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政治不说战争,但是真的希望不再会有血债血偿那样的报复,希望不会再有伤害,虽然这样说很苍白了但还是希望。
原本伊拉克伊朗约旦叙利亚以色列这些国家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她们应该很美的决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大国,希望有一天可以去旅行不用为安全担忧。
每个人都是谎言和真性情的交织体,利益和政治的牺牲品的无奈和彷徨,揭露了西方的政治弊端和丑陋。
小李子出品必属精品,真正的无冕之王。
反恐枪战对决爱情酷刑宗教zhengzhi讽喻片。
用犀利的笔触刻画出米国反恐的本质,就是去除一切可能的反恐威胁,宁可错杀,不愿姑息。
对于提供情报的宗教分子,利用完了就彻底抛弃,不顾人死活,他们帮助他人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情报。
而小李子是个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的情报人员,他愿意为帮助过自己的人说话,秉承着以诚待人,但是在一个比较糟糕,没有信用的后盾支持下,他还是慢慢变得面目全非,有心无力,一次次险象环生,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自由的工作生活,他宁愿远远地观望,不愿靠近,因为靠近可能就是无心的伤害,危机四伏,这样远远地观望就是幸福。
欧洲连续发生好几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都是在人流较多的闹市区,死伤人数众多,为了揪出幕后的宗教分子。
米国的情报人员与当地的一个工作人员一起在幕后黑手可能出现的地方侦查。
一天,当地工作人员说有一个宗教分子被要求去自杀袭击,但是他觉得是高学历,不愿意去,想去美国躲起来,可以提供情报,但是要米国情报组织安排他逃去米国。
小李子就和这个人接触了,那个人提供了一个视频,是引进录制的,说的就是为近期的几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负责。
小李子让他提供这个的住址和详细的行动轨迹,这个提供情报的人员不愿意了,他要求先让他去米国,然后在提供。
小李子问了上级,根本不可能让他去米国。
还要求将这个人带到闹市区。
也就是让他做饵,去诱骗幕后宗教分子献身。
结果这个人才在闹市区出现,就被人跟踪,为了保护他,小李子和当地情报人员,一路飞奔,但是还是没有来得及,这个人被打死了。
然后小李子和当地情报人员一起去那个人在的地方继续侦查,发现那里有人在烧资料,小李子上前询问,烧资料的人从房子里喊出一个人,这个人出来就开始掏枪,于是开始激烈的枪战。
小李子打死了房子外面的恐怖分子,冲进里屋,里屋里一个恐怖分子引爆了炸弹。
小李子被炸得七荤八素,小李子带着当地情报人员准备撤离,这时两辆恐怖分子的车子追了上来。
小李子的车子被榴弹炸毁,小李子被救走,当地情报人员没人管了。
小李子养完伤来到了阿曼,在这里从事情报工作。
他代表米国情报部门,罢免了当地的情报负责人,开始与阿曼本国的情报组织合作,互利互信,不再像以前那样相互猜忌。
他又在当地找到了一个情报人员,开始侦查制造欧洲炸弹袭击的幕后。
还在当地认识了一个护士,并爱上了她。
通过搭讪,两个人慢慢好上了。
小李子还以男友身份去了她姐姐家做客。
虽然存在种族上的隔阂,但是还是聊的很愉快。
因为小李子上面的组织对阿曼情报组织不坦诚,小李子被赶出了阿曼。
但是很快他就又回来了,这一次为了引出炸弹袭击的主谋,小李子制造了一次假的袭击,但是全部用了真实的场景,还在新闻上造势。
这让主谋开始捉摸不透,不是自己主使的,怎么还会有人搞袭击。
通过接触小李子让他们认为的人员,才知道自己上了当,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是被人耍了。
于是他们抓了小李子的当地女友。
小李子说想让自己成为人质,就跑去去主谋做交易,结果被抓了,还被施以重刑,差点死了。
幸亏阿曼的情报组织冲进来救了他。
原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米国的无人机虽然失去了目标,但是当地的情报组织还是找出了端倪,把主谋一网成擒。
最后小李子来到女友工作医院外面,远远望着女友,很是幸福。
小李子蛮适合这样的浪子生活的,拍得很有味道。
恐怖分子真是宗教狂热,整天蛊惑着别人去自杀爆炸,米国的情报人员与这群亡命之徒对峙,真心还是很不错的主题,但是看得多了,就不稀奇了。
沙漠里的兜圈突然散开的隐蔽手法还是不错。
米国对战乱中老百姓不屑一顾的态度看出他们的伪善,为了既得利益,不择手段,其实与恐怖分子又有多少分别?
哈尼才是最后的赢家,在Ferris与萨利姆的猫捉老鼠游戏中,他先安插小卡拉米在萨利姆组织中,当Ferris被萨利姆的重要老干部抓到时,再出手解救Ferris,逮捕老干部,进而抓到萨利姆….哈尼与老板Ed都很喜欢Ferris,因为Ferris除了能干之外,还待这一颗不会背对上司的忠诚,尽管嘴巴很皮。
在电影最后一幕,Ed放过Ferris的生命……谎言之躯的两大谎言是老板Ed与哈尼,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算盘,而且不会跟任何人说。
哈尼嘴巴上说信息分享,但他强调的是Ferris不能骗他,而不是坦诚相待。
《谎言之躯》。
7分。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罗素·克劳主演作品。
故事算精彩,剪辑和色彩都很棒,但全片最赞的是这个片名,神来点睛——《谎言之躯》(body of lies) ,非常好。
小李子饰演的罗格从记者转身为特工,追踪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
但你懂的,所有的特工都是被利用的棋子,罗格也一样,用后即弃。
不同的是,他没有机会复仇,也不需要展开复仇,然后他就被恐怖分子抓了。
小李子演出相当努力,演技也在线,与格什非·法拉饰演的女配情感戏也互动得不错。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是个天才,比如我最爱的《火星救援》就出自他手。
片子做的很不错,剪辑、动作场景等等细节可圈可点,但这些并不是重点。
如果你在某些细枝末节上纠结的话,你就丧失观看这部电影的乐趣了。。
姑且先从人物设定上入手:LEO饰演一个智商超群、斗争经验丰富以及为人谦逊的CIA。
又由他过于坚持自己的道德和情感原则的性格,决定了整部片子的走向。
对投诚敌人的怜悯、对搭档和线人的爱护、对同级的尊重与诚实、对上级的心理叛逆和行动服从,决定了他是个人际关系良好,而永远不能成为CIA高层的基层特工。
而为了维护工作中产生的爱情,更是使他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是美国社会中正义、爱情、智慧等等一切积极力量的化身。
有些童鞋对于编剧对他的编排有相当的异议,比如,CIA上班时间不能谈恋爱(尤其是做生死任务期间),这CIA工作上犯了许多低级错误,ETC。
我想说,他本来就不是一名“原装”CIA,难免工作上感情用事,而这样才更能揭示出他身上的积极能量。
他能如此珍重自己的partner,必然会更珍重自己的lover,也正是这点,被敌人利用,让他自己走进圈套。
RC饰演一个CIA高层,他也是美国政府的代表。
工作上犯个人主义经验主义极端主义错误,一意孤行,只顾自己(泛指。
在国际问题上就是指美国,在人道主义问题上只顾美国公民,在CIA内部事务中就是本人)利益,全然不顾他人(泛指。
同前)死活,ETC。
总之,更多的代表消极力量。
HANI是约旦方面的情报头子,才智与LEO不相上下,城府却是天壤之别。。。
再就是激进组织了,行事谨慎,制度森严,其头目也同样才智一流,在与LEO的正面交锋中不落下风。
其他角色就不一一论述了。
美国政府拥有绝对力量,这也是造成他们低估对手、狂妄自大的主要因素。
激进组织躲在暗处,坐拥天时地利。
当地情报部门做事干练、下手凶狠。
他们之间的争斗由来已久,久如鸡生蛋蛋生鸡,已经分不清孰是孰非。
但是由于各方interest不同,导向了日益激化的斗争。
影片的开头,当作为决策顾问的RC义正言辞的说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的时候,不知道他到底还能不能分清楚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谎言。
片名body of lies,到底谁才是这个body?
我想,问题的答案不是who,而是what。
RC一直重复的话是什么?
在这场战争里,没有人是无辜的。
这是整部电影的关键。
为什么没有人是无辜的?
因为他们全都生活在一个由自己编织的巨大的谎言里面,并且要继续编制下去,而LEO,即使他很正义,即使他很聪明,即使他有很强的原则性,只要他在圈子里就无法幸免。
so,整件事情都是由lies组成的。
LEO也许开始就看穿了,只是抱有幻想,妄图成为一个美国式英雄,总之,他最后心灰意冷,out是他选择的也是被选择的唯一出路。
I and the public know what all schoolchildren learn ,Those to whom evil is done Do evil in return---W.H.Auden那里是不是我们的归属,答案并不重要,因为事已至此,我们疲惫不堪,一切永无止境,我们甚至无法自我安慰,幻想敌人于我们同样疲惫。
因为他们没有听着,告诉你一件很重要的一件事,工作对一个人来说并不重要,我是说,不是最重要的```不,我只是想要你知道我的感受,我对你的理解
两位主角我都很喜欢,咋在一起拍的电影就这么平庸呢?
说是娱乐片吧,剧情也不是很吸引人反恐片吧,也没有紧张的剧情惊悚片?
也就砸手指那一段有点吓人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回忆Leonardo的上部电影“血钻”和“无间道”讽刺的是发现这几部电影的共同点是:Leonardo扮演的角色都在不停的说FU-CK!
Russell Crowe,对他的角色没什么印象……只感觉他演的没有以前好看了!
没美女,整部电影脏兮兮的……囧
我真觉得还挺好看的,但不知为什么就睡着了,第二天接着看完的。
主题还不错,反恐题材,中东局势,没有正义的指引,没什么人是无辜的。
当我们看着有人出生入死都找不到归属感的时候,可能会对自己目前的处境庆幸不少,这很有利于我们找到自身的幸福感,同时,背景环境想得越大,越觉得这世界让人失望,人心不古啊。
片子拍得很努力,什么枪战、血腥、恋爱、阴谋、政治、战争、宗教、民族一类的流行美国元素用了不少,除了床戏基本都凑齐了,甚至于那个美国间谍被全身剥光绑在桌子上打屁股、LEO挣扎着衣衫不整地被抬上刑台的镜头都让我想到了性虐的暗示,电影真是越来越堕落了。
之所以没安排床戏,想必是导演觉得床戏已经过时了。
片中LEO爱上了中东美女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的上司居然会同意他去自投罗网去换回一个没啥用的人质,就算想引出对方的首领,风险也太大,操作性不强啊,而且一名确认身份的CIA落入敌手,其政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片中已经交待了这俩搭档是多么的HARD,连并肩作战的伙伴落入敌手都要马上处决掉,怎么这么轻易地就送上门去?
要说是过于信任卫星定位,也未免智商太低,跟这伙人打交道不是一两天了,这种赌注未免太傻。
喜欢24小时的人也会喜欢这片子吧,LEO的反叛换成硬汉倒也让人适应,LEO版的硬汉形象倒不逊于其他演员演绎的版本,只是没有更好。
我选(盗版)片的时候就是想看的一部比较好的好莱坞电影 -- 关于一两个人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有些复杂的故事,兼有想表述一些不太简单的立场,加上一些敏捷生手、生离死别、枪林弹雨、死里逃生、个人感情、等等等等的必要好莱坞元素。
这部电影符合预期,并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部严肃的电影,而是一部包装的不错的娱乐电影。
像任何有争议的大历史,中东是个好题材。
看了一些之前的评论,认为这个电影因为题材的关系变得过于复杂(甚至有些过于严肃)。
我就在中东,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听到电影里的几句阿拉伯语,倒是很亲切。
再加上一些其它原因,我倒是觉得这个电影显然是观点最被淡化。
我看得很有劲,甚至有那么几分钟在琢磨,我也许可以在路上认出一两个特工,找一份特工的兼职什么的。
那两个amman和dubai的航拍镜头,真是好莱坞的专业功底。
(记得,碟中谍拍上海的时候也是那个角度。
)然后,那些平房集市的俯视镜头,就更不用说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西方人由于各种非旅游理由出现的街市的代表。
一句话,摄影水平体现了好莱坞的职业水准。
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这城市看上去很有资本主义色彩,同时让人觉得复杂不容易理解。
恐怖组织是没什么想像的余地,就是地下通道和黑白摄影机。
不过,那个约旦的特工老板,谈判和做事方法就和纽约的意大利黑手党一样。
那个坐在美国家里,出差两次的老板,又是很典型的貌似有能力的政客型中情局行动执行官。
至于那个主人公,编剧想让他成为执行奇异任务的情感复杂立场不清的正常人,从而把剧情引向了好莱坞式的复杂。
往简单里说,这个结局也没什么太大的意外,主角没死就没意外。
这些那些,少不了好莱坞最著名的前面的情节一定有下文的原则。
不过,好莱坞电影奇妙的是,就算什么你可以摸出十之八九的路数,这个电影还是可以看看的。
所以这是个成功的路数。
还有一件事情,dicaprio可能以后也就会演这一种角色了,不停fword的,同时又可以很善解人意很绅士的,肯定很聪明的这种。
这次让他讲阿拉伯语倒是挺有意思的。
(只要西方人一讲什么语言,就好象这个语言背后的文化全都被理解一样。
)想想他最早最早的who's eating gilbert grape和后来的catch me if you can和很张狂的aviator,mmmmmm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拿奥斯卡。
这样局中局的剧本太多了,没啥新意。
一早就看出Hani不是善货。
不过比起开场的冗长邋遢,到后来就好歹有些情节。
但是引入女护士的感情线,编剧的脑子进水了吗??????
2009-02-08,并不算太复杂的故事,营造一些气氛。7
大片,有点没懂,这莱昂很幸运啊,都是和老牌民星对手
十分喜欢小李的片子,越来越成熟,演技精湛。
呵呵,自己设局,这个也算有点新意了
摇滚黑帮里的uncle Archie, MarkStrong真的很出彩.....迪卡还是不错的,除了泡妞那段。。。
拍得挺无聊的,作为悬疑片让人丧失想一探究竟的欲望。主线大概是小李作为前线特工以身犯险,制造假象引出恐怖组织首脑,但反被官僚上司设局陷害,好在最后成功脱险。开头很好,紧凑的引子带出核心事件,同时埋下几分不安感,但越到后面就越冗长繁琐,叙事又零碎跳跃,亚非欧美转个不停,看得人晕头转向,唯有几场爆炸戏还是老雷的水准。克劳总和孩子一起出现,不知道编导是在给一个冷漠无情的官僚角色增加点人情味还是想表达他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以反衬小李前线的艰难。斯特朗的表演有说服力,演一个约旦情报局头子令人信服,几乎让人忘了他是个英国人。而小李的表现则很一般了,他从头到尾狂躁的状态也看得人提不起精神。(老雷的这部片我之前有点印象,因为在MythbusterS12里出现过验证沙漠分车劫小李情节的场景)
还不错,对恐怖主义的另外一种理解
导演高人功力深厚……谎言之躯直指所谓美式人权与民主的虚伪,践踏道德与人性底线的反恐,捉襟见肘的反恐,其本身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恐怖行动……
如果导演的想法少一点,这部电影还能精彩一些.而且整部片子的大美国主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使人看下去的动力
多情的代价真高
绝对一般 浪费时间
无论是恐怖组织还是反恐组织无不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实现自己的权利和欲望,雷德利·斯科特又奉献了一场好戏。
实在是冗长无趣。。。
设计一个假恐怖集团引出真的不是蛮好的,结果草草收场了。老美的各种高精尖基本都是摆设。在恐怖分子中埋个内奸然后拿个CIA引出来就解决问题,约旦情报头子就这么简单粗暴的解决了问题。
克劳胖成这样,差点没认出来,电影看起来很热闹,但看得很累
两个词就可以概括这部让人昏昏欲睡的电影,谎言和爆炸。
刚认识没多久 又不是很好看的一个阿拉伯 值得吗 换一个别的切入点比如搞基搭档 我肯定会更喜欢这片
三星半吧。要不是马强太有魅力,也不会多给半星打上四星。马强跟小李子在这电影里一个哈尼一个dear的,啧啧。有时候也会感觉小李子撑不起这种剧情。怎么说呢,他每个角色都大同小异。每次看他的电影都感觉是看会穿越的这个他而不是看不同的角色。‖哦我可真爱马强和罗素·克劳。
刷新了雷德利无聊程度的下限,这部简直不知所云至极。剪辑混乱,场景变化快,主线叙事不清晰,基本上没什么起伏;还有中东人的脸实在长得太像了,以至于脸盲根本分不清。一部动作谍战片看得人昏昏欲睡,还他妈这么长。。
莱昂那多·迪卡普里奥在此片中的表演和《血钻》如出一辙。紧锁的眉头,为摆脱奶油小生而故意整惨的造型。也许跳出去演演喜剧什么的才能抱个最佳男主角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