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拐抢骗

Snatch,边个够我姜(港),掠夺,贪得无厌,偷蒙拐骗

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丹尼斯·法里纳,维尼·琼斯,布拉德·皮特,拉德·舍尔贝季亚,杰森·斯坦森,阿兰·福德,Mike Reid,罗比·基,连尼·詹姆斯,艾文·布莱纳,杰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俄语年份:2000

《偷拐抢骗》剧照

偷拐抢骗 剧照 NO.1偷拐抢骗 剧照 NO.2偷拐抢骗 剧照 NO.3偷拐抢骗 剧照 NO.4偷拐抢骗 剧照 NO.5偷拐抢骗 剧照 NO.6偷拐抢骗 剧照 NO.13偷拐抢骗 剧照 NO.14偷拐抢骗 剧照 NO.15偷拐抢骗 剧照 NO.16偷拐抢骗 剧照 NO.17偷拐抢骗 剧照 NO.18偷拐抢骗 剧照 NO.19偷拐抢骗 剧照 NO.20

《偷拐抢骗》剧情介绍

偷拐抢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土耳其(杰森•斯坦森饰)是一位黑市拳击的经理人,不过他遇到了麻烦,本该参加比赛的选手被吉普赛人米奇(布拉德•皮特饰)一拳击倒。土耳其不得不选择在黑帮老大布里克(阿兰•福特饰)与吉塞人之间周旋,来获得生机。与此同时,四指弗兰克(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携带一颗86克拉的钻石来到伦敦,这件赃物引起了各路匪徒的兴趣,其中包括军火商老布(拉德•舍博德兹加饰)、杀手“子弹牙齿”托尼(维尼•琼斯饰)与黑人小混混维尼(罗比•吉饰)。这些心怀不轨的罪犯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完美计划,不想造化弄人,惊人的巧合引出一连串幽默的冷笑话。所有的一切都在伦敦的夜晚交织,究竟谁能够从中解脱?就在盖•瑞奇导演的《偷拐抢骗》中揭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雉岳山怪谈新闻记者熟女杀人事件学校怪谈孤独摇滚(上)发财联盟聆听者十二宫骑士:圣斗士星矢猎魂师便通美食家谍影重重3奥玛风云战国之列国特别的爸爸明日传奇第七季大唐双龙传风的第一声呼吸来玩游戏吧OAD嘿店复制贝多芬急诊室的故事第八季糖耳朵神之手如何在网上卖迷幻药第一季红线天外来讯恐怖网络我们都是动物红髅窈窕赌女2

《偷拐抢骗》长篇影评

 1 ) 偷抢拐骗

本片是盖伊.里奇继“两杆大烟枪”之后导演的第二部影片。

“偷抢拐骗”和他的上一部影片的内容风格都差不多,只是添加了一些喜剧风格。

演员们操着浓重的伦敦口音,听起来就像在摇滚乐里歌手的歌词那样含混不清。

不过,拍摄商业录像起家的里奇有着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能让观众感到冷场。

于是,庞杂的演员阵容和极其复杂的剧情构成了“偷抢拐骗”的主干。

这也就注定了观众们难免被眼花缭乱的场景搞得摸不清头脑。

 2 ) 皮特表演很出色

好看,好笑,但是不及大烟枪,视觉的效果很不错,不愧是MTV导演出身,皮特的表演很精彩,就喜欢他演那种小痞子的感觉。

 3 ) 电影还不错

奶奶的,这是部二十年前的影片,我上一次评论是在十年前,我 tm 这么老了么😰😥😓🤔大概上学的时候看了太多的乱七八糟的电影,不分好坏,不讲策略,不分类型,光凭感觉,一锅乱炖,导致现在对电影又挑剔又刻薄。

看着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才又开头看了看,对这个口音很有意思,故事线交叉的也蛮好,还是开放性结局,看完一乐,蛮好,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应该就是模仿的这部片子。

thats all.

 4 ) 英伦黑色幽默之2

与两年前的《两杆大烟枪》相比,丝毫不落俗套,堪称英伦黑色幽默姊妹篇。

各方势力开头齐亮相,地下拳击经理人及其搭档(跟班),地下拳击场老板及一众黑恶势力,超级赛亚吉普赛人及其一众兄弟,四指钻石商人,钻石鉴定商+美国的劫匪+暴力硬汉流氓,俄罗斯军火犯,还有一伙黑人兄弟以及真·主角花斑狗,故事随即围绕着一颗旷世钻石展开。

故事分成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地下拳击线,一条是争夺钻石线,两条线的剧情时而分散,时而交汇,他们都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严肃认真的生活生存,却偶尔由于命运的安排相互影响,构成了一场充满了黑色幽默的闹剧。

剧情之精彩、逻辑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此处就不剧透了。

在剧中,充斥着各种戏谑、嘲讽、暴力、巧合,而性却十分稀缺,更多的还是英伦风味的脏话与冷幽默,以及绅士而克制的血腥暴力,看之使人沉醉其中而不觉察丝毫拖沓或油腻。

很多角色的遭遇(死亡)给人以突然而又合情合理之感,正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最终大结局也是颇具开放性,似乎暗示着下一个命运的轮回..

 5 ) Snatch《偷抢拐骗》——华丽的黑色幽默

全片剧情紧凑幽默、摄影风格别树一帜。

这张电影原声带融合了流行、电子、摇滚、民谣、放克、雷鬼、探戈等多重音乐元素,配合着出现在电影里来自各个国家的人物,展露出多元化的影音结合。

并邀集到当今乐坛著名音乐人跨刀献声,最受瞩目的应当算是百变天后麦当娜特地为导演老公献上她早期的Top 4单曲《Lucky Star》,另外还有法国电音奇才情色Mirwais(麦当娜《Music》专辑制作人)的劲爆舞曲Disco Science、Trip-pop龙头Massive Attack的飘渺之作Angel、10CC充满牙买加阳光的'78年英国冠军曲《Dreadlock Holiday》等,而Brit-Pop代表团之一Oasis在《F**in' in the bushes》中的狂噪吉他更是为片中激烈的拳击赛增添火爆临场感。

除此之外,电影里的爆笑台词更不时穿插于专辑里,为这张电影原声带增添更多的黑色幽默感。

 6 ) 故事中的人物梳理,顺带出情节

按人物介绍的顺序如下:1、表哥艾维,身在美国,做钻石买卖生意,准备接单四指老法的大钻石。

2、阿索,黑人,伦敦做当铺生意,受阿布之托去抢劫赌场3、米奇,吉普赛人,经营露营车生意,实际是拳击手,不经意卷入地下拳斗中4、蚊子,阿索同伙,与吉普赛人交易时搞到一只吉普赛狗5、老法,因好赌只有四个手指,其手提箱里有课大钻石。

经表哥艾维介绍去狗头老大那里处理碎钻石;去阿布那里买枪,以去赌场(拳击场)下注为代价枪免费赠送。

6、土耳其,黑市拳击的经理人7、乔治,土耳其经纪的拳击手,和米奇交手中被击伤8、汤米,土耳其的伙伴9、东尼,可中弹不死,特长是找人。

受狗头老大之托入其伙找四指老法10、老布,买手枪生意,被告知老法手里有大钻石,且老法好赌,但不能干掉老法,可以找人去抢11、狗头老大,伦敦经营钻石买卖,和表哥艾维是生意伙伴12、阿托,经营黑拳击场,手段狠毒,有个养猪场用于处理尸体故事围绕地下拳击场和争夺钻石展开,基本由三条线展开:一、以阿布为首展开:阿布委托阿索和蚊子去拳击场抢箱子,阿索和蚊子抢到箱子(过程很搞笑)后,看到钻石要求平分,但阿布强制带走钻石,留下1万现金,打死老法留下其尸体。

二、以阿托的拳赛展开:土耳其正策划一场拳赛,迫于阿托的压力乔治受伤只好让米奇上场代替,并要求米奇在第四局倒下,可米奇没照做,导致阿托受损。

阿托要求米奇参加下一场无拳套比赛,第四局倒下。

但米奇提出给其母亲买露营车为条件(因通过打赌狗追兔子游戏获胜),直接导致其母亲被阿托烧死。

同时,阿托命手下寻找打劫赌场的劫匪,找到了阿索一组,威胁之,阿索答应四天内找到钻石。

三、以艾维为首展开:艾维和老大也去拳击场寻找老法未过,找到东尼一起去寻找老法及箱子,得知钻石在老布手中。

然后故事发展中三条线互相牵连,老布出售钻石时被找到,最后挂掉。

米奇设局搞死阿托为母报仇。

钻石落到黑人阿索一帮手中,与艾维一伙争夺中被狗吞掉,狗巧合地被土耳其一伙(从未知道钻石存在的一伙人)得到,通过狗头老大卖给艾维,影片结束。

总体来看,多线叙事的风格,以及影片类型很像盖里奇的另一部作品——两杆大烟枪,都充满着黑色幽默。

不错的作品,很喜欢

 7 ) 《偷抢拐骗》:集体无意识和臆想者的狂欢

文:十一月的雨个人觉得,宁浩除了用《疯狂的石头》一飞冲天,用《疯狂的赛车》再飞冲天后,最重要的就是为中国人民普及了盖·里奇。

这让我想起了超级女生里的周笔畅,她当年一路过关斩将不仅捧红了自己,而且让全民都知道了陶喆和他的歌。

当然我并没有贬低他俩的意思,虽然之前看完《疯狂的石头》后我颇不以为然,和很多看过《两杆大烟枪》的同好们一样,认为它最多只是拾人牙慧。

但前段时间结束《疯狂的赛车》的观影之后,我开始对宁浩刮目相看了。

偶然的成功不可能复制两遍,最重要的是,我在他的电影中开始体会到那种真真正正单纯的观影快乐。

我不用管他借鉴了谁的表现手法,这事可以留到看完电影茶余饭后的时候慢慢聊,关键是看电影过程中我笑得痛不痛快。

网上持一种论调的人不在少数,就是:《疯狂的石头》模仿了盖·里奇《两杆大烟枪》,而《疯狂的赛车》是它的升级版,模仿的则是盖·里奇是《偷抢拐骗》。

凑巧的是,在看完《疯狂的赛车》没多长时间的日子里,我又重温了《偷抢拐骗》。

感谢这次恰到好处的重温,让我重拾了被记忆遗弃的很多细节,同时给了我第一次观看时没有体会到的很多快感。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是全凭本能看电影的时期。

这样好的一点是不会受外界影响,好看就是好看,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还无多少生活经验的时候太仰仗经验来辨别好坏很容易错失很多好东西,比如说盖·里奇电影繁复但精巧的结构和欲扬而先抑的英伦幽默。

因此记忆里关于本片唯一深刻的印象就是布拉德·皮特家园被烧的那场熊熊大火和他最后在拳击场上倒地的慢镜头了。

看盖·里奇和昆汀他们的电影,还真是要看一个人的观影习惯了。

被电视剧里的低级幽默浸泡的近乎麻木的我,突然间切换到这部经典的黑色电影,几乎觉得里面的每个角色、每段情节、每句话都能引发我想笑的冲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对这种幽默确实毫无感觉,看着一堆人滔滔不绝却不知所云。

对此我不置可否,只是表示略微的遗憾。

大家都把盖·里奇和昆汀划到一类,确实,他们基本上是英国和美国拍同类cult片最成功的两个人了。

但是他们的电影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昆汀的电影中往往会出现大段让人不知所云的对话,和剧情基本无甚关联,有时候这也是最终逼退有些慕名而来的影迷的原因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落水狗》开头谈论麦当娜及她的《宛若处女》的一段和《低俗小说》里特拉沃尔塔和塞缪尔·杰克逊去杀人之前谈论汉堡包的一段了。

如果把他作品奉为圣经的人当然会在反复温习之后把它称为另一种酷,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对剧情的推动和人物性格的交代确实没啥大的作用。

所以在《死亡证据》里面这种对话最终让我觉得冗长不堪,尽管我也把《落水狗》和《低俗小说》奉为圭臬。

盖·里奇的作品则有所不同,虽然他的电影里也不乏大段对话,但是基本上它们都是为剧情推进而精确设计的。

起承转合的关键点可能就在某个人不经意说过的某句话里。

他充分了利用了语言和画面的关系来表达剧情,从而把一个故事尽量讲得不仅酷而且足够好看。

有一个特点可以证明这一点,盖里奇的作品一般都采用主人公的画外音作为旁白,为我们富有生趣的讲解人物关系,这就巧妙的降低了复杂的故事线索把观众弄混的概率。

从这个角度来说,盖·里奇电影的准入门槛要比昆汀的电影低一些,因为前者是在想方设法给观众铺路,而后者却在重塑观众的观影思维。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只能称盖·里奇的才华为聪明,却可以称昆汀为天才了。

如果第一次看昆汀的电影,能够熬过前面看似冗长的铺垫后,后面会收获绝对震撼的享受。

聪明在这里并不是贬低,盖·里奇的聪明塑造了他独成一派的电影风格。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与导演互动的那种快乐。

《偷抢拐骗》亦然。

基本上可以说,这是由一颗钻石引发的一群人之间的偷抢拐骗的故事。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演的四指弗兰克在抢了大钻石之后很快意外的挂掉让我不知所措;杰森·斯坦森这个猛汉却演了一个蔫里吧唧常受人欺负的黑市拳击经理人,只能拿小弟出气;布拉德·彼特饰演的吉普赛拳手米奇语速超快,经常说一堆话对方只能听懂一句,让人无所适从;其他角色同样个性鲜明:戴着一副夸张眼镜使得眼睛看起来异常大的黑帮老大、经常一脸无辜且对附赠的狗狗极其好的黑人混混、身中六枪仍不死被称作“子弹钢牙”的杀手……就是这帮人,因为一颗钻石和一场拳赛纵横交织在了一起。

在剧中他们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多么具有喜感,仍在严肃认真的忙活。

于是虽然每个人都会犯极其低级的错误,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漫画感十足的夸张表情,但因为忙活的那些事都是关乎金钱关乎小命的,剧中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有啥可笑之处。

就是这种反差,不同于无厘头喜剧里没心没肺的癫狂表演,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在观影的时候亲自体会。

比如皮特领着一帮吉普赛兄弟来和杰森·斯坦森谈判,后者提出一个条件之后,皮特身子往后一缩,和兄弟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商量一番,然后再往前一挪,一本正经的回复,那情形像极了漫画中人物讨论的场景;再比如,黑人混混们去打劫,结果前台小姐面无表情的告诉他们不可能拿到钱了,当他们气急败坏要发狂的时候前台小姐突然按下按钮,于是其中一人被上升的窗户隔离板给夹带着缓缓上升无法动弹。

等到他们发现大门的质地是防弹玻璃无法打破,觉得走投无路只能束手就擒的时候,外面放风的同伙突然推门进来,看着哇哇大叫的他们问了一句:你们他妈的在干什么呢?

类似的细节举不胜举。

盖·里奇用个性十足的影像语言把我们只存于想象中的某些幽默搬上了荧幕,令人称道的是这些幽默还是附着在一个让人击节的巧妙故事上的。

这是一次臆想者的狂欢,属于导演更属于观众。

所以在这样的电影中我们要卸下道德包袱和意义诉求,跟随导演的节奏,让独具魅力的英伦腔调插科打诨,让集体掉线的黑帮分子们尽情戏谑吧!

2009-3-19摘自:我的博客:http://www.mtime.com/my/mxl117/blog/1755807/邮箱:[email protected]

 8 ) 我不知道,但我就是开心

这部电影看完非常的开心,导演拥有非常出色的能力,真正的知道如何让拍出让观众轻松愉悦的喜剧。

本电影用轻松诙谐的外号就能代表鲜明的人物形象。

简单的一个出场片段,就能轻松带给观众人物性格。

用平行却交织的故事线,激化矛盾发展情节。

用观众喜爱的黑色幽默的方式,引发喜剧的结局。

细节处理也是非常到位:会躲子弹的托尼死于阿维表哥看似随意的几发子弹;四指弗兰克最后手臂也被切下来。。。

很多报应式的细节,正如榔头托普的台词一样,你知道什么是报应(nemesis)吗?

看完电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作为观众看完电影会很开心。

我是不是沉溺于结局意外的惊喜呢?

也许,但是按下暂停键,也许我能预料到结局;我是不是渴望看到接下来的剧情,知道无尿点,情节紧凑,叙事交织?

也许,但即使我看了多遍,情节了熟于心,还是会捧腹大笑;我是不是非常喜欢剧中的语言呢?

三个黑人贼持假枪被托尼喝退的那几句台词,真的是非常幽默搞笑。

但我觉的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开心还有更高的一层。

那就是电影中释放的轻松感。

这种轻松不同于跳戏,而是源自我自己自身的那种轻松: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间,也告诫了自己,这段时间属于轻松,没有压力,享受生活。

光怪陆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幽默的语言,让我沉浸在自己的这种心态里。

主人公的命运也赋予了这种轻松。

总之,这部电影非常适合我的轻松生活的心态,打五星不能再多。

 9 ) Lock,Stock,and ……

人们似乎很喜欢拿英国腔说事儿,而英国人也很乐意将自己的语调说的字正腔圆,让人大老远就听出自己的英伦气。

电影也是一样,别管演员是英国人美国人俄国人还是正在火的印度阿三,在英国拍出来的影片怎么着也洗不掉身上那股邪片味。

既使导演是麦当娜的老公,既使皮特那张美国脸走哪儿都抢戏,既使本尼西奥·德·托罗怎么看都像是“长劈了的皮特”(某网友语),但这部电影同样的可以让人一眼就认出它的英国出身,别无他想。

盖·里奇当年拉上几个不入流的演员和过气的足球运动员整出个《两杆老烟枪》,将英国狠狠嘲讽了一番,没想到竟然一下子艳惊四座,不仅赢得无数口碑跟钞票,还成功推倒世界头号徐娘麦阿姨,羡煞万千中年男人。

再拍《SNATCH》时,他把伦敦形容成了阴冷潮湿的城市,甚至基督教的诞生也被戏谑成希腊翻译导致的错误,恶搞的精神愈演愈烈。

两部影片虽然不是续集关系,但怎么看都至少是姊妹片,甚至相似到很多人会将两部影片搞混的程度。

我认为这部电影相比老烟枪还是稍显逊色,虽然IMDB上它的排名要更高。

剧情处理和拍摄方式上没有太大突破是硬伤,经历了老烟枪的洗礼后难免觉得它不过是一部炒冷饭的作品。

虽然这样,它的精彩程度倒是丝毫不落老烟枪的下风。

两部影片同样是成功于剧本的精巧,将错踪复杂的线锁玩弄得让人拍案叫绝,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各种偶然性和必然性中交织在一起,演出一场酷炫的故事。

就算某个路人甲级别的人物,身上都带着一股酷劲,更不要说斯汀、维尼·琼斯、杰森·斯坦森、德·托罗这样的天生的个性演员。

能将众多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示得如此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导演刻画角色的深厚功力。

不过相较老烟枪的皆大欢喜,SNATCH的黑色气质要更浓重一些。

老烟枪里四个不入流的小混混更多的是幸运,不用出手就从众多危险中全身而退,还捡到了不小的便宜;SNATCH中的地下拳击经济人土耳其就没那么好运,四指弗兰克,钢牙东尼,闪弹鲍里斯,表哥艾维,锤头托普乃至他身后的众多手下都是狠角色,杀人放火碎尸灭迹都是家常便饭,一句话说错可能就变成了喂猪饲料。

英国美国俄罗斯黑帮齐上阵,三个黑人兄弟代表非洲也友情参与,连做生意时看起来很和气的吉普赛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好在土尔其也是道上摸爬滚打了好多年,倒也能从容应对,全场没个正型的吉普赛人最后也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最后的悬念在于土耳其得到了钻石却自动将自己推到火山口,对伦敦深恶痛绝的艾维会不会再回来?

像我这样吃饱了撑着的无聊宅男,对这种带着邪气的电影一直很有爱。

尤其是喜欢英国人这种一本正经却时不时冒出两句酸话的作风。

虽然这个国家也盛产如《寻找梦幻岛》《救赎》这样的温情小资影片,但我觉得《两杆老烟枪》《偷拐抢骗》《在布鲁日》《猜火车》《僵尸肖恩》更能代表他们国家的气质:盛产绅士和足球流氓。

而且感觉英国电影中对其它国家的调侃绝对令美国人都难以望其项背,他们可以在任何国家名称前加个F*U*C*K的前缀,肥胖、恋童、卖_淫可以和西方几个著名国家对号入座。

结果导致人们对英国人的刻薄时时提防,哪怕一句善意的提醒也要小心是不是其有意揄揶。

还好西方不很讲究这些,要不然一部电影下来,会严重伤害好几个国家人民的感情。

当然,有点离题了,那是爱尔兰坏小子惹的事,不在这部影片的讨论范围。

对了,那只差点被剖腹的狗狗最开始是黑毛白斑的,后来却变成了白毛黑斑,可能是影片的一个小bug。

 10 ) 英国式的黑色冷幽默

某种意义上说,英国人的幽默感很像伦敦的天气,阴冷潮湿,总是有点晦涩。

有人说,英国人的冷幽默不在于他们说的笑话别人不笑,而在于他们热爱一脸严肃的说笑话。

于是,英国人有点死板的气质让他们的幽默感总是扭扭捏捏的一点点散发出来,似乎总脱离不掉那一点所谓的传统的矜持。

盖瑞奇是黑色幽默的大师,在英国导演中他多少有点异类。

他的片子和昆汀有点类似,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具备超强的人物线索的控制能力,并通过夸张的对白和情节,一点暴力场面呈现出黑色的幽默感。

这种幽默感不会让你开怀大笑,却可以回味无穷。

影片的开端是两个正襟危坐的男子,土耳其和他的跟班,他们还没来得及多说几句台词,画面就被跳转,随后是挂着假胡子的一群奇装异服男的抢劫画面。

这些人滑稽的造型本身就充满了幽默感,衣服里挂满了手枪又让人忍俊不禁,而监视器的剪辑手法也展示了导演高超的技巧和绝佳的创意。

影片随后把所有出场人物一一定格做了介绍,一方面可以说是对观众的一次人物上的交待,另一方面,像是导演的一种炫耀,这么多的人物我也一样能够轻松驾驭。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人物一个一个出现,并且总是由一个人带起另一个人,环环相扣,情节显得十分紧凑。

虽然影片一直处于一个有点混乱的节奏中,人物的切换很快,刚开始看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因为观众需要时间来理清谁是谁,可导演一点也不混乱,看完电影才会发现,导演的思维一直很缜密故事其实一直联系着。

这是一个关于钻石的故事。

故事有两条主线。

首先,片头出现的钻石大盗四指弗兰克带人拿到了一个巨型钻石,他要把钻石带到纽约给老板艾维,但是好赌的弗兰克被刀疤鲍里斯诱骗去赌场下注,鲍里斯雇了三个混混去抢赌场顺便从弗兰克手中抢钻石。

鲍里斯拿到钻石杀了弗兰克。

艾维等不到钻石从纽约飞到伦敦并雇了子弹牙东尼帮忙找钻石。

最终虽然在混混们的办公室找到了钻石,钻石却被一只狗叼走,乱枪之中,艾维打死了东尼。

另一方面,片头出现的名叫土耳其的男人需要找人参加地下拳击赛,而原先的拳手去吉普赛人处买旅行车的时候被吉普赛人米奇打伤不能比赛。

土耳其只能求米奇代劳,然而米奇并未按照约定在第四轮倒下从而让当地黑帮头头托普赢钱而险些丧命。

托普发现了米奇的实力并要求他再度参赛,米奇再次没有按照要求在第四轮倒下,但艾维最终也被米奇的吉普赛兄弟们了解。

两条主线在最后走到一起。

土耳其在吉普赛人走后的营地找到了吞下钻石的狗,随后镜头回到了影片的开端,坐在土耳其和汤米对面的人正是艾维在伦敦的人。

电影在这里通过第三次出现的标志性快速剪辑镜头戛然而止。

留下观众回味无穷。

多主线的故事往往考验导演的功力,电影是一个整体,即便有多个主线也必须像DNA一样最终螺旋交叉的组合在一起。

手法并不新鲜,人物之间通过巧遇连在一起,像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推进着另一个前进,如此推动故事的发展。

而与《低俗小说》不同故事之间虽有联系但主角更迭的手法不同的是,《偷拐抢骗》的人物数量更多且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故事完整,每一拨人的相遇情节的发展融合的很好,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保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观众能够始终看到这一群疯狂的人的表演而不会忽略任何一个。

同样,导演高超的剪辑能力也是掌控多线故事的重要保证。

导演没有用全片做剪辑的游戏,而只在影片中用一些小小的桥段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印象深刻的有四处:其一,在于头尾的呼应。

这种手法并不少见,但这一出却有些许区别,电影最后即便闪回开头的桥段观众依然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直到钻石贩子的那张老脸出现,在观众还在回味的时候影片就此终止。

其二,在马路上由牛奶引发的连环撞车桥段。

分别以每一辆车为主视角拍一遍他们各自发生了什么,然后全景式的展开,算是一个小圈。

导演的剪辑驾轻就熟,而这一段也让艾维的人和混混们连在了一起,故事由此可以继续展开。

其三,艾维从美国到英国的快速剪切。

关出租车门,吃药,协和式飞机,签证盖章,出租车灯亮,相当简洁,极富喜剧效果,同时为影片结尾处埋下伏笔。

其四,把狗追兔子和黑胖子泰伦被打剪在一起。

一方面,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效果,另一方面,让影片显得不那么血腥。

盖瑞奇对影片的掌控力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而同时,他在影片中并不着力刻画血腥的场面,而用剪辑用对白用演员的表演用故事本身来表现黑色幽默,因此即便整个影片基调是晦涩昏暗的,但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依然是那些英国式的黑色冷幽默。

《偷拐抢骗》短评

又名: 偷拐抢骗导演: 盖 瑞奇 (Guy Ritchie)主演: Brad Pitt / Jason Statham / Stephen Graham官方网站: http://www.snatch-themovie.com/上映年度: 2000语言: : English / Russianimdb链接: tt0208092制片国家/地区: UK / USA

2分钟前
  • 传说
  • 力荐

那条狗和那些个熟面孔加一星。

7分钟前
  • Kaito
  • 力荐

如果说这是一篇作文,这就是一篇没有主题的作文

8分钟前
  • 是王帅傅
  • 还行

两杆大烟枪的导演编剧,盖。里奇。因为两杆大烟枪的原因,集中爆发的、爆冷的故事概况已经熟悉,没有突破

10分钟前
  • 猴子
  • 较差

吉普赛口音。。

15分钟前
  • 戕茕
  • 还行

作为盖·里奇导演的同类型电影,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同是使用了很多新的手法,而且影片前后风格迥异,越往后看越有意思,而不像《两杆大烟枪》那样从一开始就完全吸引住了观众。虽然仍是群戏,但是布拉德·皮特的演技可圈可点,特别是一口疾速的吉普赛英语,完全塑造出了该有的个性。

19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我不太喜欢诶,老走神呵呵。甩牛奶那段才乐啦

20分钟前
  • 白驹
  • 较差

why the silly cunts in Hong Kong always translate a fuckin' good name into a fuckin' stupid one?

22分钟前
  • 个别人
  • 还行

一星给布拉德皮特,一星给杰森,一星给笑点,一星给那只什么都吃的狗狗。挺逗的思维也很缜密但是看得有些犯困

27分钟前
  • 三四月。
  • 推荐

跳着看的,以后可以放弃这类片子了,完全看不进去……

30分钟前
  • 达野风
  • 较差

绝妙 还想看杰森·斯坦森演的同类题材电影啊~一点不比大烟枪差啊

34分钟前
  • 人可
  • 力荐

盖里奇的作品,和两杆大烟枪很像,叙事都是差不多的

37分钟前
  • Xuanning
  • 还行

我从头笑到尾 这种黑色幽默我很喜欢 有Brad pitt又有jason statham 太欢乐的片子了

42分钟前
  • J
  • 力荐

说是犯罪,又不知所云,说是喜剧,又在犯罪,感觉对吉普赛人充满了恶意,又对黑人的智商进行了鄙视,全篇只有白人是赢家。

47分钟前
  • 蔷薇留香
  • 很差

Guy Ritchie的电影都精彩,原班人马大制作,无数黑帮小混混出演的幽默小品,无处不充满智慧,超越导演成名作《两杆大烟枪》。

48分钟前
  • 张天师
  • 力荐

比第一部差远了。盘子做得太大,涉及的人群和层次比第一部复杂多了,但创作者明显积累不够,所以只好生拼硬凑,从大佬到小混混,智商全都忽高忽低,行为逻辑不按现实规律走,只能生硬地奔向导演想要的结局。

53分钟前
  • 高玉宝
  • 较差

1兔子要想活命就得跑的比狗快,吉普赛人的箴言和践行,我也是觉得榔头XXX那么厉害,要是那么担心被喂猪何不先把他解决了呢2那销魂的A CUP OF TEA啊,英式发音学不会啊3大多数警察都最后才出现,然后被搞得一头雾水

56分钟前
  • 走走看看
  • 推荐

男主帅炸

57分钟前
  • 别人老公
  • 还行

不够黑色不够幽默不够冷结局不够出彩,视听语言倒是很棒,特别是镜头的运动很值得分析。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口音真让我受不了。我承认,如果2000年的时候看这片估计会被震住,但现在的确不够过瘾。

59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的确比烟枪精彩,技巧也成熟了。但是太花哨,冲淡了主题,因果链条不清晰。黑色幽默的片子果然对白都很精彩,fxxk频率最高。猪的那段很有爱,仿真枪那段很搞= =

1小时前
  • M.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