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如果把《白蛇传说》里所有情节设定都保留,场面档次也不变,人物关系网依然,只是将关于“白蛇传”的文本部分统统摒弃。
让这个故事发生在--比如,一个现代高中。
那么,这部电影是否会变成一部接近于《暮光之城》那样感觉的作品。
当然,是不是能如暮光系列在美国那样大卖,则是另一个问题。
有这样的发散思维,实因电影在大部分时间所展现的内容,始终明显洋溢着某种青春片的气质。
不仅是人物在对话时相对随意便脱口而出的现代词汇与尤为“接地气”的笑料。
很多传统港产片里照样会有这种“乱入”,但那往往是在做反差和意外。
而比如青蛇和能忍之间处于懵懂与顽皮中的交流状态,基本和台词中简单无稽的内容是完全吻合的。
更不用说几个角色在处理爱与恨时的轻率,处理矛盾时的乖张,都充满了毫无自省感的张扬与恣意。
这正是少年人充满无比活力,注意力只放在自身欲望上的最好写照。
当然我并非暗示这是多大的缺点,相反,因为剧中人物虽然穿着古装或者特技装,但内里却是与我们身边拿着手机一边发短信聊美甲秘笈一边偷看树荫下学长侧脸的女生并无二致,所以她们即便并没有完成相对有层次的人物塑造,却应该能够引起年轻人的注意,甚至隐约的好感。
这应该是电影编导在一开始便主动靠近的方向,对比《大武生》之前的那种“就想拍给年轻人看”主动市场定位意识,《白蛇传说》其实定得更彻底。
本片一开始就做出了并没有把自己太当回事的姿态,只有在你首先假定这是一部古装动作片时,恐怕才会发现有所谓的“浅薄”与“愚蠢”存在。
而如果不去板起脸来旁观,它的轻松并不令人讨厌。
但这并不能为它实际在运作中的粗疏而开脱,事实上,《白蛇传说》叙事时对情节的无视已经到了令人骇然的地步,给人一种都懒得去用剧情推动故事的错觉。
当然,白蛇传原始故事有一个被打磨了几百年的基本架构,徐克那版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瞬间,所以有些被人烂熟于心的情节到底要不要改,怎么改,是两难的选择。
明显这一次的主创并没打算在最本源的戏剧矛盾上做什么动作,更多把事件推进中几个必要点--白蛇戏许仙,施药救灾民,雄黄惊变,水漫金山等--当做钉子固定住,然后在其他地方做展开。
所以观众会惊讶地发现,无论故事在讲什么人物在干什么,最后都会回到他们熟知的剧情段落里。
所以确实不要深究为什么白蛇连多一句话都不愿意问就要开打,也不要问许仙为什么前一秒钟被蛇吓得够呛,下一秒钟就加入豚鼠特工队。
主要角色在每段高潮戏做完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之后,都会出现各种理由带着他们去下一个地方。
这种走马观花的推动,这种毫无倾诉欲望的保守把握,保护了电影产生其他同类电影在用力过猛后的断裂。
尽管不会出现《无极》那种企图深化主题却令人冷眼旁观的脱节状,却也依然没法抓住观众同悲同喜。
但高潮段落不煽情又无事可做,于是最终能重点渲染的,居然不过是反复重复的几句朗诵中的逻辑,不过是已经无人在乎的离别。
累上慢镜头和主题歌,感染力不能说没有,可集体的走神依然能将所有深情与伤悲时的题外话催化成笑话。
另一个笑话,是所谓的,魔幻。
不知道做相关设计时,有没有对创作团队提出类似于下面这些问题“这个世界里的妖是以什么为生的,他们是不是都必须吃人,如果不吃人他们吃什么?
”“妖怪原始状态是各种生物,那么终极形态是什么?
他们的法术是如何修炼的?
”“法海收妖到底是靠咒文,还是武功,还是靠法宝?
”“蝙蝠毒能完全改变外貌,为什么没有影响一点心智?
”“雷峰塔里关了多少只妖怪?
为什么一株看起来妖里妖气的仙草可以镇住他们?
随着妖怪增多,仙草会不会失灵?
”对相关内容不感兴趣的观众大概要嗤之以鼻,觉得反正这些都是瞎编的东西,何必那么较真。
但事实是如果你不较他不较,就没有“真”了。
上面那些问题也许有的需要在片中解释,有的完全不需要出现。
但是否认真想过这些问题,代表着创作者是否相信,真的存在如此一个人,妖,佛共存的世界,这个世界和其他所有文化里的世界都不同(当然尽可以参考其他文化),电影结束以后,这个世界还可以存在。
这些细节非常明显代表着故事设定到底是遵循着固有一个世界观写出来严密规则,还只是为了满足各种目的而找到的"理由"。
如果世界是死的,碎的,你有什么理由相信里面的人物能活得起来?
而这些年因为资金支持变大和国际间交流增多,电影工业内的部分工艺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一些以前用“土法炼钢”式解决的效果开始能出现新的做法。
但事实上,我们真正的“新”还远没有出现。
一些外来样板的刺激,反而变成了一种束缚。
这拨所谓的魔幻电影里,能看到的是大量西方电影里碎片毫无来由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CG蝠妖的魔鬼造型,湖心矗立的奇怪比例的石像,莫名出现的地心岩浆场景,唱诗班反复吟唱的配乐,这些同设定的世界也没有直接关系,只是用来丰富场景。
这种没能产生真正互动的元素,最终变成只在一个平面上滑动。
那投下巨资营造的庞大场景,仅仅给人留下网游宣传片的感觉。
这不是属于《白蛇传说》自己的问题,事实上,这种轻率与幼稚的人物故事,它并不是做得最乱的,也不是最差的,只是它用投资支撑起的那些“看点段落”强化了这一点。
比起《战国》,它甚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们企图用始终薄弱的一环快速涂成对手的模样去攻击对手,这也许才是更值得担心的。
有人说赵文卓终于有耻笑李连杰一次的资本了,这其实大可不必。
李连杰什么也没做错,既不爱也不执的法海木然看着这个他不明白的世界,对那个从来都不存在的佛说一声“原来我错了”,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原来中国电影里也能出现这样的场景哦”的惊讶,在今天,对中国电影本身,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
两条老蛇在深山里面搞拉拉,每天裸体喘气呻吟演点唯美情色片…但老p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决定找直男形婚…腹黑攻带着痴呆受出街,看不惯老p太甩,就把直男带回去关起来捆绑sm…老p用潮吹大法冲了腹黑攻的小黑屋剩下,痴呆受和年下t试着相爱,因为型号不合适分了…最后党的光辉照大地,干掉了这群死同性恋原文地址:http://weibo.com/1713860782/xrnMFCI3p#a_comment
今天看了这个片子,感觉还可以。
最起码想要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了。
演员也都很卖力。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在打 1 分么?
你们能说出具体的东西来么??
更好笑的是,竟然有人专门去找出那些给好评的。
您这么会分析,怎么就不分析分析是不是真的有人看好这个片子呢???
有的人喜欢欣赏特效。
有的人喜欢体会剧情。
你欣赏不了,不代表别人欣赏不了。
来这里的没人是瞎子,也都有自己的判断,评价的对与不对自己自然会去分辨!
现在的人们,就是看不得与自己意见不一样的。
难道你就一定是真理么?
这里是个给大家介绍影片的,不是让大家看你们多么的爱表现自己多么的聪明的。
最后奉劝一句。
请管好自己的嘴。
我在豆瓣的打分通常偏高,三星以下屈指可数。
因为自己学这个专业,深知电影其实并不好拍,口碑和票房往往不可兼得。
然而事情是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我来到了位于帝都北四环的华星电影院,观看虐恋系列之 蛇の伝説 。
电影院环境很好,冷气很足。
然而片子放到5分钟左右,我却突然产生了一种血气上涌,头晕目眩的感觉。
网页小游戏一般的画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大愚若智的对话,配合上黄婶子含情脉脉的贫乳,立刻深深震撼了我。
这时我不得不暂停下飘逸的思绪,拿出手机发出了一条微博,以抒发心中的感动:猫饼干cuc:白蛇传奇看得我都要尿了…今天11:40 来自Android客户端群众纷纷表示让我尽情尿粗,另外有人说 画壁 也是一部催人尿下的好电影。
看到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好评如潮,我更坚定了即使湿一裤腿也要看下去的决心。
直到法海被轻而易举打得奄奄一息而又信春哥满血复活的那一刻。
我更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尿点扼住了前列腺一般颤抖起来。
这部片子完全颠覆了我十几年来对这个传奇故事的全部认知。
坑爹啊!
原来法海就是个水货!!!
这一段落以一种全新的视点解析了一个不变的真理: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有人。
事实上,这部伟大的影片实在是尿点太多,我无法一一复述。
包括打酱油的众多大腕赫然位在主演之列,文章卖萌的那一句“骗纸”,白素贞几百年的真气只够煮一碗汤等等……另外,相比较徐克的《青蛇》,本片在剧情上的许多创举也让人啧啧称奇,我妈在观看过程中就这些问题与我展开了探讨:蛇到底有没有肋骨?
白素贞的小名为啥不叫贞贞?
她和许仙生的孩子到哪儿去了?
法海被狐妖脱了衣服又是怎么瞬间穿上的?
为啥蝙蝠有了翅膀还能有四只爪子?
这一切的神秘,只能等待观众边尿边自己寻觅……另附上黄婶子在开场前的三个广告中的一个,相信在电影院观看的朋友们一定对这个广告心有余悸。
黄婶的呻吟实在是太销魂了。
http://video.sina.com.cn/v/b/44974740-1570025532.html
谁先给我讲讲这部电影应该怎么定义呀?
动画片?
爱情片?
古装片?
还是科幻片?
为什么说它是里程碑呢?
因为这部电影可能创作了一种新的电影模式:杂片。
以上提到的这一堆电影类型,这部电影都有,如果你的荷包足够充裕,心理承受能力较好,我还是推荐你看这部电影的,至少,能在短短的100分钟内体会到如此多的影片形式先说说大腕,套用文章在里面的一句台词“骗子”!
每个人的镜头可能都不超过5分钟,开场时徐若瑄,她一开口,我就不自觉地想到了若干年前那部被口水淹死的《无极》里面的满神,不仅如此,甚至有那么N分钟,我觉得《无极》其实还不错。
再说杨千嬅,杜汶泽,林雪,姜武...想找到他们几个还算容易,就在其中一场提亲戏里,但是,要仔细看哦,不然可能就漏掉了某一个你不太相熟的大腕,比如我就漏掉了罗家英、郭羡妮和林雪。
至今也没回忆起来,他们几个究竟演了什么,有木有台词,有木有镜头啊!
再说说特技,微博上真有人说这特技虽然比不了好莱坞,但是在国内电影里也是屈指可数的。
稍安勿躁,去你大爷的,这要能叫特技?
假到不能再假了亲...活脱儿有一种看动画片里面对打的赶脚嘛!
让我想想啊...比如圣斗士星矢,比如美少女战士,再比如宠物小精灵神马的。
这样都叫好特技的话,还是回家抽空玩玩97版拳皇吧,我觉得十几年前的渲染做的也不赖。
就说个最最最搞笑的,为啥在水里就都不起气泡呢?
许仙和素素神马的都是用腮呼吸的吗?
重点来了,我必须得说说剧情...编剧可能是看金瓶梅长大的。
素素和青青出场的时候,两条硕大无比的形似鳗鱼的长蛇缓缓地蠕动着,蹭啊蹭的,然后说着姐姐妹妹的情话,要说编剧大人也挺与时俱进的,这是什么,这就是时下最流行的百合嘛如果最后她俩能在一起,我一定给这片子多一颗星,以资鼓励编剧大人的与时俱进。
赵雅芝的白娘子就是我童年时代的女神啊!
温文尔雅、善良、敢爱敢恨...反正美好的词都能给她吧。
这版的素素可就不一样了,神马淫荡啦,恶毒啦,自私啦,都挺适合她的。
先不说激吻许仙吧..就说那雷人肉麻的台词,主动攻击的方式,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的誓言,都能让人联想到韦小宝他妈,时代的名妓,你懂的。
开场十五分钟之内,我就希望法海收了这骚货了...老版电视剧中青姑娘的五鬼在这里被几只动物取代了...兔子、老鼠、乌龟、鸡神马的...然后做成了十分喜感的动画片效果...如果他们能进入精灵球,我就再给这个片子一颗星,好歹也是宠物小精灵范儿的。
片尾的时候,法海看到能忍救人的时候就翻然悔悟了,他一个老和尚,看过的场面如此之多,怎么能这么就认错了呢?
还有为什么法海放白素贞见许仙一面的时候托塔呢?
是门坏了还是钥匙丢了...或者是法海把自己想成了大老龟?
最后的最后法海看着长的像极了伏地魔的变成蝙蝠妖的能忍,向上扔了一个苹果,说:看久了就不觉得你丑了。
亲,你有没有想起死亡笔记里面的夜神月和死神呀亲!
...还是那句话,如果豆瓣有负分,我早给负五分了。
如果这片子没有文章内点点的搞笑戏份,我劝您都不必买盘和找资源。
说实话,我就是抱着看烂片的目的去的。
然后,这片子果然烂得不孚众望。
我不太理解有些人为什么对这种班底还能心怀希望。
看看程小东的华丽拍片史就知道了——从《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到《江山美人》,这家伙一旦离开了动作设计的本职岗位试图担纲导演重任就会把故事说得特别不可理喻。
在他的讲述里一切试图表达的内核哪怕再简单都会以一种可笑的方式呈现出来。
于是这部《白蛇传说》也就顺理成章地从爱情说教片变成了纯粹的洗具片。
我就不说特效的事儿了,其实我挺能容忍特效的,七八十年代那种物理特效我就觉得挺好的;到后来的《无极》里满神的飞天长辫我也觉得并非说不通——所以虽然这片子里青白二蛇的蛇身假得跟央视版西游记的贴片动画有一拼,我还是觉得,好歹人好好利用了一把水漫金山,让中国人迂回地破了一回肿菊的不能拍随便拍灾难片的傻逼规矩。
就这,值得了一颗星。
回到故事上。
我觉得整个片子的情节就是一部“弱智儿童欢乐多”的大团圆。
且不说身为杭州钱塘人的许仙怎么就跋山涉水地去四川采药了,一开始那个吃花情节仅仅是为了暗指许仙是个花痴么?
然后花痴青年许仙就开始了不断地掉水里的花痴历险记。
然后经历了几次掉水里捞起来的过程后,大龄剩女白素贞顺利把到了凯子许仙,破了自己一千七百年的老处女之身,然后俩人就裸婚了。
裸婚必定是要遭到各种阻碍的,这一点《裸婚时代》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了。
但是白蛇传里面并没有势利恼人的婆婆这样的角色设定,这一大任就落到了法海身上。
其实法海就是一法律的执行者,他的法律体系里说了,人妖不能相恋,他就执行呗。
至于修改法律这种事儿,真轮不到他来管。
所以我一直都不觉得法海做事儿有什么不地道——这种感觉在这片子里尤其得到了强化。
青白两蛇就一直在无理取闹,最后一场水漫金山,法海和尚这么掏心掏肺,处处留情不下杀手,这比童佳倩她妈要讲理多少倍啊!
而且一路情节下来,我根本就没感觉到白蛇和许仙有啥深厚的感情基础,水漫金山看起来与其说是救夫更像是一场青春期的闹剧。
大概是随着徐克拍老派港产片久了听说“解构”这个词儿就想自己也凑一回热闹,但里面这些大量的改编完全是一种不敢恭维的生搬硬套——包括“能忍”这个角色,且不说能忍其实特别不能忍,他和小青那条感情线也特别没逻辑可言。
最后青蛇离开能忍的原因挺莫名其妙的,是因为看到白蛇被压塔底下所以”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么?
其实白蛇传一路从三言二拍发展下来,已经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传奇故事,何必大动干戈——不要说《青蛇》,李碧华那是什么功底,程小东没那金刚钻何必揽瓷器活砸自己招牌。
最后,许仙被妖魔附体这件事儿被导演华丽地遗忘了,我们的素素在雷峰塔底下也现出了自己的真身——一坨白色的粑粑。
用这个做结尾的注脚,让我觉得也许程小东还是有积分自知之明的。
周末因为无所事事打发时间,终于勉为其难,带着对扬子黄圣依之流的成见,和恶评如潮的偏见,在视频网站看了白蛇传说,却意外的被电影感动了,情节流畅,除了白蛇湖心亭一段略微突兀,所有其余感情线都发展得自然到位,水漫金山一段视觉效果有突破,有那么点后天的味道。
微调了情节和人物定位,没有令人生厌的人性探讨与控诉,放弃了纠结的n角恋,没有沉迷依仗情欲来彰显自己没有的深度,老老实实讲了一个光明磊落纯净的奇幻故事。
即使我是对白蛇传毫无了解的老外,也一定会被这个中国传说触动。
音乐给煽情加分不少。。。
我觉得这真的就够了。
打开豆瓣来看看评分,却低得可怜,叹息,叹息。
————————发完评论再看别人影评,吃惊的发现所有好评下面都是一片骂托的声音,所有差评下面都是一片附和之声。
不禁冷笑一声,呵呵——
国产电影,一直很少在魔幻电影上有所尝试,一来是无可借鉴的前辈经验,二来是囿于特效、化妆技术的落后。
不过偏偏有杨子这样一个多金有胆的制片人硬要尝试,于是便诞生了《白蛇传说》这样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入围威尼斯的非竞赛单元,于前日正式放映,影片的特效能看到中国电影在技术上的进步,在电影内容上,则是笑点突出,从过往经典电影人物里都能找到原型,剧情则是琼瑶戏、动作片、魔幻戏、搞笑片的元素杂糅混合,恰似一锅东北乱炖,虽物料又杂又碎,但不失为消暑迎秋的娱乐良品。
当然最让笔者意外的是:从来没有想到,原来这是一部喜剧…… 青蛇与法海徒弟最欢乐 为什么这是一部喜剧?
恰恰是因为多了青蛇和法海徒弟能忍这条支线。
两人的对手戏份类似少男少女偶像剧,文章饰演的能忍憨厚老实,不谙男女之情。
阿SA饰演的青蛇则是褪掉了张曼玉版的妖媚刁蛮,活脱脱一个玉女版。
于是“金风玉露一相逢”,搞笑剧便上演了——这其中以刚刚被蝙蝠妖咬之后的能忍被青蛇以三招方式骗到破戒为精彩,两个人物的性格相当生动。
在电影的结尾处,受伤的青蛇和已经化身成蝙蝠妖的能忍相顾依偎在一起的画面也产生了很强的喜剧效果,是媒体和业内场放映时,难得一次的全场哄笑。
不少中国媒体都觉得这一支线的交代太少,不过,据说,在国内版的放映时,这条支线内容会更丰富。
白蛇是现代摩登女 黄圣依受考验 真是难为了黄圣依!
在《白蛇传说》里,瘦弱的她不仅要变成打女,力战法海、水漫金山,还要和林峰饰演的许仙演好爱情戏,除此之外,还要负责时不时搞一搞笑料,增加些乐趣。
程小东在描述这部电影时,称希望用现代的手法来讲述这个千年的故事,于是白素贞从温婉淑女变成了摩登女,不仅在凉亭里主动勾引许仙,用发力断掉其退路,逼得他投怀送抱,还在两人同寝后的第二天早上靠在门上向许仙抛媚眼。
这样的剧情设置,不仅对黄圣依,对于任何女演员来说,恐怕都是一个考验。
那些似曾相识的经典电影形象 不知是巧合还是华语媒体过于敏感,我们在这部电影里能追溯到多个经典电影里的形象:蝙蝠妖像是好莱坞电影《圣徒》里的吸血鬼(或是其他好几部好莱坞片中的吸血鬼);里面的鼠妖完全是《料理鼠王》的原型;雷峰塔里的妖魔鬼怪逃出的场景,那些空中四窜的黑色影子,则让人想到了《哈利波特》系列的食死徒……好在这些形象要么负责惊悚,要么负责搞笑,都起到了该有的作用。
四大笑点: 1、能忍:我的愿望就是成为金山寺的大住持?
法海:那我呢?
能忍:我是说……法海:等我死了以后吗?
能忍:师父不是,我的意思是……(这段法海跟徒弟能忍的对话,破掉了这个形象过往的高大全,十分自然,可惜该形象在后面塑造中没有继续发力) 2、能忍在河边捉蝙蝠妖,跳上一条船,此时,穿着宫女服的几位姑娘齐刷刷张开了蝙蝠的大翅膀,直勾勾就飞了起来,宫女服四处摇曳…… 3、长得像“料理鼠王”的老鼠,带着一帮老鼠兄弟跳进河里,帮白素贞。
突然,水中出现了一堆老鼠,等着小爪子又起来,此时童声响起:“兄弟们,冲啊!
” 4、狐狸精将法海一行诱入竹林,开始施展妖术,一个个活色生香穿得很少的妙龄女子从柱子里爬出来,围着柱子扭来扭去,看样子,有的跳的是钢管舞…
南宋年间,世道离乱,更有各方妖孽为害世间,亦有痴情种子因缘和合,演出千古传奇。
某深山老林,一青一白二蛇修炼千年,化得人身,终日在山中畅意游玩,好不自在。
二蛇偶遇上山采药的郎中许仙(林峰 饰),白蛇(黄圣依 饰)倾慕许仙,并偶然救得他的性命,自此凡心触动,决定下山寻找心上之人。
适逢佳节,二蛇变作人形,以白素贞、青青(蔡卓妍 饰)之名来到城中。
正所谓因缘际会,白素贞终与许仙相逢,结为夫妇。
杨子和黄圣依这二位的名字总会凑巧不凑巧的走进人们的视野,黄圣依,05年毕业于北影,后被星爷相中,正当众人以为此女从此平步青云的时候,第二部电影还未开拍,便因私自接活又拍裸照被公司雪藏,之后提出的单方面解约更是将双方的关系拉到了谷底,彻底闹翻之后被杨子拉入伙,混迹于各色电视剧与三流电影之中。
若是好好拍戏也就算了,已婚商人杨子聪明地放弃了如今烂大街的炫富路线,改和自己的艺人兼商业伙伴走起了一条公开的小三路线,不断以此吸引眼球,而黄圣依也顶着这顶公开小三的帽子开始慢慢积累人气,虽然一直不温不火,但也终于等到了这次《白蛇传说》的开拍,3000万美金的投资,给力的卡司,履历表还算过硬的导演,看来胜败在此一举。
这三千万美金中有多少花在李连杰的片酬和宣传上,我们不知道,回到电影本身,在国产烂片云集以及国外剩片赶场上映的后暑期档,本片还是有一定看点的。
针对各个观众群的演员,上有李连杰,中有各路钻石配角,下有林峰、文章,可谓打击面较广;以中国古典传说为蓝本,装入新世纪的爱情,不时跳出现代气息浓厚的台词,成功塑造出文章这个专门负责搞笑的角色,感人之处也不忘流行地加入些雷点。
悲情不好拍,那就再肉麻一点;经典不好拍,那就另辟蹊径;李连杰只愿当配角,那就剪成主角。
在这种众星捧月模式下我们的女主角表现如何呢?
可悲的是我对黄小姐的印象还停留在《功夫》里那个哑巴女孩,即便全片都是女追男,还是很猛烈很过瘾那种,我可以接受,黄圣依却并没有把白素贞这个角色塑造好,而是陷在有男主角时是妩媚魔女,没男主角时就霸气女魔的怪圈里,二者的互换总是让人感到不自然,黄圣依缺少的是那种被法海步步紧逼的情绪推动力,也许黄小姐一直把自己看的足够强大,尤其是吃了那颗不怕打火机的仙草之后,完全不把背景其实蛮狞的法海放在眼里,直接导致结尾残暴的大逆转。
恰恰是阿Sa,比较到位地诠释了小青这个怀揣实用主义又显得看破红尘的女青年。
林峰的表现中规中矩,业余爱好是攀岩的苦情男感觉出来了。
而杨千嬅,林雪,杜汶泽高密度的亮相着实给观众带来许多惊喜,杨千嬅的傻、林雪的呆、杜汶泽的萌,每个人最有特色的一面在短短一场戏中轮番轰炸,笑声不断。
接下来说说本片的正式主角,李连杰,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一部探讨人情和法理的电影,没有孰对孰错,而是执行者该如何去看人情,办法事,当年徐克的《青蛇》李连杰未能出演,而是让位于青涩许多的赵文卓,此次出演对李连杰来说也算一种完整。
纵观他这两年的作品,因为身价过高,最近在国内领衔主演的大片还是四年前的《投名状》,国外拍的几部也是评价不高,急需巩固身价,便接连接拍了程小东的《白蛇传说》和徐克的《龙门飞甲》,拍摄时更是在两个片场间奔波,而李连杰与程导的合作也是由来已久,虽然程大导是拍出过《倩女幽魂》以及《笑傲江湖》的,可那也是在香港的时候了,进军内地的那部《江山美人》听着名字就让人后背发凉,这次发力的如何,想必拍摄之前,李连杰也是深思熟虑过,这种土财主想用钱堆出来的电影谁也不敢保证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连杰越是想更多的通过电影传达自己的武术思想和佛学观,但这不能成为武指出身的程导丝毫没有展现出打戏功底的原因,整部戏李连杰多是在粗糙的猛一看还挺唯美的CG背景下飞来飞去,打打空拳。
功夫片已经没落,但也不应该打着功夫的名号大秀山寨特技。
李连杰,你的武术是不需要后期的,而看着你在劣质的特效中飞来飞去,真心的不舒服。
总的来说,这是部有惊喜的片子,惊喜之处在于它本身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差,也许是经过以往无数烂片洗礼之后的我们变宽容了,也许这是所谓的国产大片质量开始提升的一个好苗头。
但同时,黄圣依小姐如果认为不提升演技,光靠这种小三路线都能够把自己捧红的话,那希望她早点意识到,这样永远也得不到大众的尊重,我是怀念着《功夫》里青涩的你。
而李连杰,要么你去拍科幻片,要么去拍功夫片,请不要拍劣质科幻功夫片。
比我预想的好一些,特效基本已经达到国产片的顶尖效果,故事表演虽然苍白一点,但还是不乏亮点,最后的结局暗示的“心怀天下,必有包容”,不同个体不同群体都应该多些理解和包容,世界才会更美好。那只老鼠做得不错,老让我想到精灵鼠小弟。
学青蛇 比不上青蛇 但,特效真不错 。。。= ^=
特效还不错,也有笑点。
比预想的好一些
作为程小东同学执导的首部动画片,还是可圈可点的么
虽然剧情很单薄对白很可笑,场景很滑稽,我还是在落幕的时候被感动了。
看到水漫金山那段的对白 只想爆笑有木有。。。。
挺好的啊,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很不错,故事也与前不同,没有谁对谁错的纠结。李连杰岁数越大文戏越好,文章更是增加了惊喜。对我们自己的电影不好太刻薄么
有这么个妖这么的爱也挺好的······
其实这部片子真的还不错,但是为什么现在的白蛇传都要忽略报恩这个环节!这才是白蛇传的根本啊!
骂声够多了,我就不添油加醋了,平心而论,配乐相当不错,结尾处有小感动~~
特效牛逼,音乐不错,结尾有感人到,爱情来的莫名其妙,林峰实在大减分。比预想中好很多,对得起这个票价吧。
这一部,我看到了中国特效电影的未来。
全片的笑点就仅仅那么一句,骗子。我对这部片子想说的也是这俩字。
你的一句:素素~~~~~~成功的把我击倒!!!
仙草不是人参是乌贼,狐狸精大跳钢管舞,蝙蝠怪近看是吸血鬼远看是西洋龙,老龟是从梦工厂穿越过来的,老鼠是从皮克斯穿越过来的,法海是托塔李天王,和尚全湿了,至于青蛇白蛇……您挤过牙膏吗?其中之一还是薄荷味的呢……
只要快乐~爱就没有错 岁月的枷锁比我们脆弱~五星都为杨子
重口味,人兽
基本底线是守住了,但依旧问题多多。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编剧上,叙事生硬、情绪跳跃、人物呆板,对白更是严重不着调,前言不搭后语,没话找话一句一句硬挤出来的。演员没有能放开,表演过于拘束。特效运用过于泛滥,想不假也难。这么多特效场面真要全做到逼真,即便3亿投资恐怕也楼不住。
台词太“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