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母べえ,Kabei: Our Mother

主演:吉永小百合,浅野忠信,檀丽,志田未来,佐藤未来,坂东三津五郎,笹野高史,绪方义博,近藤公园,中村梅之助,田中真弓,倍赏千惠子,户田惠子,富泽美智惠,吹越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8

《母亲》剧照

母亲 剧照 NO.1母亲 剧照 NO.2母亲 剧照 NO.3母亲 剧照 NO.4母亲 剧照 NO.5母亲 剧照 NO.6母亲 剧照 NO.13母亲 剧照 NO.14母亲 剧照 NO.15母亲 剧照 NO.16母亲 剧照 NO.17母亲 剧照 NO.18母亲 剧照 NO.19母亲 剧照 NO.20

《母亲》剧情介绍

母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0年,日本一方面深陷中国战场,另一方面与英美等国关系日益紧张。居住在东京的野上一家本来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只是在这战争年代,幸福是多么奢侈和脆弱的一件事。身为进步作家的一家之长野上滋(坂东三津五郎 饰)因左倾思想被当局以妨害治安维持法的罪名逮捕,不久即受迫害致死。妻子佳代(吉永小百合 饰)强忍悲痛,坚强地抚养一双女儿初子(志田未来 饰)与照美(佐藤未来 饰)。他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和无私的母爱,护佑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本片根据黑泽明生前的御用场记野上照代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给父亲的安魂曲》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花魁少林少女任意依恋维索茨基:生而无憾氪金男友想死趁现在为你写诗我是外星人詹天佑吾为君亡孤独的美食家正月特别篇:井之头五郎漫长的一天今生也请多指教阴森小镇炽道别动!自己人灯红酒绿杀人夜绝地战警2栋笃神探小士兵我的心跳你做主米仔睡着了战斗民族养成记花右京女仆队疯子鬼屋惊魂迷毒之天命圈亚瑟王最后的讲座

《母亲》长篇影评

 1 ) 给全天下母亲的赞歌

日德发动的二战给世界带来巨大伤痛。

我们在无数的影视作品中见识过中华大地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而对当时日本本土的状况似乎知之甚少。

本片改编自电影人野上照代的自传体小说《给父亲的安魂曲》,以上小学的照美(即作者本人)的视角来聚焦(回忆)二战时的东京一家人,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疯狂年代那片疯狂土地上的普通人生活。

我们看到了天皇崇拜、统一思想、食品短缺、强制征兵、战时动员、警惕攻击(晚上关灯)等似曾相识的景象,当然也有捷报传来后的短暂欢庆。

但随着战争越来越升级(德苏开战、日本偷袭珍珠港),越来越多的生命被吞噬:死于狱中的父亲、死于原子弹辐射的姑姑、死于战场的叔叔、死因不明的舅公。

据说其中一些人物的归宿是导演对原著做了修改,以便能更典型的表现当时人的境遇(比如观众一听到广岛就预感到人物结局了)。

说白了,什么白色恐怖、红色革命、纳粹当权、军国主义、政教合一、民族仇恨,其实都是一个套路(尤其是对“思想罪”的迫害),只不过对国家和世界造成的浩劫程度不同罢了。

导演并没有通过人物对话直抒反战思想,而是通过表现他们的悲惨命运,佐以一些幽默和讽刺(居委会遥拜天皇时的朝向之争;邻居大叔大谈日本称霸世界之道;父亲狱中写的反思材料被自己的学生判作不合格),来展示战争的残酷和荒谬。

与反战主题同等重要的,是对母亲的歌颂(看片名就知道了)。

片中的母亲有很多优点:明理(坚信丈夫是对的)、隐忍(在警局一边给人端茶一边忍受闲言碎语)、勤劳(每天起早贪黑打工)、宽容(允许不拘小节的舅公住下)、勇敢(奋不顾身救山崎)、慈爱(向女儿道歉打了她)、甚至多才多艺(长得漂亮、做得好饭、能文能武)……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坚强。

父亲被捕后第二天她仍然为女儿们准备了便当,她自己累到晕倒却还写信鼓励狱中的父亲,父亲死后她来不及悲痛就第一时间料理后事。

在那个缺少理性和鸡蛋的年代,母亲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妥协趋附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了家的体面和生计(屋内的温暖和屋外的严峻形成对比)。

伴随片尾字幕响起的那段父亲独白正是对母亲品质最好的总结和褒扬。

如果你质疑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的真实性,那你不妨把她理解为天下母亲优点的集大成者,所以本片就是山田洋次献给她们的赞歌。

我不禁想起导演几年前的《黄昏的清兵卫》,也是由小女孩的追忆展开故事。

父亲清兵卫和母亲佳代都是在动乱年代含辛茹苦独自养育两个女儿,遇到过心动的人(一个成了一个没成),同时保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两人都不附权贵明辨是非)。

他们是子女永远可以依靠的长辈;他们是为身边人发光发热的亲朋;他们是值得尊敬的普通人。

说到亲朋,本片的若干配角也颇值得一提:懂事的初子,馋嘴的小照,将感情深埋于心的山崎,为了照顾母亲而放弃梦想的姑姑,话糙理不糙真性情的舅公,以及几位帮助过母女三人的人(帮母亲找工作的居委主任、不收医药费的老医生、塞给小照蛋糕的教授夫人)。

即使像教授、祖父这样呵斥母亲的人,也并非大奸大恶或思想狂热,他们只是在乱世中求自保罢了(祖父也有怜惜母亲的用意)。

导演山田洋次终究还是倾向于发掘人性的闪光点而非阴暗面。

况且也正是周围人的不完美,才衬托了母亲的平凡和伟大。

话说吉永小百合这神采容貌哪像是年过花甲的人啊。

 2 ) 爱弥留

看本片的感觉心如刀割,好比目睹一个完好无缺的人被推上外科手术台强行截去四肢和五官,以至于坐在我左手边的女观众在影片的后半段开始大量消耗纸巾。

衡山在片尾出字幕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亮灯,后来又识相地灭灯,最后许多观众都是红着泪眼走出电影院的。

 3 ) 每个民族都有一段混乱不堪的历史

一部让人泪流满面的片子,让我震惊的不是小百合温良贤淑的样子,也不是洋次导演细腻琐碎的刻画,而是昭和年间原来邻国也有狰狞不堪的混乱年代,那样年代下生活的人们竟然和天朝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如出一辙,文字狱,无情的征兵、战争,人情泯灭...小百合碎碎挪动着脚步,为全家人准备晚饭,在他们家里,因为思想前卫开明的父亲在,所以父亲被叫做老爸,母亲被叫做老妈,父亲吃饭的时候又拿起报纸看,大女儿不高兴了,吃饭的时候不许再看报纸,这是不尊重我们和老妈,父亲乖乖的认真吃饭,给他们讲故事,母亲端坐着,细长的眼睛流露出慈爱的目光但是只因对中日战争说了几句客观评论,才华横溢的父亲被抓入牢狱,一个天伦家庭被生生拆散,狱官的狗嘴脸,淫荡无耻的奸笑,弱势的母亲忍气吞声,忍受住所有的冷言碎语,只因对父亲深深的爱虽然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冰霜境地,母亲坚强的支撑起家里的天空,父亲入狱的那段日子里,姑姑久子和父亲的学生山崎是家里的常客,为姐妹俩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可是父亲孱弱的身体还是没能顶得住阴暗冰冷牢房的摧残,母亲和姐妹俩的悲伤还未曾过去,山崎被征入伍的消息也接踵传来,由于战争的全面爆发,就连腿残耳聋的山崎也被纳入征兵之列,但是脆弱的日本已经无力抵抗,财力兵力均无以为继,不久后山崎阵亡,美国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让可爱的久子姑姑也不堪原子病的困扰很快离世战争摧毁了带给这个家庭欢乐的所有支柱,苦难的母亲相继失去最爱的人和精神相依的山崎,还要独自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已经无法想象单薄的母亲如何供养两个女儿长大、上学,母亲那么敬慕父亲的才华,父亲是大学老师,两个女儿也一定上了大学小百合出演这样的角色再合适不过了,永远都端庄温柔坚忍,尽管出演的时候已经60多岁,洋次导演把这段大悲剧拍的悲恸却不哀伤,虽然战争年代,幸福是件奢侈的事,但因为有母亲,姐妹俩依然快乐成长

 4 ) 电影对原著的好些情节修改

一如既往的日本电影的细腻。

书《母亲》,四颗星,而电影的《母亲》,五颗星。

增加了很多细节与人物。

比如父亲刚入狱时,外祖父来母亲家里。

比如说邻居组开会,会前朝天皇方向参拜,比如说邻居组长对母亲的好心以及对战争的态度,比如说舅公上街遭遇“爱国圣战”宣传,这个宣传姑姑也遇到。

比如说母亲劳累过度病倒,山先生请医生,医生说:这个混乱的社会,如果不对不正常的事情视而不见,就活不下去。。

山先生自行车送医生回去,一路上两个“聋子”的交谈等等。

父亲狱中写的思想反思,被自己的学生判作不合格,比如说,母亲去父亲老师家中借书,父亲老师的态度和师母的态度等等呢个。。。

还修改了很多细节与人物。

原书中山先生是姑姑的男朋友。

电影里是父亲的学生,第一个伸出援手,对母亲暗生情愫,发乎情止乎礼。

故事里姑姑是百货公司的营业员,电影里,姑姑成一个绘画青年,学习绘画。

姑姑回家乡照顾生病的妈妈,最后死于广岛原子病。。。

山先生的高度近视和一侧中耳炎耳聋,山先生最后的入伍,最后的死亡。。。

这些增加和修改的细节,都很合情合理,丰富了小说的血脉,而更温暖更细腻更动情。

有血有肉,哀而不伤。

 5 ) 希望能被认真的对待

对电影中 一个画面感触很深姐姐和妹妹给狱中的爸爸写信,妹妹说自己很健康很开心,姐姐说自己一切安好。

姐姐责备妹妹不体贴爸爸的感受,妈妈却说,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论好坏,爸爸一定会很高兴并且认真的对待。

面对父母的关心与问候,常常会敷衍以““一切安好””,或是担忧他们不能承受,或是疲倦于说来话长,认为自己这是体贴关心,独自承担。

从不曾考虑过,他们也希望能被认真地对待,也许消息本身苦乐参半,但更多的是欣喜能与你共同分担,你的成长有他们的陪伴。

 6 ) 母亲の爱

下午看到思源cinema版的唐冬冬博客里提到山田洋次的《弟弟》,看了很有感触,关于日本家庭伦理影片,看的不太多,但也略知道几部。

去年和今年初,最关注的莫过是枝裕和。

去年的《步履不停》,最近的《幻之光》,都是我喜欢的电影格调。

因没有看过小津的作品,不好将几部拿来比较,但对于日本家庭和伦常关系,总还是有话可讲。

《母亲》看过已有几日,当下是曾想过说几句,后因杂事耽搁,不能成笔。

从《弟弟》到《步履不停》到是枝裕和的《母亲》,日本家庭的典型特征是静和忍。

之前看《幻之光》,近似默片,对白清减,情绪内敛,镜头简洁,是塔可夫斯基式的美学风格。

转而这部《母亲》,在剧情上丰满很多,很多细节撑起了这部片子。

我总觉得以前看多的许多电影煽情煽的太狠,像肥肉吃的太多腻到自己了,所以在日本家庭剧上总是特别偏爱。

一是上个原因,再则是因为文化共通所致。

日本文化源自我们,因而家庭成员的关系、日常生活的形式、情感表达的方式、伦理纲常的羁绊都非常接近。

大主题是反战,但最打动我的,还是母爱的伟大。

《弟弟》里不成器的弟弟,经常惹乱子,一辈子演个戏还只有一张海报,贪杯又常忘乎所以,姐姐女儿结婚的大事上,他不请自到,把好好的婚礼搅的乌烟瘴气。

按常理这样一个亲戚,姐姐应该是唯恐不及了(《弟弟》里演弟弟的骏河学在《母亲》里成了母亲的哥哥,两部戏的女主角都是吉永小百合),但亲情的羁绊让她最后还是去终老所去看望弥留的弟弟。

一般人拍来,一定是在此处煽情,配乐和故事剧情一波三折,但山田洋次不会如此,越来越喜欢这种反传统、反高潮的手法。

其实,无论家里亲戚有再多不是,根植于血脉中的羁绊是无法割舍的。

家庭成员间,是无法用恩怨情仇来简单解释的,其实弟弟无论是怎样一个人,无论成功,失败,经历了现实的跌跌撞撞之后,依然能够化解、原谅、包容、理解的都是那份亲情。

日本人,甚至现代社会的我们,人和人之间都存着一层隔膜。

我们学不了欧美式的亲密,几千年的文化里已经熔铸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高下、话语权的分割、等级的分野等等。

普通人之间尚不能交心,而本因亲密无间的家庭成员间因为价值观的差别、时代造就的区分、环境的不同和天然的伦常观念,同样形成了一层隔膜。

我不太习惯浓烈的情绪表达方式,而日本独特的文化特质,更清淡、更疏离,用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突破那层隔膜。

《母亲》里的吉永小百合,隐忍、坚韧、执着、温柔、坚强,典型的大和民族母亲形象。

她和我们中国人的母亲形象特别重合,接近,因而容易使我产生共鸣。

另外,是枝裕和的电影语言很冲淡,日本文化里的仪式感有特别让人产生宗教性的共鸣。

双重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伟大的美和受难者的形象,为善的延续塑造了善与美的雕塑。

每一次琐碎日常生活的展示,都是一次对母亲这个形象的加码。

阿照出言不逊时的慌张,看到丈夫落魄样子时的不忍,对山崎君的感激与依恋(是对一个男人撑起家庭的那种依恋),对父亲试图拆散自己的坚持,每一次的积蓄都是为了最后情绪的爆发。

而这种爆发,恰恰不是用一种歇斯底里的方式展现,而是以一句“没把你们照顾好,抱歉”,轻轻送出,但那种震撼,无与伦比。

母亲在战时,坚强的撑起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这种人性人情之美,与战争的残酷、无情、动荡和破坏,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善与恶的对垒,用母亲柔软的肩膀和绵延不绝的母性力量战胜贫穷、残缺和苦难。

宛如工笔画一般,100多分钟的时间,巨细靡遗的表现一个母亲在战争中支持起一个家庭时的左支右绌,每一个细节都是爱的赞歌。

静默是最伟大的力量,而《母亲》里的吉永小百合恰恰用静默的爱呐喊出对战争之恶的宣言。

《上帝创造母亲》里讲: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的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一百八十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片子最后,临死前,当女儿说她可以闭眼了,可以和死去的亲人在天上团聚时,她则说出了全片最震撼人心的话:不想在来世见面,只想在今生和他一起好好活着。

这时刻,是爱的升华,是爱的礼赞。

同此,我想到《弟弟》里弥留之际,弟弟还念着给姐姐的女儿起名字这件事儿;想起《入殓师》里在殡仪馆工作的爷爷,最后一眼看躺在棺材里微笑着的奶奶,轻轻一句:多谢。

这一刻,泪流满面。

娶妻当如佳代,做人当如山崎,你们呢?

 7 ) 6.15 15:45 衡山电影院

上座率4成第一次去衡山看电影,老影院的格调感觉很亲切,就是大厅有一股霉味,旁边的女观众居然戴上口罩看的……电影很赞,觉得山田洋次作了一次完美的回归,找到了寅次郎时代的可爱趣味,苦中作乐的坚强,比武士三部曲的民族性解构要看起来亲切得多衡山的银幕可能宽度不够,感觉右边有一部分画面是投在了幕外的这两届的处女看都是日本催泪片,去年是《东京塔》,今年是《母亲》,片子后半部场内明显有抽泣声,散场后前面一位女观众泣不成声被男友扶出去片尾拉卡司读信的部分观众基本都静坐看完,影院先开了下灯后来发现不对又关上了,想起舒淇在香港电影节上的气愤,今天放映方和观众也都算有素质明晚打算看《英国病人》,票房已经售罄,和门口的黄牛打听了一下说票子没问题,明晚过来找他就可以

 8 ) 从《母亲》看山田洋次先生电影的一些题外话

看山田洋次的电影要从《远方的呼唤》说起,高仓健先生将一位性格内敛有担当的男人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

后来的《故乡》、《东京家族》、《弟弟》、《小小的家》等等。

一路走来看了山田导演的大部分作品。

他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中让人感觉很戏剧的元素,看了忍不住就笑出来,感觉生活就是会有那样子的事情会发生,感觉像是角色在生活中的笨拙的真诚的一面。

看似愚笨却又拥有人性中善良、质朴的一面,给人雪中送炭的金子般的古道热肠。

每部作品中人物的生活背景都是为了给人物增色,同时却又从人物的言行举动中反衬生活的残酷、无奈、让人心碎的无声的抗议。

不管生活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来面对它,避无可避,只因生活中每个人身边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照顾他们。

对子女的照顾,也是作为母亲的我感觉生活对于我的照顾。

生活在时间的流逝中缓缓前行,过程中伴随着国家社会中发生的一些大的事件。

于个人而言相对遥远,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近在眼前了,兴许有些我们在乎的人就与我们离别。

对正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

在母亲而言,孤儿寡母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的日子,此中艰辛不是简单的生存问题,更有社会带给他们的舆论压力。

从“家里有个男人真好”能看出些端倪。

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能左右抗拒的。

这里尤其指作为社会中普通一员的存在,欢声笑语不足说,忧愁困苦咂滋味。

欢乐的时候时间过的飞快,反之会让时间变得缓慢,仿佛没有尽头似得。

童年的我有体会在漫长的夏日炎炎午后,在外面晃荡无所事事的感觉。

那是少不更事,在母亲则是另一番境况,无依无靠的肩膀上没有挡风遮雨的大伞。

人物母亲在电影中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大背景是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母亲的经历不断沿着已经发生的历史不停的演进。

每一次大的历史事件都通过各种人物关系最终将神经末梢传递到母亲的手中,母亲面对变化做出各种选择,经历各种人生的变化。

叔叔这一角色在山田先生的电影是个经常出现的很有意思的角色。

人物性格经常是不修边幅,说话童言无忌,本质不坏,却像皇帝新衣中那个说实话的小朋友一样让周围的人尴尬的很,所以总是不大招人喜欢。

在母亲而言,他是一个不坏的活的非常真实的人,一个不用虚伪装饰自己的外表的人。

母亲说在他面前可以说些平时不能对别人说的心里话,因为他不会虚伪的安慰母亲。

也不会市侩的讽刺母亲,最后混吃混喝的叔叔终于走了,临走时候将自己金戒指送给母亲,作为叨扰多日的回报,小侄女最后哭着说原谅叔公以前言语上对她的不老实。

此中人大都晚景不好,不好是对一般人而言,在他大概就像一只老的知道快要死去的老猫,会离家出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默默的死去。

这让我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80多岁的老人离开温暖的屋子,拄着拐杖走在寒冷的外面,默默的死去。

这样子的结局未尝不是他们自己高兴的离开方式,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面对不耻于所在社会的虚伪而作的一次反抗。

电影中的人物不管如何变化,人性中那些本质的性格特征总是不会变化的。

社会的大背景随着时代变化也在演进,这是观影者的我们能够从中看到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从而才更好的体会人物性格为何面对事件发生时会有那样子的变化。

 9 ) 致敬:母べえ

2月1日-映画の日,记得上一次在映画の日看电影是去年十二月的《三丁目的夕阳》,同样作为昭和时代剧,山田洋次的新作《母べえ》的片场和三丁目截然不同,去年12月时三丁目已上映了快一个月了,但影院中仍然人头攒动。

《母べえ》才上映了5天,影院里只剩下了那些花甲老人,看着他们的偶像吉永小百合,看着那熟悉的“山田组”制作的电影。。。。。

三丁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勾起了那一代日本人童年的记忆,很多人都能从影片中找到从前的自己,再加之以其戏剧化的故事很容易吸引观众们的眼球。

而《母べえ》则完全回归到正统日本电影的道路上,山田洋次又一次将镜头对准一个普通的家庭,同时以之为窗口,展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之前山田洋次就有许多类似的作品,例如之前《家族》一片描绘了经济高度成长期期间风间一家前往北海道开拓未来的奋斗之旅,又如《儿子》讲述了泡沫经济破灭后一对父子重归于好的故事。

乍一看这些家庭故事的内容无非就是那点事,但往往就是那点事就能给你带来那种说不出的好感。

也许三丁目的夕阳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感动,但《母べえ》则让我完全为之震撼了。

故事主要围绕着野上一家而展开,野上滋是一个大学教师,为人正直,坚决抵制战争;妻子佳代美丽贤惠,女儿们也非常讨人喜爱,一家人其乐融融,所以出现了“父べえ”,“母べえ”的称呼。

但不久野上滋就因为所谓的“违反治安法”被捕,一家子平静温馨的生活就此结束。

之后母亲就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她不仅温柔地守护着可爱的孩子们,还坚决的拥护自己的丈夫,为了家庭的生计到处奔波。

这个角色由日本著名女演员吉永小百合出演,对于吉永小百合,我想以无需太多的介绍,作为日本电影界公认的“银幕女神”,无论从相貌还是演技上都无可挑剔。

这次母亲这一角色在形象上和她非常相配,贤妻良母,外柔内刚的特征正是吉永小百合身上所具有的,而且她多年参加反战志愿活动和影片中崇尚和平的佳代又非常地吻合,这样的一个角色让她出演,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果不其然她通过了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成功的诠释了母亲这一伟大的角色。

正如山田洋次所说的,这样的母亲,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少了。

为了自己的孩子,每天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甚至还到小学当了代课老师;为了心爱的丈夫,她想尽一切办法去监狱探望,为此她甚至和自己的父亲断绝了父女关系。

吉永小百合在片中用其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生活会有转机的,我们一定能挺过来。

当然,光靠佳代一个人毕竟还是不够的,这时亲朋好友成了她坚强的后盾,电影里所反映出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信赖与温情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毫无任何顾忌,这是现代社会中难以寻觅到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淡了,那个温馨的时代真得已一去不复返了吗!?

在影片中给予佳代最大帮助的就要属山崎先生了,作为野上滋的学生,他一直没有忘记老师的教导,得知老师被捕获,不遗余力地帮助野上一家,到处打听野上滋的情况,到处奔波寻找探视的方法,使佳代减轻了不少负担,同时由于比较憨厚的个性,深得两个女儿的戏爱,扮演这个角色的人叫浅野忠信,大家没看错,就是那个号称“日本第一颓废男”的浅野忠信,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垣原(《杀手阿一》),那个问题青年健次(《悲伤假期》)。

如果之前没有看演员表的话,也许你都认不出那个人是浅野,他在片中的造型完全不同于之前任何作品,之前接受采访时浅野也表示这次的电影是对他是一次新的挑战,他会努力去塑造这个角色的。

毕竟浅野出道那么多年,实力是摆在那的,他基本上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我是不清楚为什么山田洋次会选择浅野来出演这个角色,可能是想借用浅野在欧洲的名声,让自己的新作能在柏林有所作为吧。

有了亲朋好友的帮助,再加上自身的努力,野上家的生活也逐渐平稳了下来。

但是就在那个时候,战争爆发了。

日本涉及到反战这一话题的电影数不胜数,前有市川昆《缅甸的竖琴》,《野火》之类的佳作,最近也冒出了《男人们的大和号》,《吾为君亡》之类的作品,姑且抛开他们一直在那里宣扬的军国主义精神,就电影而言,对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与毁灭刻画得还是很真实的。

这次《母べえ》一片主线虽然是赞扬日本传统女性的伟大,但反战这一话题也一直隐含在影片之中,无论是野上滋誓死不写忏悔书,或是叔父仙吉的反战游行,再是山崎在战场上最后那绝望的眼神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出导演对战争的憎恨。

战争到头来最受苦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望着吉永小百合那悲悯的眼神,突然间苍老的面庞,我的心在颤动,战争是多么可怕啊。。。。。。

随着战争的结束,故事也差不多该结束了,母亲继续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抚养着孩子们。

几十年后当母亲将不久于人世时,“母べえ,母べえ。。。

”女儿们在不停的呼唤,这一声声呼唤同样也反应出观众们的心声,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们都会被这样一位母亲所感动,所征服,让我们深深地表达出对她的敬意,然后,说一声:走好,母べえ。。。。。。

 10 ) 万恶的战争、万恶的政治、万恶的政客

最震撼我的是结尾处的独白“......你那不到四十五公斤可怜的身体,简直就像有裂痕的陶瓷器。

到底是谁将你的身体摧残到那样的程度呢?

到底是谁?

加给我们这样的痛苦呢?

......”万恶的政客操纵政治让人愤怒,不明道理助纣为虐的大众让人怨怒。

《母亲》短评

真赚人热泪,或者只是想被带着走。

6分钟前
  • lp_8
  • 还行

吉永小百合为什么总演这种与实际年龄差距很大的角色?

9分钟前
  • vici
  • 还行

3341 日本本土平民家庭经历的二战

12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喜剧式的小津安二郎。 同声传译很赞呢。

14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向政治犯的家人致敬。

18分钟前
  • 无能狂怒人
  • 力荐

淡淡的忧伤,淡出鸟来。

20分钟前
  • StarKnight
  • 还行

少有的日本真反战片。

25分钟前
  • 很差

很努力去细腻和深刻可出来的感觉还是那么粗糙和流于表面……2小时7分倍赏千惠子终于出来啦。

28分钟前
  • Caneloni
  • 还行

渐入佳境。

31分钟前
  • 不酷
  • 推荐

狗血煽情

33分钟前
  • 現在是什麼時候
  • 较差

一般,看了没啥感觉

35分钟前
  • 较差

没触动到

36分钟前
  • TOMOKO
  • 还行

志田未来

37分钟前
  • 茶咚茶咚茶
  • 还行

热评第一的“不要恨本子人”真恶心,等什么时候本子形成参拜神厕是丑闻的共识,你再扯这种鬼东西吧,我拿刀剁了你全家,手又酸又痛,我好可怜,快来同情我吧。至于地上你全家的尸体,毫无意义,对吧?女主年龄太大了,真不适合角色。只反战败不反战,只一遍遍重复侵略者的所谓苦难,对被侵略者的苦难毫不在乎,还不断地、堂而皇之地、全民性地给军国主义招魂,这种德行本子一天不改,不配重新得到作为人的资格

40分钟前
  • 苏辛
  • 还行

六十三岁的吉永小百合,演技是没的说,就是年龄多了快一半太勉强了。坐在自行车后座的老大夫好像龟仙人。

41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这种需要耐着性子看的片子,我是怎么看下去的...

42分钟前
  • 做设计的小鱼果
  • 还行

山田洋次有野心,但这种题材不是他的菜。恕冒犯,但还是觉得吉永小百合出演的这个母亲太奇怪了。

44分钟前
  • 还行

师母恋

45分钟前
  • 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还行

没有传说的那么好,母亲的形象太刻意,伟大的母亲应该是突出“平凡”。节奏过慢,台词……破……人物刻画最真实的还是那个舅舅

46分钟前
  • 人间阉货
  • 推荐

动容之处不能说没有,总还是缺乏打动我的力量。母亲也看着怪怪的,这个年纪有点吃力吧

50分钟前
  • 川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