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家和
主演:蔺康靖,纪建,杨禄鹏,王莺歌,季立波,李京科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简介:因为一场意外事件迫使两位主人公开始寻找那个模糊的地方,那个属于他们心中的好地方。详细 >
西郊有密林
夜幕覆盖华北平原。故事大胆,影像准确,克制,带来宽阔的地理和心理空间。
技巧都有了,還是難掩普通。
这一类电影的危险性在于,结束之后印在脑海的往往是图形而不是人物。整部片子对于色调的控制,总令我想起染色的黑白默片。此外,高度形式化的观感主要还是来自于导演对于画面构图和剪辑的控制,比如在房屋住宅部分的拍摄,无论近景远景都选择一些倾斜、遮挡,营造一种逼仄、困顿的感觉,不知道这种有点高度强调经验局限性的影像感觉,是否是在呼应影片的边缘人主题。确实,感觉是把一些第六代的边缘人啊,犯罪啊,与家庭关系的距离感等主题,拾掇出等待戈多式的荒诞性。于是乎,影片开头对非职业演员的强调,与其说是一种新现实主义式的或是低成本制片美学的声明,但不如是在提醒观众注意日常的荒诞性?
风格很强,可以期待导演的后续成长
短片#3200. #28th Sarajevo IFF# 前获2022戛纳电影基石二等奖。非常简练,把限制性用出风格,构图调色都很讲究(调色实际上还是有点过了),数字时代带来的最好的可能性。
故事比较短,但是做短片也还好。摄影虽然局限中焦,但是避免太多杂乱内容入画也是省钱的方式。摄影系出身的导演对色调、构图很敏感,自己下场调色确实得心应手。很多活儿都自己干,场地选不要钱的,演员友情出演的,几千块钱拍完这个片子不是很正常吗?看别人得奖了你五千块拍不出就嫉妒?
有几个镜头设计很机巧,但也没好到会让人觉得有希望。不禁想起前段时间有篇文章,中国短片这股浪潮会爆发,但背后有可能是当前创作者“唯一”出路,人家可以等你,但人家没说缺你不可~
2.7
西方油画式的工整构图和画框里人物的生活化会互相抵消,因此形式没有帮到内容,短片这么做还行,长片会有很大问题。
死者名叫模糊,模糊到不会为电影增加第三幅面孔,由于文本留足了空间,他的死亡作为比喻的任一部分都很合适。实际上死亡本身就是日常现实中最超现实的部分,影像的处理本来只该提供抵达这里的入口,而不是成为表达。
有想法 有审美 就算学生气又何妨?收尾意犹未尽
没见过这么阴间的片
怒打五星!
有一个人鬼同框的镜头很绝,也是唯一的亮点。
完完全全的学生作业,学生到让人感到惊异。
最喜欢的不是人鬼同框,不是冷暖对比,也不是色调变化,反而是前面那场两人无所事事,朋友让唱段戏来听听的那种穿透现实的虚无感。而后面剧情走向还有整体变成了一种廉价的“美感”,感受不到创作者对内的求索。
几帧镜头不错而已
视觉真的,它值得
3.5。FD.风格是有的,该克制的时候很克制。但在片中的黄蓝都没有特别明晰的意义下,调色实在是有点过度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西郊有密林
夜幕覆盖华北平原。故事大胆,影像准确,克制,带来宽阔的地理和心理空间。
技巧都有了,還是難掩普通。
这一类电影的危险性在于,结束之后印在脑海的往往是图形而不是人物。整部片子对于色调的控制,总令我想起染色的黑白默片。此外,高度形式化的观感主要还是来自于导演对于画面构图和剪辑的控制,比如在房屋住宅部分的拍摄,无论近景远景都选择一些倾斜、遮挡,营造一种逼仄、困顿的感觉,不知道这种有点高度强调经验局限性的影像感觉,是否是在呼应影片的边缘人主题。确实,感觉是把一些第六代的边缘人啊,犯罪啊,与家庭关系的距离感等主题,拾掇出等待戈多式的荒诞性。于是乎,影片开头对非职业演员的强调,与其说是一种新现实主义式的或是低成本制片美学的声明,但不如是在提醒观众注意日常的荒诞性?
风格很强,可以期待导演的后续成长
短片#3200. #28th Sarajevo IFF# 前获2022戛纳电影基石二等奖。非常简练,把限制性用出风格,构图调色都很讲究(调色实际上还是有点过了),数字时代带来的最好的可能性。
故事比较短,但是做短片也还好。摄影虽然局限中焦,但是避免太多杂乱内容入画也是省钱的方式。摄影系出身的导演对色调、构图很敏感,自己下场调色确实得心应手。很多活儿都自己干,场地选不要钱的,演员友情出演的,几千块钱拍完这个片子不是很正常吗?看别人得奖了你五千块拍不出就嫉妒?
有几个镜头设计很机巧,但也没好到会让人觉得有希望。不禁想起前段时间有篇文章,中国短片这股浪潮会爆发,但背后有可能是当前创作者“唯一”出路,人家可以等你,但人家没说缺你不可~
2.7
西方油画式的工整构图和画框里人物的生活化会互相抵消,因此形式没有帮到内容,短片这么做还行,长片会有很大问题。
死者名叫模糊,模糊到不会为电影增加第三幅面孔,由于文本留足了空间,他的死亡作为比喻的任一部分都很合适。实际上死亡本身就是日常现实中最超现实的部分,影像的处理本来只该提供抵达这里的入口,而不是成为表达。
有想法 有审美 就算学生气又何妨?收尾意犹未尽
没见过这么阴间的片
怒打五星!
有一个人鬼同框的镜头很绝,也是唯一的亮点。
完完全全的学生作业,学生到让人感到惊异。
最喜欢的不是人鬼同框,不是冷暖对比,也不是色调变化,反而是前面那场两人无所事事,朋友让唱段戏来听听的那种穿透现实的虚无感。而后面剧情走向还有整体变成了一种廉价的“美感”,感受不到创作者对内的求索。
几帧镜头不错而已
视觉真的,它值得
3.5。FD.风格是有的,该克制的时候很克制。但在片中的黄蓝都没有特别明晰的意义下,调色实在是有点过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