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我以为会是一部悬疑片。
因为那个男人的动作真的很奇怪,像个跳大神的,不信你看。
然后是这姑娘的回应动作,这称不上是舞蹈,充其量是“尬舞”。
我承认,前15分钟是抱着一颗吐槽的心看的,心想着这俩人还挺有意思的。
极其简练的对白。
早上好。
希望你昨晚一切顺利。
回见。
在电脑上敲下便利贴上的时间代码,就能看到他们彼此用舞蹈进行的无声对话。
直到主管交代新人一些事项的时候,敲下一组时间,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音乐响起,两个人一起起舞。
很奇特的舞姿。
在我眼里,它甚至称不上是美的。
可不知为何,心底那块柔软的地方似乎慢慢地被触动了。
他们不发一言,只是用全部热情来跳舞,只有非常有默契才能做好的这些高难度动作,他们做到了。
这种感觉,好像是遇见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诶。
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电子时代,两个灵魂以这种方式惺惺相惜,实属一件奢侈的事情啊。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暂时心灰意冷了,就看看这部片。
至少它让你相信美好的事情依然在。
《时间代码》一个科幻的起笔,一个温馨的故事。
或许有人说它讲述的是当代社会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或许有人说它是对机器大生产时代以后对人的束缚。
或许……但在笔者看来,孤独才是它的背景,知己便是它的故事。
高山流水伯牙处,钟子期善听。
影片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小人物――保安,或许编剧觉得日夜颠倒的,整日对着机器说话的保安更显孤独。
男主出于兴趣,或许也因为消遣使然,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偌大的停车场,孤独地似蝴蝶般舞动自己,张扬的享受每一个动作,在每一寸时间中。
直到一天,女主的一张纸条出现在显示屏前,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个和自己一般孤独的人,就在咫尺之间。
就这样蝴蝶的孤寂之舞成为了欢乐的交响乐。
日夜倒班的他们,即使碰上面,也只不过一句“how was you night”,但这也不妨碍在一张张小纸条中,彼此的意和。
孤独的人和孤独的人碰撞在一起又会如何?
情节之外,影片的镜头也别有用意。
不同于常态,影片的高潮并没有使用亮眼的镜头而是用监控摄像的画面,习惯了imax3D,蓝光,各种各样的绚丽的镜头艺术的观众就这样在一个别致的炮弹下体会震撼。
而这个广角低画质的高潮画面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灿烂,平静之中净显大美。
最最最令人痴迷的还是属于bgm的普通又绚丽之处。
跳动的音符,和恰到好处的升降让观众沉浸在这孤独中寻找知己的味道,那充满不安又归于欢喜的意味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高潮后戛然而止又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音乐构筑了灵魂,无法用言语表示的感动。
《时间代码》是一个平常之中的故事。
导演用简洁而干净的拍摄手法和富有深意的情节让孤独的墨水滴入我们的血液,再用抛弃孤独的情感引起共鸣,言简意赅便是如此。
作为一部在嘎纳电影节大放异彩,又成为贾樟柯导演第一部力荐的短片,time code在人物选择、情节设置、镜头运用等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在主人公的选取上,影片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曾引起公众关注的小人物—保安。
顺理成章,这项工作最冷漠乏味的工具“监控录像”成了全片的线索。
仔细想来,这一设置颇有讽刺意味。
在现今社会,每天机械的重复着进行工作的人,对待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大抵是没有感情可言的,而在本片中,一次偶然的交际,监控录像成了双方隔空交流和情感共鸣的工具。
在我看来,这一设计新颖巧妙,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机械性的工作对人思想的束缚。
本片中镜头的应有也颇为巧妙,在叙述主角日常乏味工作时,影片多次使用局部和表情的特写。
当影片在最后走向高潮,双人共舞时,反而没有像传统影片那样,在高处部分大量的使用运动镜头和不同镜头的对接来增加情感,而是全部从监控录像的视角,采用这种广角固定镜头并且低画质的画面效果来表现人物形象。
这样的应用给观众的冲击更为震撼,有一种“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味蕴含其中。
它向我们展示了并不是炫酷的画面特效和有冲击力的镜头组接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情感的共鸣。
此外,在情节设置上,联想蒙太奇的反复应用也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短片与电影不同,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详细交代人物背景和故事的前因后果,所以在影片中联想蒙太奇的应用很重要,影片两次特写女主留有伤痕且变形的脚部,不禁让人联想到她曾是舞蹈演员却遗憾的放弃了梦想;多次特写女主交班后关掉男主开着的收音机,不禁让观众想到在工作生活中,两人性格不同,女主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伙伴。
而在影片最后,“留白”手法的使用也很是巧妙,两人双双辞去工作,共舞一曲后故事戛然而止,他们接下来何去何从?
两人关系又会有什么变化?
留给了观众无限遐想。
很多网友说这是浓缩版的La La Land,但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相同,TimeCode并没有太多绚丽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简洁而又富有意蕴的手法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
大美归于平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拉片课程里我最喜欢的影片。
忧郁的旋律下,女主走动入画,带动了镜头的运动,走进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在地下,这一封闭隔绝的场景往往关联人深层次的心理。
前景的设计有效地丰富了画面的视觉要素。
特写接全景,横向接纵向,老道的拍摄手法令影像颇有层次感。
穿脱衣服时的跳切有时间跳跃的效果,从脚到头从下往上的小跳切也让整段运镜自然而不拖沓,尤其是胸口到脸的跳切是许多影片的惯用。
女主光脚时的脚茧是舞者的茧,为剧情铺垫。
对着镜子整理头发这一情节也在接下来会有新形式的重复。
二人在影片中第一次见面时十分客套,而女主似乎不满意收音机里的音乐,遂将其关闭,这也是剧情的铺垫。
女主在办公室的两个互相垂直机位的拍摄,除了在窥视视角下展现女主日常工作时枯燥的自娱自乐,更是充满层次,达到了时间跳跃的效果。
第一个镜头车出库的纵向运动和女主静止的位置垂直,画面被分隔成两边,左半边静止右半边运动;下一个镜头则是右半边横向运动,垂直左半边的静止车辆,也和上一个镜头纵向运动垂直。
刻意不展现路人角色的脸代表着其象征性,这只是女主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而在简短对话后接近电话铃声,衔接自然的同时也有紧迫的节奏感,与方才的散漫对比。
电话被放置一旁的处理令角色和观众都有被监视的紧张感,电话里上司的语气更是加重了这一氛围。
上司是讲求效率而无人情味的现代社会的符号。
监控摄像头中的衔接在影片中也可以以运镜的形式呈现。
地下车库贴地的运镜,揭示出了角色运动的状态,也直接展现角色抵达的位置。
对于监控探头的拍摄,起初的固定机位在露娜运动后也有了微动的运镜,这自然承接了动势。
女主在监控摄像头前行为被处理成刻意的留白,这为影片增加了递进感和层次感,留下悬念。
第二幕后,女主办公室换衣服的速剪镜头明显加速了,而甚至于整理头发这一本应该在镜子前的行为也被女主省略到了路上,连打卡上班的环节都险些被遗忘。
这代表女主的期待感和紧张感。
第二次见面,男主察觉到了女主的喜好,收音机被提前关闭了。
第三次办公室过道的镜头,女主已然不紧不慢,头发也早早整理好,甚至在打卡处拉腿,这代表女主已经习惯和男主的交流方式。
然而这一次办公室里收音机被再度开启了,嘈杂的环境中涌动分歧。
男主从女主身边挤过的安排更是强化了这样突如其来的转折。
画面被玻璃分割成两边,男主纵向的运动融进门外的白光,而门内的女主静止地看着便签望着男主,他们构成垂直。
扣错扣子的安排体现出新上任安保人员对环境和职位的生疏和稚嫩。
监控狂舞在多个机位下配合着上扬的旋律,把情绪推到最高潮。
这些机位和演员的安排也有垂直、递进等关系。
随着情绪高潮的来临,画面里所容纳的监控机位也越多,画面的内容越满。
短片(时间代码)你如果是评委会的成员在看到许多相似的影片后,突然出现这样一部,形式上新颖,有创造性。
内容上又不落俗套,虽然是很形式主义的电影,把人物封闭在地下停车场的世界,通过不同的场面调度元素,来强调封闭,机械和重复的人物生活状态。
这当然是出于导演对于人的关怀。
而且导演的观点也很明确,这样的工作(人物的生命活动)是反人性的,枯燥无味和机械的。
导演也认为舞蹈(艺术)是人性里面很美好的东西,不管现实生活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它是不是有点虚假。
我可以说它不是写实主义的影片,而是形式主义的影片,影片很明白且清晰的呈现出了导演的所要强调和要你观看的事物和东西。
他认为在监控室里日复一日进行这样的工作是重复,静止和没有生机的。
他认为舞蹈(艺术)这样的东西是美好的,是人应该去追求和热爱的东西。
可以看到生命的律动。
难道作为一个创作者不应该去向人们传达出什么是美好的东西,去唤醒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觉察吗?
不管两个保安工作人员,现实生活中会不会真实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地下停车场起舞。
影片本来也没有要真实客观的展现生活中的一切,只是通过一个合乎逻辑,真实存在的场景,可能存在的人而构筑起一个我们向往的美好的情感和行动。
男人和女人在监控摄像头下的舞动虽然是导演的刻意安排,但当我们做为一个观众,在看到由不同空间摄像头所记录下来的男女的舞动。
被不断的强调和升华,难道我们不应该有一丝感受吗!
认为他们在那一刻的舞动是美好而有人性的。
当我们在嘲笑他们时,我们自己也就再慢慢丧失什么是美好的东西。
什么是更加美好的情感。
作为一个创作者去尝试唤起我们日益麻木的感受和被日常所规训出的集体无意识。
做为一个创作者,你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拥有什么样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从生活中来。
而阅读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东西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东西何以产生,何以存在。
短片《时间代码》为我们呈现了地下停车场男女保安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
他们利用时间代码和监控录像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各自起舞,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肢体与灵魂的交流。
导演将镜头对准监控录像巧妙的设计了,人物服装以及场景上的暗示,使观众得以从这一奇妙的视角,窥见到这样秘密而浪漫的交流。
影片多次呈现桌面屏幕的画面,这种画面使得观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同时也在这一个看似机械呆板的监视器里,记录了如此静默而浪漫的内容,设置了极大的反差。
监控的角度自然是俯拍和全景,人物在其中显得渺小,而且动作也变得十足费解尴尬。
大多数观众的反应,或许就如同后来的新员工和老板一样,感到震惊困惑以及荒诞,甚至有些被愚弄的愤怒。
可是女主发现这个秘密是并不是采取这样一种态度,而是为他守住了秘密,谎称这是一个平静的夜晚,就是这样一种举动,只给观众留下了悬念,在其后证明这是一种精神认可。
除监控画面以外,更有玻璃和镜子的近景画面。
电影语言中玻璃普遍被视作人与人之间沟通上的隔绝,在影片中玻璃同样可以表示一种隔绝,两种情感。
玻璃里是保安室里无声的默契是有意压制的疏离感,玻璃外是一种张扬的诗意浪漫,即动作夸张的舞蹈。
而玻璃上的那张纸条,真像一个通风的缝隙,两种情感交汇其间,不亚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的冲浪板。
电影语言中,镜子折射的是内在情绪和外在未知。
在影片中,有一幕是女主着装好以后认真梳理头发的画面,镜子里的她垂头丧气面无表情显示出对枯燥工作的压抑和无奈。
但在和另一个人有了交集以后, 她对头发的梳理是在打卡的路上的,可见仓促的行动之下,已经有了难言的激动。
服装是人物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影片的开头女主是穿着花裙子的,而在工作中穿上了颇男性化的制服。
可见日常生活中,她可以是轻松自由的,但在工作服的制约下,她变得严谨认真,不苟言笑。
影片还特写了她脱鞋的画面,脱下红鞋子的脚,显然是练过舞蹈而有些变形了。
这里已经喻示了女主可能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舞者,迫于生活而成了一名夜班保安。
与其情节相对比的,是片尾出现的新员工。
表情麻木地系纽扣,还粗心的系错了一整排。
新员工的形象是规矩而呆板的,如此人物与交流前的他们如出一辙,规矩才深得资本家的心。
恰如同那句“我不会跳舞”给予及时称心又别有一丝讽刺的意味。
导演采取的人物很有意思,地下停车场的保安总是最不受人关注,他们枯燥机械的工作时间于他们而言,似乎只是监控器中代码。
导演赋予了故事的可能性,也在其中渗透了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孤独,以及交流的匮乏。
影片中对话相当的少,交流感却从未减弱。
或许是反映了语言交流呈现生疏,又或许是导演有意表达一种意境,而一切深刻体验都拙于言辞。
规范制度下,人们日复一日的务虚,或许偶尔也能被某种浪漫灌醉。
他们好像是怀揣着秘密的窃贼,在日与夜的交织出,与各自的解梦人狭路相逢。
然而,时间越是打结,心事越是滋滋作响,终于他们在时间的代码中狂欢,庆祝着终于寻觅到了灵魂深处的相知。
一个关于追逐梦想的故事 在影评课上观看的 导演对于自己想表达的刻画很细腻 从灰冷色调的背景到开头女主角红色的衣服及镜子里出现的橙色暗示现实与梦想 运用了大量的重复蒙太奇 框中框构图 非常细节的刻画了女主内心世界 尤其有那么一个镜头 男主离开 女主去够贴在外面的便利贴 也就是说 男主已经去逐梦 可女主还在仰望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但是转场却是白化 也就是说最终二人都选择逐梦 导演想表达的很简单 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 不要迫于现实的压力 去逐梦吧 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重复的,无趣无声,这个短片取材于地下停车库的保安工作,很少有人会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因为只要一晚上安静无声,那就是最好的状态。
在机械重复中,很难有戏剧性和美感的工作状态,确实大部分人的真实状态,用生命和精力来守护平凡的岗位。
很佩服导演锐利的眼光,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在偶然的查询中,发现戏剧性的一幕,无声的舞蹈练习,在无人的空间中,自由舒展身体的律动与僵化的保持正经的工作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变成了两个人互动的方式,跨越语言的交流,在每一个摄像头中形成的仪式感的空间中,跳舞,肢体的互动。
视听语言克制而新意。
大部分镜头使用摄像头的机械固定俯拍角度,无声,甚至黑白。
但在这样的本身只为机械记录毫无美感和动态的视角中,我们能窥探出制式,死板,机械,工业文明与千篇一律的生活状态,我们朝九晚五规律平庸的生活与工作仿佛这个固定的视角般每天周而复始,时间在这样的画面中毫无意义。
“一切正常,又是一个安静的夜”,又是安静的一天,一月,一年…工业文明与城市规律的生活,让每一刻似乎脱离了本身的独特意义,时间成为了代码一样机械运转的单位,而在最后的为新员工展示,每一天每一刻他即将面对的也是安静无声的屏幕。
而就在此时,摄像头中却呈现了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动态,它具备仪式感,生命感与平凡中激荡的热情,对于热爱跳舞的人,聚光灯与舞台,音乐与呐喊声,是必备的元素,而在这样无声无人的车库中,热爱与练习本身超越了舞蹈所有外显型的需求。
每一天都是练习,是在枯燥重复中去寻找和不忘自我的姿态。
ps:女主的特写 舞鞋 脚的特写 受伤神交唯一一次与顾客交流,都是错位的,镜头取景顾客的身子,没有露出脸,孤独无声的工作,只有交班的短暂交流。
平凡的表象下个体有其独特性。
孤独背后的热情,没有时间代码永远看不到平凡下的惊奇。
艺术之于普通人命运的表达。
规范制服下干涩的肉体,机械社会中封闭的灵魂。
本片以一次车灯事故起笔,女保安在看到男保安留下的代码条后,唤醒了内心压抑的本性与渴望,最终与男保安一同选择释放,尽情地在车库各处起舞。
两个本无可能产生交集的人因舞蹈这种方式别样相识,旨在告诉我们,沟通有无限种可能。
影片聚焦日常生活中两位小人物,两位保安实行倒班制度。
在某一个平常的白天,女保安接到经理电话,车库里一辆车的车灯被无故撞碎。
女保安打开监控后,发现是男保安在车库里舞蹈时撞碎的,但是她选择隐藏。
在第二天男保安查看监控时,发现女保安留下一张便利条,上面写着“时间代码”。
男保安发现了女保安在监控中模仿舞蹈的录像,就这样,两颗心开始瞬间相通。
从那天起,两个人就开始用一张张便利条展开了“游击战”,用舞蹈演绎深夜时自我的挣扎与自由。
直到二人辞职,新员工来到,经理才发现这场舞蹈的表演。
短片拍的很是考究。
在关键情节用监控录像这一冰冷无情的载体承载故事进行,两位主人公间仿佛夹杂着时间的断层,被没有感情的工作所裹挟,可恰恰讽刺的是,二人却因此生情,从机械的同事变成共逐自我的友人,不仅嘲笑了机械式工作对人的压榨,也阐述了沟通交流的真谛,并不在于语言,而是在于心灵。
语言抑或舞蹈,只是流露于表面的形式而已。
诚然,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另一个自己,当你我相遇,毋需言语,一个动作便可心意相通。
机械化的上班,下班,穿上工作服,换下值班室的同事,他们之间没有再多的沟通,只是日常的寒暄。
每天重复着做着同样的事情,无理智,无情绪,所有的一切都被工作制度安排好。
扭上扣子是对规则的服从,扎头发是对制度的归顺,按部就班。
工作就是每天无聊的对着监视器,然后适当地帮助人们解决停车场的售票问题。
直到平静被无常打破,机缘巧合下看到了自己同事借助舞蹈的方式,游弋在自我世界里,一不小心男同事踢坏了业主的车,可她却为他保守了这个秘密,同样的,她在后面的录像里也模仿着男主的舞姿回应了他。
两人仿佛通过舞姿来展示自己,表达着双方,每天通过监视器对话,直到男主默默地辞退工作。
摄影机在对她的脚进行反复的特写拍摄的时候,不难发现,女主是一个芭蕾舞者,而男同事跳的则是典型的现代舞,两种完全对立的舞蹈形式已然碰撞出了火花,而女人为了和男同事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也跳起了现代舞。
现代舞的内核本来就是主张反应真实的世界,并在形式上反应舞者的个人表达与精神诉求,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实也是在通过这样的一种符号在传递给观众,在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空洞的失语环境下人们通过舞蹈来沟通。
个人的孤独也是我们所要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全文的高潮也可以说是爆发点就处于影片的末尾段落,两人在监控摄影下依旧不会去用话语交谈,而是相互配合着双方做一些默契的编舞动作,动作足够熟练,技巧足够困难,可两人得心应手。
默契与沟通全部依托在舞蹈动作上,而这些舞蹈动作是基于对双方的相互信任而达成的。
片刻的结合,达到精神的愉悦,艺术的共鸣,稍纵即逝,两人又形同陌路,若即若离。
男女人物间起初的构图也体现出暗淡,沉闷的关系,总是在男女人物间设置一道屏障去划分开两人,有时是窗框,有时是门边,独特的空间构造也将两人区别开来,这似乎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超市夜未眠》中,那种时光倒滞,失调的错落感和人物之间的隔阂似乎有种神似。
所谓时间代码,两人不断地追随着过去的时光,监控摄影头下的时光,是一种无言的表达,是一种孤独的吟唱,更是一种静止的欣赏。
让时光回溯才能找寻到片刻的欢愉,这似乎是种相对享受的过程,也是相对痛苦的方式。
生活被工作包围,控制着人们的自由意志,不能甚至不会面对面的倾诉,而是是封闭的环境下寻求到灵魂的伴侣,这是对自由的向往,更是对被规则压抑着的无奈。
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在于言语上的交谈,而是通过潇洒的舞姿去表达。
而且对于女主来说,她是一个学习者,一个被动接受者。
她在向男主学习那种类似于waccking的现代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认同,从认同到模仿到回应再到双人舞的交合,两人用时间代码去沟通,两人用舞姿去沟通,对精神追求的拥抱,这不仅仅是相互认同的开端,更是浪漫的起始。
无论何时何地何人 内心都可以波澜壮阔 当遇到另一个同类时 即卸下伪装 高歌同舞
突然尬舞……
我不是来上班的,我身体里住着孤独灵魂但我同时也是位灵魂舞者。现代舞尬起来!
最后那段双人舞超爱
这个太无聊了。
画风挺好,视角独特。低成本制作,可惜剧情跟不上拍摄
在无聊的时候,寻找乐趣,而要是有个伴,那就更好了。
人啊,不管在哪里、做什么,有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说是梦想,总归是美好的。
没有梦想也要跳舞
拉拉篮之停车场不得不说的故事
谈恋爱不如跳舞,隔空尬舞,我寻思咋这么搞笑捏。确实像奥斯卡不像戛纳的口味。
太浪漫了
看来河濑直美本质是小清新
超脱物外的沉浸,最平凡也最伟大。
据说放映后笑声不断,我只能说我的笑点比较高。#20170512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有意思,爱跳舞的保安。
当保安不如跳舞,用这个方式相处,没人觉得孤独。
what a coinciDANCE
我会心地笑了。不管你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你都如同大多数凡人一样会感到焦灼与不安,可怕的是这种情绪久而久之会外化为一种难以抗拒的安静。然后,慢慢地,另外一种方式代替了语言。