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槽点之多简直令人发指。
男主战斗力有50的话女主最多只有5,反派两个战斗力过50的抢个包居然还抢不过,片中反复多次出现反派单个出现被男女主扔包耍猴。
我去,女主在屋内,女主在屋外,直接干掉女主包也还在屋里好吗,根本不会跑的好吗!!!
更扯的是送包裹就送包裹吧,反派要的底片一直就在接头人手里,还和男主见面干什么,直接让他引开反派不就好了,反正男主手里的东西也没什么用,非要引男主来找自己,结果暴露了吧。
编剧这脑洞开到直肠了吗!!!
是男主脸盲好吗。
不知接头的“楠叔”脸盲,反派又不认识他,自己去找小木不就好了吗?
最可怜的就是小木了,好好的学上着,好心去登记个捐骨髓,结果被绑架,差点被杀,得救后马上被拉进手术室。
编剧以为有钱人的小孩就是人,平民的小孩就不是了?
小木受了如此大的打击,什么安慰都没有,做好事被绑架,得救立马就被开一刀,连点缓冲都没有,你考虑过小木的感受吗?
都这样以后谁还敢去捐骨髓,这导演和编剧是特意来黑骨髓库的吗?
说道这里,随便进来几个人骨髓库的资料就可以随便看,铺的满桌子都是,你当没有隐私保护啊!!!
你们真的是为了黑骨髓库才拍的电影吗?!!!
简直反智。。。
被车撞出车祸这个桥段用了多少遍?
树林烧火的时候姚星彤的假脸填充物简直看不下去。
一星给张蓝心。
大陆一共就两个骨髓库,官方的中华骨髓库和民间的阳光骨髓库。
附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条件:1、年龄为18~45周岁的中国公民。
2、身体状况良好,无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3、在捐献地常住的(志愿者异地报名可联系当地的红十字会)4、亲人配偶不反对的(避免配对成功后捐献者无法顺利捐献
文 / 赤叶青枫香港动作片一直以来都是华语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又以成龙的功夫喜剧最受广大观众欢迎。
1994年凭借着《红番区》成功打入好莱坞,这位功夫巨星不仅将其开创的功夫喜剧推向了全世界,更是成为了继李小龙之后,又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电影演员。
1998年成龙自导自演的功夫喜剧《我是谁》第一次将功夫喜剧和好莱坞公路片相结合,为传统功夫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时隔近二十年,一部由成龙监制的《我是谁2015》横空出世,虽然名字沿用了《我是谁》,却和前作并无任何关联,而成龙也并未参演。
那么这样一部没有成龙的“成龙电影”将会带给观众怎么样的观影体验呢?
事实证明,虽然这次成龙从台前到了幕后,并且大胆启用“成家班”的新人,但是《我是谁2015》却仍然有着显而易见的成龙动作片的印记。
无论是其中惊险刺激的车巷大战,还是险象环生的高空坠落,亦或者是宏大的雪山对决,无不是在向成龙的经典作品致敬。
对于喜爱成龙电影的观众来说,这些桥段因为经典而太过熟悉,而又因为新鲜面孔的演绎和更多元化的表现手法而充满新意,值得细细回味。
除了那些让人肾上腺素爆表的惊险场面,《我是谁2015》同时也继承了成龙电影必不可少的喜剧元素。
成龙的作品一直延续着他轻松诙谐的表演风格,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方式将动作和喜剧相结合,紧张的氛围中常常又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这种感觉好比吃麻辣火锅的时候喝凉茶,一辣一甜两种截然不同的滋味却是如此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享受动作电影带来的感官刺激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体会到喜剧带来的轻松愉悦的感觉。
在《我是谁2015》中这种风格在片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其中那场自行车、汽车与马的追逐好戏便是其中被人津津乐道的桥段之一。
成龙对电影的贡献除了他的功夫喜剧外,就要数他对新人的挖掘和提携了。
无论是当年慧眼识珠发现了潜力无限的吴彦祖,还是如今在《我是谁2015》中大放异彩的“成家班”的弟子们,成龙对新人都是悉心指导,言传身教。
成家班的弟子们并没有让师父失望,在《我是谁2015》中,“新七小福队长”王海祥、两位龙女郎姚星彤和张蓝心的组合让人耳目一新,扎实的武术功底加上青春靓丽的外表,在保有功夫电影一贯精良的水准之外,为影片倍添一份朝气蓬勃的清新气息。
导演宋胤熹用“我是谁”这样一个经典命题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功夫梦。
里面有对成龙经典功夫喜剧的致敬,也有其对动作片的独到见解和创新。
热血是动作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经典需要传承与发扬,《我是谁2015》用热血的态度去致敬经典并将其发扬光大,无论结果如何,这种勇于探索的热血气概都是值得大力肯定的,这也是能让经典一直延续下去的根本动力所在。
文/满囤儿虽然《我是谁2015》并不像《警察故事2013》那样由成龙亲自出演,但是本片还是展现出了对成龙大哥的强烈致敬。
年轻的导演宋胤熹显然不缺乏热情,让本片大部分打戏都带有喜剧功夫片的特质,既有凌厉的攻防,又有冷不丁的搞笑;文戏部分则一反功夫片平铺直叙、一条线走到底的死板,充满了不计其数的大小转折,比悬疑片还要复杂哦。
谈到“我是谁”这个命题,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像老版《我是谁》那样想到“失意”。
可是宋胤熹却挖掘出一个新鲜玩意脸盲症。
估计有不少人在看本片前通过其它途径听说过这个病,但其病理和在生活中所带来的困境的认识都不会太多。
本片的男主人公李子威(王海祥 饰)在被人莫名其妙地追杀后发生意外,并未失忆而是得了脸盲症。
观众会发现,虽然比起失忆来似乎要轻一些,但在生活中所带来的困扰,却和失忆有着异曲同工。
脸盲症同样可以制造了老版《我是谁》用失忆所制造出的戏剧矛盾。
并且,因为李子威只是脸盲而并非失忆,所以在后面的故事中,还埋下了不少伏笔。
和主人公身手不凡的成龙电影相比,本片中男主人公李子威的战斗力并不是超凡脱俗的。
他所擅长的是极限运动、赛车和跑酷等时髦玩意。
真功夫式的打戏,主要来源于卢惠光、张蓝心,以及导演亲自出演的三个反派。
这三个人都是有武术功底的,所以进攻动作往往都是技术含量相当高的。
可偏偏王海祥饰演的李子威是不会打的,那么他的逃脱就会充满各种戏剧性。
这里得夸一下王海祥了,明明一身武术根基,却要表现得不会打,把武术的根基转化成托马斯全旋这种舞蹈动作,也的确是要小小地突破一下哈。
本片的故事可概括为“一个小人物快递员卷入了一场黑色阴谋”,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黑色阴谋”展开后竟然会如此复杂。
一般而言,功夫片的主要戏剧矛盾就是正邪对抗。
本片的结局也仍然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可这个过程却夹杂了许多的阴谋,甚至是不为人知的秘密。
恶人不仅仅是一层抢夺犯罪,还有背后的家族恩怨。
快递员李子威这趟浑水可谓是越趟越深。
原来如《非常人贩》那样的一次可以夺命的快递任务,只是浑水的边,真正浑的,竟然在快递送达之后哦。
本片文戏转折次数之多,能压得过九成挂名悬疑片的国产惊悚片。
(眼见的观众会发现,本片的编剧除了导演本人,还有《封门村》的编剧哦)其实本片是成龙捧新人计划中的一部吧。
成龙一直担着为华语功夫片寻找继承人的责任。
“新七小福”在他的鼎力相助下,近几年已经逐渐从大片配角,开始向中等规模影片的主角过渡。
去年的《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就让我们充分认识了一下易扬和杨政,今年这部《我是谁2015》则让我们充分认识了一下王海祥。
不仅如此,本片中的张蓝心、姚星彤,也都是成龙发掘出的苗子。
以此看来,我们还有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内,看到更多的成龙经典被后辈们致敬式重启哦。
首先声明,打斗还是挺精彩的,预算不够导致有些打斗场面有点不合理可以理解。
我只是看了开头,就对于导演的人物刻画能力,和演员的演技无语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举例说明。
刚开始演主角睡醒到开打的一切,拍的太失败了。
导演想为主角以前的经历做伏笔,介绍主角的生活现状,碎掉的镜子为以后的动作戏做神秘铺垫,主角和朋友的对话来显示他对以往的伤痛有多麽忘不了。
可是导演只拍了一些过于负面的内容,没有一点表现主角正能量的一面。
加上男主角演技太差,表情显示的心里都是一些迷茫,不耐烦。
所以大部分观众看了只会觉得主角性格有问题,只会装酷。
加上女杀手化的妆一看就像好人一样,在收件人家找人到碰到杀手的时间过长。
这使得,到了主角发现收件人不对,显示主角的聪明、谨慎的时候,给观众一种主角得瑟,欠揍,没事装13的感觉。
明明主角是好人,可是观众却有一种希望反派快点弄死主角的感觉。。。。
戏剧是动的艺术,喜剧更不例外,电影中的喜剧、动作同样如此。
大卫·波德威尔在其著作《电影艺术导论》中说到:“运行的形状几乎总要比静止的形状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动作喜剧作为融合喜剧片与动作片特征的亚类型电影,总以“新”、“奇”的叙事形式让观众沉醉其中,而流连忘返。
功夫巨星成龙的动作喜剧电影,不断的刷新中国电影的新纪录,这就好像是给观众精心特制的一道道丰盛可口的大餐,让观众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丝的欢乐。
成龙监制的《我是谁2015》,可谓是对香港动作喜剧亚类型电影的一种坚守与发展,因为在影片里,观众看到了勇敢、机智、谐趣、敢于行动的角色形象,看到了具有“成龙印记”的动作与喜剧风味。
由宋胤熹执导,王海祥、姚星彤、张蓝心、于荣光、卢惠光等大多具备成龙系演员的《我是谁2015》,以快递员李子威(王海祥饰)无意间撞到一起命案为叙事点,将一场追杀与身份问题的追寻放置于奔跑之中展开,由此,勾勒出了影片的“宏大叙事”,也无形间将影片的动作与喜剧的格调提升到了更大的空间之中。
《我是谁2015》是根据1998年成龙拍摄的经典动作喜剧电影《我是谁》的“旧瓶新酒”式全新演绎,一来是对经典电影的致敬,二来则是对“成龙动作喜剧”风格的一种继承与探索。
片中,“你究竟是谁?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你是谁”的对答,就好比哲学中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
”而影片也正是如此建构,将动作与喜剧藏于悬疑之中,构成了一副“人在囧途”式的动作喜剧图画。
罗兰·巴特提曾言,小乐是“一种源自文化的快乐,这种快乐对于社会而言更安全。
小乐是一种世俗的快乐,是文化的产物,”而观看动作喜剧时的快乐就属于这类。
《我是谁2015》在全方位展示成家班动作之精准、风趣之外,也将一股浓浓的喜剧气息填补其中。
当然,影片中或多或少的留下了“成龙印记”,这是源于设计的强劲敏捷的武打动作和演员表演的惊心动魄式的影像奇观。
同时,影片的快感源于一种“游戏”式的快乐。
也就是说,电影的叙事在紧张的追逐中推动故事的发展——李子威的“脸盲症”与黑帮的追击为“引爆点”或称“游戏点”。
“游戏对任何文化形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游戏的实质是,它是自愿的,因而是自由的;而且它能产生秩序。
游戏中的秩序是玩家们自愿接受的。
”观众在观看影片中,透过故事的演绎与演员的动作、神情的诠释,让自己置身其中,从而感受到欢乐的刺激与快感。
《我是谁2015》中李子威与黑帮的关系就是一种互动的游戏关系。
在影片中,无论去丽江穷游的驴行达人童欣(姚星彤)在公路上的欢乐“碰瓷”,让人捧腹大笑,还是死缠烂打的跟着李子威一路狂奔,乃至在酒店,在雪山的惊险场景,都无疑给人一种“游戏式”的快感。
再者,李子威与黑帮在狭小巷道与公路上的追逐,导演有意的配置了“自行车+马+汽车”的悬殊交通工具,让观众能够在这种特殊符号之间体验到刺激。
这就不仅仅从细节、动作设计上增添了喜剧的真实,也从故事上创造了经典的喜剧、动作样式,从而形成一种继承基础上的革新姿态。
《我是谁2015》依然沿袭了“动作+ 喜剧”的传统,不同的是这次新生代导演宋胤熹融汇了许多新的电影元素,并在不同的题材中加入了相关的叙事内容,从而使得这一部致敬电影更具娱乐性与动作性。
尽管,影片中的动作和喜剧的挖掘还达不到成龙经典动作喜剧电影的高度,但这样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我们希望在电影中,看到成龙携成家班再创造一个又一个电影的奇迹。
看了简介才看的电影,看简介第一段,主人公看到凶手,然后脸盲症,我就想到了幻影追凶,整片剧情给我一种狗血晋江文的感觉,其实在看简介第一段我就想看看,剧组能把一段相似的情节拍出不同的感觉,感觉是挺不同,可能对乔沃维奇的感觉更好一点的原因这部电影在我的眼里,就跟看了九季邪恶力量一样,各种梗,各种狗血梗展览大会呀,而且这部戏据说是成龙监制的,看完全片动作戏的感觉就像日了人类最好的伙伴一样,动作假的跟放慢几十倍的慢动作一样,真是日了动物园了,看了这部电影的人请不要悲伤,因为这部电影今年还不是最烂的,因为还有一部在今年肯定不会有比它还烂的汽车人总动员。
看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监制是成龙,结果我真的看了一部没有成龙却满满的都是成龙的电影,从故事情节,到主人公打斗中的搞笑元素,再到男主角很认真很卖力的打斗,我深深的醉了,这哪是电影,这明明就是个自己拿着摄像机拍的没有情节的逗你玩狗血剧!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一个道理,电影一定要在编剧上投钱,找个十流的编剧,编不出精彩华丽的情节!
这就像明明要花10万块钱去请的大师,却在厕所旁边弄出个掏大粪的,它能写出什么,只能是掏大粪自传!
男主角真的很卖力,可他的紧张让我都替他捏把汗,生怕他演的不到位!
至于女主角,这本来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无非就是为了给男主角找个女搭档,女主角的戏份可有可无,辛亏女主角演技还是挺不错的,把这么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演绎的生动无比!
最后我想说,片尾结尾的彩蛋,简直和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关系,你还不如拍一部微电影放到后面呢,反正也没人看!
不说那个汽车怎么就无缘无故的到了珠穆朗玛峰上,我就想问问那个猴子怎么上去的!
成龙已经老了,而他的电影风格不可能被复制,我看到的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本片真是槽点无数,看得我想吐血1.男主被撞下桥掉进河里,书包也被浸了水了吧,快递单怎么也得被黏在一起,结果男主清清爽爽的把单子拿出来,快递的盒子也还很方整,这书包在哪买的,防水功能真霸道啊。
2.女主和男主的脸也太没特点了吧,看完整个片子,坏人脸我都记住了,男主女主愣是想不起来长啥样。
3.女主的手机也很霸道啊,雪山上还有信号,危急关头还能自如的找出手机至美一拍啊。
4...本以为会有激烈的飞车场景,可是这特效我也不想说什么了5.。
黑衣女不是顶级黑客吗,那去查查是谁和小珍的骨髓配型吻合呗,非要去追一个破底片,难道除了底片就没有别的资料了吗?
6。
还有那本古巴文的书,底片就藏在里面男主一翻就找到了,难道先前抢了书的内些人是瞎子吗??
还有许多想吐槽的实在是让我沉醉啊,不过终究是龙叔的电影,还是希望演员演戏的时候用点心吧。
1.赛车:在成龙的生命里,排在第一的是事业,排在第三的是女人,而第二便是赛车,早在《快餐车》、《龙的心》、《警察故事》中成龙及其成家班便设计了诸多的飞车镜头(其中也有洪家班的功劳),而最具有代表性的赛车电影莫过于投资过两亿的《霹雳火》,虽然赛车场面是全片诸多动作场面中最难看的,但人们也记住了那辆车的号码。
没错,就是32号,男主角(他叫什么名字来着),开的赛车。
(这片穷的连个像样的赛车场面也没有,唯一一段还是安全带公益广告。
)2.裸露:成龙的电影讲求老少咸宜,除去《火烧岛》这种被枪指着拍的电影,他的片讲的就是人人能看的故事,人人可以看的动作,和(只有懂的人才懂得)的一些黄色笑话,而女主的窘境也也是成龙电影中频繁出现的元素:观众一定还记得从小电驴下面被拽下的张曼玉,被老好人郭振华“扒”的衣衫褴褛的梅艳芳,没法好好穿浴巾的郑裕玲……当男主(他到底叫什么!
)把昏沉沉的姚星彤草草包好准备离开的时候我仿佛就已经预见到了结局可惜那句神来之笔的“你干嘛光看她呀!
”(《飞鹰计划》)是没有指望了。
3.抛绣球和护瓶子:成龙电影的许多动作场景中都包含了一个物件,争抢人数一般为三人以上,这种时候讲求的是速度和默契,然而大部分时候正派的默契度总是为零,也许是电影的映射,跑步极快的成龙似乎在准度和默契度上都让人哭笑不得踢足球的时候空门不中接不到传球也是家常便饭,而护瓶子则是《尖峰时刻》、《成龙历险记》等美国电影中屡试不爽的桥段,基本也都是以悲剧收场。
说到这里我就想吐槽一句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东西,要!
快!
递!
于荣光你是觉得每个快递员都刚好是成龙吗!
4.“你以为你是成龙啊!
”好了,以上便是电影全部的优点,而缺点其实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不专业。
比起剧情的满打满去和各种白血病等老套植入,更令人无力的还是演员姚星彤依然发挥稳定---演技负数,张蓝心等人除了动作之外完全没有发挥空间,卢惠光的中文配音更是“几经周折”,男主(我依然想不起名字)的问题则非常明显了,够努力,然而,没有星味,而且,他不适合这样的电影,不知道成龙究竟只是挂名还是有参与制作,只是希望他能回忆下自己最初被寄予第二个李小龙的厚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今弟子们面临的困境。
人们总说,最难忘的味道是初恋身上所有的味道。
-弗朗西斯培根(并没有)在电影这个层面上,我的初恋是成龙---在稀里糊涂的跟着爸爸看了一打又一打的vcd之后,我疯狂地喜欢上了成龙,喜欢上了动作片,喜欢他的挤眉弄眼,喜欢他叫痛的狼狈相,喜欢他被打趴在地上后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喜欢他从摩天大楼向下飞驰的胆量---这部电影叫做《我是谁》,而以上这些的优点在《我是谁2015》里,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正因如此,不是成龙的影迷,别说给电影写评论,连看完它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然而,对成龙电影的感情却让我忍不住写下了这些话,也许在很多人心里成龙是好色的,单一的,他的电影是过时的,没人模仿的(这个在知乎真的有人如此回复我),当我看到他还在试着将他的功夫喜剧传承下去(虽然出来的结果惨不忍睹)时,还是会希望,他对电影的努力不会白费。
-男主角的名字叫王海祥
爱谁谁
我觉得其实还不错啊!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打差评?难道还是国产烂片看少了??笑料也有,剧情也有,可惜烂尾。对男主无感,姚星彤演了那么多的可有可无的角色终于让我感觉在本片中不是可有可无了!反倒是于荣光,我不知道他在本片存在的价值在哪?
这片子在国产电影里全是蛮好看的了。女主太呱噪了 受不了
也许是片源问题,为什么觉得女主和那个cici好丑?
有很多谜一样的情节,包括杀手很弱,总是打不过主角,主角最后莫名其妙又接了新的包裹任务,主角掉下海包裹里的纸完好无损等等,但是总体来说,消磨时间可以,有时候还有点惊险……还记得曾经的成龙我是谁看了无数遍。
剧情啊剧情,演技啊演技,都被狗吃了
知道会有一群人看到片名留给打一星,好歹是成龙大哥监制的,给国产片一点机会吧。
好看,搞笑。5分平衡下喷子
淋分。
我觉得还行,为什么分这么低
cctv6 还以为是成龙,然而居然是一个逻辑特别混乱的片子,快递小哥为什么会武术!还有女主最后坠崖的时候巨假,神了
男主长得像我二舅
...........成龙到底是挂名,还是就这水准?
有些地方还是好笑的。
有点意思
感觉像看了一场话剧。不像外国电影中由一个事件而卷进一个故事。而是你觉得下一步应该这么演了,它还真就这么演了。一点意外和悬念都没用。
CCTV6,这是蹭了成龙的ip吧,姚星彤为什么这么像左小青?
看了简介,名字难道不该是《你是谁》吗?然后再出《他是谁》凑成三部曲多好~
一星使不得朋友们
最后女主的结局很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