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渠

天渠,Sky Stream,Heavenly Ditch

主演:郑强,褚楚,王艺甜,侯煜,周华,李玉龙,柳秉钰,文俊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天渠》剧照

《天渠》剧情介绍

《天渠》长篇影评

 1 ) 当代愚公 感动 感人

当代愚公 感动 感人。

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正如感动中国中所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

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2 ) 丰碑

好片子!

取材于黔地黄大发的家乡,朴实的乡土味再现了当年的波澜壮阔。

浓郁的乡土取材和共产党员的初心相得益彰。

其实,这部片子反映的也就是共产党人战天斗地改变贫穷落后,致力脱贫致富的故事。

主人公黄大发不忘初心的形象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的缩影,他们“大言稀声,大象无形”,践行者共产党人的初心。

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说实话,谈何容易?

曾记得一位大贤说过,一辈子做不了几件事,做成过一件大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管从信仰还是坚守,老黄确实为我们树立了一块丰碑。

 3 ) 黄大发精神是新时期党员的最强音

黄大发带领群众用40余年时间,历经艰难险阻打通的“解困渠”“脱贫渠”“发家渠”, 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涉三道险崖。

黄大发作为共产党员,他舍生忘死、勤恳为民,开山劈石、志拔穷根的愚公移山精神。

他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坚韧不拔,在脱贫攻坚中锐意进取,敢为人先,以实际行动做争做脱贫攻坚 “先锋排头兵”,他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时时放在心上。

黄大发用浴血奋战的豪情斗志和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的决心、信心,让老百姓奔小康有了“主心骨”,在黔中大地奏响了脱贫攻坚的最强音。

人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当我们的官员退休之后,是否还有人记得你的生前身后名?

黄大发作为村支书,他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4 ) 天渠精神

天渠精神 敬佩之感 值得我辈称赞与学习 看过这部电影:敬仰 感动 舍小家为大家 手捧一滴水 来自愚公移山之精神 来自为人民服务之精神 使我等钦佩 敬仰 是我辈之学习之榜样 生命旅途中在于坚持 而坚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和决心 黄大发的坚持在于他坚定为所在的村的人民谋一地生命之水 那是延续生活之水 为国家减轻了负担 担当起了一个村负责人的职责 向你敬礼黄大发

 5 ) 他的36年,是群众的千千万万年,是后代的千千万万年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老支书引水修渠 不一样的主人公一样的感动和激励。

不少人觉得自己的一生用在自己身上,任觉得不够用,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愿为别人而活。

但却有人愿意将自己人生中36个年头,无私贡献为家乡建设,为群众谋福利,为后代想长远。

在今年有幸见到了这位“当代愚公”,现在每每想起,还是只能用何其有幸`羞愧难当以及榜样之样来形容。

这位80多岁老支书,看上去是那么的朴实,就像邻居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没有因为报道后家里络绎不绝的访问者而自喜,言语间全然是群众的利益以及对祖国和党的忠诚,对我们后辈的谆谆教导。

细想,竟未有一丝是为自己的考量。

这何尝不就是榜样?

这就是榜样!

看到这样的“榜样”,我为平时自以为辛苦而感到苦恼,颓靡的自己感到无比的羞愧。

该片也全面的展示了这位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的老党员。

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6 ) 值得敬佩的老人!

他是“山神”,他是“当代愚公”,他其实是从平凡真实中走来的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老人,一个和改革开放一起走来的可亲可敬可爱,在风雨兼程的执着坚守和战天斗地中,完成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的老人。

👍影片看得我热泪盈眶,那么真实那么感人!

他的一生浓缩了多少共产党人的身影,老一辈革命家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党员,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7 ) 新时代楷模 愚公黄大发

愚公黄大发,一人一生一渠,以别样形式抒写着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愚公黄大发,是我们党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路上的一个很小缩影!

愚公黄大发,代表着遵义人的精神,承载着人民的信仰,这就是民族的希望!

愚公黄大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愚公黄大发,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不畏险阻、攻坚克难。

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真抓实干,争担脱贪攻坚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抒写着共产党员的新时代精神,不断将中国梦向前推进。

 8 ) 值得观看

这是一部大型黔剧,是以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

讲述黄大发带领村民,摆脱自然贫困和思想贫困,历经千难万阻,开出一条“生命水渠”,把村民带出贫穷生死线的感人故事,这个时代最缺乏,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不是吸人眼球的大片,没有光鲜亮丽的明星,却是发生在身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真人真事,值得一看!?

 9 ) 真人真事版愚公移山

电影根据遵义草王坝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开渠脱贫致富的历程而展开,村里的贫穷与缺水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在后面通过彬彩的死可以反映出来,因为贫穷没有钱去看病。

在经过多次修渠失败后,黄大发仍坚持要修,同时也遭到村民的反对,一是村里没有劳动力,二是对修渠不抱不希望,黄大发通过去找乡里,政府也从各个乡镇凑到了6万块钱,但是还差1万块,要村里自己拿出来,黄大发就去村凑钱,每户200块钱。

起初大家是反对的,因为确实也没有钱,就连黄大发自家都拿不出来,只能通过卖棺材才有钱,最后还是他女儿彬彩把自已的嫁妆钱200块给拿出来,支持开渠。

大家把钱凑齐了就开工,村里面的年轻人也得知后回来了,这里包括黄支书的儿子黄彬权,渠快开好的时候,女儿黄彬彩就走了,从老黄回去的路上背景太阳下山就比喻着他女儿生命的终点,也更加坚信地了让老黄开渠的心,只有开渠才可能脱贫,才能活下去。

 10 ) 黄老支书-永远的榜样

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一生情。

黄老支书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36年,造就了一条‘“脱贫渠”、“致富渠”,被授予“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人物”。

电影《天渠》就以黄大发老支书的真实故事取材,电影感人致深,在观影中,数次感动落泪,心灵深受洗礼。

黄老支书的为民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永远追随的榜样。

《天渠》短评

很好看的电影,真实故事改编,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

9分钟前
  • 戴戴
  • 力荐

一部很励志的电影

14分钟前
  • 力荐

我不认可这个遵义人

19分钟前
  • 风好大我好慌
  • 较差

公司组织看的。过程中反复问自己,值得吗?再伟大的工程,牺牲女儿的生命,让儿子冒险,值得吗?看到高高在上的父权凌驾一切。

21分钟前
  • 剔青
  • 还行

人是佩服的,但主旋律只能拍成这水平吗?

22分钟前
  • 天天
  • 较差

讲的还行…

26分钟前
  • 3m
  • 还行

总体还是前期铺垫太多。想看如何修渠,以及渠的具体情况

28分钟前
  • 汉家小儿
  • 推荐

只能说艺术虽来源于生活,但未必高于生活。真实故事真的感人呢,影片感觉只是生搬硬套故事情节,没体现艰难险阻的感觉。最后向伟大的黄大发致敬!

30分钟前
  • 毛毛雨
  • 还行

很好的故事……

3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其实还是不错的,可以以此来讲解“黑龙滩”修建!

37分钟前
  • 66海岸
  • 推荐

看了《天渠》这部电影,真想到实地看看天渠,看看老支书和淳朴的村民,去感受一下开凿天渠艰辛历程。

41分钟前
  • 白菜叶虫
  • 力荐

《天渠》只要有了政府和群众这两个大力士做坚强的后盾,愚公移山也不过是个时间的问题罢了。豆瓣评分6分,不知道哪些傻子给评的。就冲着这个精神就得给10分。

45分钟前
  • 五十市
  • 力荐

很好的故事,其实可以拍的更好。像十八洞村那样。

47分钟前
  • 绿山墙的安妮
  • 推荐

难能可贵,坚持到底

51分钟前
  • Eddy
  • 力荐

要凑一万,每户200,我认真的算了一下,一共50户,修了30年的水渠。愚公精神没什么不好,最少说明我们不认命,但是……搬出去不好吗?暂时出去,能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再回来。现在不就好了,别说修渠,就是来条高速公路问题也不大……向那些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的人致敬,为那些一心一意为百姓的人致敬。

55分钟前
  • 张世景
  • 推荐

我没看,刚我老公在电影频道看完看哭了,所以我来看下影评🤪

60分钟前
  • anita198888
  • 推荐

妹妹死真的太可惜了,三过家门而不入也不必如此,看病和修沟渠不冲突

1小时前
  • sin
  • 还行

很励志,很震撼,很正能量

1小时前
  • 大脸猫
  • 力荐

五星给这种精神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不幸...

1小时前
  • empty911
  • 力荐

No.1879 事迹是好,可惜这个拍摄手法和演员演技有点和年代脱节啊

1小时前
  • 沉默的小皮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