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低配版的《魔女》,差不多是基因改造,只不过研究目的是长生,超能力是附加值,没有魔女那种高能决斗,没有太华丽的特效,也没有太充实的剧情。
全片更偏向于灌输鸡汤,全程围绕着活着,怎么活着来开展,有点无味。
很喜欢的点就是取名于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取名徐福。
朴宝剑演的跟阿泽感觉很像,只是稍微冷酷了一点,没有太大的演技突破。
永生是无足轻重的;除了人类之外,一切生物都能永生,因为它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永生的意识是神明、可怕、莫测高深。
我注意到尽管有种种宗教,这种信念却少之又少。
——博尔赫斯电影《徐福》从生活在研究所里的少年“徐福”开始,他被创造出来之后就一直过着从衣服到饮食都被高度控制的生活,虽然一切看上去尽然有序,却非常让人窒息。
当患有癌症的前情报局特工闵基宪出现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
徐福是实验体,他的身体里隐藏着永生的秘密,能够治愈一切人类顽疾。
闵基宪是实验者,他的生命即将结束,为了治疗疾病,闵基宪被安排到徐福的身边。
两个人的命运在冥冥之中有了联结,然而,永生并不意味着幸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一种体面的死亡方式,或许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电影《徐福》中,永生不再是具有东方文化意蕴的对生命延续的贪恋和期望,而是带着西方思辨哲学式的对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的凝视和追问。
“永生”是生命在时间中不断延伸,让生命保持无始无终的状态,一切的生存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时间面前都会成为虚无。
永生的徐福丧失了对时间和空间的丰富感受,他在一个被提前设置好的系统中重复呼吸。
如果,这就是永生,会有多少人选择成为“徐福”呢?
博尔赫斯写过一部小说《永生》,小说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永生的故事。
他在书中写道:“死亡和它的隐喻, 使人们变得更聪明而忧伤。
他们为自己朝霞般的状况感到震惊: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每一张脸庞都会像梦中所见那样模糊消失。
在凡夫俗子中间, 一切都有无法挽回, 覆水难收的意味。
”
死亡,会让人学会珍惜,永生,只会让生命变成没有意义的荒漠。
关于永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在我所知晓的关于“永生”的理解中,我最喜欢的是别尔嘉耶夫的观点:永生不仅是个人的永生, 更关键的, 它是个人的“个性永生”。
但这个个性却不是通常心理学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 人“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个性, 意识到自己不但属于自然界, 而且还属于精神世界。
所以人才认为自己属于永恒并追求永恒。
在人身上, 永生的和永恒的不是心理的元素和肉体的元素, 不是处在独立状态的这些元素, 而是精神的元素, 它在心理和肉体的元素中的作用便构成了个性。
《徐福》的台版译名是《永生战》,这个名字其实更符合这部电影。
电影中的情报特工通过徐福换取更稳固的地位和更雄厚的资本,研究所的会长想通过徐福来治愈自己的不治之症,闵基宪想通过徐福拥有健康的身体。
他们都在寻求不同意义上的永生。
所有追求永生的人都注定了自身的悲剧性,因为全部生活的悲剧都源于“有限的东西与无限的东西、暂时的东西与永恒的东西的冲突, 来自作为精神生物的人和作为在自然界生活的自然生物的人之间的抵触。
”
追求永生其实就是在追求另一种意义上的死亡。
徐福说,他想成为什么。
成为就是存在,哪怕只是一瞬间,他也想成为什么。
克隆从科研禁区到科幻热门折射出来的是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毕竟对个体生命来说,存在的意义太重要了,存在的意义便是生存的意义。
这部电影总体不算一部好电影,但也确实有些可取之处。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差劲之处在于结局,不是说结局必须要皆大欢喜。
而是说,一个好的结局至少让主角得到些什么或明白些什么,与开头比有所改变,或让主角观众有对这个结局有欣慰之感。
而在这部电影的结局什么都没有,徐福死了,闵也会很快就死掉。
回顾一下整部电影,似乎就是一个把徐福往死亡之路推下的过程,是无积极意义的。
还有孔刘饰演的角色,似乎也什么都没有得到,你要硬说他被治愈了也可以,但这么理解也着实是有些勉强,毕竟他最后的背影很孤寂,一点都不潇洒释然。
所以这部电影看完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虚妄之感:我到底看了些什么?
不过这部电影中的闪光点在于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徐福,虽然有些俗套,但不谙世事,能力强大,身世坎坷,生于研究,死于研究的人物形象确实能激起观众的爱护之情。
但这部电影的剧情设置和结局走向显然浪费了人物设定。
1938:2021年,科幻动作剧情电影《徐福 | 서복》韩国欧巴孔刘又是科幻作品不过这次可能比较坑故事也是比较老套的科幻题材换了个新壳
老哥拍的好电影确实不少可能就是这次的题材比较大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两位角色的互动还是挺有意思的韩国泡面也起到了挺大的作用(捂脸)
高潮部分的暴走也是情理之中的(要不这个电影还看啥)这样的题材也经常被大家津津乐道但是有没有小伙伴像我一样想到一部动漫《妖精的旋律》(暴露年龄了)故事情节已经忘的七七八八了最后看没看完也记不得了但是这个电影突然给了我那时候的感觉
跑题了,可能主题太大了最后也并不能给人们答案人生的答案,还是要自己去寻找吧不少台词也是挺戳心的毕竟我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个电影看完了就先看完了一部电影就像这句话一样,白说也是白看不过有些人看看两个欧巴就知足了吧--我是永生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将死之人与永生之人,看完这部电影,就像一部电影看完了
個人觀後簡短心得,有劇透https://youtu.be/lpVoG37vUls1.別看預告很帥的樣子,其實本片比起動作科幻片比較像是哲學科幻片。
2.題材新穎,但我要再次強調:劇本真的不好,能夠發揮的地方沒有展現,且結局說教意味太重,其實蠻失望的。
給三顆星完全是看在演員的面子上。
3.不過本片還是有一些能讚賞的地方:看看帥哥演員還是挺不錯的,演技與特效皆十分到位。
至少吃泡麵的橋段我很喜歡。
4.如果一開始就定義成哲學文藝片來看的話,或許網路上就不會有那麼多負評了吧?
刚看完徐福真的好压抑啊!
本来看着预告的片段那么刺激还以为是科幻片,满怀期待的去看,但发现并不是,是暴露人性丑陋的影片。
可能看了很多韩国电视,对这些演员还有场景都很熟悉,眼光也挑剔了,就感觉三分二的部分都很平,节奏很慢,很多故事线都不是很完整。
但看到最后再回想起来前面所有徐福和基宪的对话,都是为了最后做铺垫。
大致无疑是所谓的人类为了自己的能够永久的活着为了自己的私欲亦或是为了国家都干着不像人做的事,丝毫没有同情怜悯,就包括一开始的男主也是死亡面前选择了低头,所有人都想永远的活着的时候,徐福只是想知道死亡是什么感觉,他没有活着的感觉,他只是个实验体,只是人类实现自己贪欲的工具,所以他想真正的“活”一次,所以这最后是个悲剧但我觉得很合理,而且是由基宪开的枪,他们成了彼此的救赎,基宪最后也找到了人性里的一点善良,而且他和自己和解了,给自己最后一年真正的向死而生。
其实前面一直在说生与死我感觉话题太大了,这个剧情吼不住而且我也不太看得懂,太哲学了。
但最后那么几分钟好像又能拖住了,虽然不知道怎么表达,但最后一段我真的从心里感受到难过,泪水止不住地流,所以我应该是理解这部电影的某一层意思吧!
文本不错,演员立得住,就是这剧情可以再加强加强,感觉都在哪里见过这些片段。
(可能真的是韩剧看多了,审美疲劳了😂😂)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没想到,孔刘也翻车了。
遥想他的辉煌战绩,《熔炉》《鬼怪》《釜山行》《男与女》《82年生的金智英》,八分都是底线。
不过这次,孔刘似乎是没押对宝。
今天要聊的就是孔刘、朴宝剑两大男神主演的科幻电影——《徐福》。
首先得强调,此徐福非彼徐福,跟中国古代忽悠秦始皇长生不老那人不是一回事儿。
朴宝剑饰演的徐福,是一项基因工程实验的结果。
实验发现,徐福的细胞分裂速度极快,四舍五入可以理解成为,他拥有永生的超能力。
不仅如此,他的骨髓里还有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蛋白质,因此是非常珍贵的实验成果。
孔刘扮演的是一名患了恶性脑瘤的杀手,他接到了护送徐福去一个秘密基地进行研究的任务。
徐福的骨髓或许能帮助治愈自己的脑瘤,因此孔刘也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然而,就在转移阵地的路上,徐福竟然遭到不明身份人员的暗杀。
冷酷大叔杀手+年下奶狗就此开始了他们的逃亡之旅。
情节实在太无聊,这里就不花笔墨详细讲了,聊聊编剧导演是怎么浪费孔刘的演技和朴宝剑的帅脸的。
虽然有强力卡司加科幻的噱头,但整部电影看起来更像是经典作品老梗嫁接出来的。
比如杀手大叔和不谙世事的少年,这个组合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
但孔刘和徐福建立起同盟关系的过程也太玄学了。
分明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孔刘不知不觉就担起了照顾徐福的任务。
徐福被追杀,他也毫不犹豫为徐福挡枪。
强行搞兄弟情,恕我嗑不动这对兄弟。
逃亡路上,从小在实验室的虚拟环境里长大的徐福,第一次走进现实世界,与社会进行近距离接触,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这个设定则可以对比惊奇队长布丽·拉尔森的封神之作《房间》。
一般这种情况下,人物和环境的互动大有文章可做。
比如布丽·拉尔森的儿子以往都是通过小小的天窗看天,当第一次有机会领略天空的广袤,他呆住了。
这个镜头当初也是我年度最震撼镜头之一还有刚进入普通家庭的正常生活,男孩儿需要克服的问题之一就是走楼梯。
虽然像正常孩子一样会走会跑,但男孩之前生活的环境里没有楼梯,因此对于他来说,上下楼梯都是一项需要重新学习的技能。
对一个没见过天地的孩子来说,世界太大了 我们再看《徐福》里面,倒也有几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情节。
比如因为衣服太怪,徐福频繁引人侧目,孔刘就带他去买新衣服。
换了一身运动服,徐福还不满意,自己看上双小白鞋,暗示孔刘付钱。
跟着孔刘亡命天涯,第一次吃泡面的徐福惊呆了,世间还有如此美食,一顿吃了四碗。
乖乖用手捂着盖子等面泡好的小动作太戳人了乍看是有反差萌的,但细品这些细节发现,它们并不准确。
徐福对世界的好奇太流于世俗生活表面,而不是对世界本身感到惊异。
对比《房间》里的小男孩,对开阔环境的惊讶,对楼梯等一切现代生活的工具感到陌生,这才更像是封闭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
徐福给人的感觉顶多就是土了点,基本上没有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让人非常出戏。
因此影片徒有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设定,但缺乏让观众沉浸的剧情和细节。
以至于后来当片中人物谈起永生的危害时,我甚至有点想笑,感觉他们跟闹着玩似的。
观众压根没入戏,不相信永生这个话题,你就叭叭讲永生的危害,这就像我高考前在清华和北大之间很难做抉择,纯属是想多了。
虽然《徐福》试图对“永生”这个问题进行价值判断,这个出发点是非常严肃的。
但也很可惜,设定成了陪衬,没怎么讨论明白。
影片里,人们有两个争论,一是“永生”本身该不该存在,二是永生的徐福算不算人。
对于第一个问题,其实人们是无法预见永生泛滥的后果的,他们只是主观臆测,永生会助长人类的贪婪。
最终电影也并没有回答“永生该不该存在”这个问题。
至于徐福算不算人,在观众和孔刘眼里,徐福肯定是人。
但因为有特殊的基因,他有了能够治愈他人疾病的能力,身上有非常重的工具属性。
再加上他本身也不是自然分娩出生的,因此反派认为他不是人。
我认为这一层的讨论就是没有戏剧冲突强行制造戏剧冲突。
在以往的观影经验里,创作者甚至给复制人赋予人格和情感,试图探讨他们是否算人的问题。
比如《银翼杀手2049》到了《徐福》,活生生一大小伙子站在观众面前,强行说他不是人。
而徐福也没有证明自己是人的意思,跟利路修似的,一心只想下线,看得人满头问号。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么水一片子,四舍五入居然也有俩小时。
之前在聊《喜欢的话请响铃》第二季的时候,我就说韩国不是一个有科幻传统的国家,强拗的话容易翻车,《徐福》更加强了我对韩国科幻的怀疑程度。
前有扑街的《胜利号》,后有演了个寂寞的《徐福》,我不自觉也为裴斗娜和孔刘主演的《寂静之海》担心起来……
我们当然不难理解韩国频繁试水科幻片的逻辑,毕竟《寄生虫》在奥斯卡一举夺魁,韩国电影界有了跟国际接轨的念头,如何体现接轨?
那就是拍国际上最有影响力、最能直接体现工业水平的类型电影,也就是科幻片。
但在我的理解里,电影类型和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并不是说电影工业发达了,各个国家就都能拍好同样的类型。
世界上公认欧美人更擅长驾驭科幻题材,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海洋文明成长起来的人,对家园以外的地方的向往更加强烈,航海家们终其一生都在找香料遍布、黄金满地的东方。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科幻影像里那么多东方元素,他们刻意用陌生、有反差感的东西体现科幻的非日常感。
但东方人安土重迁,缺乏冒险精神,对家园的重塑、保护观念非常强,我们的文化土壤很难孕育符合欧美式科幻风格的作品。
而像《胜利号》和《徐福》又太想跑步踏进现代化,向欧美科幻靠拢,以至于迈歪了步子,失去了本土特色。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坐直身体,搬出我国在这方面比较接地气的案例。
《流浪地球》里,人类带着家园遨游太空,这就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达叔salute前段时间戚薇主演的《你好,安怡》,主角身为机器人,也仍然保持着非常强的家庭伦理观念。
其实细论起来,韩国绝对不能说是没有科幻,不管是奉俊昊的《汉江怪物》《雪国列车》和《玉子》,还是《信号》《火星生活》等剧集,都是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品。
众所周知,现实题材是韩国非常擅长的一个门类,而这些影片的的共同特征,也正是借科幻外壳隐喻生活里的种种,对现实充满关怀。
还有比列车更好的隐喻阶级差异的意象吗!
比如《汉江怪物》借怪物入侵讽刺无能的政府,《雪国列车》里对阶级问题赤裸裸地展示,《玉子》则让资本家、“上等人”成了彻头彻尾的小丑。
《信号》和《火星生活》也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
这些都是结合韩国本土文化传统创作出的科幻作品。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了科幻而科幻是不可取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表达方式,而非呈现的结果。
之前看过一个孔刘的采访,他说之所以接下《徐福》和《寂静之海》,是因为看到了作品里对人类的怜悯。
大概一开始确实有吧,但通过现在的成片我实在是没看出来。
可能《徐福》的创作也跟这图似的讲道理,但凡给孔刘、朴宝剑两个大帅哥安个韩国特色的奇幻设定都比现在来劲。
硬拗科幻,还要加永生设定,出国门左转先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拉片一百遍!
球球各路大佬,别再出现浪费神级演技和颜值的惨案了。
我们明天再见,拜了个拜。
科幻类型在韩国电影体系里发展很快,像韩版银河护卫队《胜利号》这样的电影也开始冒出来了,这都建立在韩国特效团队电影重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回到《徐福》这个科幻电影,一开始对这个电影期待是因为这个名字,记得很早就有公众号说韩国人又开始剽窃中国人物,把徐福这么一个历史人物也据为己有了,抱着这个期待看完了电影,个人观感就是电影质感和网飞投的那些概念先行的科幻烂片一样,可能这部电影的特效和文本还超过了诸如猎鹰演的《末日激战》等等欧美制作。
因为这些年韩国电影发展很好,看完以后一度觉得自己没看懂不太敢喷这片子,二刷之后种种剧作逻辑不清的问题层出不群,注意力也严重缺失。
说说缺点,徐福的超能力在这里已经是至少是漫威电影宇宙里猩红女巫级别的,这样的超能力者的来源竟然是克隆和基因修改感觉概念上真的老套,这且不说,片中各路人马对徐福能力解释就仅限于肉体永生,脊髓液可以让人永生,仅限于医疗层面,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超能力感兴趣,可以理解导演想讨论的局限在永生这个议题上,可是回想下好莱坞电影中一般都会黑一把军方或者政府,想要武器化或者大批量生产,但是这里似乎所有人对徐福能力都是毫不在乎,我原本期待黑美国人又又又想掠夺我们大韩民国重要科研成果的桥段也没有出现,甚至美国人代表的官员也不是经常在诸如《铁雨》这些电影中出现的那些满脸写着大国沙文主义的脸谱化角色,说的话似乎听着也有一定道理,仿佛美国人并不是幕后黑手,可以说这是反类型也可以说导演似乎是认可这套价值观,但结局徐福逼着孔刘打死自己,一方面逻辑上是不是合理先不讨论,这样一个超级能力的超级人类一枪打肩膀就死亡,那之前说他可以一直抽脊髓液是因为他永生,那就是说明他有自愈能力,虽然没有交代但是这样的死法也特别草率,那如果我是孔刘我直接跳进那个大坑,你徐福是不是还会把着了火的车推进去,戏剧冲突那这一刻就是终点,可能是我自己理解能力低下,反正我也不太能理解徐福一心求死的动机。
然后是徐福母亲死亡,我对她理解是在做了这么多以后发现不能真正挽回儿子,或者造出来的徐福不是自己儿子以后,电影给过一个打开抽屉有把枪的镜头,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觉得她是想自杀,再到后面闪回刺杀轮椅大佬被爆头,如果说就是为了一心求死呼应主题,你可以选择自杀,刺杀大佬的动机是什么?
还有之前一直没有让大佬和母亲同框也没有交集怎么就突然刺杀了,我能想到解释就是为了一方面塑造大佬是个坏人另一方面是为了徐福为母复仇用轮椅挤死大佬铺垫,确实没有什么逻辑错误但是设计的好不好也需要商榷。
整体剧情脉络就是典型的算法计算,多少分钟发生危机一,逃出生天哥俩出现矛盾,卖萌换装,卖萌吃饭,危机二出现,到和解高潮结局,整体的剧情就是经典三幕剧格式,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工整且完整,但是你说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就是二刷之后发现了那么一层作者性表达也可能是我的过度解读,但是在韩国导演那么关注政治的环境和背景下,我认为也不是不可能。
我认为徐福这个人就是在隐喻北朝鲜,拥核的北朝鲜,整个电影出现美国但是没有出现任何朝鲜符号,而徐福超能力就是核武器和核技术,拥有核技术可以造福社会,但是核武器在威慑敌人同时拥有强大的破坏力,美国人来谈判就是完成朝鲜去核化,主角代表的韩国人在去核的道路上逐渐和朝鲜兄弟形成共同体手拉手走向新时代(还真有手拉手段落),如果是这样我反而可以磕到这么一对兄弟情,男主保护徐福也可以理解韩国人也希望和朝鲜一样拥核,有核武器才能不被大国欺压,你朝鲜被中国欺压,我韩国被美国欺压,合起手来才能拥核自立,严肃说这些年大量韩国电影反映对朝鲜意识形态的正面肯定,对拥核的肯定,研究院代表的势力可以理解金家王朝,但是我理解是代表我们大天朝,此处不便多说,最后结局也是消极和黑暗的,得了脑癌的男主,象征着现在韩国社会顶层政府代表的公权力开始烂掉就像癌症晚期一样,最后亲手完成了美帝的去核化工作的男主最后也会死去而且命不久矣,整个朝鲜半岛在没有核武器和核技术加持下,只能任人蹂躏践踏永无和平统一的一天。
对于最近苦于没有好片可以看的朋友可以推荐一下,主要是看看我们和韩国类型片差距在缩小,我也相信未来电影重工业发展上,下个十年会是我们领先韩国的开端,但是整体电影行业上受制于审查环境,很多题材我们不能拍,中国会不会有下一个《杀人回忆》,我不能确定但是科幻类型大家是在差不了太多的赛道上比拼,我不会对三体有太大的期待,因为现阶段是工业也达不到要求一定是一个扑街的项目,甚至是《流浪地球2》能不能超越前作我也不太看好,在这么一个热钱充斥的时代,导演掌控力在资本面前影响不大,像郭帆导演这样007超级敬业导演可能导演力和热情专注可以投入项目开发,但是毕竟羽翼未丰,看看流浪地球大家记住是吴京还是郭帆,就能大概想到这样导演的话语权能有多大。
未来我们一定能超越韩国,追赶好莱坞,但是现在还是让大家都干好自己的工作。
放眼整个上半年的韩影市场,由李勇周所执导的《徐福》着实属于重磅之作。
孔刘、朴宝剑两大人气男星担任主演,前者近十年来凭借《釜山行》《熔炉》和《82年生的金智英》等高分佳作,屡获票房佳绩,国内国外两开花;后者则依仗着经典韩剧《请回答1988》吸粉无数,在青年一代的韩星中拥有极高的人气。
《釜山行》
《请回答1988》 再加上本片打着科幻+动作的商业类型片噱头,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部口碑会扑街的烂片。
然而该片甫一开分,便以6.1的平庸成绩让人大跌眼镜。
难道两张对粉丝通吃的英俊面容,丝毫起不到吸睛作用吗?
《徐福》说实话,《徐福》的确算不得烂片。
但它总是在该夺人眼球之际屡出昏招,令人叹惋之时又尬点迭起,既浪费了两大男神的倾情演绎,同时也对不起韩影领域好不容易出现的科幻主题。
影片的故事围绕着一项科学研究展开。
在未来,人类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成功克隆出一位拥有永生能力的男孩徐福。
虽然他只有10岁而已,但由于其细胞分裂太迅速,样貌已然和二十岁的小伙无异。
朴宝剑饰演徐福徐福不但被研究人员断定将会长生不死,而且由于其脑电波远远高于常人,因此拥有着改变周遭物体的超能力。
他如同《X战警》中的万磁王那样可以操纵金属,亦或者如凤凰女那样可以凭借意念随意控制物体。
然而,徐福对于人类来说,其存在的最大意义,乃是他的干细胞如同万能药,可以医治世间百病。
将其比作“当世唐僧”,似乎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一场蓄谋的恐怖袭击,打断了科研人员对于徐福这个永生体的研究。
由于研究所所长被恐怖分子暗杀,政府高层决定将徐福转移到其他安全之地。
孔刘饰演的闵基宪,成为了这一转移任务的首选。
和永生不死的徐福截然相反,闵基宪恰恰临近生命大限。
脑癌造成的病痛折磨,会让他时常陷入幻想和间歇性晕厥。
而闵基宪之前的上司安部长——政府特务机关头头,深知闵基宪目前最急切的需求,便是治愈脑癌,让生命得以延续,而徐福身上的干细胞恰恰可以解决。
两个人,一个是生来永生,因肉体可拯救万民病痛而存在;而另一个是死期将至,求命数能稍稍延长而苟活。
徐福和闵基宪的命运,便这般被捆绑在了一起。
影片的主体部分,便是闵基宪作为前特工精锐,不顾一切,带着徐福排除万难,试图将他送回目的地,并希望自己可以从他的干细胞中获益。
因此,徐福,这个从小生活在实验室,从未经历世俗生活的懵懂少年,却在跟随闵基宪的逃亡过程中,逐渐被市井烟火气息深深吸引。
他会因为服装店的新奇衣服流连忘返,同样也会对最普通的桶装泡面百吃不腻。
而闵基宪这个看似只知一味苟活的潦倒特工,也向徐福袒露出过往的不堪和梦魇。
曾经出卖同伴,甚至连累其被活生生地溺死,这些苦不堪言的负罪感令他时时感喟。
当两人最终结成新的情感纽带时,却遭遇到政府当局以及商贾财阀们的围追堵截。
前者要的是徐福的命,而后者要的是徐福的血,只有闵基宪想要徐福好好活着。
然而,影片最后留下的是一个让人悲悼的痛苦结局。
当徐福向唯一关心其生死的闵基宪绝望地道出:我还有什么地方可逃呢?
唯有一死,才能结束人类对我的种种恶意相待。
由此,闵基宪便成为了徐福这个永生人的终结者。
如果单从主题和人物设定来看,《徐福》一片其实可延伸探讨的内容很多。
借由影片中的研究员之口,我们得知,片名“徐福”乃是从我国古代的传说而来。
相传秦朝年间,方士徐福向秦始皇上书,称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有神仙居住。
于是,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寻觅长生不老药,可最终音讯全无。
而有些史书甚至将徐福记载为日本人的祖先。
影片之所以选用“徐福”及其传说,便是为了象征“永生”这一概念。
十六年前,在成龙、金喜善主演的电影《神话》中,甚至还出现过徐福这一角色,让长生不老和流星陨石相结合。
《神话》影片中类似的象征性指代,还有那艘用来作为研究基地的轮船,以西方《圣经》神话中的“诺亚方舟”作为名号,其用意更是不言自明。
抛开这些表面上的神话寓指,《徐福》一片更有思辨价值的其实是这样三个问题:永生人的神性和奴性,生与死的对立和辩证,以及对权力的恐惧。
要知道,古代的君王将相寻求长生之术,说白了,是登顶高位之后的“加冕”。
不管是秦始皇企图长生不老,派遣方士寻找仙药;还是明嘉靖皇帝整日修道,琢磨成仙,他们怕的是死亡带来的权力陨落,忧的是生命的有限不能匹配尊贵的无限。
然而本片中的徐福,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克隆人,一个连研究员都不会将其当做同类的试验品。
他和历史上的徐福一样,都是工具。
只不过,后者是秦始皇寻觅长生的手段之一,而前者则是商贾财阀抵达永生的手杖,帮他们迈过生死这道鸿沟。
正因如此,帝王的永生之梦越是遥不可及,则越是显得神性耀眼无比;而克隆人的永生之梦越是唾手可得,则越是显得奴性惨白无光。
不过,影片中更多的着墨点还是放在徐福和闵基宪这对大叔少年组成的CP上。
他们相悖的生死命运,不同的生命感受,才是影片企图探讨的话题。
在这一块,影片还特地加重了闵基宪生命的负罪砝码,让他承受着迫害同伴的愧疚感。
以至于闵基宪在面对徐福时,总是有那种不忍直视的躲闪。
客观来说,孔刘还是准确地抓住了闵基宪面对徐福时的矛盾情感,这里面掺杂着对永生人的惊讶、渴望、愧疚和逃避。
尤其是孔刘眼神中的躲闪,对于从徐福身上“借命”的动机,他总是怯生生不敢直言,这里既有人性的幽暗面,也有犯罪感。
但更多需要探讨的,应该是徐福对死亡的认识,对将死之人的怜悯和共情。
影片第三个有意味的着力点,则是韩国电影一贯的,对于集权的质疑和敌视。
包括国家特务机关一味听从美国政府的驱遣调配;以及商贾巨富依仗财力,组建雇佣兵任意妄为。
这样无畏的深度,便是韩国电影近二十年来,之所以能够赢得国际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说完这三个极具思辨价值的话题后,我们又不得不遗憾地感叹,《徐福》在这三点上的处理其实是全面溃败的。
除第二点中孔刘的演技还算可圈可点之外,其余本该利用剧情的澎湃张力,题材的波谲云诡促成的丰沛情感和思忖厚度,尽皆付之阙如。
比如,在徐福作为永生人的无奈层面上,你能看到的只是干瘪的语言侮辱,以及寡淡的生活经历。
研究员一开始便调侃徐福并不能算作人类,甚至将从他身上抽取干细胞和从猪身上抽取胰岛素相比拟。
再比如,闵基宪在得知徐福平时的生活只有检查、吃饭和读书的时候,顿时语塞。
这些看似折射出徐福作为实验体悲惨生活的桥段,只会让我们对徐福产生恻隐之心,却难以对现代生物科技的道德伦理怀有反思和质疑。
要知道,在美剧《黑袍纠察队》中,当众人得知所谓的“超级英雄”只不过是生物科技公司流水线上的产物时,那份资本裹挟下的恶臭,消费时代的虚伪,全都被掀个底朝天。
《黑袍纠察队》但是在《徐福》中,你看不到这种辛辣而刺眼的批判桥段。
徐福为什么会被研制出来?
他的命运将会如何?
都只是蜻蜓点水地走了个过场。
原因则大抵还是,有钱人造出异形种,用来满足私欲而已。
至于更深层次的有关永生人的存在对于普通人的意义,则被那位美国官僚的对话一带而过:死亡才会让生命更有价值,而永生会让人类社会失去秩序。
如果本片仅仅围绕这句话细致地展开,说不定真的可以将其拍成如《银翼杀手》或《人工智能》般的全新科幻经典,从而探讨人类和仿生人、人工智能等超人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但这部影片终究只有做评论家那般提纲挈领的风格,却没有用丰满的剧情细节和新颖的影像形式进行填白的能力。
而恰恰正是这一点,才是优质科幻片极为稀缺的才情。
如果仅仅是少了这一点,其实尚能拍出一部及格资质的科幻电影。
很可惜《徐福》没有做到。
影片的主线故事按照公路片模式展开,表面上,是大叔闵基宪保护小鲜肉徐福;实际上,则是徐福治愈闵基宪。
徐福缺的是个体认同感,作为那位母亲已逝儿子的替代品,他找不到在伦理关系中的位置;而作为一个永生实验体,他生来便是为了治愈其他人类,自己则从未找到生命形式的归属感。
而在这段旅程中,徐福既没有感受到永生的痛苦,更没有领悟到死亡的恐惧,他之所以最后选择自杀,只不过是自己不容于世间,而非永生不容于有限。
这便让影片中的“永生”话题彻底失去了意义,只要徐福是个异类,他所遭遇的一切敌对挫败似乎便能够成立。
至于闵基宪这个角色,在这段旅程中更是没有丝毫变化。
他从最开始的颓废苟且,到最后亲手终结徐福的永生,你看不到他身上背负的罪孽有所消弭,也同样摸不透他对于生与死有何新的体悟。
他成为了一个看似满怀正义、却最终一事无成的旁观者,这无疑是索然无味的。
除了这些情节设计、人物情绪的落点有着明显的问题,《徐福》在一大堆细节的打磨上同样也毫不走心。
徐福的母亲为何突然举枪对着财阀?
她是打算为儿子报仇吗?
可如此真挚的亲情之前又怎么毫无铺垫?
民众对于永生人的看法如何?
毕竟,不管是《流感》还是《恐怖直播》,这些出色的韩国商业电影都懂得如何挑起大众对于某一特定事件的看法。
尽管这些情绪常被处理的稍稍过火,但终归在情感张力上有着极具煽动性的表达。
《流感》
《恐怖直播》反观本片,除了政府当局、财阀,以及一些科研人员之外,你看不到民众的画像。
对标其他韩国商业大作时,着实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毛糙不堪的问题,不禁让人想到奉俊昊导演的《汉江怪物》和《雪国列车》。
这两部都是标准的韩式科幻片。
前者通过极具政治隐喻的变异怪物,挑起民众的恐慌,并揭露政府丑陋不作为的底色;后者则是在极端的未来世界中,将社会阶层的分化,照搬到永动的火车上,让我们目睹一场血淋淋的自下而上的政变。
《汉江怪物》
《雪国列车》奉俊昊借西方科幻片的类型,浇韩国社会问题之块垒,令人刮目相待。
他让我们看到,韩国科幻片并不需要对美国那些好莱坞大片亦步亦趋,它完全有能力走出自己的独木桥。
而让人遗憾的是,《徐福》在这一类型序列中,无疑是一部失败之作。
正如同前段时间的《胜利号》一样,它是如此的平庸糊弄,让人看不到丝毫的诚意。
甚至于韩国本土电影最基本的格调素养,也被这样的平庸消弭殆尽。
作者| 花无宴;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起孔刘,关注韩影的朋友都不陌生。
不算高产,但接到的每个作品都让人印象深刻。
代表作《熔炉》,当年播出后反响强烈,国家诞生了“熔炉法”。
也是我们常常说韩国电影用作品改编制度的典型案例。
而这部电影的缘起,正是因为孔刘在服役期间看了原著小说,后来通过经纪公司找到了作家,之后一步步推进拍摄成了电影。
影片中,孔刘的精湛演技也成为该片加分项。
《釜山行》其实是一部群像戏,很多配角如马东锡都很出彩。
而作为主角的孔刘,在演技的处理上也非常有分寸,他更着眼于整片的完整性,没有因为人类末世,就将自己营造成唯一救世主的姿态。
而在剧集《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中,有观众形容孔刘眼神有内容,在可爱和深沉中切换,是大叔也是小孩,卖萌装酷不违和,不显幼稚和装逼,只显内涵浪漫。
前辈宋康昊曾评价孔刘:他的心性及灵魂非常干净透明,不管遇到什么作品都会把热情完全释放出来。
好的,以上是我欣赏孔刘这位演员的原因。
但是,这些欣赏有多强烈,我看到孔刘这部新片就有多失望。
它是——《徐福》
因为这个片名,可能很多人会错过这部电影。
也许你会猜徐福是一个民间故事的主人公,他应该是个老实人,因为有天遭遇了什么变故,于是人生发生了巨变之类。
像是《夏洛特烦恼》、《西红柿首富》之类的反转剧情。
虽然是一部韩国电影,但是《徐福》其实改编自我国的民间传说:相传秦始皇时,有种祖洲的不死草,可让人起死回生,长生不老,始皇听后认为这种不死草一定可以找得到。
就派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着楼船出海去找祖洲。
然而徐福出海后一去不回,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在电影《徐福》中,徐福(朴宝剑 饰)是一个克隆人。
他是某研究室多年对干细胞分裂研究的成功试验品。
和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徐福不同,这里的徐福本福就是长生不老的化身。
也正因此,他的存在,成为了多方势力拼命争抢的原因。
但该片最大的问题是,并没有揭示「为什么要克隆」以及「克隆人的目的和手法」,只是通过徐福脖子后面的一个金属连接口,暗示了你这个克隆人「不一般」。
然后通过一些片段让你知道他每24小时要注射药物,还要吃很多五颜六色的药物。
还展示了徐福有超能力,可以让海水倒流,人能飞天之类的类魔术技能。
导演这种「避重就轻」的处理手法,让我想起郭德纲老师早期的某个相声:找一个腌咸菜的大缸刷干净,找一胶皮管子,把于谦老师的血放一些进去,加上葱花、香菜,还有一张于谦老师的照片,过几天就有了一个克隆的于谦老师。
失敬失敬。
为了把影片主题往科幻的方向多多靠拢,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位看似美国科学家的人,义正言辞地发表了一番言论,大意是人类只有死亡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永生会导致无法满足的欲望和无尽的争端。
这种腔调与他们的行为完全就是悖论。
明知道永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结果,但所有人还是为永生的徐福大打出手。
另一主角的设定同样站不住脚。
前情报局特工闵基宪(孔刘 饰),服务于国家的秘密组织,电影出场时他看似精神错乱地寻找药物,我以为这是一个瘾君子,后来才知道,他脑子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时日不多。
影片通过闪回让观众了解到,闵基宪的前同事因为执行了某任务,被特工领导直接淹死,结局凄惨。
闵基宪非常愤怒,后来退出了该组织。
最近特工领导又找到了基宪,希望他能接受保护徐福的任务,作为交换,研究室可以通过某些手段,延长他的生命。
基宪没有经过什么思考,就接下了这个任务,似乎完全忘记了之前该领导出尔反尔的做事风格。
从这里开始,剧情就已经站不住了,需要观众自行手动调节。
说回徐福。
按照影片设定,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走出过研究室的克隆人,只知道自己的妈妈是研究员,自己每天需要注射、需要吃药、需要读书。
关于外面的世界,他从未见过,一无所知。
于是我们得以看到,当基宪接到护送徐福转移的任务,两人在车上第一次照面的时候,基宪对徐福打了招呼,徐福非常木讷地面对着这个「闯入者」。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接触妈妈以外的人类。
或者说,徐福本身就是一个单纯的「人类」。
事实上,影片也是这么呈现徐福「初入人间」的孩童模样。
在街上,他好奇地打量吃饭的人,打量海鲜市场的海鲜,以一种成年人几乎无法展现的单纯的、专注的神情注视着。
这很快就被身边其他人发现了异常,有人说他精神有问题,还好基宪的及时出现解了围。
当基宪在市场为徐福买了一身衣服以后,一个bug就出现了,这个之前在研究室的克隆人,出发在车上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放佛接触到外面就会出现变异一般。
但是很随意就脱掉了研究室的衣服,还很时尚地搭配了魔术贴小白鞋。
这一转变,让影片离科幻更远了一点,却让徐福离人类更近了一点。
而随后两人在安全屋一起吃泡面的戏份,则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搞笑场面。
徐福如何无师自通地不会用筷子、倒会用叉子这样的细节咱们暂且忽略。
一连吃了3碗还不够,基宪一边抱怨着,一边还不忘烧水泡面,这种温馨的场面倒像是哥哥给弟弟做饭的日常。
在安全屋,基宪主动帮徐福挡了子弹。
这个保护其实没有感情依据。
因为两人都已经是生死未卜的现状。
将时间拉回更早一些,其实在车上首次相遇后,基宪也主动站出来保护徐福了。
也许你会说保护徐福是他的工作职责,其实在那时基宪已经知道他们即将被另外一方势力所胁迫,他也没必要拼了自己的命去保护徐福。
因为他的初衷本是用保护徐福来换自己的命。
也就是说,基宪和徐福的兄弟情深,其实并没有可靠的依据,他们始终缺乏一个情感转折的落脚点。
那我只能理解为,是导演的刻意为之。
而徐福这一克隆人的设定,更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他一边单纯如小孩,可面对稍有恶意的人,他立刻就用自己的超能力将对方打个半死。
完全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机器人。
而当他将基宪带到教堂,分享关于自己的「家庭往事」的时候,你又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单纯的孩子讲出的话。
当他哭得泣不成声时,你只好也跟着一起感动一下,虽然也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跟着感动。
也许导演是按照好莱坞的某种剧本模板来的。
在徐福哭诉以前,其实也安排基宪哭了一次。
当时基宪想起了自己那惨死的前同事,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对方,一切都无能为力。
可是他明知道根源就在这个特工组织领导,这次还是选择了接任务,就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纵使人再怕死,可也总要找个靠谱的救世主吧。
在我有限的阅片量中,韩国科幻电影在近些年几乎是空白。
前段时间有部《胜利号》,因为不欣赏其中的演员,我没有看。
因为没有前后参照,加上科幻本身也不是我的菜(《流浪地球》我也没有看过),所以不太好将《徐福》与同类型电影做任何横纵对比。
但我也会被影片中的一些桥段触动到。
在基宪和徐福都被带回研究室以后,基宪看到在操作台上正被抽取骨髓的徐福,感到非常可怜,于是要求研究员住手。
此时研究员随口说了句:这不就和从猪里提取胰岛素一样吗?
听到这句话的基宪感到十分震惊。
这些人对待徐福的态度,非常轻蔑。
可以随随便便安排人将他杀死,也可以随时从他身上抽取样本用于研究。
导演借此抛出了问题,克隆人是不是人?
我们(或者说未来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克隆人?
但是该片导演就是有种神奇的能力,或许依然来自他的剧本结构。
他总是在一个场景或情绪没有消解完成的时候,就迅速加入另外一种情绪或是事件。
使得剧情本身并不连贯的同时,观众也看得着急,恨不能自己化身剪辑,将全片的素材再剪一遍。
而影片的收尾则更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徐福明明有偷钱的功夫,却不愿意从研究室偷出延续自己生命的药剂。
最后甚至以杀害反派为威胁,要求基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因为自己没了,一切就都没了。
这的确很悲壮,可是却无法让人理解,因为明明徐福已经消灭了所有反派BOSS,再也没有人能对他产生威胁,可他却在此刻有了如此选择。
他的智商从最初的小孩到成熟的青年,到此刻,却完全没了逻辑。
基宪最终还是举起了枪,大船在水面摇摇晃晃,他们身后,是黑到没有尽头的海。
故事挺没劲的,好像想探讨点东西,但啥也没说成,场面也没新意,换成我拍,大概会拍成“徐福欧巴一思考,凡人就爆头”那种血浆R级片,最后Boss战就是血管爆裂最终外形克总化的徐福欧巴引领韩国特种部队进行人头烟花大汇演……
节奏一塌糊涂,台词也总是莫名其妙,如此背景下,什么演技都不能谈了。。。
配樂好聽,有點韓式的搞笑,片名引人遐想,但是劇情毫無新意啊,克隆人的超能力有點莫名其妙,探討的哲學問題也很單薄。
6/10.一个超能克隆人的觉醒。文戏乱七八糟,超能戏也没有《魔女》爽,感觉6分都有点高了,但就这样吧。
大韩宇宙国首创克隆人啦!徐福也是韩国人!
探索人类的终极问题,却并没有被我的阿泽感动到。
拍的毫无逻辑,要真的了解背景才能大概明白讲什么,这种方式拍出来太浪费题材。
我現在才發現,豆瓣對於台灣電影(特別是恐怖片)跟韓國電影都是特別嚴苛要求,真不知道為什麼了 🙄🙄🙄
生与死,人造人
噱头大于影片太多。即是与政治无关,也能看出满满的阴谋味,一点也不单纯。这是科幻电影吗?连科幻的皮都不算吧!
我觉得整个故事讲完十分钟最多了,不知道演员老是演同一类型的角色会不会累。幸好我还是看过一些好作品的…什么那个少年是朴宝剑?由此可见南韩明星果然是包装出来的啊
大保健真的是有萌又软的小白羊
三星半吧 和我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孔刘和朴宝剑出现在同一个镜头我还是忍不住盯住了大叔
立场有点怪,模棱两可的每个人,最终还是要把他毁灭掉。
其实话题很深,从生与死的命题聊到人生的意义。但这样的话题,实在是太艺术片了,本片又在一定程度想要通过动作与类型元素吸引观众,最终就是两头不靠。话题的深度基本是靠台词讲出来的,剧情与人设并没有真正帮助影片拓展深度。同时,动作场面也普普通通。这不就是个超能力人嘛,没有永生设定对剧情推进也没什么影响啊。最后虽然挺刺激,但基本就是不知怎么推进,开始乱来了。
114.15
2.8/孔刘和朴宝剑的演技都是在线的 可惜故事太硬
剧情注水严重,内容索然无味。这个片子说实话孔刘不接也可以,类型跟他之前拍过的嫌疑人差不多,但是剧本比嫌疑人差远了。期待了那么久的片子,结果片子拍出来竟然这么烂,太失望了。另外朴宝剑完全撑不起电影主角的戏份,不管是阿泽还是演克隆人都是一个样子,这孩子建议演技去回炉重造一下。
没有展开脑洞,停滞在浅薄的人伦情感了。编剧弱点,基因改造克隆人 和 异能、代谢快、高智商可以挂钩,但扯不到immortal,有点缺乏技术说服力。
韩国电影都牵扯到了秦始皇🤣意念控制+不死基因让我又一次见识到了韩国导演的脑洞🤣电影的特效也是精彩。所以,人为什么想永生呢?为什么不能遵循正常的自然规律去好好过完现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