坏和恨的力量。
片名其实直接点出了这样一种主题和寓意。
跌宕起伏的情节,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内心深处的交锋、争夺,背景音乐的良好搭配,对心理学的完好掌控,使得《本能2》成为不可多得精神分析为理论背景的电影,认真观看,思考,似乎确实可以让我们看见本能的真实面目,不过在我看来也许叫“本能较量”更为合适。
可以引以为戒的是:作为一个咨询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局限性,知道我们的心灵在什么地方。
我们也是普通人,也可能是病人。
记住一个咨询室坐着两个人,一个焦虑一点,一个更焦虑,那么更焦虑的那个就是病人。
据说北美媒体给《本能2》打出了2.5的罕见低分(更夸张的说法是0.5分),而原本期待在票房上大展拳脚的《本能2》也在观众与影评的双重板砖下,彻底被砸进冰河时代。
很简单,只要影片换个名字,撇掉《本能》这个最大的噱头,决不可能到此田地,但也决不可能有今天的眼球效应。
拍《本能2》,必然绕不过去《本能》这一座由前人竖立起来的“丰碑”。
话说92年,荷兰人保罗.范霍文结集雄心勃勃的迈克尔.道格拉斯,以及力求一博上位的中年女性莎朗.斯通,顺着那年代泛滥的女权主义风潮,趁势捣鼓出大胆融合情色、悬疑、惊悚与性别论的《本能》。
说实话,我一直不以其为然,《本能》只是刚好在特定的时代以特定的姿态出现,遂成就其情色经典的地位。
那么《本能2》为何失败呢?
首先是时代的问题,当今社会的开放程度与变换速度都远非当年可比,编剧们很难找到一个争议性的两性话题,而这却是《本能》经典的核心所在,人们势必以其“苛求”《本能2》。
换个通俗的说法,现在的情色片那么多,如果仅提供无关痛痒的“色”,凭什么拘泥与自砸招牌的《本能2》?
主创人员其实对这点心知肚明。
于是导演在一切可能的缝隙加入自己擅长的动作戏,开场的飚车戏是最好佐证,可惜让人产生观看《谍影重重》或《谍中谍》的错觉;编剧一个劲儿地将剧情复杂化,把所有人都和凯瑟琳强行扯上暧昧的关系,还在末尾处自作聪明地恶心人一把;而莎姐,简直作戏做全套,最近更大放厥词将执导《本能3》......这一切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显示其自身的信心不足,于是《本能2》成为续貂之作在所难免。
由于涉及到较多同性恋成分,审片机构的大见到也给《本能2》多添了一出硬伤,具体体现在莎姐与夏洛特.兰普琳剧中关系上。
在早先的一款预告片上,是可以明显察觉到强烈的同性气氛的,现在遭剪的公映版由于缺乏足够的铺垫,使影片高潮的来临显得莫名其妙。
只能说可惜的夏洛特.兰普琳身上的迷离气质,剧组实在暴殄天物。
最后,说说表演。
《本能》使人记忆犹新的是莎朗.斯通与道格拉斯之间性感而冲突的张力。
而到了《本能2》,撇开平庸的相貌不谈,大卫.莫里西首先便缺乏在情色片中出现的气质,这个男人无可救药的木讷,完全沦为莎姐软弱无力的陪衬。
当失去与对手的角力后,莎姐的表演也显得过火而毫无说服力。
不过,影片本身及其参与者倒是很好地阐释了欲望本身,凭借野心与做作当之无愧的赢取了明年金酸莓的入场券,尽管过程令人厌恶。
像在揉朦胧睡眼而依然沉浸在美梦中的孩子一样,直至屏幕上配着曲子出现了字幕,我依旧还愣神在刚才的剧情中,一般都是颇为自命理性的,都是演在戏罢了,无论剧情如何都决不让自己傻乎乎的被讲故事的人左右着自己的喜怒哀愁,但这次不是,通常的愣神是因为思考这次却是自己在那儿筹措剧情,自己一般还会对积极讨论的剧情的人报以蔑笑的,因为在我想来他们对情节需要四个字还理不透,而到了自己身上却还痴痴的样子像极了不愿从美梦中醒来。
呵呵,可电影总有谢幕就像睡梦总会苏醒。
莎朗斯通已然年近五十可已然韵味儿十足,如果不是她当时对于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一句interesting或许我会在她身上加赋好点的形容词,可想想她也只不过一个艺人或者戏子,说她风骚也就免了,所以中性点的韵味儿这个词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她如同蓝凤凰一样以为桃谷六仙说话是在夸她,我也不会介意。
本能1没有看过,可看看现在的2就能遥想莎娘十余年之前会是怎样的风骚绝伦。
同样属于人的本能,同样是艺术的呈现,但基于国人所受的教化,这部电影是能扯上少儿不宜的边儿,说到这儿就嘲笑起自己来,还拿自己当孩子,完全忘记了回去参加同学婚礼的事实,80后已经老了,老到这方面不再存有任何禁忌老到慢慢地一直在被催促的爱情老到渐渐的开始考虑房子,孩子以及日子。
想剧情不累想不通剧情最累,于是也不愿添烦的去搜影评,可脑子仍在转,便再看一遍色即是空。
那一部我们青葱岁月火爆如斯的一部电影,能加以缓解我们日常所集合的一些幻想的作品,可万想不到再看一遍的结果是人家竟然讲了一份爱情,一个傻瓜的被爱情。
于是,我稍稍释怀。
斯通,老辣的道格拉斯都已成了明日黄花,对于商业电影唯一的评价就是票房,否则狗屁不是,而恰恰这部电影并不卖座。
影片的开始就是一个聪明的谋杀,而顺剧情一路而下都如同开场一样都是同样一个问题:谁是凶手。
我本把这部电影当成剧情片看,看到斯通给心里医生说那个警察不干净,我便略略的佩服编剧的心思,确实引人入胜跌宕起伏了。
犯罪本该不干医生的边儿,医生的职责和道德是去拯救人,生理的,精神的,惩戒人是警察才该干的事儿。
可医生却掺和进案件来了,他便走不脱了,不成罪犯便成受害人。
一个受到司法机器愚弄的社会上的体面人,西方这种体裁多了好像有点说得过去了,并且还有一个濒临受迫害者。
但接着却冒出来了一个高级上司旁证澄清,逼得医生只能选择了,信任,赋予何人?
于是,医生开始做梦了,这何尝不是一个嘲辱,研究别人心理的人却一步步的,自己的思维遭受着绝对的控制和暴虐的奸淫。
医生的同事说他怎么傻到会去能把斯通当成一个公主而加以拯救,一个痴迷于死亡,性,毒品的公主。
医生被摆布着,开始他知道如何抵御诱惑的,而且从一开始就开始防备被诱惑,可就像人们常说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当他不停的拨打他病人的电话,痴迷于他病人的行踪,他已经被控制着。
于是他摆脱不了了,这就是太上心的缘故。
人只有在不执着于目的的时候,他才不会为结果所动容。
这也许就是无求则无失。
从理性出发,这样才能以现有的资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以及受到最小的损害。
但医生没有,他执迷于魔鬼的躯体,沉沦于肉体的快感却不知则斯通那里她是以生命的终结作为快感的成本。
我在嘲笑自己已经奔三了还犹如孩子,可我所看到这样一个体面的中产阶级,这样一个游走在上流社会的精英也犹如孩子一样做着梦,我不禁对自己稍加自我安慰。
睡觉的梦与人生的梦,梦与梦的代价差别太大。
邪恶,正义,医生在自己做着抉择,不是很可怜的警察他成了医生抉择后的牺牲品,而医生也未置身事外,他俩都成了精明的美女作家新作中的人物和情节罢了。
这样一个做梦的医生,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做梦的能力,他最后傻傻的,傻子的人生没有什么好看的。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了,讲 了一个作家为写小说而制造情节的故事,不论警察还是那三个警察受害人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花絮。
可笑的我还傻傻的,不断的在问着故事的结局。
然而,我动容是因为还好我们的剧情由自己来书写,或许我们也会受到诱惑,但是这些诱惑夹杂在一起也远达不到致命的地步。
执迷各种诱惑的时候就像梦境一样了,像医生,分不清敌我分不清梦幻现实,以人生的代价为一个梦买单。
无求便不会做梦,不做梦便受不到诱惑,没有了诱惑人生才能倍加的舒畅。
即使做了梦了,做了美梦,也不要像孩子一样睁开眼还在舔舐着梦里的糖果,或者,即使醒不来,当感觉到有人轻轻的拍你:“孩子,醒醒”的时候也努力地,努力地摩挲下睡眼冲着阳光笑笑,毕竟,肚子饿会是迟早的事儿。
电影本身给观众留下了至少三个结果让人去猜测或者去思考,谁杀人,谁好谁坏,可理性的人都知道那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们的人生,我们所经历的不也只是一个剧本么,看你怎么说怎么解释了,而且可以引以为荣的资本即是任何人都有解释的权利,譬如医生抵制诱惑,譬如医生一枪干掉魔鬼,譬如我压根儿就不看这部电影。
但谁把自己的脖子伸出来毫不犹豫的给自己套上情节的套子,谁就是傻子,谁就将被剥夺生活的权利,于是,医生最后就傻了。
可是,我又笑笑自己,自己的路上任何我想要靠近的东西就都存在受到伤害的风险,而即便受到伤害也会在想或许再近点获得的喜悦会冲击着伤害以达到平衡,可渐渐的不知不觉中在诱惑中承受着更沉重的东西,而所有的一切,想暮然回首摆摆手说不已成为遥远的不可能。
而却就是这样的事实:我给别人说着抵制诱惑自己却又身陷诱惑中只能给自己万般的自嘲。
差远喽!我有dvd!:)。。
不好看
俺们强哥说2里的斯通比1好看。。。
每个人用自己的角度在说故事,把观众弄的一团迷糊。在导演的角度,兴许这就是故弄玄虚,他自己也说不出所以来。莎朗斯通中年危机的厉害,魅力和本能1没法比。
莎郎斯通真是老的没法看了
啊……崩溃了。
没劲
个人觉得2的故事性和逻辑性比1好,只是Stone的皮肤明显松弛。
一部没有确实答案 留下太大思考的空间给观众的电影
烂死了……
擦~
以前拖进度条看的,结果发现没什么...啊你们懂的.......=。=
评分有些偏低,只能说是被《本能》的噱头给毁了。
本以为梅格瑞恩的《裸体切割》算是终结了情色惊悚悬疑片,没想到,鼻祖莎朗史东不信邪,于是乎有了这部《本能2》,真正把这个类型片给终结了,生于斯死于斯。……男主大卫莫瑞瑟当年都不认识,但是之后的美剧《行尸走肉》让他大火了一下。
没有零分。。。
傻
哎,续集咋这么不靠谱呢。。。
女主老了,男主不给力。
她老了
MLGB, liter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