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她 (2016)7.02016 / 日本 / 剧情 喜剧 爱情 奇幻 / 水田伸生 / 多部未华子 倍赏美津子先说关键词——温情!
这是为数不多的我不带偏见看完的小日本的电影。
我小时候,好像新中国忙着和全世界交好,其中也包括日本,所以那时候对于日本的文化也没有多少偏见,在我记忆中的有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和电视剧《血疑》、《排球女将》,都是不掺杂民族感情的好节目!
虽然那个时候的娱乐很少,电视有的看就不错了,更别说选择了,就这,我依然不太喜欢小日本的电视剧,觉得像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认为小日本的节目就是嘚比嘚比嘚,没有同年代来自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以及后期的《神探亨特》,甚至不如港片《魔域桃源》、《射雕英雄传》这些好看!
然而现在看来,像《一一》、《饮食男女》、《三峡好人》、《活着》这样的剧情片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本片虽然和这些电影不具可比性,但是总有它们的影子,而且又有轻喜剧风格,还有科幻和小人物逆袭的元素,在娱乐片当中就算得上出彩的了!
当然,据说本片是翻拍,而且中日韩都有相同的作品,反正别的我也没看过,就片论片,这样的轻喜剧,就像清澈的溪流潺潺而来,诉说着身边人的故事,温情且感动,没有大起大落,却温暖着所有的人!
至于演员,我都不认识,个人觉得表演最精彩的反而是女主的女儿,真切内敛,把中年女人的压力展示的淋漓尽致!
年轻的女主表演的沉稳不足,年老的女主又显得过于浮夸,好在是喜剧,不足道也!
推荐指数⭐⭐⭐
《奇怪的她》已经刷了三个不同国家的版本了,目前看起来最好的还是韩国的,国产和日本的则是半斤八两。
女主是这个剧本的灵魂人物,沈恩京演绎的最具灵气,杨子珊是最美的,多部未华子则是最可爱的。
总体来说这三个版本都很接地气,泡菜国版本就像是在初冬微寒的时候喝下一碗暖暖的参鸡汤,先用筷子扒开鸡肚子,找人参吃下去,然后再喝上几口热乎乎的鸡汤,真心暖,最后再吃米线更是有饱腹感。
母子两的对话让人泪腺不能自已,我的孩子我来想办法救他,你应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次;大陆版则像是一盘饺子,外面看起来并无二致,内里却很有料。
或辛辣刺激或鲜美可口,沾了点佐料更是有滋有味。
包饺子通常是全家一起互动协作完成的料理,容颜会老去,但亲情的羁绊却永不会消弭。
纵容有梦想和为实现的遗憾,可为了保护家人,什么牺牲都是值得的;霓虹国版本的女主重返二十岁一下子带入了浓浓的昭和味道,像是一碗配料丰富的日式海鲜面,不需要过多的调味料,虾兵蟹将的碗中江湖给我们的口感就是鲜。
从孙子一开始的辣眼睛的视觉系到后来在奶奶的帮助和鼓励下有了自己原创的好歌。
三个版本无独有偶的演绎就是老人家最开始是讨人嫌的那种,可是看到最后,你会接受她、甚至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老婆婆。
她也是个曾经有梦有憧憬的姑娘,但生活所迫不得不变成世故刻薄的人,因为光是努力生活就要花光全身的气力了,怎么还奢望追逐梦想和心中所爱。
人物关系改编最好的感觉是日版的,把母子关系直接改成了母女关系,少了和儿媳的冲突对立,简单直接。
母爱是这世界上最毫无保留最无私的爱。
这是处于一种本能的爱,我自己没这个体会,但我也是被麻麻宠爱着成长的,母亲在用青春用年华一点一滴的付出,始终像暖阳温暖着我们。
返老还童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人都很想实现的梦吧。
日版有句台词很戳中我,什么美魔女什么资深美女,其实始终还是年轻姑娘最有魅力吖!
年轻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再给你们重新来一次的机会,你是不是会充分展示自己,活出不一样的精彩呢?
假如如果单纯从音乐部分来说,韩版依旧是最好的,对昭和时期的日文歌并无太多研究(我想说我的播放器有一半都是日文歌,最喜欢生物股长,会不会有爱国青年鄙视我?
),国内的版本歌曲部分也无感。
仔细想一下,这个电影应该是除了《十二怒汉》之外,我看过最多版本的电影了,这个剧本还有泰国版越南版的,还是蛮期待泰版的。
话说木有对比就木有伤害,有一个好剧本做基础,不愁没有好电影。
晚上看了日版的奇怪的她,心血来潮的想写一写中日韩三版的观后感[馋嘴]。
最早看到的是韩版,可能有先入为主的感觉,觉得这一版最赞,不管是选歌,演员还是整体故事的叙述上带入感最强,特别最后的彩蛋,身为直男的我都觉得太帅了。
日版的话,中间有些段落表演太过做作,但是!!
有些段落带入感又很强比如母女在澡堂里聊天那段,和最后告别那段。
女主真的超级耐看,加分点,里面最喜欢的还是女主用锅铲那段,日版对原版来说有些变化看了久了还是很惊喜的,彩蛋倒是没有很惊艳啦。
整体来说故事情节带入的突兀了一点。
中国版的,几乎全盘照抄,但是!!!!!
最有深意的名字为什么不抄,为什么没有大家都期待的彩蛋!
这是最不爽的。
里面的音乐制作人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啊,只能看得出年少轻狂,额,不敢吐槽太多,中版最喜欢的还是“给我一个吻 可以不可以…”
很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这个版本不好,歌曲没有原版的好,作为这两个版本都看过的人来说,你们真的都看过么?
明显这个版本的歌曲要好很多啊,第一首歌一开口就有种震撼心灵的感觉,非常贴合制作人要求的。
第二首简直就是催泪神曲了,搭配上黑白回忆镜头,把我一个大男人都唱得眼泪止不住的掉,也可能是我本身就是独生子,加上有个女儿的缘故吧,这一段感触特别的深,歌曲的名字也很贴合,《伤心到无法忍受》,歌词也是亮点啊。
第三首不管曲风怎么样,歌词也是极度贴合主题,一看就知道是写给妈妈的。
剧情大方向和原版相同,一些细节的地方改动的很不错,尤其那段医院和女儿相拥对话,“你比谁都会让我幸福”把一个独自忍受一切把从小生重病女儿养大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导演拍的真是太有感情了,剧里的几条感情线很清晰也前后呼应,母亲对被医生断定活不到成人的女儿的爱,次郎和主角的从小长大的感情,甚至那个次郎过敏的苹果,都透露出一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感情。
本部剧是一个值得你反复观看的温情剧,真的很棒。
看完日版的奇怪的她,久久不能平静。
一如首次看过的韩版的一样,此后还出过大陆版的,也叫重返20岁,我也看了。
有弹幕说,就差一个泰国版的就可以凑一桌麻将了哈哈。
我时常在想,这些生活中布满皱纹的脸,佝偻的身材,蹒跚的脚步,当然绝对算不上好看的模样,骨子里的灵魂是什么样的呢,亦或是脑袋里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呢?
人们常将老人和小孩联系在一起,老小孩一词也正是如此。
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性,一如蛮不讲理,无理取闹,任性妄为。
但似乎对于小孩,人们有着更多的包容,他们无厘头的话语即是天真的诠释,犯了错误那可爱的脸庞和无邪的眼睛足矣令人忘却,更何况他们永远有激情,永远对这个世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而这正是终日奔波于生活的长辈们心灵的慰藉,他们也有过同样的孩提时代,他们懂得,也更向往,但终究是没有了当初的心情和勇气。
对于老人呢,絮絮叨叨的话语满是不合时代的人生的经验,啰啰嗦嗦的嘀咕充斥着对小事的抱怨,“我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为了你埋头工作攒下钱。
”仿佛一切都是下一代的错一样,致使老人终日围着女儿和孙子转,整日忙碌着家务,过着小气节省的生活。
对于下一代听着这样的话是有不满的吧。
仿佛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负担,拖了自己母亲的人生的后腿,关键这样换来的童年依旧是凄苦潦倒。
对于老人,若犯了众人看来显而易见的错误,作为晚辈,还是怀着点孝心和尊敬,固然是不会当面指出批评,只是用着委婉的语气希望老人下次按着正确的方法来便好了。
然而此时老人会秉承世人口中的封建与顽固,或许也有一种拉不下的面子,用自己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的人生经历坚持自己的做法。
于是,就是这样的唠叨的,顽固的倚老卖老的,惹人讨厌的老者的形象。
看,对于老人和小孩,做着相似的事情,人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仅仅只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吗?
老人走过她自己的人生,对于他们而言,自己的儿女尚且是个孩子,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判断体系,身体或许迟缓了,但记忆和经验便是他们的资本,他们没法像小孩那样因为依托着父母赖以生存并且没有烦恼,老人不一样,他们年轻过,自己也打拼过,靠着自己再艰难也生存下来过,所以或许行动言语像小孩一样,但精神确是不折。
家里的老人无论什么时侯总是在清晨就起来,做着买菜,扫地等一些琐事。
我时常在想他们难道就没有觉得早上的事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想赖床晚起的时候吗?老年人比年轻人更珍惜时间的珍贵,早上大好的时光可以做太多的事情。
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这便是老人的精神。
年轻即是资本,年轻即是希望,这也正是一个家庭会因为一个新生的生命的到来而欢喜,新的血液,新的家庭面貌,新的纯洁与干净。
但一个家中绝不会一个长辈突然变老而祝贺。
老人,有什么好祝贺的呢?
只是生活中又平添了许多烦恼罢了,只不过是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看,生命的自然规律,人们普遍的喜欢接近纯洁与希望,远离复杂与哀伤。
可是远离却不能避免,当某一天,那个平日里叨扰的人突然消失了,真正的不属于这个世界了。
便会忆起昔日的种种,那黑色的礼服承载无尽的悲伤与怀念。
终于,等到家里又迎来新的成员,欢欣的气氛早已将笼罩的悲伤一网打尽,屋子里充斥着喜悦的话语。
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与祥和,家庭的组合仿佛也未曾变化,只是当事人的你,也踏上了老者之路。
“父母以女儿为傲,有什么错吗?”老人是老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圈子,你不会知道在家怎样嫌弃你,贬低你,在外确是怎样的夸赞你,老人们的闲言碎语嘛,无非是说自己的儿女有多大的成就。
而那些骄傲的言语与神态如若不是出自骨子里的自豪是表达不出来的,人就是这样时常的不善表达,如果不是逼到一定的境地。
而他们的确是老了,很多事情做起来会力不从心。
到了晚年,想享受一下自己的天伦之乐了,在家煮饭,买菜,做做家务,也认为是帮助的做了很重要的事情。
但也喜欢发发牢骚,说说闲言碎语,这时被说成了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整天就知道围着女儿和孙子转,没有了自己的梦想。
老人呢,想的是自己做着这些生活琐事也算是为家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法放任这些不管,仿佛在这个年龄就应该恪守自己老人的本分,像社会上大多数人做的和大多数人认为的一样。
明明自己就有一颗追求梦想的骚动不安的心。
于是碰到了那个神奇的照相馆,奥黛丽赫本的照片是那样的迷人,她也想做那个她喜爱的电影里的公并不主,来一场惊心动魄的罗马假日。
所以说年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想这部电影里有了很好的诠释。
当今这个时代,形式大于内容,出名大于自身,浮华,表面。
而真正的音乐啊,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情感的宣泄与简单的重金属的组合。
“音乐,是真正能够震撼心灵的东西,自我感动的情感共鸣。
真正的好歌,无论过了10年20年甚至50年,都会震撼人心。
纵使生活潦倒,听到却令人振作。
那才是真正的音乐。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爱音乐的人,但这段话却令我感同身受。
电影的主人公重返到了20 岁,用着自己年轻的歌喉唱着不符合自己外表的陈旧歌曲。
打动了音乐主编的心。
年龄便是经历,一份独一无二的经历。
刻意模仿不来,唯有真实感受。
那个歌声里有画面,有一份厚重的寄托,是一份生活的沉淀。
那是只有年龄的积累才有的分量。
说说这个音乐主编吧。
本身也是追求那种音乐本质的美,对于女主是伯乐一般的存在。
瘦高的个子,浓密的头发,人长得不错,家境好,性格也好。
当然也让女主动心。
他们一起喝酒畅谈,一起户外烧烤冒险,一起旅游拍照。
在海边,他送给她一个精致的发夹。
电影的末尾,女主已经回复到老人面貌。
来参加孙子的演唱会彩排。
望着那个风度翩翩的音乐主编,那个她动心过的人,眼神久久不能离开,然而他已然认不出她。
带着伤感的情绪她转身出去透透气,画面定格在了女主头上那个发夹。
逐渐模糊远去。。。。。。
同时主编手机相册里当时照的一些照片女主的身影也消失殆尽。
恍若南柯一梦。
一如罗马的假日,奈何情深,向来缘浅。
电影的结尾非常戏剧,剧中女主的青梅竹马也是老年相伴的朋友也找到了那个照相馆,变成了20岁的模样。
好的电影总给人一种轮回的感觉。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情节又在不同的人身上上演。
一如生活,一如人生。
老太婆有点疯疯癫癫的,为老不尊,固执,一辈子委屈自己为子孙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被骗子诈了巨款之后才发现女儿和外孙都对她很不满,无意中重生为年轻时的自己,趁机去过以前没能过的生活,买衣服,买鞋子,吃零食,唱歌,人生总有遗憾,能把人生的遗憾补回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少女版真的挺像奥黛丽赫本,正好前些时候才刚看了罗马假日,片中的几首歌曲很好听,都想找来再听几遍了,老太婆还谈起恋爱来了,汗,人的灵魂就不会老的么,这部片子是翻拍的,有韩版,有日版,有台版,有越版,据说泰版已经拍好准备上映了,原版是哪个国家不知道,过一阵子再看台版的吧,名字是重返20岁,说到台湾,好像台湾的电影产量很少啊
好莱坞有部《重返十七岁》讲中年危机,这部用它创意改讲老年危机。
核心价值一样: 人生不可能重来,珍重现有的,曾为之付出一切的爱情、亲情、友情和最终为己归属的家庭。
这才是正道。
即便时光倒流50年,爱情、事业唾手可得,一切刚刚开始,前途貌似风光无限。
耗尽生命现有的一切,如何不堪,如何狼狈,也无法抛却。
因为那才是我真实的一生,存在或存在过的证明。
个人推荐日版,融合中韩,不失自创,人物关系更简洁,情感表达更完整,更动人。
真正有所“改”编。
可惜,上映晚了。
改得再好,敌不过先入为主。
PS: 个人推荐三版都未看者,只看这部就够了。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在面临选择,是去外地还是留家里。
这部剧里我看到了付出,牺牲,把我看的很感动。
过去了很久,脑海里还是有这个画面,为家庭牺牲自我真的是对吗?
好在这个剧里女主是心甘情愿付出,看到女儿会开心的。
可是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妥协自己去照顾别人的情绪呢。。。。。。。。。。。。。。。。。。。。。。。。。。。。。。。。。。。。。。
《奇怪的她》目前已知的版本有三个——韩版、国版和日版。
先知道的韩版,评价很高,但一直没能看到。
先看了国版,再看了日版,韩版还没看,暂不作评价,只记录看过的两版的观影感受。
故事梗概一致: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婆婆喜欢唱歌,某天在一个奇妙的照相馆照相,一下子变回二十岁的模样。
这之后,她因为歌声美,成为孙子组建的乐队的主唱,协助孙子实现音乐梦想。
这期间遇见欣赏她的音乐伯乐,两人相爱。
不料,孙子遭遇意外,急需输血,而她将血输出的话会变老。
她最终用自己的血救活孙子。
当故事梗概一致,考验的主要是演员的演技和细节的处理了。
演员阵容上,两版都算是明星阵容。
国版:奶奶——杨子姗、孙子——鹿晗、奶奶的爱慕者——王德顺、音乐伯乐——陈柏霖。
日版:奶奶——多部未华子、女儿——小林聪美、外孙——北村匠海、奶奶的爱慕者——志贺光太郎、音乐伯乐——要润。
(演员方面,国版的老年奶奶扮演者是归亚蕾,儿子和儿媳的扮演者虽然叫不上名字,但都非常熟悉,在多部剧中见过他们,演技赞;日版的演员除了多部未华子和小林聪美,其他人只觉得眼熟,也叫不上名字,演技同样在线。
)相比之下,两版影片演员演技平分秋色,不多做比较。
想提一点,演员说台词时,国版的因为语言熟悉更容易听出瑕疵或是说表达方面更容易听出是否流畅自然,这里想提一点:在帮助陈柏霖克服怕黑时,个人感觉杨子姗表达的不够流畅,有种念台词的感觉。
(其实还有几处,只是片段记不清了…)这里提一下主角的背景设置。
国版的主角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奶奶、儿子、儿媳、孙子、孙女。
因奶奶经常唠叨,抱怨儿媳办事不好导致儿媳精神压力极大,最终生病住院。
家人商议将奶奶送去养老院,奶奶知道这个事情后很伤心,但还是和家人聚餐。
回来的路上,遇见奇妙的照相馆,从而照相,重返二十岁。
日版的主角生活在三口之家——奶奶、女儿、外孙。
奶奶经常念叨为了女儿自己操碎了心,为女儿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次,奶奶再次念叨,女儿反驳她,让她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而自己和儿子没有她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这两版的场景熟悉吗?
国版的,对于我而言非常熟悉,我奶奶和妈妈是她们现实版的呈现,这也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决定下次拉上我奶奶和妈妈一起看的一个原因。
同时,还涉及到养老院,算是对现实的一个呈现。
其中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祖孙三代吃完饭,奶奶想一个人静静,没有搭载儿子的车回家。
说再见时,儿子面对母亲挥手再见,孙女盯着手机,一只手挥出随意的摆手动作,这种情形应该在很多年轻人身上有所体现吧。
与我而言,最大的观影感受是好好爱惜自己、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
日版的,将自己的不好转嫁到他人身上,试图用自己去封锁他人,这一点经常出现在父母对孩子上“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要……”看完日版,最大的感受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个人观感:日版比国版好在细节处理和音乐。
细节处理:国版有一个点,我一直疑惑不解。
助理问音乐伯乐能否给自己一个参考标准时,音乐伯乐说“他可能老了,或是已经死了”,这个“他”指的是谁,一直没有答案。
另一点,奶奶恢复原样后,音乐伯乐怎么办,两人是否还有交集,这个也没有结尾。
同时,孙子爱上年轻的奶奶,当年轻的奶奶突然不见,孙子会有怎样的反应,看日版时,好几个疑惑的点都有了解,而在情节的前后呈现上也很赞,有很多伏笔哦!
当女儿很累时,奶奶飞快地跑过去帮女儿按背。
以为只是体现母亲对女儿的关心,看到后半部分知晓女儿曾被断言活不到成年,奶奶为了救女儿学习穴位按摩,按后背就是其中一种按摩方法。
这些女儿一直不知道,以为只是习惯性动作,从不知道这背后的深意。
当奶奶来到照相馆时,在橱窗里看到奥黛丽·赫本的照片,在和老板交谈时聊到《罗马假日》,我以为只是想借《罗马假日》怀旧。
不料,在爱慕者劝她考虑清楚,不要毁掉自己一直期望的生活时,她说“在罗马陷入爱情的公主也想通了那不过是人生的假期,我的假期也结束了”。
作为对变年轻的这段经历的告别,很赞~奶奶离家时,女儿对她说“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你,我们也会过的很好”。
一次她被爱慕者的女儿赶出家门,来到自己家门口时,看到女儿和外孙愉快的生活场景,我想奶奶的心情一定很失落——没有她,他们确实也可以过的很好。
奶奶探望爱慕者时带着苹果,爱慕者的追求者也为爱慕者送去苹果派。
很好奇苹果的含义,看到后面明白爱慕者一直对奶奶心怀感激是因为奶奶在他饿极了时给了他一个大苹果,虽然苹果是偷的。
日版中,外孙对奶奶也有爱慕之情。
从最初的合作组乐队,到相处中生出爱慕,再到发生争执,外孙对奶奶的感情一点点增,但止于爱慕。
当奶奶作出年老时对外孙经常做的动作,说出同样的话时,爱慕之情熄灭,转而生出疑问。
最后,当外孙受伤跑回到音乐节现场时,奶奶心疼又好气地说“你真笨,明明跑不快,还要跑着来”,外孙反问“你为什么知道我跑不快”。
这之后,便是奶奶给外孙输血,两人之间再无交代,但接下来的情形能够想象出来——向外孙说明实情,在经历过两次疑问后,外孙能顺畅地从心理上接受事实。
此外,女儿对奶奶的认知和认识也顺畅进行。
女儿并不了解奶奶,在寻找奶奶时,她拜访了奶奶的“死对头”,从她那里了解了很多奶奶之前的事情,得知奶奶的艰辛和操劳,对奶奶的认识逐步加深。
有一次回家,她好像看到奶奶像往常一样准备饭菜,满心欢喜,打开灯后发现只是自己的错觉,怅然若失。
一次,年轻的奶奶和女儿聊天,彼此说着心里的话,奶奶才知道女儿已经不再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之后,女儿去翻看奶奶的旧照片,从而确认奶奶变年轻的事实。
看到奶奶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女儿在奶奶要向外孙输血时对她说“希望你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外孙乐队的主唱选择离去,由奶奶担任主唱的新乐队出现在电视上唱歌时,女孩儿怔住了。
这首歌是首励志歌,之后女孩儿重新回到乐队,接替奶奶离开后空缺的主唱位置,和爱音乐的伙伴们进行音乐征程。
日版最令人惊赞的一点是奶奶和音乐伯乐的感情处理。
音乐伯乐对奶奶由最初的欣赏到渐渐生出爱意,之后拍照、送发夹,感情渐渐深厚。
奶奶已经作出决定——给外孙输血,变回七十多岁的样子,当看到来到医院的音乐伯乐,她转身走进输血室。
奶奶和女儿看外孙排练时,再次遇见音乐伯乐,奶奶心慌爱恋不舍,她走出演播厅。
而此时记者问音乐伯乐奇怪的她(外孙组的乐队的名字)前主唱的消息,音乐伯乐拿出手机,想给记者看奶奶的照片,却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奶奶都消失了。
这时,奶奶走出演播厅,背向镜头,她的头发上别着音乐伯乐送她的发夹。
音乐方面,国版出现了邓丽君的歌,日版的歌曲不了解但很好听。
虽然不了解,但是个人觉得日版的音乐制作比国版好很多。
日版,主要唱了四首歌——奶奶刚加入乐队时一首欢快的歌;乐队在电视台演唱时,一首励志歌;音乐节上的两首歌——一首是奇怪的她唱的,一首是另一只乐队唱的。
四首歌欢快、励志,贴合影片主题。
音乐节上,奇怪的她唱的那首歌欢快明朗激情,个人感觉比国版好。
国版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很多细小的点也蛮有趣的,《还珠格格》的穿插也蛮好玩儿。
只希望国版能继续努力,把故事捋得更顺,细节更扎实。
嗯,还是想和家人一起看一下国版的《奇怪的她》——《重返20岁》。
还算有趣,但是:1.“我做……都是为了你”、“我没能做……都是因为你”之类的言论虽然是事实但是说多了确实会让人心理上有负担,不过角色性格而已,人无完人,也不算槽点。
2.孙子即将演出才去取吉他心可真大,不过可能确实刚修好而且其他吉他不顺手还算可以理解,但是从电影中可以看出孙子是没搭上电车所以才晚了可以看出取吉他的地点并不近,话说日本没出租车嘛居然选择跑着去演出地点?
被车撞了还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地赶到大概是打了鸡血吧。
3.其祖母看到他满脸鲜血甚至无力起身的时候居然第一句是吐槽孙子太笨明知道跑得慢还跑着过来,并且都没伸手扶一下,这……与人设和现实有点不符吧。
在音乐人决定退出演出时祖母坚定反对说要实现孙子的心愿,难道是担心孙子一命呜呼了所以要为其实现愿望以免其死不瞑目?
4.祖母在演出结束赶到医院时刚好遇到医生说血库符合孙子的血型不够用了,立刻表示可以抽干自己的血,好一个祖孙情深!
再然后就又与女儿一番真情告白,不管贵孙子了?
还巴巴等着用血呢!
更无语的是女儿斩钉截铁地说她的儿子她来救,虽然理解她是想让母亲过一次属于自己的生活,但直说就好了,何必多说这句强行煽情?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打算表演一波大变HRAB阴性血呢……总结,鸡汤味太浓。
最后的周平23333333
三版我倒是喜欢中国版的
没有看下去,看完日版的更觉得韩版导演对剧情的把控力太棒了!日版的翻拍感觉还不如中版,感觉导演讲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都费劲,很多情节被cut了,但其实在韩版都有塑造人物个性和交代故事情节的作用。还有,恩京妹子是无法被超越的。
三个版本中最不喜欢的一版,多部未華子长的太幽怨了!
故事的转变太过残忍,有些古怪也有刻意制造出来的感觉,与之前平实的描绘都大相径庭。多好的多部未華子!
很难说多部比沈恩京好,不过也算不过不失。她演技没问题,主要是形象很违和。弹幕里的人说满岛光更适合这个角色,想了一下满岛光确实气质合适,又是个演技妖怪,可惜声音条件上没多部好。同样,不能说北村匠海多帅,但声音辨识度非常高。另外小林聪美演技炸裂。
看不下去,看得我有点方
3.5,觉得多部唱歌还是不好听。从商店街到家里布置再到隔壁父女的搞笑都很日本很棒,人物也更加心酸,不过是年轻时做过不好的推销,怎么就全商店街到现在瞅她都跟过街老鼠一样,但就算这样也要叫嚣市侩地活着。强调一下小林聪美阿姨的服装都太得我心了……
一样的故事 我看了三个不同的版本
中日韩三版都看了,日版干脆把家里的父亲角色给砍了。看着看着,就觉得,其实大和民族从骨子里是赞同女性才是家庭顶梁柱,男人只是工蜂,死在外面也没有关系,女人还是会继续活下去。然后其他所有的男人与其说在找女性伴侣,不如说是在找妈妈。
老奶奶的青春梦!做奶奶的身材比女儿还好!演年轻时女主的演员很有演技!老奶奶帮孙子实现了做乐队的梦想。自己也收获了爱情的发卡。为了救孙子回到了老年。字幕完了有彩蛋,年轻的奶奶尽情的歌词了一把!
平平无奇又略有浮夸的日式改编。女主没有韩版沈恩京出彩,不怎么像个老太太嘛。
你是要告诉我这部充满日本独特风情又完全融合原片的翻拍6.7分,中国毫无创意的原样翻拍7.3分吗?
三星半。在人物关系删繁就简的过程里将母女情变成双向的,彼此再度踏上寻亲之路的慢慢认识,这比原版要优秀,但可惜后段失去了重心,成为了流水账。
中日韩三版都看了,感觉自己好疯,再出泰国印度版的话打死我也不看了。这个故事还是比较吃演技的,感觉日版女主稍微差点意思。
音乐好听 昭和风美
珠玉在前
我怎么觉得中文版好看
萬萬沒想到3版最不喜歡這個其它倆都是因為女主容貌年輕舉止老派才奇怪,這版老太婆本來就很奇怪啊!多部臉大又多肉,演技歌喉都不咋地;要潤怎麼看都像變態事故原因太智障,不過堅持唱歌的邏輯倒是改通了,可惜輸血前照例不顧人命危在旦夕還拼命煽情拖時間差評北村略殘,不過起碼長個了
还算接地气的翻拍。昭和复古风好评。多部未华子不及沈恩京的灵气不及杨子珊美,但胜在可爱。电影一开始的吐槽我认同,美魔女御姐什么确实不及年轻妹纸元气美好吖。翻拍后改父子关系为母子关系,感觉要更直接一些传达母爱这个主题。歌曲部分感觉一般,坐等越南版和泰版😂目前最喜欢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